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50400000037

第37章 中日关系的基础条件(2)

以上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和从中形成的国力分析方法,为我们认识和把握现阶段中日国力的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提供了基础。

二、中日国力各要素的比较

笔者认为,要想就中日综合国力对比得出一幅较完整的图景,就应尽可能地把对两国国力构成要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200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设定了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社会发展程度、政府调控能力、外交力、生态力七项评价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简明指标和77项细化指标(参见表5-2)。该报告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作为综合国力的基本测算方法,并结合专家调查、回归分析、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构成了一个计算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状况的测算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计算,最后得出了赋权系数。笔者在中日国力对比上运用了这一国力指标分析与评估方法体系。

经济力经济实力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粮食产量,人均发电量,人均(0.35)人均量钢产量,每万人口煤保有储量,人均淡水资源总量,人均商业能源消费量;

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

经济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发展速度;

贸易构成贸易占GDP的比重,货物和服务出口,货物和服务进口,外贸占世界贸易的比重;

财政金融国际储备总额,外汇储备与短期债务的比重,上市公司市值占GDP比重。

科技力科技成果万人拥有专利数,科研成果对外转让;

科技队伍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

科技投入研究与开发经费;

科技活动高技术产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高技术产品出口额,通信、计算机服务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

军事力军事人员军队人员数;

军事经济军事支出,人均军费开支,军事支出占中央政府支出的比重,武器出口;

核军事核发射装置数,核弹头数,反导弹系统。

社会发展物质生活每千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卫生保健支出,医疗保健总开程度支占GDP的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人均生活(0.10)用电量,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社会负担系数,人口性别比,城市人口增长率,政府教育投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福利开支占政府开支比重。

精神生活高等教育入学率,中等教育入学率,移动电话拥有率,

成人识字率,个人计算机拥有率,电视人口覆盖率,每万人口拥有电话机数。

经济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对其他国力要素的发展状况起着决定作用;经济力的强弱制约着国家的工农业生产能力、对外贸易水平以及军事力量的发展,而且还影响着国民的教育程度与基本素质以及国家政治的稳定等。经济力主要包括资源力、对内经济活动力、对外经济活动力三个方面。

1中日资源力对比

资源力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两个方面。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陆地资源(国土面积、可耕地面积、森林面积等)、矿产资源(铁矿、铜矿、铝土矿等)和能源资源(煤炭、原油、天然气保有储量、已探明地下水储量等)中国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仅次于加拿大和俄罗斯,位居世界第三位。从中日国力对比的观点看,中国的幅员辽阔无疑是一个天然的潜在优势。然而,近代以来这一潜在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优势。21世纪初期,随着交通、通信的日趋便捷,中国的辽阔幅员正在变成现实优势。

中国的土地资源中海拔较高、起伏较大的山地(包括丘陵、山地和高原)所占面积超过平地,形成了草原多、耕地少、林地比例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例大的特点。目前,草原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37.4%,林地占12.7%,耕地占10.4%,人均可耕地面积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中国现有森林资源面积占世界第八位,但森林覆盖率仅为12.98%,列世界第121位;森林蓄积量居世界第五位,其中有多种材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中国国土中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冰川和永久积雪等难以利用的土地约占20.5%。但中国土地资源进一步合理利用的潜力很大,除现有草地、耕地和林地外,全国还有大量可供开发利用的宜农荒地、草山草坡和宜林荒山。

中国的常规能源品种齐全,蕴藏量丰富,是世界主要能源拥有国家之一。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保有量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尤为丰富,理论蕴藏量6.76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水资源初步估算为27115亿立方米;中国河川多年平均径流相当于世界径流总量的5.8%。石油储量除已探明部分以外,全国陆上和海上远景储量都很乐观。中国是世界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大部分矿产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尤以有色金属居优势地位,钨、锑、锡、汞、钼、锌、铜、铋、钒、钛、稀土、锂等蕴藏量均居世界前列,如钨的储量为世界各国总储量的3倍多,稀土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50%以上,锑的储量占世界储量的44%;铅、铁、银、锰、镍等的储量亦很丰富,铁和锰的储量均占世界第三位。非金属矿中的硫铁矿、菱镁矿亦居世界首位,磷矿居第二位,石棉等居世界前列。

再看日本,其陆地面积为37.79万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他6800多个小岛屿。海岸线长达3.39万公里。日本可耕地面积5.1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13.7%;畜牧用地0.0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0.2%。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一直呈持续下降之势。按供给热量计算的农产品自给率由1965年度的73%降至1999年度的40%;同期,粮食自给率由62%降至27%。截至2001年底,森林面积约为2423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7%,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截至2001年,木材自给率仅为18.4%,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

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80%以上依赖进口。主要资源蕴藏量为:金矿689.6万吨,银矿1689.7万吨,铁矿62.1万吨,煤826.5万吨(以上均为2000年数据),铅矿4317.9万吨(1996年数据),铜矿1155.3万吨(1996年数据),石油100%依靠进口。日本核能开发较早,截至2003年11月,拥有52所核能发电站,总发电装机容量为4574.2万kW(千瓦);此外正在建设的尚有5所,准备建设的6所,总计发电装机容量为5935万kW(千瓦)。日本山地与河流较多,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约为每年1353亿kWh(千瓦时)。日本的渔业资源丰富,但由于过度捕捞等原因,资源量近年来逐渐下降

从以上数据看,中国是自然资源大国,实际利用主要自然资源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电力使用占世界比重明显提高,由1980年的3.15%提高到1998年的8.39%,居世界第二位;而日本的电力资源从1980年的7.35%到1998年的7.29%,没有大的发展。中国的商业能源占世界比重不断提高,由1980年的8.18%提高到1998年的11.8%,居世界第二位;而日本的商业能源从1980年的5.19%到1998年的5.46%,基本持平。中国农业种植面积占世界比重不断下降,由1980年的17.01%下降到1998年的13.52%,仍居世界第二位,是日本农业种植面积的12倍。中国的水资源是日本的5倍。中国自然资源1975年占世界的8.54%,1998年占世界的9.88%,在可使用主要自然资源中排世界第二;而日本只占世界自然资源比重的3.48%,仅为中国的SAG/oi。但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和使用量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主要包括人口总数、文盲率、婴儿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充足的人口来创造和供应国力的物质工具,它显然不能成为一流国家”,当然,“我们必须区分其中的数量部分和质量部分。”反映一国人力资本总量包括两类重要衡量指标:(1)人口数和劳动年龄人口数;(2)通常用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来表示。这两类指标可以构成一国总人力资本,可以定义为劳动力与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的乘积。劳动力既包括从业人口,也包括失业人口。劳动力获得教育的机会和能力被视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另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人口供给充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比较轻,且价格比较便宜,如果就业充分,会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也将为该国的发展提供机遇;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较轻,储蓄率就可能较高,再加上如果资本市场健全,就能将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加速经济增长。总之,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提高综合国力最富有活力的因素。

人力资源是中国最大的国力优势。2005年中国人口约为13亿人,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人力资源是中国各类资源中最丰富、最具实力的资源。中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1982年的61.5%提高到2000年的70.15%。同期,15-64岁人口年增长率为1.97%,高于人口年增长率;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数由4.61年提高到7.11年,增加了54%;总人力资本由28.8亿年提高到63.14亿年,增加了一倍多。中国总人力资本占世界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17.6%提高到1998年的24.0%,相当于日本的11倍。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劳动力增长的“人口红利”期。大约在2015年前后,劳动力人口将达到约9.3亿人的峰值。随着第三次全国出生高峰期的出生人口逐步达到劳动年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将越来越快,估计在20年间,将有两亿人以上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中国现在总人口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未成年人口数和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较低,今后一段时期将进入社会负担相对较轻、劳动力供给最充足时期,中国将形成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人口年龄结构,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非常有利的人口环境。

日本的人力资源则已开始受到“少子化”和“高龄化”两大因素的困扰和影响。截至2004年2月,日本人口约1.278亿人。年满18周岁的人口,从1992年到1997年仅5个年头就减少了20%。据日本厚生劳动省《人口动态统计》透露,2004年,日本人口出生率仅为1.28(女性一生中生育孩子的平均数),远低于保持一个种族目前人口数目所需的2.08。2005年12月22日透露的日本年度普查数据显示,2005年,日本人口死亡数量比出生人口多1万人,出现了1899年建立人口档案以来的首次人口下降局面。照此下去,即使乐观估计(出生率为1.36-1.39),2050年时的日本人口总数也会减少近3000万人。2001年,日本大约有18%的人口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205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30%以上。目前,日本劳动力有6700多万人,按较乐观的出生率(1.39)进行测算,2015年将减少到6500万人,2025年降为6200万人。如不考虑科技创新等因素,要想保持目前的经济总量,届时日本将出现近500万人的劳动力缺口。这势必严重制约其经济发展。

从人口构成与发展指数看,中国比日本尚有较大差距。1999年,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8%,而日本的农村人口仅占其总人口的21%;1998年,中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的47%,而日本这一比重仅为5%。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发布的《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表明,从人类发展指数(HDI)看,1999年,日本在174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为第九位,其HDI指数为0.928,其中人均寿命为80.8岁,综合毛入学率为82%;中国在全世界的排名为第87位,其HDI指数为0.718,其中人均寿命为70.2岁,综合毛入学率为73%。

2.中日经济活动力对比

经济活动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石和核心部分,包括对内经济活动力和对外经济活动力。前者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包括经济发达程度、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布局等;后者反映一国经济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在国际间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能力。

日本工业化的发展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深厚积累,其二战以后的复兴也十分迅速,以致在战败仅10年后的1955年,经济发展已达战前水平。日本的经济实力在20世纪60年代末超越英、法、西德等所有西欧发达国家而跃居西方阵营第二位,80年代末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相比之下,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累,但其真正的起飞则始于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之后。1966-1976年期间的“文化大革命”,曾使中国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从一个十分贫穷落后的低起点出发的,与当时的日本经济相比从量到质都存在着巨大差距。经过27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走上了前所未有的持续高速发展轨道。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日本经济的10年低迷形成了强烈反差,其结果中日经济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趋势。

从经济总量看,目前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近年来,日本经济开始逐步走出1991年“泡沬经济”破灭以来的低迷局面。2004年,日本GDP(国内生产总值)为504.59万亿日元,按1美元折算110日元-,约等于4.6万亿美元。目前,中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GDP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9878亿元,约等于1.9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六位可见,2004年日本以中国的4%国土、10%的人口,其按美元计算的GDP仍为中国GDP的约2.4倍,人均GDP则更是高于中国30倍以上。

就趋势而言,中国在一系列主要产品产量和消费等重要经济指标已经赶上或超过日本,在经济规模上正在快速追赶日本,在经济质量上逐步缩小与日本的差距。以美元换算,1990年中日GDP之比为1:10,1995年缩小为1:5,2004年缩小为1:2.4,2005年进一步缩小为1:2稍多。今后,这一差距有望继续缩小,以至中国终将在经济规模上赶上和超过日本。

同类推荐
  • 国共携手: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携手: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党的三大既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又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本书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热点聚焦、党史细节、三大之后重要会议及主张等栏目,全面介绍了三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读本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读本

    本书稿是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学习参考资料。本书稿选取《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刊发的重要理论、评论文章,深入剖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上)

    毛泽东读书心得·毛泽东借古喻今(上)

    毛泽东在文章和谈话中常常引用一些典故和成语。他学习古人的长处,又不受古人的局限,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本书对毛泽东著作中引用名句典故的情况进行了了阐释和剖析,使读者领略到伟人博古通今的文化内涵和人格风采。
  • 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福建·政府改革与管理创新研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姓“社”,而是说我们要搞的市场经济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或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它告诉我们,发展市场经济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际上,我国14年的改革,也就是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也就是逐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
  • 中国周边

    中国周边

    大国之间的博弈,正如邱吉尔所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中国目前的处境,内有经济衰落、金融危机的困局,外有领土争端、军事战备的烦恼,如何在内忧外患中成功博弈并突围,事关中国未来的兴衰与荣辱。本书以中国与周边邻国的博弈为核心,从地缘政治、金融经济、军事战略三个方面,深度剖析了中国与俄罗斯、日本,以及与欧洲各国的历史矛盾、领土争端、政治博弈等多角度的国际关系,如中日钓鱼岛之争、朝鲜半岛核危机、美国发起的“货币战争”等。作者用事实与数字说话,通过详尽的资料、鲜明的观点,展现了大国博弈的阴谋和真相,便于我们在深入浅出的说理中发现影响世界格局变迁的历史规律。
热门推荐
  • 公爵大人,要够没!

    公爵大人,要够没!

    为了救姐姐,沐悠然被迫与他签订“卖身协议”。他是C国的第一公爵,主君的监护人,权力遮天。传闻说,他冷酷,狠戾,可以面不改色看着他人自杀。但唯独对她小心翼翼:“主人,沐小姐被花藤绊倒受伤了!”——“铲了。改成广场!”“主人,某位官员不小心碰了沐小姐的腰!”——“折了他的手,撤了他的职位,注销国籍!”“主人,大事不好了,沐小姐不见了!”——“封锁所有交通渠道,买断所有电视播放权,全国搜索!”沐悠然不明白,协议不是结束了吗?为什么还要夜夜缠着她不放?
  • 玄灵衣

    玄灵衣

    盘古开天辟地以来,魔界经常被人们的“欲望”召唤而来,导致魔道肆意,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困苦。何梵志带着游藤和钱同等人,用轩辕剑将魔王镇压在了不周山。“刀兵劫”的符咒也一同被封印在魔王体内。人们在没有魔的驱使下渐渐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从魔道回归了人道。人们又过上了安稳快乐的生活。因此,百姓拥戴,自愿跟随他们。于是,三人将百姓安顿在三座城内。分别是:关城、安城和卫城。人们开始过着丰衣足食,平安康乐的日子。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兵戈无用。这样不知过了多久,三座城内百姓的生活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关城内依然一片祥和,日月清明。人们之间,谦卑有礼,衣食无忧。然而另外两座城内人与人之间,谄伪陷害,朋友无信。不能忍辱,不务修善。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人们贪嗔痴慢疑的不断增长,渐渐唤醒了魔王体内的“刀兵劫”符咒。让魔王有机可乘,借助于何妙香的身体回到人间,以期得到‘玄灵衣’达到统治三界的目的。而何妙乐才是玄灵衣的主人。当魔王得知此消息之后,便起杀心。当她得知此生自己的使命之后,义无反顾。尽管磨难重重,前路艰险,但在曾喜音、唐韵、玉绦、白离等的帮助下,一起与魔及他两个儿子展开了正义的驱魔之路……
  • 玄黄仙神坠

    玄黄仙神坠

    先天灵宝玄黄塔被人改造成了图书馆,作为这一任主人的他该哭呢还是该笑?这种买一送一的大买卖可是不多见呢!我不想成佛,可这么多的功德该怎么处理?调戏仙子非我愿,奈何都是套路在作怪!天道是枷锁,锁住的不止你的身体,还有你的心!
  • 这位土地公公真灵验

    这位土地公公真灵验

    西游记中,那个角色最惨?无论是占山称王的妖魔,还是修道求仙的炼气士。我想,只有那一方土地是最悲催的角色了。他们不是被某些强大的妖王控制,就是被仙家人员摆布,更有甚者甚至惨死在其他人的手,成了一缕冤魂。余延年穿越而来,与一位土地的灵魂结合在一起,成了一位有神职的土地公公。大圣,这果子与五行相畏,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啊。所以,真不是我拿的。余延年无辜地双眸死死地盯着孙悟空,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
  • 遥不可及亦不可期

    遥不可及亦不可期

    我曾以为,逃过了初见,就可以逃过一切。可是心动,只需一瞬。那时我才相信,一见钟情,真的存在。可“缘分”和“巧合”,终是有别。
  • 爆宠小狐妃

    爆宠小狐妃

    仙界都当紫微星君是不苟言笑的上仙,只有她知道,面具下面他是个多闷骚的神仙。世人都当李元昊是嗜血的霸道帝王,只有她知道,转身之后他的孤独无人能说。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相遇。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重生。“一定是这一千年你对我太好了。所以这一世,终究要我拿命来偿还你的恩情。”
  • 不敢言再见

    不敢言再见

    人们都总说初恋是最美好的事情,同样也是最珍贵的回忆。他,并不是她的初恋,但与他的回忆同样珍贵无比。
  • 重生娱乐圈之影后官宣了吗

    重生娱乐圈之影后官宣了吗

    重回少年时,奉恩熙表示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要好好爱自己,不在为了外人伤了家人的心,还要重拾自己最喜欢的职业。可是重活一次,那个上辈子自己讨厌的那个男人怎么变成了自己的未婚夫?罢了罢了,看在上辈子最后他给她的那个怀抱,她就勉强接受这个男人吧。
  • 一生的四季

    一生的四季

    一个意外,使他生命的路途只剩下28天。他失去了很多,可是他的到的却是世界。第一次写小说,无聊使然。也述说一点平时无聊的思考。
  • 娱乐向往

    娱乐向往

    本来想和你们说说我的作品有点好看,但是换来的却是一片空白,摊牌了,不装了,我,想,不,出,来。就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