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43000000023

第23章 虽活在世俗中,(2)

此人越看越喜欢,决定以十万元的价格买下来。当他与老伯商量此事时,老伯有些犹豫,因为这个紫砂壶是他祖父留下来的,他们祖孙三代,一直用这个紫砂壶喝茶,他已经用了将近六十年,从不知道这个壶这样值钱,一时间他也不知该作何决定。

晚上回到家后,老伯竟不知道将紫砂壶放在何处,以前都是随手放在床边的桌子上,然后躺在床上一边看电视,一边喝茶。现在他每躺一会儿就要起身看看,看到紫砂壶还好好地在桌子上,他才能再次安心地躺下。更让老伯烦恼是这个消息迅速在人们之间传开来,大家纷纷登门拜访,有人问他还有没有更值钱的宝贝,有人向他借钱,甚至半夜有小偷光顾,老伯之前平静的生活完全被打乱了。

又过了几天,那位古董收藏家来到了老伯家中,这一次他带了二十万。老伯再也无法忍受了,他叫来所有的人,然后拿起砍柴的斧头,向紫砂壶砸去,转眼间紫砂壶在众人惊愕的眼光中成了一堆碎片。

没有了紫砂壶,再也没有人来打扰老伯的生活,他依旧靠开茶馆为生,生意依然那样不温不火,但是老伯却生活得很平静,一直活到了一百多岁。

内心的束缚大多来自于对名利的追求,放弃了名利也就赢得了内心和生活的平静。对于生活在世俗中的我们而言,放下名利,就意味着我们要克服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障碍,寻求内心的平衡,使灵魂得以超越世俗,以俯视的姿态看着大千世界。这样就能够剔除掉生活中很多浮躁与浅薄,避免愚蠢和荒谬出现在自己身上。

一位已经一百二十岁高龄的老人常常开玩笑似的对人说:“阎王爷太忙了,把我给忘记了。”许多人慕名而来,向她讨教长寿的秘诀,她总是笑着说:“如果有秘诀,我现在就是世界上最老的富婆了。”

据老人讲,她这一辈子从来没有揣测过别人的心思,更未算计过他人,也没有在乎过自己能活多久,只是认为身体健康是上天赐予她的福分,她应该珍惜。在老人九十五岁那年,一个中年人找到老人,表示愿意每月支付老人二百元的生活费,直到老人去世,但条件是老人去世后,必须将所住的房子留给他。老人对这个要求欣然接受了,并与中年人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书。

中年人本以为已经九十五岁的老人活不了几年了,自己很快就能够得到一栋房子。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老人身体一直健朗,反倒是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后来他整日盼望老人能早些死去,甚至暗暗诅咒老人。结果老人依旧活得很好,他却先死掉了。在十年的时间里,他总共提供了两万多元的赡养费,早已超过了老人房子的价值。

可以看出,老人的生活一直很快乐,即便是有人觊觎她的财产,也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生活。这样豁达开朗的人,自然不会被名利所困扰,不会陷入名利的囹圄。在他们眼中,看到的只有快乐和幸福,而那些总为名利而伤神的人,是无法体会到这样豁达的生活的。

人活一世,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只有学会停停脚步,才能欣赏到小桥流水的美景,才能体会到微风拂面的惬意。费尽心机地去追求名利,却失去了人生的快乐,可谓是得不偿失。与其如此,还不如松绑自己,轻松获得欢乐。

有气节,才有威严

因为人到无求品自高、人到无私功自大、人到无欲自然正,能够无求、无私、无欲不就很好做人了吗?

——星云大师

生活中,但凡我们敬佩的人,都是无欲无求之人。有的人不贪慕财富,淡泊名利,所以他们能够做到乐善好施,赢得人们的尊重。有的人不贪生怕死,所以他们能够舍生取义,在人们心中树立起威严的形象。

星云大师将此称为气节,他认为,义是礼义廉耻的纲目之一,所以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最不可失去的就是气节。有气节,才会有令人敬佩的浩然之气;有气节才能不为富贵所诱惑,不为强权所屈服,不因贫贱而自轻。不管是在人生的低谷还是高峰,都能够用一种刚正不阿的姿态傲立于世。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有诗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可谓是“气节”二字的真实写照。

屈原出生在战国末年楚国的贵族家庭,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有一番作为。早期,他的才能得被楚怀王认可,任左徒、三闾大夫。国家有什么大事,楚怀王都会与屈原共同商议,还让屈原参与法律的制定。屈原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那时的楚国在屈原的努力下,国力有所增强。

但是楚怀王身边除了屈原这个忠臣外,还有许多奸臣,例如,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等人,他们收受了秦国李仪的贿赂,从中挑拨楚怀王和屈原的关系。昏庸的楚怀王听信了谗言,再加之屈原性情耿直,楚怀王对屈原越来越疏远。后来秦国要与楚国签订黄棘之盟,屈原极力反对,楚怀王丝毫听不进屈原的进言,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与此同时,楚怀王还将屈原驱逐出郢都,屈原开始了被流放的生活。

楚怀王投靠秦国后,才发现自己中了计,但为时已晚,最后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楚襄王即位,他继续对屈原进行迫害,将屈原流放到更远的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看着自己的国家破败,屈原的政治理想彻底幻灭,对前途感到十分迷茫,于是选择了自杀。

在自杀前,屈原遇到一个渔夫,渔夫劝他要想开一点,不要自讨苦吃,但是屈原却表示宁可死,也不能使自己的清白之身被世俗玷污,不能让自家几代蒙受世俗之哀。说完,屈原便投江而死。

老百姓为了纪念屈原,在屈原死的那天,包许多粽子扔进河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咬坏了屈原的尸体。后来渐渐形成一种习俗,每年的这个时候,老百姓都会包粽子、划龙舟,以此表达对屈原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孔子曾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意思是说,人宁可为义而死,也不能无义而生。屈原舍生取义,在世人心中留下了光辉的形象。气节除了体现在爱国中,还体现在社会活动中,甚至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就是一位有气节的志士,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被传诵至今。当年,陶渊明在彭泽当县令,冬天时一名官员来视察,这名官员性格傲慢且粗俗,他刚到彭泽县,就命令县令陶渊明前来见他。

陶渊明心中很反感此官员假借上司的名义发号施令,但却不得不马上动身前往。这时陶渊明身边的人说:“见到对方时要十分注意,否则他会在大人面前说你的坏话。”陶渊明听后,立刻脱下官服官帽,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如此小人折腰。”说罢便写了辞职信,从此隐居山林,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陶渊明晚年的生活很困难,一场大火使他的全部家当毁于一旦,一家人的生活更是贫困交加,此时的陶渊明也没有想过要求助于他人,最后在病痛中去世。陶渊明注重气节,舍官从文,官场上少了一位清官,文坛上多了一名诗人。可见有气节的人,不管在什么位置上,都会成为令人尊敬的角色。

拥有气节,就能拥有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勇气,这是一种内心的修养,是一种不计得失的大气,是看淡名利、威武不屈、富贵不淫的正气。可以说,气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发展之基,没有气节的人无法得到他人的信服,自然也无信可言。

要让自己拥有真正的慧眼与慧心

有智慧的心,才能明白自己;有智慧的心,才能认识世界;有智慧的心,才能洞察一切;有智慧的心,才能预知未来。

——星云大师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所以凡事都要亲眼看过才肯相信,难道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的吗?不尽其然,孔子曾说:“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属实,何况是道听途说呢?”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颜回在为孔子煮粥,忽然发现有块脏东西掉进了锅里。于是他连忙用汤勺把它捞起来,准备丢掉,可是又觉得丢掉未免可惜,毕竟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于是就把它吃了。恰巧这时孔子走进厨房,还以为颜回在偷食,就把他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颜回立刻为自己辩解,听了颜回的解释,孔子才明白是自己没有弄清楚事实,冤枉了颜回,于是说出了上面那句话。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而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只是一个定格的画面,既没有前因,也没有后果,所以很多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

一老一小两个僧人到远方云游,到了晚上,他们借住在一个十分富有的人家里。那家主人见这两个僧人穿着简陋,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所以对他们态度十分冷淡,只招待他们住在了冰冷的地下室中。

小僧人感到十分气愤,这家人明明有很多客房,却让他们住在地下室,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给这家人一点颜色看看。而老僧人却是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乐呵呵地把棉絮铺到地上,准备休息。这时,他忽然看见地下室的墙上有一个洞,于是便起身将洞补上了。小僧人见状,问道:“师父,他们这样对待咱们,你为什么还要替他们补墙上的洞呢?”

同类推荐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悟道

    悟道

    本书是采撷星云大师的禅心禅话,锤炼成一本智慧的结集,希望在每个读者的心中开垦一块天地,洒上几颗莲花的种子,等待净莲绽放的日子,身心皆安,烦恼不再丛生……
  •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贝德士中国基督教史著述选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美国宣教士贝德士在南京沦陷,数十万同胞遭到日寇屠戮时,毅然担负起保护难民的工作,不少中国人在他的救援下保全了生命。本书编选自他的书信集、笔记等,是研究中国教会史、近代史的重要文献。
  •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如何解脱(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生命的本质,开篇就在探究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本性禅师认为,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幸福,而是在追求现世的尊严,和来世的拯救。在探究生死的过程中,回答了何为解脱这一问题。
热门推荐
  • 北风语

    北风语

    勇敢不是心态,是一种信仰。我不追求至高无上,更不追求雄霸四方,我只想活得精彩。
  • 我的短裙

    我的短裙

    她已经一忍再忍,为何他仍咄咄相逼?结婚前夕,他明目张胆的去会前女友。她,只是一个他闲暇时候的消遣工具而已?当友情、爱情双双背叛,她还岂能再当弱女?臭男人,看招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代替我爱你

    代替我爱你

    “你好,再见”这一部是治愈向作品,并不是每一段爱情都惊天动地,我想用我简陋的文字,来描写一个简单的故事,也许不算平淡,但讲的是普通的感情纠葛。世界这么大,总会有人替我爱你……只有一个男主!只有一个男主!只有一个男主!刚开始不喜欢主线的同学可以直接跳看,但是请看到结局,尽管可能很烂俗,但也有一份心。
  • 家庭教师之卢卡迪风

    家庭教师之卢卡迪风

    卢卡迪风,又名卢风,是南京市一所二流大学的三流学生,没有什么心思上课,却异常喜欢家庭教师里面的阿纲,因为觉得自己跟这里面的阿纲很像,都是废柴级别.在一次偶然情况之下,卢风穿越到了阿纲的时代,他的人生会变得如何呢?敬请期待~
  • 未语知心

    未语知心

    文案:都说从天而降的是馅饼,不,也可能是这样,譬如:第一天,一件白色体恤盖在姜知未脑袋上,第二天,一只高跟鞋落在姜知未的脚边,怕污了住处,拎着这些物件扔进了洗衣机。结果,第三天,大红的bra直接高挂在他正在喝咖啡的右臂上。姜知未打死都没想到向来冷清的自己第一反应竟是:这个他真的洗不了!于是第四天,他决定和这位姑娘,好好聊聊。后来的某天,他情到深处时,摊开她的掌心,写下那句: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她才知道,他不是不会说,是不能说。嘘!不用写,我都懂。男主身有残疾,不能说话,不喜勿入。甜文,结局he,内容绝对不小白。
  • 天谴师

    天谴师

    天谴师,一个古老而不为人知的职业,修行天术,替天行道。其修行者不限种族,只需心怀正义,不被其他事物所影响心境,便可修行。若天谴师一但失去正义之心,便会承受上天的谴责,一生受起苦难,至轮回七世方可结束,永生永世不可再入修炼之门。何为正义,自古以来从未有人解释清楚,有人认为正义是平等、是权利、是善、是应得等等,然而,当一切被定义之后,到底何为正义?!
  • 来自王爷的爱

    来自王爷的爱

    两世之情,让两人再次相遇“娘子,想为夫了吗?”造孽男人深情的看着对面的女孩“我不认识你”女孩单纯的眸子里不带一丝杂质王爷该如何宠爱萌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怪兽家长

    怪兽家长

    对孩子,家长从来舍不得,舍不得他们跌倒、舍不得他们失败、舍不得他们受伤、舍不得他们“认输”,事事为孩子强出头。这些年,孩子都走得比前人快,三岁已上网、五岁学会三种语言四种乐器、七岁懂得制power-point……但待人处事的应有态度,却被遗忘了、或者该说:被牺牲掉。金钟罩下,圈养出一个个没痂没疤的完璧孩子,也孕育了一群群张牙舞爪的怪兽家长。教育生态抓狂,怪兽家长横行,学校成了斗兽场。屈颖妍的新作,像一口清泉,文章风趣默之余,也让家长静静反思,时刻警醒,过分催熟孩子也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