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4300000034

第34章 清代学者的治学方法(节选)

1

研究欧洲学术史的人知道科学方法不是专讲方法论的哲学家所发明的,是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所发明的,不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培根(Bacon)、密尔(Mill)一班人提倡出来的,是伽利略(Galileo)、牛顿(Newton)、普利斯特列(Priestley)一班人实地试行出来的。即如世人所推为归纳论理的始袓的培根,他不过曾提倡知识的实用和事实的重要,故略带着科学的精神。其实他所主张的方法,实行起来,全不能适用,决不能当“科学方法”的尊号。后来科学大发达,科学的方法已经成了一切实验室的公用品,故密尔能把那时科学家所用的方法编理出来,称为归纳法的五种细则。但是密尔的区分,依科学家的眼光看来,仍旧不是科学用来发明真理解释自然的方法的全部。密尔和培根都把演绎法看得太轻了,以为只有归纳法是科学方法。近来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渐渐地懂得假设和证验都是科学方法所不可少的主要分子,渐渐地明白科学方法不单是归纳法,是演绎和归纳互相为用的,忽而归纳,忽而演绎,忽而又归纳;时而由个体事物到全称的通则,时而由全称的假设到个体的事实,都是不可少的。我们试看古今来多少科学的大发明,便可明白这个道理。更浅一点,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里去做完一小盒材料的定性分析,也就可以明白科学的方法不单是归纳一项了。

欧洲科学发达了二三百年,直到于今方才有比较的圆满的科学方法论。这都是因为高谈方法的哲学家和发明方法的科学家向来不很接近,所以高谈方法的人至多不过能得到一点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趋势;所以创造科学方法和实用科学方法的人,也只顾他自己研究试验的应用,不能用哲学综合的眼光把科学方法的各方面详细表示出来,使人了解。哲学家没有科学的经验,决不能讲圆满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家没有哲学的兴趣,也决不能讲圆满的科学方法论。

不但欧洲学术史可以证明我这两句话,中国的学术史也可以引来作证。

2

当印度系的哲学盛行之后,中国系的哲学复兴之初,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方法论,就是一种逻辑。那个时候,程子到朱子的时候,禅宗盛行,一个“禅”字几乎可以代表佛学。佛学中最讲究逻辑的几个宗派,如三论宗和法相宗都很不容易研究,经不起少许政府的摧残,就很衰微了。只有那“明心见性,不立文字”的禅宗,仍旧风行一世。但是禅宗的方法完全是主观的顿悟,决不是多数人“自悟悟他”的方法。宋儒最初有几个人曾采用道士派关起门来虚造宇宙论的方法,如周濂溪、邵康节一班人。但是他们只造出几种道士气的宇宙观,并不曾留下什么方法论。直到后来宋儒把《礼记》里面一篇一千七百五十个字的《大学》提出来,方才算是寻得了中国近世哲学的方法论。自此以后,直到明代和清代,这篇一千七百五十个字的小书仍旧是各家哲学争论的焦点。程、朱、陆、王之争,不用说了。直到二十多年前康有为的《长兴学记》里还争论“格物”两个字究竟怎样解说呢!

《大学》的方法论,最重要的是“致知在格物”五个字。程子、朱子一派的解说是: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朱子补《大学》第五章)

这一种“格物”说便是程、朱一派的方法论。这里面有几点很可注意。一,他们把“格”字作“至”字解,朱子用的“即”字,也是“到”的意思。“即物而穷其理”是自己去到事物上寻出物的道理来。这便是归纳的精神。二,“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这是很伟大的希望。科学的目的,也不过如此。小程子也说,“语其大至天地之高厚,语其小至一物之所以然,学者皆当理会。”倘宋代的学者真能抱着这个目的做去,也许做出一些科学的成绩。

但是这种方法何以没有科学的成绩呢?这也有种种原因。一,科学的工具器械不够用。二,没有科学应用的需要。科学虽不专为实用,但实用是科学发展的一个绝大原因。小程子临死时说,“道著用,便不是。”这种绝对非功用说,如何能使科学有发达的动机?三,他们既不讲实用,又不能有纯粹的爱真理的态度。他们口说“致知”,但他们所希望的,并不是这个物的理和那个物的理,乃是一种最后的绝对真理。小程子说,“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有贯通处”。又说,“自一身之中,至万物之理,但理会得多,自然豁然有觉悟处”。朱子上文说的“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这都可证宋儒虽然说“今日格一事,明日格一事”,但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今日明日格的这一事。他们所希望的是那“一旦豁然贯通”绝对的智慧。这是科学的反面。科学所求的知识正是这物那物的道理,并不妄想那最后的无上智慧。丢了具体的物理,去求那“一旦豁然贯通”的大彻大悟,决没有科学。

再论这方法本身也有一个大缺点。科学方法的两个重要部分,一是假设,一是实验。没有假设,便用不着实验。宋儒讲格物全不注重假设。如小程子说,“致知在格物,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其知,则意诚不动”。天下那有“不役其知”的格物?这是受了《乐记》和《淮南子》所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那种知识论的毒。“不役其知”的格物,是完全被动的观察,没有假设的解释,也不用实验的证明。这种格物如何能有科学的发明?

但是我们平心而论,宋儒的格物说,究竟可算得是含有一点归纳的精神。“即凡天下之物,奠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一句话里,的确含有科学的基础。朱子一生有时颇能做一点实地的观察。我且举朱子《语录》里的两个例——

(1)今登髙山而望,群山皆为波浪之状,便是水泛如此。只不知因什么事凝了。

(2)尝见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而为高,柔者却变而为刚。此事思之至深,有可验者。

这两条都可见朱子颇能实行格物。他这种观察,断案虽不正确,已很可使人佩服。西洋的地质学者,观察同类的现状,加上胆大的假设,作为有系统的研究,便成了历史的地质学。

3

起初小程子把“格物”的物字解作“语其大至天地之高厚,语其小至一物之所以然”,又解作“自一身之中,至万物之理”。这个“物”的范围,简直是科学的范围。但是当科学器械不完备的时候,这样的科学野心,不但做不到,简直是妄想。所以小程子自己先把“物”的范围缩小了。他说:“穷理亦多端,或读书讲明义理,或论古今人物,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处其当然:皆穷理也。”这是把“物”字缩到“穷经,应事,尚论古人”三项。后来朱子便依着小程子所定的范围。朱子是一个读书极博的人,他的一生精力大半都用在“读书穷理”,“读书求义”上。他曾费了大工夫把《四子书》《四经》(《易》《诗》《春秋》)自汉至唐的注疏细细整理一番,删去那些太繁的和那些太讲不通的,又加上许多自己的见解,做成了几部简明贯串的集注。这几部书,八百年来,在中国发生了莫大的势力。他在《大学》《中庸》两部书上用力更多。每一部书有《章句》,又有《或问》《中庸》还有《辑略》。他教人看《大学》的法子,“须先读本文,念得,次将《章句》来解本文,又将《或问》来参《章句》,须逐一令记得,反复寻究,待他浃洽,既逐段晓得,将来统看温寻过,这方始是。”看这一条,可以想见朱子的格物方法在经学上的应用。

他这种方法是很烦琐的。在那禅学盛行的时代,这种方法自然很受一些人的攻击。陆子批评他道:“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支离事业”就是朱子一派的“传注”工夫。陆子自己说:“学苟知本,则《六经》皆我注脚。”又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他所说的“本”,就是自己的心。他说,“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又说,“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明理。然理不解自明,须是隆师亲友”。

朱子说,“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这是说“理”在物中,不在心内,故必须去寻求研究。陆子说,“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心就是理,理本在心中,故说“理不解自明”。这种学说和程、朱一系所说“即物而穷其理”的方法,根本上立于反对的地位。

后来明代王阳明也攻击朱子的格物方法。阳明说:

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穷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无他大力量去格物了!

王阳明这样挖苦朱子的方法,虽然太刻薄一点,其实是很切实的批评。朱子一系的人何尝真做过“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的工夫?朱子自己说:“夫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从“天下之物”缩小到“圣贤之书”,这一步可算跨得远了!

王阳明自己主张的方法大致和陆象山相同。阳明说:“心外无物。”又说:“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又说:“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他把“格”字当作“正”字解,他说:“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他把“致知”解作“致吾心之良知”,故要人“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为之,无有乎不尽;于其良知所知之恶者,即其意之所在之物,而实去之,无有乎不尽”。这就是格物。

陆、王一派把“物”的范围限于吾心意念所在的事物,初看去似乎比程、朱一派的“物”的范围缩小得多了。其实并不然。程、朱一派高谈“即凡天下之物”,其实只有“圣贤之书”是他们的“物”。陆、王明明承认“格天下之物”是做不到的事,故把范围收小,限定“意所在之事谓之物”。但是陆、王都主张“心外无物”的,故“意所在之事”一句话的范围可大到无穷,比程、朱的“圣贤之书”广大得多了。还有一层,陆、王一派极力提倡个人良知的自由,故陆子说,“《六经》为我注脚”,王子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这种独立自由的精神便是学问革新的动机。

但是独立的思想精神,也是不能单独存在的。陆、王一派的学说,解放思想的束缚是很有功的,但他们偏重主观的见解,不重物观的研究,所以不能得社会上一般人的信用。我们在三四百年后观察程、朱、陆、王的争论,从历史的线索上看起来,可得这样一个结论:“程、朱的格物论注重‘即物而穷其理’,是很有归纳的精神的。可惜他们存一种被动的态度,要想‘不役其知’,以求那豁然贯通的最后一步。那一方面,陆、王的学说主张真理即在心中,抬高个人的思想,用良知的标准来解脱‘传注’的束缚。这种自动的精神很可以补救程、朱一派的被动的格物法。程、朱的归纳手续,经过陆、王一派的解放,是中国学术史的一大转机。解放后的思想,重新又采取程、朱的归纳精神,重新经过一番‘朴学’的训练,于是有清代学者的科学方法出现,这又是中国学术史的一大转机。”

(原载于1919年11月、1920年9月、1921年4月《北京大学月刊》第5、7、9期)

同类推荐
  • 飞翔的蒲公英

    飞翔的蒲公英

    本系列丛书共三册,分别为:《飞翔的蒲公英》《青春的序曲》《遇见墨香》,是一位热爱阅读,热爱生活的深圳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的习作精选,题材多样,包括散文、随笔、诗歌等;内容广泛,不仅有对大自然的观察、赞美,还有对生活小事的反思,对亲情的歌颂,对故乡的思念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表达感情细腻、真挚。
  •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

    本书是散文作品集,编为文学乱弹、浮生札记、书人书话等三篇,收:好梦中的隐忧、驳杂而无主调的变奏、怀念过去的“东方时空”、秋天的莫斯科、莫斯科墓园、学车、怀念丁一岚先生等作品。
  • 时间的羽翼

    时间的羽翼

    诗人郑重正是在其极度自由的诗写中,淬炼出蕴藏在自己人生坐标轴上的三个关键词---孤独、倒影与柔软。以孤独的姿态远行,寻找着相似的倒影,并最终抵达更为柔软的自己。
  • 红尘禅心

    红尘禅心

    一个人的人生结局不论是圆满或徒劳,命运总是显得那么微妙无常。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如白马过隙,活在当下也许是对人生最直接最简单的诠释。我们无限感慨生活却总是在花开花落的悄然无声中体会着生活的无语。在浮浮沉沉的命运中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善待自己,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生命。
  •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

    《最流连烟火人间》是一本涵盖了饮食、读书、旅行、品茶等在内的心灵随笔。也是心灵随笔作家李丹崖一年沉淀的最新力作。俗世匆忙,读她,能让你慢下来;人心躁动,读她,能让你静下来。修身养心,不可错过。
热门推荐
  • 葬戮

    葬戮

    传说把灵魂压给冥王就可以获得永生,奈何桥水彼岸花美饮一碗孟婆汤水,不知生死为谁…我不求永生,只求留下这份回忆,因为我怕我会忘了…你是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栖息之宿

    栖息之宿

    我一直在做着这样一个梦。幽蓝的景象,看不到远方的尽头。滴答~滴答~雨水滴打在我周围的水面,荡起了一阵阵的涟漪。我彷徨地坐在水中,好像忘却了什么,眼神发目。右手包裹住了左手,我依靠着,闭上了眼。虔诚的祈祷着,只是,我在祈祷些什么呢?我不知道,我看不见,耳边的滴答声停了下来。周围一片黑暗,当我睁开眼的时,黑暗已经把我也吞噬了。我害怕,心脏跳跃的速度加快,一团一团黑色的东西包围着我。我伸出了手,向着根本不存在的光芒的地方。黑暗迅速绕了上来,包裹住了我的手,将我向下拉扯。这个时候,在被黑暗包围住,已经知道绝对不会有光芒,却有一只手……抓住了我。………
  • 超神大掌教

    超神大掌教

    我一半大的山村小子,怎么就莫名其妙成大掌教了呢?
  • 重生水浒之大宋天王

    重生水浒之大宋天王

    为救大哥意外身亡,竟穿越到水浒传中。我今年居然才二十多,看来我的时间还很多。游八方,抱不平。占梁山,举大旗。聚兄弟,平天下!看我如何带梁山兄弟征战天下!辽国,金国,大理,西夏,吐蕃诸国等等异族一个别跑,统统跪在地下臣服我大宋晁天王!给我高呼,天王万岁!小七书友群:341741193还没有什么人,欢迎各位加入。
  • 医疗器械监督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监督法律法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 星际娇小姐

    星际娇小姐

    重生前,她一直是一个为家族考虑的女子,家人都敬重她。重生后,她有了七个不同的爹爹,或许还会更多?还有数不清的哥哥?那么她又要怎样在这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活下去呢?是和前世一样,顺从命运的安排,还是有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1v1,双洁
  • 黑与白总在一刹那

    黑与白总在一刹那

    有时间就写一个小短篇,这个是一个短篇合集,灵感来源于生活,我并不能保证整个短篇合集是什么样的,或者说,我每天能更新多少,一切都看生活给予我的灵感,第一篇小短文灵感来源于前两天的万圣节,我走在路上正在发信息的时候,被一个鬼屋外面发传单的四个人吓着了。
  • 暖妻来袭之男神送上门

    暖妻来袭之男神送上门

    她乔小雨是富家千金,尽管属于过去式!他庄子晟是豪门阔少,可是实打实的现在进行时!男主有钱,嘚瑟!那是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乐善好施,视金钱如粪土!女主没钱,穷嘚瑟!遇山坐缆车,遇水过独木桥,没桥的话就蹚水,爱咋地咋地!本来是两股道上的两只蚂蚱,咋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跑不了我也飞不了你了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美女总裁:我大老公十三岁(完)

    美女总裁:我大老公十三岁(完)

    她的亲生父母把她抛弃,于是被人收养。一向慈祥的养父,竟在她15岁那年把她压在身下狠狠侵犯!怀了孕被养母扫出家门,她努力生存,自己一人把孩子生下,并且开创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女强人!!女儿13岁生日那一天,他与她邂逅。他16岁,妄想偷她的钱,却被她打倒。知道了他也是被抛弃的,她突然怜悯起这个与她有同样遭遇的帅气男孩,收养他做了儿子。心里大打着小九九,等女儿20岁時和他订婚。30岁那天,‘儿子’竟然和他告白。她拒绝,却从未想过这一切是真实的吗?一个疯狂的追求者,他的身份究竟是?==============简介无能,直接看文吧。新文《妖孽侯爷:红杏,本侯不准你出墙!》求收藏,支持,评论,咖啡,投票!依绯跪谢!新文地址:http://novel.hongxiu.com/a/43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