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38200000028

第28章 十年赋闲

经历了几十年的宦海沉浮、风云跌宕,一朝罢官,奕訢心情反而倍感轻松,真可谓“无官一身轻”啦!尤其对已过知天命年龄且体弱多病的奕訢来讲。当天收拾好军机处内自己常用的笔墨纸砚等物件回到家中的时候,家人已经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正等着他呢。多年来为国事奔波,也很少有闲暇顾及家人,奕訢内心多的是对家人的愧疚之情。望着爱妻和儿女们,他心中透着浓浓的暖意。

远离了宫廷的喧嚣,他决定开始过一般黎民百姓简单清静的小日子。吃罢饭,奕訢即命人将作为王府标志的杏红色堂帘子绳全部撤下,换成蓝色绳,显示恭王府与寻常百姓人家没什么区别;他自己则以平头百姓自居,戴起了蓝色小帽;并拾起了多年来因忙碌而弃置一旁的兴趣爱好,游山玩水、吟诗作词、结交友朋,开始过起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自打小的时候,奕訢就被唐诗所散发的那样一种无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对其中很多优秀的诗篇,他都能熟读成诵。他自己也进行创作,抒发情志。年轻的时候,几十年繁重的公务缠身,以致几乎不知吟诗为何物了。今日重新拾起旧日的纸和笔,他感到万分的快意,确实都有些生疏了,然而浓厚的兴趣仍在。跨过时空的界限,他想到了北宋时的著名改革家王安石,他因变法遭到封建大地主和官僚层的反对后被迫辞官,晚年多以集唐诗消闲。时过八百余年后,奕訢的境遇与他是如此的相同,历史的场景常常这样戏剧般巧合地上演着。与王安石有着相似境遇和心情的奕訢,逐步放弃年轻时致力于自创的诗路,也开始取唐诗于案头,信手拈吟,消磨日月。

对于诗歌,奕訢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认为诗歌是人的心志的自然流露,如果刻意雕琢、矫饰和约束,则不能达到自由地抒发情感的效果,因而他反对严格地遵守格律,而主张“情动于中,言行于外”。他的集句闲吟,也就如同他追求自由的个性一般,兴致所至之时,为了书写真情实感,他也会情不自禁地“狂吟”几句。鉴于自身的身份、地位,尤其是慈禧对他的余恨犹在,他倾诉的对象是有所考虑的。几十年朝夕与共的挚友中,文祥已逝,现惟有宝鋆是他可以无话不对其说的老友,因而他给宝鋆的诗多为情感的真实流露。《朗润园感怀》一诗,表达了奕訢对一生远大抱负破灭和凄凉人生的慨叹,他写道:

实事渐消虚事在,他生未卜此生休。

赋闲十余年,经常与他一起唱和诗词的还有七弟奕譞,历事道咸同光四朝以76岁高龄退休的董恂,侍读志锐,编修志钧及当时重臣李鸿章等。与朋友间的这种唱和生活,奕訢颇感快意。他在叙述这种生活时称:“一年到头闲居无事,仅以集句自娱,经常与佩蘅相国和朴庵弟往来唱和,几乎没有暇日。每次都遥想古人有文战、笔战、酒战、茗战、棋战等名类,现在我们是以诗战为命题。只取兴到笔随,不重勾心斗角。”佩蘅和朴庵分别为宝鋆的号和奕譞的字,这两人是奕訢的主要诗友。

说起宝鋆的名和号,多年前奕訢和宝鋆之间开玩笑时的爽朗笑声依然还在耳边。据宝鋆弟子何德刚回忆,他们两人经常开玩笑。一日将散值时,宝鋆出军机值房小解,奕訢等了一会儿,宝鋆才回来,奕訢笑问道:“往何处撇宝去了?”撇宝是北京人称解手的玩笑话,含一个“宝”字,宝鋆忙回应道:“哪里,是出恭。”出恭也指解手,含一个“恭”字。你来我往,针锋相对,两人不禁互指对方,哈哈大笑。还有一次,奕訢从太庙出来,指着太庙中驮石碑的赑屃,对宝鋆说:“你看这个宝贝。”宝鋆,号佩蘅,贝、佩,音很相近。赑屃即龟,俗称王八。宝鋆立即听出,是恭王又在开他的玩笑了,他反应很快,马上回答道:“这也是龙生九子之一。”传说中龙生有九子,赑屃就是九子之一;恰好道光帝有九个皇子,奕訢是其中之一,那么宝鋆的意思就是这赑屃也是奕訢你了。两人的智慧和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在谈笑间得到了充分的显现。

为避疑忌,奕訢的交游面并不广;也因是遭西太后罢黜之人,很多人慑于太后势力为求自保,也暗避之,当然这些人也不是奕訢想真正交往的。光绪十二年(1886年)春节,又逢立春,两“春”相叠,本为吉日。往年车水马龙的恭王府今年春节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来拜贺的客人没有几个。鉴于体制的关系,自己是恭王,奕訢也不便先去拜访别人。坐在家中,读书习画,也别有一番滋味!几十年来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自由的可贵,这也是他这次人生挫折的一大真切收获。于是做《丙戌年元旦立春》诗一首,表达此时的心境,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富贵祝来何所遂,世间难得自由身。

光绪十四年正月(1888年2月),他再次撰文称赞这种冷清生活的美妙。每日坐于书斋之中,集成一诗,按月编排次序。诗句虽集自于唐,但用典并不拘泥于古今,犹如画家所用烘托之法。素擅诗词的宝鋆对奕訢的诗词给予了很高的赞誉,称奕訢的诗是“月满无亏,花生有笔,文章假我,天地皆春”。

除唱和赋诗之外,恭府也偶有些小规模的热闹,如奕訢在朗润园中为宝鋆和董恂庆贺八十大寿,人活八十古来稀,值得庆贺。他还为志锐、志钧题《同听秋声图》,为李鸿章写《赠李少荃相国十二韵》。在清流派皆谩骂李鸿章无才无能只懂求和的情形下,他始终认为李鸿章是以多才而任将相,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赋闲养疾的这十年中,奕訢的家庭也经历了一些变故。在经历了连续的丧妻、丧子和丧友的苦痛之后,奕訢更加感悟到了人生的无限悲凉。

光绪十一年(1885年),爱子载潢不幸夭折,奕訢郁结于怀,旧病复发,长久医治都不见功效。医生和家人都建议他出去散散心。奕訢接受大家的建议,带上家人和侍卫,乘小车,随身携带数卷唐诗,由昆明湖泛舟到玉泉山,又由文昌阁过绣绮桥到万寿寺、龙泉庵、香界寺、宝珠洞等地,然后来到普觉寺,共游历了40余日。

行游至普觉寺时,30余年前的一幕又清晰地浮现在眼前,恍如昨日。咸丰二年(1852年),他曾与咸丰帝一同来此寺中,今日旧地重游,可奈已物是人非,他不禁感叹吟道:

寥落悲前事,回头总是情;

僻居人不到,今夜月分明。

地古烟尘暗,身微俗虑并。

水深鱼极乐,照胆玉泉清。

奕訢边走边吟,写下了很多诗篇。在“松竹清幽”禅房与慈云方丈的一席“净话”之谈,将他的一切烦虑骤然荡涤。行至药王殿时,他向药王祈求保佑家人皆身体健康,凡事平安。之后他又游了极乐峰、太古观音洞,或对雨吟诗,或春晚散步,或远眺群山,心中郁结渐渐化解。游至退居庵时,他又向86岁高龄的瑞云禅师请教健身方法,之后才踏上回家的路途。

这次散心游玩,丧子之痛犹存,然而心情与起初相比是平静多了,身体也大大恢复了。奕訢决定将一年多来集的诗编辑成册,这年五月,《萃锦吟》卷一整理编定。集子中的诗集中反映了奕訢这一段时期的思想和经历。

幼子载潢夭折后不到六个月,这年夏季,奕訢长子载瀓病死,时年28岁。刚刚康复的奕訢接二连三地遭受失去亲人的打击,再次病倒了,他悲愤交集,写下《秋夜咏怀》诗一首,抒解心中的悲痛。这一年奕訢已经54岁,近年来连续丧亡四妻,三子女,使他的精神濒于崩溃的边缘。在亲友劝告下,他再度游西山,但心情难与上次一样得到平复。他感叹上天为什么如此地对待他,无论家事政途,都是如此不顺,多年来一直否定天象、天命说的他开始信命了!这一时期,他写下了悼亡组诗,以寄托对逝去的妻子儿女的无限的哀思。在以下这一首悼妻词中,凄凄惨惨心境尽现:

眼应穿,人不见,花残菊破丛,洒思临风乱。无言独上西楼,愁却等闲分散。黄昏微雨画帘垂,话别情多声欲战。

在另一首悼儿词中,他的感伤不禁催人泪下:

花淡薄,雨菲菲,伤心小儿女,相见也依依,绿倒红飘欲尽,晚窗斜界残晖,无由并写春风恨,不觉汍澜又湿衣。

接连的伤痛无情地折磨着本已体弱心疲的奕訢,他遵照旧制,开始在昌平县翠华山,一个雾气缭绕的犹如人间仙境的地方为自己营造陵墓。墓旁的茔庐横匾取“乐道堂”三字,这是道光帝生前留给他的为其一生所珍视的墨宝,奕訢用它命名他的归宿之地。

为置身凡尘俗世之外,平息伤痛,消磨时光,他离开京城,到十里外的戒台寺长期居住。整日与僧人为伍,每天以经卷为伴。在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些变故。对奕訢心绪影响较大的,是七弟奕譞和老友宝鋆的逝去。

七弟奕譞执掌军机处后,在对慈禧的态度上与奕訢截然不同,他极力迎合、满足慈禧的享乐欲望和权力欲望。中法战争刚刚结束的那年六月,大权独揽的慈禧即发布懿旨修因同治帝的死而未开工的三海工程,次年,又决定修颐和园。这两项工程耗资巨大,已千疮百孔的清帝国难以承受,慈禧决定挪用海军军费,同时授意李鸿章以海军衙门筹款以备急需的名义,向两江总督曾国荃和两广总督张之洞分别勒捐二百六十万两白银。晚清官场黑暗腐败,卖官鬻爵,贪污贿赂自此渐成风气。

为了讨好慈禧,奕譞费尽心思。光绪十二年(1886年),光绪帝16岁,已到亲政年龄,按祖制,慈禧应该归政了。奕譞知道嗜权如命的慈禧极不愿意归政。为迎合慈禧揽权不放的心理,他以光绪帝生父的身份,开始积极策划请慈禧继续“训政”的假归政。他带头上奏“吁恳皇太后训政”,在奏折中极力美化慈禧垂帘听政以来的“文治武功”;为了壮大声势,他还指使世铎等人也异口同声地请慈禧再行训政数年,且拟定详细的《训政细则》,以保证训政的顺利进行。

两年之后,光绪帝要大婚了,慈禧再不归政就不成体统了,于是宣布在光绪帝大婚后的二月三日(1889年3月4日)正式归政。这时,奕譞又“主动”指使军机处拟折,提出“亲政后,皇上每日披阅的奏折,仍须交由太后慈览;对各级官吏的任命,由军机大臣拟定后,皇上奏明皇太后,次日再降谕旨”等等。他又同世铎“面商”,准备像《训政细则》一样,拟定一“条目”,确保提议中太后权力的行使。由于奕譞的“努力”,大婚后的光绪帝仍是只有亲政之名,而无其实,一切用人行政大权皆掌控于西太后慈禧手中,直至光绪帝生命结束,都始终没能走出慈禧的阴影。

然而,奕譞所作的一切并没有换来慈禧绝对的信任。尤其是归政后形成的皇帝生父奕譞执政的局面,更加深了慈禧对奕譞的怀疑,她生怕有朝一日奕譞以皇帝生父的身份把持朝政,于是在言语和行动中均透露了对奕譞夫妇的高度的戒备心理。她曾拿当时以旁支入继大统的朝鲜国王李熙的父亲策划“壬午兵变”作比,警示奕譞,并由此严格限制光绪帝与其生父母见面的机会。奕譞感觉到这一点时,心里万分惊悸。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就一直患病的他旧疾复发,不到一年多就病死了。

对奕譞,奕訢感叹道:他是看人挑担不知累,自己挑上吃不消呀!奕譞患病,奕訢多次到府上看望,他这种虚怀若谷、不计前嫌的大方之态尤令奕譞感动。光绪十四年(1888年)时,奕訢还到奕譞府上贺年,品茗和谈诗,这对奕譞来说都是莫大的安慰。自此兄弟俩的感情愈见融洽,对慈禧的心性两人在感情上产生了某种共鸣,只是心照不宣罢了。光绪亲政后的当年花朝日,奕譞邀请六兄奕訢、十弟心泉和宝鋆到自家邸园赏梅,并书《排闷一律》致奕訢,同时赠春笋。奕訢答诗安慰七弟奕譞道:

扰扰人间是与非,醉乡不去欲何归。

漫夸列鼎鸣钟贵,还得山家药笋肥。

在慈禧的专制之下,兄弟俩有很多话不便明说,一首小诗却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之后兄弟间过往更加亲密,尽管如此,奕訢也还是绝口不提时政。他给七弟奕譞的诗也均为韬光养晦之笔。

就在奕譞病逝的当年,与奕訢共事几十年的宝鋆也永远地离他而去了。奕訢万分悲痛,在宝鋆的神主入祠典礼的那一日,他亲自去祠内看视祭器祭品,一丝不苟,直至确信一切均已安排妥当后,才离开祠堂,让人举行典礼。按礼制,亲王和皇子不能对臣子行跪拜礼,所以他不能与大家一起参加祭典,但典礼前来仔细看视典礼安排情况的做法,表达了奕訢对这份友谊的格外重视之情。

家人、友人一个个地离去,只剩下了奕訢。坐在宽敞的庭院中,他愈感孤独了。奕譞、宝鋆去世的这年秋天,他又大病一场,往来唱和之人已逝,他也无心再吟《萃锦吟》了。数月之后,奕訢的溺血症又发作,人也明显地衰老,胡须渐渐斑白。

光绪十七年(1891年)十一月,奕訢在自己的宅邸中庆贺六十寿诞。以往恭王生日,均请来京城名角儿来府中戏楼唱戏三天,今年照例。所不同的是,昔日声名显赫时贺客盈门的恭王府今天于正日之时,除家人外,仅有李鸿藻、荣禄、崇礼、敬信、翁同龢等六位贺客。久在名利场中的他再一次深深体悟到了世态炎凉的失落感。

世事在变,而奕訢那颗关心时政的心却没有变。

在戒台寺隐居期间,他表面上是游山玩水,颐养天年。但内心却时刻关注政局的变化,对国事充满了忧虑。他曾给一棵松树题名“卧龙松”,自认为是蛟龙卧浅滩,在抒发内心的郁闷同时也企盼卧龙再度腾飞。光绪十三年(1887年)末,他病情好转,精神愉悦之时,曾在赠宝鋆的一首诗中述怀道:

平生志气今犹在,四载安居复有群。

在与友人的往来中,他也直接听闻了朝中发生的事情。对近年来的国事,他甚感不满。建立海军,修建铁路的钱,为慈禧太后挪用作为建设颐和园的资费。日本屡次挑衅以来,年轻的光绪帝好胜心切,在多年军备废弛、武器落后的情况下,却一味地主战。

身为皇室子孙,他放心不下这些关乎皇朝命运的事情!然而他只能静坐家中,把心中的那份忧虑深深地埋藏起来。他深深知道慈禧对他的戒备仍在、仇恨未消!光绪十年十月(1884年11月),慈禧五十大寿,七弟奕譞曾为奕訢代请随班贺寿,这合乎情理的事竟然遭到慈禧太后的传旨申饬。光绪十八年(1892年)末,慈禧按例分赏王公大臣“福寿”字时,竟命令撤而不赏与奕訢“福”字,公开地羞辱奕訢。光绪二十年(1884年),慈禧六十大寿时,奕劻替奕訢吁请参加十月举行的太后寿典,慈禧再次断然拒绝了。

看来,奕訢就只能在这样的不如意中打发赋闲的时光,直到生命的终点。但时势却再一次对他发出了呼唤。当他再度被起用时,众人皆惊异地发现,他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了。

同类推荐
  • 绝代佳人——西施

    绝代佳人——西施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13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

    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

    《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收录的人物事迹由人物评语、人物档案、人物写真、记者面对面四部分组成。年度宁夏经济人物评选作为宁夏广电总台的一项品牌活动,自2002年开始,已成功举办7届。推出了一大批负有社会责任、具有创新能力、对宁夏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成绩的企业家,对服务宁夏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贡献宁夏——“灵州雪”2008年度宁夏经济人物风采录》一书共分颁奖盛典篇、经济人物篇、创新人物篇和公益人物篇,共26万字。图文并茂的展示了2008年在宁夏这片热土上辛勤耕耘的12位优秀企业家的奋斗历程。
热门推荐
  • 优雅小主妇的生财旺夫日记

    优雅小主妇的生财旺夫日记

    生财旺夫的女人才是最幸福的女人!那个时候,我们要钱有钱,要爱有爱,我们想多优雅就多优雅,想多奢华就多奢华!
  • 妄陸之玺

    妄陸之玺

    每部作品都有光环闪亮的主角,然而妄陸的人们不一样。主角有着比路人还肮脏落魄的境遇,配角也有他们自己顶天的爱恨,每个人都是主角,每段情绪和感受都是不同的,这些看似荒谬的,没有逻辑的事件交织出来,却是一个磅礴憾人的故事。
  • 玄武变

    玄武变

    登徒子叶凡重生异界,原以为能称霸一方,却不料被众多美女纠缠,让他日夜无暇他顾,累得腰酸背痛……好在家传秘籍,总算搞定难缠美女,从此拉兄弟,建势力,收妹子,夺极权!九州高手,无不一一拜服;四海神魔,甘愿俯首称臣!且看重生小子如何荡平异世,百战称王!
  • 君子动手不动口

    君子动手不动口

    世人皆传:毛家闺女初长成,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毛驴大雄看了看身边翘着二郎腿,咬着狗尾草的女子,重重地哼了一声,表示不屑。男主看着正挽着袖子,粗鲁地帮毛驴洗澡的女子。抚了抚额,表示眼不见为净。
  • 麟儿报

    麟儿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的霸道专制:宠你上瘾

    总裁的霸道专制:宠你上瘾

    慕念悠自从遇上了黎上景,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一摔抱住总裁的裤子,二摔坐在总裁的大腿上,三摔直接被总裁抱上了床。“黎上景,你是不是故意的。”黎上景直接亲上慕念悠的嘴:“这样才叫故意的,懂?”
  • 如果生活变了

    如果生活变了

    如果有一天我所爱的爱我的都不复存在,那么我会做什么?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会做什么,我会看着你的照片痴痴的笑,会与家人和朋友一起聊天。如果明天我就会故去,我希望能拥抱你一下,能在星空下与你畅谈一晚上
  • 缘由你而起

    缘由你而起

    缘分是人与人之间命中注定相遇的机会,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她想,她便是应了这命中注定的缘,才会跨越不可能逾越的时空隙缝只为与他相见吧。
  • 太上神君

    太上神君

    论天赋,不算天才,但武技心法,皆可无师自通!论实力,不算太强,但却能凭一身胆闯进仙界!我是谁?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而已,当运气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想要的皆会自行而来。当世人羡慕我站在世界顶峰瞭望天地的时候,我却只能淡淡一笑,说上一句,喜欢就好。
  • 异界仙君转世

    异界仙君转世

    异世界震慑八荒的武陵仙君惨遭暗算转世到性格内向从小就受别人欺负的男主身上经历一次次的坎坷从此威震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