登陆注册
12057100000039

第39章 赴英培训的思考(2)

ITV在节目制作上追求新颖,在题材和内容的选择上向老百姓靠近,努力将自己的风格与优越感强、沉稳老练、官僚世故的BBC区别开来。1960年,ITV制作了世界上最长的肥皂剧《加冕街》。此剧以工业城市曼彻斯特西北部的一条街命名,运用现实主义手法,描述在那里居住的工人阶级的生活。这部肥皂剧目前仍是最受观众欢迎,并且在黄金时间主打的节目。1963年,ITV制作的《世界在行动》成为英国最热门的时事调查节目。此节目播出后的几个月内, BBC的收视市场占有率比原来下降了20%。ITV之所以成功,与其3种新颖的节目风格亲密相关:一是现场节目多样化;二是引进了娱乐秀和美式情景喜剧;三是《加冕街》使用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如今,ITV仍然是英国电视界流行娱乐的主宰者,排名前20位的新戏剧和单本剧以及大多数肥皂剧都由该台制作。

Channel4第四频道是英国政府于1986年批准成立的像BBC一样的电视台,所不同的是它通过广告收入来获取运转资金。但与其他频道不同的是,它以满足观众需要为己任、力求不断改革创新的特点而独树一帜。由于没有电视执照费收入和股东投资,只能将广告收入作为其运行资本的唯一来源。它的独到之处在于自己不制作电视节目,全部节目来源于独立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去年第四频道花费了4.85亿英镑从300家制作公司购买电视节目。

第四频道是“公共广播电视系统”的一员,但它没有股权持有人,因此不存在分红,经营来源于广告收入并将全部收入投放到节目制作。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市场调查的数据,发现和总结出一种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这就是年轻人以及受过良好教育的观众更容易接受的创新性电视节目,这也更能吸引广告商的眼球。因此,他们将受众对象定为中等收入的年轻人,这与许多广告商的投放对象相一致。

第四频道的节目主管团队有40名节目预购编辑,并向450个独立制片公司采购所需节目。其流程是:制片公司向市场预购编辑谈创意,如果可行就能获得一定的补助去研发节目形态,然后去说服制片人将节目生产出来。制片公司有了创意和节目形态也可以直接“兜售”。纪录片价格每小时15万英镑,娱乐节目每小时10万~30万英镑,电视剧每小时60万~100万英镑(每小时实际为50分钟)。这与ITV购买和生产的投入价差不多。购买节目的流程是:节目采购部每年从独立制片公司收到超过需求一倍以上的节目计划中选择,看其创意能否代表频道的特色?制片商是否有经验和能力将创意变成节目?频道是否有播出该节目的时间?节目价格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有该节目预算?报经频道主管批准后可正式签购买协议。第四频道这种独到的经营方式成为反主流文化的麻烦制造者,并且成功地撼动了被称为英国文化电视官僚的BBC和商业电视官僚的ITV的统治地位,从而推动了更多节目的创新和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体会与思考

英国作为“公共广播电视系统”的发源地,经过70多年的发展,电视业呈现出节目样式创新多、内容丰富、市场化程度高的趋势,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开放市场并培育市场主体才能催生更多的优秀电视节目,也是实现真正“制播分离”的必经之路

英国现有1000多家独立的商业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有一支庞大的队伍在从事创意、生产和销售。拥有2.5万名员工的BBC,自己仅生产50%的电视节目,国家规定其必须购买25%的节目,另外25%则是自己生产或是购买相互竞争的份额。即使在BBC自己生产的50%节目份额中,也是按内部市场价格生产出来的。另外,第四频道的节目绝大部分由市场生产,近500个卫星电视频道的节目绝大部分由市场生产。这样买卖双方都有需求,都有市场空间,竞争也就不言而喻了。拼的是什么?是样式、是内容、是价格、是信誉,也是关系(成熟、稳固)。近十年来,英国依靠出售电视节目取得巨大成功。2003年,全世界电视节目样式出口前十名中,英国占六席。2005年,英国首创并外销的节目有《流行偶像》、《以假乱真》、《超级保姆》、《脱皮男孩》、《头号嫌疑犯》、《杀机四伏》等。2000年以来推出的新节目有游戏秀《百万富翁》、《真相》、《消遣》,惊恐类《神出鬼没》,喜剧类《小不列颠》,流行偶像类《神父偶像》,学校类《摇滚学校》、《名人学校特权》,体育模拟类《竞技》,情景类《我是名人》、《现金出租》,现场测验类《国家考验》、《老大哥》等。

(二)内容创新是主体,依靠技术手段推动节目样式改进是提高传播效果的必然途径

所谓节目创新是一个大的话题,千言万语难以说清。在英国培训期间,我们发现其创新的重点并非是节目样式简单的改变,而应该是内容的创新。就像中国文学中的诗歌、戏剧、小说、曲艺等样式不可能经常消亡和产生一样,电视节目的样式也不可能朝三暮四,英国的电视即如此。他们有的节目播了几十年还在播,不同的是节目的选题新、角度新、内容新,大多是取材于现实生活、能引起共鸣的现当代题材。新闻性节目如此,纪录片如此,真人秀、游戏娱乐秀节目也是如此,少则二三集,多则十几集,能长则长,能短则短,在电视剧方面大多生产播出室内剧、肥皂剧,长篇连续剧一统天下的格局没有。但在运用科技进步方面则不遗余力,比如在新闻节目中开辟双视窗、多视窗、多嘉宾访谈,主持人多点报道,室内主持人多机位、多角度出现,BBC新闻演播室内有7个摄像机,欧洲中心约50平方米的CNPC新闻演播室竟然用了摇臂。现场信号采用卫星、网络传送,形成快捷真实反映。在技术的支持下,许多游戏娱乐秀或益智类节目都有参与性极强的互动环节,再加上技术含量高的节目包装推介,构成了整个频道播出安排节奏起伏,无缝连接。色彩灯光得当,局部到整体富有个性,观众容易识别。

(三)优化资源,频道定位,实施大融合战略是做大做强的发展趋势

美联社、路透社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通讯社,现在都有相当规模的电视中心。BBC除广播电视外,还设有网络、刊物、手机、移动电视等业务。我们所住酒店能看到的4个频道各有特色、风格各异。BBC除自己采制节目外,财经方面的电视内容大多是采用路透社的,体育方面则大多来自美联社,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BBC内部建有数字化媒资中心,所雇员工采集、BBC出资生产及购买的节目均由该中心储存,以供内部按规定使用。频道之间相互宣传,相互捧场,重要栏目在其他频道重播;在传播文化的前提下开发历史资料,形成新的节目。播出方式也较灵活,除按时播出固定栏目外,还大量采用季播方式,形成规模效应。

(四)对进一步搞好培训的几点建议

参加此次培训的人员虽然很多,但来自多个频道和多个工种,作为个人,接受这种培训受益匪浅,终身管用,但回到各个岗位后却势单力薄,对频道的整体作用难以发挥,而总台又不可能对大部分人员进行类似的培训,因此,我建议:

1.若继续到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开展类似的培训,受训人员应以电视从业人员为主,时间以3周为宜。

2.总台统一组织,频道选派人员并提供部分经费。目的是要调动频道积极性和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及效果。选派人员参加培训的频道事前应通过调研,提出频道需要培训研究的内容或新开发的节目类型,使参训人员受训时有重点、有中心、有明确的培训目标。

3.选派灯光、音响、视频等专业人员进行专项考察培训,时间2周为宜。

4.有的频道可派专业人员在培训期间直接与独立商业制片公司接触,洽谈感兴趣的节目创意、形态、引进或合作事宜。

5.出国前培训内容除英语以外,还应针对培训目标,了解总台及频道内部相关情况,了解目标单位的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尽量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效率。

6.建议总台、频道不定期开展业务讲座或学术交流,从而提高受训的起点和水平。

(2010年《电视时代》)

同类推荐
  • 诗人哲学家尼采

    诗人哲学家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 泊客中国

    泊客中国

    天津卫视《泊客中国》节目的制片人尹畅,智慧地以此为切入点,不仅成功地主持了电视片,现在又将《泊客中国》编辑成书,用19段引人入胜的精彩访谈串起了中外几代人对这30年绵长隽永的回忆。单单是阅读这一长串受访嘉宾名单,就会引起人们的阅读欲望:慕亦仁、蒲皓琳、马玲、郑天任、李希光,这些名字频频出现在报道中国发展的中外媒体前沿。这许多人士个人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
  • 萧劲光传

    萧劲光传

    《萧劲光传》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立项,海军有关单位成立编写组撰写。编写组数十次赴萧劲光的故乡长沙,他工作过的延安、东北,以及他长期工作的海军机关和部队,采访调查了许多与萧劲光一起工作、战斗过的老同志,并多次到中央档案馆、军委档案馆、海军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陕西省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历经十一年,终于写成此书。这部《萧劲光传》展示了萧劲光这位几乎经历了20世纪中国全部战争烽火、政治风雨的杰出人物的一生,再现了他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中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光辉业绩,以及他不懈奋斗、实事求是、忠于党和人民、勇于坚持真理的高尚风格。书稿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军事科学院审定。
  •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伊莎朵拉·邓肯自传

    她勇于摒弃古典芭蕾,创立自成一格的全新舞蹈门类;她勇于藐视婚姻,向传统道德观念发出了挑战;她勇于承受磨难,亲生孩子离她而去也没能击垮她;她是一个特立独行、要求绝对自由的精灵。邓肯所承载的文化矛盾与内心的情感纠葛,非同一般,人们很难理解她是如何将苦难转变为幸福的驱动力,使苦难变成创作的源泉。本书就是这位艺术家的自传作品。在书中,她讲述了自己在多灾多难的生活中抗争坎坷命运的曲折经历,展现了令人震撼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部艰辛而多姿多彩的奋斗史。
  • 华为教父任正非

    华为教父任正非

    难以相信一个白手起家的穷小子,踏进了“世界巨人俱乐部”;难以置信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满脸的沧桑和忧郁,竟会成为令跨国巨头寝食难安的噩梦;难以想象一个有着德意志式的中国偏执狂,竟会成为中外权威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
热门推荐
  • 小恶民斗大明星

    小恶民斗大明星

    人前星光万丈,无数少女为之倾迷、零绯闻、零负面新闻的超级偶像,却被她在货梯里撞见时喝得酩酊大醉。后有记者追赶,前有保镖护身。人前开朗、不拘一格、上蹿下跳的她,却常常午夜惊醒,蒙头泪流。怨恨着抛下她的人,仇视着世道的淡寡薄情。本是两条毫无交集的平行线却因一场平地而起的风波纠缠不清。冤家之路从此一往无前。他是施恩于她的顶级大明星。而她,却是,却是,一家酒店的,电工,女电工!!啊啊,虽说物以稀为贵,但,也不是这么稀的。这世上打着灯笼也找不出来几个。偏偏她还和住在酒店里的大明星往来返复,闹得惊天动地。
  • 历史的游戏

    历史的游戏

    一个现代特种兵进入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当他得知自己正在玩一个真人虚拟游戏,而且自己是这个游戏的唯一主角,胜利的唯一途径是安全的度过5000年时,他该怎么为了自己的生存去奋斗。。。。。本书适合如下人群:1。经济,历史爱好者将会发现本书把你带入一个长达5000年的经济,社会画卷和历史长廊。2。战争爱好者将会从中看到一场从梭镖,石块开始到导弹,卫星结束,上百场精彩的战争画面。3。言情小说爱好者,本书为他们几十个不同时代的,不同性格的异性。绝对精致的感情戏会令你回味无穷。4。对于武侠爱好者,如果你想看天下无敌的神功,内功,那么请不要再看下去,否则,精细的武术描写保证让你满意。5。本书是喜爱看权利斗争的读者最大的福音,严谨的逻辑会让吹毛求疵的你无可挑剔。
  • 将军的翻糖小甜妻

    将军的翻糖小甜妻

    担心她过得不好所以将她收入自己的大氅之下保护。她被欺负,他便帮他出头。她无礼,他便大赦他无礼。她想要什么,他便满足他什么。什么?他们不般配?黎修不屑。“世人看你我是荒谬,我看你我是绝伦。”本文双洁放心入坑希望你们能够喜欢吖(?ì_í?)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花千骨之转世轮回

    花千骨之转世轮回

    她是世上最后一个神,他是堂堂长留掌门,阴差阳错之下,她变为世上独一无二的妖神,他为了保护她,拿“伤口自愈”做理由,判她九九八十一根消魂钉,后又把她一剑刺死,她心灰意冷,神魄俱散,待到千年之后,她再度轮回,成为神尊,六界之主:“白子画,前世我是欠你的,今生今世,你我再无可能!”她的誓言,或许还是不会实现吧……
  • 我的房客是超能力者

    我的房客是超能力者

    何涛本来想靠着租金过着死宅的生活,却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奇怪的超能力者成为了他的房客;从此他的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傲娇的豪门大小姐,吃货属性点满的美丽萌妹子,奇怪超能力者互相吸引而来;(轻松、日常、搞笑)
  • 要为谁而战

    要为谁而战

    修炼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华富贵;是为了万人敬仰;是为了持强凌弱;是为了造福天下;是为了万古长存;是为了苟存于世?错!错!错!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身边的人。为了他(她)们,你可以负千百万人;为了他(她)们,你可以杀千百万人!他们是你的逆鳞!逆鳞!触者死!!!
  • 做一个通透的女子:理解复杂,选择简单

    做一个通透的女子:理解复杂,选择简单

    《做一个通透的女子》本书讲述了生活的残忍不是因为它蛮不讲理,而是它总会挑战你那些旧有的理解。唯有内心通透,才能正视自己的处境,理解复杂,选择简单,并做出不会让自己后悔,不会让人生留有缺憾的事。
  • 神探天下

    神探天下

    身为二十一世纪最出名,让罪犯闻风丧胆的神探女警官,声名远播。一朝穿越,来到史上最繁华的大唐盛世,阴差阳错竟成为当今丞相的千金。不过,即使是唐朝,天生的警觉和缜密的大脑也不能荒废,破获悬案,瞬间成为天下闻名的女神探。阴谋渐进,上官音正苦寻蛛丝马迹,却不知,那只幕后黑手一开始就把猎物锁定在她身上。明争暗斗,寻寻觅觅,这场繁华盛世背后的黑暗有谁能撕破?这场充满野心的阴谋,最终又会鹿死谁手?
  • 雨儿的故事

    雨儿的故事

    雨儿的故事楔子这篇小说讲述的是山村留守儿童和奶奶在山里生活命运多舛的故事,这个留守儿童叫陆雨儿。五岁那年父母双双离开了村子谋生路,所以陆雨儿的世界里没有父母的概念。只有奶奶,陆雨儿觉得奶奶是世界上最疼爱她的人;去学校的路上一路泥泞,奶奶顶着六十多岁的身体骑着三轮车送陆雨儿上学。而年仅七岁的陆雨儿就懂得关心奶奶,本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的陆雨儿,现在却要承担起大人该干的活,除了上学之外,每天还要上山砍柴、挑水、做饭、浇水。对于这些陆雨儿从来没有抱怨累啊苦啊之类的话,反而是陆雨儿她三叔偏偏嗜赌成性,家里只要一有积蓄马上就会被她三叔抢来拿到城里去赌,赢了倒不要紧,输了却要奶奶去赔钱。这些陆雨儿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陆雨儿在每周末偷偷背着奶奶去城里打工赚钱还三叔的赌债,可是她才七岁啊。哪家的人要她打工啊,后来陆雨儿绝望了。一向不爱哭的陆雨儿在城里巷子深处哭泣了起来,这时有个人一下子走了过来安慰着道:不哭了,小姑娘。你家在哪里啊,而陆雨儿面对这位陌生的少年无所适从,她没有告诉她家在那里。只对他说:你能背我吗?陆雨本以为会遭到拒绝,没想到这位少年干脆利落地说出一个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