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5500000026

第26章 考古发现中的唐代成都城

杜甫草堂唐代遗址

2001年10月,成都著名的杜甫草堂在进行地下管网施工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大型的唐代房屋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厨房生活用品、建筑残片、唐代水井等珍贵文物,呈现出比较完整的唐代杜甫草堂的生活原貌和特征。

最初发掘出土的是七个完整的碗和一些陶瓷碎片,碗上的支钉和半釉是较为突出的唐代器皿的标志。随后又在遗址出土了大双耳罐、香粉盒子、荷叶釉碗等陶瓷制品,这些带有寻常家庭气息的器皿似乎让我们看见了草堂旧主杜甫的某些生活侧影,比如他亲自搭建的简陋茅屋,以及从茅屋上袅袅升起的炊烟。考古学家们在仔细清理这个类似于厨房遗址的土坑时,又发现了已成粉末的唐代大米和一把完全锈蚀的铁制锅铲。同时出土的还有双耳酒壶、荷叶边果盘等器皿,其精美甚于前朝同类器皿。一件盘口瓶尚散发着青黄色的迷人光晕。这几件器皿造型精美,属成都地区唐代出土器物中少见的珍品。目前,数十件碗、盘、罐、缸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出土,已经基本复原了唐代草堂生活区的原状。通过这些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器皿,人们可以想见唐代成都生活的质朴和温馨。

当年11月,又在考古工地发现一口完整的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水井,以及墙基、柱洞等多处唐代民居遗迹。这口唐代水井直径约60厘米,井口淤积的泥土显得比较湿润,似乎还有活水从地下慢慢浸出。

此次杜甫草堂唐代生活遗址的发现,是成都地区唐代遗址目前出土器物最多的一处,整个遗址散发出一股浓郁的日常生活气息。遗址发掘的同时,已有热情的媒体对该遗址作出推测,认为它们应当是杜甫当年的遗物,说不定杜甫曾经使用过其中的一只碗,他用他那写出过光耀千秋的诗句的手轻轻地端着这只碗,碗的边沿甚至留下过杜甫的齿印和唇印……其实这样的猜测很可能是一厢情愿的附会。至少在发现杜甫的私人物品或手稿前,我们不能肯定这就是杜甫的旧居和家庭生活用品。

杜甫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带领家人翻越秦岭来到成都是公元759年冬天,他在成都杜甫草堂一共生活了大约四年的时间,然后在川东逗留一年多,又沿长江出川,最后凄苦地死于岳阳。据杜甫的诗句记载,他们一家人在浣花溪畔选择一块空地搭建草堂寓居时,当时的浣花溪畔还比较荒凉,只有零零星星少许几家当地住户。草堂落成以后,杜甫写了一首名《堂成》的诗来纪念那个特殊的日子:“背郭堂成荫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乌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从当时的环境来看,有桤树、竹林、白茅的浓荫遮盖着这个新家。新居刚建成不久,就有几只燕子啁啾着来这里筑巢了。而且草屋前面还有一条沿江的小路,顺着它,杜甫可以优哉游哉地走到郊外去踏青。

当时杜甫有个朋友在成都做官,替他在当地官府中谋了一个差事。年过半百的老诗人在成都过的是一种半官半民的闲散生活。此次杜甫草堂唐代遗址的发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与杜甫当时的生活景况比较契合,但我们无法排除以下两个疑点:一是杜甫在草堂仅仅居住过约四年时间,我们无法肯定这个遗址是杜甫留下的还是后人留下的。因为据史籍记载,杜甫离开草堂三年左右的时间,当年镇蜀的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夫人——浣花夫人就看上了这块风水宝地,曾移居浣花溪畔以杜甫旧居为别宅。再往后,浣花溪畔因名人故居和风景优美等原因,前来这里建宅居住的人逐年增多,所以没人敢肯定新发现的地下遗迹是杜甫留下的。其次,当时的杜甫草堂仅为几间破败的茅屋,而现在的杜甫草堂已是一个巨大的园林,有谁知道公元760年左右兴建的草堂旧址在哪儿呢?

杜甫草堂唐代遗址的发现,增加的是杜甫草堂的文化含量,而不是杜甫本人的传奇色彩。

唐代的成都城门

1990年3月,成都地区的考古学家在市区西南部的人民路135号旧址发现一座唐代的城门和一座宋代城门遗址,由于此次发现是成都城市考古同类题材的首次发现,因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两座城门遗址原被明清城墙叠压着,经过清理,发现时间较早的唐代城门宽6.6~6.7米,复原后的进深(即参照城墙的宽度)约为10米。门墩是采用夯土外加包砖的方式修筑的,包砖下面有一列石条作为整个门墩的基础。门扉位于城门的中部,朝内开启。同时发掘出土的还有门础石、门砧石、门框石、木质门扉钉、包门铁皮以及门泡等,也就是说,唐代成都城门的门扇是木质的,大约有点类似于故宫的城门,非常厚重,门扇的四周还包了一圈铁皮,门上还有门泡钉等装饰物。

门道是用砖铺设的,当出城进城的唐代成都人推着独轮车从此经过,会听见车轮在平稳的砖地上轻微的摩擦声。发掘清理中,有一个现象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关注,即包门的铁皮有被火烧的痕迹,而且城门门道中堆有大量的红烧土,据分析这种土也是大火焚烧的痕迹。看来,这座唐代成都城门遗址是毁于大火中的。

离这座被毁弃的城门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一座年代稍晚的城门。这座城门宽6.7~6.9米,进深残长8.1~9米,基本与第一座城门相当。门道中发现大量石条,门道地面未铺设砖块,而是硬土地面,路的中央位置才铺垫一溜砖块和卵石的混合物。有趣的是,考古学家们竟然在城门过道上发现了车辙的痕迹。这些清晰的痕迹是唐宋时期的独轮车或双轮车留下的,当时车上装着什么货物?是药材、棉布,还是笨重的石材或木材?按照中国传统的城市管理模式,城门每天的开启有固定的时间,且有为数众多的士兵把守,它既是一座城市普通市民的商业或旅游通道,也是一座城市的安全通道。

清理发掘工作完成以后,考古学家们断定第一座城门始建于唐代,毁弃于北宋初年;而第二座城门修葺使用于北宋,甚至到了南宋或更晚还在使用。唐代城门是采用夯土加包砖而修建的,夯土为紫色,纯净无杂物,它跟成都平原上一般的黏土完全不同,基本不含沙质。这种土遇水时容易绵软,但晒干以后却异常坚硬,看来是专为筑城而精心挑选的。在包砌夯土的青砖中,发现有部分墓砖,这个发现符合唐末高骈创筑成都罗城的记载:“骈版筑罗城……开掘古墓,取砖瓮城。”当时的筑城方法是先用木板夹住黏土夯筑,墙体筑好以后再在外围包砌青砖。这样有利于防止雨水对夯土的侵蚀,同时也可增加城市的防御和耐久能力。

见于文献记载的唐代成都罗城的城门有七座,即:大东门、小东门、万里桥门、笮桥门、大西门、小西门和太玄门(北门),根据此次发掘的唐代城门方位推测,它应当是唐代的笮桥门遗址。

笮桥门被一场大火所焚毁。根据发掘现场观察,板门外的铁皮因高温的烧灼而呈熔化状态,门道上方及两侧的夯土、包砖被大火烧塌以后形成板结的红烧土块。从此迹象分析,一般的城门失火是不可能造成如此严重破坏的,而只能是战争中依靠易燃物质摧毁城门才能如此,就像后来张献忠用膏脂裹棉纱焚烧成都宫殿的石柱一样。

唐末至五代时期,割据成都的王建和孟知祥都是小朝廷的皇帝,他们的后代王衍和孟昶都是被中央政权所消灭和俘虏的,再加上北宋初期爆发的王小波、李顺起义,因此这一时期成都的城门被外敌火攻告破的可能性极大。当时罗城的坚固程度是成都自建城以来最好的,城墙高二丈五尺,墙基的宽度也是二丈五尺,城墙顶部宽一丈余,城垛高四尺。城墙外部的包砖一共用了1550万块,再加周边33里的瓮城和防御工事,可以说唐宋时期的成都罗城是一座固若金汤的雄伟之城。要攻破这座城池,只有采取火攻城门的办法,因为高大的城墙是根本无法逾越的。

唐宋时期成都城门的发现,为成都城市史提供了重要的物证,同时也为我们想象中的壮丽城廓增加了一个可以触摸的视点。

城市里的大型排水系统

近几年有关唐代的城市考古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成都科甲巷大型唐代下水道设施的发现。这是一片位于城市中心位置的地下遗迹,是当时城市管理者对居民用水和城市排水系统精心设计的杰作。

从考古发掘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尚未完全腐朽的巨大楠竹被连接成笔直或弯曲的管道,唐代成都的居民用水和雨季积水曾经通过这样的地下管道汩汩地流入江中。若将它跟我们现代的城市下水道进行比较,除了管道材料和粗细之差外,几乎找不到什么差异。唐代成都的城市管理者已经有了一种废水疏浚的先进理念,这种理念到现在还不过时,就像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在发挥它的作用一样。

复原唐代成都的地理环境,可以看到,当时成都要比现在潮湿和低洼许多。通过汉代的水井可以看出,挖地一至两米,就会冒出清水来。在这块多水的平原上建筑城市,经常遇到的问题肯定是水患。每当雨季来临,当时成都的街巷一定积满了难以排除的雨水。我们也许还记得秦国宰相张仪在成都修筑秦城的故事,最初的时候,城墙刚筑起来,随即便倒塌掉了,反反复复修了数次,就是因为成都太低洼潮湿了。城市的管理者站在高处的屋檐下,看见大雨之后成都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积水,很不利于人们的生活,因此他就想,得想个办法把这些积水疏通到低洼处的河道里去。

这个想法得以实施是在第二年的冬季,这时候雨季的积水已经基本上消退了。人们在街的两边挖出一条沟濠,然后把空心的楠竹安埋下去,一根一根连接起来,形成长长的排水通道。这个工程完工以后,第二年科甲巷附近的居民没有遭受积水淹没院子的灾难了,因为大量的雨水都通过下水管道流走了。

多么简单易行的一个设想,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古人的灵感闪现,你能说古人的脑袋瓜子不好使吗?

同类推荐
  • 我不是官人

    我不是官人

    「无厘头穿越历史」救命啊!我在大唐被系统变成了乞丐! 我叫李二狗,呸!我叫李皮!我穿越到了大唐,并且获得了超级系统。原本以为我将要变成皇太子、一品大臣、骠骑大将军!然而并没有!我被这个系统变成了乞丐!救命啊!
  • 三国之宋武逆袭

    三国之宋武逆袭

    青州黄巾?你才是黄巾,你们一家都是黄巾,俺们是青州军。北营精锐、西凉羌兵、青徐黄巾、丹阳山越、冀州大戟、陷阵营、无当飞军谁是最强步兵?并州、西凉、幽燕、乌桓、匈奴、虎豹铁骑追亡逐北。逆袭:一觉醒来,岁在庚申(180),大叔心理和未成年身体的刘裕,从一枚屌丝男,变成了背景男刘岱侄、刘繇子,他如何逆袭成长,不负对国、家、民、美女们的使命。感受:女王、萝莉、女文青、女间谍、宅女、腹黑女、女将军个个登场。是种种田,数数钱,调调女王萝莉戏戏成年少妇,还是逆袭中原,北驱夷狄?
  • 常陆佐竹之野望

    常陆佐竹之野望

    北条氏康:吾之谋,不比常陆义昭也上杉谦信:吾之勇,不比常陆义昭也今川义元:吾之儿,不比常陆义昭也佐竹义昭重生在RB战国混乱的关东地方,看他如何拳打北伊达,脚踩南北条。(大哥们人别走!留个收藏!)
  • 隋末之慕容家复国梦

    隋末之慕容家复国梦

    五胡乱华,慕容氏后人分分自建国号。200年后隋末慕容家后人又激起心中的野心,到底他们最后将何去何从?
  • 三国极品贴身家丁

    三国极品贴身家丁

    穿越东汉,成为乔公府中一名小家丁。他吟诗作曲,收了周瑜当徒弟。有大乔为他抚琴,小乔为其曼舞,甄宓为其轻歌……他训练家丁,点化猛兽为护卫,收服猛将作小弟,拐骗名士当随从。拥兵江东,傲视四海,江山美人我都要!
热门推荐
  • 穿越修真成圣

    穿越修真成圣

    洪荒大能渡劫失败,幸得混沌珠庇佑穿越修真界,从练气开始一步一步,披荆斩棘,终成圣。
  • 荒村捉鬼人

    荒村捉鬼人

    销声匿迹的五柳教重现江湖,北湾里的巨鳌也蠢蠢欲动,各大门派的高手离奇死亡,一切的背后牵动着一场巨大的阴谋……
  • 快穿之换物交易所

    快穿之换物交易所

    只要你有我想要的,我就帮你想得到的,无论爱情还是……皆可以交换。——洛颜夕文案一我喜欢感情,可是从来没有拥有过,我是神明,只能被人敬仰,可是我不喜欢。文案二传说世间有一种糖,名为“怀允”。极酸吃过的人,都会爱上。而我也喜欢它,我喜欢原因是因为它让我的心动了。本文无cp,个个故事有。
  • 易烊千玺我爱你啊

    易烊千玺我爱你啊

    大家好!我是一名VIP,你们问我为什么要写易烊千玺的文,因为我也是千纸鹤!这是我的处女作,讲的是男主易烊千玺和女主林秀苒的恋爱故事,tfboys都喜欢上了林秀苒,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黑牧师亚丁

    黑牧师亚丁

    我的名字是亚丁·珀罗斯,在我年幼懵懂的时候,人们还亲切地呼喊我的名字,而如今,他们都称我为“邪神”,然而,我还是更喜欢我的另一个外号——“黑牧师”。我可从来没有要求别人这么叫我,不过,这倒没什么不好,我的盟友敬重我,我的敌人畏惧我,在他们眼里,我就是邪恶的化身。嗯,既然这样,我也就只好承认了,不管是“邪神”还是“黑牧师”,都无所谓,我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哦,你问我什么事情?抬头,看到天上那些东西了吗?那些东西,人们都称之为“神明”,而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把他们赶下来。你问我为什么?哈哈,因为从今天开始,这个星球只有一个神明,那就是我。进来坐坐吧,陌生人,也许在凯旋之后,我会突然有了兴致,和你讲讲我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盘古大神

    我是盘古大神

    主角张盘古变成了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拥有盘古大神的真身,还有伴生灵宝盘古斧。在他开辟的天地里,能够诞生各种各样功能的宝贝,威力巨大,令人向往。张盘古投生在了一方现实世界,他能够在现实世界和盘古世界里穿梭。张盘古遇到敌人打不过?借用盘古斧的威能,瞬间斩断敌人的兵器,然后痛殴敌人。张盘古遇到境界高的敌人?凭着自己的超强根骨,张盘古修炼一日千里,很快超越敌人的境界,将敌人打爆!万千红尘,六道神魔,人间大道,看我独行!八方世界,九州十地,仙凡相隔,看我洒脱!
  • 命运冠位指定之无限日记

    命运冠位指定之无限日记

    『欢迎来到讲述人类未来的资料馆。』『这里是人理续存保障机构,迦勒底。』『请等待资料链接,第48位适格者。』读者群:萤火虫的幸福35570687
  • 末世之强势崛起

    末世之强势崛起

    本书有点问题,暂停,请关注新书《九霄魂动》,不错的,末世携法宝重生,比别人更多的求生经验,如何逍遥快活呢?本书以轻松为主不注重打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