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06800000023

第23章 雍正继位是否改诏篡位(1)

以统治手段严苛而闻名的清雍正帝,名爱新觉罗?胤稹,清朝入关之后第三任皇帝。康熙帝驾崩后,他与众多兄弟激烈竞争后取得了皇位。登基后,他多方面实行务实改革——“摊丁入亩”,结束了几千年人头税的历史;“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加大惩治贪官的力度;屡降谕旨全国禁赌;此举被臣属称为“万世不易之美政”。

与雍正帝勤政爱民相对的,是他登基不久后即使用的一系列强硬、残忍的巩固帝位的手段——严厉惩处了包括十四皇子在内的一批兄弟和前朝的宠臣,不是整死,就是打入大牢。处死年羹尧和隆科多,软禁十四皇子10多年。收拾年羹尧和隆科多这样的宠臣,是为了堵他们的嘴;打击他的兄弟,是为了清算跟他争皇位的竞争者。从这一点上看,传说中的雍正伪造了康熙遗诏夺得宝座就变得极有可能。但究竟如何嗣位,至今仍是一个谜,是按遗诏之言登位还是篡位,争论之说在雍正年间就有,至今无果。(图 雍正帝)

不少人认为,康熙的本意是传位于十四阿哥胤祯。而雍正是四子,于是他设计将遗诏中的“十”字改为“于”字;也有人认为,雍正是将“祯”改为了“稹”,因为十四阿哥原名是胤祯,雍正名胤稹,篡改遗诏继位。也有的说,康熙在临死时说“十四子”时,因舌头謇涩,当说到“十”字时,略一停顿,再说出“四子”,负责记录的步军统领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故意传旨说皇上单召四皇子见驾,有意漏说“十”字,帮助雍正继位,然而最后却又惨遭杀害灭口。

对雍正继位威胁最大的就是十四皇子胤祯。康熙在位时,不但特意安排十四子进军西藏,还让他去打准噶尔,为其提供建功立业的机会;同时,康熙对十四子在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也是非常关心的,在给他的朱谕、朱批中说了很多意味深长、寄予厚望的话,比如“人心最为重要,你要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之类的话。这说明,康熙很可能是想把皇位传给十四皇子胤祯的。

后代有学者分析,正因为篡权皇位心里有鬼,雍正在阴间都怕受到父亲和祖先责骂,所以他才没有遵循“子随父葬”的习俗,把自己安葬在清东陵来陪伴父亲和祖父,却把陵墓选在相隔数百里外的清西陵。

还有人说,在康熙临终前不久,雍正曾将一碗亲手煎制的参汤送至康熙的病榻前,没用多长时间就传出驾崩的消息。

尽管各种传言看似都有道理,但是这些传言又都有相反的说法。

首先改诏说就不成立。历史学家认为,“传位十四子”被改成“传位于四子”就有很大的疑点,因为康熙诏书中汉文的“于”字是繁体字,同时更有满文,想改诏书并非将“十”改成“于”那么简单。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上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稹,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从遗诏上看,并没有改字的可能。

那么为什么说康熙最后选中的不是十四皇子呢?推想一下,如果康熙真想传位给他的话,是不会在自己年老生病时把他派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的。如果说康熙五十七年让十四皇子到西北指挥对准噶尔的战斗,是为了让他建功立业;但康熙六十年将已立战功的他召回北京述职后,第二年康熙又在自己体弱多病时让他重回前线,这显然表明皇位不是要传给他的。雍正继位后,他被召回北京遭软禁,这只是雍正对巩固皇权采取的措施,不能以此来说雍正就是篡位。

至于雍正没有遵循“子随父葬”的习俗,作为篡位旁证也是没有说服力的。因为顺治父亲的昭陵是在沈阳,顺治死后并没葬在沈阳;雍正墓在清西陵,其子乾隆的墓却在清东陵。葬址与此无关。

而“雍正进参汤下毒”的说法,就更不成立了。因为康熙对医道颇有研究,曾多次说人参宜于南方人,对北方人不合适,所以雍正要做手脚也不会用进参汤这个方法。

到底雍正如何子承父业,坐上皇帝宝座?从雍正年间一直到现在仍是有立有驳,众说不一,也许这位清帝的继位之谜要一直讨论下去。

乾隆皇帝是海宁陈氏之子吗

清朝末年,社会上普遍流行这样一个传说:“浙江海宁陈家有个儿子当了清朝的皇帝。”这一传说, 上自官僚缙绅,下迄妇孺百姓,几乎是尽人皆知。有的说这位皇帝是指康熙帝玄烨, 更多的人则说是指乾隆皇帝弘历。在一些私家所写的稗官野史中,也记载了这一传说。《清朝野史大观》卷一《高宗之与海宁陈氏》一文述及: 雍正帝胤禛当皇子时,与海宁陈氏相善,两家时有往来酬酢。这一年恰巧两家都生孩子,月、日、时辰皆同。胤禛命人抱来看看,等孩子被送回时,陈家发现已经易男为女,大惊失色,但是不敢追究,更不敢声张。没有多久, 康熙帝去世, 胤禛即帝位, 即擢拔陈氏一门数人至显要地位。以后乾隆帝即位, 对陈氏的优礼更厚。(图 乾隆皇帝)

乾隆一生6次南巡江浙, 有4次曾到海宁陈家,升堂垂询家世。最后一次临走时步至中门,对陈氏说:“以后除非是天子临幸, 这门不要轻易开户。”从此这座门就永远锁上了。也有人说,陈氏之子抱进雍亲王府第时,是王妃暗中偷换,雍正帝也不知道。等乾隆帝成年即位,也怀疑自己是陈氏所出,所以数度亲赴海宁察访,一定要弄个明白。还有人传说,乾隆帝自知不是满族,在宫里时常穿汉人服饰,有一天,冕旒袍服,召近侍到面前,问道:“朕似汉人否?”一老臣跪对:“皇上於汉城似矣,而於满则非也。”乾隆帝乃作罢。有人在《清宫词》中述及此事:“冕旒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此事还有同样的记载, 见于1931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陈怀教授著《清史要略》。

另有一些资料说,海宁陈氏的宅堂中有两方匾额,一方题为“爱日堂”,一方题为“春晖堂”,都是皇帝亲笔书写。“爱日”一词,出自汉辞赋家扬雄《孝至》一文: “孝子爱日”,后世因专称儿子奉侍父母之日为爱日。南宋朱熹注《论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语:“而於爱日之诚,自有不能已者。”唐代李商隐的诗《江村题壁》有“倾壶真得地,爱日静霜砧”;骆宾王的诗《赠宋五之问》有“温辉凌爱日,壮气惊寒水”。这些诗句中的“爱日”都作恩德解。“春晖”一词是用唐代孟郊《游子吟》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人取诗意,以春晖比喻慈母的恩爱。从这两方匾额的题词内容看,都是用儿子尊敬和孝顺父母的语意,似乎也可以看出上述传闻的一些蛛丝马迹。还有传说称,清皇室以男易女之。这个女孩在海宁陈家成长,后来嫁与江苏常熟蒋氏,蒋氏为她筑了一座小楼,后世称之为“公主楼”。直到20世纪30年代,还有人不惜耗费笔墨,著述《乾隆与海宁陈阁老》,坚持乾隆帝是海宁陈氏之子一说,并力图证明常熟蒋氏与公主婚配之事。这一传说当然是荒诞的。

雍正帝有10个皇子,6个公主。乾隆帝是其第四子。揆诸情理,根本没有必要把别姓的孩子换来当自己的孩子继承皇位。这是最有力的论证。

其次,以清代皇帝与海宁陈氏的关系来说,纯是君臣之谊。陈氏在清初就是名门望族,在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曾仕宦显达,煊赫一时。以科第而论, 康熙时,陈家两度出现兄弟子侄三人同榜, 实为稀有之事。以后, 陈诜、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都位极人臣。陈世倌为乾隆时相国,其父诜肾任湖北巡抚、工部尚书;陈元龙曾任吏部左侍郎、广西巡抚。乾隆二十二年,陈世倌以大学士退休,到皇宫去辞行,乾隆帝赐银五千两,命他在家坐食俸禄, 颐养晚年,并赐给御制诗:“老成归告能无惜,皇祖朝臣有几人?”表示尊重老臣之意。在封建社会,这是非常荣耀的事,由此建立起来的君臣关系似乎比其他人更亲睦。雍正初年,大举修建浙江海塘,这是关系到钱塘江下游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建设,但雍正帝忙於政务,而且海潮冲刷堤岸的危害还未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未能亲自前往。乾隆帝即位后,非常重视这项工程,6次南巡,有4次亲到海宁踏勘。既到海宁,总要有个合适的住所。陈氏是康、雍、乾三朝宰辅,其家园是海宁名胜,亭台楼榭,花木扶疏,自然是接驾驻跸的理想之处。这个园子本名“隅园”,乾隆帝为之改名“安澜园”。“安澜”是水波不兴之意,由这一命名也可以看出,乾隆帝临视海宁,是为了巡视海塘工程,而不是为了其他目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与文化

    中国历史与文化

    在古代的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居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中心。不仅农耕绐济水平世界一流,政治制度趋于精密完善,文化创造力旺盛,而且还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形成广泛的儒家文化圈。在经历艰难的近代变革之后,时至今日,中国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发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在这里,中国人数千年的精彩画卷将为您展开!
  • 大唐日不落帝国

    大唐日不落帝国

    穿越为唐玄宗少子,面对坑儿的爹,李璥生怕在长安被人玩死,挖空心思想要逃离长安,享受逍遥藩王的日子。然而,距离安史之乱只有十九年,这盛唐即将落幕。主角别无选择,为了大唐,为了自己,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变历史。而这一改,整个世界彻底被颠覆了。
  • 回到明末当屠夫

    回到明末当屠夫

    明朝末年,大厦将倾。在满清黑暗统治到来之前,一个牢头被迫站出来,高举义旗。贪赃枉法者,杀!通敌卖国者,杀!鱼肉百姓者,杀!临阵不前者,杀!后金人凡身高及马鞭者,一律杀无赦!我是屠夫的儿子,不光能杀猪,还能杀人!PS:感情线,争霸线交织,看不惯作者君的,请大嘴巴抽死我
  • 续三国演义

    续三国演义

    小说:《续三国演义》内容简介,三国蜀国先帝刘备的从孙子刘席履在三个月大就成了孤儿、在十三岁小女孩雪儿的精心照顾下、饱尝人间的各种艰辛、经过艰苦不懈地卓绝努力、最终建立起自己理想的国家。天下之小孩皆我之子孙、世上之老人皆我之父母;人人出生在同一起跑线上、消灭了官二代、杜绝了富二代;让黑势力绝迹、黑白相勾结、叫他们同时绝迹。人人讲文明、讲道德、尊老爱幼、知书达理、奋发向上。奋发者即可享受、懒惰者就要受穷。让桃花源世界变为现实!
  • 部族角落里的秘密

    部族角落里的秘密

    四部是我生长的地方,外界称其为双龙谷。四部为水部、火部、土部、木部,各部都拥有自己足以傲世的家传绝世武学,但四部先祖留有遗训凡四部中人不得与外界接触世代相传。直到二十年前我的父亲离开四部,三年后我的父亲突然的回来了而且身受重伤,按照祖训父亲被四部副帅绑上了祭龙台。事情过了十五年,也就是两年多前我为了搞清父亲离开后经历了些什么,想用一些事实洗清父亲的冤屈我毅然的离开了四部,外面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的多。鬼使神差的误入太平洋中历经了无数磨难,也从中寻找到了父亲二十年前离开双龙谷的一些踪迹。然而事情的发展远远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可控,反而一发不可收拾继而威胁到双龙谷的安全……
热门推荐
  • 混迹唐朝做幕僚

    混迹唐朝做幕僚

    一个小小的历史老师,一不小心到了唐朝,看他如何以自己的学识在唐朝生存……
  • 沧海灵蛇传

    沧海灵蛇传

    青衫书生背着竹篓蹲在雷峰塔前独自嘀咕着:“没错啊,就是雷锋塔啊,怎么什么人都没有呢”见到一个身穿袈裟的男子走了过来,而后抬手轻叩了三下门,喊了用一声素儿,里面出来一个女子。书生冲过去拉住女子:“白素贞?我有几个问题想要采访你!你真要到西湖水干,雷峰塔倒才能出来么?不是有天兵天将把守这里么?这个和尚是谁?你既然能出塔怎么不去杀了法海报仇?”书生看着两人不搭理自己径直走开了,男子丢过来一句话:“我就是法海,你来错地方了。”书生愣在原地看着走远的两个人嘟囔着:“不对呀,话本里明明不是这样的呀?剧本难道给错了?”走远的袈裟男子窝着女子的手偷偷地邪邪笑着:剧本是咱们编的,话本是咱们篡改的。这是个完全翻转白蛇玄幻故事,情有独钟,千年绝恋,相爱相杀,不生不死。
  • 魔龙武帝

    魔龙武帝

    山河破碎,作为皇室唯一存活的皇子也沦为最卑贱的奴隶,在受到两年的屈辱后死亡,然而曾经的高傲与不屈却让他从死亡中又站了起来。不屈的灵魂在黑暗中堕落,死去的身体在怨恨中苏醒,堕落黑暗又如何,与魔鬼交易又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唯有力量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 通向幸福的彩虹道

    通向幸福的彩虹道

    本书作品题材丰富,写作手法多样。无论是古代宫廷秘史、传奇轶事,还是现代人世百态、爱恨情仇……作者总能很自然地将那些精彩故事娓娓道来,使读者明知不能却渐人佳境,信以为真;掩卷深思时终于领悟到艺术真实的魅力所在。不管这些故事是不是真实地发生在你身边,它的可读性和趣味性,都能使你得到教益和快乐。
  • 做过梦

    做过梦

    哈哈哈匪夷所思但是很快乐呀,这是人类的无数次梦呀。
  • 探险家游记

    探险家游记

    一个幸运儿精神力突变后游地球,走星际,会文明的游记型小说
  • 血玫薇之莫天血色

    血玫薇之莫天血色

    一个意外,他无意之中用自己的血救出了沉睡万年的她,沉睡苏醒,一场交易,赢的是他还是她,爱情的游戏,谁先动心,谁先用情,谁就输了。那我与你的游戏,现在开始,不知道,你有没有准备接受这一切。为什么在我愿意放下我们之间的阻碍的时候,你却放手了?我们之间,难道就这样吗,好,既然这是你的选择,我尊重你,我们之间再也不会有任何关系。在相遇,他的悔恨,她的无情,他到底该怎么做?在转角,她发现了一个更大的秘密,无法接受的事实,她该怎样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龙开始的异界

    从龙开始的异界

    简介无力,新人作者,前面很傻逼,后面应该还行,希望大家看看,给给意见。
  • 破与立

    破与立

    此起彼伏的阴谋之下,且看他是如何破局……长篇玄幻谋略小说,武力不再是绝对力量,智慧显得格外重要。这篇小说里,莽夫一般不会活过两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