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3100000012

第12章 公元1908年2月至3月(清朝光绪三十四年正月至二月)(12)

她小名“扔妮子”。因家贫难养,生下来就被扔到了河沟,是家中老人听见婴儿啼哭,实在不忍,又抱了回来。大娘与前夫生过几个孩子,都没活下来。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孩,为祈孩子成活,大娘按习俗狠心将孩子的小指截去了一节。孩子长大了,却成了傻子——傻妮子。大娘带着傻妮子再嫁给她的表哥——大伯,以后一直未育。时二大伯还在,一家两个傻子。

我婚后随夫维民回到这个小山村,每天早上都见大娘恭恭敬敬立在奶奶炕前,千篇一律道:“娘,咱吃嘛哩?”奶奶也千篇一律郑重吩咐道:“巩(滚)上点米汤,熘上点干粮。”大娘从柴房挟回拖地的秫秸,填入灶膛,咯-吱,咯-吱,有节奏地拉起了风箱。灶中的火一明一暗,映红了她憔悴的脸。她被倒出的烟呛得轻嗽着,起身弯腰,从缸里舀一瓢水,沿着锅边转圈倒入锅中。不一会儿,带着饭香的水蒸气,便从锅盖的缝隙钻出,混入袅袅炊烟,弥散在晨曦中。每天晚上都见大娘在自己的小屋里梳头。当地俗谚“晚上梳头心忧愁”。大娘年过半百,额头眼角已爬满了皱纹。解开发髻,头发却又密又长。她默默地梳头。那时没有电,屋里油灯如豆,梳头的影子模糊地映在墙上。屋外的夜格外黑,星星显得特别大特别亮,好像伸手就能够着。一颗一颗,眨着眼睛。

奶奶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

她为八路军做军鞋做得又多又好。

那种千层底、厚鞋帮的“踢死牛”

布鞋,是奶奶盘腿坐在炕上,在腿上搓出一根根麻绳,一针一勒,勒出血印,密密麻麻纳出的。

奶奶心地善良,以淳朴的爱心对待一切。来了逃荒要饭的,她不顾自己揭不揭得开锅,总是结结实实地给盛上一大碗,还多给几个饼子。村里人家闹别扭赌气出走不做饭,她不声不响做了饭送去。家里家外,乡里乡亲,大人孩子,她从没红过脸、高声说过话,自己舍不得吃穿,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别人。她的善良、慈爱,方圆几十里无人不知,认她作干娘的人多得她自己都记不清,据说还有一位八路军营长是她的干儿子。

1978年,奶奶八十五岁时,六十二岁的大伯病危,从石家庄医院运回到水泉村奶奶的炕头。大伯只睁了一下眼,含混叫了声“娘!”就再没言语。奶奶坐在他旁边,专注地用小勺一勺一勺地往他嘴里喂水,不理会水从他嘴角流下来。大伯死了。当地有穿三件、五件、七件衣服之说。主事者准备给大伯穿五件衣服。奶奶没有说话,只是脱下自己的两件衣服,要给大伯穿上。

1990年,奶奶九十七岁高龄时去世。之前两个月,公公婆婆均在她身边照顾。那期间,婆婆的父亲不幸先走了(那也是一位活到九十二岁的老革命)。我以姥爷病危为名去接婆婆,见到了人生最后时光的奶奶。奶奶很瘦,皮肤苍白,几近透明。她一如既往惦着别人,说:“带上点羊肉。”

这是我听到奶奶说的最后一句话。

思考历史

奶奶的姥姥家,即奶奶的母亲的娘家,在龙门沟。奶奶的母亲嫁到了离龙门沟二十余里、大山上的笸箩圈。奶奶嫁回到了离龙门沟八里的水泉村;奶奶的大妹嫁回到了离龙门沟十里、离水泉村四里的土岭;二妹嫁回到了离水泉村八里的龙门沟。奶奶的大女儿嫁到了龙门沟,二女儿因参加革命走出家门,嫁得远些——离水泉村三十五里的鹿沟。土岭奶奶大妹的大女儿嫁到了离龙门沟、水泉村十里左右的南坳;二女儿即大娘嫁到了水泉村。可见婚姻半径大约是二十里之内。

奶奶出嫁时十五岁,符合清朝因袭前代“男十六岁,女十四岁”

的法定婚龄。这应该是由于爷爷“家境尚可”,是有地、有房、有三个壮劳力的自耕农家庭。像这样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出于早养儿子早得济(早增加劳动力)的愿望和多子多孙多福寿的传统影响,一般都会早婚,甚至比法定婚龄还早。清人张履祥说:“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其婚姻之订多在临时。近时嫁娶已早,不能不变通从时。男女订婚,大约十岁上下便须留意,不得过迟,过迟则难选择。”而家境较差的人家实际婚龄比法定婚龄或人们印象中的婚龄则要晚得多。

有学者据清代皇族《玉牒》统计,得出清代皇族女性的初婚年龄18世纪初为18岁,至19世纪50年代为21岁多;同一时期男性的初婚年龄分别为18岁和23岁。另有学者据档案及族谱资料研究,推算出19世纪安徽中下层家庭初婚年龄男为27~29.3岁,女为24.4~26.4岁;中层以上家庭初婚年龄男为22.6~24.6岁,女为19.7~21.7岁。平均初婚年龄男为24.55~26.55岁,女为22.15~24.15岁。

奶奶生育头胎是十八岁,这是早婚家庭的育龄。其后四十岁以前共生育十四胎,平均不到两年一胎,但成活率很低。女儿因要嫁给别家,以儿子计,基本成活三个。大姑早嫁,公公、二姑跟队伍走了,以奶奶家的经济情况,勉强养活两个儿子。爷爷上下辈,每家也基本没有超过三个儿子(其中一家四子,过继一子给无子的兄长,仍为三子)。

更富一些的家庭,特别是一妻多妾的地主官僚士大夫家庭,早婚早育多子女,使这些本在社会上就处于少数的家庭,代际间隔缩短,家庭运行周期缩短,“分家”时间相对早,“分家”次数相对多,而中国诸子平分式的继承方式,使其家产很快化整为零,使社会上滋生出更多的小土地所有的个体家庭。

中下层晚婚家庭育龄则晚得多。《清代地租剥削形态》所辑乾隆刑科题本中可见能够推知育龄的十九个案例,共二十三人,平均育龄亦即代际间隔年谷有禄

谷有长谷有发谷有财

谷连山(爷爷)谷连洞谷连岭

谷银亮谷银明谷银起谷银祥谷银福谷银宝(大伯)(二伯)(公公)

谷连开谷连启谷连升

谷银庆谷银贵谷银海谷银梅谷银芳谷银怜

龄为34.8岁;安徽婺源方氏方纪佛一系自1635年至1905年九代共八十一人,男子平均育龄34.76岁;女子平均育龄27.06岁。婚龄育龄高,代际间隔年龄大,制约了家庭人口的数量。这些家庭,父在母亡、母在父亡或父母双亡的情况占绝大多数;生育以一子二子最为普遍,少有三子以上的情况,还有不少家庭无子。二子以上的家庭往往通过与无妻的个人、无子的家庭、富裕人家之间发生过继承祧或卖子乞养的关系,甚至通过溺婴,主要是溺女婴(大娘家即险些发生),适应经济条件对家庭人口数量的限制。而溺女婴使清代男、女性比例失调,女性少于男性,这又直接影响到清代社会婚姻失期的状况。

可以看到,无论是贫困家庭晚婚、晚育、少子女、代际间隔年龄长,还是富裕家庭早婚、早育、多子女、代际间隔年龄短,都使清代家庭整体上保持着“小家庭”的规模、少资产的经济水平。

爷爷家分家时,三兄弟均已娶妻成家。爷爷腿伤,拖累大家,成为分家的直接缘由。分家是按诸子平分的原则,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定例:“嫡庶男除有官爵袭封先尽嫡长子孙,其家财田产,不问妻妾婢生,止以子数均分。”即“奸生之子”也“依子以半分”。家产化整为零,生活水平自然下降。

据清代徽州四十八家分家阄书的资料,子弟数量(减去夭殇者),除了极少数人娶有庶妻或妻死续弦,数量较多外,上等家庭平均每家3子;中等家庭平均每家3.1子;下等家庭平均每家3子,几乎一样。没有无子家庭。

若无子,便一定娶庶妻生子,或立兄弟子为嗣承祧。

分家后,纵向看,家庭财产迅速化整为零、化大为小的趋势不言而喻。

地主降为自耕农,自耕农降为贫农。横向看,分家前三类家庭平均子弟数基本相同,换言之,在分家参与者数量的条件上,三等家庭平等;而子弟众多超乎寻常的家庭,又与其超乎寻常的家产相适应,这样,分家后新家庭的经济情况,就主要取决于分家前旧家庭的经济情况。也就是说,尽管整体上同样下降,如果将新家庭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那么,大多数新家庭仍处于原来旧家庭的序列。当然,这是按平均数总体而言。具体看,分家后各家经济情况,仍然与不同的子弟数量,亦即参与分家人员的数量有很大关系。但这只是序列内部的调整,总体上看是动态的平衡。虽然道理上“家产分析,虽数万金,传历再世,愈析愈微”,而实际上,由于各等级小家庭经济状况整体下降,富家及中等家庭分家后形成新的小家庭,在起步时仍保持了相对于下一等级家庭的经济优势。这就使一个上等或中等旧有大家庭分成的诸多新家庭中,有可能有一个或几个家庭依靠相对的经济优势,或者读书做官或者在打破大锅饭后,增强责任感,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家致富,重新崛起,甚至超过旧有大家庭的财富。这个过程自然是贫富分化的过程,总会有一些小家庭败落,但只要其中有一个小家庭依靠起步时相对的经济优势崛起(此类记载屡见不鲜),便保持了其家处于上中等家庭的动态的平衡。

可惜爷爷家分家后,爷爷丧失了劳力,又有瘫傻之子;三爷爷早死;二爷爷家境一般,都每况愈下,越来越穷了。

同类推荐
  • 战国策(国学大书院)

    战国策(国学大书院)

    《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诸国间政治博弈的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进行了编订。
  • 兴汉使命

    兴汉使命

    科技进步,基因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K基因研究基地在比对唐代古尸与汉代古尸基因时发现:唐代古尸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为了探寻基因变异的真正原因,助理研究员刘正乘坐兴汉1号穿越时空,前往汉代。由于电磁风暴的突然爆发,时空机发生故障,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且看刘正在群英荟萃的架空三国里收赵云,战吕布,劝贾诩,得郭嘉。勇斗豪强世家,开启兴汉使命!为华夏打下一座铁桶江山,让汉字大旗成为永恒。
  • 三国之随机召唤

    三国之随机召唤

    这是不一样的三国,这是乱世三国,在这英雄好汉分分登场,十八路诸侯讨董,吕布战三英,一个二十一世纪卑微的小人物穿越三国带着系统召唤人才,天下名臣,天下名将分分登场。
  • 秦时雨

    秦时雨

    武周式弱,群雄并起,逐鹿天下,乱世降临。诸子百家,争斗不休,一个稚嫩的少年如何在纷乱的世间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
  • 混在三国当网红

    混在三国当网红

    “各位老铁,这支尺子,真正的国货之光,全长安城卖出一千多把,手感非常顺滑,不仅有黑色还有鸭屎绿,一个失血白,真的是绝配,真是好看到爆,真是好用到爆,连县太爷也在用,上午在菜市口砍犯人脑袋的刀就是我们家卖出去的,现在我们大酬宾,特别限订,每人限买两把剪刀,我也给家人抢到了”刘一拿着剪刀捡了一块粗布:“你看这个剪刀,我的妈呀,太好用了吧!而且这个剪刀是真正的黑色,更重要的是质地非常轻薄,真的是一点都不伤手,还在等什么,买它买它”
热门推荐
  • 江湖多风波

    江湖多风波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萧红鸢觉得行走江湖一定要挑好日子,天气不好就别出门。见义勇为是好事,但一不小心被赖上怎么办?有心算无心,搅出一场江湖风波。当风起时,两人又该何去何从……
  • 雨后青青青

    雨后青青青

    说的有个美少女与一个乡下小子的爱情故事!
  • 万界霸道

    万界霸道

    一心追道的萧麟为了证道自堕下界,却发现重生在一个传说中的在下界根本无法修炼的龙隐之体之中,却因祸得福的悟出属于自己的道,霸道。百战成雄,万战称神,纵横万界,无敌霸道!
  • 本王的狂妃不好惹

    本王的狂妃不好惹

    一位现代的特种女兵王与她的伙伴阿雁,一起穿越到玄州大陆,开启了逆天之旅。
  • 幻象大限

    幻象大限

    小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出生在一个大家族,我们家的女人最出色,以至方圆几百里、许多代人都能记住她们的名字和往事。我开始记事的那一年大概五六岁,家里由二大爷把持,父亲作为一个上门女婿很不得势,我作为仲家的外种,接受的是一种特殊的培养。我很少见到父亲,至于母亲,听老仆人说,在我出生的第二天她就离开了人世,我和母亲是同一个星属,而我的命硬,冲撞了母亲。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族中人见了我总是不放心,也因为我占据母亲的位置,就有了一份保障,无论在老院新院,都不怕有人对我横加指责。你一定希望我三言两语地把这里的情形告诉给大家……
  • 末日超能生存游戏

    末日超能生存游戏

    一场大雨,只是开始。这个世界正在变得混乱,人类的危机已经到来。异能者、异兽、秩序崩塌。在这混乱的时代,唯有心狠,才能生存!
  • 《短篇怪谈》

    《短篇怪谈》

    牛马蛇神魑魅魍魉,疑心生暗鬼。不做亏心事卜怕鬼敲门
  • 从平凡到实力巨星

    从平凡到实力巨星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相貌普通,家庭普通,没接触过音乐,电影,可是系统非要让我成为大明星,我该怎么办……(正常流,没有无脑装逼……欢迎收藏推荐)
  • 八门平行录

    八门平行录

    传说,在上古神农诞生时,天下伴有八门相生。这八座神门又称为天地八井,乃是滋生万物的源泉。八门中凝聚了世上最浓厚的灵力,为天地灵脉之枢纽。四族大战,最终以魔族不敌人神妖联军战败而收场,蚩尤引魔族入魔界,人神魔妖四界自此隔阂,八门也于这场动乱中,散落至各界,形态和异能亦随所处之境而产生变化。大战之后,神农和八门钥环不知所踪,时光流逝,八门的传说也逐渐被遗忘...神奇的灵气,酷炫的魔纹师。整个世界分为四个层次,层层相隔,仙、妖、人、魔。中间一颗巨大无比的世界之树穿插着。这里就是-----平行世界。
  • 灵力之地异世录

    灵力之地异世录

    天才少年王栎在宗门的排挤之下自尽,机缘巧合的穿越到了一个叫灵力之地的地方,这里的人们都拥有一种名为“灵”的能力,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大陆上,王栎要用自己上一世天下不败的武功,去完成上一世不曾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