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9300000046

第46章 平民化自由人格(4)

当代人格认同危机的一个主要表现是人格(自我)的分化以至分裂。这构成当代中国人建构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第三个“难题”。弗洛姆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类死了。在19世纪,不人道意味着残酷;在20世纪,不人道系指分裂对立的自我异化。”①人格的分化与分裂属于“何种人格”话语的形式性维度。我们可以从个人和社群两个角度分述。

从个人的角度说,多重人格趋于分裂的现象在当代越来越严重。人格本身具有两重性,既具有表演性、外在性的特点,又具有本真性、内在性的特点。在大众面前表现的是一种显性人格,具有表面化的特点,有时有很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在自己独处或在私人交际圈里表现出隐性人格,具有极强的隐蔽性,或许只有自己或少数几个人了解他的人格,有时候可能连他本人也不了解自己的人格。显与隐、内在与外在的错位很容易滋生多重人格。在他人面前,表演性人格表现得比较从众,随大流,开放,乐观,尽量塑造出一个容易被大家所认同的人格形象。在面对自己或知己,本真性人格表现得比较真实,他会倾诉自己的苦恼,展示自己深层的心理,或者是阴暗的,或者是光明的。社会上出现许多贪官,他们身居要职,在大会上讲得头头是道,满嘴讲的是官样文章,什么反腐倡廉,什么为人民服务,可是在背地里,在私人场合里,干的却是男盗女娼的勾当,干的是祸害百姓的丑事。这些人是典型的表演性人格与本真性人格分裂的当代例子。

从社群的角度说,社群所持的人格认同与个人所持的人格认同之间的裂痕在当代越来越大。一个社群有一个社群提倡的价值原则与取向,它们构成这个社群所希冀的整体人格认同,对个人的行动有引导和激励的作用。然而,每个个体往往有自己的人格认同和价值取向。在传统社群里,个体与社群的价值取向常常是一致的,发生冲突的情况比较少。中国传统家族与“天下”是价值共同体,儒家价值原则整合了人们的意志与思想。可是在当代社群中,文化、价值选择的多样化日益成为事实,人们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选择权利与人格取向,这些认同与取向很可能与社群的价值原则和集体认同相冲突,或者说不一致。

人格的分裂不同于人格的分化。分裂是危机的表现,分化则是一种常态。人格的分化可以从多种视角来理解,例如一个人的人格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会有不同的价值层次,如冯友兰讲的自然、功利、道德、天地等不同的境界层次。平民化自由人格承认人格分化的事实,但试图克服分化中隐含的分裂倾向,防止由人格的分化向人格的分裂转折,进而强调自由人格是一种和谐的人格,是知情意、真善美的整合。人格的分化和人格的整合作用内在于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套用中国传统“和而不同”的说法,我们可以说,平民化自由人格是一种“和而不同”的人格,既承认人格之间、人格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分化与差异,又承认差异之上的人格和谐。如果人们能够正视人格分裂的危害性,以分化与整合相统一的视角考察当代人格的认同危机,和谐的自由人格的培育就大有希望。

①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第291页。

第四,“何种人格”的过程性层面: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之间的辩证关系。

“谁之人格”的主体性规定和“何种人格”的实质性与形式性规定都是对平民化自由人格的静态描述,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剖析“何种人格”话语的过程性维度,则是把当代平民化自由人格的建构看作是一个动态的与建构性的过程。

在当代,由于电视、电影等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作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几乎销蚀而尽。这种销蚀具有时间和空间双重意义。因为理想和现实既可以在时间范畴内被理解为未来与现在,也可以在空间范畴内被理解为可能性场域与现实性场域。理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拉平,预示着未来与现在、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隔阂的消弭。这样,世俗化的现实人格成为人们的“理想”人格目标。这个目标在当代有其合理性。在现代性的视野里,个人首先是一个感性化的、现实的存在者,现实的需求和感性满足是个人生存的首要条件。这个事实反映到人格话语上,个人追求的首先自然是一种现实的人格。当代人注重的是当下的感受,看重的是今天的生活。这种人格可能有缺点,但是很真实。然而,关注人格的现实性维度的背后隐藏着当代人格认同危机中的主要问题,那就是:人格的理想维度多少有所忽视。人们满足于现实的人格,把现实人格确认为理想人格。因为理想就在当下,就在现实之中。当代人的这种人格追求与古典的人格追求恰好相反。古代儒家的圣人人格纯粹是理想人格,现实人格没有价值地位,只有比照理想人格标准才有意义。当代人认现实人格为理想人格,实质上是对理想人格的取消。这是当代中国人建构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第四个“难题”。

从理论上看,走出上述危机的一个途径是重新界定当代的平民化自由人格话语,视自由人格为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辩证统一。它既指平民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企及的人格,又指它具有终极关怀的意味,具有超越性和理想性。平民化自由人格的这一辩证品格为当代人格建构中的理想与现实脱节现象提供了支援。

在终极的意义上,平民化自由人格标识的是一种境界,一种存在的意义域。徐复观指出:“在人类生活中,永远存在着只能由心灵去接触,而不能完全诉之于用耳目感官去感受的东西。这种不能完全诉之于耳目感官去感受的东西,并非等于不真实,更非等于不需要。站在人的生活立场来讲,或许这些东西即是最后的真实,最后的需要。”①人的精神境界就属于这种“只能由心灵去接触”的东西。它既是理想的,以一个终极性的、超越性的尺度照看与批判现实人格;它又是现实的,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和世代生成经验中可以感受到的,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可以体会到的。自由境界是“极高明而道中庸”。在自由人格境界的动态提升过程中,现实人格以理想人格为指向,并不断逼近理想人格,“由凡入圣”;理想人格以现实人格为落脚点,并不断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人格,“由圣入凡”,两者呈现出互动的、互相生长的辩证境况。

从过程性层面看平民化自由人格,说明人格境界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用弗洛姆的术语来说,是“生产性”的;不是消费的,而是享用的,不是制造的,而是创造的。现成的人格境界是死的,是等待填充的道德“容器”。生成的人格境界是有生命力的,总是趋向新的可能性,开辟新的自由境域。简言之,本真生命是自由人格的表达。生命以日常生存与世代生成两种方式展开,人格境界的生成同样体现这两方面,不仅体现在个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体现在世代生成之中,不断指向开放的可能性。

①《徐复观文集》第1卷,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第191页。

当代人的意义世界的重建需要有一个安顿之所。人格就是这样一个理想的寓所。人格凝聚着多向度的意义域。对意义世界的探究自然落实到对人格建构的探究上。现代平民化人格的建构直接关联着当代人格的认同危机,这种关联孕育着新人格建构的可能性维度。对平民化自由人格所昭示的意义世界的发掘与阐述,为当代中国的新人格建构与意义世界的建设提供一个思想源头。因此,平民化自由人格话语不仅仅是当代人格建构的一个参考资源,更重要的是,这一话语已经凝结成中国现代精神传统的一部分,它在当代中国的精神生活中仍然并将继续发挥影响力,而且成为当代中国人人格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与典范。

前面的分析表明,当代平民化自由人格是包容了英雄化人格在内的平民化人格,是包容了个性化人格在内的自由人格,是包容了人格分化可能性在内的和谐人格,是包容了现实人格在内的理想人格。这四重人格形象构成了当代中国平民化自由人格建构的总体“骨架”,勾勒了“谁之人格”、“何种人格”的自由人格图像。当代中国人的人格建构必须正视这个平民化自由人格话语。我们也许无法绕过它,但一定可以发展它,超越它。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学衡派思想研究

    学衡派思想研究

    该书是一本纯学术的著作,相信会对有志于了解、学习、研究文史哲的朋友有所帮助。
  •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克氏的第二本畅销书,新译本由《智慧的觉醒》译者宋颜翻译。武术宗师李小龙看了这本书之后,得以从前人的窠臼中逃出,到达“没什么要教给他人”的境界,心灵真正自由。自由是克氏最重要的三大主题之一:爱·行动·自由;也是克氏进行演讲和写作的目的之一:帮助人们从无明和恐惧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
  •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

    里贝特的实验揭示出在任何有意识觉知之前有一个实质的时间延迟。如果所有有意识觉知之前都有一个无意识过程,那么一个必然的事实是,无意识过程启动了我们有意识的体验,因此自由的自愿行动是在觉知到该行动意图之前被无意识地启动的。这个发现对我们理解自由意志有着极为深刻的后果。
  •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人类理想境界

    世界大师思想盛宴:罗素论人类理想境界

    本书内容包括:难免不幸;英雄的不幸;适者生存;厌烦与兴奋;疲劳的工作;妒忌心理;犯罪意识等。
热门推荐
  • 有情何处著思量

    有情何处著思量

    一个有着深爱他的女友的医科大学男生在援藏活动中爱上了一个藏族姑娘,他该如何在两人之间选择?程东旭,你究竟爱着温柔懂事的周希,还是爱着天真热情的达娃卓玛?
  • 发生在那年夏天的故事

    发生在那年夏天的故事

    因为她侍宠成娇,从而导致一无所有,她失去了这辈子第一个对她好的人,从此星星坠落,他便成了遗憾
  • 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

    本书分修身、处世、持家、爱情、交友、职场、谋略七类,从“人生智慧”的角度,重新解读元曲。选入杂剧约50个,散曲14首。
  • 迟先生被拒婚的第七年

    迟先生被拒婚的第七年

    迟遇初见到祝鹿笙的第一眼就想把他定下做新娘子。可祝鹿笙说“我要好好学习,我妈不让我早恋!”祝鹿笙上大学的第一天,迟遇初守在校门口表白。祝鹿笙说“没车没房没钞票,我妈不让。”当迟遇初拿着车证房产证公司股份找来的时候。祝鹿笙室友“不好意思先生,祝同学出国追求真爱去了!”迟遇初暴躁,好样的小猫咪,别让我逮到打屁屁!这就是一个你追我跑的故事。其实你爱的人早就在你身边给了你情深不负。
  • 相识相遇亦相逢

    相识相遇亦相逢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个月老,而月老的职责就是帮他们找到各自的另一半,那么当校草与校花相遇的时候会发生怎么样的故事?又会擦出什么火花?敬请期待!
  • 念长生

    念长生

    迷茫与想家的陆言意外闯到了异星,从而发现这里有许多诡异文明与凶险星球,残暴荒兽,神秘科技,竟然可以发掘身体的潜能,提升自己的寿命!且看陆言在回家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为了回家,我要长生!”喜欢本书的读者可以加陆不言QQ群:470467780
  • 幸孕甜妻:总裁宠妻成瘾

    幸孕甜妻:总裁宠妻成瘾

    “你这是流氓你知道吗?你吻我你问过我意见吗你就吻?你知道不知道我的初吻2吻3吻都给你了,你知道不知道初吻对于女人是很宝贵的,你干嘛吻我啊,你有病啊?”“你有药吗?”“我有药也不给你。”金芃芃傲娇的说道。“金芃芃”“干嘛,男神....经”金芃芃故意把话拖得老长。但这不影响男人接下来说的话。“做我的女人吧!”
  • 永恒之光

    永恒之光

    黑暗之子,重现人间界。逆天之路,无尽征途,永恒之光亦将随之重现。上古神话时代的终结,远古缔造者的重生,黑暗与光明的交界,永恒之光,即将开启!
  • 济生集

    济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瘿

    蚌有伤而成珠,树有伤而成瘿。西南某地,期望百年的铁路开工,大山深处的一方宁静被打破。百年梦圆。有的人辛勤奔走,为铁路建设呕心沥血;有的人在这场盛宴中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