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4300000012

第12章 如是我闻:域外文人写成都(1)

蜀对省外人士尤其是对文人的吸引力是强烈的,蜀中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积淀,都是吸引省外人士入蜀的理由。纵观历史,许多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翻越秦岭或沿长江而上进入蜀中,入蜀成了他们生命的夙愿,成了他们人生中一个早已安排好的站点。入蜀途中的艰辛和蜀地给予他们的温暖,最终幻化成一种文字,这种文字既朴实温馨,又灵动无比,充满了某种神秘的心灵感应。

成都

汪曾祺

在我到过的城市里,成都是最安静、最干净的。在宽平的街上走走,使人觉得很轻松,很自由。成都人的举止言谈都透着悠闲。这种悠闲似乎脱离了时代。以致何其芳在抗日战争时期觉得这和抗日战争很不协调,写了一首长诗:《成都,让我来把你摇醒》。

成都并不总是似睡不醒的。“文化大革命”中也很折腾了一气。我在20世纪60年代初、70年代、80年代,都到过成都。最后一次到成都,成都似乎变化不大,但也留下一些“文化大革命”的痕迹。最明显的是原来市中心的皇城叫刘结挺、张西挺炸掉了。当时写了一首诗:

柳眠花重雨丝丝,

劫后成都似旧时。

独有皇城今不见,

刘张霸业使人思。

武侯祠大概不是杜甫曾经到过的武侯祠了。似乎也不见霜皮溜雨、黛色参天的古柏树,但我还是很喜欢现在的武侯祠。武侯祠气象森然,很能表现武侯的气度。这是我所到过的祠堂中最好的。这是一个祠,不是庙,也不是观,没有和尚气,道士气。武侯塑像肃穆,面带深思,西廊配享的蜀之文武大臣,武将并不剑拔弩张,故作威猛,文臣也不那么飘逸有神仙气,只是一些公忠谨慎的国之干将,一些平常的“人”。武侯祠的楹联多为治蜀的封疆大员所撰写,不是吟风弄月的名士所写,这增加了祠的典重。毛主席十分欣赏的那长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确实写得很得体,既表现了武侯的思想,也说出了楹联大臣的见识。在祠堂对联中,可算得是写得最好的。

我不喜欢杜甫草堂,杜甫的遗迹一点也没有,为秋风所破的茅屋在哪里?老妻画纸,稚子敲针在什么地方?杜甫在何处看见细雨点儿出,微风燕子斜?都无从想象。没有桤木,也没有大邑青瓷。

入川小记

贾平凹

我的家乡有句俗语:少不入川。少不入者,则四川天府之国,山光、水色、物产、人情美而诱惑,一去便不复归也。此话流传甚广,我小的时候就记在心里,虽是警戒之言,但四川究竟如何美,美得如何,却从此暗暗地逗着我的好奇。1981年冬,我们一行五人,从西安出发,沿宝成路乘车去了成都;走时雪下得很紧,都穿得十分暖和。秋天里宝成路遭了水灾,才修复通车,车走得很慢,有些时候,竟如骑自行车一般。钻进一个隧洞,黑咕隆咚,满世界的轰轰隆隆,如千个雷霆、万队人马从头顶飞过;好容易出了洞口,见得光明,立即又钻进又一隧洞。借着那刹那间的天日,看见山层层叠叠,疑心天下的山峰全是集中到这里的。山头上积着厚雪,林木皑皑的模样,毛茸茸的像戴了顶白绒帽;山腰一片一片的红叶,不时便被极白的云带断开……又入隧洞了,一切又归于黑暗。如此两天一夜,实在是寂寞难堪,只好守着那车窗儿,吟起太白《蜀道难》的诗句,想:如今电气化铁路,且这般艰难,唐代时期,那太白骑一头瘦驴,携一卷诗书,冷冷清清,“怎一个愁字了得”!正思想,山便渐渐小了,未了世界抹得一溜平坦,这便是到了成都平原,心境豁然大变,车也驰得飞快,如挣脱了缰绳,一任春风得意似的。一下火车,闹嚷嚷的城市就在眼前,满街红楼绿树,金桔灿灿。在西北,这桔子是不太容易吃到,如今见了,馋得直吞口水,一把分币便买得一大怀,掰开来,粉粉的,肉肉的,用牙一咬,汁水儿便口里溅出,不禁心灵神清,两腋下津津生风。惊喜之间,蓦地悟出一个谜来:这四川,不正是一个金桔吗?一层苦涩涩的桔皮,包裹着一团妙物仙品。外地来客,一到此地,一身征尘,吃到鲜桔,是在告诉着愈是好的愈是不易得到的道理啊!

走进市内,已是黄昏时分,天没有朗晴,夕阳看不到,云也看不到,一尽儿蒙蒙的灰白。我觉得这天恰到好处,脉脉地如浸入美人的目光里,到处洋溢着情味。树叶全没有动,但却感到有熏熏的风,眼皮、脸颊很柔和,脚下飘飘的,似乎有几分醉后的酥软。立即知道这里不比西北寒冷,穿着这棉衣棉裤,自是不大相宜,有些后悔不及了。从街头往每一条小巷望去,树木很多,枝叶清新,路面潮潮的,不浮一点灰尘,家门口,都置有花草,即使在土墙矮垣上,也鲜苔缀满;偶尔一条深巷通向墙外,空地上有几畦白菜、萝卜,一青二白,便明白这地势极低,似乎用手在街上什么地方掘掘,就会咕咚涌现出一个清泉出来。街上的人多极,却未行色匆匆,男人皆瘦而五官紧凑,女人则多不烫发,随意儿拢一撮披在后背,依脚步袅袅拂动,如一片悠悠的墨云,又如一朵黑色的火焰。间或那男人女人的背上,用绳儿裹着一小孩,骑上自行车,大人轻松,孩子自得,如作杂技,立即便感觉这个城市的节奏是可爱的缓慢,不同于外地。在那乱糟糟的生活漩涡里,突然走到这里,我满心满身地感到一种安逸、舒静,似乎有些悠悠超尘了。

在城里住下来,一刻也不愿待在房间,整日在街巷去走,街巷并不像天津那么曲折,但常常不辨了归途,我一向得意我的认路本领,但总是迷失方向,我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儿,反正一任眼睛儿看去,耳朵儿听去,脚步儿走去。那街巷全是窄窄的,没有上海的高楼,也少于北京的四合院,那二层楼舍,全然木的结构,随便往哪一家门里看去,内房儿竹帘垂着,袅袅燃一炷卫生香烟。客间和内间的窗口,没有西北人贴着的剪纸,却都摆一盘盆景,有苍劲松柏的,有高洁梅兰的,有幽雅竹类的,更有着奇异的石材:沙碛石、钟乳石、岩浆石。那盆儿也讲究,陶质、瓷质、石质。设置起来,或雄浑、或秀丽、或奇伟、或恬静;山石得体,树势有味,以窗框为画框,恰如立体的挂幅。忍不住走进一家茶馆去了,那是多么忘我的境界,偌大的房间里,四面门板打开,仅仅几根木柱撑着屋顶,成十个茶桌,上百个竹椅,一茶一座,买得一角花茶,便有服务员走来,一手拎着热水壶,一条儿胳膊,从上而下,高高垒起几十个茶碗,哗哗哗散开来;那茶盖儿、茶碗儿、茶盘儿,江西所产,瓷细胚薄,叮叮传韵。正欣赏间,倒水人忽地从身后数尺之远,“唰”地倒水过来:水注茶碗,冲卷起而不溢出。将那茶盖儿斜盖了,燃起一支烟来,捏那盖儿将茶拨拨,便见满碗白气,条条微痕,久而不散,一朵两朵茉莉小花,冉冉浮开茶面。不须去喝,清香就沁人心胸,品开来,慢慢细品,说不尽的满足。在成都待了几日,我早早晚晚都在茶馆泡着,喝着茶,听着身边的一片清谈,那音调十分中听,这么一杯喝下,清香在口,音乐在耳,一时心胸污浊,一洗而净,乐而不可言状也。

我们五人,皆关中汉子,嗜好辣子,出门远走,少不得有个辣子瓶儿带在身上。入了四川,方知十分可笑。第一次进了饭店,见那红油素面,喜得手舞足蹈,下决心天天吃这红油面了,没想各处走走,才知道这里的一切食物,皆有麻辣,那小吃竟一顿一样,连吃十天,还未吃尽。终日里,肚子不甚饥,却遇小吃店便进,进了便吃,真不明白这肚皮有多大的松紧!常常已经半夜了,从茶馆出来,悠悠地往回走,转过巷口,便见两街隔不了三家五家,门窗通明,立即颚下就陷出两个小坑儿,喉骨活动,舌下沁出口水。灯光里,分明显着招牌,或是抄手,或是豆花面,或是蒸牛肉,或是豆腐脑;那字号起得奇特,全是食品前加个户主大姓,什么张鸭子、钟水饺、陈豆腐什么的。拣着一家抄手店进去,店小极,开间门面,中间一堵墙隔了,里边是家室,外边是店堂,锅灶盘在门外台阶,正好窗子下面。丈夫是厨师,妻子做跑堂,三张桌子招呼坐了,问得吃喝,妻子喊:“两碗抄手!”丈夫在灶前应:“两碗抄手!”妻子又过来问茶问酒,酒有泸州老窖,也有成都大曲,配一碟酱肉、香肠,来一盘胡豆、牛肉,还有那怪味兔块,调上红油、花椒、麻酱、香油、芝麻、味精。酒醇而柔,肉嫩味怪,立即面红耳赤,额头冒汗。抄手煮好了,妻子隔窗探身,一笊篱捞起,皮薄如白纸,馅嫩如肉泥,滋润化渣,汤味浑香,麻辣得唏唏溜溜不止,却不肯住筷。出了门,醉了八成,摇摇晃晃而走,想那神也如此,仙也如此,果然涌来万句诗词,只恨无笔无纸,不能显形,回旅社卧下,彻夜不醒,清早起来,想起夜里那诗,却荡然忘却,一句也不能作出了。

我常常琢磨:什么是成都的特点,什么是四川人的特点。在那有名的锦江剧院看了几场川剧,领悟了昆、高、胡、弹、灯五种声腔,尤其那高腔,甚是喜爱,那无丝竹之音,却有肉声之妙,当一人唱而众人和之时,我便也晃头晃脑,随之哼哼不已了。演出休息时,在那场外木栏上坐定,目观那园庭式的建筑,古香古色的场地,回味着上半场那以写意为主,虚实结合,幽默诙谐的戏曲艺术,似乎要悟出了点什么,但又道不出来。出了城郭,去杜甫草堂游了,去望江公园游了,去郊外农家游了,看见了那竹子,便心酥骨软,挪不动步来。那竹子是那么多!紫草竹、花南竹、鸡爪竹、佛肚竹、凤尾竹、碧玉竹、道筒竹、龙鳞竹……漫步进去,天是绿绿的,地是绿绿的,阳光似乎也染上了绿。信步儿深入,遇亭台便坐,逢楼阁就歇,在那里观棋,在那里品茗。再往农家坐坐,侧身竹椅,半倚竹桌,抬头看竹皮编织的顶棚、内壁,涮湿竹的绿青色,俯身看柜子、箱子,漆成干竹的铜黄色,再玩那竹子形状的茶缸、笔筒、烟灰盒盘,蓦地觉得,竹该是成都的精灵了。最是到了那雨天,天上灰灰白白,街头巷口,人却没有被逼进屋去,依然行走;全不会淋湿衣裳,只有仰脸儿来,才感到雨的凉凉飕飕。石板路是潮潮的了,落叶浮不起来,近处山脉,一时深、浅、明、暗,层次分明,远峰则愈高愈淡,末了,融化入天之云雾。这个时候,竹林里的叶子光极亮极,海棠却在寒气里绽了,黑铁条的枝上,繁星般孕着小苞,唯有一朵红了,像一只出壳的小鸭,毛茸茸的可爱,十分鲜艳,又十分迷丽。更有一种树,并不高的,枝条一根一根清楚,舒展而微曲地向上伸长,形成一个圆形,给人千种万种的柔情来了。我总是站在这雨的空气里,想我早些日子悟出的道理,越发有了充实的证明。是啊,竹,是这个城的象征,是这个城中人的象征:女子有着竹子的外形,腰身修长,有竹的美姿,皮肤细腻而呈灵光,如竹的肌质,那声调更有竹音的清律,秀中有骨,雄中有韵。男子则有竹的气质,有节有气,性情倔强,如竹笋顶石破土,如竹林拥挤刺天。

我太爱这欲雨非雨、乍湿还干的四川天了,熏熏地从早逛到晚,夜深了,还坐在锦江岸边,看两岸灯光倒落在江面,一闪一闪地不肯安静,走近去,那黑影里的水面如黑绸在抖,抖得满江的情味!街面上走来了一群少女,灯影里,腰身婀娜,秀发飘动,走上一座座木楼去了,只有一串笑声飘来。这黑绸似的水面抖得更情致了,夜在融融地化去,我也不知身在何处,融融地似也要化去了。

都江堰

余秋雨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古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说得近一点,有了它,抗日战争中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安定的后方。

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一查履历,长城还是它的后辈。

它,就是都江堰。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观游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着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的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颤。

即便是站在海边礁石上,也没有像这里这样强烈地领受到水的魅力。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俱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位。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大拨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把最强悍的生命付之于规整,付之于企盼,付之于众目睽睽。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同类推荐
  • 策马定乾坤

    策马定乾坤

    面对权力,无数人倒下,但有些人不被迷惑,共同创建一个新的时代!
  • 江山入梦来

    江山入梦来

    一个架空世界,一个我心中最激情四射的时代,一个我心中最风流的历史!
  • 热血三国战神

    热血三国战神

    他,来自另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拥有着极高的科技,但这科技的最大作用,却是将他送到了一个极端古老的时代。他并不想称王称帝,但是诸侯王位仍是无可避免地落到了他的头上。从一开始的袖手旁观,到为天下黎民的惨状而心痛,他渐渐融入了这个乱世之中。为了平定乱世,安定百姓,他毅然踏入了争霸天下的道路,从此再也无法回头。在这个古老的世界,曾经让他横扫千军的科技力量已离他远去,他所能依靠的统一天下的力量,只有金戈铁马,气卷山河。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帝王花开

    帝王花开

    混沌世界,阴司冤魂们的怨气冲撞天宫。银河龙太子受命下界为人君,改良社会,拯救众生。文曲星奉旨下界作见证,不畏逆流,铸就旷世名篇。本故事不是虚拟的时空,而是一段被误读了500年的历史。
  • 博弈传奇

    博弈传奇

    博弈二字如今有多重定义,在许多领域有着多角度的解释,但在最初时,博弈的含义指的则是下棋。本书便是从此入手,为大家展示一个以下棋为主的幻想故事。
热门推荐
  • 圣查理曼

    圣查理曼

    旅人,你知道纯白王冠圣查理曼的诅咒吗?——王座之上,荆棘丛生。白骨累累,为其基石。千军万马,流血漂橹。黔首躬耕,贵胄畅饮。目无神明,为所欲为。生死贵贱,皆化野心。王冠之下,无关是非!我要给你讲一个野心家的故事,你真的不想听听吗?
  • 遇见你便繁花似锦

    遇见你便繁花似锦

    高三生活应该是枯燥乏味的吧,加点懵懂的感情会不会不一样了呢……他们都故事从小顾芷叶给小姜许成的一个创可贴就开始了……
  • 凡世俗梦之一对鸳家

    凡世俗梦之一对鸳家

    她本不属于这,却要做一个跨越凡世的决定。她从未犹豫过,如今亦是。是要生死相依还是暗度陈仓,冥冥之中早有注定。她不是什么乱世英雄,只想做个凡世俗梦……
  • 血蔷薇的复仇女神

    血蔷薇的复仇女神

    她与他,是从出生时就是玩伴;她与他,是小时候的偶遇玩伴;她与他,是因为自己的姐妹而认识的。她们,要复仇;她们,要复仇的人正是他们的未婚妻的家庭,他们的爱恋会怎样的?是坎坷,还是顺利呢?
  • 公孙剑道

    公孙剑道

    兵器,以刀为首,至当今无用的剑。但为什么剑术不兴?除剑以外,其他的兵器都使用内力修炼,而剑不同,可以以内力修炼但公孙家族的先祖们早已开发了另一种专属于剑的修炼方法—剑气。正是这个修炼方法使得剑术专属于公孙家族引发众怒。江湖上没有人不在抵制公孙家族,但盟主让公孙家族苟延残喘地活下来。衰落使得家族中没有人会终极一技—人剑合一。但江湖早就不太平,已经有人蠢蠢欲动,公孙家族临危受命被派去卧底。游戏即将开始
  • 逆天战神

    逆天战神

    一个与世无争的山村少年,却机遇巧合,在一口枯井中得到了上古大能者的传承,无数顶级法宝和进步神速的功法,让他在修炼的道路上一日千里,突飞猛进,更让他在诸多大赛中占尽风头,脱颖而出。然而名声总是跟随着麻烦一起光顾,贪婪的人们开始把眼光放在了他的法宝上,在各种欲望的驱使下,让那些恶毒的人们一次次不要命的扑向他,可是一切都是浮云,无数的困难非但没有打倒他,反而让他越挫越勇,进步神速,然而自己面临的敌人也日渐强大,他是怎样才能从这么多的危险中走向那个传说中的战神境界呢?
  • 快穿攻略:男神,求收养!

    快穿攻略:男神,求收养!

    小奶狗本狗:“柒柒,别走。养我鸭!”小狼狗本狼:“喂,女人,我养你!”偏执师父:“徒儿,你的一切都是我的”冰山影帝:“只对你一人暖”......小可怜苏柒柒,年仅1314岁,就被某个无良系统拐走,好不凄惨。天天被无良系统压榨,收集男神灵魂。“嘤嘤嘤,还要被男神.......天天压”苏柒柒右手扶着老腰,左手无奈地抹泪。这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哇![作者学生党鸭,更新不确定的,求收藏,求票票]
  • 玉皇大帝在二战

    玉皇大帝在二战

    神仙,妖怪……谢谢……玉皇大帝带领天庭群仙举霞飞升,不想传说中的神界就是如来佛一个坑爹的谎言,压根就没有神界……可怜兮兮的玉皇大帝让八戒一筢子打碎虚空,没有飞升,反而搞得时空错乱,群仙跟天庭一起飞到了二战时期的英国……当仙术碰上德国毛瑟狙击枪……当太上老君的避毒丹遇到德国毒气……当嫦娥妹妹碰上日本好色鬼子……当八戒被放到德国士兵烧烤架上……玉皇大帝说了:“兄弟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把今天当成世界末日来战斗吧,削他……就是弄他,小样的鬼子,敢欺负我嫦娥妹妹,揍他……那个……八戒,你轻点下手……”
  • 快穿之毁灭黑系统

    快穿之毁灭黑系统

    因为未来科技发达,生产出各种系统。配角逆袭,小说世界主角被配角虐死,世界崩溃。做为三千世界的天道,锦颜只好出手毁灭系统…
  • 等你,在爱情码头

    等你,在爱情码头

    在你遇见他的一刹那,当你被爱感动的瞬间,当你为爱泪流满面的时刻,当你决定就这样和他厮守一生的时候,你是不是感觉有一种幸福从天而降的幸运。缘分的天空,也许上帝早已注定了他是你的!当然,幸福也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当幸福从天而降的时候,我们就要抓着它,抓牢它,别让它从你的手上跑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