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3500000034

第34章 京师:最后一个汉人王朝的陨落(1)

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八月,定应天为南京,元大都改称北平府。洪武三年四月,朱元璋封第四子朱棣为燕王。洪武十三年三月,燕王朱棣成为北平的藩王。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死,王孙朱允继位,即为建文帝。朱棣于建文元年(1399年)起兵北平,发动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攻下南京,夺取帝位。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升北平为北京,北京之名即由此始。

明朝以北平为京师,是有他们的考虑的。朱元璋认为把北平定为帝都可以有效地控制北方蒙古。当年明军攻克元大都时,朱元璋就有过在北平建都的打算,他在争取臣下的意见时说:“北平建都,可以控制胡虏,比南京如何?”翰林院修撰鲍频回答:“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及是百年,地气已尽。南京兴王之地,不必改图。”意思就是说,北平作为帝都的气数已尽,在南京建都就很合适。朱元璋建都北平的念头也随之打消。

到了明成祖永乐元年正月,礼部尚书李至刚“首发建都北平之议”。他认为北平就是兴王之地,气数没有用尽,因此可以“宜遵太祖高皇帝中都之制,立为京都”。又有人认为,论天象地势来说,北平位居北极,符合众星拱北辰、南面而治的古训,能建立皇朝声威。这种说法的确符合了朱棣心中唯我独尊的心理。朱棣同意“以北平为北京”。

永乐十四年十一月,朝中大臣开始讨论营建北京,此前明军进入元大都后,为了灭掉大都的所谓“王气”,除了把原来的隆福宫改为朱棣的燕王府外,其他的宫殿都被拆毁。十八年九月,朱棣下诏“以明年正月初一始,正北京为京师”。这样朱棣就把防手的重点放在京师及北边,形成“以天子为藩篱”、“天子守边”的局面。

明朝的京师是参照了南京城池宫殿布局与规制而营建的。京师分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重。

宫城又叫紫禁城,紫禁城于永乐十八年完工,这是整个京师的核心部分,是皇帝的居所和办公的地方。紫禁城一共开六门:南面一共三重门,第一重门为承天门,就是现在的天安门,第二重门叫端门,第三重为午门,在紫禁城的东面是东华门,西面是西华门,北为玄武门,后来改为神武门。在紫禁城里面就是皇帝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办公地叫外朝,主要是皇帝举行朝议、大典的地方,主要包括: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而文华殿和武英殿则坐镇两翼,寓意文武朝臣共同辅佐皇帝。皇帝的居住地叫内廷,这是皇帝的主要生活区,其中主要包括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两边有东六宫和西六宫相伴。最后面就是御花园。

紫禁城的外围就是皇城,皇城包围着紫禁城、西苑(包括中海、南海、北海,中海和南海就是现在的中南海,它们位于京师城内紫禁城和景山的西侧,合称三海,明朝称为西苑。)、景山之城。皇城周长约十八里,一共开六个门:

正南面是大明门,大明门东面是俗称东三座门的长安左门,西为长安右门,俗称西三座门,皇城的东门叫东安门,西门叫西安门,北门是北安门,后来改为地安门。宫左的皇史(音成,指皇宫收藏文书档案的地方),宫右的太液池等,都围在皇城之内。

皇城之外叫内城,内城称京城,又称大城,后来因增筑外城,才有内城之称。内城周长四十五里。内城开有九个城门:东面依次为东直门、朝阳门,南面依次为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面依次为阜成门、西直门,北为德胜门、安定门。所谓“九门提督”指的就是管理内城的这九个门的官员,虽然官职级别不是很高,但是谁掌管了九门,谁就控制了整个京师。因此这个位置非常关键。

有内就有外,外城环内城南面,转抱东西角楼。外城周长二十八里,一共开了七个门:分别为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右为广宁门、西便门。从上面俯视整个京师,呈现一个“凸”字形。

只有商业才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繁华程度。京师繁华的商业区位于正阳门外和东四牌楼、西四牌楼。正阳门大街包括果子市、鲜鱼口、瓜子店、珠宝市、粮食店、煤市街、钱市胡同等。东四牌楼附近有猪市大街、礼士胡同(也叫驴市胡同)、小羊市,西四牌楼附近有羊市大街、马市大街、缸瓦市、粉子胡同等。从这些名字就能想象当时京师里面店铺林立,人头攒动的景象。除了商业市场外,京师还有内市、庙会、灯市等定期开市的大集市。在京师街头,说书、杂技、三弦等各种曲艺也十分兴盛。

历数了明朝京师的繁华,但是任何王朝都逃不过兴衰定律。可悲的是,朱明王朝虽然号称是把汉族人从蒙元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但到了明朝末期,这个朝代的主动性、创造性都极大限度地被降低了速度。黄仁宇先生说:“晚明时期显得停滞而无生气”。明朝前期国力比较强盛,蒙古三大部(鞑靼、瓦剌、兀良哈)的首领都曾接受明朝的封爵。但是随着明朝国势的转弱,蒙古各部频频南扰;同时女真族又龙兴东北,建立后金政权,与明朝分庭抗礼。再加上明朝后期产生出的一个又一个的昏庸皇帝,他们不仅玩忽职守,而且把大权交给宦官,宦官势力再次得到急速发展,这些在不同程度患有心理疾病的阉人掌握了京师的重要机构,甚至出现了魏忠贤这样的“宦官独裁者”。除了宦官的势力已经发展到历朝历代的顶峰之外,明朝党争也是一颗巨大的毒瘤,大臣们每天坐在朝堂里就是尔虞我诈的相互攻击,被排挤出京师那算是幸运,不幸的就身首异处了。朝臣们个个都在谋求自保,哪里还会有人想着国计民生呢。这样腐败的朝廷还想着百姓的拥戴,纯属是笑话,到了崇祯帝即位,明末农民的反抗到达极点,出现了李自成等反明斗士。本想励精图治的崇祯帝面临朝廷内部的党政内讧和外部的反明势力根本无力回天,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军攻破京师。第二天,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也随之陨落。

宦官独裁者

明朝后期,宦官的势力更是前代不可比拟,当时在帝都京师出现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太监,他们就是明朝末期帝都生活的一个缩影。透过这些人,我们可以看到皇帝的昏庸、宫廷的纷争、朝廷的腐败。纵观整个明朝历史能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只有一个太监,那就是魏忠贤。

魏忠贤是肃宁人(今河北省肃宁县),本名魏进忠,根据《玉镜新谈》记载,魏忠贤“形质丰伟,言辞佞利”,由此可以推断他不仅外貌魁伟,而且能说会道。这一与生俱来的素质为他后来的发迹准备了条件。但是魏进忠“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变姓名曰李进忠。”这句话告诉我们,他从小就是个无赖,经常和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喝酒赌博。这还说明魏进忠并非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他既然能喝酒耍钱证明他还是有钱可耍,除了家里有点小钱之外,此时的魏进忠已经娶了媳妇,并且还有一个女儿。这样的家庭在当时农村就算是不错的了,但是为什么做了太监呢?因为跟人家赌博“少胜”,输多赢少,而且“为所苦”。虽然史书对魏进忠被迫做太监的原因说得比较笼统,但是“为所苦”的意思无非就是说魏进忠债台高筑,苦不堪言。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阉了,“恚而自宫”,并且改名李进忠。

做太监,就意味着自己成了一个“废物”。牺牲的是一个男人的根本自尊和人伦幸福。

但是在明朝的时候,那些机灵的、干得好的宦官都封了大官,而且自己家人也可以跟着沾光,混个一官半职的没问题。再加上农村贫困的生活,赶上灾荒之年就得全家挨饿,更有甚者易子相食,因此当时很多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宫里当太监,因为把一个注定要困饿一生的孩子送进宫中,以此换来一家人的温饱,对这一家人甚至对这个孩子来说不啻于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有人说:“良心丧于困境”,一个人连生存下去都不能保证,还谈什么耻辱,因此“知荣辱”还是有一定现实依据的。当然想要改变现实也可以通过科举这条路,但是根据明朝末期的情况来看,仕途出身的人还不如宦官混得好,他们多是被逐出京师或者被迫害致死,最关键的是二十二岁的李进忠根本就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忠贤不识字”,因此进宫当太监是他唯一可以“出人头地”方法。

当然做太监的风险很大,弄不好伤口感染就会一命呜呼,而且明朝的太监不是想当就能当上的,还要找门子托关系,花钱使银子。但这些困难对决定做太监的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李进忠就是这样的人,他的赌性给了他决定自己命运的勇气,他决定用自己的命作注,进行最后一搏,如果赢了,全家跟着飞黄腾达,如果赌输了,大不了滥命一条,大爷我豁出去了!家里人也比较支持他,李进忠的哥哥特地卖了一头驴、后来又卖了仅有的田产作为对他“事业”的赞助。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赌徒在这关键一赌上赢了一把大的,农村里的赌徒也因此变成了京师里的“风云人物”、历史上“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大宦官。魏忠贤的大名也在明朝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当然,李进忠不会未卜先知,更不是神仙,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以后会变成什么样,他此时此刻唯一想的就是求老天爷帮忙让他净身成功、进宫成功。李进忠是幸运的,他净身后,不仅保住了命,而且在万历十七年(1589年)腊月十四日那天终于赶上了那年“招聘”的末班车。李进忠凭借自己“形质丰伟,言辞佞利”的先天条件,再加上自己在村里多少干过些活儿,因此成为唯一的胜出者——进宫去倒马桶。

李进忠在从家乡来到京师,京师的繁华景象令他眼花缭乱。紫禁城的雄伟宏大也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并在他心中埋下了一个欲望的种子。李进忠从万历十七年进宫,一直到泰昌元年(1620年)他开始在皇帝身边“走红”,前后共计三十年。在此期间,李进忠做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那就是把赌注押到了皇孙朱由校的身上。有人也许会认为他的选择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朱由校的父亲朱常洛就是皇太子,就是以后的皇帝。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明神宗对这个大儿子并不看好,他喜欢的是小儿子,而且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小儿子。因此朱常洛经常遭到皇帝的冷落。他的失宠导致了朱由校及其母亲跟着失宠。大多数太监都是见风使舵的家伙,他们认为跟着这三位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所以太监们也不愿意去服侍这家人。但是李进忠的想法却与众不同,他把赌注押在了这家人的身上。

朱由校是个天生的“鲁班弟子”,他从小就特别喜欢做木工活,他能自己设计精巧的木器玩具。如果朱由校生在民间,他必定是个好木匠!当然,学习木工自然要花掉不少的时间,朱由校对木工活的痴迷甚至达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常常带着魏进忠“朝夕营造”,“每营造得意,即膳饮可忘,寒暑罔觉”。此时的魏进忠就是朱由校身边最好的“工友”,魏进忠心里还是盼着眼前的这个小子能早日登上皇位,自己也好扬眉吐气,跟着沾沾光。

除了接近朱由校母子,魏进忠还与朱由校的乳母客氏的关系非同一般。

客氏名巴巴,本来是定兴县侯巴儿之妻,生有一子叫侯国兴。长相美艳的客氏十八岁就被选入宫中做朱由校的乳母。由于客氏相貌妖艳,魏朝就曾与之“对食”。“对食”又叫“伴食”、“菜户”,是宫中宫女和太监的一种搭伙吃饭的关系。《明史》上面说:“宫人无子者,各择内监为侣,谓之‘菜户’,具财物相通如一家,相爱如夫妇,既而妃嫔以下,亦颇有之,虽天子亦不之禁,以其宦者,不之嫌也”。魏进忠进宫后,由于他有个好相貌,而且嘴又甜,很得客氏的欢心,魏进忠在日后也因此人平步青云。

万历四十八年(1610年),这一年,魏进忠五十二岁,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就在这一年,他的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在这一年发生了两件大事,首先是这一年七月,万历皇帝驾崩,战战兢兢地做了多年太子的朱常洛终于登基称帝,即为明光宗。

京师里常常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比这第一件事这更重要的就是,京师紫禁城里又传出皇帝驾崩的消息。谁都没想到才登基一个月的明光宗还没把龙椅坐热,就因为纵欲过度身归那世去了。转眼间,昨天的朱由校变成了眼前的大明天子。

魏进忠的努力没有白费,他再次在关键的时候站对了队。魏进忠和客氏得到了新皇朱由校的封赏,“忠贤、客氏并有宠”,客氏被封为奉圣夫人,而且在客氏的帮助下,魏进忠进入司礼监,成为熹宗朱由校的秉笔太监。秉笔太监的职责是代替皇帝批阅奏折,并且掌管东厂特务机关。

魏进忠所在的司礼监可是京师的重要机构,在多年发展的基础上,这个机构已成为京师宦官的活动中心,所有关于宦官的决定都是出自这里。而且东厂是直接隶属皇帝的机构,掌握了这两个机构意味着魏进忠摇身一变,成了仅次于掌印太监王安的明朝第二号太监。魏进忠的哥哥也沾了弟弟的光,他受到熹宗皇帝的赏赐,多年前的投资也见到了“回头钱儿”,“兄钊俱锦衣千户”。但是魏进忠并不甘居人下,他要做京师的头号太监,魏进忠“又忌王安持正”,他联合客氏,在皇帝面前“打小报告”,借熹宗之手除掉王安及其党羽,并安插亲信宦官作为自己的爪牙耳目。此时的魏进忠终于成为京师司礼监的第一把手,变成了紫禁城中的头号宦官、皇帝身边的红人,太监宫女没有人敢惹他。

魏进忠首先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忠贤”,再次改名意味着他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自己在京师这个权力中心的角色的转换。以前他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家奴的本职就是“进忠”。而今,他已成了皇帝的“第一秘书”,就要开始替熹宗处理国家大事了,因此除了“进忠”之外,还必须要“贤明”,也就是具备高超的政治才能。名字是改得不错,但一个目不识丁的秉笔太监是怎么批阅奏章的呢?办法是人想出来的,魏忠贤当然有自己的“道儿”。因为批阅奏章不一定要亲自看、亲手写,只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在奏章上就可以了,也就是动动嘴而已。自己需要的只不过是会写字的“笔杆子”,再多也就是一些能把大白话变成文言文的“笔杆子”,而这样的“笔杆子”到处都有。魏忠贤立即成立了自己的“秘书班子”,他让别人给他讲解奏章,把艰深的文言文翻成浅显的大白话,然后,他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施政纲领”用大白话说出来,再让人把大白话翻成文言文,用朱笔书写在奏折上(皇帝批奏折都用朱砂,因此叫“朱批”)。魏忠贤就是通过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把自己的意愿从京师传往全国,把自己的个性写进了帝国的历史,写进了中国的历史。

除此之外,魏忠贤还利用手中的权威开始向皇宫以外发展自己的力量,他的身边聚集了一大群党羽,最强盛的时候,魏忠贤手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这些人占据着京师以及地方的机要部门,“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至死党”,形成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同类推荐
  •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重生之老子是皇帝

    《新书更名:我,万界最强主宰》,欢迎入坑。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执掌天下,做万国之皇。书友群:577084253
  • 我身后站着百万神魔

    我身后站着百万神魔

    开最强诸天神魔系统,率万千神魔降临异世,逆天而上,成就万古第一帝王。
  • 震世

    震世

    他,文武双修!穿越的优势无处不在!对待敌人,他毫不手软!对待朋友,他关怀备至!才惊天下,名震大中,他本想功成身退,带着自己的知己红颜泛舟寻乐!谁知......君本无心取天下,奈何天下伴君来!【喜欢就支持一下!菜菜的书名,让本书如履薄冰!】本书群:45358352
  • 中华料理师

    中华料理师

    寒江21世纪的厨师,穿越到唐朝开元盛世年间。开起自己的小店‘中华料理馆’。“丞相,吃点什么?”“皇子想要吃饭请排队。”
  • 轼语

    轼语

    从小喜欢读史书,但是身边很多人反应史书太枯燥,所以很久以前就萌生了写一本历史小说的想法,把我理解的苏轼呈现给大家。本书80%的情节为历史真实发生的,也希望读者可以通过这部小说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喜欢的苏轼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埋藏的爱恋

    埋藏的爱恋

    一个尘封多年的心声就此抒发!致远方的你!
  • 我怎么是方的

    我怎么是方的

    “这是…?”夜殇手中握这一个命令方块。下一秒,一道强光吞噬了他……接着,夜殇和他的小伙伴在异世界开展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故事。
  • 万界无仙

    万界无仙

    重回一百七十年前,我方明白。原来这诸天万界,根本无甚是非黑白,弱小才是唯一罪孽。那么我便踏破这三千大道,穷尽碧落黄泉,再去问那九重天外之巅是否天下无仙
  • 亦生有医

    亦生有医

    程:我今天要出差去X省参加一个学术研讨,大概一周左右,你在家乖乖的。苏:嗯,滚吧。程:你就不能对我好一点。苏:你记得一开始你对我的态度吗?程:我忘记了。苏:没关系,你会想起来的。程:老婆,不要这样,我们刚结婚……高冷腹黑外科医生×逗比腹黑大学教师两黑相遇必有一白!
  • 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心理学不是教你诈:左右你一生的120个心理策略

    本书分为16章,内容包括:自我认知的心理策略、情绪管理的心理策略、成功说服的心理策略、获取他人支持的心理策略、金牌销售的心理策略等。
  • 黑兰传说

    黑兰传说

    浪子,为了朋友,对抗强势。枭雄,为了惊天阴谋,处心积虑。黑色异兰,为了正义,血腥宣战。人性的光辉,爱的力量,智慧的光芒。浪子和枭雄,朋友的情意将何去何从?浪子和女人,演绎怎样经典的爱情?仙妖与人类,是否颠覆神话的境界?……都市玄幻,结构宏大,情节紧凑,文笔优秀。老套的开头,不一样的精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想树上会开花

    梦想树上会开花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乾坤……有梦想的人生才有意义,山村里的孩子追梦,山村里的老师守梦。每一个梦想都是一个别样的世界,只要你愿意坚持,梦想终会开花。
  • 穿越时空小妾不好做

    穿越时空小妾不好做

    “刚考上大学,吃错了东西而已,就一命呜呼了,这也太倒霉了吧!还穿越了,还变成了武云国宁王的小妾,哎,这古代要啥没啥,WiFi再见,美食再见”某女的哭嚎,引来某王的不满“怎么不满意嗯~”“没……没有!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