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09600000018

第18章 封建文化的高峰——西汉、东汉(1)

48、布衣皇帝立威仪

在公元前202年的正月,刘邦兑现了诺言,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越王。受封的韩信和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于是刘邦开始假意推辞,韩信他们说:“大王虽然出身贫寒,但能率领众人扫灭暴秦,诛杀不义,安定天下,功劳超过诸王,您称帝是众望所归。”刘邦顺水推舟地说:“既然你们大家都这么看,觉得有利于天下黎民,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

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高祖。不过毕竟是布衣出身,到底怎样当皇帝,怎样树立威仪,他还不是很懂。他的大臣中很多都是鸡鸣狗盗之徒,朝宴的时候往往狂喝滥饮,还自己给自己评功摆好;喝醉了,有人狂呼,还有人拔剑砍宫殿的廊柱,毫无体统。

刘邦心里对这种行为很是厌恶,却一点办法都没有。想当初,他跟这些人,就是这样才成为朋友的,他自己曾经就是这种人!该怎么办呢?刘邦在统一天下后,因为讨厌儒生和繁文缛(rù)汉高祖像节的拘束,就把秦朝那套烦琐的礼仪都给废除了,一切从简。但大臣们在刘邦面前随随便便,没有上下之分的状况,让一个叫叔孙通的儒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对刘邦说,儒生打天下不行,但可以跟皇帝一起守天下,建议刘邦制定新的礼仪。于是刘邦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他。叔孙通把自己的弟子们找来,演习朝廷礼仪。

公元前200年,长乐宫建成,叔孙通排练的朝贺仪式,就要在长乐宫中举行。那一天清晨,朝中负责传令通报的谒者按照官员不同的等级,先后把他们引进殿门,让他们分列东、西站立。大殿里,侍卫们沿着石阶排列,叔孙通庭中布防着各个兵种,他们或手执武器,或举着锦旗。所有人员站好之后,首先由谒者传皇帝警令,然后皇帝乘辇(niǎn)而出,大臣们和其他各级官员依次敬贺。此时,朝廷里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人人震惧。之后,皇帝赐宴,百官按职位高低依次敬酒。九巡之后,御史指出那些违背这套礼仪的官员,把他们斥退,然后再置酒宴。一直到酒宴结束,再也没有发生过喧哗等违背礼仪的事情。刘邦见此情景,高兴地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

此后,刘邦重用叔孙通整理朝纲,叔孙通又制定了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为汉朝的建立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汉朝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废除连坐法及灭三族,提出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统治效果。

在经济上,刘邦减免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与民休息,释放奴婢,特别是百姓因饥饿自卖为奴婢者,让士兵复员回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迅速恢复提高国民经济。同时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大力发展农业,抑制打击唯利是图的商人及残余的奴隶主阶级。刘邦还接受娄敬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10万余口人迁徙到关中定居。

刘邦采取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使饱受战乱的国家得以休养生息,开创了此后“文景之治”的局面,奠定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坚实基础,形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风格。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聚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着决定性的贡献。

49、 汉初三杰

汉高祖即位不久,在洛阳南宫开了一个庆功宴会。他对大臣们说:“咱们今天欢聚在一起,大家说话用不着顾忌。你们说说,我是怎么得天下的?项羽又是怎样失天下的?”

大臣王陵说:“皇上派将士打下城池,有封有赏,所以大家肯为皇上效劳;项羽对有功的和有才能的人猜疑、妒忌,打了胜仗,不记人家的功劳,所以失去了天下。”听其他人也没说出什么新花样,刘邦干脆就自己说:“你们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那我更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可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才是他最后败给我的根本原因啊!”刘邦的总结确实说对了,战争的胜败,人的因素总是最重要的。

汉朝的建立就离不开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

张良世代为韩国贵族。秦末纷乱中,张良也组织了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反韩信刘邦陈平张良抗暴秦,在留县遇到刘邦后,两人很谈得来,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这才有了“约法三章”灭亡秦朝;鸿门宴有惊无险,被封汉王;火烧栈道,使项羽放松了警惕,为日后的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打下了基础。后来张良从彭城再投刘邦,受封为“成信侯”。作为军师,开始了与刘邦的真正合作,帮助刘邦灭项羽,平定天下。但张良在汉朝建国后谢绝了刘邦对他万户侯的封赏(包括属地随便挑选的特权),在刘邦的一再劝说下,他只挑了一个没人要的偏远贫穷的小县城留县。张良说:“陛下实在要封赏我,就把我和陛下相识的地方留县封给我做个纪念吧,我哪里当得起万户侯。我昔日张良刺杀暴君秦始皇,天下震动,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得到封万户侯的荣誉,这对我这个平民百姓来说太过分了,我真心地愿意放弃人间的富贵,过老百姓的日子。”而且张良说到做到,不但不作万户侯,连这个小小的留县县令也找了个机会放弃了。功成名就的张良此时已形同隐居,除了在封赏功臣、建都问题上出了点主意外,就是后来在保护太子上发挥了作用。在汉初三杰中,张良精通黄老之学,深知功成身退的道理,这也是刘邦一直很尊重张良的关键所在。

萧何与刘邦是同乡,刘邦起兵不久就与曹参一起追随刘邦,对刘邦可谓忠心耿耿,至死不渝。萧何慧眼识才可以说无人能及。他先是看准了市井无赖的刘邦,终生追随;其次是看好韩信,强力推荐。

刘邦入主巴蜀后,拜萧何为丞相,曹参、樊哙、周勃等为将军,养精蓄锐,准备再和项羽争夺天下。但是他手下的兵士们却都想回老家,差不多每天都有人开小差逃走,急得刘邦连饭也吃不下。

有一天,忽然有人来报告:“丞相逃走了。”刘邦急坏了,像突然被人斩掉了左右手一样难过。

伯乐萧何到了第三天早晨,萧何才回来。刘邦见了他,又生气又高兴,责问萧何说:“你怎么也要逃走?”萧何说:“我怎么会逃走呢?我是去追逃走的人呀。”汉王又问他:“你追谁呢?”萧何说:“韩信。”

萧何所说的韩信,本是淮阴人。项梁起兵以后,路过淮阴,韩信投奔了他,在楚营里当了个小兵。项梁死后,又跟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做了个小军官。韩信好几回向项羽献计,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感到十分失望。等汉王刘邦到南郑时,韩信就投奔了汉王。后经人推荐,刘邦派韩信做了个管粮食的官。

后来,丞相萧何见到了韩信,跟他交谈后,认为韩信的能耐不小,很器重他,还几次三番劝刘邦重用他,但刘邦总是不听。韩信知道刘邦不肯重用他,就趁着将士纷纷开小差的时候,也找机会走了。

萧何得到韩信逃走的消息,急得跺脚,立即亲自骑上快马追赶上去,追了两天,才把韩信找回来。

刘邦听说萧何追的是韩信,生气地骂萧何说:“逃走的将军有十来个,没听说你追过谁,单单去追韩信,是什么道理?”萧何说:“一般的将军有的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简直是举世无双。大王要是准备在汉中呆一辈子,那就用不着韩信;要是准备打天下,就非用他不可。大王到底准备怎么样?”

刘邦说:“我当然要回东边去。哪能老待在这儿呢?”萧何说:“大王一定要争天下,就赶快重用韩信;不重用他,韩信早晚还是要走的。”刘邦说:“好吧,我就依着你的意思,让他做个将军。”萧何说:“让他做将军,还是留不住他。”刘邦说:

“那就拜他为大将吧!”萧何很高兴地说:“这是大王的英明。”刘邦让萧何把韩信找来,想马上拜他为大将。

萧何直爽地说:“大王平日不大注意礼貌。拜大将可是件大事,不能像小孩闹着玩似的叫他来就行了。大王决心拜他为大将,要选个好日子,还得隆重地举行拜将仪式才好。”

刘邦说:“好,我都依你。”

刘邦在举行拜将仪式后,再接见韩信,说:“丞相多次推荐将军,将军一定有好计策,请将军指教。”韩信谢过汉王,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项羽)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

公元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问怎么办,大家说发兵讨伐。但陈平却反对,他说韩信兵精粮足,又善于用兵,发兵很难取胜。他建议刘邦以巡游云梦为借口,让各诸侯王都到陈县,到那时韩信一定会来,然后再抓他问罪。刘邦依计行事,果然将韩信抓住了。韩信听到对他的指控,大声喊冤:“古人说得果然不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现在天下已经平定,我这样的人也早就该烹杀了。”刘邦将韩信押到洛阳,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便释放了他,但降成了淮阴侯。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深知高祖刘邦畏惧他的才能,所以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韩信由此日益怨恨,经常闷闷不乐。

公元前197年,韩信谋划让陈曦(x)在ī外地反叛,迫使刘邦亲自前去平叛,然后自己在都城袭击太子和吕后。但事情还是败露了。吕后采用了萧何的主意,将韩信诱骗入宫后抓捕,最后在长乐宫斩首,留下了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著名典故。

50、汉高祖遭遇“白登之围”

自从秦始皇打败匈奴后,北方平静了十几年。但秦灭亡后,中原发生了“楚汉相争”,匈奴就趁机一步一步向南打过来。

汉高祖时,匈奴的冒顿(mòdú)单于带领四十万人马包围了韩王信(原韩国贵族,和韩信是两个人)的封地马邑(今山西朔州)。韩王信抵挡不住,向冒顿求和。汉高祖得到这个消息,派使者去责备韩王信。韩王信害怕汉高祖办他的罪,就向匈奴投降了,并与匈奴联兵攻打汉朝的援军。冒顿占领了马邑,又继续向南进攻,包围了晋阳。汉高祖亲自赶到晋阳,与匈奴对敌。

公元前200年冬天,天气特别冷,汉军缺衣少食,许多士兵的手指都被冻掉了。但汉军和匈奴兵一接触,匈奴兵就败走,一连打赢了好几场仗。

身在晋阳宫的刘邦得到情报,匈奴汗国的冒顿单于正驻扎代谷(河北省蔚县)。他决定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于是派出特使前去侦察。冒顿明白西汉政府特使的任务,早就把精锐部队,以及肥壮的牛马,全部藏匿,使西汉政府特使只看到了老弱残兵和瘠(jí)瘦的牲畜。刘邦派出十次特使,十次特使都把所见到的据实呈报,并判断匈奴汗国不堪一击。刘邦仍不放心,再派娄敬前往,作最后的观察。还没等娄敬回报,刘邦认为良机绝不可失,迫不及待冒顿地下令让所有的兵力(32万人的庞大军团)向北推进。前锋刚越过句注(山西代县西北),娄敬赶回来警告刘邦说:“我跟前面十位特使的看法恰恰相反。两个国家一旦决裂,敌国一定会夸张他的强大,展示他的优点。可是,我在匈奴那里看到的,却全是老弱残兵,用意十分明显,他们要引诱我们攻击,然后伏兵四起。我认为:对匈奴汗国,绝对不可采取军事行动。”这时大军正向前挺进,不能停止。刘邦眼冒火星,咆哮说:“好你个齐国死囚,靠着两片嘴皮子当上高官(娄敬建议定都长安),今天又站在这里胡说八道,打击士气,扰乱军心,散布消极思想,容你不得!”下令把娄敬囚禁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监狱,加上了全副脚镣手铐。

汉高祖率领一队人马刚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突然四下里涌出无数匈奴兵来,个个人强马壮,原来的老弱残兵全不见了。汉高祖拼命杀出一条血路,退到了平城东面的白登山。冒顿单于派出四十万精兵,把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周围的汉军没法救援,汉高祖的一部分人马在白登被整整围了七天,不得脱身。七天七夜里,城里和城外不能联系,无法传递消息,得不到救援,陷落就在旦夕。最后,刘邦采用陈平的计策,派出秘密使节,从小路找到匈奴汗国大营,晋见冒顿的阏氏(yānzhī,就是匈奴的王后),送上贵重礼物。当天晚上,阏氏对冒顿说:“我们占领了汉朝的地方,没法长期住下来,再说,汉朝皇帝也会有人来救他。咱们不如早点撤兵回去吧!”冒顿本来要跟赵王赵利在约定的日期会师,但时间已到,赵军未到。冒顿怀疑赵军跟西汉军之间可能有勾结,于是趁此机会,下令解围一个城角。陈平命卫士使用强弓,弦上多加一箭,面向匈奴,保护刘邦从解围的城角悄悄溜出。

汉高祖提心吊胆走出了匈奴的包围圈,快马加鞭,一口气逃到广武。他定了定神,赶紧把娄敬放出来,说:“我没听你的话,弄得在白登被匈奴围了起来,差点儿不能和你见面了。”

汉高祖逃出了虎口,知道自己没有力量再去征服匈奴,只好回到长安。但匈奴一直侵犯北方,让汉高祖大伤脑筋。娄敬建议高祖采用“和亲”的办法,大家讲和,结为亲戚,以保相安无事。于是高祖派娄敬到匈奴去说亲,冒顿同意了。汉高祖挑选了一个宫女所生的女儿,称作大公主,嫁给冒顿作了阏氏。

从此,汉朝开始采取“和亲”的政策,与匈奴的关系也暂时缓和下来。

51、 铁腕君王汉武帝

西汉时除了汉高祖刘邦,最有名的就属汉武帝刘彻了。但以成就而论,刘彻又超过了刘邦。西汉在武帝时达到了鼎盛时期。

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刘启登基,碰巧他的第十个儿子出生了,取名“彘”(zhì),真是双喜临门。后来传说刘彘的母亲怀孕时梦见太阳钻入怀中,汉景帝听了很高兴,认为是个吉利的梦,预示着小孩子将来会有大作为。刘彘因此很受景帝的宠爱。

在刘彘四岁时,他被封为胶东王,被封为太子的是他的哥哥刘荣。但后来,刘彘靠景帝的姐姐馆陶长公主的帮助,成功地问鼎了太子位。

馆陶长公主是景帝的同母姐姐,地位很不一般,她对景帝的影响不容小视。由于她的极力策划和帮助,加上武帝自己的表现,景帝最终选择了刘彘这个才华出众的儿子做了太子,并给他改名为刘彻,他就是汉武帝。同时,刘彻的母亲王美人也荣升为皇后。刘彻做了太子后,更加勤奋学习,景帝还给他请了很有学识的卫绾(wǎn)做他的老师。刘彻的学习范围很广,包括了骑马、射箭、经学与文学。公元前140年,16岁的汉武帝刘彻正式继承了皇位,他雄心勃勃地想将“文景之治”的盛世继续下去,但在初期却遇到了阻力。这主要是当时的太皇太后窦氏家族在朝廷的势力很是庞大,即武帝的爷爷汉文帝的皇后家族。按照规定,分封的一些王侯都要到自己的封地去,但窦氏的亲属们都不愿到那些边远的地方去,都留在京城。他们互相勾结,违法乱纪的事经常发生。

同类推荐
  • 江山落花时

    江山落花时

    英雄落,百花飘,江山时时正处娇;古今事,领风骚,情爱绵绵恰相好。现代社会的一位宅男通过结识一位隐世高人穿越到两宋元明时期,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和视角感受历史的伟大,并且试图在传统历史的过去找到今日发展的方向。昨天和今天共同铸就复兴的辉煌!
  • 我是耶路撒冷之王

    我是耶路撒冷之王

    【起点第五编辑组签约作品保证全本】关于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架空故事。一个中国小剧务意外转世成了耶路撒冷的贵族。那是一个黑暗混乱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勇气与信念,光荣与梦想的时代。一个骑士时代。本书的群是36828446,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进来!
  • 人间最佳赘婿

    人间最佳赘婿

    皇族争权位,皇子流落民间!养育恩未及报,家空人散尽!呆傻的皇族弃子,入赘吴家……本想过平凡的生活,远离家国争斗!天不允!人不允!情不允!争就争个天昏地暗,斗就斗个无憾无悔!
  • 回味明朝

    回味明朝

    《回味明朝:乾坤万象》是回味历史系列之回味明朝。明朝是自北宋以后惟一一个对全中国进行统治的汉族政权,上继唐宋风采,下开康乾盛世,延续了近三百年的统治,诞生了无数的传奇人物。明代的历史进程常常因这些传奇人物而发生改变。该书以明朝的兴衰为主线,展现了天朝大国“一生”的荣光,并让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文化为什么从繁花似锦,最终沦为了万马起喑。书中内容融历史于趣味之中,便于读者学习和阅读。主要内容有开创期政治局面、中期的衰弱与危机、万历中兴、后期的衰落、明朝的灭亡等。
  • 中国历史博览2

    中国历史博览2

    全书借助珍贵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等领域。
热门推荐
  • 阮叁杉

    阮叁杉

    周柏第一次见到阮叁杉,就觉得这个女人是他喜欢的,哪里都喜欢,不说话时喜欢她的脸,她的身材,她的温柔,说话时喜欢她的想法,她的全部。阮叁杉第一次见到周柏,这个男人是她的绝对理想型,职业军人,年长,寡言但博闻,长得入眼。这篇短文前半部分是我在一次梦中梦到的情节,醒来后还记着感觉特别美好就立刻想写下来。因为梦中的后半部分忘记了,所以后面的内容是自己调整的……希望喜欢~
  • 金匪

    金匪

    一个失意的网络写手、临时工,路边摊的一次酒醉,穿越到混乱的民国年代,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农民。一同穿越的居然还有酒肉朋友和烤串的师父,他们非富即贵。朋友背叛、一无所有,看主人公伊万三如何混迹时代的铁血征程
  • 大佬夫人她又微笑了

    大佬夫人她又微笑了

    三年前,他看见她的第一眼……“通知下去围绕洛城一定要找到她!”三个小时后,“煜爷,目前还没有找到!”“扩大范围全国找,不!通知各个机构,所有我们能覆盖的国家都要找!”于是找了三年,除了见她的那一面,也就仅仅停留在见过她的那一面!!那个看起来还是个学生的丫头,怎么就人间蒸发了一样……如今,她在另一个城市被自己撞见……萧浓浓!原来这是她的名字!蓼彼萧斯,零露浓浓,萧浓浓?蓝宸煜微眯起了双眼,潜意识里怎么感觉这不像是她的名字……越靠近她,蓝宸煜就觉得这丫头生活好像不能自理!正考虑以后怎么照顾她时……他惊讶了!原来她是老爷子给自己订下的未婚妻!这婚约,就在前几天还被自己硬性要求给退掉了!!咳咳!蓝宸煜觉得这丫头像是变戏法一样,身份越来越迷离……怪不得之前他找了她三年都找不到!正在蓝宸煜发愣想她之时,身边最稳重的特助一又兴奋又激动的走了过来:“大佬,夫人她又微笑了……”
  • 知不是她

    知不是她

    一次意外落水。醒来后发现世界变得不同,看着旁边扫地的阿姨。“阿姨,请问这里是天堂吗?”“哎呦少奶奶你可别犯傻了,你逃不走的。”什…什么,我居然穿越到了以前看过的一本虐文小说上!?故事内容虽说不上跌宕起伏,不过最后结局你们一定意想不到,超级甜哦。
  • 我的现实在开挂

    我的现实在开挂

    一绔执少年,在尝尽社会底层的黑暗后如何将人生逆转?“果然只有强者才不会被欺负。”
  • 转载千年之施萘籽

    转载千年之施萘籽

    施萘籽在螺桦山遇见了段清尘,自己无依无靠,喋喋不休的缠着段清尘带自己回清修派修炼。无意中闯入禁地,打开封印。万股回忆涌入眉头。
  • 血色萝莉:大大,别跑

    血色萝莉:大大,别跑

    她是修罗界的至尊圣君殿下,沉睡万年觉醒的她凭借五岁的外表在21世纪遇见了8岁的他,她从此赖上他。…"欧巴,求抱抱"…"欧巴,不许看别人。"…人前,她是一个无害萌物,人后,她是修罗界的王!他是人间的皇,产业遍布世界,但,他,只因她而温柔。
  • 璕珎

    璕珎

    南巡,乾隆遇见了那个美得如一块青玉的少年,惊才绝艳,遗世而立。这个高高在上掌控一切的男人从来不知道,将一切当做棋子笑料的他竟然会有在意一个人的一天。而越是接触,越是叫他喜欢他,喜欢他……喜欢到了,看着他,心中便觉熨帖,喜欢到了,便是面对面,也止不住思念,喜欢到了……没有你的那些年,我,是怎么过的……
  • 智障兵王

    智障兵王

    风口对了,猪也可以飞起来,生逢乱世,猪也可以当兵王。郁如意参军之前手无缚鸡之力,谋略基本为零,机缘巧合之下他获得了非凡神力,体能加持,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扫六合,平八方,他成为大陆最后的无冕霸主,回望身后红尘妃子笑,睥睨天下一览众山小。切记,这仅是另外一个大陆的故事。
  • 修真裁决殿

    修真裁决殿

    暂时没有,暂时没有,暂时没有,暂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