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43000000014

第14章 宋美龄:权力之巅,爱之冠冕(1)

她是宋氏家族最受宠的小女儿,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最杰出的外交代言人,亦是蒋中正死生难弃的爱妻。人们戏称,宋家三小姐最爱权。殊不知,在这位跨越三个世纪的第一夫人心中,权力和爱情早已融为一体。

关联人物:蒋介石、宋庆龄、宋霭龄、宋子文、罗斯福夫妇、蒋经国等等。

宋氏有女初长成

历史已经被记录在册,无论后人如何评论,其间的蝴蝶效应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篡改。若是寻根究底地去找出牵动蒋宋王朝命脉的蝶翼一振,这故事恐怕得追溯到 1878年的爪哇岛。

这一年,海南籍学徒韩教准在他乡遇到了一位堂舅,姓宋。他原是在美国修铁路的华工,后来攒了点钱,在波士顿开了个专售中国丝茶的小店。这位堂舅见韩教准灵活机巧,因而很喜欢,便带他离开了这个南洋小岛,去了美国。不久之后,堂舅又让韩教准从了自己的姓氏,改名为宋耀如。

在丝茶店打工期间,小学徒长了不少见识。他结识了几个从中国来的小留学生,其中就有牛尚周和温秉忠。他们与这个小学徒建立起良好的友谊,还向他灌输知识的重要性,劝他去读书,以后谋得好职位。

宋耀如向堂舅说了此事,可堂舅却不允许他读书。为了获得更好的出路,他只得独自出走。一个言语不通毫无资本的少年在异国他乡谋生已是难事,遑论求学。可是,宋耀如好像天生就有好运气。几经辗转之后,他传奇般地得到一个富人的接济,进了北卡州三一学院 (即如今的杜克大学 )读书。他在此猛补英语,勤学《圣经》,最终在田纳西州纳希维尔的范德比特大学获得神学学位。

当然,有人伸出援手来帮他,自然也是有代价的。近代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很大一方面就是靠传教士的宗教传播。而那些美国人认为:宋耀如这样一个黄皮肤的年轻人要是能带着《圣经》走回中国,无疑要比那些外国传教士事半功倍。所以宋耀如本来预期在美国学医的想法还未实践,就被匆匆打发回中国传教了。

这个年轻人虽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却不适合做牧师,反而更像是生意人。多年来,在各地打拼的经历给予他敏锐的眼光,他能很好地把准时代的脉搏,引领今后的走向。在传教期间,他便瞄准了宗教的市场,大量翻印《圣经》和宗教刊物,以此发家。

而他的妻子倪桂珍,是徐光启的后人,一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名媛,有着一双天足,满脑子都是自由思想。在当时来说,也是不可多得的新式女子。更重要的是,她沿袭了从徐光启时代就已经坚守的天主教信仰。这两个人的结合,可谓是天作之合。若是从经济上来考虑,那就是绝对的双赢。

上海地名“徐家汇”中的徐家指的就是倪桂珍的娘家,人脉广,名望高,已然是大族。而宋耀如的“宋家”则是日后权倾朝野的蒋宋家族。

从爪哇岛上身无分文的小学徒,到蒋宋王朝的盛极一时,这简直是一场资本融通再生的经济神话,而这奇迹背后的秘密则是:识时务的双赢联姻和宋耀如毕生信奉的美国梦。

徐家的固有资源加上宋耀如的精明能干,使得这位中国牧师手中的《圣经》如滚雪球一般不断胀大,小学徒也很快成了名震上海滩的大买办。

如果宋耀如只是醉心于生意经,那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宋氏家族。他一早就将目光投向了更长远的地方。结交孙中山,倾其所有地支持革命。

若问其中缘由,最主要的,当然是因为宋耀如在国外接受过新式思想,对于旧社会深恶痛绝,他毕生仰慕林肯,希望在中国能够推行自由民主。另一方面,很难说他没有吕不韦“奇货可居”的商贾眼光。

而对于六个子女的教育,他更是不遗余力,甚至放言:“不计毁誉,务必占先。”于是,1907年,年仅十岁的宋美龄就跟着二姐一同前往美国,接受当时全世界最优等的女子教育。

在当时,只有少数一批留学生是由国家公费派出国的,他们的性别也基本上都是男子。大多数女孩子还在裹着小脚,在深闺里做女红,像宋美龄这样小小年纪就出国留学,简直是“逆天”了。

然而,只有独具慧眼的宋耀如知道,这是时代所趋。他只是比别人看得远,做得早,占了个先机。如他所说:“只要一百个孩子中,有一个成为超人式的伟大人才,中国就有四百万超人,还怕不能得救?现在中国大多数家庭还不能全心全意培养子女,我要敢为天下先。”

在美国,小美龄如鱼得水。她在国内念的就是教会女塾,全英文教学,课本也是从美国编印好了送到中国的。因此,来到美国之后,她也并没觉得有什么不适应。反而因为年纪太小,不能与姐姐们一同入学,相伴左右,这让她很失落。

大姐二姐来到美国的时候,已经是十五六岁的少艾。而宋美龄则在这个南方小镇度过了一整个青少年时期,这段时间正是一个孩子性格和思想渐渐养成的时期。从小备受宠溺的宋家小女儿,来美国之后更是校园宠儿,同学说她是全班最喧闹、最爱吹牛的一个,完全没有中国女孩的温婉矜持。

在宋美龄的一生中,大姐宋霭龄一直是她最亲近的人。然而,由于年龄的差距,她来到美国之后没几年,宋霭龄就完成学业回了国,两人聚少离多。在美期间,反倒是与二姐宋庆龄相依为命。相比二姐的娴静庄重,活泼的美龄显得十分调皮。宋美龄的性格里完全没有中国女性的影子,她热情真诚,不造作,与周围的同学打成一片……当然,一切的原因都在于:大家根本没有把她当作一个外国人。

在卫斯理学院,宋氏三姐妹接受的是美国式的淑女教育:学习文学、艺术,弹钢琴,拉小提琴……这样的教育,俨然是要培养出优雅的贤妻良母。宋美龄在这里练得一口地道的乔治亚腔,并以“南方人”自居。她甚至在书信中向友人坦白:“我只有脸孔是属于东方的。”

1912年春天,宋美龄和宋庆龄收到了家里寄来的一份特别“珍贵”的新年礼物,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面中华民国国旗。从父亲的信中她们得知,这一年的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了,父亲和大姊他们都参加了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的宣誓仪式。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姊妹俩高兴得拥抱在一起,跳跃着,欢呼着。她们把悬挂在宿舍里的清朝龙旗扔在地下,踩了又踩,换上了父亲寄来的新国旗。(阳武《桃花映面宋美龄》)此时的宋美龄开始对政治敏感起来,原本离她那么远的东西,忽然显得这么近。祖国改朝换代,原先的陈腐封建被打破,父亲的挚友成了大总统,这些都令她十分兴奋。

从少女时期开始,宋美龄的性格里就有着贵族气的骄傲,盛气凌人,自视甚高。当然,这一切与她都是相匹配的。她在美国开始养成的爱出风头的癖好,倒成了她日后风靡全球的资本。

1917年,在美国待了十年的宋美龄终于要回国了。此时的她,已经不是十年前那个胖乎乎的“小灯笼”了,她出落得亭亭玉立,举止优雅,一派美国式的淑女作风。毕业之时,她还获得了学校最高荣誉“杜兰学者”的称号。

这次离开,她的心中五味杂陈。留美十年,对故国的印象早已成了她记忆里的浮光掠影,她吃西餐,读英文著作,甚至连母语都早已生疏。然而,她明白,在这里自己始终都是一个寄居者,父母姊妹都在别处。

两种乡愁掺杂,令她感到十分矛盾。这位二十岁的女孩已然分不清楚大洋的哪一岸才是自己的家乡了。

倾国倾城的婚礼

亦舒小说中的女主角说:“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我想要很多很多的钱。”

这种爱情观显然是小门小户家的少女迫于无奈的抉择。面包,还是爱情?谋生,还是谋爱?都是十分迫切的问题。

然而,在宋氏这般富贵的人家,原始积累早已完成,他们需要的是更为有力的资本扩张。宋耀如苦心栽培三个女儿,自然希望她们能够出人头地。但是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宋家三姐妹,却不是那么好掌控。在父母的暗中撮合下,大姐宋霭龄嫁给了山西富商孔祥熙,孔祥熙有留美背景,还信奉基督教。这桩姻缘算是门当户对,令宋耀如夫妇很是满意。

然而,宋庆龄与孙中山这对“国父国母”的爱情,当年却在宋家引起轩然大波。宋庆龄从美国毕业之后,前往日本探望正在避难的父母。也是在这里,她遇到了孙中山。因为宋霭龄婚期渐近,宋庆龄接替大姐的职务,成为孙中山的秘书,两人不仅在工作上配合得天衣无缝,在思想上更是志同道合。

革命的信念渐渐演绎成了爱情的火花,这本该是段佳话。可是,此时的孙中山早已不是大总统了。袁世凯称帝,他被迫流亡日本,困于危难,正在准备第三次革命,一切都是未知数。

虽然宋耀如与孙中山情谊深厚,在革命上也一直倾力相助,但是,面对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他还是希望能够选个稳定殷实的女婿。况且,孙中山与宋庆龄,相差十七岁。他儿子的岁数比宋庆龄还要大。

为了阻止这段感情,宋耀如结束了流亡生涯,举家迁回上海。然而,宋庆龄对爱情却十分坚定。最终违背了父亲的意愿,逃回日本,与孙中山私定终身。宋耀如震怒,一度与孙中山断绝联系。

这件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当时还在美国的宋美龄耳中。与其他家人不同,她对于二姐的婚姻是支持的。同时,父母对子女婚姻的干涉,令宋美龄不禁自危。她不想把自己的将来交给父母掌控,于是悄悄地计划着,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

当时,宋美龄常常去探望正在哈佛念书的哥哥宋子文。宋子文有个好友叫刘纪文,才气颇高,又擅长钢琴等艺术。他对这位品貌出众的宋家小姐一见倾心,展开了猛烈的追求。

宋美龄是个英雄主义情结很重的人。从小到大,她一直被公主似的捧在手心,在还未理解爱情为何物的时候,就已经坚信:公主是要配英雄的。因此,她从少女时期便开始向往亚瑟王传说中的情节:兵荒马乱的岁月里,血流成河,提刀立马的骑士款步走到美人面前,呈上敌人的首级作为求婚的献礼。

文质彬彬的刘纪文显然不是这样的恋人,校园恋爱再怎么轰动也无法带来这种感官和精神上的双重刺激。在刘纪文的苦苦追求下,宋美龄虽然芳心初动,却有些迷茫,她不满于这样的恋爱。

但是,比起被父亲乱点鸳鸯谱,她还是希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于是,在哥哥宋子文的见证下,她与刘纪文订立婚约。至于何时结婚,她暂时还没想那么多。这一步,不过是聪明的宋三小姐躲避包办婚姻的一个台阶。

回国之后,宋耀如给美龄请了私塾老师,帮她补习早已丢掉的中文。除此之外,她还积极投身于服务事业,在社交场上亦是十分活跃。在美国修炼十年,又回国继续学习中国文化,看来,宋美龄是早已下定决心势必要做一个脚跨中西的名媛。

1922年,蒋介石初遇宋美龄,一见倾心。在当时看来,这桩婚姻几乎是不可能的。蒋介石出身盐商之家,军人身份。而且他早已结过三次婚,风流浮浪,常年买醉于花街柳巷。在宋家人看来,这些行为可以直接用“出身平庸、行为不端”八字来概括,然后立即判他出局。

蒋介石为了俘获美人,先去找孙中山说合,希望能借力促成姻缘。

可宋庆龄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本身就十分看不起蒋介石,并且对他口口声声说的“没有妻室”嗤之以鼻。在宋家,宋子文和老夫人对这个军人亦是持反对态度。

然而,一直以来,大姐宋霭龄却对他青眼有加。宋霭龄这个人,是三姐妹中最不出名的,后世着墨最少。可是比起宋庆龄的纯真和宋美龄的高调,她的默默无闻之下却是翻云覆雨的厉害手腕。

起初,宋美龄对于蒋介石,说不上爱。但是,倾慕肯定是有的。她的英雄情结在蒋介石这里有了归宿,若是能嫁给这个前途似锦的军人,她的舞台也会随之扩大。这些,想必宋霭龄是深知的。

凭借与美龄的姐妹情深,她一直暗中撮合小妹和蒋介石。她先是稳住宋美龄,让她伺机等待。一边又施展身手,各个击破家中的反对力量。宋霭龄用调虎离山计劝说宋庆龄去苏联访问。之后,她又从中出手,让蒋介石与宋子文冰释前嫌。一个拨算盘的和一个拿枪杆子的,这交易想必不是很难做。

宋霭龄为蒋介石打点好一切之后,剩下的几件事就得由他自己出马了。

作为资深天主教徒,老夫人倪桂珍是无法接受一个不信基督的女婿的。因此,蒋介石很识时务地加入基督教,从此日日祷告,研习《圣经》。

其次,他与妻子离婚,其中包括他曾经深爱的妾室陈洁如。他请求陈洁如“退让五年”,好让他完成与宋美龄的婚姻。

1927年,蒋介石下野之后,远渡日本,向宋老夫人提亲,终于得到了应允。

此时,距离宋美龄回国已经过了十年。那么,曾经在美国订立过婚约的宋美龄与刘纪文为何没有成婚呢?其间真相,扑朔迷离。有一说便是,蒋介石出手阻拦,与刘纪文做了交易,让他出任南京市长,换得婚约的解除。

此事戏说成分较多,已经不可考。可这故事倒是能说明几分道理,蒋介石追求宋美龄,岂不是倾城之举?而其背后的意图,除了宋美龄倾世的才貌,更重要的,大概是与孙中山连襟的资格,还有孔宋财团背后的金山。

蒋介石的野心很大,一路青云直上,凭的是手中的枪杆子。然而,要是想在国民党中一呼百应,他还缺一个好看的门面。对于宋美龄来说,她需要的是万人瞩目,但是她要是想登上权力巅峰的舞台,她还需要一个一步到位的电梯。

蒋介石和宋美龄,很难说是谁选择了谁。在命运的大海上,他们遇到了彼此,合力架起了一座浮城,从此如履平地。

蒋介石追求宋美龄五年,用的是倾城的权柄。那么柳暗花明之后,迎娶这位佳人自是得用倾国的规格。1927年,蒋、宋在上海最奢华顶级的大华饭店举行婚礼,共有两千多人参加。

婚礼现场,布置着孙中山遗像,婚礼中,两人向孙中山的遗像三鞠躬。当日,宋美龄身着白色婚纱,娇颜动人。婚礼举行了两次,先是基督教仪式,之后又按照中式礼仪再行一次。

这场震惊中外的婚礼被称为“世纪婚礼”,浩大的排场,煊赫的客人,处处都是一时之最。更重要的是,在这婚礼背后,整个中国的走向也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婚礼当天,两人还向国际媒体发表了婚礼谈话。宋美龄身穿素雅的旗袍,留着温婉的刘海,用地道的英语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女性的演讲。这是她第一次亮相,不卑不亢的风姿显然是有备而来。她知道,这个舞台已经为她敞开。在往后的岁月里,她只需化好妆,穿戴整齐,耐心地等待世界的掌声。

千里救夫

在世纪婚礼过后的第九天,朝野上下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蒋介石重新坐上了总司令的位置,之后又渐渐获得了党政军大权。宋美龄则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一夫人。

第一夫人这个头衔有些重,因为加了第一,所以必须做到独一无二。她们因男人而出名,依傍男人而生,可这位置却要求颇高。绿叶比红花难当,要做得引人注目,又不能喧宾夺主,有所逾越。

同类推荐
  • 高语罕传

    高语罕传

    高语罕1920年10月加入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曾参与发起新文化运动、参与策划八一南昌起义,本书叙述了高语罕61年生涯中的61件重要事件,以此反映其参加革命和曲折坎坷的一生。
  •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乱世尊丐:朱元璋传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了元末二十多年战乱的局面;在立国之后,能够吸取历史教训,对农民作了一些让步,大力鼓励农业生产,兴修水利,允许农民尽力开垦荒地,大大增加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奴隶,改变了元王朝官僚大量拥有奴隶的落后局面,增加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等措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前进,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打了基础,值得肯定的。本书以丰富翔实的史料、生动活泼的文笔,将朱元璋从农民起义的领袖到封建帝王的一生做了全面阐述。作者试图通过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使读者领悟一个历史人物的升降沉浮,并了解有明一代初期的历史。
  • 一个老兵的故事

    一个老兵的故事

    他与豆豆是好朋友,每次回来都给豆豆带些好吃的,讲战斗故事,讲革命道理。一群由一个老兵任班长,九个男兵,一个女兵,训导员五人,连长一人。
  • 大师

    大师

    民国时期,百业凋敝,唯独教育不曾腐败,还算成功,其根源就在于:那个时代是一个人才辈出、大师云集的时代。《大师》讲述了北大校长蔡元培、清华校长梅贻琦,以及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罗家伦等六位民国教育大家的精神所在。蔡元培主张“兼容并包”,提倡“学术自由”,以其雅量、远志成就了北大之“大”。
  • 名人传

    名人传

    《名人传》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把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希望寄托在“英雄”人物的身上,为他心中理想的精神巨子立传,为精神世界创造光辉夺目的太阳。为此他先后写下《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巨人三传”被一并整理收录,形成了今天广为人知的《名人传》。《贝多芬传》是为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而作的赞歌。贝多芬不断遭受肉体和精神的打击,却以伟人的姿态从泥潭中爬起,扼住命运的咽喉,用意志和才华为人类创作出了不朽的乐章……
热门推荐
  • 药剂师筱筱随笔

    药剂师筱筱随笔

    情绪是不能被交易的,记忆却是可以被抽取的,当记忆可以被如此操控,世间是否还有真实可言?而拥有别人记忆的一个自然人,是该作为谁活着?拥有人类记忆的动物,又该如何被对待?
  • 炽之传说

    炽之传说

    一个期待和平的世界。一段七岛七族的炽热传说。一个关于那梦想与正义的追寻之旅。当,梦想与正义无法共存之时,放弃还是坚持?“比起那无法触及的梦想,更重要的是眼前的正义与和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街市

    街市

    甫跃辉,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邪魅阎后

    邪魅阎后

    在上古期间,仙,妖,魔,人四界共处,人人安居乐业。俊美阎王师银馗与倾世美人蛇妖王林柒儿相恋,羡煞众人,而魔族想称霸世界,魔少君李枫霖挑拨离间,使二人产生间隙,魔少君乘隙而入,爱上魔少,却不曾想被利用灭了全族,差点魂飞烟灭,几经波折失忆重生,而这正是魔族阴谋的开始,蛇妖王林柒儿蕴含绝世功力,看与阎王师银馗如何扭转乾坤,吊打魔族。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最新修订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最新修订本)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为了加强测绘管理,促进测绘事业发展,保障测绘事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制定测绘法。
  • 末世之妖孽重生

    末世之妖孽重生

    她是48世纪的顶级特工,她是另一个时空的温婉的女子。是命运,还是阴谋。相同的样貌不同的性格。是命运,还是阴谋他是末世的霸主,他是上天的宠儿。却唯独对她钟情。
  • 穿越之我是反派的女儿

    穿越之我是反派的女儿

    顾小小穿越到小说当中成为刁蛮任性反派大佬的女儿,他爸顾辞陌只手遮天,无恶不作,心狠手辣。不折不扣的大反派。最后父女俩身败名裂,下场十分凄惨。为了自己与反派爸爸的生命着想,纠正反派的三观。顾辞陌是阴晴不定冷酷无情没人敢在他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直到有天看见一家三口,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坐在他的头上帮他戴上粉嫩的发卡却还一脸宠溺的笑容。
  • 风华绝代:傲娇皇妃病弱皇

    风华绝代:傲娇皇妃病弱皇

    一次乌龙事件,令她成为了她。首席特工,王牌杀手——王朝废材,天生愚钝。那是一个巅峰与底端的存在。重生归来,是胸无点墨还是才惊艳艳。他,世人眼中久病缠身的王爷,实则天赋异禀。待她重生归来,待他卸下伪装。且看她如何携手美男夫君在这个陌生世界玩出一片新天地,谱写出最震撼的锦绣华章!(简介无能,新人新坑新看点,各位多多捧场!)
  • 无限之被萝莉拯救

    无限之被萝莉拯救

    某主神:这是男猪脚在某狂拽酷炫吊炸天主神的英明领导下,穿越无数位面拯救可爱萝莉的故事。张伟:这明明是你这个逗B脑洞太大蹦出来的故事!赶紧给我发盒饭啊!一群萝莉:张伟,不要走啊!张伟你怎么忍心扔下我!是谁伤害了我家张伟,我要把他大卸八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