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6900000004

第4章 杨婶(三)

我喜欢杨婶家里的很多东西:清晨的院子,院门是洞开的,杨站长下早班了,从门口走进来;我听见了他的咳嗽声,还有沙沙的脚步声。

客厅的五斗橱上有一只白瓷鼓,里面盛有我喜欢的糖果、桃酥、各种花色的小饼干;在瓷鼓的外围,绘有蓝色的小古人,肥胖的,富裕的,快乐的──不大看得出来,然而细细地眯着眼睛,想必也是快乐的。

我记得她家有一只玻璃杯,方口,短而粗,质地很厚重。不知为什么,多年以后总记得这只杯子,记得阳光照在杯子上,在桌布上打下了阴影。阳光也照在地上和墙壁上。下午的阳光是厚重的,让人喘不过气的;同时也是短促的,匆忙的;同时也是缓慢的、悠长的,给人今生今世、光阴的感觉。

很多年后,下午的阳光总让我想起杨婶,那空明的屋子里,广泛无限的时间,冷静的物体,物体的影子,时钟的点滴的声音。──杨婶。

那时候,我还是个孩子,我不明白很多事情,包括杨婶。我所看到的杨婶,她是那样的明亮,活泼,优雅,她的存在是那样的结实和正大,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丰盈的东西,那也许是一种气息,也许呢,是某种温暖的情感。

那时候,杨婶已经四十多岁了。她再也不会知道,她身体里还有另一个人,那时候,那个人还没有出现,她蛰伏在她的身体里,有一天,她醒了过来。

她是四个孩子的母亲,温良而端庄,她自己也计划着,她要把他们抚养成人,给他们良好的教育,帮助他们成家立业;她要亲自替三个女儿穿嫁衣,为最小的儿子迎娶新娘子……她掸掸手对我奶奶说,到那时候,我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她计划着要做新衣裳,关于布料、样式和剪裁,已经和我奶奶商量好了。有时候,她也会自己画样子,在白纸上,用铅笔仔细地勾勒出来。她的设计很好看,也很“不一样”……然而当真做成衣服时,已经走样了。她想着,总有一天吧,她胆子足够大了,什么都不在乎了,她可以做一件衣裳……谁说妇道人家就不可以穿得时髦一些呢?

那时候,她再也不会知道,她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她代表了某种理想,本色的,温暖的,生活化的;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她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她这样去做了,她做得很舒坦。

在一个晴朗的午后──不知道很多年以后,她是否还能记得这个午后──她和邻居家的一个小孩子坐在自家的客厅里,她在为她梳辫子,一条一条细细的麻花辫,她把红头绳编进辫子里。她搭讪着讲了一些话,有的也不太重要,只是一些闲话。

下午的阳光照在屋子里,有一些物体的影子落在她的裤脚边。还有一只方口玻璃杯,短而粗,里面盛了半杯水,静静的,清洁的,死的。屋子里是那样的明亮。时间一点点地走过了。在下午的阳光底下,一切都被放大了,天地,喘息声,无聊感……很狰狞。

这一幕,杨婶肯定不记得了;在她的前半生,她不会注意到这样的情景,她的世界是那样的完整,安全。她没有任何危险。她在为我编辫子,她把手指插进我的头发里去了。房间里到处有她的气息,温暖的,轻盈的,实实在在的人的气息。

她和我搭讪讲了一些话,并不为什么,有时候她也会笑出声来。

她的四个孩子,那时候已经念中学了,在市一中,平时寄住在学校里,只在周末和寒暑假回家。他们是好人家的孩子,听话,温顺,老师给的操行评语从来都是“优”字。

长相也好,也不是美,只是干净,优越,整齐,和平;总之,教养很好的样子。还有他们的穿着,现在想来也很普通,不过是布衣布衫,夏天穿上淡雅的花布裙子,塑料凉鞋,庄重一些的场合,还会在凉鞋里套上一双纱袜子。

他们的一身行头是那样的朴素,却有身份感。他们的神情也是谦逊的,矜持的;最主要还是他们的气质,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呢,说不清楚,总之,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使得他们与周围庸常的孩子区别了开来。我奶奶常说,杨家的孩子就是洋气,不是穿出来的,乍一看也看不出来,是天长日久,慢慢感觉出来的。

他们也和其他的孩子玩耍,说说悄悄话,谈谈理想和人生,他们似乎有许多苦恼,为一些空洞的东西能沉默了半天。总之,进入青春期了,世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他们的神情始终是淡淡的,坦荡的。

四个孩子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大和老三,老大眉清目秀的,皮肤白,五官精致匀称;她是典型的邻家少女,文静,亲切,利落,那一年她也有十七岁了吧?

老三呢,她是个小胖子,肌肤微丰,骨肉莹润,很有点薛宝钗的风韵;她是个懵懵懂懂的女孩子,也有十四岁了,却和五岁的我玩得最好。她时常带我去田野里,采摘野花野草,碰到野果子,自己先吃起来,吃饱了才想起叫我吃。

她喜欢坐在售票窗口,学她母亲的样子——杨婶也在车站工作,负责售票验票——常常地,她把头从窗户里探出来,东张西望的。逢着客车进站了,或者有人来买票了,她便一路飞奔回家,大呼小叫喊着妈妈。有时候,她把验票手册放在手臂上,用胸脯抵着,很职业化地略微沉吟一下,拿铅笔在手册上划了一杠。这个动作她私下里常常练习着。

逢着寒暑假,杨家便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杨婶常常报怨道:“吵死了,所有的东西都不归槽道,巴不得他们立马就开学。”她轻轻皱着眉头,隔了一会儿,自己先笑起来,她大约也知道,她这话里软弱的、幸福的口气。

为了打发孩子们,她组织他们卖茶水。在车站后门的一棵老槐树底下,摆了一张桌子,几张条凳;白开水一分钱一杯,茶水二分钱一杯;路人要是不喝水,也可以在这儿坐上一会儿,不收钱的。茶水摊只坚持了两天,因为没有顾客,就草草收场了。很多年后,我一直记得这情景,因为这里头有一种很鲜活的、市井的感觉。

我和老三坐在树底下(其他的孩子不屑卖茶),眼巴巴地看着过往的行人;有时候,我们自己也喝茶,手里摇着钱罐子,听里面的铅币发出铿锵的声音。杨婶呢,她站在不远处的一个拐角,正和几个妇女说着什么;她双臂交叉,抱在胸前,不时侧头看我们,很笃定地,她微笑了。我以为她这微笑是很狡黠的。

总之,杨婶把母亲做得很生动,她陶然自得,也很享受。她教孩子们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衣食住行,做事的分寸感,说话的语调,一个眼神和手势。她告诉他们生活的艰辛,以及对付艰辛的达观的态度。她说:“摔倒了不怕,人的一生中谁不摔跟头?但是摔倒了得爬起来,掸掸身上的灰尘,把血渍擦掉,还要继续走路。”

她又说:“假如有一天,我和爸爸,还有你们身边所有的亲人都离开了,那该怎么办呢?到那时候,伤心已经没用处了,那你们也只会擦干眼泪,像现在一样活着。”

她说这话时有一种很沉凝的态度,声音很苍老;又像是自己身外的另一个人在说话,能够撇开自身的一切情感,说得很轻快。她坐在门洞里剥毛豆,时间长了,指甲挣得有些疼,她把手指放在嘴边,轻轻地咬着,吹着气。她笑了起来。

有一次,她带我去市一中,去看她的女儿们。我们走进了一间宿舍,里面没有人。杨婶指着其中的一张上铺,对我说:“这是你大姐姐的床。”她微微皱着眉头,很难为情似地看着我,笑道,“被子都不叠!”

她帮女儿叠了被子,就像在自家一样,拿起扫帚扫了地,又洒了水,这才带着我离开。

很简单的一件小事,任何一个母亲在这种场合,都可能做到的一件事情,很多年以后,我想起来的时候,仍感恩在心。

在她和儿女们的相处中,还有一些细节,我也记得很清楚。比如有一次,她的小儿子,不知为什么,一路发着脾气,哭着朝她走过来;她倚在门边,大约刚吃完午饭,拿小手指去够牙缝里的菜叶。她微笑着看儿子,也学他的样子微微合上嘴巴,挂着眼睛,像有许多委屈似的。偶尔,她也会侧过头来,朝我们挤挤眼睛;趁他不注意的间歇,她又剔牙去了。

有时候她也会撒娇,模仿她的儿女们,自己先笑起来。她沉浸到某种亲和友善的氛围里去了。她做母亲做得这样愉悦,照我说,已经超脱了诸如爱,无私,奉献等抽象的词语。我只是看到了一个女人,她如此生趣、恰当地表达她的感情,对于她的孩子们,她的男人,她的家庭,她是如此的生机勃勃。

她把一切都做到了细处,她在她的世界里是欢腾的,无所不能的。她的触须直指物体的深处,某个细部。它们曲径通幽,别有洞天。枯燥的日常生活在她的染指之下,竟变得如此的辽阔,生动,细微。

还有她的四个孩子,那时候,他们还是少年,他们有着苍白的额,细细的胳膊,他们说话声音轻轻的,有时候也会在躺倒在床上,爆发出爽朗的笑声。他们有很多烦愁吗?小布尔乔亚式的,关于爱情和生活,还有很多空泛的理想。对于未来,他们大约看不到更远的地方,谁知道呢?

在母亲的悉心照顾之下,他们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暖色调的,太阳黄黄的感觉。太阳快要掉下来了,阳光很重,压得人抬不起眼皮子。一切都很缓慢,……他们等不及地要长大。

在那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大约也感觉不到母亲这个人的存在,只知道她是个女人,很含糊,有时也很具体,她的身上有暖香。有她在的场合里,他们觉得温暖。那时候,他们并不以为这是幸福。

很多年后,当他们回忆的时候;──也许他们极少回忆,可是在某个日光沉沉的下午,或者一个人的深夜里,非常不小心地,他们的心思在这段时间上停留了一会儿,那时候,他们该怎么办呢?──他们将如何去回忆呢?

同类推荐
  • 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

    《微暗的火》是纳博科夫小说中极为奇特的一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固有的对小说的定义。这部小说由前言、一首四个篇章的长诗、评注和索引组成。纳博科夫虚构了一名教授兼诗人谢德,以及他的同事兼邻居金波特,诗人死后留下了一首自传性质的长诗,而邻居则为此诗写了前言和评注、索引。长诗仅占全书十分之一,评注却非常冗长繁琐。主体长诗讲的是诗人的一生,他死去的女儿、他对人生、爱情、死亡、真实与虚幻的理解等。而邻居通过长长的评注,将诗的含义解读为一名来自虚构国度赞巴拉的末代国王的故事。作为一个前卫性的探索作家,纳博科夫一直在寻找独创的小说形式。这种以评注为主体的互文结构,反映了纳博科夫的一个观点:“人类生活无非是给一部晦涩难懂而未完成的杰作添加的一系列注释罢了。”
  • 丛林迷失

    丛林迷失

    娜迪亚·汉密尔顿发现自己在丛林里迷路了,她真希望自己没有转到格兰奇学校,真后悔被动参与他们这可悲的露营郊游。没人警告过她在逃青年克雷格·威尔逊和两个走投无路的持枪歹徒也藏身于此。那隐秘的洞穴又藏着什么重要东西呢?有一只野兽出没是真的吗?可能最令人胆战心惊的是那一场小火会逐渐蔓延,直到失去控制,随时能要了他们的命!本书是青少年读者喜闻乐见的历险小说。
  • 澎湃的卫河

    澎湃的卫河

    《澎湃的卫河》是朱润祥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澎湃的卫河》讲述:共城市发现了一处大型煤田,营建坑口电厂遂被提上议事日程。关于坑口电厂的选址问题,卫河市、共城市两级政府各有各的考虑,选址问题出现矛盾,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不同价值观发生激烈碰撞。坑口电厂到底要建在哪里?是发现煤矿的共城市还是距煤矿二百五十公里的宽河县?卫河市市委市政府为何坚持要把电厂建在宽河县?郎忠杰的参与对电厂选址问题的最终决定将起到什么作用?共城市政府是否能够推翻上级政府的决定,最终赢得电厂落户安家?
  • 寻欢作乐(毛姆长篇作品精选)

    寻欢作乐(毛姆长篇作品精选)

    流行作家阿尔罗伊·基尔要为已故的著名作家德利菲尔德写传记,但他对年轻时的德利菲尔德了解甚少,于是向德利菲尔德的好友——另一位作家阿申登求助。在基尔的死缠硬磨下,阿申登回忆了自己与德利菲尔德及其前妻罗西的早年交往。《寻欢作乐》又名《家丑》,出版于 1930 年,是毛姆自己最喜爱的长篇小说。作者一改以往作品中对女性的偏见,从现实文艺圈中取材,以爱慕者的身份追忆一个美丽女人的一生,并充满讥讽地点缀以文艺圈的趣闻轶事。
  • 神农后裔

    神农后裔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国科幻银河奖得主阿缺重磅力作!炎帝神农尝百草,在林间遇神,走入与史书记载不同的分叉路径,并建立木城,留下日后拯救人类的线索。五千年后,轩辕氏与星球联盟的灭世一战后,联盟修建地下城,移居地底;轩辕氏则退守昆仑山脉。地下城各派势力明争暗斗:星球联盟要巩固统治;烈山氏要推翻星球联盟;轩辕氏寻找着机会;而向往光明的人们却渴望着神农后裔能够带领大家找到新世界,逃离压迫……
热门推荐
  • EXO之繁星注定错过

    EXO之繁星注定错过

    繁星CP因误会而产生矛盾,最后会怎样收场。
  • 金牌主播养成日记

    金牌主播养成日记

    网游总离不开两种人,代练,还有主播。有人是专业代练、隐身幕后深藏功与名,有人是技术流主播,小代冶情,大代赚到盆满钵满。周帆是前者。但工会希望他成为后者。(PS:无女主文)(PS2:架空VR网游,原型参照LOL、WOWS等当代热门网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朝将行

    一朝将行

    暗流沉浮的时代,一群少年将踏上征程。东荒的山脉,一座寒寺,名为空山,一老和尚,一少年。“师傅,我想还俗去?”“为何?”“因为想去看看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O陌上花开

    EXO陌上花开

    前路未知,可能是万丈深渊也可能是荆棘之地……但为了你又有什么不可闯只要你愿意跪着也陪你走
  • 当星星撞见月亮

    当星星撞见月亮

    看征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看正文
  • 柽柳斋

    柽柳斋

    《柽柳斋》是一部描述关于婚姻欺诈的文章。柽柳的花语代表罪。小说书名解释为一个充满罪恶之念的屋子。本书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不过声明一下故事中的情节是改编后的体现,并不能代表就是事情本来原貌。还请实际生活中的某些人不要对号入座!本故事只想阐述一下个人生活中的一些感悟与观点!希望这些感悟与观点对看到本故事的一些人有点帮助。谢谢你能关注本故事!
  • 重生之绝世披靡

    重生之绝世披靡

    重生在十年之前,那是一个令他无数次魂牵梦萦的时段,05年那个原本注定要一世平庸的少年,从此誓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披靡当世。
  • 黯然青春

    黯然青春

    时间是奇妙的。它改变了一个人的观点,同时也改变了两个人的缘分。青春的爱情如水,细水长流,要经得起考验;形态万千,要经得起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