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36700000028

第28章 中篇小说 湨梁村手记(冯俊科)(3)

第二天,这篇顺口溜贴在大队部的先进人物园地上。几天后又登在温县“大跃进”战报上。“大跃进”战报上还加了我写的编者按:河南温县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和晋武帝司马炎的故乡。自从“八王之乱”和“五胡乱中华”之后,司马家族在中国的土地上就销声匿迹了。可是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在如火如荼的“大跃进”年代,司马家族又诞生了一位很能干的女将——司马柳树妈。很快,这篇带着编者按的顺口溜又被《河南日报》刊登出来。全省全国不少人知道了司马懿的故乡温县,有个村子叫湨梁村,在湨梁村有个很能干的司马家族女将叫司马柳树妈。

司马柳树妈对我说:薛组长,恁真有文化。

根据司马柳树妈的突出表现,老靳决定吸收她进村领导班子,接替王希英当湨梁村大队妇女队长。王希英的丈夫叫彭孝先,解放前在温县城丁字口路东的一家药铺当过账房先生,双手能打算盘,因为写标语有功,老靳安排他在第九小队当司务长。老靳说夫妇两个不能都当干部。

司马柳树妈当了大队妇女队长,“大跃进”的劲头更加高涨。她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朝气,英姿勃勃,神采飞扬。她走起路来,两条腿倒腾的速度很快,两条裤腿在摩擦中刷刷发响。她胸脯挺得老高,两个窝窝头大小的乳房在胸前不停地摇晃。她说起话来底气厚重,声音洪亮,老年人说像湨梁村过去寺庙里的铜钟声一样。看来当不当干部,人的精神面貌是大不一样的,尤其是女人就更不一样。

我在每天创造着人间奇迹的“大跃进”浪潮中经受洗礼和锻炼。我想写东西,我想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写湨梁村人在“大跃进”中的创造和奇迹。我有这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是司马柳树妈给我创造的。街屋里的桌椅总是一尘不染,床铺总是平整洁净,地上总是没有一点杂物,桌子上的暖水瓶里的水总是满满的,滚烫滚烫。我的衣服裤子,包括散发着脚臭的袜子,也总是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这像是我在县城里的家,有时觉得比县城里的家还要温馨。我知道这些都是司马柳树妈干的,因为街屋的门从不上锁。但我不知道她是在什么时候干的。最使我感动的是她当了妇女队长后,村里家里的事情那么多,那么忙,她依然对我照顾得这么好。我的生活待遇一点没有降低。

奔波劳累一天回来,街屋里洁净利落,散发着司马柳树妈的气息。那气息有着淡淡的幽香,甜滋滋的,沁心入脾。我经常眯起眼睛做深呼吸,细细品味那气息,觉得那气息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充满着青春活力的气息像涓涓暖流,慢慢流淌,滋润浸泡着我的脸、我的脖子、我的胸脯、我的肚子、我的双腿、我的周身。我紧张疲劳的肉体在活力的滋润浸泡中慢慢变得松弛,变得活力充溢。尤其在夜晚,那气息使我的心里阳光灿烂,洋溢出无比的愉悦和希望。

我越来越感觉到,司马柳树妈是个在农村“大跃进”高潮中脱颖而出的新人,头脑精明,粗中有细,是个适应社会浪潮又能在社会浪潮中发挥着旺盛生命力的女人。

静静的夜晚,我躺在弥漫着司马柳树妈气息的街屋的床上,神使鬼差般地经常想起离我不足百米外的上房里的司马柳树妈。

5

一场霜冻在夜幕里悄悄降临,原本生机勃勃的树木叶子上挂了一层洁白的霜。霜很薄,在朝霞里闪动晶莹的光。太阳升起来了,还没有升得太高,白霜就化了,化出一层淡淡的烟雾,很快就消失了。中午的太阳还有些热,照射着霜打后的树木。树木的叶子一下子就变黄变黑变干,西北风一刮,哗哗啦啦掉在地上。几天后,树枝光秃秃地伸向天空,在大风里呜呜响。冬天来了,来得很快。

大食堂的院子里已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主要是饭的质量在下降。开始是大杠子馍变成了蒸馍,蒸馍比杠子馍整整小了一半还要小。再后来,簸箩里一半是蒸馍一半是窝窝头。人们已经不用筷子去扎了,而是下手去抓、去抢蒸馍。这是开办大食堂以来从没有过的。金黄金黄的玉米粥已经看不见了。玉米粥已变得很稀,里面已经没了蚕豆、玉米豆、黄豆和花生豆。

牛大嘴舔着手指头说:过去一个大杠子馍咬了10大口还咬不完,现在一个蒸馍只咬4口就咬到手指头了。

刘财旺端着一碗粥,坐在一块土坯上,用筷子敲着碗说风凉话:大食堂是天堂,天堂里的粥咋就能当镜子照?

每当司马柳树妈把司马柳树爹背来放进柳圈椅子,再去拿馍舀粥时,蒸馍早被人抢光了,剩下了几个又硬又冷的窝窝头。粥也很稀。司马柳树一手抓个窝窝头,另一手抓个蒸馍。牛大嘴的儿子牛小宝突然跑过去,伸手去夺司马柳树的蒸馍。司马柳树捏得紧,牛小宝只抢走了半个蒸馍。司马柳枝、柳叶、柳花只抢到一个窝窝头,气得哇哇哭。司马柳树爹咬着干涩的窝窝头,喝着能当镜子照的稀粥,嘴里啊啊直叫。司马柳树爹很快就又瘦了下来,和吃大食堂前一样。

司马柳树妈以妇女队长的身份去找炊事员老斜火,说:妇女老人孩子都吃不饱,大食堂咋办成了这样?

老斜火两手一摊说:仓库里的粮食已经快空了。找老靳要,老靳说大队仓库里的粮食早就被县粮食局调走了,我有啥法?再过几天,窝窝头和稀粥可能也喝不上了。

司马柳树妈跑去工作组反映大食堂情况。

老靳坐在大队院里的土堆上,看蚂蚁搬家。有的蚂蚁嘴里咬着东西,正往窝里拖。有的嘴是空的,在快速地穿梭奔忙找食。听完司马柳树妈的话,他吸溜一下口水,说:吃亏了,吃大亏了。去年夏天小麦亩产实际上不到500斤,可各村比着往高里报,虚报得太高、太多,上面按照报的产量每亩征调了1000斤,仓库里的小麦几乎全征走了。

当时我也在场,禁不住地说了一句:这像不像王祥吹猪?吹得越大,毛刮得越干净。

老靳没理我,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土,又说:秋庄稼长得不错,但上面要求“三秋”工作要快,掀起了队与队、村与村、公社与公社比进度、争先进的热潮,很多玉米随着玉米秆割下来喂了牲口,绿豆、黄豆子没打就连棵埋在地下,像那时你们一个妇女,一天就出了10亩红薯,把很多红薯都埋在地里。粮食多了不心疼,糟蹋太多。大食堂都快没有粮食了。湨梁村的9个小队全都这样。

司马柳树妈的脸红了,半天没再吭声。

老靳想了想,吸溜一下口水又说,大食堂看来不能再这样吃了,要定量。青壮劳力一顿一个馍,妇女老人孩子一顿半个馍,粥可以放开了喝。

湨梁村的9个小队大食堂都开始按人定量。

司马柳树妈一家6口人,每顿只领3个馍。馍不够吃就喝粥,喝粥灌大肚,总比饿着强。人们又抢粥喝。司马柳树妈带着柳树、柳枝、柳叶、柳花好不容易挤到锅边,锅里的粥就剩下锅底一点了。锅底有几个前面抢粥人掉进去的碗和小盆,在稀粥里晃荡。

司马柳树妈向老靳建议:粥也应定量。不然,妇女老人孩子连粥也喝不上。

老靳说:粥是稀的,咋定?

司马柳树妈说:叫王铁匠用洋铁皮按一碗的量打个勺,两碗的量打个勺,每家按人数用勺打到饭桶里自己回去分。

每次食堂打粥时,司务长彭孝先喊:

王发臭五口人,两大勺一小勺。

孙满收三口人,一大勺一小勺。

王斜火是掌勺的,按照彭孝先喊的打。没过几天,有人骂彭孝先有时把人数喊错,有时把勺数喊错。也有人骂王斜火,骂他掌勺不公平,经常给干部和关系近的人家多打。

一天中午,王斜火给司马柳树妈打完粥,后面排队的牛大嘴喊:多打了,多一勺。

老斜火说:多一勺?不会吧。

牛大嘴说:倒出来量量。

司马柳树妈气呼呼地把桶里的粥倒在一个盆里,老斜火用大、小勺一量,果然多了一勺。

一天,老靳给我说,近来群众反映有些村干部、司务长和炊事员多吃多占,群众很有意见。听说前几天九队炊事员老斜火给司马柳树妈多打饭,让群众当场抓住,影响很不好。一个是大队妇女队长,一个是小队的炊事员,怎么能够这样?他问我:你和司马柳树妈住一个院子,有没有发现她别的什么迹象?

老靳是地下党出身,有着鹰一样的眼光、猎狗一样的嗅觉和狐狸般的判断能力。我看着老靳那张长期做地下工作的脸,他的嘴里又在吸溜口水,吸溜的后音拖得还很长。

我警觉起来。想了想说,有一天后半夜,听见院里“扑通”一声响,好像有什么东西跌落在院子里。我以为有贼,悄悄从门缝里往外看,看见了司马柳树妈,她正从地上捡起一包东西,看看周围没动静就提着东西进上房去了。还有一次也是后半夜,我去她家上房后面的厕所大便,发现厕所里放着一个小布口袋,摸摸是小米。谁在这个时间这个地方放了一袋小米?抬头看看厕所的外面,月光下小树林里一片冷清寂静。我迟疑半天没敢拿。清晨我再特意去厕所小便,那袋小米已不见了踪迹。这些是不是和老斜火有关?我拿不准。

老靳听了说,百分之百是老斜火干的,司马柳树妈肯定和他有关系。

“关系”一词,在农村就是指男女关系。农村人对男女之间偷情说得很含蓄。我听老靳这么一说,立刻感到有些后悔。

我最不该说的还有一件事:一天晚上回去,街屋的桌上不知道谁给我放了半小碗煮熟的黄豆。

话一出口,我就想自己扇自己耳光。我怎么能给老靳说这些?

我给老靳说这些,本来是想打消老靳对我的怀疑,证明我心胸坦荡,光明磊落,证明我和司马柳树妈井水不犯河水,没有任何私情。因为当时我发现老靳看了我一眼,在他看我的那一瞬间,那双鹰眼鬼火般地闪动了一下,他不仅吸溜一下口水,还把吸溜的口水咽进了肚里去。

可话一出口,我立马想到了“弄巧成拙”和“此地无银”的典故。老靳会不会觉察到我和司马柳树妈真有关系?

老靳吸溜完口水,口气坚定地说:司马柳树妈是妇女队长,还有人反映她偷生产队的粮食。干部多吃多占和偷盗集体粮食是绝对不允许的。更何况司马柳树妈是个“大跃进”中的名人,省里县里公社里都知道她,这样的人怎么能当干部?

老靳吸溜一下口水,忽然一巴掌扇在自己脸上。原来有一只蚊子在叮他的脸。他打迟了,蚊子飞了,没有打着,自己白扇了自己一巴掌。我轻轻地笑了,提拔司马柳树妈难道不是你老靳的意见?老靳有些不好意思,他摸着自己刚打过的脸说:你当时还在县报省报上吹她是个司马家族的女将,好像她比司马懿还强。司马懿啥时候多吃多占和偷过粮食?

老靳说完,自己也笑了。

6

老靳是个果敢决断的工作组组长,很快就免去了司马柳树妈妇女队长的职务,重新起用了王希英。老靳说湨梁村能干的妇女太少了,挑来挑去还是王希英合适。

女人之间的妒忌像熊熊烈火,燃烧起来非常可怕。王希英自从被撤销妇女队长那天就恨上了司马柳树妈,官复原职后就更是死死盯上了司马柳树妈。她不断给工作组反映司马柳树妈的问题。她说:

司马柳树妈在地里拉出的屎,我偷偷去检查过,发现屎里有没消化的麦籽。都春天了,别人都吃树叶野菜,她从哪儿弄的麦籽吃?这肯定和炊事员老斜火有关系。

有人发现司马柳树妈偷捋过生产队的麦子,那几棵麦是长在王家祖坟上的,她跑过去捋下来搓搓吃了。

打麦场上的木桩上挂的玉米穗,有人发现司马柳树妈路过时偷偷揪了几个别在了腰里。

有人看见司马柳树妈在天糊糊明时,偷刨队里平整好的土地,寻找去年秋天埋在地下的红薯,把平展展的地刨得跟猪拱的一样。

总之,妇女队长王希英把有关司马柳树妈的坏信息,源源不断地吹到了老靳和工作组的耳朵里。

说实话,我亲眼看见司马柳树妈一家生活的艰辛。4个孩子正在长身体,每天要吃要喝。司马柳树爹病瘫在床,不停地用棍敲打窗户,不停地啊啊叫。吃,成了司马柳树妈一家人天大的事。

春天来了,但院里并没有春天的气息。树的嫩芽刚刚冒出来,司马柳树妈就带着司马柳树、柳枝、柳叶把这些树的嫩芽捋下来吃了。臭椿树芽很臭,柿子树芽很涩,楝树芽很苦,司马柳树妈都把它们放在洋铁桶里煮了,再在清水里泡泡,然后捏成一个一个团子塞进嘴里吃。司马柳花小,吃不进臭涩苦的树叶,饿得哇哇直哭,喊着要喝粥,要吃馍。司马柳树妈抱着她,把树叶放在自己的嘴里嚼,嚼成糊糊吐出来,塞到司马柳花的嘴里。

榆树芽没有异味,连着捋几茬后就不再出芽了,村里人说榆树被捋死了。司马柳树妈把院子里的几棵榆树皮剥下来,撕出第二层又白又嫩的细皮,剪成寸段晒干了,放在碾子上碾,然后磨成粉,再熬成榆树皮面粥。

司马柳树妈告诉我:榆树皮面粥很黏,像胶,撕扯不断。喝时必须先放凉了,憋着一口气,一下子全部喝进肚子。绝对不能长时间地在碗里留一些、嘴里含一些、肚子里进一些。因为有人喝时捯不过气来被噎死了。

我经常看到司马柳树妈和她的孩子们端着一碗放凉了的榆树皮面粥,在大口大口地憋气。以后好几年,司马柳树妈的院子里就再没有看见活着的榆树。

春天,不仅司马柳树妈家的院子里没有春天的气息,整个湨梁村都天干地荒,没有了春天的气息。正是小麦苗分蘖的季节,天没下一滴雨,麦地裂得口子像小孩嘴一样,麦苗分蘖不好,长得稀稀拉拉,叶子一天到晚蔫着。村里村外的野菜、野花和柳树、槐树、椿树等树的叶子被饥饿的人们吃光了,榆树皮也被剥光了。

牛大嘴常说:每天最想听到的声音是,老斜火用洋铁皮卷成的广播筒喊:社员们,开饭了,带碗带筷一起来!可老斜火早已不再这么喊了。这个老不死的,只是半死不活地喊几声开饭了,就不再喊了。

牛大嘴说时,经常用舌头舔着干裂的嘴唇,伸脖子把嘴里仅有的一点口水咽进肚去。他还说,更可恶的是打饭时,不仅司务长彭孝先还是像以前那样,故意把社员家的人数和大勺小勺的数念错,而且掌勺的老斜火也开始不停地抖动饭勺,有时还抖动得很厉害,经常是一勺粥从锅里舀出来时是满的,倒进社员桶里时就剩七八分满了。

很多社员都说,彭孝先和老斜火这么做,是想多剩下饭给自己和跟自己好的人吃。群众编顺口溜说:一天吃一钱,饿不死炊事员;一天吃一两,饿不死司务长。

一天深夜,老靳把我叫到大队部,王希英也在。老靳说今天晚上有情况,他像当年做地下党一样,很神秘、很严肃地宣布了这次行动的纪律。然后跟着王希英,我们悄悄来到九队食堂大院。

王希英指着大院土墙上的一个豁口说:司马柳树妈就是从这儿跳进去的。

当我知道了是关于司马柳树妈的事情,心里像吃了苍蝇似的,有说不出的滋味。

老靳的手里拿一把食堂大院门的钥匙,全村9个小队的食堂和仓库他都拿有钥匙。他打开锁,又把一小瓶液体倒在门轴上。事后我才知道,那瓶里的液体是润滑双轮双铧犁的油。老靳轻轻一推,厚重的大门无声无息地开了。我又一次领教了老靳的老练和狡猾。

同类推荐
  • 尴尬时代

    尴尬时代

    “我们完蛋了吧?我们才刚开始呢!”豆瓣、ONE连载专栏人气作者,“致郁系”写作旗手慢三最新故事集。本书共收录了十五篇作品。十五个故事,讲的都是都市里的男女主人公们在生活的日常中,各自遭遇到的尴尬和倒霉的时刻。《上班一条虫》里,讲的是一个私人餐厅主管,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答应了一个神秘人的委托,偷拍就餐的客户,结果陷入了巨大的人身危机之中。《鸵鸟人生》里,人会随着心性的变化而幻化成不同的动物,作为一个老实的出租车司机,主人公是一只鸵鸟,有一天他载到了一只狼,同样陷入了危险的境地。《猴变》里的青年夫妇,回老家过年时把孩子丢了,最后妻子把一只猴子认作是自己的孩子,引发了夫妻之间的终极矛盾。《苏门答腊与虎》里,一个全职太太为了买一份可心的咖啡而上街,最后演变成了一起街头杀人事件……一块映照时代的镜子。一份化解人生尴尬的宝典。一本让当下每个人心酸、难过又振奋的精彩故事集。在这些有趣且真诚的故事里,慢三在阴暗与微弱的亮光之间找到了一个属于小说的地带。在最简单的生活场景的展示中,有一种影影绰绰的效果,有如潭水对悬崖的反照。在那反照中,我们或可看到深情和怀疑的激流。
  • 夜深沉·第一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第一部分(张恨水经典长篇)

    《夜深沉》为张恨水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是张恨水处于创作鼎盛期的作品。通过描写车夫丁二和与卖唱女王月容的情感纠葛,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挖掘人性,深刻透彻;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刻划,尤为细腻。“夜深沉”原是戏曲《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的一段曲牌名,张恨水匠心独运地将这二胡琴曲贯穿小说始终,成为牵系男女主人公悲欢离合的纽带与情节发展的线索。不仅小说的多数场景都是发生在深沉的夜晚,而且小说的基调就是黑沉沉的清冷悲凉。“夜深沉”象征着丁二和与王月容命运的悲惨,揭示着社会的冷酷黑暗,对社会各层嫖赌吃喝玩种种罪恶,极力暴露。于男女间爱嗔贪欢等艳闻趣事,写来尤见细腻。文情相生,情节极紧张热烈,人物各色俱全。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于1831年1月14日初版的小说。故事的场景设定在1482年的巴黎圣母院,内容环绕一名吉卜赛少女爱丝梅拉达和由副主教克洛德·弗洛罗养大的圣母院驼背敲钟人卡西莫多。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音乐剧。
  • 紫米

    紫米

    《紫米》为徐则臣的“故乡”系列小说之一。十六岁的木头逃离家乡来到蓝塘镇,与蓝家长工沉禾一起看守米库,因偶尔撞见沉禾与蓝家三姨太的私情而被沉禾以照顾之名荐给三姨太当杂役。在蓝家大院,木头见闻了许多奇怪的人事:不问家事、终日待在巨大猫笼与猫群厮混的老爷,同时爱上同一个男人的少爷、小姐……最奇怪的是沉禾,明明和三姨太相好,却偏偏耍尽心机娶了大小姐。最后,在沉禾和小姐的婚礼礼炮声,一颗炮弹将庄严的蓝家大院炸成了废墟……
  • 彷徨

    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热门推荐
  • 最强app

    最强app

    app在手,天下我有!要打架?等等,我看看app先!要泡妞?不行,我还是百度先!
  • 理想的健康状态

    理想的健康状态

    著名作家詹姆斯·米彻纳曾写道:“人一辈子所进行的最漫长的旅程就是:找到自我。如果在这一点上失败了,那么无论你找到了别的什么,都没什么意义了。”本书将帮你踏上通往自己内心世界的旅程。心身健康开始于自我了解和自我接受。分析人的个性与行为是件艰难的事。但是,只要你了解了自己的需要、情感、价值、目标、处事原则与梦想,你就可以洞察到你自己的个性与行为。
  • 冰山王爷独爱腹黑妻

    冰山王爷独爱腹黑妻

    本文一对一爽文男主女主身心健康如果你喜欢np,那请闪开如果你喜欢温柔的,那请走开如果你喜欢腹黑杀伐果断的,那么你就来对地方了
  • 万古至巅

    万古至巅

    仙之一道,逆天而行。我的道......凌于天道之上,超于环宇之外万古以来,我为颠!
  • 恨重逢:天赐孽缘

    恨重逢:天赐孽缘

    在来宾们雷动的掌声中,容天赐将那一枚硕大无朋,可以完全覆盖住乔小美整个指面的钻戒牢牢地套在了她左手的无名指上,轻轻地掀起蒙在她脸上那一层薄薄的白纱,缓缓地对着她俯下了上身。她那诱人如花瓣般的红唇近在咫尺,然而,他没有吻她……
  • 重生之错生灵魂相恋

    重生之错生灵魂相恋

    结婚那天,我被自己继母杀害了,我以为自己就这样死了,没想到却和一个豪门千金互换了灵魂,我们成了好朋友,帮各自过着各自人生。“实话告诉你吧苏浅浅,我根本就没有喜欢过你,别想嫁给我。”莫宁尘一脸得意地说,旁边的女人就是这个不属于我的身体的人的妹妹吗,一对狗男女。“哦?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我?巧了,我也是,你以为你是什么东西啊?”季雨涵一脸淡定,以往的懦弱完全没有了..........
  • 砚斋词话

    砚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先生之唯愿时光不负你

    王先生之唯愿时光不负你

    一切,都很美好直到一个人的出现让这一切都乱了套。
  • 赘婿小国医

    赘婿小国医

    林轩被丈母娘和妻子嫌弃,屡遭羞辱,离婚那日,林轩被一艘豪华游轮接走,迎接他的是跨国石油公司CEO。
  • 末曙

    末曙

    旧时代荒兽泛滥导致文明灭亡,仅存的幸存者栖息于地下苟且偷生,为了活着,基地领袖组建一支寻找探索稀有能源的拾荒小队以补给基地运转所需要的能源。一座座超远古遗址被发现,挖掘文明断层前的秘密,揭开这个宇宙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