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8500000024

第24章 相聚便是最大的幸福(1)

上车前,我都有意识地回望阳台,总能见到母亲深情的目光。

妈妈的眺望

妈妈第一次来重庆是2004年的春节。这是妈妈第一次从东北到西南,这么大的地域跨越对她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是坐飞机。妈妈这次远程,是几经反复才最后成行的。最初,无论如何劝说,她都执意不来。因为,我在北京工作学习的30年里,妈妈仅仅去过一次北京。以后,无论怎样做工作,妈妈都没有应允过。

妈妈不去北京的理由很单纯,就是怕影响我的工作,给我添麻烦。这话说出来,也许外人是无法理解的。但深知妈妈性格的我,却为之感动和内疚。

那些年,为了考大学、考研、考博士,为了写论文不停地奋斗,每年的长假甚至是寒暑假都很少回大连探望父母。那时也从来没有想到带父母外出旅游,或者给父母过个生日之类的事情。连续一二十年的拼搏下来,不知不觉地把冲动演变成一种惯性,又从惯性固化为一种习惯,好像闲暇就是浪费生命。

这种生活的节奏给妈妈以强烈的影响。从母爱的本性出发,她认为,儿子的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和神圣。儿子的时间没有分配给她占有的权利,在她看来不给儿子添一点麻烦,不让儿子分一刻心是做母亲的本分。她坚守着这样一种信条从不动摇,无论是国庆大典,还是乔迁新居,妈妈对各种理由的邀请都以不变应万变。

每天早晨,我离家出门时,走出单元楼口就径直上车离去。一次,司机提醒我说,老人家正站在阳台上看着我上车。此后,上车前,我都有意识地回望阳台,总能见到母亲深情的目光。那目光,既是送行,又是期盼。尽管妈妈对我招手示意的动作并没有任何举动回应,但那注视的目光里凝聚着多少母爱的深情。

后来爸爸告诉我,只要你来电话说回家吃饭,你妈做好饭,就不停地到阳台上等着你回来。

这么执著的母爱却被另一种母爱压抑着,她是那么关心自己的儿子,却又怕这种关心影响儿子的工作。这便是一种伟大母爱的矛盾,它们强烈地冲突着,又和谐地集于一身,从而更加彰显出母爱的无私与崇高。

为了能够让妈妈成行,我把工作与回家的矛盾做了强化。目的是让她感到,她来探望儿子是帮助我工作,能够照顾我的生活。她可以给我看家做饭,让我回家有饭吃,有回家的生活感受。

已近八十的老母亲终于迈出了她从未走过的远足。我们母子能够在大西南的山城重庆相聚,有了分别30年后的一段共同生活的短暂时光。

(2007年6月20日/周三/重庆)

母子千里相聚,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每天都能有一段哪怕是几分钟的相处就足以安慰老年人孤独的心灵了。

相聚便是最大的幸福妈妈在重庆的日子是短暂而快乐的,这也是我今生唯一得以宽慰自己的一段时光。

其实,妈妈在重庆的日子很平淡。一是她不能吃辣,二是不喜欢阴湿的气候,三是听不懂方言,四是上了年纪不能远行。这四种生活和生理的制约限制了妈妈的活动空间,也让我感到不知道用什么方式去表达做儿子的孝心。今天回顾那些宝贵的时光才深刻地领悟到,母子千里相聚,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每天都能有一段哪怕是几分钟的相处就足以安慰老年人孤独的心灵了,何必非去吃饭旅游呢!

妈妈似乎对任何风景名胜、山珍海味都没有兴趣与追求。她从未提出要看什么,要吃什么,要玩什么。她和爸爸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家门口的动物园。一是就近,二是免票。其余的地方是“老三篇”(渣滓洞、白公馆、红岩村),还有大礼堂、朝天门、南滨路。这样的地方不去看一看,回去之后也让老家的人笑话。实际上,这几个主城区的有名地方,妈妈也没走完。大多数时候她是跟着去,但坐在车里等着大家,就算到此一游。

对她来说,这是一种象征,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孝心。妈妈那个时代的人,敬佩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为了满足老人不知如何表达的心情,我曾陪她和爸爸去过桂园、曾家岩和广安邓小平故里。

在这些领袖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妈妈看得很仔细,既听讲解又看图片和文字说明。那种神情和对领袖们的敬佩让我为之动容,因为经历过那些苦难岁月的人们,对于解放他们的领袖们的感恩之情是没有任何杂质的。

妈妈在曾家岩五十号周恩来工作的房间和厨房里,深情地怀念总理的伟大品格和辛劳的一生。话语间让我感到人格是怎样的一种力量,一个普通的女性能对远离她生活的一个大国总理如此的敬重。这是对造福于人民的伟人的最好回报。

去小平故里那天,是川渝两地难得的艳阳天。晴朗的日子,愉快的心情,妈妈和爸爸的兴致很高,把故里的景点差不多都走到了。在故居前、展览馆和邓家祠堂边,妈妈夸赞邓小平三起三落的大气,感激小平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也感慨没有邓小平也不会让我去读大学,念博士。

妈妈有一颗感恩图报的善心。她不懂得政治的真正含义,但她知道谁曾改变了她的生活和家庭的命运。妈妈曾多次感叹,当今的生活是她这一辈子最好的日子。

最让我遗憾的是,妈妈对今天的好生活有一种向往却没有真正过上她应该享受的最好时光。

(2007年6月21日/周四/重庆)她把每天的时间都用来操持家务,似乎一辈子没有个人的爱好与乐趣。

一生爱花不养花

妈妈一生爱花,却不养花。乍听这种爱好有点叶公好龙的味道。其实是妈妈舍不得时间,也没有闲暇的时光去伺弄花花草草。她把每天的时间都用来操持家务,似乎一辈子没有个人的爱好与乐趣,这是她爱而不好的缘由。

重庆是个一年四季不缺花的地方。这对生活在北方的人有些不解。冬天,也有花开吗?有的。北方的寒冬腊月,草木肃杀,一片萧条。重庆却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满目苍翠的感觉。刺桐花在寒冬的冷雨中依然火红,金黄色的腊梅在苦寒中逸香,苍翠的山茶树上饱满的花蕾含苞待放,山脊阡陌的田埂上不知名的野花娇艳可人。

重庆的春天,是百花争艳的季节。立春的节气一到,重庆的春妆就缤纷亮相了。诚如农谚所说:“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其实,这个季节争艳的还有贴梗海棠、四季杜鹃、迎春、樱花、桃花、梨花、杏花……然而,最壮观的春景是让人陶醉的油菜花。满山遍野,依山就势铺陈的油菜花与青翠的麦苗黄绿相间。黄的娇艳,绿的欲滴,是大西南春光里最美的画卷。

妈妈每次来重庆都是初春的季节。从冰天雪地的东北来到春意盎然的大西南,人仿佛生活在童话的世界。现代的交通工具,几个小时就可以给人一个季节的变幻,奇妙得让那些不曾远离故土的人们感叹,世界真奇妙。

妈妈初来重庆的感觉就是这样。她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新鲜,看到那些盛开的花朵和盘根错节的大榕树总是与北方的季节和树木作对比。重庆对她来说,就是一个桃花源一样的梦幻田园。

妈妈喜欢到大自然的环境中享受春天。对她的这点乐趣,是很容易满足的。九龙坡有花卉种植的示范区,到了那里既不用买票,也不用解说,沿着田间地头走走看看,就像去了拉斯维加斯一样的感觉。

到南山植物园里,满树的樱花、桃花和茶花让妈妈和爸爸高兴得合不拢嘴。那一丛丛、一片片五彩缤纷的花海,让妈妈体会到人在花中游的畅快。这让一生爱花的妈妈有了真真切切的满足感。

以往,妈妈看到的花是太爷、姑姑、爸爸养的。窗台上那几盆经年累月的老三样:月季、茉莉、海棠。再有一两盆杜鹃、君子兰和仙人球之类的花卉,就算是一种赏花的境界了。眼前的春花如锦如霞,着实让老人开了眼界。从此,她不再会盯着阳台上那偶尔绽开的一朵两朵的鲜花而赞叹了,因为她已经有了置身花海的体验。

但是,妈妈也有遗憾,因为身体的原因,重庆走马的桃花节、垫江的牡丹节和稍远一点的成渝之间的油菜花海,便无缘前往了。妈妈听着我给她的描述,目光里仿佛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

那时,我的内心既有欣慰,又有酸楚的感觉。欣慰的是,妈妈置身重庆,终于可以领悟到大西南春光无限的风光;酸楚的是,妈妈人在重庆,却对近在咫尺的佳景已经可望而不可即了。作为儿子,此时的遗憾,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隐痛。

(2007年6月22日/周五/重庆)在妈妈的生活中,让别人伺候是不可接受的。

团聚却聚少的春节

妈妈从2004年至2006年,前后在重庆过了三个春节。这是她80年的人生中,屈指可数的三个远离故土的与儿子团聚的春节。

把妈妈从千里之外劝说到重庆过年的初衷,是想利用七天的长假好好陪老人家走走,看看重庆的山川风貌、民俗乡情。实际上,这个愿望根本没有实现。记得妈妈来的头一个春节,是寄居在宾馆里。日常的生活全然没有家的感觉和味道。妈妈也很不习惯,她对早上自己不起床做饭的生活方式很不适应,对每天的无所事事也不知所措。她把自己当做了宾馆的服务员,把房间整理得干干净净,谢绝了服务员每天的扫除和整理工作。

在她的生活中,让别人伺候是不可接受的。只有自食其力,自己动手做事才感到充实和安慰。

她面对自助餐台上各种川菜无从下手,端着盘子从一道道菜品前边走过。最后的选择是一碗米粥、几颗咸菜和花生米。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时常不能和父母一起吃午饭和晚饭。这样,妈妈就自己去订饭。几次回来,总见到两位老人吃面条,什么下饭菜也不要,就不禁向妈妈数落起来。妈妈却淡淡地说,她吃得挺好。后来,我帮助两位老人预订两菜一汤。结果,一顿午餐变成了两顿,晚饭也就吃剩的。春节的七天长假,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陪着老人过年。春节,并不是所有人的假日。为了一部分人过好年,另一部分人就没法过年,甚至比平时更紧张,更担心,更度日如年。巴望着早点度过这年关,让大家一起工作,求个心理平衡,我大抵是划在后一类人群。

2004年的大年初一,去华福公路隧道工地慰问,车行大渡口小南海水泥厂的通道处,司机误将一条检修坡道当做路面,车身瞬间倾斜到倾覆的程度。所幸的是司机反应快,加之是越野的三菱车,还没等明白发生了什么,又“咣当”一下坠落到地面上。一场有惊无险的车祸转瞬间擦肩而过。司机吓出一身冷汗,我只是在坠地的瞬间有了一种回归的意识。事后,慢慢地回味那一刻,原来,生死就是转眼之间可以变幻的临界。

中午,与工人们在工地上吃了一顿饭。回去之后,我还是忍不住向父母说了上午发生的险情。当然,危险的程度是被淡化的,完全是用茶余饭后扯淡的口气讲述的。这样做,是怕父母担心。但从妈妈的反应中,我还是领悟到老年人脆弱的心理承受力,又不禁为此后悔。

2005年的春节,恰好一个工程项目赶工期。从初一到初七,我只有初四和初六没有去工地。妈妈也许有了去年的担心,坚持也要去工地看看。于是,大年初一、初三,父母都随着我去工地。他们被留在工地围栏外,等着我处理完工作再一起回去。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也是陪父母过年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心理安慰。

(2007年6月23日/周六/重庆)

她推开每个房间都仔细地看着,到处摸摸拭拭。好像在检查一下,这里的一切是否真实可信。

新居

妈妈第二次来重庆过年时,我刚刚搬进新居。

这套集资房是单位赶在春节前竣工分配的。为了交清房款,妈妈又一次把她和父亲的全部积蓄都无私地拿出来。在她看来,她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个人可以倾其所有全部奉献给她的后人。

我赶在春节前,把新居装饰一新,配上了家具,并特地为父母布置了一个房间。原来设想,以后两位老人就在这里住下,使这个新居像个家的样子,不再是个单身宿舍。

妈妈对这个只花三万多元装饰布置的新家感叹不已。她一生没有住过,也极少见过超过一百平米的家。这套三室两厅的大房子,着实让她兴奋得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才好。她推开每个房间都仔细地看着,到处摸摸拭拭。好像在检查一下,这里的一切是否真实可信。那副神情,让人看了都想流泪。因为这一切竟然来得那么迟,让一个垂暮老人有说不出的怜惜。

妈妈最高兴的是厨房的宽敞。这是她几乎守候了一生的岗位。从烧柴草到今天的电子打火灶具,整个厨房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眼前,她不必为拥挤不堪的灶房发愁了。厨房,是妈妈用心最多的地方,是保证一家老小性命与健康的所在。

妈妈面对这些尚未开张的锅碗瓢盆,就像自己的新嫁妆一样爱不释手。好像样样东西都可心,都让她用起来顺手。

这套集资房是一期工程。当时,二期、三期正在拆迁开挖。户外,到处是一片混乱的景象。没有绿树花草,没有造景,没有灯饰,有的是拆楼的大锤声和爆破的颤动,空气到处弥漫着飞扬的尘土,雨后便是道路的泥泞。即使这样,父母依然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对外面发生的让人不安逸的一切都置若罔闻。

妈妈素来爱清洁。施工扬尘无孔不入,敞开的阳台每天都要落上厚厚的一层尘土。我反复地告诫两位老人,把门窗关好,别去打扫阳台了。那是上午扫下午脏、劳而无功的差事。可是,两个老人没事就去打扫阳台,天天在家里擦灰。想不到,这个新居没有给老人安闲,反倒添了苦差事。

妈妈对此没有任何抱怨。她说,哪儿盖楼都是这样,不脏不乱,新大楼就盖不起来。

楼外是一个建设的大工地。楼内,是上上下下装修的竞赛场。两者相比,楼内远比楼外折腾得凶。电钻、电锯、电锤、气钉枪比着劲儿闹腾,从早到晚不得一点儿安闲。早搬进来的人家只好享受着这不绝于耳的交响。

重庆的春季多雨,外边的天越不好,室内的装修就越赶工期。两位老人出不去,躲不开,只有坐以待闹。我每天早上出门,晚上很晚回家,对这一切没有心烦意乱的体会。父亲有时不免说几句,妈妈总是说父亲不能宽容。妈妈说的道理很简单,咱家装修别人的感受都一样。

这话听起来,没有什么道理,也不华丽,毫无可以让人有耳膜受到振动的冲击力,却值得让人细细地品味。

那是一个宽容、大度、能够以己度人的胸怀里发出的最朴实无华的心声。

(2007年6月24日/周日/重庆)妈妈对厨房的感情,就如同一个人工作一生的岗位。

留恋厨房

2006年,妈妈在重庆度过了她人生的最后一个春节。今天回想起来,那是一种椎心的痛疼。妈妈临来的前一天,严重摔伤,腰椎压缩性骨折。X光片并不清晰,但伤害的严重程度却让妈妈疼痛得昼夜难眠,翻身下床都成了极为困难的事。伴随着的是严重的便秘,这让她雪上加霜。

同类推荐
  • 清徽吟

    清徽吟

    本书为作者的诗词作品结集。共收集作者新近创作诗词作品300余首,或写景,或写人,或写情,或写事,内容丰富,品味高雅,思想内涵深刻,其中一些诗词配以相应的书法作品,各具特色。二者相得益彰,文学性、艺术性、可读性并重。
  • 留个人给自己仰望

    留个人给自己仰望

    本书收录了作者饱含真情实感的经典美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怀恋;对青春和爱情的憧憬;对人文历史的思考。内容生动,注重遣词练意、朴实自然。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出云南记

    出云南记

    《出云南记》,本书是诗人雷平阳既《云南记》之后推出的又一本诗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诗歌作品,诗集注入了诗人对云南这块热土的关注与思考,许多诗作有着原生态的味道,整体风格简明练达、质朴有力。语言具有石头和土地的光泽,感情隐忍细腻。
  •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热门推荐
  • 陆小姐的契约婚姻

    陆小姐的契约婚姻

    她因为一场诬陷失去了爱情、亲情......但她却邂逅了另一场的爱情里陆绵绵说:“你确定了?”夜幽冥说:“我确定了,你这辈子都逃不了了。”因为一场有着利益的邂逅,却拉进了他们俩的距离。
  • 传奇三国杀

    传奇三国杀

    以手游三国杀传奇为主线,包含游戏本身的大部分操作。大家都来看看丫~╯﹏╰头回写小说~没人看好伤心~真的很好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沙漠青春

    沙漠青春

    在这里,没有虚构,没有想象,没有包装,唯一有的外壳都是灵魂相互碰撞出的灰紫色柔软云朵,可以包裹任何流血破裂的心和思想……
  • 大龙的人间生涯

    大龙的人间生涯

    一头龙逃亡到了地球,变成了人,形势逼人,只能低调,决定不修行、老老实实学习,做个好学生;团结同学,尊敬老师,每天都进步。中学水太深,课太难?不存在的,咱是龙!被小学生吊打?也不存在,龙永不被人欺!不要偷懒,去修行?知道龙的天赋是什么吗?睡觉、觉醒然后变强;只有人类才需要修行!生活费哪里来?知道龙都有宝藏吗?
  • 总裁的贤夫大人

    总裁的贤夫大人

    洛辛莫名其妙的多了一个未婚夫,据说是死去多年的父母定下的,不过为什么这个未婚夫好丑啊?一点也不软萌,但是为什么越看越觉得他可爱?难道她眼花了?
  • 天学者

    天学者

    你!掌握亿万家财又怎样?我!富有宇宙四海!你!拥有无上权力又如何?我!一身惊世《天学》能逆天!本书以详解汉字结构为基础,为你还原华夏五千年来真正符合天道自然的国学文化,以轻松幽默的情节,让你在开怀一笑之余深刻体会天学的精深奥妙,佛道儒的源远流长。。。。。诗曰:中国文化神州行,华夏汉字赤县名,五千春秋云和月,伏羲盘古日月经。神农黄帝国医经,南离张宿仲景名,周天三百六十五,三三周易太阳行。
  • 席少宠妻宠上天

    席少宠妻宠上天

    保守的女人就活该被劈腿?婚礼前夕,云若灵撞破相恋数年的男友出轨同父异母的妹妹,她当即决定随便找个男人嫁了。结果,一不小心便嫁了个钻石王老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职高手之荣耀剑神

    全职高手之荣耀剑神

    “你喜欢电子竞技吗”“如果喜欢,就把这一切当作荣耀”“而不是炫耀”(因为不只是看了小说,动漫版,电视版的全职高手,设定可能有点不定,作者第一次写文,请各位小主多多担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