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30000000017

第17章 构建团队学习力蓝图(1)

找出并克服学习的障碍

现在,不少企业组织都在热火朝天地展开学习型组织与团队搭建的实践。然而,很多企业在推进学习型组织、团队建设过程中却是困难重重。据观察,在企业组织团队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员工甚至是管理人员对培训的抗拒。我们经常能听到的质疑声音有很多很多。

学习没什么用;

有经验、有能力的员工哪还用得着学习;

只要让员工去学习就够了;

工作太忙,抽不出时间学习;

没有好的学习方向、学习资料;

称职的培训老师可遇不可求;

我不知道该如何学习;

……

员工之所以对学习有如此之多的借口,主要基于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的紧迫及其所能带来的好处。真实的情况是,学习除了能使自身的知识、技能、工作态度得到明显加强与改善,还能因此带来工作效能和效率的提高。

其二,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这就造成了学习没有动力,也产生不了浓厚的学习欲望,这才是产生学习障碍的根本原因。

如果在学习型团队建设中,出现了上述员工抵制学习的危险信号,我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予以高度重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存在满足于现状或得过且过的心理,没有学习的紧迫感、原动力和强烈的欲望,对学习或培训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所以,就算强制他们去学习、参加培训,他们往往也只是被动地应付,这样是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的。

在构建学习型团队的过程中,每个领导者都会遭遇各种障碍,真正能够笑到最后并不取决于其组织学习的能力有多强,而是取决于他们克服障碍的能力与耐心有多强。道理很简单,人们很容易保持一时的学习热情高涨,却很难在遭遇一个又一个障碍的打击后,还能将之持续下去。只有让每一个员工都找到自己学习的原动力,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热情,团队学习才能高效、有序地进行。

通常,团队中常见的学习障碍有八个方面。

对变化视而不见

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我多次提到过,逐渐升高的水温让青蛙没有任何戒备心,以至于熟视无睹。类似这种对外界变化视而不见的问题,是团队学习的一大障碍。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对大的变化往往会迅速产生反应,而对细微的变化却有一种麻痹思维。

我们如果不学会观察和分析这些缓慢渐进的变化过程,并用相应的措施去应对的话,那么迟早会发生让我们难以承受的悲剧,就如同那只青蛙一样,不能觉察到水温的逐渐变化,等它感觉到水温不适的时候,已经接近灭顶之灾了。

本位主义

在团队中,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反应:“这一定是别人的错,因为我已经尽力做好了我该做的部分。”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单个人哪怕将工作完成得很出色,但对于整个团队,却远远称不上是最优状态。有时,所有团队成员的个人工作可能都做好了,但最终整个团队反而出了大问题。

可见,我们在团队学习时一定要学会系统思考,学会从团队整体利益出发,千万不能固执地从个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就是一定要克服本位主义的倾向。如果在本位上表现优异的员工不舍弃本位主义的心态,不学会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团队的高效学习与运作就永远也难以实现。

经验主义

人们习惯从经验中学习,并根据自己的总结,不断去进行尝试和矫正。不可否认,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它不是全部的学习方式。如果将所有学习都寄托在经验之上,问题将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因为,在我们周围,由于存在着时间或环境的差异,使得我们不容易观察到决策执行的结果及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将团队中的个体割裂开来,就发生的问题各自来总结原因及教训,往往是无法找到真正的症结所在的。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经验来学习。

个别事件

现实生活中,人们通常把日常生活中的遭遇看成一个个孤零零的事件、一个个孤零零的原因。同样,团队所关注的往往也都是个别事件,比如上个月的销售额、新的成本降低计划、上一季度的主营业务利润等。

然而,对一个学习型团队而言,会对其生存产生威胁的常常是一些渐进而缓慢的变化因素,也就是隐藏在事件背后那些长期而复杂的原因。

学习能力低下

个人学习能力低下、学习速度慢、学习范围窄等学习障碍,在很多团队成员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的。虽然它们不构成学习的主要障碍,但会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长期的成功或失败

成功并不一定构成学习的障碍,相反成功还可能增强团队成员的自信,从而走向又一个成功。但是,长期的成功是潜在的敌人,会构成个体学习的陷阱。因为长期的成功会导致员工变得自满、自负,盲目乐观,往往认为成功可以自然地延续下去,即使出现了不和谐的信号,也往往被忽略,或者被认为是偶然因素,从而掉以轻心。

同样,失败会激发人们寻求变化、试验新规则和新做法的动力,从而激发学习,走出困境,但也有可能成为学习的障碍。

当长期成功的员工开始经历失败时,往往会陷入慌乱之中,往往不等某个主意付诸实施产生效果,便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变革。这些行动常常使问题复杂化,使失败扩大化。当个体频繁遭受失败的打击,就有可能诱发焦虑等不良情绪,无法进行学习。

好奇心减弱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好奇心,而好奇心可能源于现存的问题或既有的需求。团队学习不应该只是建立在好奇心之上,否则学习热情难以持久。

环境干扰

高效的团队学习需要良好舒适的环境氛围,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成员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这些干扰,既有外部的,比如噪音、突然造访等,也有内部的困扰,比如焦虑、失望、其他因素所导致的不良情绪等,都会使人难以集中精力学习。

当然,组织学习的障碍远不止这些,不同的企业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障碍,一定要学会去克服它。如果企业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就已越过了一大障碍。

愿景是学习型团队的导航灯

电影《斯巴达克斯》讲述的罗马奴隶起义的故事。公元前71年,斯巴达克斯领导一群奴隶起义,他们两度击败罗马大军,但是在罗马大将克拉苏的长期包围攻击之后,最后还是失败了。

克拉苏对被俘虏的几千名斯巴达克斯人说:“你们曾经是奴隶,将来还是奴隶。但是罗马军队慈悲为怀,只要你们把斯巴达克斯交给我,就不会受到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刑罚。”

这时,斯巴达克斯站起来说:“我是斯巴达克斯。”没想到,另一个人接着站起来说:“我才是斯巴达克斯。”又一个人也跟着站起来说:“不,我才是斯巴达克斯。”最后,每一个人都站起来说自己才是斯巴达克斯。

这个故事意义在于,虽然每一个人都选择了受死,但是他们所忠于的并不是斯巴达克斯这个人,而是由斯巴达克斯所激发的“共同愿景”——有朝一日获得自由身,是这一共同愿景让奴隶们甘愿为之献身。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一个愿景,否则这个组织就缺乏凝聚力与持久的战斗力。因此,我们看到了一些令人眼花缭乱的企业愿景。

麦当劳——控制全球食品服务业;

索尼——为包括我们的股东、顾客、员工,乃至商业伙伴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创造和实现他们美好梦想的机会;

微软公司——计算机进入家庭,放在每一张桌子上,使用微软的软件;

迪士尼——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

波音——在民用飞机领域中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把世界带入喷气式时代(1950年);

苹果电脑——让每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华为——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跑者;

……

任何一家知名公司几乎都有自己的愿景。在企业界和管理界,愿景是一个很火的新名词,很多管理者对它都不陌生。

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我们的企业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企业应该是什么?

其实,彼得·德鲁克提出的这三个问题,集中起来体现的恰恰就是一个企业的愿景,也就是说,企业愿景需要对这三个问题作出回答: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目标是什么?

愿景是所有组织成员永远为之奋斗并希望达到的图景,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愿景概括了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

建立共同愿景是彼得·圣吉提出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术”内容之一。通过共同愿景的建立,能够使组织、团队内部成员放弃固有的心智模型,勇于承认个人和组织的缺点,因而能够激发组织、团队整体的学习力和活力。

因此,领导者除了应在团队内传达整个组织的愿景,还应当在本部门、团队内部构建自己的部门愿景。当然,前提是部门愿景不能与企业愿景相冲突,也不能比企业愿景还要宏伟。

善于分解企业愿景

从整个企业组织的层面而言,愿景是指企业更高层次的追求,介于信仰与追求之间,比信仰低一层(信仰通常是永恒不变的),比追求高一层(追求通常是短期的),是企业的中期追求,类似于人们常说的理想。可以说,每一个愿景都堪称伟大,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因此,将愿景进行分解,就更显其必要性。

如何分解呢?我们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按组织内部不同的阶层分解。组织中不同位置的人,往往在个人愿景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为高层、中层、基层,乃至一线员工、同一阶层中的不同部门与个体,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所关注的利益点是截然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重点去找到那些求同存异的契合点。就中基层领导者而言,应该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对企业愿景进行分解,并将之融合到每一名员工的具体工作中去。

第二,按不同的阶段分解目标。企业愿景通常是比较长远的目标,为了让员工感觉到目标的可实现性,看到目标达成的希望,就需要对目标进行阶段性分解,在不同的阶段去达成不同的任务。

第三,找到愿景的支撑点。企业组织的愿景需要许多的支撑点,对于中基层领导者而言,就是要将企业愿景具体化为部门愿景。比如,一个售后服务部门,如果将自己的愿景定位为“员工心情舒畅、充满活力地在为用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体现出自身的价值”,那么在这一愿景的背后,就存在着服务顾客、追求卓越的精神,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作风,用户永远是对的等服务准则,诸如此类的支撑点,才是实现部门愿景的关键。

团队愿景的构建模式

如何构建团队的共同愿景呢?这需要相关主管、团队成员一同努力。共同愿景是价值层面的问题,很难说有何标准,也很难说有固定的流程可以一蹴而就。具体可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操作。

第一步:想象。具体做法是:邀请全体成员出席,营造一种比较宽松的氛围,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探询式对话等方式抛出问题(快乐吗?工作为了什么?你有梦想吗?),然后发挥想象力,找到问题的答案。不要求答案全面具体,但一定要尽量形成足够多的备选主题。

第二步:逼真。引导团队成员将主题词进一步具体到自身情况,形成一种逼真的印象,并让成员感觉到这个梦想就属于自己和集体。

第三步:重复。如果愿景仍不够明晰时,适当缓和气氛,鼓励成员不断对场景进行挖掘。

第四步:实施。当成员意见基本达成一致时,迅速总结,并强调这是属于大家的共同愿景,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不断努力去争取、实现。

第五步:反思。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责任,并进行反思,看是否能体现成员的基本诉求。

团队共同愿景的实施要略

团队共同愿景建立起来之后,还应该将之贯彻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对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发挥到切实作用。实施时需注意以下要点。

第一,引导团队成员自觉自愿地建立个人愿景,不能强制灌输,否则团队成员容易有逆反心理;实施过程中不要求全责备,否则容易挫伤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当团队成员取得成绩时,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

第二,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喜好,团队管理者要善于捕捉团队成员的闪光点,并通过正确引导,使它与企业的共同愿景联系起来。同时,要让团队成员懂得,实现自我超越并不是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只要敢于想和敢于做,就一定能成功。

第三,作为团队管理者,必须以身作则,先进行自我超越。

第四,在鼓励个人愿景时,必须注意不要侵犯到团队成员的自由。员工之间应该彼此尊重,对他人的个人愿景应当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能将自己的个人愿景强加给他人。

构建团队学习力蓝图

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深处,有一个名叫比赛尔的地方,这里璀璨如明珠,同时又无比贫瘠。于是,当地的人都渴望离开这个贫穷的地方,但让他们绝望的是,他们似乎永远也走不出撒哈拉沙漠。

后来,一个叫肯莱温的欧洲人来到了这里,他决定亲自尝试一下走出大沙漠,在朝北走了三天三夜后,他终于走出了沙漠。而后,他又返回沙漠,将这一喜讯告诉了当地人。但是人们并不相信他说的话,就又让当地的一个名为阿古吉尔的年轻人跟随他再走一次。

这一次,他们两人骑着骆驼,在阿古吉尔的带领下,不依靠任何现代化的指向工具,连续走了十一天,竟然又返回了比赛尔。

原来,比赛尔人根本就没有方向感,也不懂得利用北极星来寻找方向,所以每次他们试图走出沙漠时都是无功而返。

接下来,肯莱温按照自己的方式,带领阿古吉尔成功走出了沙漠。当地人为了感谢肯莱温,同时也为了纪念这个开拓者,就在当地城镇中心塑造了一座他的铜像,上面刻有这样一句话——你的人生是从你确定的方向开始的!

可见,创造辉煌一定要有目标导向,任何人的真正人生道路都是从他为自己确定的人生目标开始的。

要盖一座大厦第一步要干什么?我们谁见过哪一座楼不经过设计蓝图就去盖的?所以任何事情都需要设计,包括我们的人生、我们的学习。

在陈斌的《李鸿章:甲午之殇》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段话。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明治政府开始以开放性的眼光看向整个世界,急于“求知识于世界”,以脱亚入欧。

1871年12月23日,日本本着“派遣才智卓越精通外语且通晓我国内事务者,前往欧洲诸国及美国调查交际实况,条约缔结及诸税务所规则”的目的,派出了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正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等为副使的规模庞大的政府代表团,先后访问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等15个国家,历时一年零十个月,耗资达100万日元。岩仓使节团的出访,一开始就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关于这一点,在《派遣特命全权大使事由书》中,有很清楚的说明:

第一,“借政体更新”,向各国政府“修聘问之礼”;

同类推荐
  • 员工忠诚教育

    员工忠诚教育

    职工素质教育是指对企业职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教育培训,因此也称为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现代企业所必需的学习型、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员工,因此非常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 消费创富

    消费创富

    本书提出了消费创富的观点,从低价销售、返利消费等角度,讲述了在消费中创造财富的顾客营销模式。
  • 魔鬼营销人

    魔鬼营销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营销这个行业里,魔鬼比人更能受到上帝的眷顾。做不了魔鬼,就不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营销人。小说的主人主是“我”,“我”不是神也不是魔鬼,但“我”把做营销当成自己热爱的事业,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到营销中去,用自己坚韧的钻研精神,完美演绎出一出精彩的营销小说,故事跌宕起伏,小说中的人物在现实中随处可见。无论是从事最基层的销售工作,还是已经在营销之路上成长为大区经理,甚至是营销总监,都能从中吸取足够多的商业智慧和实际操作中的技巧。
  •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若干问题研究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若干问题研究

    系统梳理国内外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文献,运用契约理论、信息经济学、经济后果理论等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动机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博弈和监管问题,探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对于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意义重大。
  • 我国上市公司重大问题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重大问题研究

    本书共八章,前三章主要研究上市公司业绩评估体系、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主要财务问题及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问题。第四、五、六章分别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和重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财务风险及控制和我国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法律问题。最后两章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及股改后的大小非问题。
热门推荐
  • 在柯南世界当记者

    在柯南世界当记者

    一个发生在日本的女记者的故事简介无能者欢迎进目录简看
  • 玉尺量人

    玉尺量人

    玉尺量人,今年的皇上大开恩科,帝师领旨为国选才。国事家事,皇图霸业皆在此科,非同儿戏,且看台前幕后如何量才是举。
  • 归乡龙曲

    归乡龙曲

    这绝对是一个全新的独特世界,年轻冒险家带着半龙血少女重返她的故乡,漫漫旅途后,最终重拾「龙」的记忆。
  • 星辰最后的狂欢

    星辰最后的狂欢

    无面族,生来便有一副面具,死亡时才有自己真正的脸。她们敏感,坚强也脆弱。月就是其中一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诛心师云七

    诛心师云七

    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周一一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姐姐,我的那份就给弟弟妹妹吧。21岁那年,妹妹患病,需要换肾,爸爸说,你是姐姐,你的那肾,就给妹妹吧。手术后,没人来照顾她,第七天,妹妹转院养病,谁也没想着带她走,没人关心她,她选择自己离开,自此,再也没有回过家。27岁时,她姓云名七,回家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户口本,她要去派出所改名字,并且将自己的户口脱离出来……
  •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毅力·一千零九次拒绝

    毅力,是春蚕吐丝一缕一缕地环绕,一丝丝地坚持,才有破茧而出重见光明的辉煌;毅力,是千里大堤一沙一石地凝聚,一点点地累积,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毅力,是万丈高楼一砖一瓦地重叠,一层层地攀升,才有居高临下极目远眺的风光。
  • 假如不再是假如

    假如不再是假如

    少女坐在课桌旁拖着腮,皱着眉,望着眼前的试卷“这种题是给人做的吗?”旁边的男生看着她,不由得好笑的摇了摇头“笨死了,不会问我啊”女孩心里正在想怎么问男生,这么的被男生轻描淡写的说了出来,少女的脸一红“这个怎么做?”。男生看见女孩的可爱模样,没忍住哈哈大笑…(注:这是一个初恋的故事,前微虐,后高甜。)
  • 刻在岁月心中的爱

    刻在岁月心中的爱

    请在一盏油灯下。诉说情缘请静经的聆听书中的爱情故事
  • 御王戒

    御王戒

    浩瀚九州危机四伏,风暴来临人人自危。生死之交患难与共,危难之中责无旁贷。成长之路百般坎坷,似微末中万千萤火。统御万族逆流而上,汇聚成为盈盈星河。“平凡不等于平庸”——牧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