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09600000015

第15章 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1)

42、“皇帝”来了

秦王嬴政十三岁就继承了秦国的王位,但他只是个傀儡,真正掌握权力的是他的母后和相国吕不韦。嬴政当然不想做傀儡。他在默默地等待中,熬过了八个年头。二十一岁那年,他在举行加冕礼后就可以亲自执掌江山了。

此后,嬴政逼吕不韦自杀,又剥夺了母后的权力。经过一场腥风血雨,嬴政大权在握,从此一心致力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他兼并了六国,在他即位的第二十六年,终于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

嬴政非常强烈地感觉到,只有他才是不可一世的,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都无法与自己的功绩相提并论。他觉得不能再用“王”的称号,而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为了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独一无二的尊贵和神圣,永远让后代记住自己的开创之功,嬴政决定采用“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为始皇帝。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子孙接替他的皇位得按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直传到千世万世。从此,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朝代,最高的统治者都叫“皇帝”了。

全国统一后,南北东西,纵横几千里。该怎样来治理这么大的国家呢?

在一次朝会上,丞相王绾(wǎn)等对秦始皇说:“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封到那里去。”

秦始皇不动声色,他把大臣召集起来,让他们发表意见。许多大臣都赞成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反对。他说:“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但时间一长,亲戚关系就疏远了,像仇人一样互相残杀,弄得周天子一点办法也没有。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李斯的意见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说:“天下长期以来遭受战乱之苦,就是因为有诸侯王。如今刚刚安定下来,又要恢复诸侯王国,这等于是又要打仗。用这样的办法来争取国家的安宁,怎么可能办得到呢!还是李斯讲得正确。”他决定废除分封的办法,改用郡县制,把全国分为三十六个郡,郡下面再分县。郡的最高长官称守,县的最高长官称令,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国家的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一斤(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不看完不休息。可见他的权力是多么集中!随着秦朝不断地向外扩张,郡的设置逐渐增加到四十六个。秦朝虽然短命而亡,但是从汉唐到明清,虽然中国的疆域越来越大,但实行的基本上都是郡县制。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前,天下分裂已很久,列国没有统一的制度。就拿交通来说,各地的车辆大小就不一样,因此车道也有宽有窄。国家统一了,车辆还在这样的车道上行走,就很不方便。为此,秦朝统一了交通规制,规定车辆上两个轮子的间距一律改为六尺(约合1.5米),另外还修筑了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个重要地方的大路,路面一律宽50步(每步六尺,约合75米),由此加强了中央与各地的联系,畅通了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这就叫做“车同轨”。

在统一前,各诸侯国的文字也很不统一。就是一样的文字,也有好几种写法。“文字异形”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严重障碍,于是秦始皇责令丞相李斯负责对文字进行整理,以周朝的大篆(zhuàn)为基础,汲取战国末期诸国文字的优点,创制了被后人称为“小篆”

的新文字,并作为官方文字在全国推行。这样,文字统一后,使各地的文化传播和交流,获得了很大的便利;而国家法律政令的传达,也变得方便了,这就叫做“书同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而且历代官方一般也采用篆书作为印章文字,但作为通用文字在社会上应用的时间并不长,不久便被隶书取代了。

各地交通便利,商业也发展起来,但是原来列国的尺寸、升斗、斤两的标准全不一样,货币也不统一。为了巩固统一的政权,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同时,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和轻重大小各不相同的货币,改以黄金为上币,以镒(yì,二十两)为单位;以秦国原来的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名为半两,行用全国。这样,免去了六国时期兑换货币的不便,各地的买卖交换也没有困难了,促进了经济发展。

秦始皇正在从事国内的改革,没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进来。匈奴本是我国北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战国后期,匈奴贵族趁北方的燕国、赵国衰落,一步步向南秦半两侵犯,把黄河河套一带的大片土地夺了过去。秦始皇统一中原后,就派大将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打败匈奴,夺回了河套一带广大地区,设置了四十四个县,并迁徙内地人民到那里居住生产,充实边防。

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把原来燕、赵、秦三国北方的长城连接起来,又新造了不少长城。这样从西面的临洮(táo,今甘肃岷县)到东面的辽东(今辽宁辽阳西北),连成了一条万里长城。在当时对增强国防,巩固国家的统一,起着一定的作用。这座举世闻名的古建筑,一直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后来,秦始皇又派出大军五十万人,平定南方越族,增设了会稽郡(今江苏苏州)、闽中郡(今福建福州)、南海郡(今广东广州)、象郡(今广西崇左)和桂林郡(今广西桂平)几个郡;并在湘水、漓水间开凿灵渠(在今广西兴安),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的交通。蒙恬打败匈奴后,又添了一个九原郡。这样,全国前后总共有四十六个郡。

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后,秦的疆域空前辽阔,东达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这个广大地区内居住着各族人民,由于统一在一个国家政权之下,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并清除了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

43、文化的浩劫“焚书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里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庆祝宴会。当时参加宴会的,除了朝廷的文武大臣,还有七十个博士。许多大臣都热情赞颂秦始皇统一国家的功绩,并预言秦朝的天下,从此可以一代一代地永远传下去。嬴政听了喜不自胜。可一个名叫淳于越的博士却不合时宜地提出分封制不能废除,不按古代的规矩办事就行不通。

嬴政听了淳于越的话,好像被人当头浇了盆凉水。但仍不动声色,只是让大臣们对淳于越的话发表意见。廷尉李斯跳出来说,过去三皇五帝治理国家的办法都不一样,夏商周三代也是如此;时代不同了,治理国家的办法自然会发生变化,皇帝陛下开创了大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可不是那些愚蠢的儒生们能懂得的;淳于越讲的那些上古三代的事,并没有什么可值得效法的。

李斯还提出,现在天下统一了,是黑是白应该有定规,但读书人就是自以为是:国家的法令一发布,他们就出来说长道短,使听的人坏了心术,流传开来就形成了舆论;还专门在皇帝面前讲一些耸人听闻的话,表示自己不同凡响,故意发表一些奇谈怪论,煽动人们诽谤(fěibànɡ)朝廷;朝廷如果对这样的事情都不加以禁止,皇帝的权威就要下降,坏人就会结成党羽。

讲完这番话,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史官藏书,除了秦国的史记,其他的一律烧掉;除了博士官,凡是家藏《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语,一律在三十天内送交官府烧掉,只保留医药、占卜算卦的书和农书;私藏禁书的,一律作为犯人,送去修长城;聚在一起谈论《诗经》和《尚书》的人,一律杀了示众;凡是用古代的事例来批评秦朝法令的人,要把他们的亲族也一起杀掉;对上述各种犯罪行为如果知情不报,要受到同样的惩罚;禁止民间讲授学问。

李斯的这些建议,正好合乎秦始皇的心意,他马上下令执行。于是,我国古代众多的珍贵典籍,就此被无情的大火烧成了灰烬。一些原本为六国的史官所记,深藏宫中,很少流传到民间的史籍,也就此绝迹。至于《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语,向来在民间流传很广,有人偷偷藏起来,躲过了一劫。而由秦朝博士官守藏的这一类书,据说后来项羽入咸阳,火烧阿房宫时,也都一起被烧掉了。

在秦始皇采取“焚书”措施后仅一年,又发生了“坑儒”的惨剧。秦始皇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他既有披挂上阵,统率千军万马吞灭六国的雄勇气概,又有迷信神仙,贪生怕死的怯弱心理。从他统一中国成为第一位皇帝开始,他就迷上了神仙方术,重用方士,炼丹求药,不惜耗费巨额钱财,派人去远海深山寻找长生不死之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有两个替他寻求长生不老仙药的方士侯生和卢生,因求仙药不得怕骗局败露,就讨论讥讽秦始皇“刚愎(bì)自用”、“专政狱吏”,又指责他“乐以刑杀为威”

“贪于权势”,不值得为他求仙药,并相约逃跑。秦始皇知道后,非常生气,迁怒于其他儒生,说他们也在妖言惑众,责令御史审问在咸阳的儒生。儒生们互相揭发,竟牵连出四百六十多人。残暴的秦始皇将这些人全部坑杀于咸阳。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坑儒”事件。“坑儒”事件并不只这一次,在此后又接连发生了第二次、第三次屠杀。

秦始皇采取极其野蛮粗暴的方式“焚书”、“坑儒”,希望以此残酷的手段达到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封建地主阶级专政的残酷和皇帝权力的至高无上。“焚书”摧残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所形成的文化繁荣局面,使祖国文化宝库蒙受了灾难。“坑儒”则沉重地打击了儒家学派及广大知识分子,使法家学说完全官学化。同时也开了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专制主义最恶劣的先河。而秦王朝就是因为独行法家严酷理论才导致速亡的。

44、指鹿为马的阴谋家

嬴政当上了皇帝,就想着要长生不死,到处派人访仙问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五次巡游。

秦始皇渡过钱塘江,到了会稽郡,再向北到了琅琊(lánɡyá,今山东诸城县)。从冬季出发,一直到夏天才返回。回来的路上,他感到身子不舒服,在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南)病倒了。这时,他已失去了理智,决不允许任何人跟他谈“死”。随行的大臣都知道这一点,继续唯唯诺诺,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秦始皇病情一天天加重。等到嬴政自己也感到死亡之神确实已经降临时,他已经来不及为自己安排后事了。紧急中,他发出了召回皇子扶苏的信,要扶苏迅速赶回咸阳,为他准备后事。但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这封信竟被中车府令(宦官)赵高秘密地扣押了。

赵高是嬴政的小儿子胡亥的心腹,跟蒙恬一家有仇。他偷偷地跟胡亥商量,准备篡改秦始皇的遗嘱,杀害扶苏,让胡亥继承皇位。胡亥当然求之不得,完全同意。

赵高知道要干这样的事,必须跟丞相李斯商量,他去找李斯说:“现在皇上的遗诏和玉玺都在胡亥手里,要决定哪个接替皇位,全凭我们两人一句话。您看怎么办?”李斯吃了一惊,说:“你怎么说出这种亡国的话来?这可不是我们做臣子该议论的事啊!”

赵高说:“您别急。我先问您,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您跟扶苏的关系比得上蒙恬吗?”李斯愣了一会,才说:“我比不上他。”

赵高说:“要是扶苏做了皇帝,他一定拜蒙恬做丞相。到那时,您只好回老家。这是明摆的事儿。公子胡亥心眼好,待人厚道。要是他做了皇帝,你我就一辈子受用不尽。您好好考虑考虑吧。”

经赵高连哄带吓地说了一通,李斯也怕扶苏继承皇位以后,自己保不住丞相位置,就和赵高、胡亥合谋,假造了一份诏书给扶苏,说他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又说将军蒙恬和扶苏同谋,都该自杀,把兵权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接到这封假诏书,哭着要自杀。蒙恬怀疑这封诏书是伪造的,让扶苏向秦始皇申诉。扶苏是个老实人,说:“既然父皇要我死,哪里还能再申诉?”就拔剑自刎了。蒙恬却说什么也不肯从命,结果被使者关进了大牢。

李斯跟赵高商量说:“这儿离咸阳还很远,不是一两天能赶到。万一皇上去世的消息传开了去,恐怕里里外外都会发生混乱;倒不如暂时保密,不要发丧,赶回咸阳再作打算。”

他们把秦始皇的尸体安放在车里,关上车门,放下窗帷子,外面什么人也看不见。随从的人除了胡亥、李斯、赵高和五六个内侍外,别的大臣全不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车队照常向咸阳进发,每到一个地方,文武百官都照常在车外奏事。赵高和李斯急急忙忙催着人马赶路。那时,正值夏末秋初,天气还很炎热,没有多少日子,尸体已经腐烂,车子里散发出一阵阵臭味。

赵高就说皇帝有诏,让每辆车都装上一筐鲍(bào)鱼。腥臭的鲍鱼味,弥漫在长长的队伍中,把秦始皇尸体的臭味掩盖过去了。

他们到了咸阳,才宣布秦始皇死去的消息,并且假传秦始皇遗诏,由胡亥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赵高被封郎中令,成为胡亥最亲信的决策者。从此以后,这对暴君奸臣便在一起制造出了一幕又一幕令人发指的惨剧。貌似强大的秦王朝,也由此分崩离析。

秦二世和赵高葬了秦始皇以后,做贼心虚,怕篡夺皇位的事泄露出来。赵高就撺掇(cuānduō)胡亥杀害自己的皇兄皇弟和皇姐皇妹,又杀了许多大臣和其他官员。一时间,宫城内外腥风血雨,大家都噤(jìn)若寒蝉。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七月,经过一系列精心策划,李斯的罪名也终于被赵高罗织而成,再也无法改变了。奔赴腰斩刑场的李斯,悔恨交加却为时已晚。当年“沙丘之谋”,他如果不贪求一时私利,又怎能落得如此的下场呢?胡亥的昏庸,赵高的阴毒,都是他始料不及的。这位功过参半的丞相,临死前已敏锐地嗅到了秦必亡的气息。李斯死后,赵高名正言顺地当上了丞相,事无大小,完全都由他决断,几乎成了太上皇。羽翼已丰的他,渐渐也不把胡亥放在眼里了。于是,赵高又想除掉胡亥,独揽大权。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里没底。所以,他准备试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想摸清谁是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群臣上朝,赵高让人牵来一头鹿,说是一匹宝马,要献给胡亥。胡亥见了大笑,说赵高是不是搞错了,明明是一头鹿,怎么会说成是马呢?

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同类推荐
  • 大唐侦察兵

    大唐侦察兵

    中越自卫反击战中,隶属于42军的侦察营营长张文济接受任务,侦察谅山军事布防,然而,因两分钟的误差,命丧炮火,穿越到大唐武德四年的洛阳城一名小兵身上。知晓未来历史走向的他果断出城,三尺青锋搏功名,他是如何的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大将?大唐初立,四境不宁,在张允文的带领下,一支支特种小分队四面出击,在唐帝国的扩张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不忍细看的五代十国史

    五代十国时期,在政治上,权位之争超乎寻常,父子相残,兄弟相杀;在文化方面,五代十国时期大不如唐朝,尤其是北方几乎处于停滞或倒退。十多个政权互相攻讦,又互为从属,还有时不时南下搅局的辽国。各方势力为了抢地盘、争名头,打着各种旗号相互角逐、厮杀、攻伐,各路江湖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后人重温这段历史,可谓精彩纷呈,但生逢其时的百姓却叫苦不迭。粗看,五代十国是一部短暂的分裂史、混乱史;细看,它却又是一部部创业史、奋斗史……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背后,展露的却是雄韬伟略,留下的是一段段传奇佳话,印证的历史变迁与局限。
  • 汉边

    汉边

    设计周一觉醒来,她竟已跨越千年,来到了汉武帝刘彻的统治前期匈奴,推恩,巫蛊,盐铁,彻侯,廷辩与诸子百家。一个个闪耀千古的名字一个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而她想做的,就是把勇烈和务实,牢牢得拓印在这个民族骨血深处。她是一个见证者,也是一个改变者。Ps.阅前必看:1.这是男频文,男频文,男频文,直男作者,没发错地方。2.前几章比较啰嗦劝退,是两三年前写得,据读者反馈,后面章节有进步。3.非爽文,考据党,慢热正剧向。4.理科生,非科班出身,但是查阅了很多史料,看了很多公开课查了很多书,有错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5.除了穿越没金手指,不狗血不后宫。6.每周书评区有抽奖,具体规则看置顶帖书友裙261289414
  • 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细思极恐的真相,抽丝剥茧的揭秘,颠覆权威的解读,红楼误读三百年,正本清源在此间。满纸荒唐辛酸泪,试问谁解其中味……
  • 乱世武商

    乱世武商

    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
热门推荐
  • 终极系列之血魂学院

    终极系列之血魂学院

    听说过“终极一班”吗?没错一个在芭乐高中中让人闻风丧胆的班级,既然听说过“终极一班”那么有你就一定听过“血魂学院”。一个跟“终极一班”相同存在着的班级。一个让所有高中生避之不及的班级。一个让校长头痛不已,痛不欲生的班级。而这样的一个班级却是一个看似瘦弱不堪的女生掌管着,是她让血魂学院在圣叶高中诞生。然而因为一个契机,两所高校面临合并,两个班级碰撞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男主还没定,以你们意见为主!
  • 黄昏妖精

    黄昏妖精

    很美,很潇洒,很漂移,爱看不看,纯属闲干
  • 罪鼎

    罪鼎

    一鼎惊世人,二鼎动天下,三鼎定乾坤。废材少年苏林将如何让世人惊觉风采。
  • TFBOYS追爱筹码

    TFBOYS追爱筹码

    我的青春为爱而活,只为你,不要伤我,大风大雨我们一起走过,将青春纯爱献给你,我是你的,你也是我的
  • 背后的你们

    背后的你们

    根据真人发生的改变,主要讲一个初中生与他父母所发生的事。
  • 华娱截胡王

    华娱截胡王

    一本披着华娱外皮的商场文。前世混混噩噩的周亮,醉酒之后回到了99年。面对前妻无理的取闹,他不再犹豫,他要活出一个不样的人生。在他外出旅游的火车上,遇到了一个女孩。那次的偶遇让俩人的内心产生了一道涟漪,让他与她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变化,爱神之箭不知在何时射中了他们俩,他与她在缤纷炫丽的时代中携手成长……
  • 林深不见你

    林深不见你

    一个是小心翼翼的仰慕着的朝圣者,一个是身边总不缺伴的潇洒哥。就像两条平行线,偶然交错,然后朝着不同的方向渐行渐远。时过境迁愈觉得与双曲线相似,渐近却永无交点,竟悲伤得不能自已。当初怦然心动的的感觉终生难以忘怀,那种爱而不得弃之不舍的情愫在后来的岁月里我们把它叫作青春。
  • 我有一个识海世界

    我有一个识海世界

    五彩缤纷的修仙世界,神奇莫测的术法,移山填海的神通,流传恒久的传奇故事,强者传承的争夺,有死无生的必杀墓葬,五光十色的秘境。一点点探寻仙之尽头……
  • 武破九荒

    武破九荒

    真灵大陆,天骄当世,妖孽争锋,王者长啸可落星辰,皇者翻手可遮苍穹。出身卑微的少年萧叶,得远古传承,从此武极天下,横推万敌,战破九荒,热血澎湃的战斗燃烧九重天。无敌的战场,天才血如海,妖孽骨成山,萧叶步步前行,登临绝巅,一路打到世上无人敢称尊。吾辈武者,当宁折不屈,杀伐决断,快意恩仇,镇杀世间一切敌!1群真灵大陆:464262649(满)新群萧叶自传:214560368(空位多)
  • 重生岛

    重生岛

    佛曰:众生平等,然佛高座大堂,不目众生叩拜,不知人间疾苦,不闻物竞天择,不望优胜劣汰。我欲与天挣命,与众生相竞,即此生无望,来世亦复,生生世世终有成,以天为道,以众生为源,万千大道为基,神佛奈我何,天道奈我何,踏石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