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28200000017

第17章 较量(4)

邓骘好像听明白了,今汉朝天下兵乏民困,与其坐等被羌人困于凉州边郡,不如一放了之。就好像当初放弃西域一样,道理是一个样的。

邓骘想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但是,仅仅为了求得安逸,而放弃凉州,似乎说不过去。必须找一个切实的借口,将汉朝众卿的嘴堵住。不然,他们就会像泼妇一样,跑到宫里来骂大街。

征伐无术,但要论找借口的技术,邓骘还是可以的。摆在大家面前的,就有一个很好的借口。

这就是,南匈奴叛变了。

南匈奴叛变,这对于汉朝来说,无异于超级地震。

要知道,自西汉美女昭君出塞以来,南匈奴跟汉朝的关系可是亲如手足的。王莽当了皇帝后,降低了他们的待遇,他们才造反的。刘秀立国以后,南匈奴又投奔大哥来了,双方和好如初。

想想,东汉这些年来,替南匈奴做的也不少了。汉朝向他们给吃的送穿的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是还免费保护他们,使其免受北匈奴骚扰。为此,窦宪还不辞辛苦,将南匈奴的死敌几乎消灭了。

现在好了,大哥有难了,小弟就翻脸不认人了。

或许,邓骘对这事想不通。事实上,之前早就有人看到了这一天。

当年,窦宪要征伐北匈奴时,袁安就极力反对。他认为,北匈奴和南匈奴俩兄弟互相打来打去,对汉朝有利,一旦消灭北匈奴,南匈奴消除了威胁,就会迅速崛起,对汉朝构成威胁。

现在想来,姜还是老的辣,袁安说的那是一个准呀。什么大汉南匈友谊长青,简直就是屁话。国家政治中,只有道德没有利益的外交,苍白如纸;有利益有道德的交往,才会坚如磐石。

而现在,大汉犹如迟暮老人,被南匈奴弃之而去,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说起来,如果把背叛之名全归于南匈奴,可能还有点儿冤枉人家单于先生。汉朝应该将首反之罪,推给一个汉人。那个汉人,是一个名副其实、恶心千古的奸人,这人名字就叫韩琮。

西汉时,汉朝曾出了个叫中行说的,到了东汉,又冒出了个韩琮,两个人加起来,可谓是汉朝的双绝奸人。如果要论功力,中行说可能还要稍逊于眼前这个姓韩的。

中行说是为生活所逼,而韩琮则是主动为之,主动煸风点火。

韩琮早年混迹于南匈奴圈子里,羌人造反时,他随南匈奴单于到洛阳城朝见皇帝,回去后,就游说南匈奴单于造反。他这样告诉南匈奴单于:据他观察,认为汉朝这回不是得重感冒,而是患了癌症,熬不了多久了。这正是我们翻身做大哥的时候,赶紧动手吧。

就这样,南匈奴单于相信了韩琮的鬼话,就发兵了。

面对南匈奴的叛变,邓骘有了令人信服的理由:天下纷扰,汉朝中央避重就轻,放弃凉州,防守长安,重点剿灭南匈奴,这是当前国防之大任务。

就这个理由,他的决策顺利通过应该是没问题的。

果然如此吗?

五、后发制人

开会了。

先点名,汉朝三公,来了;各部长,也都来了。很好,没人缺席,可以说话了。主持会议的是邓骘,议题只有一个——凉州该不该放弃。

邓骘先谈个人主张。

他说:“羌人祸乱,凉州破败;南匈奴造反,北方岌岌可危。这两个地方,大家都看到了,就好像两件美丽的衣服,全被他们搞烂了。我的意思是这样的,与其坐等两件衣服烂掉,不如放弃一件,去补另外一件,这样至少还有一件是完好的。”

这话大家都听明白了,放弃凉州,攻打南匈奴,至少还有把握,如果被两边都搞得手忙脚乱,啥都没得。

邓骘说完,就开始举行表决,没有人持反对意见。大家意见一致,全票通过。

会议开得如此成功,邓骘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搞得他心里都不由得洋洋得意起来。

没意见,就散会了。

然而谁也没想到,会议才散几天,有一个人犹如神灵附体,猛然跳起来吼道:“我反悔了,坚决不同意放弃凉州,凉州这事,必须重新开会讨论。”

这就像一个深水炸弹,炸得皇宫都摇摇欲坠,连邓骘都晕头晕脑的。你以为这是儿戏吗,大家都举手通过了,凭什么还要反对?

心急火燎的邓骘派人去查,到底是谁反对。

一打听,他就傻眼了。反对他作战方案的,竟然是太尉张禹。

张禹,字子文,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东)人。前面讲过,刘肇在世时,曾提拔过两个听话的太傅。一个是邓彪,一个就是眼前的张禹。

邓彪听的是窦皇后的话,被满朝文武认为是废物,白混了。张禹听的是邓太后的话,当太傅的时候,地位高过汉朝三公,显赫至极。

让邓骘晕乎的是,张禹跟邓家关系不错,忠实可靠,这次怎么在他背后点火要烧他呢?

邓骘想不通,但张禹心里明白得很。

当初窦宪碰上邓彪,那是他的幸运,今天邓骘碰上他张禹,只能说是邓骘的不幸。很简单,邓彪想做废物,并且做成了,但张禹除了要做好人外,还想做一个国家栋梁。

张禹不是喊着玩玩的,很快的,他就召集了中央四府来开会。跟上次一样,会议开得相当成功,调子高度统一。统一什么调子呢?就是彻底推翻上次会议决定,跟邓骘唱对台戏。

眼前此景,怎么都让人觉得不太正常。

我认为,这一切其实很正常。汉朝三公和诸部公卿,这些天下读书人的高级代表,从来就不是省油的灯。他们读书做官,不是为了当皇家墙上的装饰品,而是想争取做一个有尊严的高官。

但是,当皇权要剥夺他们的话语权时,他们心里都是忍着气的。已经忍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爆发?那是因为没有人牵头,现在张禹要牵这个头,他们当然是热烈响应了。

高层会议开完后,大家仿佛出了一口气,心里都乐开花了。

开心留给自己,郁闷则丢给了邓骘,他们派人通知姓邓的,我们决定不放弃凉州了。

到目前为止,这是邓骘政治生涯中遭受的最沉重的打击。抑郁啊,他戴个大将军帽子,只想找个台阶下,竟然被众卿忽悠了,被人往火坑里推。

原来很有劲,现在什么劲都没了。邓骘真想骂娘。

转念一想,骂娘有个屁用,还是来点儿实惠的,抓几个典型来报复,以泄心头之恨。

但是当邓骘派人去调查张禹等人为什么突然反悔,高调反对他的军事计划时,竟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这秘密就是,在整个事件中,张禹是主角,但不是始作俑者。而始作俑者,却是一个还没进化成大人物的小人物,他就躲在太尉府中。

他的名字就叫虞诩。

虞诩?什么来历,什么货色?看着这个陌生的名字,邓骘一阵发呆。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省淮阳县)人。十二岁通《尚书》,可谓天资聪明,然而命很苦,父母早死,与祖母相依为命。祖母死后,出去闯荡江湖,一下子就闯进了太尉府,被封为郎中。

其实邓骘也别怪人家后发制人,给他难堪。虞诩只是个郎中,根本没有机会参加第一次会议。他是待人家开完会后,才知道邓骘要放弃凉州,于是马上就去找了太尉张禹。

虞诩这样告诉张禹:“邓骘的话你千万别听,如果依了他,谁都没得利,国家反而可能被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理由有三条:当初,隗嚣踞凉州时,先帝刘秀倾国之全力,好不容易搞定了他,将凉州纳入版图,现在为了节省钱财物力而放弃它,明显是败家行为。这是其一。

如果舍弃凉州,移民长安三辅一带,那么凉州就成了塞外,而长安三辅一带就成了边郡。这样的话,汉朝没有了军事缓冲区,不要说皇帝坟墓没有保障,天下之势也难以续久。这是其二。

古人常言,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凉州一带,自西汉起,就是出武将之地,如果放弃,等于是把一块制造武才之地拱手相让,那就太可惜了。还有,放弃它,凉州人就会成为弃儿。强制他们安土重迁,必生异志,假如这地方再冒出一个隗嚣式的人物,后果就严重了。这是其三。

综上所述:凉州之病,就好像人皮肤上的恶疮,如不及时治疗,必然殃及全身。所以,邓骘将凉州当破衣服处理,简直就是胡扯。

那时,张禹听得一愣一愣的,冷气从背后冒起,一阵又一阵。

真是不幸哪,这么严重的问题,汉朝上下竟然没一个高官看出来。幸亏虞诩来得及时,不然就完了。

就这样,张禹听了虞诩的话后,立即召集会议,把他的话转述给大家,才有了以上张禹反悔的一幕。

然而,邓骘恨张禹,更恨虞诩。这个仇,是必须要报的。至于怎么收拾他们,邓骘心里已经有主意了。

修理政敌有很多种方法,比如陷害、暗杀,这是惯用伎俩。但是,这也是低级技术,如果用这些招数,容易引人怀疑,被人抓住把柄而得不偿失。

最高明的办法,应该是设计一个陷阱,然后把政敌推进去,让他生不如死。说到陷阱,邓骘马上想到了一块好地。这地方就是朝歌(今河南省淇县)。

只要是有土的地方,都有土特产。朝歌这地方,盛产一样东西,非但不受欢迎,还特让人头痛。这玩意儿就是强盗。

因为强盗多,汉朝催生了很多打黑高手。西汉时,就曾出过赵广汉、张敞等人,可东汉立国以来,只知有强盗,不知有打黑高手。正因为如此,朝歌之地,正压不住邪,结果邪气越来越重,简直成了犯罪者的天堂。

邓骘认为,朝歌一连数年混乱不堪,州政府和郡政府都没法搞定。把虞诩丢进朝歌,等于把他扔进魔窟,他不被那些无法无天的强盗搞死,也要被累得半死。

借用他人之手,除掉心头之患。你说,这招高不高呢?邓骘都情不自禁地得意了。一种报复的快感,从心里腾空起飞,冲击着他那焦躁不已的心灵。

同类推荐
  • 大唐共和国风云录

    大唐共和国风云录

    唐朝末年,藩镇林立,群雄并起,当代青年唐民穿越到了这个乱世。军校毕业的唐民身怀绝学,在现实社会郁郁不得志,穿越后如鱼得水,率领一帮唐末青年创立了一番经天纬地的事业,在唐朝末年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共和国。同时,唐民和他的唐末伙伴们也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
  • 重生之我叫杨九郎

    重生之我叫杨九郎

    现代大混混杨九在一次帮派火并中装逼扮忠义,不幸被误中丧命。带着不甘的怨气穿越到北宋初年,正好被杨继业收为第二个义子,俗称杨九郎。这一年,雍熙北伐刚刚开始,宋太宗赵光义火急火燎的挥军北上,势必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一年,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正在草原上玩断背山。刚刚熬死了辽景宗的韩德让一脚踹开小皇帝,钻进了萧太后的被窝里。这一年,杨家将血染金沙滩,全军覆没。只剩一个杨六郎和一群老婆媳妇。这一年,八贤王赵德芳还在青楼里鬼混,寇准正在闷头考进士,卖烧炭的包拯还是小白脸一个。这一年,王小波在四川起义,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直逼京都。“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金匮之盟”的导演,宰相赵普先生经过一番左思右量,决定“精忠报国”。大混小混,且看杨玖如何在大宋初年混得个风云涌动,惊天动地;掌大宋国运,定天下太平。
  • 诚信小郎君

    诚信小郎君

    满嘴谎言的街头小混混意外魂穿,获得诚信系统加持,从入赘的深渊一步步脱身,翻身做主迎娶女神,踏上不一样的人生路。
  • 大宋我来也

    大宋我来也

    一命之荣,叩拜钱;两片竹板,追节钱;三十俸银,官家钱;四乡地保,常例钱;五下棍棒,公事钱;六角文书,通报钱;七品校尉,散花钱;八字衙门,赍发钱;九品芝麻,倒贴钱;十分高兴,陪消遣。溯洄千年,王子益该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新天地,且看南蛮贼子新作《大宋我来也》!
  • 三国之张氏王朝

    三国之张氏王朝

    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却没有张姓王朝,令人叹息。这是一个托名张良后人,集结张良一脉,与三国群雄争霸天下,并建立起一个张氏王朝的故事。作者很喜欢三国,因为热爱所以动笔,故事遵循历史又架空历史,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圆一场三国梦。
热门推荐
  • “心学”教育思想与《传习录》选读

    “心学”教育思想与《传习录》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侗家女

    侗家女

    春花是一个侗家姑娘,从小在大山里长大,纯朴善良的她带着智障妹妹出嫁,给人扛过水泥,摆过地摊,收过垃圾,最终收获了爱情……
  • 狗肉一锅炖

    狗肉一锅炖

    狗血故事感情戏纯属瞎扯如有雷同,纯属扯淡。
  • 至尊超能

    至尊超能

    世人诩贵,草木皆卑。可普天之下,芸芸众生,无数人还是如那草芥一般,随风而动,随遇而安。大道胜行,亦有超凡之众,自滚滚红尘而来,追寻那虚无缥缈的超能之力。超能之力,纵横寰宇,四海皆下,唯我独尊。但真正的大道超能难道仅是超凡至胜的神通之力吗?文中的少年自僻远山村而来,揣一颗逐梦的心,以亘古不变之志,勇敢的踏上了人类至臻大道的路,开创了一段古今未有的征程!
  • 青梅竹马恋你如初

    青梅竹马恋你如初

    刚出生的小baby是未来老婆?从此冷酷小正太开始了宠妻无下限的甜蜜生活。每天接送上下学,吃饭睡觉都陪同。18年后,在她生日的那晚,他说:“丫头,你终于长大了……”
  • 掌上宠

    掌上宠

    你以为,你所看到的你所知道的便是真相吗?宠文,轻文,养成,男追女,不狗血当重新睁开双眼,身份已然变幻,她成了它,像所有的宠物文一样,她有一个身份超然,性格霸道,杀戮果断的主人,她所喜欢的一切性格他都有,所以变身惊艳,温柔宠溺,宠上心间……所有人都知道摄政王的心头宠是那只珍贵的雪貂……一切都很完美,只是,完美的像一个梦。当一步步的走来,真相无法被掩盖,为什么她的记忆会有残缺、为什么有些时候她冷漠的让她自己都觉得可怕、她到底是谁,他又是谁?可是无论你我是谁,宝贝,你所爱的样子我都有还是那句话!你以为,你所看到的你所知道的便是真相吗?
  • 梦幻西游之纵横天下

    梦幻西游之纵横天下

    一场奇妙的穿越,却面临着星辰以灭世之势的袭来,究竟该何去何从,什么是三星灭魔,什么是绝世屠龙,,看我如何纵横天下……
  • 浮生若梦

    浮生若梦

    李春风是一个热爱空手道的体育特长生,放肆顽劣的少女。她在高中开学的第一天,遇到了来母校做演讲的编剧钱唐,竟然发现两人是同一小区的邻居......李春风曾有一个逝去的哥哥,她父亲对她爱之深责之切,要求女儿“绝对的服从“,这让处于反叛期的少女想要“极度的自由”。她做了许多事情,都是为了讨好和反抗父亲,而在此期间,孤独的她慢慢和钱唐成为了好朋友。钱唐出自名门,个性淡漠,对感情像花蝴蝶。出于学业和前途考虑,李春风的父亲准备让女儿送出国读书,在父亲不由分说的高压氛围中,李春风弃考了托福,接受严厉的惩罚。而在抗争当中,她居然通过一部电影的海选……
  • 食神世子妃

    食神世子妃

    一次陷害,一种名为千娇百媚的东西,让她和他从此纠缠不清。为了偿还那巨额的银子,她不得不签下丧权辱国的条约。她一次又一次的躲避,他却一步又一步的步步紧逼,当她穿着新娘的喜服坐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笑的分外邪魅。“爱妃,终于嫁给了本世子,你现在是不是很高兴?”高兴,她真他娘的高兴!!!她咬牙切齿,“世子爷,外人都说你双腿残疾还不能人道,妾身去摘根黄瓜!”翌日一早,她一手扶墙一手扶腰,颤颤巍巍的从新房里出来,“混蛋,下次再敢对老娘这么粗暴,老娘一定给你点颜色看看!”什么颜色?绿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始皇末年

    穿越之始皇末年

    秦始皇是我义父,蒙恬是我大哥。项羽刘邦都是我兄弟;谁说天下统一又分,一个无知少年怎么面对那些不平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