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8900000021

第21章 相谋篇(6)

触龙进宫之后,小步快跑,恭恭敬敬地来到太后面前,一见面就先跟太后道歉,触龙说,太后您近来可好?我的年纪确实是大了,腿脚不好,走不了太多路,所以没有经常来看望您,可是又总担心您的身体,于是时常自己责备自己。这一次能来看您,也算了却我一桩心愿。太后见触龙果然腿脚不利索,也有些感慨,就说,我平时也是靠车驾才能走动,自己是走不动了。触龙接着问太后,您平时吃饭怎么样?饭量还可以吧?太后说,饭量少得多了,无非是喝点粥罢了。触龙接着说,我现在饭量也不行了,我每天强迫自己运动,步行走个三四里路,出一身汗,回来之后饭量就能稍微增加一些,身上也不那么难受了。太后听了点点头说,那你还不错啊,我可做不到。两人相互聊了些老人比较关心的健康问题,有了共同语言,太后的脸色渐渐地好了一些。

触龙见太后还不怎么讨厌他,就继续和太后攀谈。触龙说,我的小儿子舒祺,不成才,可是我却最疼爱他,想要给他安排一个好的前程。听说王宫里的侍卫有空缺,我想让他进宫来做侍卫,侍奉大王和您,现在我冒死向您禀告,希望您予以考虑。太后说,可以啊,孩子今年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年龄其实还比较小,但我已经老了,快入土了,想要在死之前给他安排好。太后笑了笑说,你们男人也会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您不知道啊,男人疼起小儿子来,比女人还厉害!太后听了这话,笑得更开心,说道,我看还是女人更厉害吧。触龙说,您疼爱子女也是有名的,不过我个人认为,相比长安君,您更疼爱您的女儿燕后。太后摇摇头说,我觉得我还是更疼爱长安君。触龙说,父母疼爱子女,肯定要为子女谋求长远的利益,我想让儿子进宫做侍卫就是如此,您也是如此。当初燕后出嫁到燕国的时候,您拉着她的脚跟哭泣,依依不舍。您这是伤心她嫁到远方,以后恐怕永远见不着了,我们做臣子的见了,也都为您感到难过。燕后走了之后,您也一直对她十分想念,可是每次您祭祀的时候,都要为燕后祈祷,祈祷她千万不要被赶回来。为什么您思念燕后,却不想让她回来呢?您难道不是为她做长远打算,希望她能够在燕国生儿育女,世世代代都做燕国的国君吗?太后听到这里,叹了口气说道,是啊,确实是这样。

触龙见太后已经感同身受,就继续说,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往上推三代,或者再推久远一些,推到我们赵国建国之初的时候,赵国国君的子孙被封侯的,他们的子孙有谁能够继承爵位一直到现在的?太后想了想说好像没有,触龙又说,那别的国家有吗?太后又想了想说,据我所知应该没有。触龙长叹一声说,是啊,这些被封侯的国君子孙,早晚要遭遇祸患,来得早的话,祸患就降临到他自己的头上;如果来得晚,祸患就降临到他的子孙头上。难道国君子孙就一定会不好吗?其实也不一定,只不过他们由于血统的原因,没有为国家建立功勋就有了尊贵的地位,没有为人民做什么好事就得到丰厚的俸禄,他们占有太多象征国家权力的珍宝,却没有足够的威信,这就是他们的危险啊。现在您已经给长安君封了很多领地,赏赐给他许多珍宝,把他的地位提得很高,然而却不肯让他为国立功,等到您去世之后,长安君凭借什么继续在赵国站稳脚跟呢?我觉得您没有为长安君的长远打算,所以我才说,您疼爱长安君的程度不如疼爱燕后。

太后听完这一番话,受到了深深的触动,良久,才对触龙说,好吧,任凭您指派长安君去做什么吧,我不会再阻止了。

于是触龙就让人准备了一百辆车子,送长安君去齐国做了人质。齐国这才出兵救赵,赵国的危难终于解除了。

点评:触龙能够说动赵太后,一是察言观色,避其锋芒;二是表示关心,缓和气氛;三是推己及人,拉近关系;四是投其所好,请君入瓮;五是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这种说服别人的技巧,值得我们细细揣摩,认真学习。

四十五、颜率说齐存鼎

战国时期,周室衰微,各国纷争,窥视王权,周室保存的九鼎就成了各国觊觎的宝物。

这九鼎的来历可不小。上古大禹治水,勘探了各地的地形,了解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大禹称王之后,下令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令九州的长官分别进献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将九州的名山大川、异兽奇珍镌刻在九鼎之上,一个鼎代表一州,然后将这九鼎都集中到夏朝的都城,以此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权至高无上,国家昌盛繁荣。后世商、周两朝继承了夏朝的九鼎,改朝换代之后,就把九鼎迁移到自己的都城,象征着王权更替。从此,“定鼎”就成了王朝建立的代名词。

秦国早有扫平天下,取周室而代之的野心,对于九鼎是势在必得。为了得到九鼎,秦国不惜出兵,兵临东周城下,向周君索要九鼎,要恃强夺宝。

周室当时已经衰微至极,根本没有能力抵抗秦军的进攻,为此周君忧心忡忡,生怕祖传的国宝在自己的手上保不住。周君自己想不出办法,就把朝中大臣颜率找来,跟他商议。颜率跟周君说,您不要担心,我这就去向齐国求救,保证让齐国出兵帮助我们,打退秦军的进攻。周君听了,急忙派颜率出使齐国。

颜率来到齐国之后,拜见齐王,对齐王说,秦国的残暴不仁天下皆知,现在他们觊觎九鼎国宝,竟然派兵来威胁我们,要我们献出九鼎。我们东周国力弱小,难以抵挡暴秦的进攻,君臣一起在朝中商议了很久,最后一致认为,秦国是虎狼之国,如果我们实在无法保有九鼎,那么与其让秦国得到,还不如献给大王您。如果您能够出兵帮我们击退秦军,我们就把九鼎送给您。到那时,您一是帮助弱小的国家抵抗暴力侵犯,赢得美名;二是能够得到九鼎这个代表天下的宝物,也是不小的实惠,实在是名利双收。我认为大王您应该努力去争取一下!

齐王听了颜率的话之后大喜。其实齐王想要得到九鼎也已经很久了,只是心中还有顾忌,不像秦王那样赤裸裸。现在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地接受东周的赠予,可比秦国用暴力夺取更有说服力了。于是齐王欣然同意出兵救东周,派出五万大军,由陈臣思做统帅,前往东周对付秦军。

齐国打着救助东周的旗号,名正言顺,先占据了道德和舆论优势,而齐军五万人马,实力也丝毫不弱于秦军,因此秦军也不敢轻举妄动。双方对峙了一阵,秦军见无机可乘,只好先退兵了,东周的危机暂时解除了。

齐王见逼退了秦军,更加得意,就依照约定,派人去东周索要九鼎。周君见秦军退去,本来松了一口气,不料却又有齐使上门要九鼎。周君吃了一惊,连忙叫颜率来问,颜率却镇定得很,回答说我确实答应了齐王,打退秦军就把九鼎送给他。周君听了之后马上就急了,说我是想保住九鼎,你现在却答应送给齐国,这和被秦国抢走又有什么分别?颜率不慌不忙,对周君说,您不要着急,等我跟齐使回去,再去见齐王一面,保证说服齐王不再要我们的九鼎。周君半信半疑,但此时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再派颜率去齐国。

颜率跟着齐使到了齐国之后,又见到了齐王。颜率对齐王说,大王您派兵赶走了残暴的秦军,保全了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君臣上下都感激您的恩德。现在我们心甘情愿把九鼎送给你,不过我们却不知道,你走哪条路把九鼎运回贵国?

齐王说,从周到齐,走魏国最近,我打算跟魏国借道,把九鼎运回来。

颜率说,这可不行啊大王,魏王想要得到九鼎已经很久了,他们君臣多次开会,讨论夺取九鼎的办法,明抢暗夺,什么办法都想过,只是觉得受其他国家的制约,才没敢真的动手。现在您却要从他们国家借道运九鼎,九鼎一进他们魏国境内,肯定会被他们劫夺,到时候不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吗?

齐王听了,想了一想说,那我就绕点远路,从楚国借道。楚王和我的关系不错,他应该不会坏我的事。

颜率说,那也不行啊大王,楚国早就觊觎九鼎,早年楚庄王在位的时候,就曾经派人来问鼎的大小轻重,觊觎之心路人皆知。要不是当时我们的大夫王孙满严词拒绝,震慑住了楚庄王,说不定九鼎早就被楚国劫走了。现在的楚王虽然跟您关系好,但事关九鼎这样的宝贝,关系再好恐怕也顾不上了。您从楚国借道,肯定也是有去无回。

齐王皱着眉说,那你说我该怎么把九鼎运回来?

颜率说,大王,我们东周君臣在家议论的时候,也为您感到发愁。九鼎这东西不是酱油瓶子、酒坛子之类的东西,随手提着就可以带走;也根本不可能像鸟儿飞过天空,骏马驰过大地那样,飞速地从我们东周就到了齐国。您可能不知道,当初我们的先祖周武王讨伐殷商成功之后,获得了九鼎,为了把九鼎从殷商的都城朝歌搬到我们周朝的都城镐京,动用了大量人力,运输一个鼎就需要九万工人,九个鼎就是九九八十一万人。这还只是运输工人,负责保卫的士兵,负责提供工具的工匠等等还不算在内,如果算上,那是不计其数。除了人力之外,还要准备粮草、牲口、车驾、工具、被服等等物资,这笔开销更是巨大。现在咱们齐国即使举全国之力,也不知能不能有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即使有,也不知道该走哪条道把九鼎运回来,所以我们君臣一直在为您担忧。

齐王这时候也听出些意思来了,就对颜率说,您说了这么多,无非是不想把九鼎给我了,所以才拿这些困难来吓唬我吧?

颜率听了急忙说,不敢不敢,我们跟大王您说的话,哪里敢不算话呢?我们东周君臣是真心实意地想把九鼎献给大王您,只要您决定了从哪条道走,再派人来负责运输,我们一定将九鼎双手奉上,绝无二话。

齐王听了颜率的话,觉得又好气又好笑,颜率这明明就是不想把九鼎给齐国了,可是他说的那些困难,无论是人力物力财力不足的问题,还是途经之国会劫夺九鼎的问题,齐国还真的是解决不了。齐王想来想去,觉得还真的是自己事先没考虑周全,怪不到颜率头上。于是齐王只好答应颜率,不要九鼎了。于是,颜率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东周一兵一卒,就保住了九鼎国宝。

点评: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雄兵。这是后人对颜率的至高评价。颜率作为小国的臣子,在国家遇到危难的时候,巧妙利用人性的贪欲,充分发挥言辞的力量,轻松挽救了国家的宝物,维护了国家利益。他这种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对辩论技巧的娴熟运用,值得我们学习。

四十六、姚贾巧言止谤

战国时期,秦国强大,想要吞并其他国家,统一天下。其他国家为形势所迫,只有联合起来抗秦,才有出路。一次,楚、吴、燕、赵四国联合起来,发兵攻打秦国。

当时的秦国虽然强大,但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打败诸侯联军的地步,因此四国联军来攻,对秦国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秦王为此深感忧虑,召集大臣和宾客一共六十多人来开会,商议如何应对。秦王对大家说,现在四国联合来攻打我们,而我们前一阵子战略失策,搞得国家财力不足,对外作战也吃了败仗,无力正面应对这次挑战,你们说该怎么办?六十多人面面相觑,都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姚贾的人自告奋勇,站起来对秦王说,大王不必担心,我愿意为大王出使四国,只要大王舍得拿出国库的珍宝,我保证能破坏他们的联盟,让四国分别和我们秦国结盟,阻止这一场战争。秦王听了之后大喜,当场赐给姚贾车驾百辆,黄金千斤,把自己平时穿戴的衣冠,佩带的宝剑也赐给了他,同时允诺姚贾,只要是秦国国库里有的财宝,尽管拿去使用。姚贾于是辞别了秦王出发,先后出访四国,凭借打动人心的重宝和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不仅制止了四国联合攻秦的计划,还分别和四国都建立了牢固的联盟关系。姚贾回到秦国之后,秦王对姚贾这次出使非常满意,封给姚贾千户城邑作为封地,并且拜姚贾为上卿,加以重用。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姚贾的成功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其中就有历史上著名的韩非。韩非当时是秦王手下的重臣,他怕姚贾的成功会威胁到自己在秦王心目中的地位,就想找机会向秦王进谗言,诋毁姚贾。有一次,韩非终于找到了机会,对秦王说,姚贾拿着国家的宝物,用了三年时间出使四国,四国其实未必真心实意地想要和秦国结盟,而大王您宝库中的宝物却耗费得差不多了。其实姚贾根本就没有为秦国打算,他是拿着大王您的宝物,去为自己结交诸侯,四国现在暂时放弃了攻打秦国的计划,是因为和姚贾私交很好,不是真的和我们秦国结盟,以后姚贾如果又让四国来攻打秦国,以此威胁大王,您又该如何是好呢?希望您能够明察!还有,我听说姚贾出身卑贱,是魏国都城大梁一个看门人的儿子,在魏国的时候小偷小摸的事情干了不少,后来不知怎么跑到赵国去,混了个官做,但也做不长久,很快就被赵国给赶了出来。这样一个看门人的儿子,魏国的盗贼,赵国的弃臣,却在我们秦国做了上卿的高位,参与决定国家大事,这恐怕让别的臣子见了,也会寒心吧?

秦王听了韩非的话之后,表示一定要查清楚这些事情。等到姚贾来见秦王的时候,秦王就问他,听说你拿了寡人的珍宝,去和诸侯联络私人关系,这件事是真是假?姚贾听秦王质问这件事,并不惊慌,反而坦率承认确有此事。秦王见姚贾居然承认了这件事,既感到惊讶,又觉得愤怒,脸色大变说道,原来你真的做了这些事,你还有脸在这里和寡人说话!姚贾面不改色,继续说道,历史上曾参以孝闻名,天下人都想要他这样的儿子;伍子胥忠于吴王,君主们都想要这样的臣子;贞女擅长女工,手艺精巧无比,男人们都想要这样的妻子。可是现在我对大王您忠心耿耿,大王您却不知道。我要是不和四国结交,怎么能够破坏他们的联盟阻止他们攻秦呢?又怎么能够说服他们都和秦国结盟呢?要知道成功的外交必定是建立在良好的私人关系基础上的啊。所以怎么能说我是拿大王您的财宝去私自结交诸侯呢?这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工作啊。况且,我出使四国,能够受到四国的重视,不是因为我姚贾个人,是因为我是秦国的使臣,如果我不忠于大王您,四国又怎么会重视和我的关系呢?凭什么会相信我呢?所以我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忠于大王您的基础之上,如果我不忠于您,我也不会获得四国的信任了。昔日夏桀受小人挑唆,杀了大将关龙逢;商纣听信谗言,剜了忠臣比干的心,这两个昏君为此付出了身死国亡的代价。现在大王您应该以史为鉴,如果您也听信小人的谗言,恐怕以后就不会有忠臣肯为您效力了。

同类推荐
  • 聪明女人的七种武器

    聪明女人的七种武器

    在职场中,做个聪明的女人。你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也可以得到上司的青睐、下属的爱戴、同事的支持!在交际中,做个聪明的女人。你可以把话说得滴水不漏,也可以左右逢源、呼风唤雨。在处世中,做个聪明的女人,你可以变得豁达大度、不为小事计较,从而活出精彩的自我!
  •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本书遵循“圆融做人,老练做事”的理念,将做人寓于做事中,通过平易通俗的语句、生动有趣的案例来阐述做人做事的实用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教给你一把开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钥匙,智慧做人,机敏做事,在人性丛林中占据主动,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在重重困境中扭转乾坤,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事业舞台越做越大。天下之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圆融做人,处处通达;老练做事,事事顺畅。两者都修炼到上乘工夫,并能完美结合,双管齐下,则攻守兼备,无懈可击,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如鱼得水,说话办事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进而开创高屋建瓴、无往不胜的成功人生。
  • 做人要悟玄机

    做人要悟玄机

    本书把做人学问中最隐蔽、最玄妙的东西挖掘出来,浓缩成9个问题进行阐述。
  • 成功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成功要读心理学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生在世,内心深处总希望自己有所成就,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其实成功并非一场竞赛,也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它是你生来就具有的权利。每个人内心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你只要按照自己的禀赋和天赋来发展自己,不断地去努力奋斗,就不会埋没自己的潜能,就能获得应有的回报。本书从心理学角度告诉读者在成功中要注意的细枝末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自我认知心理学、目标心理学、兴趣心理学、逆境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潜意识心理学、性格心理学、习惯心理学、气质心理学、情绪心理学、记忆心理学等与成功有关的重要心理学知识,为广大读者提供走向成功的实用方法和技巧,解决那些阻碍成功的心理弊端。
  • 聪明女人人脉学

    聪明女人人脉学

    美国有一句流行语说:“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vouknow),而在于你认识谁(whomvouknow)。”聪明女性更是高声提醒所有的女性同胞:女人,人脉决定财脉、情脉,甚至是你的命脉!人脉是一个女人获取财富、抓住爱情、走向成功的门票。本书结合当今女性人脉关系的特点和规律,通过大量的真实事例和简明的理论,介绍了女人如何建立人脉关系,如何利用人脉关系办事的方法和技巧,全书小中寓大,俗中见雅,给女性朋友提供了一整套实用、高效、便捷的人脉关系成功妙略。女人要相信,只要拥有完善的人脉,天底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热门推荐
  • 九阳逍遥游

    九阳逍遥游

    在修仙没落的21世纪。陈小江,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只因机缘之下得了一本秘籍,从此踏上彪悍的成仙之路!
  • 我的青春不会倒回

    我的青春不会倒回

    一个女孩子的青春是年少的喜欢是懵懂无知是爱的遍体鳞伤
  • 爱你认真且怂

    爱你认真且怂

    一场蓄谋已久的遇见,一场你情我愿的较量。两个人的相逢,原来是从一开始就决定好了的。不管是前世今生,二人都有无法撕裂开的感情。你走,我就追,你要我死,我也愿意,只求你不要离开。
  • 闪婚甜妻

    闪婚甜妻

    前面的二十三年,苏蜜是苏家的小公主,从小在蜜罐里长大的,骄傲又张扬。一朝变故,父亲入狱,哥哥昏迷不醒,头上没了遮阴伞,苏蜜咬咬牙,不得不扛起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的苏氏。为了生存,她把自己脸皮给扔了,然后使尽浑身解数去勾引那个江城鼎鼎大名只手遮天的晏南戈。起初,她抛了个媚眼过去。男人语气嘲弄,“女人,你眼睛抽风了吗?”后来,她踮起脚尖主动送上一个吻。男人冷哼一声,“还算识相。”再后来,她没事拿了根...
  • 网王之星玻璃糖的许愿精灵

    网王之星玻璃糖的许愿精灵

    她是一个弃婴,原以为幸福会就此到来,却没想到幸福又会远离她。她们为了复仇,成为了职业网球手。当她们回归,她们遇上了他们,还会保持纯真的笑容吗?(简介已修)
  • 大宋假日办

    大宋假日办

    这是一个史上放假最多的时代,也是最有钱的和平时期。身为皇帝的“影分身”,他活着的意义就是花钱,替皇帝花钱,替皇帝批假。这是一个神秘的机构藏身于秘阁之内,和平年代花钱也是一门艺术,钱从哪里来?该怎么花?假该如何批?
  • 命运齿轮之血色蔷薇

    命运齿轮之血色蔷薇

    血色蔷薇盛开满地,那个轮回数次的梦境以及梦中被杀死的俊美少年,能使地上开满血红蔷薇的鲜血,能与血色蝴蝶的对话,这一切都让她充满了神秘……画品展览会上意外出现梦中男子,这一切都有什么危险等待着她呢?
  • 碧落之拳

    碧落之拳

    意外,有好也有坏。是不是应该笑容以对,还是扛不住的崩溃。魔法为世界带来更多复杂性,但可以活得更简单,只为了某件事某个人战斗,当你作为棋子看着天的时候,下棋人也在看着你,变强无非就是能找到提着木偶的线,斩断他更自在的活...
  • 一个拥抱的距离

    一个拥抱的距离

    今年夏天,井上樱终于圆了她今生最神圣最伟大最振奋人心的梦想,出了第一部耽美漫画。你问她为什么是出耽美漫画,难道有特殊癖好?没错,正如您所见,年仅17岁的井上樱同学是个不折不扣的同人女,喜欢看男男胜过男女,江湖人称腐女。但如果你觉得她也是圈中人那就冤枉她了,又如果你觉得她见男人就YY那也太小瞧她了,人家只对美男有兴趣。用她自己的话形容,看到两个帅哥走在一起,那是多么亮眼又神圣不可侵犯的靓丽美景。为了伟大的耽美事业,她宁愿牺牲小我完成大我,这辈子不交男友,即使交了也不要帅哥美男……可是,偏偏——同人女井上樱就在那个秋日的黄昏与被她认定配女人绝对浪费的帅哥戏剧性的相遇了……
  • 何处梧桐可栖皇

    何处梧桐可栖皇

    新书已发《彼岸卿顾》,这次发在起点女生网,欢乐仙侠~求投资收藏~凤凰者,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吾,生而高贵。凤皇者,却国破、家亡、一身傲骨生生被敲碎,低入尘埃。慕容衡:“这天下,江山如画,锦绣似嫁,然而那流年逝水,终是倾负了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