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23900000046

第46章 当今10位高寿者调查实录

117岁的长寿老人杜品华

杜品华——1886年4月22日,出生于四川乐山市五通桥区辉山镇,住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她历经三个世纪,获“大世界吉尼斯最长寿的人”称号。

她4岁失去双亲,靠吃山上的野菜、野果度日。7岁被寺庙收养,12岁时跑出寺庙又被人贩子拐卖。再次逃跑后结婚并生有一女,50多岁寡居,收养一子。她心胸开阔,从不生气,心眼好,谈话风趣,每天总是笑哈哈的,从不与人计较。她教导子孙要宽容,开开心心过日子;儿子、媳妇对她都很孝顺。

她信佛,110岁前皆吃素,现在尝点油荤但不多,爱吃青菜、萝卜、茄子,不怎么吃甜食。她100岁时背的东西,儿子也背不动。目前生活仍能自理,眼睛失明,听力却很好,思维也清晰,身体依然健康、少病。(据2003年《乐山晚报》)

104岁老人睡尤酣

王焕章——1899年出生于四川的峨眉城,家境贫寒,无文化。旧社会时靠做药材生意为生,但他从不看重钱财,常接济他人,一辈子行为端正,83岁时丧偶,终生勤俭。

他心胸开朗,常关心国家大事。一是常看电视新闻,二是他常去茶馆听老人们谈论,以充实头脑。饮食方面他随心所欲,一顿饭能吃上二三两,有时也吃点肥肉,但以素食为主。他特别嗜睡,每晚从8点钟睡到第二天上午10点才起床吃早饭,而且皆处于酣睡中。他一辈子不吸烟不喝酒。

目前依然红光满面,听力好,两眼有神(视力稍有减弱),思路清晰,对答如流,生活自理。经体检,全身无病,2001年出席了乐山市100岁以上健康老人大会。(2002年6月27日采访)

100岁老人能穿针引线

张素华——女,1902年9月14日生,家住峨眉山市符汶乡大佛村二组,出身穷苦,有六个子女。她信奉佛教,吃素斋。她性格开朗,不愁心,即使男婚女嫁也不怎么放在心上,乐于助人。她不择食,饮食素淡,不吃辛辣。

她视力特别好,100岁时在家尚能穿针引线缝补衣裳,还经常上街耍,有条有理地摆龙门阵。现在一顿能吃两个鸡蛋,全身无病痛,很少吃药。(2002年11月12日采访)

97岁老和尚天天看新闻

通永(1911.11.25——)俗性董,贵州省大方县人。出身贫寒,父母早亡,8岁随叔父外出谋生。成人后力大汉子粗,闯荡江湖,30岁到峨眉山出家。他是位苦行僧,种地、拉车、打柴,去县城挑粮一天上金顶,行程近200华里山路,口中还不断念“阿弥陀佛”。

他鹤发童颜,银须冉冉,精神饱满,心态极其平和。仅听力稍差,思路清晰。除雨天外,均在殿侧与信众广结善缘。凡来参见,赠佛珠一串,叮嘱多念“阿弥陀佛”,归依第子达1,000多人。

他平生最喜欢吃玉米粑、土豆、蔬菜,已素食60多年,武功好。现早餐可喝牛奶250毫升,小米糕3~5个。中午能吃上一两米饭和较多蔬菜,晚餐只吃蔬菜,食量超过一般老龄人。每晚10时前后上床即入睡,夜间醒来便打坐。

除睡觉外,他无时不拨动佛珠串,故而十指灵活,有益大脑。口唇微动不止,一天默念“阿弥陀佛”10万遍以上,数十年如一日。年年放生多次,数量都很大。近些年仍乘车亲赴夹江、乐山三江汇合处放生,见活鱼入水才放心。

他每天必看新闻,不懂就问侍者。看到出现国家领导人的镜头他很高兴,认为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休闲时喜爱看碟片《西游记》、《三国演义》、《康熙微服私访》等。近些年来,中央电视台,省、地市等多家电视台前来采访他,拍片、播放。有时他见自身形象出现在荧屏上,视若无睹,心如止水。(2008年3月22日采访)

88岁老人下田搭谷

王成华——1913年9月19日出生,籍贯荣县,现住峨眉山市绥山镇符汶村。

他身材不高,黑瘦,房舍简陋,不喝酒,吸烟极少,淡泊过日。他爱吃蔬菜,现在每顿可吃三两米饭,二两猪肉。他耳聪目明,言谈举止灵活,从无病痛,稍有点小感冒咳几声就好了。他88岁时还在下田搭谷,89岁尚能挑上100斤重粪担去浇灌菜地,现在也经常挑菜走二三里进城去卖。

他不忧不愁,乐善好施,进城卖菜有时只卖有五六元钱,见了街边残疾人也要给上一两元。空闲时爱去坐茶馆摆龙门阵,儿孙们都很孝顺他。老伴已81岁,信佛,夫妻和睦。(2002年9月18日采访)

她从不吃零食不吃蛋

庞桂芳——现住峨眉山市九里镇关庵村四组,生于1913年。她三岁丧父,18岁结婚,无文化,有一儿两女,四世同堂,全家和睦。她年轻时去背盐巴包子下苦力、割草卖,终生在农村劳动,未出过远门,83岁时老伴去世。

她性格开朗,不计较得失,不焦不愁,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三年前还走路到峨眉山烧香拜佛。不怎么吃肉,从不吃零食,不吃蛋,食量不大,喜欢吃素菜、咸菜。

现时面色红润,耳聪目明,对答如流,满头银发,牙齿全无,83岁时还种菜。

她一生难有病痛,很少吃药。现在仍做轻微劳动,干家务活,从早到晚闲不住手脚。(2002年10月27日采访)

80多岁著书立说

何志愚——1918年生,峨眉山市人,其父是油漆工,会雕刻,爱唱戏曲,由于吃大烟,家境贫穷。他读过两年私塾,15岁时偷跑出家,到峨眉山寺庙是为了能吃饱肚子,常住万年寺。他曾考上四个佛学院,就读于成都、重庆等地,法名妙伦。他对佛十分虔诚,佛学造诣高深,而且精通古诗词、楹联,平生爱好书法,喜静。

他于1948年还俗,家居县城,1964年——1987年在峨眉县医院工作。退休后独室鳏居,陈设简陋,衣食简朴,向来不大吃肉,爱吃鲜菜。他讲诚信,有求必应,只要自己能做到的尽力而为。他心胸坦荡,从不计较名利,与人无争,与世无争,待人谦和。现在他每天必看书、练字,不时撰写文章、诗词、楹联。峨眉山佛教方面的史料他烂熟于胸,篇章散见于《峨眉文史》及乐山市级以上报刊,僧侣们无不佩服。他83岁时出版《佛教圣地峨眉山》,84岁时出版《峨眉山楹联诠释》。

他个子不高,精瘦,红光满面,精神矍铄,能吃能睡,看书报不戴眼镜,常年无病痛,从不患感冒,生活方面一切自理。他依然思维敏捷,记忆力强,谈吐中常引用古诗文及佛教用语,诲人不倦。他每天清晨坐禅,下午外出步行一小时以上,除听力稍差外,全身无病痛,还不间断地义务教几个孩子习书法。(2008年6月1日采访)

九旬老人坚持散步

王叔铭——现年90岁(1913年生),退休职工,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人,现住乐山市城区。他从小当学徒,生活艰辛,49岁时丧妻后未再婚。

他性格开朗、乐观、健谈,对人亲善,见面便喜笑颜开,大小事从不悉心。他当学生时就爱好体育锻炼,尤其喜欢踢足球。文化程度不很高,自学精神却很强,知书达理,70多岁时在某校守门房还偷闲自学《英语三百句》,且能熟记,80多岁仍用放大镜看小说。现在还有很强记忆力,看书报、电视后能复述。平生爱好下象棋,至今独自去工会茶馆拿出放大镜与人对弈,很计较输赢。

他个子高大魁梧,长一对又粗又黑的长寿眉,声音洪亮。他不吸烟不喝酒,60岁时胃切除2/3,现在每餐饭仍可吃上三四两,且爱吃肉,长年爱吃瓜子。他很重视身体保养,从身心、营养、作息、锻炼等方面着手。他起居有常,每天手提一物行走一小时以上,风雨无阻,数年如一日,夜间还在床上练香功,全身无病,极少吃药。(2003年1月14日采访)

90岁从不生病吃药

王金成(1918年生),家住峨眉山市川祖乡顺河村二组,略有文化,笃信基督教。16岁时其兄被抓壮丁,他去顶替。从此走南闯北,下滇缅又返回出川打日本。新中国成立后赴朝作战,随后参加修筑川藏公路,退伍回家务农。

他身边、床头常有一本《圣经》,录放机全放这方面内容的磁带,而且到田边地角放与人听。经常进城到教堂听讲《圣经》,早晚必祷告,自认为上帝处处在保佑他。他理解的十字架,是正、直,四通八达,只能直端端向前,不能去走邪道。他主张说话做事要讲良心,为人要正直,不去整人害人。74岁时丧妻,性格开朗、乐观、不焦不愁,跟随儿女生活,随遇而安。他乐善好施,常接济困苦之人。他个子高大,体魄健强,红光满面,耳不聋、眼不瞎,可不戴眼镜看书报。谈吐自如,喜笑颜开,不吸烟不喝酒,每顿吃大碗饭,荤素不论,不生病不吃药。(2008年3月20日采访)

87岁满头青丝

梁桂华,女,87岁(1916年生),家居峨眉城西五组。小时上过两年私塾和一年小学,早年在城内做小生意,1952年土改时迁城西分田地。她曾下田、薅秧,农闲时做针线卖补助家用。47岁时丈夫去世,未再婚,有两女,很勤快。

她崇信佛教,每月要走几个庙子去烧香拜佛。80多岁还去报国寺、伏虎寺、上二坪拜菩萨,到大庙来回步行达10多公里,每月初一、十五吃斋。她性格开朗,不与周围邻居计较、争吵。她乐善好施,见路边、街上有残疾人定要给钱。

现时红光满面,满头青丝,听力好,看电视时声音放得小。视力特别强,不戴眼镜也能穿针补衣服,电视屏幕上的字也能看清认识,尤其喜欢看戏曲片。生活完全自理,自己上街买菜,自己做饭、洗衣,每天可吃约半斤米饭,吃肉少,以素食为主,从来不喜欢吃零食。每天她都到户外闲耍,步行,拉家常一两小时,除胃肠稍有不适服药外,很少感冒,打几个喷嚏就好了。她精神饱满,很健谈,神志清醒,记忆力强,能有条不紊地摆龙门阵。(2002年1月18日采访)

同类推荐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现代人的心灵圣经;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虚云大师的佛法启迪套装书;值得细细品味,永久珍藏的经典之作;弘一法师、虚云大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结集出版,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以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弘一法师半缘艺术半缘佛,将两世人生集于一身,虚云大师世寿120岁,经历过五朝四帝,两位大师的经历与才华令世人瞩目,本套书中大师亲述人生经历,给人探索生命真谛的经验与智慧;高僧大德的觉悟,为人处事的标竿。40副插图,含弘一法师亲笔书法。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本书收录的圣经故事有:“一部文学遗产”、“创世纪”、“先驱者“”、“继续西行”、“暂居埃及”、“逃脱奴役”、“荒野漂泊”、“找到新的牧场”、“征服迦南”、“路得的故事”等。
  •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和“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觉真法师通过很多具体的生活或者人生的问题,比如家庭、爱情、婚姻中遇到的问题,以自己一生的研佛心得,给予了积极和智慧的解答,在阐述中贯穿儒释道传统文化精华。
  • 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堙,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里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热门推荐
  • 天香奇谭

    天香奇谭

    古神大陆是香的世界,制香师可无处不在,亦可无所不能,以香为药可治顽疾,以香为食可养百姓,以香为武可争天下。梁家有两女,大女梁香儿,以绝命香自绝于花轿之中,少女穿越而来,继承悲惨记忆,流着血泪,却抿嘴一笑:“我是参纤纤,最天才的香水设计师,这是最适合我的世界!”
  • 斩破仙寂

    斩破仙寂

    神明不闻天下百姓苦,凡尘苦难辉煌皆有神明一念便可掌控,腐败不堪,既如此那便屠尽神明,斩破仙寂
  • 冰峰情爱

    冰峰情爱

    欢欢是林家寨的观音童女,体态如仙,貌美如花,但是,她有一个背锅子的父亲,矮子母亲,会说三个字的弟弟;她只要喜欢谁,恶魔即将降临,她爱谁,死亡紧接着就来了。
  • 寒晴凌羽

    寒晴凌羽

    他与她青梅竹马,可她却忘了他,这场车祸谁也没有想到,哥哥的挚友莫名其妙地成为了她的未婚夫,啊!她不甘心……
  • 爱德云啊

    爱德云啊

    本书是关于大德云的角儿们的小故事,纯原创。
  •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迷惘,人生

    迷惘,人生

    本文讲述的是学生在学校中的生活,和在家中对父母的态度之间发生的一些纠纷,从而领悟的一些人生道理
  • 刘家庄的故事

    刘家庄的故事

    刘家庄从明朝留下的祖坟,接连有两个守墓人,奇怪地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有人说是闹鬼,还有人说是住在山外的日本商人干的,他们想找墓地的宝藏。庄主刘老爷出5千块大洋悬赏,想查个究竟,围绕傻根和他的把兄弟二狗、三狗,探长及李保长的二姨太等人的出场,引出了一个又一个谜团……
  • 迷失古境

    迷失古境

    一位中国的考古学家在对一个古老家族的考察过程中,竟无意间发现一个关于史前超古文明的线索。具推测,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文明,开发出一种超级能源,而这种能源正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需要的……经过他的进一步调查,找到文明的关键很有可能位于中国东海境内。这是一个机密,却由于间谍的原因不胫而走。结果,机密不再是机密,而成了与时间赛跑者胜利的奖品了。一些国家竭尽全力,甚至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他们派出最顶尖的部队、拿出最厉害的武器,为的就是得到这种能源。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与利益。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一支由教师、运动员、特种兵、狙击手、鬼才学者、科学狂人等精英人物秘密组成的探险队踏上了寻找新能源的旅程。
  • 强制婚宠,总裁请签字

    强制婚宠,总裁请签字

    男友爱上别人,怎么办?“当然是抢他回来,踹他下床!顺便揍的,连他妈都不认识。”桑叶咬牙切齿附加一条:“最好阉了他,让他这辈子都做不了男人。”什么?小三是男人,男友正好不需要那东西,长在身上也是浪费。“...那就抢小三...”于是乎,桑叶做了小三的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