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71500000026

第26章 命运(1)

1847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了大量的金矿,全世界的淘金时代就此开始。那里需要大量的苦力从事开采,而中国当时的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这里的劳动力严重过剩,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从香港走向世界,华工出口救活了香港。

道光的遗命

鸦片战争是亘古未有的事件,却一下子摊到了道光皇帝的头上。当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毕,道光皇帝这才发现,自己已经无力支撑了。

道光皇帝在清朝所有皇帝当中,并不算资质最好的,但也不算太差。他心思细密,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力行节俭。可惜在他的治理之下,大清帝国不但没有蒸蒸日上,反而跌落到前所未有的衰败境地。

他恨极了鸦片战争,恨那些不争气的大臣们,他将弃守吴淞的牛鉴革职拿问,逮捕进京,定为斩监候,秋后问斩。

将余步云锁拿进京,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共同治罪,最后干脆立即处斩。

将靖逆将军奕山革职,从宽任命为正红旗汉军都统。后来又交部治罪,定为斩监候。

将扬威将军奕经,和参赞大臣文蔚革职,定为斩监候。

参赞大臣特依顺和齐慎革职留任,八年无过方准开复。

又将军机大臣穆彰阿、潘世恩和浙江巡抚刘韵珂降三级留任。

如果加上先前革职的林则徐、琦善、邓廷桢、颜伯焘,自杀的裕谦,战死的关天培、陈化成、海龄等人,大清朝的骨干大臣栋梁之材一时间凋零殆尽,元气大伤。

中国古代皇帝有一个通病,执政时间长了,晚年必定是倦政,无论多么优秀的帝王,概莫能免。道光也老了,精力也在衰减,开始厌倦政事。他不愿意处理洋务,更不想听见有关洋人的事,他用这种倦怠的方式,拖着这老大的帝国缓慢挪动。他累了。

可是这个时候,却发生一件巨案,给道光皇帝了一个天大的打击。道光二十三年,鸦片战争刚刚结束,户部勘查银库发现,户部库银被盗925万两,财政已经告罄,再也没有余银可以拿出了。

道光皇帝大怒,他节俭一生,连根蜡烛都舍不得用,衣服上还打着补丁,哪知道户部的这些蛀虫,竟然将整个大清的国库彻底搬空。他下令将所有户部官员和库兵全部抓捕,一个也不许漏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可是非常遗憾,库银失窃已经延续了四十多年,在这四十多年当中,户部一直没有仔细核对过库银,所以这个案件根本就不可能查清,库银也无法追回。

道光皇帝甚至将所有接触过银库的人,全部抓捕在案,要求这些人的家属用银两赎回,一次付清也行,分期支付也行,只要能追回银子,哪怕是一点点,总比没有强。

可惜这个办法,除了逼死这些可怜的官员外,也没有一丁点的实效,库银是真真正正的被偷了,再也追不回来了。

道光皇帝变得心灰意懒,他再也不想君临天下,只想躲在圆明园的角落里,过两天安宁日子。好在五口通商之后,关税突然大增,这笔额外的收入总算帮着大清朝度过了财政危机。到了道光晚年的时候,户部竟然还能有二百万两的盈余,让失落的道光皇帝得到了一点慰藉。

1850年1月23日,孝和睿皇太后过世,成了压倒道光皇帝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他走完了自己坎坷而又平庸的一生。

孝和睿皇太后并不是道光的生身母亲,但她对道光皇帝意义却非常重大。当年嘉庆皇帝突然在承德暴病去世,死时没有留下任何遗诏,是她,从北京发来五百里加急的一道懿旨,让道光登上了皇位。要知道太后生有两个儿子,都正当壮年,自己又留在北京,她完全可以指命自己的儿子接位。但她没有这么做,她把皇位让给了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一生对太后十分孝顺,从来也不敢拂逆。太后也对道光照顾有加,反而疏远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两位相差六岁的母子,一同扛起了大清朝的江山社稷,一同经历风风雨雨。现在太后死了,道光皇帝也已是年近七十的高龄,他一夜一夜的为太后结庐守孝,饭也不吃,觉也不睡,又冷又饿又困,他再也撑不住了。

1850年2月25日,他在圆明园的慎德堂去世,终年六十九岁。

临死之前,他召来了所有部院大臣,当众宣读传位诏书,指定由皇四子奕詝接任皇位,年号咸丰。

有野史称,道光皇帝在奕詝和奕之间难以取舍,最终确立奕詝是因为受到了哄骗。笔者以为,这种情况应该不存在。道光皇帝共有九个儿子,前三个儿子都已经过世,后三个儿子年龄太小,五子奕誴过继给绵恺,所以他的选择只有奕詝和奕两个人。

封建社会的立储标准一共有三个,立嫡,立长,立贤。奕詝既嫡又长且贤,道光根本就没有选择。何况在道光生病的这一段时间,一直是由奕詝代理政务,就算道光十分喜欢奕,也绝不可能立奕为储君,奕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更何况,道光最清楚晚清风雨飘摇的现状,他自己就是一个老成持重的人,尚且不能应付,他又怎么敢把这千斤重担,扔给顽皮轻佻的奕呢?不要说奕,就连成熟稳重的奕詝他都不信任,一口气任命了十位顾命大臣辅佐奕詝。这十位分别为穆彰阿、僧格林沁、文庆、载铨、载垣、端华、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

其中僧格林沁负责管理蒙古各王,他手中的蒙古马队,是大清最后的命根子。

载垣和端华是两位铁帽子王,负责监管咸丰皇帝的政治决策。

载铨是宗人府宗令,负责管理爱新觉罗氏的家务。

文庆是内务府总管,负责管理皇帝的内政家事。

军机大臣穆彰阿、赛尚阿、何汝霖、陈孚恩、季芝昌,负责协助咸丰皇帝处理政务。所以虽然是十位顾命大臣,但真正辅佐奕詝的,是五位军机大臣,另外五位各有其责。

奕詝已经20岁了,已经长大成人了。可是道光还是任命了十位顾命大臣来匡扶奕詝,可见他对奕詝是多么的不放心。但是,道光皇帝却没有任命那个最重要的人,这个人就是咸丰皇帝的老师——大学士杜受田。

杜受田是封建社会里品行最为端正的那类人,他的家庭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书得门第,官宦人家,本人也是品学兼优,正气凛然。可是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真正的政务。自他为官以来,始终负责教导太子,从来没有处理过具体的事务,虽然也曾经出任过工部尚书等职,但从来没有到任,只一心一意负责为皇帝培养接班人。

对于这样的人,道光皇帝实在太清楚了,他教出的学生,一定会品学兼优,但让他来处理政务,只会死守着理法,不知道变通。道光在遗诏中没有安排杜受田为顾命大臣,甚至从来都没有安排过杜受田进军机处,给整个中枢留下了巨大的隐患。

道光在临死之前,把大臣们都叫到了跟前,他要大臣们宣读诏书,却没料到这些一向恭谨的臣子们谁也没有动。

大臣们都知道四阿哥是太子,但却谁也没有动。道光皇帝此时病的已经说不出话了,他急得在一旁猛砸床沿,最后是文庆站起来宣读了诏书。

大臣们不是不想咸丰接位,当时的军机大臣,跟奕也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本能的害怕咸丰皇帝身后,站着的那位饱学腐儒——杜受田。

咸丰皇帝十岁丧母,道光皇帝政务繁忙,根本无心照料他。他一直都跟着杜受田学习,两人不但是师生关系,更是情若父子。杜受田从儒家观点出发,恨极了这些军机大臣,也难怪这些人有些害怕。(其间奕的生母静贵妃大闹慎德堂也是一个原因,以往史学家认为静贵妃是为了奕没能继承皇位这才大闹。实际笔者以为,静贵妃并不关心谁成为皇帝,她关心的是自己没能成为皇太后。她主持后宫十年,却没能成为皇后,始终只是一个贵妃的身份,满以为道光的遗诏会封自己为太后,谁想到又落空了。咸丰朝她顶着皇贵太妃的称号,与自己的养子咸丰皇帝闹了极大的矛盾。她死前奕矫诏封她为太后,她才终于瞑目。此后两小无猜的奕詝和奕反目成仇,成了晚清的一段公案,说到底,就是为了静贵妃的太后头衔。)

道光皇帝死了,他选择了奕詝。可惜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忘了一件最重要的事,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是死在严禁鸦片这件事上。

1839年,林则徐在广州严禁鸦片,孝全成皇后也在皇宫里开始禁烟。当时皇宫里百无聊赖,很多宫女和皇妃都染上了鸦片,这当中最大的烟民,就是皇太后本人。

皇太后并不参与国政,也从不过问宫中的事,她把所有的一切都委托给道光和皇后,自己仅仅做个养尊处优的老太太。

皇后禁烟不敢针对皇太后,连道光皇帝也吩咐北京官员,为皇太后准备秘密的鸦片来源。道光不敢将严禁鸦片的事情告诉太后,他怕太后知道了,为做表率,也去强行戒烟,那样的话,就很有可能送掉太后的生命。

可是,嫔妃们戒不掉烟瘾,又没了来源,都跑到皇太后处求助。太后赏赐的鸦片,又都被皇后没收,一来二去,严禁鸦片变成了太后与皇后之间的矛盾。

孝全成皇后本身就骄横跋扈,对嫔妃们要求异常严厉,动辄打骂体罚,绝不轻恕。她不光责罚这些嫔妃,连道光皇帝也经常约束,她的这种做法,与皇太后雍容华贵一团和气的作风格格不入。

终于有一次,她查禁嫔妃的鸦片来源,牵连出太后。这次宫中禁烟异常严厉,搞得皇太后十分被动,也很没有面子,太后与皇后之间的斗争终于爆发了。6月24日,道光皇帝只得下旨,今后宫中的事情,除四阿哥的事务之外,全部上奏道光皇帝,由皇帝亲自定夺。

虽然没有被打入冷宫,但也等于只保留了一个名分,此事过后,道光皇帝为了安抚皇太后,渐渐疏远了皇后。

1840年正月,皇后生病了,太后给皇后送来了“药酒”,第二天,皇后就死在了宫里,这一天正是林则徐广州禁烟最严厉的时刻。

母亲的去世,对咸丰皇帝的打击非常之大,他本就见不着父亲,现在连母亲也去世了。也许他知道一些“事实”,但谁又敢去追究皇太后,连道光皇帝都不敢稍有异言,还有谁敢。

道光皇帝将10岁的奕詝托付给静贵妃,静贵妃没有让道光皇帝失望,她把小奕詝悉心地照料大,顺利培养成了储君。可是静贵妃有自己的孩子,她与奕

的母子情深,也让奕詝看在眼里,让奕詝受了很深的刺激。静贵妃对他越好,他就越想念自己的亲生母亲。

他恨鸦片,恨朝中的卖国贼,对林则徐等人的事迹,他从小就很仰慕,他深受他的老师杜受田影响,对英国侵略者恨之入骨。

他的所有的恨,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埋下了重重的伏笔。

咸丰皇帝的政治清算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历史上凡是打了重大的败仗,就必须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这个人不是林则徐,也不会是琦善,因为他们的级别不够。这个人只能在两个人当中选择,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宰相。

道光皇帝临死之前,下了一道遗旨,要求自己死后不配郊祔庙。也就是说,道光皇帝决定自己承担责任。但是这道圣旨,咸丰皇帝却不能遵从,因为作为儿子,咸丰皇帝不可能让自己的父亲去承担责任,也不可能在青史中注明自己父亲的污点。那么承担责任的这个人,就只能是穆彰阿。

但是清朝沿承明制,朝中不设宰相,军机大臣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所以这个罪名并不容易扣在穆彰阿的头上,何况穆彰阿本人并没有亲身参与鸦片战争。

咸丰皇帝上台之后,根据杜受田的授意,发布了他的第一道政策,要求所有官员于政治得失,据实陈奏,言者无罪。

这是一道求言诏,他要求所有的大臣都畅所欲言,他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想让大臣们讨论鸦片战争的政治得失,为惩治穆彰阿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这是一个极其微妙的政策,人人都要大胆地说,因为皇帝求你说话,你都不说,说明你跟皇帝不是一条心,肯定会影响自己的政治前途。但人人又都不敢大胆地说,因为谁也不知道皇帝要听什么,万一说错了,虽然皇帝说不追究,但也一定会给皇帝留下印象,今后的仕途十分堪忧。

这一次,耆英正正的撞在了枪口上。

他是文渊阁大学士,按照文官来讲,他是第三位,所以他必须得说,于是他上了一篇《求治之道莫先于用人、行政、理财三大端》。他说:

治理国家无非是用人、行政和理财三件大事,其中的用人之道,必须要分清人才的作用。人的才能分很多种,要使用得当。用人不当,就是君子也会误事,用人得当,就是小人也能实现价值。政府设立官职,要量才录用,如果是诚心办事的人,就是小人也要保留。而不肯任劳任怨的,就是君子也要撤职。

行政之道,也在于获取人才,那些道貌岸然的道学家,对行政没有任何帮助,他们的高谈阔论,泥古不化,与时代严重脱节,反而添乱。中央要用中央的人才,地方要用地方的人才,部队需要令行禁止的将军,他们带出的兵,才会勇敢善战。百姓需要的,是能够维稳地方的父母官,这样地区才能安定和谐。

至于理财之道,现在天下每年有四千万税收,除去费用竟然没有盈余。有人说这是因为天灾,天灾自古就有,又不是今天才开始。所以理财必须探查根本,与其在税收之外,想办法筹措,不如就把正税探查清楚,看看有没有遗漏。

谁都不知道耆英为什么会上这样的一篇奏折,他字字句句含沙射影,指的都是杜受田。他明知道咸丰皇帝对杜受田的依赖程度,也知道杜受田上台绝对不会轻饶他,他为什么主动把刀交给了对方。

就在他上奏折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广西太平天国起义(当时清政府还不知道是太平天国),势头十分猛烈。咸丰皇帝把穆彰阿召来,想听听穆彰阿的意见。

咸丰皇帝从小就对林则徐十分仰慕,他在杜受田的授意下,想启用已经赋闲在家的林则徐。

穆彰阿说:听说林则徐的身体不太好,不知道他能不能支撑这样的乱局。

咸丰皇帝又说,当年鸦片战争时,台湾的达洪阿和姚莹立了重大军功,斩杀英国鬼子一百多人,要不要把达、姚二人派往广西。

穆彰阿说:当年达洪阿和姚莹击败的,其实不是正规英军,而是遭遇风暴的运输船,达洪阿和姚莹冒领军功,恐怕不能胜任广西的战事。

咸丰皇帝大怒,他在1850年12月1日,下了一道《罪穆彰阿、耆英诏》,将两个人在鸦片战争中犯下的“罪行”,来了一次彻底清算。

咸丰皇帝说:

作为皇帝,第一项工作就是任用忠臣,惩罚奸臣。现在吏治败坏,人心不古,是朕的过失,也是几位重臣的职责。

穆彰阿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打击忠臣良将。他阴柔奸诈,排除异己,无才无能,整天想的就是揣摩圣意。以前鸦片战争的时候,达洪阿、姚莹尽职尽责,守住了台湾,他嫌妨碍自己,极力陷害。耆英也是丧尽天良,与穆彰阿同流合污。当年我父亲只知道诚心待人,对穆彰阿信任有加,可是穆彰阿竟会因此横行无忌。父亲在天有知,也一定会明正典刑,不会纵容于他。

朕自登基以来,穆彰阿遇事模棱两可,从不发表意见。这几天英军到了天津,他又想与耆英合伙,让天下百姓再受战争荼毒,其心阴险之极。潘世恩等人保奏林则徐,他说林则徐身体有病,不能支撑。朕要把林则徐派往广西,他又说林则徐的身体不知道能不能去。他想让朕与世隔绝,罪大恶极。

同类推荐
  • 无品知县

    无品知县

    晚清是可恨的、又是可爱的。它孕育了一代人民、铸造了一部血红的历史。帝国有优柔寡断的咸丰,朝廷有蛮横大气的肃顺,江湖有八卦神掌的董海川,民间有皓腕凝雪的缱绻伊人……还有我们那可爱的主人公罗十三。他的到来,使腐败透底的晚清帝国,更添了一丝华然浪漫。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重生之铁血山河

    重生之铁血山河

    一个八零后的目光亲身看八年抗战解放战争以及朝鲜战场,误入山匪、被俘、与部队失散、独自与鬼子周旋、创立特种小分队、袭扰敌人后方……
  • 秦皇悍武

    秦皇悍武

    【历史穿越】现代大学生秦嬴政意外穿越到大秦帝国嬴政身上,接下来加冠除嫪毐,灭韩伐赵,荆轲刺秦王是否还会一一上演?
  • 我成了小月老

    我成了小月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有姻缘我来牵线。傅筠笙,作为鸳鸯客栈的店老板,一方面挣钱生活过日子,另一方面却在情侣牵线搭桥谋姻缘。有人曾问他,为什么选择做红娘,成全别人,苦了自己。他只一笑而言,只恨与她缘未尽,妄图逆天寻四方。终能再求一见。他们原本曾是一对儿仙侠眷侣,确因凡界仙界相隔,终不得见。一本谱写天下姻缘的乐谱,一段感情史上的佳话。
  • 葬心棋局

    葬心棋局

    本是只羡鸳鸯不羡仙,一朝巨变放弃了所有的感情,走上了那复仇之路。为官者鱼肉百姓,为君者视苍生为蝼蚁。这样的官这样的君要之何用?家仇大?还是国仇重?若是两样都是一个目标那就不分彼此。就算是我的双手沾满了血腥,我也要毁灭这个残暴无情的国家。
热门推荐
  • 凰域记事

    凰域记事

    混沌之中有一域,其名为凰,凰域之中有大陆,其名创生,创生大陆之上,修士遍布,门派林立,尽皆为了成为传说中的仙……在创生大陆之上,一个小修士,渐渐成长起来……
  • 绕来绕去还是EXO

    绕来绕去还是EXO

    “你在这干嘛呢?”肖柠檬好奇地问坐在这喝闷酒的女孩。“你说我会不会死啊”“怎么会,我们家苏菲能活到长命百岁呢”“可是别人都说我活不久了,克死这个克死那个我迟早都会死!”苏菲眼睛通红的说。“人总会经历生老病死,你这么好干嘛在意别人的眼光,又不是为了别人而活,你该想想你自己了。”肖柠檬拍了拍苏菲的背。
  • 恋日情缘

    恋日情缘

    二十年前,她误认为被父母抛弃,被送孤儿院后性格孤僻少有玩伴,后被收养。童年受创,二十四岁的她直至遇到冷漠孤傲的蓝劭祁,他带她走出童年阴影重拾亲情再获爱情……
  • 乱花间集

    乱花间集

    某一日,称霸武林近三百年的百花宫中,来了一位应招杂役的少年……
  • 本能危机

    本能危机

    一个普通人秦书意外得到一份记忆,凭借记忆的指引获得大神通者紫衣的传承,原本胆小怕事内向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开朗、处变不惊这一切的变化是好还是坏?随着修为的加深力量的强大,有一些诡异的变化出现在了秦书身上,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外寻找解决办法。世界上许多奇异的现象、不可思议的建筑、灿烂的文明也将一一被揭开神秘面纱
  • 有间往去

    有间往去

    白家人有三条绝不可违的家规1,不可嫁娶陆姓之人;2,不可阅读外国书籍;3,不可忤逆长辈;白露从三岁起便已经熟背此三条。
  • 大战仙

    大战仙

    天仙杨起渡金仙劫不成,解体遁灵陷入虚空乱流坠入凡尘,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一个名为“战气大陆”的世界。恰逢小相爷杨俊轩也莫名暴毙,仙人灵魂与凡人身体的结合,使其获得了新生,杨起的修炼生活也因此改变,且看他能否揭竿而起,重回仙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挖坟匠之升棺发财

    挖坟匠之升棺发财

    揭秘神秘的“驭鼠术”技能,以奇特的盗墓手段带你品读光怪陆离的故事。
  • 鼎山记

    鼎山记

    世家旁系,出头无望,他选择弃文习武,能否摆脱家族刁难,乱世纷争,踏上属于自己的逍遥长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