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42300000001

第1章 “甩手”父母成就独立好孩子(1)

学会拒绝,减少孩子的依赖

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过失,切忌草率从事,应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从中得到一些东西。

——前苏联教育家 马卡连柯

案 例

现今,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们理所当然地希望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让孩子得到更多的爱。身为一名母亲,我也毫不例外地会有这样的想法。自我家京京出生后,我就为他忙这忙那,可能是我的照顾过于周全了,以致于让京京成了典型的“蜜糖罐”里泡大的孩子。

说实话,当我们家长一心爱着自家孩子的时候,很少会非常理性地思考这种爱对孩子来说到底合不合适。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给予京京的完全是一种包办式的爱。比如,在他要求玩玩具的时候,我就会把玩具送到他手上,等他玩完了,我再替他把那些玩具收拾好。甚至,京京快3岁时,还是我一口口地喂他吃饭。在我的溺爱下,京京逐渐养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无论做什么,一开口都是“妈妈,我想……”对于我的这种溺爱,京京他爸也曾经提出过异议,但我却一直没有当回事,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慢慢培养也不迟。于是,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京京上幼儿园。

京京是3岁时上的幼儿园。一开始他对上学充满了向往,总是早早起来去上学,但是没过几天,他就闹着不去了,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只好去找他的老师了解情况。原来,京京在幼儿园什么都不会做,没有人来喂,他连自己吃饭都不行,京京觉得害怕了,索性拒绝再去幼儿园。

京京的老师告诉我,虽然孩子很小,但是也要让他适当地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否则,在家长的包办下,孩子会养成依赖性,失去独立生活的能力。她还让我从一些小事开始逐步培养京京的独立能力。

那天,京京的老师跟我聊了很多,我才知道自己以前对京京的培育有多么失败。本以为给了孩子最多的爱,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却是最不利的。好在京京还只有3岁,所以,我反思了自己不正确的做法后就开始积极“密谋”如何重新打造京京。

当然,在“改造”京京之前,我对自己也“改造”了一番。这期间,我大量地阅读了相关的、有指导性的书籍。经过一段时间的恶补,我实现了思想上的“改头换面”,而且下定决心要对京京“狠心”一点。

在这之前,我遵从京京老师的建议,先让他在家待一段时间,缓解他对幼儿园的恐惧。回到家后的京京又重新躲进了“避风港”,自然乐不思蜀,但我却不想让他再像以前那样了,于是紧锣密鼓地开始了“改造”计划。

“妈妈,我想吃苹果。”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京京朝我大喊。看看表,上午10点了,按照惯例,这个时间是平常给京京补充维生素的时候,而我此刻正在卫生间里同换洗衣物“奋战”,对于京京的要求故意充耳不闻。过了一会儿,京京见我没有动静,就直接跑到门口,大声地说:“妈妈,我要吃苹果!”语气中竟然掺杂了不满。哼,你不满,我还不满呢,于是,我又故意冷冰冰地扔过去一句话:“没看见妈妈正在忙着吗?想吃就自己拿去。”京京大概第一次看见我这么生气地拒绝他,竟不知所措地站在了门边,我“冷眼”瞧过去,只见他呆呆地站在那里,显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但我依然不理不睬,继续我的“奋战”。就这么僵持了一会儿,京京走开了。结果,那个早上的维生素就没有补充。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京京仍然按照惯例,坐在桌前等着我喂,可我只是走过去,把他的那一份放到他面前,然后我就自己开吃了。这小子终于憋不住了,大概感觉自己受到了和在幼儿园里一样的“不好”的待遇,便号啕大哭起来,而且还一边哭一边说我“坏”。

用哭的方式来威胁我,这是京京从小就惯用的一招。见他又想用这招来对付我,我干脆把饭碗一推,也开始“号啕大哭”起来。看到我的反应,京京立刻就不哭了,他非常不解地盯着我,而我呢,却一不小心由假哭变成了真哭(我主要是想自己这几年白白付出的心血啊)。最后,京京终于坚持不住了,他跑过来问我:“妈妈,你为什么哭啊?”

听到京京的话,我便趁机开始了控诉,我一边“哭”一边说:“你看妈妈好心好意做了饭,你竟然不吃,还哭给我看,妈妈真伤心。”嘿嘿,先从吃饭入手吧。

京京似乎明白了,他说:“平常都是你喂我,可今天你都不喂我了。”这小子还是觉得很委屈。

“你看妈妈现在都累成什么样了,既要给你做饭,又要给你喂饭,还得给你拿苹果,要是不给你拿,你就不吃了。你看看,妈妈现在都成什么样子了哦,一点都不漂亮了。”我继续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控诉。

“妈妈漂亮,妈妈漂亮。”京京赶紧安慰我。

“京京,想不想妈妈以后更漂亮?”我见状赶紧下套。

“想。”京京弯儿都没打,立即说。

“那好,从今天开始,你自己吃饭,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妈妈少点劳累,就会更漂亮了。”我趁势提出了要求。

“好。”京京没有犹豫地说。

“那么,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看到这小子如此热烈的响应,我想还是趁热打铁为好,否则这小子反应过来再变卦,我还得挤一次眼泪。

“好的。”京京听了我的话,便跑回自己的座位前,拿起自己的勺子准备吃饭。一开始,京京挖饭的动作很笨拙,有好几次都把勺子里的饭粒弄到饭桌上。看到京京笨手笨脚的样子,我心里真不是个滋味啊,可我又知道此时不是我纠结的时候,我要做的是帮京京尽快学会做这些简单的事情。

“京京,你看,妈妈是这样拿勺子的。”我拿起勺子,边说边示范给他看,京京认真地看着我的示范,然后自己去尝试着挖饭,夹菜。虽然吃得慢,但最后终于靠他自己吃完了这顿饭。当时京京一吃完,我立即对他进行了表扬:“京京真棒,会自己吃饭了!”京京听了我的话后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他问我:“妈妈,是不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应该自己吃饭?”

“是的,小朋友就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的回答简洁明了,一步到位。

“那以后我就自己做吧。”京京进一步要求,看来,他享受到成功的愉悦了。

“哎呀,我儿子上了几天学有进步了,竟然要求自己做事情了,那以后妈妈就看你的表现了。”看到儿子的转变,我当时特别高兴。

不过,在高兴之余,我也意识到小孩子的话不能完全当真,这小子当时是在我眼泪的炮轰中做了这个决定,明天能否继续还很难说。所以,我就跟他做了个约定。

“京京,我们拉个钩怎么样?”我提议道,“我们以一个星期为限,如果这个星期你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就把你的表现告诉你的老师。”京京听了我的建议很高兴地接纳了,这可是给他挽回面子的重要机会。

就这样,在我眼泪的轰炸下,在我们的约定中,京京从不会到会,慢慢成长为能照顾自己的“独立”小孩了。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四二一”模式,即六个大人带一个孩子。面对这一个宝贝,他们恨不得把孩子一生的事情都给安排好、做好,哪里还想着让孩子独立。所以,像京京这样,到了3岁仍然连自己吃饭都不会的情况并不算少见。我就曾经见过一个到了4岁还不会自己吃饭的女孩,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她的老师只好喂她吃。可是老师的这种行为导致了其他小朋友的不满,使得这个4岁的女孩因为不会吃饭而遭到更多的鄙视。结果,这个小女孩很受伤,最后发展成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幼儿园了。

孩子身上出现的这些问题是谁造成的?很显然,是家长。他们包办得太多,只想着给孩子爱而没有想到孩子将来有一天发现自己什么也不会时该怎么办。其实,孩子大约在1岁左右的时候就有了自己吃饭的意识,他们会因好奇而想要去尝试,这个时候,家长对待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学着自己动手,而不是去阻止他们的尝试。但是很多家长往往因为担心孩子弄脏衣服、打破饭碗、浪费时间等而去制止孩子的举动,这样就把他们自发迈出的第一步扼杀在了摇篮中。

要求自己吃饭是孩子独立的第一步,作为家长,正确的对待方式就是尊重孩子的愿望,让他们去做,哪怕孩子弄脏了衣服。给孩子换一个塑料的、质量好的碗,让他们去尝试,当他们做完后对孩子给予表扬。在这种自由和轻松的氛围中,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作为妈妈,在帮助京京独立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当孩子因不习惯而哭闹时,妈妈一定要“狠”下心来。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家长都会因不忍心听孩子的哭声而放弃原有的坚持,这样的话,大人就被孩子给牵制住了,以后再想给孩子定规矩也不太容易实施。

但是,家长也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把握“狠”的程度。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较“拧”,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那样的话,妈妈就不可一味地“狠”下去,而应采用能够吸引孩子的方法,比如带他出去走一走,让他从坏情绪中摆脱出来,然后再引导孩子慢慢适应和改变。总之,在改掉孩子不良习惯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合的方法来教育。

另外,孩子的不稳定性也决定了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父母应不断“制造机会”帮助他们增加长久性,然后渐渐改善。

放权,让孩子在自由中起飞

严管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独立;施压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人信己;放权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责任。

——创新工场CEO 李开复

案 例

我的儿子沫沫是很顽皮的孩子,自小惹的麻烦事不胜枚举,像和小朋友打架、毁坏家里的玩具等,都是常有的事。特别是自他上幼儿园以来,大事小事似乎就没有间断过。

记得大约在他4岁多的时候,一天下午,幼儿园的老师突然打来电话,要我过去一趟。对于老师的电话,我预感大概不会有什么好事,去了一问才知道,原来儿子在午休时用圆珠笔把一个女孩儿的脸给画花了,小女孩为此哭了很长时间。当时我一听,心里那个气啊,这小子怎么净给我惹事。为了惩罚儿子,我决定把他带回家好好“修理”。

但是还没等到家,儿子沫沫就先给我道起歉来,“妈妈,我错了。”大概儿子在屡次的“敌我斗争”中日渐成熟,知道怎么对付老妈我了。对于儿子的小心思我虽然看了个大概,但火气确实下去不少,不过还是有模有样地训了他一通。

后来沫沫给人家小女孩正式道了歉,事情就算结束了,但是通过这件事,我看到了自己在教育孩子上出现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孩子顽皮点不是什么大问题,可能也是因为他的顽皮还没有引起过很大的麻烦,所以多数时间里我都是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还有一点让我反思的是,每当沫沫因顽皮而发生状况时,我和他爸爸总是第一时间出面帮他处理问题,从没有试着引导他,让他自己去解决,以致随着年龄的增长,沫沫这种顽劣的习性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了。

针对沫沫表现出来的顽皮好动的特点,我决定“放权”给儿子,让他在适当的家务活动中感受约束力,增强责任意识,进而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独立小孩。正如一些专家所说,一个孩子能否快乐、能否积极进取、能否在将来有所作为,最终还是靠他自身的力量,成年人可以协助但不可能替代孩子成长,家长不能包揽孩子的终生。因此,适当地“放权”给孩子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也能帮助他形成良好的性格。

既然决定要“放权”,那就要正式一点,首先从家庭卫生方面开始,为此我特别召开了家庭会议。沫沫对于一切好玩的东西都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家庭会议让他感觉到了乐趣。看到沫沫的反应,我意识到自己找对了方法,再加上小孩子的情绪很容易被调动起来,我就顺势在这个家庭会议上列举了搞好家庭卫生的几点注意事项,并且还安排了各自的职务。

根据会议决定,沫沫担任家里的卫生部长,我是勤务长,孩子的爸爸是监督员。每个人的职责各有不同:卫生部长主要负责搞卫生,例如,每天要做扫地、倒垃圾等一些简单的活儿;勤务长则负责买菜、做饭和购物;监督员是监督其他成员的,但同时负责诸如买电、扛煤气罐之类的活儿。

沫沫有了官职,自然很乐意干,刚开始的时候,他每天都能够把地扫好、把垃圾倒掉。可是,小孩子的好奇和热情只能持续一阵子,当做卫生部长的新鲜劲儿一过,沫沫就开始变得松懈了,有时还会想方设法地偷懒不干活儿。

“沫沫,今天的垃圾怎么没有倒掉?”下班一回到家,我就看见沫沫又偷懒了。

“不想倒了。”这小子想打退堂鼓。那可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让他坚持下去。

我跟沫沫的爸爸商量了一下,在吃晚饭的时候,我俩就在饭桌上上演了一出双簧。

“沫沫这周表现不错啊,不仅把家里的垃圾及时倒掉,而且还会监督妈妈和爸爸呢。”我首先对沫沫大唱赞歌。沫沫听了我的话后,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对啊,咱们沫沫长大了,那天还批评我没有及时清洗袜子呢。”孩子的爸爸也跟着添油加醋。“对了,沫沫,”我继续诱敌深入,“感觉做卫生部长累吗?”“不累。”沫沫见我有此一问,立即大声回答道。

“还能不能继续做下去?要是不愿意做了,就和妈妈交换职务吧?我可想坐这个位置了。”我“好心”建议道。“不,我还要做卫生部长!”这次沫沫一点迟疑都没有了。“那好,为了表扬沫沫最近的表现,我决定明天全家去一次凤凰岭,算是爸爸妈妈对你的奖励。”“真的?谢谢妈妈!”小家伙一听说去凤凰岭,立即高兴地拍起了桌子。唉,对小孩子只给口头表扬恐怕力度还不够,我就干脆来了个运动奖励。

后来,我又时不时地通过讲故事、打分、奖励等形式帮助他把卫生工作坚持了下来。在整个过程中,沫沫通过完成这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不仅学到了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还慢慢有了责任感。到今天为止,我们家的垃圾一直都是沫沫负责倒。

李开复博士曾经说过:在放权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深具责任感,因为他会感谢——感谢你们信任我,让我作这个决策,我一定会负责任地把这件事情做好。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自己动手、自己做主的欲望,比如两岁多的孩子看见妈妈在洗衣服,他便表现出自己也想加入的愿望。如果此时妈妈让孩子去洗一洗,那孩子就会感觉到自己被妈妈信任、被重视而快乐地去做。但是,我们的父母面对孩子的这种欲望时,大都是以无比温柔的语气夸奖孩子一番,然后再制止孩子的举动。其实,父母的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因为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认为,只要我表现出想做的态度,哪怕自己不去做都会得到父母表扬。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愿意做,因为有他们的父母在做,更为严重的是,会养成一种不真诚的个性。

同类推荐
  • 成功家训经典故事全集

    成功家训经典故事全集

    本书所收集的经典故事,是从浩如烟海的成功学书籍和杂志中提炼出来的,以简单质朴的方式把富含深刻内涵的做人道理呈现给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吸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感悟和真谛。这些家训不仅是生活实践经验之谈,更极富哲理性。这些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定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永不泯灭的榜样。我们自古就有“3岁看8岁,8岁定终生”的说法,“8岁定终生”似乎绝对了些,但理解为从孩子抓起应该是不为过的。教孩子做人,家长有责任,学校有责任,社会有责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育人的摇篮。
  • 犹太家教智慧

    犹太家教智慧

    本书用通俗幽默的写作风格,描述出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成功黄金律、生命教育、美德教育、健康教育、处世教育、享乐教育等。
  • 孕产期保健一本通

    孕产期保健一本通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以科学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孕前、孕期、分娩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详细解答了孕产妇普遍关注的疑问。以深入浅出的理论、活泼而生动的插图,为缺乏经验的孕产妇提供全方位的孕产期指导。
  • 怀孕是件美好的事

    怀孕是件美好的事

    从走上婚礼的红地毯开始,我们告别了自己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满是柴米油盐的生活开始考验我们。特别是,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二人世界里有一个小不点儿之后呢,会怎么样?你期待小不点儿么?……
  •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好父母如何陪伴独生子女

    非独生子女也罢,独生子女也罢,其实在今天是差不多的一个群体。因为今天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但之所以提独生子女,还是感觉独生子女好像本身就代表一类人,一类让父母比较头疼的一类人。
热门推荐
  • 鬼亦有道

    鬼亦有道

    凡尘少年,遭遇不幸含冤而逝,于地府见证一场仙战,本应魂飞魄散,不入轮回,但得其中一魔修之记忆和传承,重入凡间,夺舍修士,自此踏入生死由命的修真寻道之路……
  • 你好或再见

    你好或再见

    韩文中,有一个单词,既可以表示你好,同样也可以表示再见。老天爷偏偏如此无情,这个单词非敬语,只能对亲密的人说。
  • 九世道藏经

    九世道藏经

    千月,一代神尊,举世无双,度圣劫时被偷袭殒命,其伴生神兵护住真灵逃到下界……得到太初古经《九转道藏经》重踏巅峰,复仇开始
  •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工作减压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空洞乐园

    空洞乐园

    末法时代,贪愚痴横行。风雪洞的千年木头凭着一双拳头抽得天下第一鼻青脸肿,高纬度的半个神仙鼓弄风云扭转乾坤。那体弱多病的少年遛着狗行于尸山血海,明眸皓齿的女子笑吟吟地摁下了天基武器的按钮。......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人一笔一画地刻着“枪械严重影响身体健康!”随后转身提起rpg。棋盘上行军走马又与兰斯洛特吵开了花。一人只身前往刑场,任天下评定。“没关系,都一样。”
  • 步步为营:终难逃一个情字

    步步为营:终难逃一个情字

    她是现代绝情薄幸的黑道大姐,却被手下暗算,醒来后成了傻里傻气的慕容家的二小姐,且看她如何拆穿白莲花姨娘和姐姐的诡计,如何与各色人马周旋,活的肆意潇洒。他是王府的王爷,腹黑狡诈,为寻药而与她有了接触,慢慢爱上了她,从此变妻奴的故事......
  • 日光照耀未来

    日光照耀未来

    “觉得不安是吗?觉得很荒诞是嘛?但是,请相信我。务必相信我。我们会一起向成功迈进。”“你努力不是为了满足你所谓的虚荣心!这样的人在这个团体里呆不长!你努力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即使你以后不涉足娱乐圈,我也希望在偶像学园的经历会是你一生的财富!”这是一群心怀梦想的少女们,变成白天鹅的故事。这不是爽文。他们一路走来很艰难。被无视过、被挑衅过、被冷落过但是当她们再一次站起来的时候、全世界的娱乐圈都为之一振。一流的制作人带着二流的制作团队,最后会创造怎样的偶像女团奇迹呢?偶像从来都不是花瓶。她们可爱呆萌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钢铁般意志的心灵。
  • 时空开拓者

    时空开拓者

    曾经有人说过,人只要有钱,烦恼会减掉90%以上,情商和智商也会提高,更不会胡乱发火,但是钱从哪儿来?人家不肯说……也有人曾经说过,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赚的东西,但是怎么赚?人家也不肯说……“哟,你这狗挺吊啊。还会喝酒!”“你才是狗!你全家都是狗!”“它会说人话?”“嘘~贝贝别出声。”
  • 闪婚蜜恋,别太宠我

    闪婚蜜恋,别太宠我

    结婚前晚,未婚夫当着她的面与她姐姐搞暧昧,第二天结婚也没来,她跑去酒吧买醉,不料被姐姐下药,被吃了个干净……不料对方是个霸道总裁,为了报复,她与他匆匆结婚了…对她照顾的无微不至,宠的用语言形容不了……
  • 我的佛系田园

    我的佛系田园

    前世的她为了真爱早婚早育早离,坚强独立,为母则刚,最后成功把自己早早累死。重生了,她决定好好爱自己,偶尔回乡躲清闲。反正她有车有房,还有一份工作赚口粮,生活安稳平淡。平淡是福嘛,啊哈哈。——但她身上有座山,山上有座观,观里曾经有位道士在炼丹。还有小人在背后戳心肝:哎,小妹,你马甲掉咧~……她啥都不图了,今生还能岁月静好不?(本文纯属虚构,有男主,互动甚少,非女强,无忠犬,慎入。架空勿究,不爽不甜的微宠清新日常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