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3600000025

第25章 尼采和居住在拜洛特时期的瓦格纳 (8)

他这样写道(并在这些话下面画了横线):“我梦想,有一种联盟,联盟中的人都不受束缚。这些人做事不会畏首畏尾,只将自己称作‘摧毁者’。他们坚持自己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衡量着一切,他们将自己献身于真理。那些可疑和虚假的东西都会被曝晒在阳光之下。我们并不希望过早地建设,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否把这件事做好,不知道无所建树是种更好的状态。我们不希望自己最后成为懦弱而又温顺的悲观主义者。”

尼采开始给自己制定研究计划,这个研究十分漫长。首先,他阅读了杜林的《人生的价值》。杜林是一个实证主义者,反对叔本华和瓦格纳的信徒们的论战都是由他发起的。他教导人们:“唯心主义都是骗人的,毫无例外。如果试图要逃避生活,那么必然的结果就是让自己沉沦于幻象之中。”

对于杜林这一观点的前提,尼采并不反对。杜林又说:“健全生命的价值在于自身,我反对禁欲,禁欲是不健康的,完全由谬误造成。”对此,尼采答道:“禁欲主义是一种天性,人类之中拥有最高尚心灵和最强壮体质的人已经感觉到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如果真正意识到了人生的价值,就不应该否认这种天性。一个巨大的谬误存在于观念之中,而且这种谬误的可能性也应当成为人类自身的忧郁特质的一部分。”

杜林又说:“生命的悲剧无法被减弱。从表面看利己主义处于统治地位,但实际上真正起作用的则是利他主义的本能。”

尼采惊叫:“利己主义只是表面现象!”杜林在这个问题上太幼稚了。我希望他在这里说的是真话!如果这就是所谓的真话,那么我们都可以表扬上帝了!他简直是在胡说八道,而且如果他坚信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那么他就成熟到足以适合所有的社会主义了。最后,尼采还是将目光投向了他一直坚持的赫拉克利特和叔本华教导他的悲剧哲学,他以此来作为反对杜林的武器。杜林说,逃避是不可能的,因为所有的逃避都是一种诱惑和懦弱。杜林这话说得很好。但是他提供的只是一种甜美的幻象,对于我们这种处于困顿的人来说毫无好处,他削弱了任务的艰巨性。在这一点上,他如果不是愚蠢的话,便是虚伪。人生是艰难的。

尼采很愉快,至少看起来是这样的。到了晚上(因为视力的缘故他不在晚上工作),妹妹伊丽莎白会给他朗读司各特的小说。对于这些小说,他表示了赞美,小说质朴的叙述风格让他喜欢。他这样评价道:“这种艺术是平静的,像音乐中缓慢的行板。”他也喜欢英雄主义的、朴素而又复杂的冒险。每当读到啰唆的盛宴时,他总会惊叫:“好家伙!这些人真是好胃口!吃得这么慢!”一会儿之后,他就会开始演奏自己的作品《孤独颂》,这一弹就是好长时间。弗罗琳·尼采目睹到哥哥情感的大起大落,感到十分惊讶。

她的惊讶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尼采伪装出快乐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却是悲哀的。他骗过了妹妹的眼睛,却无法欺骗自己。

他曾试图去研究鲍尔弗·斯图尔特有关能量守恒方面的著作,但是在读了一页之后他就停止了这项工作。他无法忍受这样的工作,因为在这项工作里没有艺术的安慰,也不能体会到憧憬的乐趣。他想,也许印度智慧具有吸引力,于是他开始研究英译本的《经集》,然而看完之后,他只搞懂了其中那彻底的虚无主义。

12月,尼采给格斯道夫写信:“当我生病卧床时,我听到了很多有关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任何目的都是虚幻的说法,我任由这些说法压到了我的身上。”此时他的健康状况十分不佳,每隔两个星期,他就会受到头痛、内部器官痉挛、眼睛阵痛的折磨。

尼采记住了《经集》之一章的最后一句话:“我四处徘徊,就像犀牛一样孤独。”他将这句话用到了自己的身上,这看起来很幽默,但实际上却满含着伤感。那时,他的最好的朋友们都将要结婚了。如果一个人说尼采时刻准备着攻击婚姻和妇女,那么他就是缺乏真诚的,但是换到尼采身上,却是个例外。

1874年,尼采写信给弗罗琳·冯·梅森伯格说道:“我的朋友比我想要的要更多更好,坦白跟你说,我现在渴求的是一个好妻子,越快越好。只有寻找到这个好妻子,我才获得了生活的全部。其余的事则看我自己了。”

尼采向即将成为丈夫的格斯道夫、罗德、欧维贝克表示祝贺,他替自己的朋友感到高兴。但他也从不同的人生境遇中感到了自己命运的差异。

他写信给格斯道夫说道:“现在你幸福了吧,你拥有了家庭,再也不用四处徘徊,像犀牛一样孤独了。”

1876年就要来临了,四联剧的公演时间确定在夏天。尼采听到这个消息后清楚地知道,他必须要做一个决定了。他后来写道:“我被一种无情的悲哀的预感搞得筋疲力尽——这种预感就是,此次梦想的幻灭将使我更加不信任自己,我会更加鄙视自己并且生活在比过去更深的孤独中。”

他依然生活在圣诞节和新年的强烈印象中,这无疑加深了他的忧郁。12月,他再一次病倒,直到3月份才能从床上起来,此时他的身体仍然非常虚弱。

1876年1月18日,他写信给格斯道夫说道:“我现在觉得写作都十分消耗体力,我会尽量写得简洁一些。这是我度过的最悲哀痛苦的圣诞节,而我之前根本没有得到任何预兆来做心理准备。我不得不怀疑。困扰我的是大脑系统的疾病,而另一种什么病则给我的胃和眼睛带来了痛苦。我父亲三十六岁时死于脑炎,我很可能也会有这种病……我有耐心走到前方去搞清楚究竟是什么,但我依然有着很多疑虑。现在是牛奶在维持我的生命。牛奶的效果不错,我的睡眠不错。目前,牛奶和睡眠对我来说是我最好的食物。”

在春天快要到来的时候,尼采产生了离开巴塞尔的念头。格斯道夫提出与他同行,于是这两个朋友在日内瓦湖边的奇隆安顿了下来。但他们在那里的两个星期的假期非常糟糕。那里气候潮湿,空气中多少带着电荷,只要天气出现些许变化,尼采的神经就会感到疼痛。更糟糕的是,尼采在那里还深受“燥热风”之苦,燥热风是一种在三月天里出现的和风,它可以使积雪融化。这种柔和温热的风使尼采变得消沉,他的疑虑和痛苦情不自禁地便流露了出来,这些情绪的流露令人感到不安。出于对朋友健康状况的担忧,格斯道夫被迫回到了德国。

但是一个人呆着,尼采就感觉好多了。可能是天气的转变让尼采开始感觉良好,也许是他倾诉的对象格斯道夫不在身边,尼采收敛了自己的沮丧。他的脾气变好了,而好运气的意外到来使他彻底获得了解脱:一段自由的时光。梅森伯格刚刚出版了她的《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传》。尼采在离开时带走了这两卷书。他非常喜爱这个五十岁的妇女,而且喜爱之情还在逐日增加。她的生存境遇不佳,却对这种生活怀着勇气,她总是展现出美好和善意。在尼采看来,科西玛·瓦格纳和她完全不在同一水平之上。她并不拥有非凡卓绝的才智,但是她的性情却豪爽勇敢。尼采将他无尽的尊重都献给了这位妇女,因为她是一个真正的女性。当然,他开始只是带着一般的期望去阅读这部作品。然而最终这部作品却吸引了他。这是对19世纪最优美的记载之一。梅森伯格经历了所有的这一切,见证了所有的世故、英雄和希望。

她出生的德国还是由许多小宫廷组成的——她父亲就是其中一个宫廷里的大臣——还在孩提时代,她就亲耳倾听过洪堡和歌德的朋友们的交谈;少女时代,人道主义影响了她,让她放弃了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从宗教中独立了出来。接着1848年来到了,代表时代梦想的社会主义者及其作品随之而来,这些人为的是一种更高尚、更友爱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梅森伯格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她希望自己能够加入其中,跟他们一起奋斗。家人责备了她的行径,她离开了家庭,在不求帮助和没有建议的情况下开始独自行动。她是一个十足的理想主义者,但她勇于行动,不停留于幻想。她在汉堡加入了共产主义者的行列,跟他们一起奋斗,创立起了一个空想的共产村庄,老师们在这所理性主义者的学校内共同生活。在她的领导下,这个学校繁荣了起来,但是这同时也招来了警察。迫于当局的威胁,梅森伯格只好选择了逃亡。此后,她辗转到了伦敦,伦敦为忧伤者提供了避难所,也为被征服者提供了坟墓,在这里,她混迹于各种各样的流浪者当中,以教书为生。

同类推荐
  •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上)

    历代权臣智谋故事(上)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中国最生猛的男人——牛根生

    高举“兴农”大旗,地方政府纷纷无偿支援他;高举“大胜靠德”大旗,追捧着死心塌地追随他;高举“资本”大旗,顶级资本看好他;高举“央视”大旗,媒体宣传他,这个人就是牛根生,中国最生猛的男人,蒙派营销的一代宗师。
  • 花木兰精神

    花木兰精神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个花木兰。花木兰精神在不同的时代里,在不同的语境中,在不同人的心目中,都会得到不同的解读。但是,高贵的品质总会有恒定的价值,时代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并不会阻止优秀的女性在花木兰身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种精神。花木兰,也许就是她们心中的另一个自己。《花木兰精神》的作者是曹荣。
  • 张岱评传

    张岱评传

    张岱是明清之际学术-文化史上一位在文学、史学和艺术理论等诸多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杰出人物。本书从大量原始资料入手,对张岱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做了全面的考述。
热门推荐
  • 死亡的禁地

    死亡的禁地

    传说,东南角上是禁地。但这一天还是来了......
  • 青春遇上大棒

    青春遇上大棒

    女友第一次肚子疼,男友嘱咐她,“多喝热水”;女友第二次肚子疼,男友不耐烦,“你掐我的胳膊,我陪你一起疼。”女友要减肥,决定去健身中心减肥、抗衰老,与天斗其乐无穷。她幸福得蜜里调油一样,闺蜜朱月红还在寻找真爱的路上一路狂奔。雪梅打完男盆友后,感觉下手有点重,拍拍林剑飞的胸口,“爱豆,你没事吧?”杜剑飞心惊胆颤,本就加速跳动的心差点就要被她拍出来,“小甜心,你以后能否下手轻一点!”
  • 重生之再见大厂

    重生之再见大厂

    2018年的冬天,我在这里遇见了你,大厂下雪了,而2020年的冬天,大厂依旧下雪了,可是你们已经不在这里了.........
  • 冷先生你老婆重生了

    冷先生你老婆重生了

    “我妻子已经脑死亡,希望她的器官能帮助更多的人得到新生!”听到自己丈夫的声音,林锦瑟在……
  • 最好的时光

    最好的时光

    留着短发戴着土气的黑边眼镜的苏小米,在纳兰德高中遇到了“男神”陈子俊。“我的眼睛小不好看,戴眼镜遮遮丑的。”“我还没有看见过你不戴眼镜的样子,能不能摘下来给我看看?”苏小米为陈子俊摘下了眼睛。“苏小米,以后这副眼镜你就一直戴着,千万不要让任何人看见你没戴眼镜的样子。”苏小米不悦地撅起了嘴,陈子俊的评价让她难过。然而苏小米并没有真正明白陈子俊的意思,他不是嫌她丑,而是不希望别人见识她的妩媚!一段美好的感情开始于高中时代,那段青涩的初恋因为一件无法原谅的事情而画上了休止符。然而命运让她们在六年后重逢在一个公司里,他是老板,她是员工。以为故事已经结束,原来才刚刚开始。
  • 死亡后线

    死亡后线

    深夜人声鼎沸,军队接管了整座城市,慌乱的人们纷纷逃离,一次惊世诡异的战争正在悄悄酝酿,自以为聪明的他,却被困这座孤岛之中,命悬一线,逃亡之路,恐怖而艰辛……
  • 妖妻如玉

    妖妻如玉

    第一女修行真人苏玉夺舍重生闫氏如玉,一边着手查清前世死因,另一边兑现承诺保护闫家。本以为自己这辈子要操劳于无尽的工作中,却没想到竟然出了意外——震惊!两辈子的初吻居然被一妖孽夺走了?震惊!妖孽居然要以身相许?啊?你说什么?哦,报恩?要报恩就来乖乖做我的壮丁吧!【本书故事背景纯属虚构】
  • 生命的层级

    生命的层级

    “我们相遇时,我三十二岁;她去世时,我六十二岁。这三十年,她是我的生之所在,心之所向。”每一个爱的故事都是一曲潜在的悲歌。巴恩斯把所有作品都题献给了爱侣,而这次却再也无法得到她的回应。在这部极其私人的作品里,他以罕见的坦率讲述了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故事,关于爱与失去的悲伤故事。作品字里行间流淌着巴恩斯对爱侣的深情哀思,也承载着他对记忆和存在深刻的省视。
  • 踏九域

    踏九域

    九域一下数千国,曾经的最繁华的,已经如同虚空。
  • 想让更好的自己遇见你

    想让更好的自己遇见你

    她其实并不相信一见钟情。但总觉得从第一眼看见他起,就好像认定了这个人。她知道有很多人在感情开始前的感觉跟她一样,她其实也理智地认为过:这个人并不就会成为她的唯一。她向他表白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个遗憾。他以为,就那么一点好感,两个人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所以两个人就这样淡出对方的生活。曾经幼稚的感情,在时间的沉淀下,到底是会变成沙土一样飘散,还是会成为岩石坚不可摧。等两个人都成熟后,再次碰见他,她对他的印象就只是曾经喜欢的人,但他却好像对她有了曾经没有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