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8900000008

第8章 将略篇(4)

司马错此时站出来对秦惠文王说,大王,张仪所说听起来振奋人心,但是过于好高骛远,以我们秦国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做到。勉强去做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就是冒险,冒险是要受上天的惩罚的。我听说,要想让国家富强起来,必须先扩张领土;要想让军队强大起来,必须先让百姓生活富裕;要想统一天下,必须实行仁政。这三件事做好了,统一天下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必刻意谋划追求。如今我们秦国,地盘不大,百姓也不富裕,国力更不足以支撑统一天下的大业,在这种形势之下,我们要最终完成目标,必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事情。蜀国确实比较偏僻,但蜀国是戎狄等少数民族政权的首领,具有一定的威信,拿下了蜀国,就等于是平定了少数民族,解除了我们秦国东向以争天下的后顾之忧。并且蜀地是天府之国,可以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资供应。现在蜀国在西南地区的统治昏庸残暴,就像历史上的夏桀、商纣一样,国家空虚,没有抵抗能力。我们去灭了蜀国,就像虎入群羊一样容易。灭蜀之后,我们一可以扩大版图,二可以获得财富,使百姓富足,国力增加,用兵打仗而能获得好处,这是很划算的事情啊。而且因为蜀国统治暴虐,我们攻打蜀国是名正言顺。灭亡了蜀国,天下人也不会觉得我们残暴;把蜀国的全部财富都掠夺来,天下人也不觉得我们贪婪。所以说,伐蜀这件事可以说是名利双收,既可以大大地捞一笔,又可以让天下人都称赞我们除暴安良的美名。如果我们去攻打韩国,威胁周室,那就是劫持天子的恶名,不管周室会不会把九鼎之宝献给我们,我们都将与天下诸侯为敌,招来天下诸侯的讨伐。获得的利益还不确定,反而落一个不仁不义的恶名。树立这么多的敌人,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周天子是天下的共主,周室、韩国和齐国的关系也一向很好,我们去攻韩迫周,他们情急之下一定会联络齐国,一起对付我们。就算我们联络了楚国和魏国作为同盟,当韩国和周室形势危急的时候,他们也一定会想办法破坏我们的联盟。如果韩国知道三川的土地肯定保不住了,周室也知道国宝九鼎也肯定将落入别人之手,那么韩国肯定宁可把土地直接送给魏国,周室也会把九鼎干脆献给楚国,也不肯便宜了我们。这样他们以此破坏我们的联盟,我们无法制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联盟遭受破坏,到时候韩、周、齐都是我们的敌人,楚国和魏国也不会帮助我们,那我们可就处于危险的境地了。所以说,攻打韩国肯定是错误的,只有先伐蜀,才是既捞取实惠又博得美名的万全之策。

听了司马错的一番言论之后,秦惠文王十分高兴,对司马错说,还是司马爱卿说得对,我们秦国现在虽然算是强国,但还没有强到可以和其他诸侯国同时开战的程度。我准备采纳您的意见先伐蜀,继续积蓄力量,逐步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不能急于求成。于是,秦国派兵攻打蜀国,经过十个月的征战,终于平定了蜀地,将蜀王降格为侯,派官吏去做蜀国的相国,对蜀侯加以监视。秦国自从平定了蜀地之后,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大大增强,从此更加轻视天下诸侯。

点评:完成一项长远的目标,基础性的行动是不可或缺的。完成基础性的工作,虽然看起来目标一时尚未达成,但却是为目标的最终实现做了积累和铺垫。秦伐蜀就是秦统一天下过程中的基础性行动,这一决策可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我们做事情的时候,要学习司马错的这种有计划性、循序渐进的办法,要知道,强行追求实现过高的目标是不可能的,办大事如同登台阶,低台阶是通往高台阶的必经之路,不可能跨越,必须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好。只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才有可能展翅高飞。

十八、王翦以逸待劳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地处偏僻西陲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集中举国之力办“耕、战”两件大事,军事实力逐渐凌驾于其余六国之上,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已然不可阻挡。

秦国根据远交近攻、先易后难的策略,按照韩、赵、魏、楚、燕、齐的顺序,逐一灭掉了六国。六国之中,楚国最大,灭楚之战也最为棘手。

秦灭韩、赵之后,又围困了魏国都城大梁,灭魏也是旦夕之间的事情。此时的秦王嬴政踌躇满志,又把目光转向了六国之中国土面积最广的楚国。

出兵灭楚之前,秦王嬴政召集自己手下的将领们召开军事会议,嬴政问诸将,灭楚需要多少人马?

灭韩灭赵之战秦军都颇为顺利,没有遇到什么意料之外的抵抗,因此秦军将领们也开始有些骄傲轻敌了。听了秦王的问话,青年将领李信当即回答,说有二十万人马足矣!其他不少将领也都纷纷附和。

秦王听了李信的回答,十分高兴,转头却看见老将王翦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王翦是秦国大将,经验丰富,老谋深算,战功赫赫。秦王为了尊重王翦,就专门问他的意见。

王翦原本一直没有说话,听秦王专门问他,才沉思片刻说道,楚国在六国之中国土最为广阔,人口、资源都很丰富,国君虽然昏庸无用,却有不少名将,尤其是楚国大将项燕,善于用兵,作战经验丰富,不可小觑。大王如果下一步想要发兵灭楚,我认为至少需要六十万大军、一年以上的时间。

秦王对王翦一向是相当尊重,也十分重用的,但秦王的期待值已经被李信等人的言论调得很高了,而且灭韩灭赵的丰硕成果摆在眼前,难免有些轻飘飘。在这种情形下再听到王翦这样有些悲观的论断,秦王难免有些不高兴。于是秦王说道,王老将军,您只怕是年事已高,失去了当年的锐气了吧?灭韩灭赵都是易如反掌,楚国虽大,我相信有二十万人马也足够了。还是李信将军说得对啊!说罢当场任命李信为灭楚主将,拨给李信二十万大军,出兵攻楚。

王翦见秦王不肯用自己,知道自己的言论已经惹人厌烦了,再多说也是白费口舌,于是主动提出来告老还乡。秦王顺水推舟,也就答应了。王翦于是离开秦国都城咸阳,回到老家种田去了。

按照这次会议秦王的指示精神,秦国以李信为主将,蒙恬为副将,发兵二十万攻打楚国。起初秦军进展果然比较顺利,主将李信率军攻平舆,副将蒙恬攻寝丘,都大破楚军。李信又攻打鄢、郢等地,也都是无往不利。李信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乘胜追击楚军,反而调头引兵向西,想要与蒙恬军会师城父。

然而,秦军虽然连战连捷,但都只是占领了一些城池,没有对楚军的有生力量造成决定性的杀伤,楚军主力基本上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损失。李信犯了错误,楚军的机会可就来了。楚国大将项燕见李信没有穷追猛打,连忙调整策略,积蓄力量,恢复元气,反过来追击秦军,在运动中寻找战机。项燕尾随了李信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机会,连克秦军两个营垒,杀死七名都尉以上的将领,秦军大败而逃。

兵败的消息传到咸阳,秦王大怒,暴跳如雷。好不容易冷静下来之后,回想起王翦的话,这才觉得王翦果然有先见之明。于是秦王纡尊降贵,亲自到王翦的老家,去向王翦谢罪,请王翦重新出山,带兵灭楚。秦王说,当初没有听王老将军您的忠告,结果李信让我们秦军蒙受了战败的屈辱。如今楚军的项燕战胜了我军,竟然乘势率军西进,想要进犯我们的国土。形势如此危急,王老将军您虽然年老多病,可又怎么忍心背弃寡人?

王翦拜谢说,大王,老臣已经年迈,无法带兵打仗,大王还是另选良将吧。

王翦虽然这么说,可是秦王哪里肯答应,再三请求王翦出山。最后王翦说,如果非要我重新领兵,那也可以,不过我还是原来的条件,要想灭楚,必须要给我六十万大军、一年以上的时间。

这一次秦王没有二话,满口答应。于是王翦重新出山,率领六十万大军伐楚。出兵当天,秦王亲自出咸阳,送王翦大军至灞上。王翦临别之时,向秦王求良田美宅等赏赐。秦王问王翦既然已经出兵,又何患贫穷?王翦对秦王说道,我为大王征战多年,战功立了一些,却一直没有封侯,现在趁着大王对我亲近,要些赏赐,好让子孙过上好日子。秦王当即答应。王翦出征之后,又接连数次派人回咸阳,向秦王索要赏赐。有人就问王翦,为何表现得如此贪婪。王翦答道,秦王将举国兵力都交给了我,焉能没有疑心?我多要赏赐,其实是故意贬低自己,让秦王安心。秦王见我贪财,自然就知道我并没有二心了。

王翦出兵之后,楚国震动,也举全国之兵,交由项燕率领,来敌王翦。然而王翦到达两国边境之后,却不急于决战,反而让六十万大军驻扎下来,深沟高垒,避而不战。项燕天天派人来挑战,王翦就是不为所动。王翦不仅不出兵,而且向后方多要给养,杀牛宰羊给士兵们吃,过上长远日子了。日子一久,秦国内部难免流言四起,说王翦懦弱怯战,白白浪费国家钱粮。不过这一次秦王却充分信任王翦,无论别人有什么流言蜚语,秦王都一概充耳不闻,按照当初的约定,给足了王翦一年时间。

王翦每日里除了安排必要的防务,防止项燕偷袭,只是派人到各营打听,看看士兵们每天都在干什么。就这样,王翦把他的六十万大军养了整整一年。后来王翦听人说起,六十万大军现在养得兵强马壮,士兵们有力无处使,每天玩投掷石头等体育比赛消耗过剩的精力。再打听楚军,说是楚军见秦军始终不肯出战,军无战心,已经拔营向东撤退了。这时候王翦觉得时机终于到了,急忙下令全军总动员,追击楚军,进行决战。这一场战斗,秦军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把一年来积蓄的力量全部爆发了出来。而楚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起初斗志旺盛,后来被秦军磨得士卒疲敝,军心涣散,早就无心恋战。这样一来,双方的胜败已经是早有定数。果然,战斗刚一开始,秦军便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如潮水般涌了上来,而楚军简直是一触即溃,毫无战斗力。项燕兵败逃走,王翦紧追不舍,终于在蕲南追上了项燕,逼得项燕自杀。随后,秦军乘势横扫楚国,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终于被灭,成了秦国的一个郡县,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又向前迈了坚实的一步。

点评:秦国虽强,楚国也不弱,王翦凭借自己多年领兵打仗的经验,早就知道楚国实力很强,绝非韩、赵可比,所以他才要求集中六十万大军,用一年以上的时间来养精蓄锐,最后才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灭楚。王翦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强敌,决不能打无把握之仗,一定要以我为主,周密准备,积聚充分的力量,以逸待劳,最后才一击致命。

十九、项羽破釜沉舟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之后,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反秦。其中实力最强的当属楚国大将项燕的后人项羽。

项羽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超人的志向。他小时候家人让他读书,他略读了几天就不肯继续读了;家人又让他学剑术,他学了几天也不学了。他的叔父项梁责骂他,他却说,男子汉大丈夫生于人世间,读书识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也就够了,学好了剑术也不过能够对付三四个人,我要学就学能够对抗千万人的本领。项梁觉得这个侄儿很有志向,就让项羽学兵法。项羽大喜,认真学习,然而项羽认为学东西不能死学,只要知道个大概就够了,关键还是在实际中运用。于是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不学了。

秦始皇在位期间,巡游天下。有一次秦始皇的车驾来到了项羽的家乡。项羽跟叔父项梁一起去看热闹。看着看着,项羽忽然说道,我们可以把他赶下来,自己取而代之!项梁听了这句话,吓得心惊肉跳,急忙带着项羽离开了。

后来,项羽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屡战屡胜。为了进一步笼络人心,项梁和项羽寻找当年楚怀王的后人,打算以此为号召。后来他们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那时候正在给人当放羊娃,他们就把这个孩子立为楚王。为了唤起人们对过去楚国的怀念,也称他为楚怀王。

秦朝政府不甘心失败,集结军队到处镇压起义军。秦朝虽然政治腐败,但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包括陈胜、吴广在内的很多起义军都被秦军消灭了。项羽的叔父项梁因为骄傲轻敌,也被秦军偷袭杀死。

项梁死后,项羽因为比较年轻,在楚怀王下属的诸将中坐不到很高的位子,只能做副将。不久,秦朝又以章邯为大将,王离、涉间为副将,带领大军四十万攻打赵国。赵王歇抵挡不住秦军的攻势,接连打了几个败仗,退守巨鹿。章邯派王离、涉间率二十万人围困巨鹿,自己率剩下的二十万人为王离运输粮草,兼做后备,巨鹿危在旦夕。

赵王歇被围在巨鹿城中,打打不赢,逃逃不走,只好派人突围,向各路诸侯求救。燕国的军队和赵将陈余的部队其实已经赶到了巨鹿,但是他们兵力较少,又害怕秦军的威势,只是远远地驻扎,不敢发兵救援。

楚怀王接到赵王歇的求救消息之后,令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二十万人前去救赵。宋义这个人没有本事,贪生怕死,带领大军来到巨鹿之后,也是远远地驻扎下来,下令按兵不动,这一住就是四十多天。

项羽眼看时间一点一点流逝,心急如焚。终于忍耐不住,跑到宋义的大营之中,对宋义说,秦军围困巨鹿已经很久了,如果再得不到援助,赵军的覆灭只是早晚的事。现在我们如果渡河过去,攻击秦军,赵军必定从城里杀出来接应。到时候我们里应外合,肯定能够大获全胜。

宋义却不紧不慢地说,你还是太年轻,你懂什么?现在秦军兵锋正盛,我们不应该与之正面对敌。等秦军和赵军打一个两败俱伤,我们再去收拾残局,岂不是事半功倍吗?

其实当时赵军命悬一线,哪里还有资本和秦军拼个“两败俱伤”?秦军如果消灭了赵军,只会士气大振,更加势不可当。项羽听了宋义的话,气得说不出话来。宋义却哈哈一笑,继续说道,要论冲锋陷阵,我不如你;可是要论出谋划策,你可就不如我了。项羽没法再听下去,什么话也没说,转身就走了。

当天晚上宋义就传下军令,战士上阵要如狼似虎,可是如果谁不服从命令,就一定要军法从事!这道命令显然就是针对项羽下的。

项羽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哪里会咽得下这口气?第二天,项羽全副武装,再次来到宋义的大营之中,要求宋义发兵攻打秦军。宋义这一次大怒,对项羽说,我的军令已下,难道你要以头试令吗?项羽见宋义还是不采纳自己的意见,哈哈大笑说道,我不是要以头试令,我是要借头发令!说完当即拔出宝剑,一剑斩下了宋义的脑袋!杀死宋义之后,项羽召集诸将,把宋义的首级给他们看,对他们说,宋义背叛了楚怀王,我奉怀王的命令杀了宋义,现在我们出发去攻打秦军!诸将见宋义已死,又一向知道项羽英勇无敌,于是全都表示愿效死力,拥护项羽做了代理大将。

同类推荐
  • 魔鬼藏于细节

    魔鬼藏于细节

    细节就像人体的细胞一样举足轻重,谁能把住细节,谁就能悄然成功。于无声处听惊雷,在细节中见真知。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是你区别于他人的惟一可能。冷静留意和分析你身边的小事情,或许,大道理、大智慧就藏于此。所以,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得牢记:“忽视小节让人失去大机会”、“太多的小毛病往往会使人平庸一辈子”的训诫。本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向人们阐述了一个被人们忽视了很久的东西:细节!
  •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

    让学生言行一致的故事

    用心灵倾听,学会跟自己比赛,可贵的赞赏,把对手扶起来,做最好的那个自我,向自己约稿,十分钟赢得成功人生,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虚掩的门。
  • 一切从零开始

    一切从零开始

    在工作中,我们很多人都眼高手低,自认为很了不起,却偏偏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为此,牢骚、埋怨、不满等坏情绪四处蔓延,而事实上是如此吗?恰恰相反。只有把胳膊拉回来,伸出去的拳头才能更有力。出人头地的道理也是如此,只有安心工作,不急不躁,你的价值自然会体殃出来。记住:老板的眼中没有空缺的位置。本书阐述了在工作中如何去做,才能使自己和老板的利益最大化,才能使自己出人头地。并告诉了我们一个不变的法则就是:蹲得越低,跳得越高。
  • 找对婆家嫁对郎

    找对婆家嫁对郎

    择职有如钓鱼。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你便开始了你的人生垂钓之旅。钓什么鱼呢?换句话说,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呢?我们不难发现那些事业有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决策。天底下没有傻瓜,没有庸才,只有放错位置的人。找对工作,放对位置,你一样可以成功!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很多选择,而择业是其中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本书全面介绍了与职业选择和个人发展有关的各个主题。当你决定选择职业、工作类型的时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诊断自己,了解自己,以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友谊赠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热门推荐
  • 梦中红楼

    梦中红楼

    每个人的梦中都有一种红楼,我梦中的红楼,不再只是繁华落尽!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黛玉,我心中的黛玉,不再只是伤春悲秋!
  • 纪元的毁灭

    纪元的毁灭

    每个时代的开始,就意味着另一个时代的结束。从宇宙诞生开始我们便观察着宇宙,而我却看到了.......
  • 花之我们没有明天系列:蝶舞纷飞

    花之我们没有明天系列:蝶舞纷飞

    本文由花雨授权依旧是花的孤独凝结而成的冷酷仙境,只是,这一次,不在世界尽头,而在,你我的心中。是了,在你我的灵魂深处......孤独,如流淌在体内的血液,似一生相随的影子。与生俱来的孤独,他终于明白,只有黑暗才是自己唯一的归属。夏季的夜,微微的凉风,从窗口吹进来,吹动他的刘海。房间内没有开灯,一片漆黑。他就坐在这暗中,静静望着窗外那一弯月牙。月光落进来,隐约照出他脸上的落漠。他的右手在地板上一通乱摸,找到烟盒,从里面抽出一支白色的烟来,放入唇间……
  • 半武

    半武

    太阳即将泯灭,秩序之神·凯克尼耳·布拉嗣耗尽所有能源逆转时空,随机抽取了十六名较为幸运的人类。赋予他们科技与武功两项选择,他们部分选择了科技,一部分选择了武功,唯有那第十七人.....选择.....
  • 天下丹青

    天下丹青

    古典架空,悬疑,推理,权谋。云惜是个小小的女画师,父亲在宫廷里的丹青院供职。这天晚上云惜做了个梦,梦见父亲在一个飘雨的黄昏归家,身形瘦削,神态呆板,仿佛不带活人的气息。忽然一阵狂风携带飘雨而来,将父亲生生撕成了两半……因为对父亲的思念,对梦境的恐惧和不解,让云惜踏上了主动求解的道路。在青梅竹马的邻居、衙门捕快晏怀安的陪伴下,工于画技、对事物有着超常观察力的云惜卷入了一个又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在破解案件的同时,她离父亲的真相也越来越近……小说元素为古典架空、言情、推理、悬疑、神秘。由数个大小不一的案件构成,全部与丹青有关。
  • 三界狗王

    三界狗王

    乱世狗王苟笑天,被贬下凡,经历十世天惩轮回,却被昏庸天帝再罚重入天惩轮回!重入乱世,苟小天历经艰难险阻,最终是否推倒天庭诛灭妖魔成为三界狗王?请听我细细为您道来!
  • The Elixir of Life

    The Elixir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这不单是武侠

    这不单是武侠

    你以为这是武侠吗?不不不,这绝不单单是武侠。这是一个器灵与兽灵并存,武道与玄幻并立的世界。家族弃子,没落门派。心怀各异的江湖众生,且看我仗剑而来,踏青鸾,斩蛟龙。剑气纵横三万里,一手缔造属于我的武林盛世。
  • 女神的上门赘婿

    女神的上门赘婿

    老婆是女神,上门女婿,却是她的守护神。所有瞧不起我的人,都要被踩在脚下!
  • 和俞敏洪一起创业

    和俞敏洪一起创业

    本书通过介绍、分析俞敏洪的创业成功之路,指导创业者有效地走上创业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