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49400000008

第8章 运筹篇(1)

)第一节 谋略与长考

“初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 ——杨振宁

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大部分是习惯性的,依靠经验模式和联想记忆来维持。但是遇到复杂情境,人就不得不依靠分析、思考,对事物作出较为理性的判断,而不是依赖感觉。心理学因此将经验性的知觉和直觉与分析性的思维相区分。从另一个侧面,我们可以把思维看成知觉和直觉基础上的一种延伸,也就是对我们知觉到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有时是完善、深化知觉判断,有时则是矫正知觉的偏差。

一、界定明确的问题与界定模糊的问题

心理学意义上的“问题”或“难题”,有时是指人有了既定的目标,却没有达成目标的现成手段;有时,也指人遇到了困难,却难于确定问题的关键和本质。前者是“解决问题”,后者是“发现问题”。当你确定要攻击对手而一时看不到有效的攻击手段时,或者你在考虑如何摆脱某一局部的困境时,你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当你在茫茫乱局中试图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时,当你在进攻和防守之间举棋不定时,或者是在许多好点中难以取舍时,你需要的是“发现问题”,决定问题的主次和缓急、局部和全局的关系。用围棋的语言说,解决问题是战术的问题,而发现问题是战略的问题。战略意图最终要在战术上实现,战术的运用则服从战略的需要。

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相应,心理学还把问题分为界定明确的问题与界定模糊的问题。知道边长求面积,或寻找一条到达西藏的路线,这些是界定明确的问题。如何应付学生出现的某些学习困难,或从事一项前人从未尝试的科学研究,都是界定模糊的问题。

先来看围棋中界定明确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依靠“情境驱动”的解决问题方法。“情境驱动”或者“数据驱动”意味着,情境(围棋的某个局面)已经对应该怎样下有了相当的约束或规定性,由一系列现存的相关环节迅速得出行棋的落点或要点,或者说可以达到怎样的目标。界定模糊的围棋问题需要“目标驱动”。所谓目标驱动,是指根据一系列因果链的考虑来思考实现目标的可能手段,这是需要“长考”的原因之一。心理学也将情境驱动的问题解决称为“正向思考”(working%forward),即遵循情境规定-手段-目标的自然结果;目标驱动的问题解决称为“反向思考”(working%backward),这里的“反向”,指从目标出发,回过去寻找手段。我们先来看情境驱动或正向思维的一个案例:

这是一个局部的进行,黑棋显然想在白阵中能够驻足。黑棋看似散乱,但马上会发现,有搭下的手筋和利用残子的手段(见实战图)。这里从黑1搭下以后就是顺理成章地利用黑7、9弃子腾挪的必然结果,几乎没有任何其他选择(除了黑5可以省略,保留从上边打的机会,对以后作战可能有利)。所谓“情境驱动”,是说局部的目标已经为当下的情势或条件所决定了。以下的图示说明了正向思维流程(见“情境驱动”和“正向思维”示意图)。

“情境驱动”是满足条件约束的自然结果:你只能这样下,而不能那样下。情境驱动的要求是对局部棋形的特性,其结果的轨迹和变化,有相当的熟悉,同时又具备整合各种条件的能力(比如在这个局面中,能不能将黑1靠下的手筋与黑7打、9贴下构成连贯的战术手段是这个局部的关键,其他都是计算问题)。简单说,情境驱动需要知识和经验。所谓“棋熟”,不需要很多思考,情境已经决定了只有这样下的可能。情境驱动适用于某些局部的战术,比如手筋、死活、局部定型,以及抢占局部大场,都具有“情境驱动”的特点。

“目标驱动”。但是,与其他棋类相比,围棋中局部与局部、局部与全局,关系错综复杂,棋盘上选择很多,充满不确定性。而且一步棋的结果优劣不能马上得到显现。这就决定了围棋中有大量的界定模糊的问题。这也是围棋的主要难点。当问题界定模糊时,往往需要确定主要目标(发现问题),然后寻找实现目标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来看曹薰铉(执黑)对崔明勋在韩国1991年王位战的对局案例。

局面至此,布局基本完成,进入中盘,但局面的焦点何在,应该怎样统筹全局的关系,找到恰当的切入点?局面本身没有提供足够线索,这就是界定模糊的问题。所谓界定模糊,有三层含义:

(1)目标不明确。界定明确的问题棋是不需要战略思考的,如何攻或守,只是一个战术和计算的问题,判断不同变化的优劣。比较之下,界定模糊的问题要困难得多。首先,是问题本身不明确,在曹薰铉对崔明勋的这个局面中,问题的焦点在哪里,从局面上很难一眼看到“急所”。是战还是和,是打入还是侵消,是攻是守(或先捞取实利),如何统筹全局的关系和利益,等等,缺乏足够的信息作出判断。

(2)达到目标的手段和路径不明确。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解决问题找不到“抓手”,比如,你要攻左上的白棋,直线攻击只能无功而返。

(3)最终结果会怎样,长远的后果不明确。经过仔细研判后依然没有完全的胜算,或者说没有定论,你可能研究了很多攻击白棋的方案,但是你如何判定哪一个就一定有成算呢?对方会落入你的如意算盘吗?在围棋中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

界定模糊的问题在任何开放和复杂的系统中,尤其是其他人参与的博弈中常常会出现,如商业竞争、国际关系,等等。

按曹薰铉的分析,现在,A、B、C、D、E、F都有一手棋的价值。对一般棋手而言,碰到这样的局面,可能就会挑一步“下起来看”了。但是对职业高手来说,这里恰恰是需要深谋远虑的时刻。曹薰铉提到这一局面的三个要点:右上大块白棋薄味,左下黑被断两子可以借用,下边白棋有B位被打入的缺陷。按照曹九段的观点,职业棋手不会简单地选择一点,而是通过前瞻性地、动态地协调三者的关系实现决策的优化。我们看曹薰铉怎样思考这个界定模糊的问题。

首先,是目标确定。曹薰铉瞄着的是左上的白棋。这是全局的战略重点。这一点可以看到曹九段属于攻击型棋手。如果让李昌镐来下,未必选择这样的制胜之道,而可能选择先稳固自己或者捞取实地(如走局面图中A位),静观其变。

其次,是找到有效的迂回攻击的方法。在此局面中,将三个要点连接起来的关键是黑11、13以后14位的征子关系。这是曹薰铉找到的问题突破口和切入点。

再次,是判断可行性和可能的变数。

按照这个思路,曹九段必须考虑打入后其他可能的变化,设想对手如果意识到自己的企图而作顽强抵抗时的可能局面的判断。设想崔明勋意识到左上受攻的可能,对黑棋的“挖”从上边打,牺牲下边实地(见参考图1),那么黑棋得到很大实利,可以满意。在局面尚空旷时,很少有唯一绝对的必然进行,因此必须考虑在对手反抗时自己的选择是否还成立,及时调整。棋手在脑子里摆出的各种变化的参考图就是为了验证这一点。这是可能的因应方案。

围棋由于疆域辽阔,变化叵测,需要协调全局的关系来谋求最佳的发展,因此“目标驱动”是根本的。也就是说,围棋思维本质上是战略性的。“目标驱动”是在众多可能情形下对未来的构想,它需要想象力、推断能力、计算能力,以及驾驭多种可能情形的应变能力。但是大部分初学者(甚至大部分业余棋手)的思路都是“情境驱动”的,往往会因为只顾一点而不计其余,流于直线、短视、呆板。与业余爱好者不同,围棋高手对局面可能出现的变化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更加敏锐,更善于作周全的考虑。用中国的古话说,就是能够曲尽其妙,优游自如。其中体现的是谋略和构思上的想象力和思路和计算上的深邃和缜密。围棋和其他棋类一样,是斗智斗勇的游戏。谋略的目的便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出奇制胜。

常昊说,比起李世石和崔哲瀚,李昌镐像汪洋大海,更难对付。马晓春说,李昌镐往往给对方更多选择,使对方容易犯错误。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李昌镐为对手提供了更多的界定模糊的问题。局面的焦点、急所、关键不容易掌握,缺少头绪和抓手,或者对结果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自然容易出现缓手。正是这些缓手使胜负的天平缓慢而微妙地向李昌镐倾斜。与李世石、崔哲瀚这样的棋手对局,虽然对手锐利、凶悍,但主战场在何处,问题的焦点在哪里,至少是清楚的。

围棋在棋盘依然空旷时,目标驱动为多,所以需要谋划,需要运用想象力和推断能力,棋下得相对慢(当然也有例外,如罗洗河);随着盘上棋子越来越多,条件约束,互相的牵制也越来越多,棋就会越来越呈现“情境驱动”的特点,想象的空间相对缩小。即使这样,不到小官子,棋还是有很大变数。李昌镐就是把官子下得出神入化,善于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充满想象力的大师。在大部分情况下,围棋的谋略是一个情境驱动和目标驱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协调、优化过程。情境提供线索,目标整合资源。这种协调和优化,往往是通过长考才能实现的。

二、长考种种

长考似乎是围棋的一个独特现象,在其他棋牌游戏虽然也能看到类似情况,但都不如围棋那样达到苦思冥想的境地。可以说理解长考是理解围棋的特殊本质的途径。长考可以是针对界定明确的问题,如对杀,目标非常明确,只是需要花大量时间算清变化。但更多情形下,长考是因为问题不明确,界定模糊。那么,为什么长考?能否建立长考的一般模型?长考有哪几种基本类型?我们先来看长考的一般过程(见图一)。

知觉辨识和整合。在前边《知觉篇》里我已经说过,棋手有时不假思索在第一时间作出决定,依靠的是“第一感”,即对知觉功能的信赖。“知觉辨识和整合”指发现各种问题的线索,包括各种可能利用的条件。

局面分析。但对于复杂多变的局面,知觉辨识和整合是有限的。首先,棋盘上往往呈现多种可能性,这就存在能否同时实现多重目标,统筹兼顾,确定主次缓急的问题。其次,每一种可能性都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实现的。所谓“条件约束”,是指实现目标的限定性,即实现目标必须考虑的现实和可能的因素,包括局面的特点,对手的抵抗和反制等。条件约束的保守含义是量力而行。业余棋手容易犯的错误是,以自己的薄味攻击对手的强势,鸡蛋跟石头拼命,自不量力,或者自己留着薄味,却要急于攻击对手,也难免留下隐患,这都是不顾条件约束的例子。考虑约束条件的更积极意义,是最充分地利用现有条件达到最积极、最有效的目标,所谓效率的最大化,上述曹薰铉的谋略充分体现了后者。局面分析实现这一需要。

行动序列组合,指找到行动的切入点和后续。从过程来看,长考是因为信息(右侧回路)和评价(左侧回路)不断反馈给分析功能或行动序列组合功能,从而形成周而复始的过程,方案从雏形到不断修改,重新组合或完善,达到满意的结果。但从理论上讲,永远可能有尚未探索的新的可能性、新的条件制约(求道者的困惑)。因此,决策优化可以无限制继续下去。但是,过度思考会影响行动的决断,造成哈姆雷特式的犹豫不决,甚至本来很明显的好点也在过度思考中变得模糊不清,出现长考出坏着的情形。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的作用,长考的终止规则必然是主观的满意程度,而不是客观的绝对理性。

前瞻和计算。这是将计划细化,并对结果作出判断和评价(左边的回路)。这种计算结果也可能对局面产生新的认识:发现新的可能性和新的条件约束,导致对局面的重新判断(右边的回路)。

用这样一个一般模型,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棋手需要长考。我们可以归纳出四种长考的情形:

第一种情形往往出现在序盘,是选点或选择定式与周边和全局将来发展的关系。由于棋盘还空旷,尚有种种不确定性。这种长考的目的是建立预想图,对将来的大致结果的优劣进行评价,增加胜算,减少不期然的损失或被动局面。长考有助于对序盘布局(或使用定式)的效率、功能作出有远见的、多向度的判断。我们可以称之为布局长考。由于局面尚空旷,“布局长考”不仅要在局面分析上花大量时间,而且要计算以后未必会出现的种种局面,所以十分耗时。赵治勋常常在序盘就用完所有时间,早早进入读秒。有“磨王”之称的邱峻,也喜欢在序盘就频频长考。但是,当今围棋趋于频繁脱先、转换、延缓定型,增加了布局优化的变数和难度。所以,在当今用时规定越来越苛刻的情况下,花过多时间在布局上可能在策略上是不可取的。

第二种情形的长考多出现在中盘,棋手需要处理极其复杂的关系,如势地、攻防、弃取、缓急、先后手关系,将局部战术细节纳入整体战略考量,协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全局的动态关系(稍稍不同的一个次序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局面),得出可行方案。我们可以称这类长考为谋略性长考。出色的谋略常常能使棋手一举确立优势或胜势(如曹薰铉的上述案例,李世石对古力三星杯决胜局83手以下一举奠定胜局,等等)。“谋略性长考”虽然与“布局长考”一样均为战略性长考,但对思考的周密性要求更高,因为棋盘上落的子越多,意味着条件约束越多,优化方案的随机因素(变数)和自由度就越小,有时只有一种行动序列是可行方案,走错一个次序都会前功尽弃。

长考的第三种情形出现在短兵相接的中盘作战中,如打入的后续、治孤,或局部的攻防、转换等。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你死我活的战斗。我们可以称之为战术性长考。与战略性长考不同,这类长考不需要过多的形势分析,但需要大量时间用于严密计算和对各种变化的确切结果(如气和劫,得失等问题)的判断和比较。藤泽秀行与加藤正夫的对杀名局一手“跳”用时近三小时,据称计算了200余个变化,最后断定可以杀对方大龙。之所以要考虑如此多变化是基于一个简单的条件约束,只要有一种变化能使大龙绝处逢生,199种能杀大龙的变化都变成徒劳。对这一名局我在第三篇“计算与工作记忆”再作详谈。

长考的第四种情形比较特殊,是棋手陷入困境,频频长考,如战术上找不到好的应手和手段,战略上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和胜负手。我们可以把它暂且称为“困境长考”。想象棋手的苦思冥想,用长考模型来描述,就是在反馈控制回路里反反复复,寻寻觅觅,始终找不到出口(所有的搜索结果都不能满足目标要求和条件约束)。吴清源对本因坊秀哉的世纪名局,秀哉“打挂”13次,一路苦战。据说是几个弟子帮助拆棋后,终于160手找到破空的妙手,才绝处逢生,2目胜。罗洗河在下得很顺时非常快,但遇到难局时也会频频长考。

同类推荐
  • 劲羽飞凌:羽毛球

    劲羽飞凌:羽毛球

    本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羽毛球基本规则、羽毛球打法类型及其战术、羽毛球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大赛、中国羽毛球的发展及其辉煌、期待北京奥运羽毛球等。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足球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足球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 健身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健身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只因我们认识不清,没有坚持,所以我们瘦身不易成功。为了本该属于我们的快乐和美丽,我们一定要对瘦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学会坚持。把坚持当成一种习惯,把瘦身当成一种使命。小S说过:“我就是胖,可是我会瘦身。”只要你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你一样可以吸引众人的目光。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中外田径名人常识(上)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中外田径名人常识(上)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 大学武术实用教材

    大学武术实用教材

    武术又称国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明珠,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孕育于古老的中华文明之中,寓含着深奥的哲理,集意识与肢体运动于一体,有健身医疗、防身御敌、娱乐欣赏、练意养性之功效,老幼病健人人适宜,斗室之地即可练习。故此,不仅见爱于华夏大地,且广泛传播于异域海外。
热门推荐
  • 我在古代做吃播

    我在古代做吃播

    阮眠眠十五岁之前在孤儿院长大,没有父母亲人,凄凄惨惨这年又被赶出孤儿院,自力更生孤苦无依的她没想到被那个丰神俊朗的男人捡了回去。吃饭还能赚钱?阮眠眠第一次觉得命运之神眷顾自己了。有饭吃,有钱赚,还有帅气老板。什么?老板是穿越的?果然是足够特别呢(阮眠眠星星眼#)
  • 莫道不相离1

    莫道不相离1

    这篇故事的很多灵感来源于我的一些个人经历。分开差不多三年以后,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恢复了联系,聊着聊着,我发现她似乎忘了很多事情。忘了当年我曾有多么喜欢她;忘了当年我曾为她做过的那些傻事;忘了当年其实是她不要的我。一些记忆,好的或者坏的,开心的或者难过的,她都不怎么记得了。我不太喜欢遗忘,因为记忆不论好坏,都让你开始变成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所以总觉得,如果她忘了,那么至少自己总该记下些什么,才好……
  • 灵秀山河

    灵秀山河

    钟天地之灵秀,蕴山水之华英。天地万物,尽皆有灵。茵茵草木,锦绣山河。神奇的灵秀大陆,光怪陆离的仙侠世界,万族林立,群雄并起。一个从小部落中走出的少年,奋力崛起,热血征战修仙路。
  • 小儿心腹痛门

    小儿心腹痛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西游之我变成孙悟空

    重生西游之我变成孙悟空

    有一次,他们十个人,却莫名其妙被雷劈中了。当张立晓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块石头里。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我是孙悟空!”“我要做妖王,做不一样的孙悟空!”【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侵权,请见谅!】
  • 爱你,不过转眼瞬间

    爱你,不过转眼瞬间

    我爱你,不管时间过了多长,不管里面爱的故事有什么,只要你记住,我永远是你的挚爱。《爱你,不过转眼瞬间》知道么?在我看见你的第一眼,我就看上你了,傻瓜
  • 神豪之洛丽塔少女

    神豪之洛丽塔少女

    他作为一个富甲天下的富豪,懂得与人为善,与物为惜,不高点调,不攀比。低调的坐在1036米的公司大楼里签字盖章。
  • 听说你曾经来过

    听说你曾经来过

    因为一场意外而失去部分记忆的女孩,在梦境中似乎听到了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声音—那是一个只属于过往的空间
  • 初中那些年的爱情

    初中那些年的爱情

    那些年我们的早恋故事,那些年我们的遗憾,和那些年我们遇到的渣男
  • 狐仙王妃:我是人类

    狐仙王妃:我是人类

    一位普通的宅女,一场意外,被穿到了一位狐妖的身上,这可能是一只最弱的狐妖,就算再弱在人间也是超人般的存在,可是她却被一位奇葩王爷抢亲,本来想安安静静过日子的她却无辜被卷进斗争当中,面对这位没权没势的王爷她只能依靠自己解决那些问题,她要如何面对这尴尬的身份,又如何在这个时代生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