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2100000030

第30章 太子梦魇(1)

出洋考察宪政的随员是“玩票一族”

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二十四日,清朝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带领大批参赞、随员来到北京正阳门车站,准备乘火车启程。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是为立宪作准备,其直接动因是: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说直白点,就是想永葆大清江山万年长。因此朝野上下,对这次出洋考察都极为重视,派出的五大臣是: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

这天的正阳门车站岗哨密布,气氛热烈而庄重,又带有几分诡异。在京的朝官贵戚争相前来送行,风光体面的场面,无疑是他们在政坛露脸的绝好机会,拱手作揖,彼此寒暄。火车拉响一声汽笛,眼看着就快要开动了,忽然“轰”地一声闷响,窗玻璃“哗啦”碎了,只听见脚步声纷纷朝五大臣乘坐的车厢跑,不一会儿传来消息:革命党丢了炸弹,车厢里到处都是鲜血,还躺着几个人,不知是死是活。

丢炸弹的革命党叫吴樾,他用的是人肉炸弹的办法,想和五大臣同归于尽。大概是高官很难靠近的缘故,五大臣中只有载泽、绍英受了点轻伤,吴樾却丢了性命。在五大臣的随员名单中,就有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他当时是候补道员-这是个没有实权的虚衔,实际上是个挂名干部。为了让儿子在政坛上历练一番,老袁争取到了这个出国指标。没想到火车还没开动,就被革命党一颗炸弹把梦想给炸飞了。

袁克定(1878~1978),字云台,是袁世凯正室妻子于氏嫡出的长子。生下来的时候脑门上有一块胎记,因此小名叫做“记儿”。4岁那年,他随母亲于氏到朝鲜,此后一直跟在父亲袁世凯身边,走南闯北,见了不少世面。袁克定有几分像当年的袁世凯,年轻时定力不足,心浮气躁,风花雪月,花天酒地,过着浪荡公子哥儿的生活。

当时最时髦的要算是京剧票友,其疯狂程度不亚于今天的追星族,带上一大帮随从,人模狗样地往包厢里一坐,那个派头比只会玩钱的现代大款强多了。袁克定经常去的地方是天仙戏院,常年备有包厢,去不去都得给他留着。他的包厢旁边,是另一个公子哥儿“大城李”

的包厢。“大城李”长得并不出众,却是大有来头,此人名李福堃,是慈禧太后身边大红人李莲英的亲侄子。他看着有人在他面前摆阔气,心里老大不舒服,派人去一打听,隔壁那个戴黑色四方帽的瘦高个名叫袁克定,是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的大公子。

袁克定清高孤傲,压根没把太监李莲英放在眼里,何况“大城李”只是李太监的侄子。一来二去,两个人暗藏在心中的对立情绪日益增强,彼此间冷眼相对,互不买账。也是活该有事,有一天,袁克定手下一个跟班因为小事和李福堃的随从争执起来,三句话不对头,双方大打出手,不可开交,到后来闹成了一场群殴。

袁世凯得知消息后,拿鞭子将袁克定狠狠抽了一顿,又派人拿着他的名片去请李福堃。等大城李到了袁府,袁世凯放下架子,一口一个“贤侄”,叫得甚是亲热。“大城李”本来是准备来吵架的,没想到老袁态度如此和蔼,脾气反倒没了,低声说了句:“我也有错。”袁世凯叫来袁克定,给“大城李”赔礼道歉,随后又摆酒设宴,把“大城李”奉为上宾,好鱼好肉招待。此后不久,又让袁克定和“大城李”磕头烧香,结拜成了兄弟。

“大城李”原来将袁克定视为“眼中钉”,经过袁世凯几个来回的“请客”,心中怨气早已消散,反而成了袁家的说客,逢人便说袁世凯“了不起”。老袁与李莲英之间的关系,也因为“大城李”的缘故更加活络。对这一切,袁克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父亲摆弄人、玩权术的高超手段又多了一分佩服。

史书上说袁克定有断袖之癖,他爱玩相公,搞同性恋,大概是年轻时候染上的习气。

据袁克定晚年至交张伯驹回忆:“克定有断袖癖,左右侍童,皆韶龄姣好。辛亥,先父(张镇芳)在彰德总办后路粮台,居室与克定室隔壁。一日夜,有童向克定撒娇,克定曰:‘勿高声,隔壁五大人听见不好。’……但先父已闻之矣。”张伯驹还专门为此戏题一绝:“断袖分桃事果真,后庭花唱隔江春。撒娇慎勿高声语,隔壁须防五大人。”(参见张伯驹《春游记梦·续洪宪纪事诗补注》)袁大公子跌进风月场的泥坑,甚至玩起了同性恋,袁世凯早有所耳闻。袁氏父子间有过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老袁用的是当年叔父袁保桓、袁保龄教导过他的那一套办法,因人施教,循循善诱,尽力调动袁大公子内心里潜藏的另一种激情-对政治和权力的欲望。这一招果然奏效。过了不久,袁克定收拾起玩兴,告别花花世界,一心一意搞起了政治,投入到权力游戏的旋涡之中。

跟随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是个好机会,可惜被革命党一颗炸弹粉碎了梦想,不过也没什么,只要老袁在位置上,机会总是会有的。此后不久,清廷成立农工商部,这是清末政府为促进发展实业而设立的中央机构,掌管全国农工商、森林、水产、河防、水利、商标、专利诸事,老袁把袁大公子塞进去当了右丞(相当于今天的司长,省厅级干部)。袁克定很快在仕途中尝到了甜头,他与其顶头上司-时任农工商部尚书的载振关系相处不错,甚至结拜成了兄弟。载振是庆亲王奕匡的贝勒(儿子),曾赴英、日等国考察新政,满脑子半生不熟的新思想,是个既想变革又要玩乐的新派人物,此人在天津迎娶歌女新星杨翠喜为妾,在晚清政坛上掀起了一出大风波,不过那是后话。

袁世凯遭贬罢官,来到彰德洹上村当“隐士”,袁克定仍留在京城当农工商部右丞,实际上这只是个幌子。他的真实身份是老袁在京城的联络员,负责收集政治情报,在父亲的那些老关系中穿针引线,把一盘棋盘活。这段时期,袁氏父子的电文往来异常密切。

武昌起义爆发后,袁大公子的观点很鲜明,认为这是报仇的好机会,他极力唆使老袁和清廷分庭抗礼,联合革命军打进京城,去坐那把龙椅。袁克定曾与革命党吴禄贞密谋,在北洋军中发动武装政变,直接打进京城皇宫。又与四川的几个革命党联手,弄了一批炸弹想放载振,清朝庆亲王奕匡之子。

进清廷皇宫里。袁世凯玩政治多年,头脑比袁大公子清醒得多,手段也高超得多,如果公开与清廷对着干,北洋旧属会很生气,后果也将很严重,于是派人杀了吴禄贞,将武装政变扼杀在摇篮中,又将袁克定派到彰德“办事”(相当于软禁),使那批炸弹没能放进清廷皇宫(可参见袁克文:《辛丙秘苑》)。

袁大公子介入老袁的政治,从这个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早期革命党中有个英俊小生叫汪精卫,因刺杀摄政王而被捕,开始被判处死刑,后为肃亲王善耆所看中,结成忘年之交,并将其保释出狱。据说,在营救汪精卫的过程中袁克定也出过力。因此,袁克定和汪精卫后来结拜成了兄弟。

看来,袁克定也深谙待人处事的前瞻性,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他与汪精卫的兄弟关系果然派上了很大的用场。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派袁克定代表自己赴武汉前线,袁克定正是利用汪精卫的这层关系,将革命党的内幕摸得一清二楚。据同盟会会员李书城回忆,汪精卫此时也对革命党打过招呼,他派人到武汉,“密告南方同志,袁世凯不是效忠清室的人,如南方革命党肯举袁为第汪精卫一任共和国总统,袁是愿意和我们一致行动的”。

有一个故事,能说明袁大公子在老袁的政治棋局中所起的作用。

冯国璋被清廷封为一等男爵后,意欲一鼓作气,渡过长江拿下武汉三镇,气得袁世凯大骂,急电冯国璋:切勿打过长江。冯国璋感到莫名其妙,搞不懂老袁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一天,一个不明身份的人从武昌渡江北上,被前沿哨所截获,以为是革命党的间谍,要拉去枪决。那人急忙称自己名叫朱芾煌,是奉袁克定的密令来与黎元洪接洽和谈的,并且从内裤里摸出了一张龙票,上头果然有“钦差大臣袁”五个字。

冯国璋致电袁世凯询问此事,很快老袁的回电来了:“此事须问克定。”不久,袁克定的电报也来了,电文中称:“朱即是我,我即是朱,若对朱加以危害,愿来汉与之拼命。”冯国璋只好放人。袁大公子的政治手腕还是嫩了点,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霸道让冯国璋感到很不舒服。

南北和谈时,袁克定代表袁世凯,向他的换帖兄弟汪精卫提出了解决时局的三个条件:第一,推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第二,实行南北统一;第三,袁世凯对蒙藏地区仍沿袭皇帝名义。汪精卫曾就此华兴会创始人黄兴,原名轸,派名仁牧,字岳生,号谨吾,又号杞园,别署庆午、竟武、近午、廑午事致电黄兴征求意见,黄兴在回电中明确表示:

“中华民国大总统一位,断举项城无疑。”经过袁世凯的精心谋划,袁克定等人的实地操作,1912年2月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以接替两天前辞职的孙中山,并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就在黎元洪入京就任副总统那天,袁克定应袁世凯之召赶回京城。他骑马驰往彰德车站,途中从马背上坠地,当场昏厥,不醒人事,迅速被送往北京一家医院就诊,三天后才逐渐苏醒过来,总算保住了一条命。不过手心的皮被毁掉了一大块,以至于后来他出入社交界,经常得戴上手套。更糟糕的是右腿严重致残,潇洒的袁大公子成了跛脚之人。

袁大公子挖了一个巨坑

袁克文在评价其兄袁克定时,有一句中肯的评语:“大兄因骄致败。”纵观袁大公子一生,这句评语确实很到位,他一日三餐,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无论见到谁都装大。即使到了晚年,家庭境况潦倒至极,仍然不减当年的自负,这个人的派头真是太大了。

在北洋旧属中,他最讨厌的人是徐世昌,称其为“活曹操”。对冯国璋,他打心眼里瞧不起,认为此人“草包一个”。和段祺瑞的关系闹得也很僵,虽经袁世凯一再调解,仍然隔阂很深,袁大舅和段姐夫互不买账。北洋将领中,只有一个王士珍是他所尊重的,无奈王士珍心中只装着一个大清,无论是对袁世凯当大总统的民国,还是对袁世凯当皇帝的洪宪,都没有什么兴趣,他看破宦途,归隐还乡当遗老,帮不了袁大公子什么忙。

袁克定要在政治上站稳脚跟,必须要有自己的亲信。

筹划成立“模范团”,实际上是办了个军官短训班,抽调北洋各师下级军官为士兵,中高级军官为模范团下级军官,拟定每期半年,培训出两个师的军官。第二期,由袁克定亲任团长,他挑选出的团副陈光远和陆锦虽说是很听话的跟屁虫,指挥起队伍来却是两个草包。陈光远不学无术,敛财致富倒是一把好手,此人后来成了北洋系着名的富翁。陆锦是个见风使舵的人,袁世凯上天坛祭天,原来安排亲自走上天坛的,下轿后,陆锦抢上前,搀扶即将登基的袁皇帝走上台阶,在场官员为之侧目。

对这么两个“废物”袁克定感到失望,不过要他挑选驾驭优秀人才,还真是件难事。比起袁世凯来,袁大公子实在差得太多了。

洪宪帝制时期,袁大公子是最忙碌的一个人,除了伪造假《顺天时报》欺骗老袁外,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网罗人才上。1914年7月,袁克定以养病的名义移居汤山,抽调了京畿拱卫军的三个分队担任警卫,此后杨度也迁到那里,于是汤山成了洪宪帝制的重要策源地。袁大公子曾经打过维新派首领梁启超的主意,约请梁任公至汤山赴宴,大谈共和体制不适合中国国情,言下之意是探询梁启超的口风。可是梁启超也是政治老手,无论袁大公子说什么,他始终是一脸微笑,安静聆听,自己不发表任何意见。梁启超在政海浮沉多年,深知玩政治的危险,弄不好会有杀头之忧的。从汤山回到北京第二天,梁启超全家悄悄搬到天津,溜掉了。事后,梁启超回忆道:

“先是去年正月,袁克定忽招余宴。至则杨度先生在焉。历诋共和之缺点,隐露变更国体求我赞同之意。余为陈内部及外交上之危险,语既格格不入,余知祸将作,乃移家至天津。”

袁克定物色的另一个人物是蔡锷(1882~1916),此人字松坡,湖南邵阳人,从小家庭贫寒,父亲是个铁匠。16岁时,蔡锷进入长沙时务学堂读书,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梁启超。此后留学日本士官学校,1904年毕业回国,在江西、湖南军事学堂任教官。1911年调云南任新军37协协统(相当于旅长),响应辛亥起义,被推为总指挥,后任云南都督。袁克定看了这样一份干部履历表,自然心动。心动不如行动,经请示袁世凯,要将蔡将军调进京城提拔重用。

电报发到云南,蔡锷深感疑惑:云南是块好地方,昆明四季如春,风景如画,在这里当都督山高皇帝远,连老袁的北洋势力也鞭长莫及。如今老袁调他入京,莫非是官场上常用的“明升暗降”之手段?这么一想,蔡将军心里老大不愿意,但是又怕不答应,会成为老袁对云南用兵动武的理由,在一种矛盾的心态中,蔡将军依依不舍地离滇,取道越南河内,搭乘海轮到上海,袁世凯派出的代表范熙绩早已在上海恭迎。

蔡锷到京后,立马被老袁任命为陆军部编译处副总裁,总裁是段祺瑞。到了第二年,北京参政院成立,蔡被委任参政院参政,不久又被授予昭威将军。显然,无论是袁世凯还是袁克定,对蔡锷都是极其重视的,但是蔡锷毕竟不是北洋嫡系,以前和袁氏父子也没有任何瓜葛,这样的人再有才干,如果政治上不可靠也是白搭。

这时候,三公子袁克良派上用场了,他所管辖的侦缉队日夜出动,又是监视又是跟踪,偏偏又不注意保密,动作做得很大,闹得蔡将军心情很是不爽。有一天,棉花胡同66号门前人声嘈杂,蔡将军刚起床,就听见有个天津口音的人在外边大声咋呼,看门人提醒:

“这是蔡将军的公馆,你们是不是弄错了?”“天津口音”大着嗓门说:“什么菜将军饭将军,我们奉上头命令。兄弟们,进去搜!”

挥挥手,一群军人一拥而入,在每个房间里翻箱倒柜搜了一通。当然所谓的违禁品是没有的,蔡将军是玩政治的人,不会这么大意。

事后,蔡锷愤愤不平,打电话给袁克定询问情况,袁大公子的回答是:纯属误会。据袁克定的解释,这个案子关系到袁家的一桩家务纠纷。原来,蔡所住的棉花胡同66号,是袁世凯的儿女亲家天津大盐商何仲璟的旧宅。宣统三年(1911),何仲璟在天津欠下外国商人一笔巨款,几乎倾家荡产,何的姨太太曾派人携带珠宝细软到北京,将贵重物品寄存在这所旧宅内。事隔多年,何仲璟死了,何的姨太太也不知去向,只剩下当年携带珠宝细软来此寄存的人,此人即是那个“天津口音”,如今的身份是“刘排长”。刘排长并不知道旧宅易主,现在住的是蔡锷将军,鲁莽闯入其内,上演了一出闹剧。袁克定告诉蔡锷,这个“刘排长”因强闯蔡公馆,已被绑赴西郊土地庙军法处置了。

袁氏父子把蔡锷当做座上宾,可是在蔡锷看来,自己好像是被软禁了,没有行动自由,思想更是不敢轻易流露。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名人传记丛书——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来自社会最底层,幼年的他几乎没有享受过爱与家庭幸福,他因贫困而辍学,做过苦力、当过船员,甚至一度沦为小混混。但他从没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最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作家梦想。本书生动地叙述了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曲折的一生,把他人生的每一个精彩转变展现给青少年读者,了解并学习杰克·伦敦不凡的经历和勇于搏斗的精神。
  •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共收录和敦煌有关的古代和近现代人物近500位,包括名臣武将、文人学者、高僧大德以及能工巧匠等,旨在反映敦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 驱逐倭寇——戚继光

    驱逐倭寇——戚继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人生真谛的不倦探索者--列夫·托尔斯泰传

    本书共分十章,以及引子和附录。内容包括:早年的憧憬、探索人生、寻觅与追求、创作高潮、艺术之神、走向人民、世纪之交、最后的岁月等。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热门推荐
  • 狮子吃素的那一天:如何搞定强势的人

    狮子吃素的那一天:如何搞定强势的人

    生活中,我们都难免要和强势的人打交道。强势的人有点像狮子,霸道、自我中心、自觉高人一等、有强烈的统治欲、很少宽容、缺乏同理心,不懂尊重别人感受,经常伤害了别人还不自知,甚至知道了也毫无悔意。他们不一定是公司里的霸道总裁,也可能是言辞恶毒的丈夫或妻子、态度强硬的父亲或母亲、职场中不可理喻的同事,甚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当“狮子”们的强势伤害了你,如何才能让他们及时懂得尊重你,并改变和你的交流方式?跟随本书主角“驯兽师”罗曼,学习50堂心理成长课,透析强势型人格的心理结构、内在动机,学会让“狮子”吃素,让身边那些强势的人以你喜欢的方式和你相处,停止对你的精神伤害!有故事、有道理、有方法,内容好玩有趣,你可以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学会搞定强势的人,告别压抑的人生。
  • 邪君的七夕皇妃

    邪君的七夕皇妃

    有一种女子是毒药,看一眼便沉沦...像是一场宿命的轮回,逃脱不了。一个绝世的女子,几个人纠缠的情。为了一份亏欠,她做他七夕皇妃。七夜销魂,她的美丽和魅惑差点让他崩溃,七夜之后,他却更加地放不了手。“如果感情也分先来后到,对我是不是太过残忍?”而她,只想要一片天,可以自由飞;只想要一个人,白首不相离。他爱她,她爱他...有伤害,有至爱。纠缠矛盾,缠绵悱恻……
  • 末世之血途

    末世之血途

    他知道将会有一场灾难发生...但是谁又能料到竟是世界末日!简单的准备能否让他度过煎熬的旅途?提前知晓灾难发生的背后又有怎样的秘密!?
  • 光影盛世

    光影盛世

    逃过“灭世”的人类,为了应对资源贫乏的世界,利用并完善了前人遗留下来的科技,创造了一个虚拟的世界。无形中缓解了人们对现实资源的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不过,这个虚拟的电子世界却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玄嚣鉴

    玄嚣鉴

    一柄玄嚣鉴,初现人世间;欲知后事何,且看玄嚣鉴。
  • 夫人她马甲贼多

    夫人她马甲贼多

    【男女双洁双强+扒马甲+无脑甜+无逻辑+女主帅炸天】从天而降的转校生,一夜之间竟成了全校焦点!?众人:“轰动全校的,一定是啥丑女!”怎奈她容颜倾城,桃花灼灼。某电竞团体:“TP队就是个废物战队!”一朝变化,百星荣耀王者AN回归,强势入驻,逆风翻盘。一天,某绿茶婊竟看到靳爷和她同桌共餐,大喜:“乔沫靠靳爷上位!”某爷直接将人堵在墙角,低声道:“沫沫,这次你想怎么逃?”(实力宠妻+实力虐渣+宠到人神共愤,此书上头,暑假必备!)
  • 闺袖江湖

    闺袖江湖

    君生,我亦生。君老,君自老。君病,君看病。君亡,我翻墙。君欲我所欲,我欲入江湖,江湖从此袖中物。※——闺秀一入江湖倾,君不予我红杏梢。※※都说主角是用来讲故事的,配角才是用来爱的。本文谨以配角来讲故事。※
  • 蜗牛赛过光速

    蜗牛赛过光速

    来之不同时期的灵感,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几万年后的地球在宇宙中还是如此渺小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龙之逆仙

    寻龙之逆仙

    从公司去往大钟寺的路上就决定写这本书,程夜行将在这里成长,在这里认识世界,并最终走上一条看似陡奇却又命中注定的路。这里有欢笑,有哭泣,有高贵,有卑微,有豪气纵横,有快意恩仇,有仙凡陌路,有人妖情缘。。。有你,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