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1500000008

第8章 大清的主战派(3)

第三罪叫违例擅权,沙角炮台既然失陷了,可是虎门还有八座炮台,完全可以聚人气鼓士气,一举收复沙角,同时知会浙江进攻定海。可是琦善不但没有这么做,连圣旨都没有请,就将香港割让给洋人。割让之后却未请示皇上,置皇上于何地?洋人占我州城,伤我将士,生灵涂炭,罪大恶极。琦善擅自将香港割让,更是罪无可赦。

第四罪叫将就苟且,琦善已然同意通商,那么洋人就应该退出定海,这些洋人却推托货未售完,还想到宁波继续贩卖货物。琦善在和谈时,没有将这些细节敲定,将就苟且,绝对不能饶恕。

第五罪叫失体招衅,义律的头衔是商务总监督,其实就是商人头目,跟广州的行商是一回事。原本在广州递交公文,都是由澳门同知代禀,一直以来相安无事。可是琦善竟然直接跟义律通信,也不细查义律的身份,就擅自称呼义律为公使,结果导致我大清的官员与义律平级,也让义律更加看不起我大清的官员,将来必然遗祸无穷。试问如果其他国家都要与我大清平起平坐怎么办?难道我大清朝受辱于英国,还能严格要求其他国家吗?难道我大清已经受辱于英国,还可以严格要求其他国家吗?

我天朝对付洋人,从来都是先征剿后安抚,从宋朝到明朝,各种边患不尽相同,但是凡忠义之士,必然要求大伸国威;凡是汉奸,必然不顾国家体统;凡是智者,必然考虑久远;凡是昏庸无能之辈,必然只图眼前。我朝二百年来,声威远震,四海臣服,如今琦善夸大其辞,挟制中国,不杀不足以平民奋,不杀不足以振士气。

这篇洋洋洒洒的奏折上达后,吓住的倒是道光皇帝,他没敢将这篇奏折下发,更不敢让臣子们讨论。当时满朝文武,都欲置琦善于死地,一旦下发这篇奏折,琦善就算有十个脑袋,也是保不住的。道光皇帝并不是想保住琦善,琦善被革职抄家,定罪斩监候,本身就是道光皇帝的旨意。可一旦让大臣们看到了这篇奏折,诛了琦善的九族都算是轻判,连一丝回护的余地都没有了。

裕谦就是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他痛恨洋人,痛恨汉奸,凡是与洋人交往的人,他一个也不想放过,凡是对洋人有丝毫通融的人,他全部视为汉奸。他要的就是全民抗战,他本人也是矢志不移地向着这个方向前进。

当伊里布一再抗旨,不愿出兵收复定海的时候,道光皇帝想到了裕谦,想到了这位最激进的主战派,希望裕谦能够提振士气,收复定海。

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裕谦还向道光皇帝上奏了《制夷八策》,从八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我军必胜的理由。

一、洋人出兵中国,远离本土,仅是运输军备粮草,就需要数万里,一旦缺乏粮草军备,将难以为继。

(英国从印度转运粮草军备,只需39天时间。)

二、洋人万里出征中国,海上滔天巨浪,无法屯兵,战争开打动辄数年,一旦战败,将无法立即组织援军。

(此时英军已经组织好援军,后续将有更多的援军抵达中国。)

三、英国国情与中国不同,这个国家国富而民贫,平时不注重爱惜百姓和士兵,转战中国万里之外,士兵必然不肯用命。

(英国是君主立宪国家,恰恰是国贫民富,战争对于士兵来讲,是有军功而无危险,所以士兵都是急于作战。)

四、英国虽然大炮厉害,可是大炮不利于佯攻,战船随着巨浪起伏,所以施放大炮必然不能准确。也就是说,英国的大炮肯定不准。

(此论已经被杨芳所证实,实际英军大炮既远且准。)

五、英国战船又大又笨,吃水太深,而我中国内江水浅滩险,一旦搁浅,转向不便。

(裕谦不知道英军的蒸汽轮船,这些轮船并不惧怕浅滩暗礁。)

六、英国虽然船身坚固,却是利于水而不利于火,使用火攻,必能焚毁这些大船。

(江面之上焚烧敌船,特别是这些周身包裹白铁皮的船,实在难度太大,奕山的广东反攻已经证明,此论有理有据,却很难实现。)

七、洋人膝盖不能弯曲,能够水战,却不擅长陆战。

(这个谣言对沿海官员的影响实在太大了,谎言说的多了,就成了真话。)

八、洋人不服中国水土,一旦登陆,沾染瘟疫,死伤无数。

(虽然英军的确遇到了瘟疫,但是这只能指望天命,而不能作为战胜对方的理由。同样的道理,清军入关时,也发生了大规模瘟疫,却能长驻中华二百余年。)

裕谦是主战派当中最激进的力量,被称为林则徐第二,可是他的理由和论据,却不是建立在知已知彼的考察方面,而是一种臆断。

在裕谦的脑海里,之所以清军会打败仗,不是因为英军船坚炮利,而是由于我军士气不振,我军之所以士气不振,主要是因为主帅懦弱无能。所以沿海的防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振士气,就是想方设法背水一战,绝不给自己留一点退步。

裕谦愤恨第一次定海之战,在他看来,当时清军只有十三人阵亡,十三人受伤,结果大败而归,更加证明了士气不振,主帅无能。

为此,他一上任,就将定海所有跟洋人相关的设施,全部拆除。他不但拆了洋人新建的房屋,连乾隆朝建的红毛馆和码头,也全部拆除,凡是跟洋人相关的东西,他一件都不留。他收缴了英军传教的小册子,全部封存销毁。

除了拆房,他还掘坟。定海当时有四百多英军死于疾病,他把这些洋人的坟墓全部起出,将尸体丢进大海,其实裕谦才是真正的开棺戳尸。

恰在此时,有一艘英国运输船,驶入了定海。这艘船是前往南洋为英军运输粮食的,因为错过了季风,没能与英军会师,冒冒失失地跑到了定海,被清军当成间谍抓了起来。还有一名白人和一名黑人,无意中与英军走失,跑到了镇海,被当地的百姓抓了起来。

这一次,裕谦终于找到了“活物”。

当时广东流传着裕谦将洋人剥皮抽筋的说法,裕谦得到了提醒。他命人将白人大副手臂上的筋活活地抽了出来,从大拇指开始,一直抽到两个手臂,再抽到了背上。他将这两根筋抽出来后,制作成自己的马鞭,然后将这名白人大副凌迟处死,死了之后再枭首示众。

至于那名黑人杂役,被抓捕的时候已经受了重伤,还没有见到裕谦,就已经一命呜呼了。裕谦并没有因此放过他,他将这具死尸的人皮剥了下来,再枭首示众。

裕谦向道光皇帝解释说,他这么做,的确是惨无人道,但他是为了让百姓和士兵知道,他与洋鬼子不共戴天,只有决一死战,让其他人死了议和的心。

为此,裕谦和浙江提督余步云闹了不小的矛盾。余步云曾经与伊里布一起,和义律达成过浙江停战协定,对裕谦这种违反协定的做法,余步云并不认同。余步云希望把这些洋人好好养活,随时咨询军情,或者还能让英军投鼠忌器。

余步云的这种提法,反倒引起了裕谦的注意,裕谦提出了三个理由:

第一,这些洋人被抓捕时,已经受了重伤,未必能养活。

第二,即使能够养活,浙江缺少翻译,洋人又十分狡猾,万一询问的军情是假的,岂不是反过来影响我军的行动。

第三,一旦养活了这些洋人,会让底下的官以为,又要用战俘来谈判,会动摇军心。

与余步云产生矛盾之后,裕谦更是一道奏折,将余步云告到了道光皇帝那里,他向道光皇帝汇报,说余步云的斗志不坚定。

道光皇帝曾经咨询裕谦,是否应该撤掉余步云,裕谦因为找不出能够统兵的大将,而余步云本身就是名将,最终还是把余步云留在了军中。他无奈地对道光皇帝说,余步云水战虽然不熟,但一年以来也算懂了个大概,毕竟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有些声望,能够震慑英军,比起江南提督陈化成,还是强一些的。

但是为了断绝余步云的和谈念头,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把所有杀俘戳尸的事,都让余步云亲自经手,这样一来,就算余步云想跟洋人和谈,也没有余地了。

除了杀战俘,裕谦还杀汉奸,特别是对待浙江的四名大汉奸。其中有向英军告密的杨见挺、为英军提供情报的虞国珍、帮英军写过安民告示的郁秀钦,以及为英军采买食品的布定邦,他都没有手下留情,全部斩首,首级送往浙江沿海各厅各县示众,让老百姓再也不敢跟英军有任何的往来。

裕谦的种种做法,没有吓到英国侵略者,却着实吓坏了浙江沿海的百姓。他把矛头对准的是国内的投降派,所以朝内朝外,士子学者,无不对裕谦的这种做法赞叹有加。

当然,裕谦对海防的工事,也是十分重视的,为了防御英军的攻击,他在定海建了一座“土牛”。

定海岛与厦门岛不同,这里远离大陆,四周虽然岛屿众多,但离本岛都有一定距离,清军的大炮射程较近,无法构筑交叉火力。而裕谦的重点也不在此,他是人心论最大的鼓吹者,他坚信,只要有信心,就可以打赢战争。

定海县城南面临海,三面环山,根据这个特点,裕谦将炮台的重点放在了南面,他在这里构建一道土城。

土城的底部宽度大约有15米左右,窄的地方有12米,宽的地方有18米,顶部的宽度大约有5~10米,最宽的地方也有15米。高约有3~4米,长度一共4.8公里,东起青垒山,西到竹山,等于是在定海县城的整个南面,设置了一道土城墙。整个土城墙共设大炮80门,大炮是藏在女墙里,简称土牛。

相比厦门的石壁炮台,土牛更像是一个简装版的石壁。这里没有侧后方的保护,夯土墙也不如花岗岩坚固,土城上的炮位也远不如石壁炮台密集。但裕谦却信心满满,他相信战争的决定因素不是器械,而是人心。

在土城的中心位置,就是东岳山,裕谦利用东岳山的地形,在这里建了一座周长440米的城堡,城堡的南侧是扇形的炮台,共设15门大炮。这就是整个定海防守的中坚力量,名为震远炮城。

土城的西侧是竹山,竹山的事面是晓峰岭,裕谦在这里设置了兵营,准备机动冲杀登陆的英军。在土城的东侧是一座瞭望台,用于侦察英军的动向。

在定远县城的城墙上,裕谦还设置了41门大炮,专门用于县城的防守。

整个鸦片战争前期共有三个主战场,广州、厦门和定海。在这三个主战场当中,定海的防御力量是最薄弱的,炮台不坚固,大炮数量少,士兵也少于其他地区。但定海的调子是最高的,裕谦说,有了这道防御工事,船坚炮利的主客形势,就完全变化了。到时候,我军的大炮可以打到鬼子,鬼子的大炮却无法伤到我们。像如此坚固的防线,扼守险要,固若金汤,形势一片大好。只要英国侵略者敢驶近口岸,或者敢冒险登陆,定让这些鬼子片帆不回。

有一个人不同意他的看法,这个人就是定海镇总兵葛云飞。葛云飞是带兵的将军,他对裕谦的布置并没有太多的信心。他说,整个定海的防守漏洞很多,英军可以登陆,也可以占领四周的岛屿,还可以通过一些小路直达县城。由于我军火炮质量差,数量少,一旦英军用密集的火力压制住我军的炮火,胜负还很难说。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葛云飞说,大五奎山岛距离本岛较近,这里没有驻守军队,很可能被英军占领。据说英军的炮火能够及远,一旦大五奎山岛被英军占领,我军将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按照葛云飞的建议,应该把周边大大小小的岛屿都纳入防守的体系,再增加大量的铜炮,增兵布防,不然很难保证万无一失。

裕谦听到这些话后大怒,他认为葛云飞这是怯战,说的轻,这是意志不坚定,说的重点,这就是在瓦解军心。裕谦将葛云飞一纸奏折告到了道光皇帝那里,他说这些武将不学无术,稍稍给个好脸,就志得意满,处处与人为难,必须严肃处理,不然后果不堪设想。特别是这个葛云飞,总是说一些张皇摇惑的言辞,百般开导,竟然还不回头,现在居然蛊惑得余步云也意志动摇。

葛云飞也不甘示弱,他要求裕谦提前支付他三年的养廉银,他要全部捐出来,招兵买炮,弥补定海的内陆缺陷。

裕谦十分愤怒,葛云飞这种顶杠的做法,让他无法忍受,他不愿意,也不可能这么做。他既不添兵添炮,也不许葛云飞自己去做小动作,他要让事实证明自己的做法是多么的正确。

就在裕谦跟葛云飞,以及余步云之间闹得不可开交之际,有一个人来到了镇海,这个人就是裕谦最敬佩的林则徐。广东战败之后,道光皇帝让林则徐戴罪立功,以四品官衔到镇海来协助裕谦搞战备。

裕谦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万民敬仰的林则徐,那个与英军势同水火的民族英雄,一到镇海,就跟余步云打得火热。竟然劝裕谦放弃定海的防守,将定海拱手送给英军,然后集中全力抓好镇海和内陆的防御。林则徐认为不论定海多么坚固,都无法抵挡英军的攻击,倒不如把定海的守军全部撤到镇海,或者还可能保住内地。

裕谦大失所望,他想不通,那个洋人畏之如虎的林则徐,怎么会说出这样的一篇言论,那个在广州大伸伐挞的民族英雄,竟然会劝自己把定海拱手让人?

作为守土有责的裕谦当然不敢听信这样的言论,他甚至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回复林则徐。好在林则徐很快就被道光皇帝调离了镇海,派往河南河工效力,不然裕谦说不定,还会告上林则徐一状。

定海的炮少,这是事实,但是定海的人也不算少。早在伊里布时代,定海三总兵总计三千人,就驻防在这里。但是考虑到第一次定海之战,张朝发两千多人的部队闻风溃逃,裕谦还是加强了这里的防御。他加派了2600人,使定海的防御人数达到了5600人,再加上560名水勇,定海的人员配置还是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当然,他深为依赖的,还是驻守在定海的三位总兵,这三位一个比一个来头大。

第一位是定海镇总兵,葛云飞。

葛云飞是杭州萧山人,出身于行伍世家,道光三年(1823)的武进士,道光七年他成为黄岩镇水师中营守备。当时他出洋巡查,遇到了剧盗陈兆龙等9人,他诈称自己是商船,力擒九盗。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成为了定海镇总兵,负责定海的守卫工作。他上任之后,抓捕了大量的海盗,浙江沿海由此大定。就在鸦片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他父亲过世,他丁忧回乡,定海总兵由台湾水师副将张朝发接任。

葛云飞是那种典型的儒将,他有很多军事著作,比如《名将录》、《制械要言》、《制药要言》、《水师缉捕管见》、《全浙沿海险要图说》等著作。当时的浙江巡抚乌尔恭额咨询葛云飞,葛云飞答以《巡洋八十七条》,由此乌尔恭额对葛云飞十分器重。第一次定海失陷时,乌尔恭额紧急将丁忧在家的葛云飞夺情启用,让他布置沿海防务。

按照清朝的体制,葛云飞是可以置身事外的,他完全可以拒绝复出。可是他没有这么做,他听说定海失守,连夜赶到了镇海,三天之内就安排完成镇海的初步防御。裕谦成为钦差大臣之后,他兴建炮塞,筑建土城,安排水营船备,事必躬亲,他是定海防守的中流砥柱。

第二位总兵,是位回族将领,他叫郑国鸿。

郑国鸿出生在名将之乡湖南凤凰县,父亲郑朝柱是贵州上江协副将,世代军功。郑国鸿的伯父阵亡时无子,所以他的父亲将他过继给伯父为嗣。郑国鸿十八岁时,世袭了云骑尉。

同类推荐
  • 写着倒国三

    写着倒国三

    中谈笑付都,事少多今古,逢相喜酒浊壶一。风春月秋看惯,上渚江樵渔发白。红阳夕度几,在旧依山青,空头转败成非是。雄英尽淘花浪,水逝东江长滚滚。
  • 武王灭商

    武王灭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波旁之主

    波旁之主

    一场法国大革命让波旁王朝走上终结。一个拥有波旁家族血脉的重生者,继承太阳王路易十四遗志,誓要重回欧洲之巅,历史开始进入一个拐角。
  • 大唐新手

    大唐新手

    穿越界的新手,重生的流放犯官之后,开国县伯宁家的独苗,却身在岭南这不毛之地,好在有京城几大国公的照顾,日子虽苦也还能过得去。平反了,终于能回到长安了,一干纨绔子弟,驰骋与长安的朱雀大街,这是何等的畅快,何等的飞扬跋扈。有人眼红,有人嫉妒,当然也有人暗地里做手脚,一桩桩,一件件的祸事都落在了宁文头上,没办法,也不能就这么丢了穿越人士的脸面,于是振作精神,见招拆招,总算躲过了这些暗算。入朝当官,还是算了,这朝堂上都是一个个的大腕儿,哪里有宁文立足的地方,还是不趟这谭混水吧。挣大钱,修院子,圈土地,咱们直接到太平洋那边去,阿拉斯加的鳕鱼,哈哈,咱们建祠堂,修碑林,总之要让美洲人民知道,咱们才是正统。
  • 三国大衰神

    三国大衰神

    他,未曾作大恶,却破纪录的倒霉了九辈子,没有一世得善终,颐天年。再衰一世便会魂飞魄散,永不超生。最后的一次机会,给了他选择的权利,若能安然去世,便能修成正果,飞升仙界,位尊武威福耀大仙。原本以为他会选择投胎为闲散王爷,不曾想,却落入战乱纷飞,豪强群起的东汉末年。瓜子花生矿泉水,啤酒饮料八宝粥!各位看官,麻烦挪下脚
热门推荐
  • 牧马湖村

    牧马湖村

    一代人在村庄中到城市里的无数故事,并从中写下自己的内心已及生活的现实
  • 唯美校园恋

    唯美校园恋

    本书是有关一段校园之纯洁的爱。每个人在学生时代时总会偷偷的喜欢上一个人,但这种喜欢是纯洁的。就像本书的内容一样!敬请期待本书吧!
  • 都市之无敌胖子

    都市之无敌胖子

    18岁之前不能动用任何的家族势力,诛家大少任人欺凌,18岁后偶遇宅神。宅神:“我与你三件宝贝,其一,可让你脱胎换骨,其二,可拥有超越正常人的思维能力,其≡,超越常人十倍的肉体。”诛吾晨当即下跪口中直叫道:“宅神万岁!宅神万岁。”
  • 豪门最强赘婿

    豪门最强赘婿

    “上门女婿?”“即便是上门女婿,我也要做最强的上门女婿!”看着倾国倾城的美女老婆,楚天强势道。
  • 河下森林

    河下森林

    在天际的一座无人岛上,有一个森林。终年无人问津,但无数航海的人都祈望达到哪里,它是罗盘上显示的财富聚集地。它只有在人们无望的时候纵身跃入海底,如果侥幸活着,很幸运,你已经进入了财富之国,而能够在两个世界中来回的,至今只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 灵气复苏之最强伴生武器

    灵气复苏之最强伴生武器

    灵气复苏,异世界重叠。觉醒之夜,苏醒伴生武器。而我,穿越了……穿越到生命禁区,瞻仰古之大帝墓碑刻字,开启一段无敌辉煌路。
  • 我是狠人大帝的同乡

    我是狠人大帝的同乡

    穿越到遮天这种高危世界,还是剧情开始的二十万年前,被系统弄成圣体的杨玄表示亚历山大,然而...看着面前拿着鬼脸面具的邻家小丫头,后背直冒冷汗的杨玄,心中是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能给我换个世界吗?!!!!!!!”p.s.非遮天同人的无限流,不喜勿喷
  • 寄存在青春的浪漫

    寄存在青春的浪漫

    刚刚脱离枯燥高三生活的三姐妹相继来到了c市的一所知名大学,开启了她们的精彩人生,在美好的校园内她们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但是当她们步入社会的时候,她们都还能像大学那般要好吗?还是最终会成为陌生人呢?
  • 王爷,乖乖束手就擒!

    王爷,乖乖束手就擒!

    莫名其妙摔了一跤穿越成了相府的小姐,成亲当日被素未谋面的王爷夫君休离,还被按上恶妇的恶名,这样的穿越真是倒霉到家了!“贱人,你给我滚出去!”“可以,先交分手费。”于是乎,带着前夫给的五千两银子,她自食其力,置办酒店、开私塾、买下整条街。既然男人靠不住,那就当暴发户。“小姐,王爷在门口等您好半天了。”“让他等着,本小姐现在没空理他。”“小姐,皇上要纳您为妃子。”“去告诉他,要本小姐只当正宫!”“小姐,大将军为您得罪了皇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本小姐看不上!”谁说只有又帅又多金的男人才有女人喜欢?姑奶奶就要富甲天下,玩转古代,坐拥美男一箩筐!
  • 倦芳菲

    倦芳菲

    国破之日,她本以为是千里江山寒色远,不意却终得一湖烟水照晴岚。只是上有贪财姨母引以奇货,待价而沽;下有无良兄妹口蜜腹剑,狼狈为奸。究竟她该如何杀出重围?另有高端大气文艺篇名:《观澜有术》或清新脱俗狗血篇名:《论杀死魏小乙的一百零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