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3000000020

第20章 阮玲玉:此时无声胜有声(1)

在无声电影的年代,她是当之无愧的“默片女王”。演技是她获誉无数的筹码,亦是她做人谋生的面具,光影中流淌的痛楚与抗争都是她心潮暗涌的写照。她的一生都在饰演悲剧,以悲哀的直觉,来排遣生之不欢。

关联人物: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等等。

一入情场,终生沦陷

老照片中的阮玲玉,背倚门框,侧着头笑,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天真得像个不经事的孩子,毫无城府。然而,一旦抿起嘴唇,收敛起笑容,她又变得深沉而不可捉摸。

如此大的反差令人不禁追问:这究竟是她作为一个演技派的基本素养呢?还是在生活中练就的快速反应?那么,哪一面又才是真实的阮玲玉呢?

或许,在阮玲玉身上,两者早已混淆,难以辨认了吧。如同那些与她同时代的导演所说,她是天才的演员,她从未学过专业表演,甚至没有听说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但是她可以对任何角色手到擒来。

1926年,卜万苍要拍《挂名夫妻》,在报上公开征女演员。十六岁的阮玉英看到了,十分欣喜,她从学生时代开始就一直对演员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可是,明星公司里人才辈出,毫无资历的她真的能脱颖而出吗?况且,在电影业正在崛起的上海,哪个女孩子不希望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呢?

从一开始,她就是自卑的。当时迫于生计,在朋友的鼓励下,阮玉英决定去试镜。她当场的表演,震撼了导演卜万苍,他从未见过如此具有灵性的女孩,表演毫不做作,十分的真实。于是,他不顾公司里其他人的反对,大胆起用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少女。

《挂名夫妻》成功之后,默默无闻的阮玉英变成了人尽皆知的阮玲玉。那天,她拿着 40元的薪水回到家中,放到母亲面前。她觉得自己终于有点用了,能够养活母亲。

此时的阮玲玉住在上海的鸿庆坊,她有个同居的男朋友,叫作张达民。她向外人道,张达民是她在读书的时候同学介绍认识的。

实际上,张达民与阮玲玉是主仆关系。在阮玲玉六岁的时候,她母亲去张家做姆妈(女仆),因为早年丧父,小玉英也跟着母亲一同住进了张家。母亲虽然出身卑微,却是个不服输的人。她咬紧牙,花钱送阮玲玉去读书。阮玲玉七岁进私塾,八岁入崇德女中读书。对于一个穷人家来说,这已经了不得了。

1925年的一天,十五岁的阮玲玉在昆山公园散步,与张家少爷张达民邂逅,两人远远地点头招呼。此后,两人渐渐地情愫暗生,昆山公园也成了幽会的地点。

花前月下,穿着蓝竹布罩衫的女学生和风流倜傥的少爷,私定终身后花园,颇有古代才子佳人戏里的意味。只可惜,这张达民并无“金榜题名中状元”的潜质,终日碌碌无为,只在不知名的学校念过几年书,勉强混了个文凭。而阮玲玉更算不上佳人,她的出身已经够让她在张家人面前抬不起头了。

这段恋情很快就被张达民的母亲知道了。张达民顺水推舟,要与阮玲玉结婚。老夫人一怒之下,就将阮玲玉和母亲赶出了张家。

阮玲玉和母亲失去了经济来源,便只好依赖张达民过活。张家在鸿庆坊有一套房子,张达民在此金屋藏娇,与阮玲玉同居。那段时间,两人的生活荒唐糜烂,终日地饮酒跳舞,出入于舞厅赌场,阮玲玉的很多生活习惯也因此养成。

此时的阮玲玉才十几岁,全然不谙世事。怨不得有些女星回想当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忏悔:“很傻很天真。”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大多数女性只能依附于男人而生,阮玲玉的选择其实是多数人的选择。

也是在此时,她渐渐看清了张达民是个怎样的人。曾经的俊朗和痴情,已经在生活的打压下,变得不堪一击。他的母亲是嗜赌的阔太太,父亲是花天酒地妻妾成群的老爷,这样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张达民,简直是占尽了父母的缺点,整天拿着从父母那儿要来的零花钱胡作非为。

他对阮玲玉也不能说是毫无感情。他曾经向母亲提出与阮玲玉结婚,在危难之时,也一直赡养阮玲玉母女,算得上有情有义。只可惜,这样的花花公子,开销极大,凭着一点零花钱,连自己也养不活。很快他就开始入不敷出了。

张达民是小孩子性情,被捧在手心里长大。他的爱可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热烈得让人炫目。然而,一旦遭遇艰难的生活,往日的感情也变得不再新鲜,爱情也就瞬间冷却下来。

阮玲玉是个感性到极致的女子,全身毛孔里都呼吸着情感。正是因着这份敏感,她能将各种人物演得入木三分。对张达民这个初恋情人,她牺牲过很多,是迫于无奈的求生之举,也是实实在在地发乎情。她的爱是盲目的,亦是软弱的,就像她爱张达民,一心想与他结婚,却未曾考虑过这样的感情能持续多久。她的思想还是传统的,以为结了婚就是最终的归宿,却不知这婚姻道上步步都是险境。

成名后的阮玲玉,隐瞒了很多真相。她知道,自己要在外面立足,必须得有清白良好的背景。“同居”这个字眼,在当时来看,已经是龌龊不堪了。既然她已经失去了清白的名声,便只好隐藏那份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卑微出身。

阮玲玉在明星和大中华的时期,拍过一些戏,演的都是妓女之类的堕落形象,她在银幕上烟视媚行,大多都是弱而不争的角色。此时的她,恐怕也是男人们最喜爱的样子。可以握在手心,又不会飞出去。

此时的她,有些小名气,却一直是不温不火,而阮玲玉有更高更远的追求,她的演艺生涯绝不会止步于此。

在崇德女中读书的时候开始,阮玲玉便十分地爱读书。而她一生中引为圣经的枕边书则是《邓肯自传》。

伊莎多拉·邓肯,美国现代舞创始人。她反叛以古典芭蕾为代表的传统舞蹈,认为那样的舞姿是僵硬的,违背人性。邓肯从自然中寻找灵感,奔腾的海洋,摇曳的树枝,一切从自然中显现出的美感都是她的老师。她披着薄如蝉翼的纱衣,赤脚登上舞台,用最美丽的女性身体来阐释自由的涵义。这些,都令阮玲玉十分着迷。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邓肯算是阮玲玉的艺术导师和精神偶像。她那栩栩如生的演技,或许就是从邓肯身上找到的灵感:以自然为师,从生活中汲取养分。

邓肯一度用荒唐的私生活来抵制世俗,放逐自己的情感,在一个又一个情人中间穿梭……她的一生就像是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深深地影响着这位中国女星。

阮玲玉曾经说过,演员都是疯子。她甚至扬扬得意地补充,我就是这样一个疯子!

阮玲玉和邓肯,在很多地方都颇为相似,比如说贫穷的出身,非科班的从艺背景,还有流淌在血液里的悲剧性……悲哀是真的,泪是假的

阮玲玉终究不会成为邓肯。邓肯的悲剧性是艺术的悲剧,从古希腊雕塑里抽出的宏大体悟,是云垂海立、孤绝于世的。因此,她被人们称为“地母”。而阮玲玉的悲,是生活的刀锋从肌肤上碾过,一寸寸地凌迟,然后失血而亡。这是一种缓慢而残忍的切肤之痛。

在明星和大中华期间,阮玲玉的作品多是通俗影片,虽然演技绝佳,却很难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1930年,阮玲玉加入联华,这个选择将她推向演艺生涯的高潮。

联华的创作团队十分厉害,导演中著名的有卜万苍、吴永刚、孙瑜、蔡楚生,编剧有田汉、夏衍等人。而阮玲玉的到来,更是如虎添翼。他们决心改变她以往的戏路,让世人看到不一样的阮玲玉。

阮玲玉在联华的第一部作品是《故都春梦》,饰演一名歌妓。而同年的《野草闲花》中,她又摇身一变,成为纯真无瑕的卖花女。极大的反差,让世人看到两个极端的阮玲玉,她的名声也因此大振。

联华在上世纪 30年代的旗号是“复兴国片”,一批进步青年干劲十足,拍摄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影片。在左翼电影运动影响下,阮玲玉也开始接受这种思潮。1933年,她接拍《三个摩登女性》,在片中饰演一名新式女性。这是她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角色,独立、自主、有革命觉悟。

如果说,阮玲玉曾经塑造的那些弱者都是来自她的亲身经历。那么,从《三个摩登女性》开始,她开始塑造一些她“做不到”的人物。

自此之后,她演过纱厂女工、手工艺人、女教师、娼妓……诸多阶层的女性角色,她都演过。有文化的,没文化的,堕落的,可怜的,革命的……借着这些身份,她口中发出了很多呐喊:“不做亡国奴”,“我要活”……《联合画报》写阮玲玉:“各名导言,演员拍戏时,重拍最少者,女为阮玲玉。阮玲玉拍戏极能领略剧中人物地位,临摇机前,导演为之说一二句,即贯通理解。拍时,喜怒哀惧,自然流露:要哭,两泪即至;要笑,百媚俱生。甚有过于导演所期望水准之上者,此密斯阮之所以独异于人也。”

1934年的《神女》是阮玲玉演艺生涯的极致,亦是中国默片的巅峰之作。阮玲玉这次扮演了一个母亲,亦是一个娼妓。她为了养活孩子,不得不做着卑贱的工作。在生活中屡次受挫,处处被残害。她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情感,让观众感受到了弥漫于整个时代中的悲伤。

《神女》的导演吴永刚曾经称赞阮玲玉:

“如同一张感光最快的底片。 “在拍片时,她的感情不受外界干扰,表达得始终是那么流畅、逼真,犹如自来水的龙头一样,说开就开,说关就关。”

无声电影的时代,她的眼神就是语言,她的姿态就是流动的音乐。而她对于人物的体会,则要来自于生活,来自一种逼迫的想象。之所以说“逼迫”,是因为,这些人物其实与阮玲玉本身的生活很近,又很远。她自幼经历过很多东西,底层人民的窘困,她最是了解。然而,终其一生,她都没有过反抗这种处境的决心。

在镜头下,她是自如的,自由的,所有负面情绪都如泄洪一般淌入胶片。一旦走出摄影棚,她却又变得缩手缩脚,姿态全无。阮玲玉的悲剧正是来自于这种两面性,感情方面,尤其是这样。

旧上海的风月场里,出过不少令人称道的传奇。然而,那个时代的女子们,却始终未能摆脱“玩偶”的宿命。无论月历牌上的女模特,还是黑白默片里的阮玲玉,都无一例外地颔着首,眉眼纤长,露齿一笑,以悦世人。

与张达民一同厮混的时光,阮玲玉学了一身好舞技,也因此得了个跳舞的癖好。大概也是在一个灯光明暗的局子上,乐声沉吟,她忘情地舞着……也就是那腰身宛转间,忽然有人拖起她的手,进入了下一场圆舞。

这个人就是唐季珊。他的登场是华丽沉稳的,冠着茶商巨富的名号,穿戴庄重,像是主角上场了,险些叫阮玲玉晕头转向。

此时的唐季珊身边还有个女友,名唤张织云,是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更巧的是,她与阮玲玉都是演悲剧出名的,眉眼中写满了悲情。

即便是如此争奇斗艳,阮玲玉也不怕。进入联华之后,她戏路拓宽,演了不少好戏。她再也不是昔日默默无闻的阮玲玉了。

张织云被唐季珊抛弃后,给阮玲玉写信,劝她不要和唐季珊来往,说他不是好人。张织云还写:“你看到本人,你就能够看到你的明天。”

此时的阮玲玉如何肯信?在她眼中,张织云不过是弃妇的心态,因为心生妒恨才来诋毁唐季珊。在她眼中,唐季珊的好是无人能及的。他有钱,有风度,还肯对自己用心。唐季珊花了十个金条,在新闸路买了个三进三出的大宅。老母和养女小玉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阮玲玉很开心。

但是,名分……还是没有得到。唐季珊的家业是从妻子那儿得来的,当年因为有了妻子娘家的财产才能一步步把事业盘大。所以,这个婚他是断然不敢离的。况且他也不是在一棵树上吊死的人。前有张织云,后有阮玲玉,若是哪一天他厌了,再换一个也无妨。

在此之前,阮玲玉与张达民的感情早已走到了尽头。阮玲玉当了演员之后,张达民越发的不检点,依仗着阮玲玉的收入,花天酒地,奢靡无度。阮玲玉知道这种生活不能长久,于是给不务正业的张达民介绍工作。可惜他却无意于工作,只把阮玲玉当作摇钱树,不断地索取。

阮玲玉受不了他的无赖纠缠,几度要分居,都未能如愿。1929年,她服毒自杀,却被抢救回来。这段感情带给她的伤痛,显然是致命的。

因为有张达民的荒唐和无赖,唐季珊的出现像是及时雨。他的成熟稳重,让阮玲玉觉得自己找到了可靠的依赖。

在与张达民的关系中,阮玲玉一直是被索取的那一方。在长年的纠缠中,她的金钱、感情、耐心、信任……都早已被榨干。

而唐季珊不同,他像一座山,可以给阮玲玉依靠。只是,连阮玲玉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座山,是冰山。在大海上漂泊不定,终于又在烈日下渐渐消融……没有回声的爱情

如果没有进入联华,没有拍摄那些左翼影片,阮玲玉的一生或许会大不一样。她也许会和胡蝶一样风光,当很多年的明星,在记者的镜头前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也许,她会和张织云一样,因为不太标准的国语,在有声时代到来之时被判出局,然后流落街头……可阮玲玉终究都是阮玲玉。我们今天还在谈论她,为她叹息,就是因为她演戏太过卖力,而活得又不够卖力。

同类推荐
  • 绍兴名人传略

    绍兴名人传略

    选入本书的传主,包括大禹、勾践、文种、谢安、王叔文、李光、沈炼、姚启圣、邵力子、周恩来十位名人,侧重于政治家系列。从洪荒时代的大禹到20世纪的周恩来,均为历史上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青史留名的人物。本书是绍兴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杜兰特和斯隆:通用汽车两巨头传奇

    他们在各方面都正好相反。威廉·克拉波(比利)·杜兰特,一个从高中辍学的学生,是个浮夸的梦想家和赌徒,重视人际关系,喜欢冒险。而小阿尔弗雷德·斯隆则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工程师,是严厉的管理者和经理人,重视数据和逻辑(当然还有利润)。比利勇敢地蔑视当时的工业和金融巨头,奋然创办了通用汽车公司。斯隆则将其转化为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成功的企业,不管怎样,今天,全球各个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还在应对他们两个入在20世纪前50年所创造的那些先例的影响。
  • 大道辅成

    大道辅成

    本书是一部全面展现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王辅成的人物传记。书中以丰富的事例讲述王辅成在校及退休后的“三观”宣讲历程,并回顾他的理论学习过程,借助对他人生经历的探访,深入挖掘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从细微处见精神,生动诠释其忠于党和人民,不忘初心,努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奉献精神。全书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一堂课的信仰”,从王辅成少年时的成长经历讲起,展现他求学、任教以及后来在环卫领域工作的历程,深入挖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不同的工作岗位对其人格和信仰的塑造;第二章“一面旗的飘扬”着重讲述王辅成是如何走上宣讲“三观”道路的,以及为了做好宣讲,他做出了怎样的刻苦学习和不懈努力;第三章“一粒种的力量”展现了自王辅成走上教师岗位以来到今天,被他感染的一代代青年人的群像,印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而积极的影响力。书后还附有本书作者专门撰写的采访感怀“致敬,向一个高尚的人——写给我采访本上的王辅成”,以及王辅成演讲稿节选。
  • 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

    宋仁宗和他的帝国精英

    中国两千年皇权社会,宋朝是个独特的存在。在这个武将开创的朝代里,文人却历史上第一次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演绎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宋。他莺歌燕舞,华晔玉瑾,性格如宋词般温婉,气质如兰花般高雅。他市列珠玑,云盈丰华,创造了不可一世的繁华和登峰造极的文化。还是这个宋朝,又被诟病效率低下,内部倾轧,积贫积弱、金瓯残缺。最能代表宋朝特色的是仁宗时代。这一时期名人荟萃,吕夷简、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狄青、富弼、包拯等名臣辈出,足以令前人汗颜,更为后世津津乐道。这些名人生活于同一个舞台,演绎出惊天动地、跌宕起伏的风云际会。中国文明造极于大宋,仁宗朝是大宋的巅峰。本书从第一手史料入手,以时间为轴,从宋仁宗亲政到嘉佑开科、苏轼题榜,全方位展现宋朝之绝代风华,亦揭示盛世背后的纷争权斗,以此揭秘大宋王朝的政治特色、时代气质与人文气象。观点新颖,试图突破社会对人物事件固有的平面印象,对原有史料也进行了新的挖掘和解读。宋仁宗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且看那些旷世巨擘们如何倾情出演,让读者真正理解这个中古世界的黄金时代。
  • 毛泽东读书治国

    毛泽东读书治国

    毛泽东的读书不同于经院式的读书,他灵活地读书,最重视学以致用,抱着改造社会的目的读书,他一生经历无数,决策无数,从《毛泽东读书治国》中,你可以读到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他的阅读之间的不为人知的关系,也可以读到他的思维方法,他的读书方法。无论对于一个管理者,还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无论对于一个成年人,还是对于青少年,任何人都可以从毛泽东身上汲取到宝贵的人生财富和无价的人生智慧。
热门推荐
  • 世界怎么大变了

    世界怎么大变了

    新手随便写写,误喷可以多给点建议!感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谋士之创

    谋士之创

    如果说三国演义军事谋略可以取其精华为商用的话,谋士之创的里面的谋略,同样可以取之为军用,该作品讲述一个穿越的智者在明朝晚期,一次次的谋划,是一部谋略的教科书,让人受益匪浅
  • 妃忆倾城

    妃忆倾城

    她,宁苡汐,曾是M国出色的特工,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前战神八王的王妃。“听说,那位八王是瘸子。”谁知,婚后八王却将她宠上天。“王爷,外界传言,说你一直娇惯王妃,现在的王妃无法无天。”某王挑眉:“本王的女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外界还传闻,这一切都是因为,王爷是个妻管严,耙耳朵。”某王:“媳妇,外界传言我怕老婆,你要替我证明。”“首先,我说一你不准说二。”“好的相公,我说三。”“其次,我让你往东你不准往西。”“好的相公,我往北。”“最后,不准和隔壁六王偷偷约会。”“不可能!给你一点阳光你就灿烂,还蹬鼻子上脸了。”……
  • 林先生今天恋爱了吗

    林先生今天恋爱了吗

    古马精灵女主曲星星智斗貌似高冷男神林于安,展开的甜甜的小日常萌化人心。。。“林先生,往哪里跑?”“你心里还有位置吗?”“不相信爱情的神圣,但相信你,我的林先生。”在这个快餐时代,还有多少人相信爱情...爱情是什么,什么是合适,什么是喜欢,关于林先生,要爱就要趁现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弃妃的绝地大反击

    弃妃的绝地大反击

    主要是女主角穿越古代,变成了一名后宫的弃妃。性情大变,让皇上欲罢不能。
  • 前夫驾到:女人乖一点

    前夫驾到:女人乖一点

    她是他的隐婚妻,恪尽职守的扮演“妻子”的角色。他喜欢她本分,她就努力装温柔;他喜欢她高雅,她就努力学礼仪;他喜欢她聪明,她就努力装聋卖傻!婚姻还未离婚,他已经在物色新的妻子。原本,就是一场交易,谁先动情,谁就会输的一败涂地!离婚后,他以为她会纠缠,然而——当她云淡风轻的挽着别人的胳膊,叫他“蒋先生”的那一刻,他猛然发现,这个女人,比他更残根、更狠绝。
  • 卿卿我的小娘子

    卿卿我的小娘子

    “卿卿,你终究还是爱上了我”,……“你回来吧,我什么都依你,”——“回不去了,她死了,我什么都没了!”日久,变之,生情。她穿越千年与他重逢,偶然相遇,却不识故人,一夜疯狂,日日流连,若干年的纠缠。她处处为他着想,他处处让她失望。她,因情逃离。他,为情所困。……卿,终究不肯为我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