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56300000020

第20章 文学成就(3)

近体诗,又叫今体诗(“近”和“今”都是就唐代而言的),讲求严格的格律。近体诗有四项基本要求:一是句数、字数有规定;二是按规定的韵部押韵;三是上句和下句各字之间要求平仄对立和相粘;四是规定某些句子之间用词要对仗,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两大类。律诗由八句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律诗,七字句的称七言律诗。绝句由四句组成,同样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之分。

山水田园诗

诗歌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起于陶渊明与谢灵运。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文人们或隐遁山水虔诚向佛,或游历山川求仙访道,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因而在盛唐时代产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篇,并形成一个影响很大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代表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春晓》等。

边塞诗

在唐代中前期,有一批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人,其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蔚为大观,被后人称之为“边塞诗派”,这些诗人被后人称为“边塞诗人”。

边塞诗人中的代表人物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王维、高适、岑参等,以高适和岑参最具代表性,合称“高岑”。代表作: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王昌龄的《塞下曲》,李颀的《古从军行》等。

大历诗风

从杜甫去世到白自居易等人的崛起,唐诗出现了一个低谷,文学史上称之为“大历诗风”。此期问,由于战乱导致国家的衰微,大历诗人无复盛唐诗人的壮怀,诗歌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

大历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翔、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李端。

韩孟诗派

韩孟诗派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刘叉等人。这个诗派创作的特点是通过抒写个人的不幸遭遇来揭示社会的弊病,追求深险怪僻,刻意推敲。李贺是韩孟诗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代表作:韩愈《山石》、《病中赠张十八》、《早春呈水部郎十八员外》,孟郊《苦寒吟》、《秋怀十五首》,李贺《苏小小墓》、《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

元白诗派

与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自居易、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这派诗人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目的是革新诗风。他们以讽喻时事的乐府诗著称。除元、白之外,有李绅、张籍、王建等人。代表作:白自居易《卖炭翁》、《长恨歌》,元稹《连昌宫词》,《遣悲怀三首》、《织妇词》等。

新乐府运动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由白自居易、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诗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他们主张恢复古代的乐府采诗制度,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白自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求文辞质朴易懂,便于理解,切中时弊,合于声律,可以入乐。白自居易的《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元稹的《田家词》、《织妇词》、《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是他们的代表作。

著名女诗人

左芬:字兰芝,芬一作棻。我国最早的女诗人。少好学,善作文,为汉武帝妃嫔。今存诗文20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离思赋》最著名,《杂感诗》是其代表作。

蔡文姬:名琰,字明姬,为避司马昭的讳,改为文姬。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初嫁便夫亡寡居。汉末天下大乱,为匈奴所掳,被迫嫁于南匈奴左贤王十余年,生二子。后被曹操派人赎回,重嫁董祀,郁郁而终。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

谢道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谢安侄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的妻子。其“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

上官婉儿:唐代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孙女。14岁时,武则天让其掌管宫中诏命,参决政务。35岁时嫁给武三思,710年,在韦后与安乐公主的弑君政变之后被诛。《全唐诗》仅录存其诗32首,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应制诗,个人性的诗仅有一首五律《彩书怨》。

薛涛:字洪度,唐朝长安人。八九岁能诗,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被称为“诗伎”,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律,工诗词,曾与当时著名诗人元稹唱和。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韦皋惜薛涛之才,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代表作:《吟梧桐诗》(八岁时作)。

鱼玄机: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姿色倾国,才思敏捷。十五岁被李亿纳为妾,但夫人妒不能容。唐懿宗咸通时,李亿遣其出家,在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鱼玄机出家以后,与名士李郢、温庭筠互通诗作。后因妒杀侍婢绿翘,被处死。所著有《鱼玄机诗》,目前传世共50首,其诗多清词丽句,又对仗工稳。多与温庭筠等以诗篇相赠答。《全唐诗》卷804存其诗1卷。代表作:《隔汉江寄子安》。

花蕊夫人:五代女诗人。后蜀主孟昶妃,姓徐,一说姓费,青城(今四川灌县)人,号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被掳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花蕊”一词,或系当时美妇人的特称。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代表作:《述国亡诗》。

唐宋古文运动

中国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古文运动发起于中唐唐德宗贞元时期,由于韩愈的大力提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到了唐宪宗元和时期,又得到柳宗元的支持,古文逐渐压倒了骈文,占据了文坛的主要地位。但它最大的成功却在北宋。除韩愈、柳宗元外,唐宋八大家中的其余6人,即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都是北宋中期人。韩愈是古文运动公认的领袖,柳宗元在古文运动中的地位仅次于韩愈。

由唐宋古文运动开始的古文新传统,支配文坛1000多年,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被白话文所代替。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明初,朱右将以上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编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苏东坡称赞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世称柳河东,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反对六朝以来笼罩文坛的绮靡浮艳文风,提倡质朴流畅的散文。著有《柳河东集》45卷,《外集》2卷。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祖籍吉州永丰县(今属江西),号”醉翁”、”六一居士”,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他的散文主要是史论和政论,语言明畅,道理反复辨析,很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有时不免带有诡辩气息,是其短处。著有《嘉柘集》。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有多方面的创作才能,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独到的成就。世称苏东坡。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号栾城,晚号颖滨遗老。他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著有《栾城集》、《栾城后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曾封荆国公,后人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他的散文峭直简洁、富于哲理、笔力豪悍、气势逼人、词锋犀利、议论风生,开创并发展了熔叙事和议论于一炉的独特散文文体。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县人(属今江西),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散文作品甚丰,尤长于议论和记叙。

三苏

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氏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称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苏门六君子

北宋时期的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腐六人,都出于苏轼门下,当时皆有文名,推崇他们的人称之为“苏门六君子”。

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其代表作家包括三个群体:一是以惠崇为代表的九位僧人,俗称“九僧”;二是以林逋为代表的隐逸诗人;三是以官至宰相的寇准为代表的朝臣诗人,有人称其为“晚唐体”的盟主。

晚唐体诗人的作品内容主要是吟咏山川之景,抒写隐逸之情。在艺术上推崇一种苦吟推敲的精神,少数作品的语言表现出平易流畅风格。其主要代表作包括林逋的《山园小梅》、《秋日西湖闲泛》,寇准的《春日登楼怀旧》等。

“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即剑南希昼、金华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沃洲简长(沃洲山在浙江新昌)、青城惟风、淮南惠崇、江东字昭、蛾眉怀古。他们尤重五律,时有精警断句。

西昆体

宋初,杨亿、刘筠、钱惟演曾于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问,聚集于皇帝藏书的秘阁,编纂《册府元龟》,他们把在编书之余所写的酬唱诗结集为《西昆酬唱集》。这部诗集在当时影响很大,学子纷纷效法,号为西昆体,在宋初风靡了数十年。

西昆体诗人宗法李商隐。他们大多有良好的词章修养,技法圆熟,善于在诗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词妙语,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谐美,词采精丽,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是,西昆诗人只是一味模拟,缺乏真情实感,刻板地搬用李商隐的诗题、典故、辞藻。

诚斋体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家。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家,时称“诚斋体”。其突出特点是“活脱”,具体表现为构思新颖奇特,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

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饶节等25人列为江西诗派。诗派中并不都是江西人。后被人归入江西诗派的还有吕本中、曾几、陈与义等,稍后曾纮、曾思等人也被补入江西诗派。

江西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即或师承前人之辞,或师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追求字字有出处。在创作实践中,诗派“以故为新”,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自成一体,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永嘉四灵

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四人,同为南宋永嘉(今温州)人。彼此旨趣相投,诗格相类,以晚唐时贾岛、姚合为法,专攻唐体,刻意苦吟,注重锻字炼句,诗风简约清逸,冲破江西诗派藩篱。徐照(?~1211),字道晖,又字灵晖,号山民。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赵师秀(1170~1220)字紫芝,又字灵秀,亦称灵芝,号天乐。因四人字号中都带有“灵”字,人称“永嘉四灵”。

江湖诗派

“江湖诗派”得名于《江湖集》。南宋后期,杭州书商陈起刻印当时109位诗人的作品,合称《江湖集》,后人就称这些诗人为江湖诗人或江湖派。江湖诗人大多是落第文人,以江湖谒客为主,是一个松散的作家群体,他们浪迹江湖,彼此以山人、名士相标榜。江湖诗人是在宋理宗嘉定年间因受四灵诗的影响而使诗风趋于一致的。诗歌特点:气魄狭小,语言平实,少用典故,喜作律诗,长于写景抒情。所以江湖诗派是在四灵的影响下出现的一个诗派,四灵与江湖派二者问有很明显的渊源关系。

江湖诗人中成就较著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刘克庄被江湖诗人视为领袖。早期受“四灵”影响,艺术上兼师唐、宋诸家,诗歌风格呈现多种渊源。戴复古受杜甫、陆游影响,多写时事感触,沉郁雄放,语言浅切,耐人寻味。

唐传奇

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逸事,故称。“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铡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后来就以这个书名作为这一类小说的统称。唐传奇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传奇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代表作:《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唐传奇的出现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次大飞跃,它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词与词牌

曲子词的简称,就是歌词的意思。曲子词是唐五代时的通称,词是后起的名称。又叫诗余、乐府、长短句等。词是由乐以定词,根据词调的要求填词;而乐府诗则是选词以配乐。

词都有词牌。例如《满江红》、《西江月》等等。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清代万树的《词规》中共收1180多个,实际上词牌比这个数字还要多。词牌的来历,大约有下面三种:

1.乐曲名称。词的前身是配曲的歌,如《菩萨蛮》、《西江月》、《沁园春》等。

2.取词中几个字做词牌的。如《忆江南》,即因白居易的“江南好……能不忆江南”而来。

3.原来是词的题目。如《渔歌子》是咏渔家生活的,《浪淘沙》是咏大浪淘沙的,《更漏子》是咏夜的。凡是词牌下注明“本意”的,那词牌也就是题目了。

大多数词牌不是词的本义,而只是一种词谱的代号,词题和词牌不发生关系。一般人填词要另立题目或在下面注引小字以言其所咏之志。

花间词派

同类推荐
  •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诞辰与丧葬习俗(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陇南文化

    陇南文化

    本书讲述了陇南地区的文化特色,浅显易懂的文笔,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 季风讲四库全书里的传统文化

    季风讲四库全书里的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典籍众多,乾隆皇帝下令编修的《四库全书》基本包含了我国古代所有的典籍。书海浩瀚,我们或许并不能尽读,但是作为中华儿女,就应当了解本国文化、学习国学,提升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充盈自身的科技文化知识。本书将为我们打开这套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深入了解《四库全书》中的国学,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常用熟语典故探源

    本书以问答形式阐述常用语的渊源问题。把一些“随口能说,一听就懂,深问不知为什么”的问题,追根溯源,一一作答,把它的来龙去脉及其典故所在介绍给读者。文字通俗易懂,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较强,能给读者打开智慧的大门,带来新的启示与帮助。
  • 德国文化研究

    德国文化研究

    德国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实体和欧洲一体化的领头羊,在欧盟、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与德国的各种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和深化,我国全方位了解德国的需要也越来越紧迫和重要。基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传统,德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既不同于东欧、又不完全与西欧国家相同的特性。本书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人勿近

    生人勿近

    她是镇里传说中的鬼见愁,镇里声称撞鬼的人请她去坐镇便再也不会发生奇怪的事情。然而,有一天,有个奇怪的男人出现在她面前。一张苍白无血色的脸,手指冰冷,嘴角含着笑意。他说。请问你见过我妻主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道祖皇

    武道祖皇

    武道世界风云起,剑刺穿苍穹,一拳震九霄,破万法。武道昌,神话现,叶家少年自玄域崛起,持玲珑玉塔,踏万里洪荒,翻九天神庭。
  •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本书为绿色散文阅读丛书中的一本,为著名作家鲍尔吉·原野散文新作合集,本册为全套书中的人物卷,书中用细腻的笔法描摹了作者在幼时及青少年时期的所见所闻,作者被选入中小学教材的文章不胜枚举,非常适合中小学生阅读。本丛书包括:1.《一枕河山》2.《蜜色黄昏》3.《水碗倒映整个天空》4.《我们生来就是为了含辛茹苦》5.《饥饿是所有人的耻辱》。
  • 影后的通关攻略

    影后的通关攻略

    【甜宠文】【不虐】一次意外的坠机,来自X星球的Aida从本体脱离,精神源正好和即将死亡的高中生赵清雅契合。从此,她便成了她,代替她活下去,替她报仇。可谁又知道她是怎么在半路惹到一只“小奶狗”的?黏人就算了,谁让他长得帅!生气的时候看看这张脸,什么气都消了。“顾北陌,你要是再气我,我就和你分手!”“你确定?过了我这个村,后面可都是我的连锁店,你还想到哪儿去?”“哦~你这是打算赖上我了?”“可不是?我这一辈子,就赖着你不走了。哼!就算是你赶我走,我也不走,就要赖着你。”
  • 腾哥的王者梦

    腾哥的王者梦

    怎么从一个老玩家相隔几年之后lol改变之后变成新手上分的是有多么难..
  • 我能强化经脉

    我能强化经脉

    修武依靠经脉,经脉的强弱,直接关乎到武道修行进展的快慢。而我,能强化经脉。
  • 三千梵界

    三千梵界

    这是一个充满英雄的世界,英雄之间的厮杀,惨烈而残酷;
  • 光启待明

    光启待明

    姐遇见了谦谦君子的他,便以为几年前的她不会再回来……那个被她亲手埋没的她,到底还是来了……
  • 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唐代园林别业考论

    对于现代人来说,所谓的盛唐气象、帝国丰采,所谓的“九天阊阖开宫殿”,“青天白日映楼台”,“二十四桥明月夜”,“山顶千门次第开”云云,不正如阳台一梦那样邈远玄虚吗?我们的研究亦如元好问所讽刺的暗中摸索,痴人说梦。杜牧《江南春绝句》云:“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或许是一个无解的历史之谜,本书作者自不量力,试图提供一份肤浅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