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5400000011

第11章 写作过程的认知负荷研究(1)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知识可分为两类(Anderson):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也称产生式知识)。前者主要以命题网络或图式表征,是关于事实“是什么”的知识;后者主要以产生式的方式表征,是关于进行某项操作活动的知识(规则)。命题网络或图式的形成需要经过一系列产生式活动。这两类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在个体头脑中的表征、保持与激活的特点等有重要的不同。这种新的知识分类方法对写作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人的学习应该主要针对命题,命题是意义、思想和观念的单元,若干个彼此联系的命题可组成命题网络。人脑中的知识是通过与其他知识建立某种关系而储存的,只有通过一定的网络系统储存的知识才能被有效的提取和利用。在人脑中,以命题网络形式储存了大量信息,其中大部分命题处于休眠状态。受外界刺激而激活的命题会进入工作记忆中,也就是当前正在思考的内容,这些被激活的命题会激活与之相关的命题,使之进入工作记忆中,表现为思考的逐步进行,这一过程称为激活扩展。

在陈述性知识获得过程中,新命题进入工作记忆后,成为检索已有相关知识的线索,它将激活原有命题网络中的相关命题。新命题与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同时进入工作记忆中,这时就出现了精加工。通过精加工,新旧命题联系在一起,还会产生新命题,这些都一起进入到命题网络中储存起来。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产生式是指条件与动作的联结,即在某一条件下会产生某一动作规则,它由条件项“如果”与动作项“那么”构成。人脑之所以能进行计算、推理和解决问题,是由于人通过学习,头脑中储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形式表征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之为产生式。从产生式与命题形式上看,“条件(动作”的联结式与“刺激(反应”的联结式是一致的,但产生式中的条件和动作可以是内部事件,不一定表现为外部刺激与反应。产生式与命题的差异可以进一步表现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以命题形式储存的陈述性知识是再现的信息基础,以产生式储存的程序性知识是操作信息能力的基础,就像多个命题会构成命题网络或图式一样,多个产生式可构成产生式系统(规则)。

虽然,可以用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程序性知识,但人们在运用程序性知识时并不会意识到每一步,这就是程序性知识的自动化特点。而产生式系统恰恰能表现出这种自动化的特点,即条件与动作之间的联系熟练化后能自动进行。产生式一般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只要遇到符合它的条件,就会被激活,并发出某些动作的指令。自动化是人类认知加工系统的一个优势,由于自动化后的程序性知识不再占用工作记忆资源,因此,人类可以同时进行一些活动,如“一边骑车,一边聊天”,“一边构思,一边书写”。如果书写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技能,只要不出现生字生词,就不会占用工作记忆资源,不影响写作的其他认知活动。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按照认知心理学观点,写作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影响写作的因素有很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多,如字、词、句的知识(Stanovich,1980)及其训练(Samules,1979,Fleish‐er,1979)对写作的影响,词汇量大小、话语知识、主题知识和个人兴趣在写作中的作用等(Kameenu,1982)。

在材料作文中(学生依据给定的阅读材料和要求进行写作),学生对材料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影响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文章理解中的认知容量问题,Meyer &; Penland(1982)认为语义和结构是相当重要的,语义是针对课文意义理解的,语义改变时课文意义也会变化;结构是内容的组织形式,它独立于课文内容。语义和结构是影响文章理解的重要变量,那么它们在文章理解中起什么作用?Britton(1979)采用两项任务技术来检测认知容量的大小,其基本假设是:在第一项任务中增加认知能量,则第二项任务中减少认知能量。结果表明,文章结构相同,内容不同时,阅读材料的内容、意义越丰富,其认知容量越大。学习者分配较多认知资源给有较多语义内容的课文,同时发现由于资源被分配给课文意义,则将增加对语义内容的学习。当文章的意义相同,而结构不同时,读者更偏向于课文结构丰富的文章。对文章结构的认知加工应包含:在工作记忆中保持较长的句子、分析语法和推理文章结构。因此,学习者随着不同的学习任务而有不同的认知容量分配,如不同的指导语、任务结构和任务要求等。根据上述结果,Britton(1982)又提出了文章理解的“认知内容-灵活分配容量假说”(Cognition content‐flexible allocation capaci‐ty hypothesis)。他认为对文章的理解是一个对内容的认知加工过程,内容包括语义和语法结构,前者的改变将导致课文内容的变化,后者独立于课文内容。在文章结构内容相同时,文章语义内容越复杂,则分配在语义内容上的认知容量就越大,反之,则分配在语义内容上的认知容量就越小。在文章语义内容相同时,文章结构内容越丰富,则分配在文章结构上的认知容量就越多,在文章语义内容相同时,文章结构内容越贫乏,则分配在文章结构上的认知容量就越少。对文章理解的认知容量是自由分配的,随着认知任务复杂性的变化而改变。所以,认知容量是影响文章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阅读过程中,它是自由调配的,文章的语义内容越丰富,结构内容越复杂,则分配在其中的认知容量就越多。

当然,认知容量理论也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如Just &; Carpenter(1992)提出了“语言理解的容量理论”(A capacity theory of comprehen‐sion),该理论认为工作记忆限制语言理解,激活是加工和储存的媒介,工作记忆的激活量因人而异。随着研究进一步深入,认知容量的概念也在逐步完善之中。目前,研究者一般认为,认知容量(Cognitive capacity)是指对感觉刺激有影响的认知加工或资源的数量。对认知容量模型有几种预测:

(1)能量模型假设,由竞争性刺激所产生的干扰是不具体的。也就是说我们同时做两件事时的困难,并不是由于任务的相互干扰引起的,而是因为任务需要的资源超过了我们所拥有的资源。相应地,能量模型预测,只要活动不超过允许的资源总量,我们就能够同时做两件事。

(2)当认知加工所需的资源超过了容量,如果我们试图再同时做第二项任务,那么第一项任务的质量将下降。

(3)认知资源的分配策略较灵活,它可以改变以适应新异刺激的需要。

认知负荷理论正是基于上述理论背景而提出的。

一、认知负荷理论

(一)认何负荷理论的主要观点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是John Sweller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主要从认知资源分配角度来考察学习和问题解决,它以认知资源有限理论和图式理论为基础。认知资源是神经系统中的一些基本操作(Danson &; Schell,1983;Sainbury &; Fitgerdd,1990)。认知资源有限理论的主旨是“总量不变,此多彼少”。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问题解决和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认知加工活动均需消耗认知资源,若所有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总量超过了个体所具有的资源总量,会引起资源分配不足的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或问题解决的效率,这称之为认知超载(Cognitiveoverload)。学习是一种复杂的认知加工活动,典型地受到认知资源限制,任务目标中包含了许多子目标,需要进行较高水平认知加工,这往往会超出个体所拥有的认知资源总量。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失败可归因于认知资源的不恰当分配,这可能与高认知负荷密切相关(Sweller,1988)。认知负荷理论强调了一个有限的工作记忆和一个无限的长时记忆(Miller,1956)。它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图式、规则。

最早使用图式概念来解释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心理学家是Bartlett(1932)。他认为图式是“关于过去反应或以往经历的一种主动组织”,图式可以对新获得的材料进行重构和改造。随后,心理学家们都对图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一般认为,图式是一种认知结构,使人们能够将问题进行迅速归类(Bartlett,1932;Koedinger &; Anderson,1990;Low &; Over,1990)。Rumelhart &; Norman(1983)也曾把图式定义为“表征记忆中业已储存的有关类概念(Generic concept)的资料结构”。安德森对此作了一些补充,他认为“图式是对范畴中的规律性作出编码的一种形式,这些规律性既可以是知觉性质的,也可以是命题性质的”。这样,安德森也就对图式与命题两种知识结构作了区分,而命题网络并没有对可以知觉的规律性加以编码。图式是陈述性知识更为高级的单位,是人对自己熟悉的范畴、文本、事件或其他各种实体中的命题、次序及知觉信息所作的综合。图式可分为概念图式和问题图式两类。某一领域熟练者的长时记忆中储存了大量有效的认知图式,这些图式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起作用(Kotovsky,Hayes &; Simon,1985),并根据所面临的实际情境进行快速、正确归类。这种快速、正确归类是一种自动化的认知加工过程,它不需要有意识控制和资源消耗,可弥补工作记忆容量的不足。因此,图式可以使问题解决者能够超出给定信息进行推测。也就是说,图式知识一旦被激活,就能引导问题解决者以特定的方式搜索问题空间,并寻找问题的有关特征。

Thorndike(1977)研究了记叙文图式,他发现具有“结构相同”图式的学习者比“内容和结构均无关”的学习者回忆率高22%。Glenn(1978)的研究表明,良好图式有利于故事信息的回忆。Dansereau(1980)的研究也表明,产生课文材料顺序的程序能被用于促进学习和回忆。随后,心理学家研究了图式训练技术,如Kintsch &; Yarbrough(1982)对读者进行课文结构图式训练,发现训练组比控制组更能理解课文。Rahman &; Bisanz(1986)比较了良好图式和不良图式的读者,发现不良图式的读者没有较好地使用故事图式,同时使用故事图式也不能改善回忆。Rowe &; Rayford(1987),Bellack &; Aagsbach(1987)也认为,读者对课文的图式越熟悉,就越能理解课文。

规则自动化是无意识进行的。当学习者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熟练后,注意控制下的认知加工将减少,逐渐转变为自动加工。规则若不能自动化,人类行为将是缓慢的、e拙的和容易出错的。因此,图式获取和规则自动化是学习的两大机制,它们都是利用长时记忆来弥补工作记忆的不足(Sweller,1993)。学习中,学习者利用长时记忆中的图式对新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使长时记忆中图式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总之,图式获得和规则的自动化可以大大减轻甚至忽略工作记忆容量的限制。

(二)提高认知加工效率的关键

近年来的研究也证明,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图式获得和规则自动化是减轻认知负荷、提高认知加工效率的关键(Jelsma,1990)。认知图式可以概念化成认知结构,它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为人提供一种类比,以解决新问题。自动化规则是一种以共同原则为基础的特定任务程序,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能够无意识地进行认知加工,直接控制问题解决的行为。以共同原则为基础的自动化规则,可以节省认知资源,从而减轻信息加工者的认知负荷。在解决迁移性问题时,共同熟悉的部分可以通过自动化规则来完成,而新的部分则通过图式来解决。

合适的“工作样例”策略与时间节省、认知资源节省等密切相关,同时在质量上(增加变异性)能促进图式的获得,在数量上(增加样例数)能促进规则的自动化。样例学习是指从具有详细解答步骤的事例中归纳出隐含的抽象知识来解决问题,这是人类自适应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在认知技能获取的早期阶段尤为重要。随着样例学习的有效性得到普遍证实,人们的研究一方面集中于样例学习的加工机制,另一方面则集中于如何设计有效的样例,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迁移和问题解决技能。

同类推荐
  •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

    班级图书角系列: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

    王志编著的《我的第一本历史常识书》分为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两部分,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以短小精悍的文字,为青少年读者娓娓讲述历史的精彩,她以时间顺序为“经”,以各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为“纬”,再现历史风云的种种精彩片断和瞬间,勾勒出文明发展的曲折历程。那每一位耀眼夺目的时代骄子,每一件震憾人心的历史事件,就如同天空中一颗颗明亮的星星,穿越时间与空间的隧道,代代传燃不熄。没有历史就没有今天,没有今天就没有美好的明天。
  • 乱世犹闻读书声

    乱世犹闻读书声

    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这本书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 近忧远虑

    近忧远虑

    全书涉及历史人文、地理风俗、城市建设、时事热点、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上至人大、政协,下至机关、学校、民间团体,有感而发,有的放矢,拨云见日,提振人心!充分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人文情怀,以及作为政协常委、知名学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悦读MOOK(第五卷)

    悦读MOOK(第五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进行科学教育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进行科学教育

    科学是什么?通俗地说,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失踪者的怀表

    失踪者的怀表

    传说中的海神怀表里藏着长生的秘密。可是只有顾梁笙知道所谓的长生只是把一个魔鬼变成了你的样子
  • 超能暴君

    超能暴君

    “既然回不去,何不在这个时代打出一片天下!”陈青锋遥望紫禁城,狠狠说道。
  • 万古绝神

    万古绝神

    凝聚万古剑体,横扫九天神荒。破碎虚空诸界,成就绝世大帝。九冥剑阁阁主残影殇,误闯神庭废墟,陨落重生于百年之后,化身为普通少年尚辰浩,开启了一场与当世天才争锋角逐的逆天之旅。【书友群:310,546,530】
  • 重生之帝女为将

    重生之帝女为将

    上一世,她太傻,不顾一切陪在他身边,为了他付出一切。落的毒酒白绫,这一世,大庆再无南宫燕,活着的是战王燕澈遖,我为自己而活,我定要护亲人安然。国师大人,麻烦你放开本王!不,某人依旧报紧怀中中人,你来护天下人,我来护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金融风暴下的中国

    2008年的冬天,因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世界经济严重减速,五大洲的人们都感受到了料峭的寒意。曾几何时的“暖冬”,在这个冬天消失了它的身影。与风暴发源地相距万里之遥的中国也未能幸免,外贸出口首当其冲,经济列车骤然减速,实体经济广受连累,民生问题渐次凸显……
  • 我有一个时空仓库

    我有一个时空仓库

    苏飞只是点了一个外卖,却意外得到了一座可以穿梭异界的时空仓库,异界的蔬菜肥美鲜嫩,味道极佳,华夏的美食博大精深,美味无比,如果将两者完美的结合起来,苏飞:幸福生活从此刻开始
  • 超智能乒乓

    超智能乒乓

    2050年12月31日,天上砸下了一块巨大的型如大脑陨石,明明是晚上可天还是彤彤红,想被烧起来似的!人们对此进行研究,可大家都失败了无一例外,可谁知,这颗地球上的人类体育细胞变的愈来愈发达了,渐渐的,人类跑步超越了猎豹;跳跃超越了青蛙;力气超越了黑熊;甚至脑力也有巨大进步,研究出了许多前人无法得出的结论!一些大型宗教认为这是神的礼物,不再去研究这陨石,更多的人渐渐相信了这一假设,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无人再提起陨石之事!
  • 大泼才

    大泼才

    远古部族,大大小小散落于九州大地,本就是一本翻不完的书。自己这样一个还残存现代意识的人,都能飞跨时间的束缚,在此处寻吾乡。其它再多的,都不觉得是怪事了。
  • 九禾逸事

    九禾逸事

    九禾已经在这神鬼林中生活了一百年了。一百年间,她行医,采药,治病,救人...哦,不光是人,还有各种各样修炼成精和没修炼成精的走兽们。万事万物皆有灵性,天有天神,地有地精。天神她从未见过,而地精却是她的日常。她的生活很简单,她的信念也很简单,只是医者仁心,悬壶济世而已直到,他的出现,打破了她的生活,将她带出了她的桃源初见他时,他是身世凄惨的五尾狐狼,一朝落难,朝夕相处,却发现一切不过是浮光掠影,雾里看花,她既走不近他,那就相忘于江湖罢了,又何必痴缠初见他时,他笑容明媚如同春日朝阳,千回百转,她本以为自己执子,可谁知她只是一颗茕茕孑立的棋还有她,她引以为傲的倾城美貌,使芸芸众生皆趋之若鹜,然而洗尽铅华,才叹一声,平淡是福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她本以为的因,却不过是结出的果。因果轮回,生生不息,是白驹过隙,还是沧海桑田她说,上古神器,阴阳易位,雷霆万钧。既因她而出,便由她而灭吧......或许,刹那即是永恒......这是一本走兽精怪的百科全书,如有雷同,绝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