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9300000077

第77章 明朝篇(1)

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明朝的开国皇帝,濠州(今安徽凤阳)人。公元1352年,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1355年郭子兴卒,其部尽归朱元璋。后相继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1368年称帝于应天(今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在位期间奖励垦荒,整肃吏治,抑制豪强,巩固中央集权,为明朝的江山奠定了基础。

艰难的少年时代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元天历元年九月十八(1328年),明光东风湖荒滩上的朱家窝棚里,陈氏生下了她最小的儿子朱重八,他就是朱元璋。据说,他出生时,陈氏在梦中遇神人授给她一个“置掌中有光”的药丸。陈氏在睡梦中将这丸药吞入了腹中,醒后口中尚有余香。等到孩子出世的时候,更是红光满室,导致邻里都误以为朱家起火了,纷纷赶来搭救时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朱元璋是在苦难的家庭中度过少年时代的。现实中,朱家逃荒的脚步,并没有停止在东风湖的荒滩上。此后,朱元璋的父亲朱世珍又拖家带口地到处流浪,儿女乞讨,夫妻做雇农,先后去过虹县、灵壁,最后来到了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县太平乡孤庄村)。“上屋搬下屋,不见一箩谷。”经过多次搬迁,朱家的处境,到了贫寒得没法形容的地步。在传说中,儿时的朱元璋曾经饥饿得想去挖小老鼠吃,却在鼠洞中发现了大老鼠储存过冬的各种粮豆,于是大喜过望地兜回家中,让母亲将这些粮豆煮成了一锅粥,饱餐了一顿。对这锅粥的记忆,一直在朱元璋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登基为帝后,还特意要求御厨在那天熬制。据说,这一天就是腊八,而粥就是腊八粥。今天的人们仍然在腊八这天食用各色粮豆杂果煮制的粥,相传腊八粥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

在艰难中,时间推移到了元顺帝至正四年(1344年),这年朱元璋17岁。对于朱元璋来说,这个甲申是他一生都不愿回想的年份。就在这一年,江淮大旱,蝗灾又起,瘟疫随之肆虐。逃荒的、病死的、饿死的,江淮一带十户九空,朱家也未能幸免。四月六日至二十二日,短短的十几天里,瘟疫和饥饿就夺去了朱元璋父亲、母亲、大哥、大哥长子,共四口人的性命。人死了总不能留在家里,可是这时的朱家穷得四壁萧然,哪里出得起棺材钱?朱元璋只能和二哥一起,将亲人的尸体用草席裹着先抬到村外去。据说玄乎的事情就在这时候发生了:地面居然涌成坟茔,将朱世珍夫妇给掩埋了。在传说中,这是老天爷为朱元璋这个未来皇帝选定的“风水宝地”,而且还特地为他做苦工,免去他挖土之累。与这样的玄乎相比,另一种说法更不靠谱:两兄弟不忍将父母兄侄丢弃在乱葬岗,却又根本买不起棺材葬地,于是抬着破席卷不知该往何处,只能在村外徘徊。缚席的草绳早已陈旧,一来二去的就散断了。兄弟俩无奈,只得将尸体暂时放在一处山坡下,两人先去向雇佣自家的大户哀求,指望能施舍一块葬地。可再怎样苦求,也没有激起大户丝毫同情。朱氏兄弟只能痛哭着回到山坡去,却吃惊地发现,方才一阵雷雨竟引致山上泥石崩塌,将家人遗体都掩埋了起来,目瞪口呆的朱家兄弟只能回村求助。幸好,这片山坡地属于另一富户刘继祖,他一口答应朱家兄弟就地为墓,埋葬家人。

凤阳是刘氏聚居地之一,此地先祖可上溯至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先前拒绝施舍葬地给朱元璋的大户也姓刘,与刘继祖还是至亲。二十年后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刘继祖被追封为“义惠侯”。“殡无棺椁,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多年后朱元璋追想父母的死葬场景,依然难以控制情绪,号啕痛哭。这也成为他称帝后拒绝庆寿的原因。朱父死后家人各奔东西的场面再次重演。随着朱世珍夫妇的弃世,朱家兄弟也不得不各谋生路。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朱兴隆)寡妻王氏带着剩下的一双儿女(后来的江西大都督朱文正及福成公主)投奔娘家,二哥留在破屋里为朱家守业以祭奠父母,三哥就近做了另一户人家的上门女婿(此户也姓刘)。

出家为僧

朱元璋小时候常患重病,曾在当地寺院中寄名,后来家庭难以维持生计;而他出生前后又“异样”连连,母亲陈氏作为算命先生的女儿,认为这个小儿子实在“命硬”,不止一次想要干脆将他送去出家,都因朱世珍反对而作罢。

如今朱元璋没处归着,又想到了母亲当年的计划,干脆自己把自己送进了寄名的寺庙皇觉寺(原址在安徽凤阳县凤凰山日精峰下)当了和尚。然而破屋偏逢连夜雨,朱元璋本以为进了寺庙就能有片瓦遮盖,有充饥之食,却没有想到饥荒之年,寺庙所得施舍也极为有限,根本养活不了一众僧徒。和尚当了才个把月,朱元璋就不得不四处托钵游方。和尚游方,是好听的说法,但实际的情形却与沿街叫化乞讨没什么两样,还少了些头发。朱元璋在外游食,破衲芒鞋,走遍庐州(合肥)、光州(潢川)、汝州(临汝)、颍州(阜阳)等地,不但风餐露宿,而且途中卧病几死。历尽艰险和炎凉,他才在三年后返回寺庙,过上了虽然贫困却还有屋顶遮风挡雨,也有粗衣淡饭保障的生活。谁知和尚也并不好当,不久后的饥荒使得他不得不离开寺院外出化缘。这次外出可以说对朱元璋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身体,同时也使他初步接触了一些反元的思想。一眨眼,又是五年过去了。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大起义爆发。事实上在元朝统治的中后期,起义就一直没断过。而红巾起义最终结束了元朝的统治。点燃那根爆发起义引线的不是火,是水,是黄河水。自至正二年以来,黄河就像疯了一样,连年决堤泛滥,百姓民不聊生。拖到至正十一年,元政府终于议定了修复河道的主意。

四月,元顺帝命工部尚书贾鲁为河防使主持治河。贾鲁动用民工15万,再加淮扬驻军2万,共计17万人之众;耗银“中统钞百八十四万五千六百三十六锭有奇”,在短短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就修整了沿河缺口一百零七处,堵塞决口并使黄河回归故道。对于贾鲁的修河成就,明朝人曾评价说:“贾鲁修黄河,恩多怨亦多,百年千载后,恩在怨消磨”;认为贾鲁“竭其心思智计之巧,乘其精神胆气之壮,不惜劳累,不畏讥评”,完成了一项泽惠后世的功业。然而这项治河工程,在当时却实在是劳役太重、时间太紧;加上直接役管的官吏不但鞭役务工的军民,还克扣他们的粮饷;更何况这些军民已经在灾害中饱受多年苦难却,被元朝廷弃之不顾,积怨已到爆发的边缘。

颍州人刘福通和栾城(今河北栾城西)人韩山童早已经在策划造反,并利用白莲教宣传“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明王出世”。还编出民谣广泛流传“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此时他们看准时机,将一只凿好的独眼石人埋在黄陵岗(山东曹县西南)附近的黄河河道处,有意让民工掘出。独眼石人出现的消息很快传开,使早已对韩氏父子深信不疑的教众群情振奋。刘福通又宣布说韩山童乃是宋徽宗的八世孙,定能“重开大宋之天”,决定择日起义,并以红巾为号。既是皇家后裔,准备做皇帝的,当然要有点派头,搞些仪式。然而就在众人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消息却泄露了出去。还没能正式成事,韩山童就被捕杀,只有其妻杨氏和其子韩林儿侥幸逃入武安山。刘福通当即奔至颍州,宣布造反。由于策划已久,民怨又深,起义势头极佳。没多长时间,红巾军就占领了颍州、上蔡、亳州、项城、息州、光州等地,直属人马超过十万。闻听消息,江淮各地纷纷响应,濠州富户郭子兴也是其中之一。

郭子兴祖籍曹州,其父原是个到处游走的算命先生。某日这郭先生游至定远(今安徽定远),正遇上城中某巨富为嫁女发愁,皆因此女天生盲眼,时人害怕日后儿孙亦盲,因此根本无人敢于问津。郭先生便“见义勇为”地应承了下来。婚后盲小姐不但为郭家生了三个身强体壮的健康儿子,还带来了大笔嫁妆,郭家从此大富,也为郭子兴后来结纳四方强梁、担当领袖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郭子兴是那位算命先生的次子。至正十二年(1352年)春,郭子兴集中自己平日交结的数千人,攻占了濠州,从此也成为红巾军的一路统帅。

此时的朱元璋,正再次陷入走投无路的绝境之中。元将彻里不花被派来平息濠州民变,然而他根本不敢与红巾军正面交锋,唯一的本事就是四处杀戮平民抢掠财物冒充军功俘获。至正十二年的二月,灾难波及皇觉寺,寺院不但被元兵抢掠,还被放火焚烧,幸亏和尚没啥头发难以冒充敌首,僧徒们的吃饭家伙才得以保全。24岁的朱元璋也随着逃命的僧众离开了皇觉寺。然而众人皆有去处,他却发现自己留在家乡的二哥、三哥以及各自妻儿都命丧兵乱了。朱元璋只得回到一片狼藉的寺院,在神像前动用起外祖父的本事,向天占卜吉凶。可是无论是当和尚还是重拾家业,问卜的结果都不吉利。他想起曾有红巾军中的同乡汤和劝说自己投军,决定为此再卜一次,结果这一次得了个上上大吉,大喜过望的朱元璋遂于闰三月甲戌(四月)这天投奔濠州郭子兴,开始了他的军伍生涯。

应天称帝

回到家乡后不久,由小时的玩伴汤和介绍,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由于他的睿智与勇敢,很快成为了郭子兴的心腹,并娶了郭子兴的义女马氏为妻。在郭子兴部下期间,朱元璋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并掌握了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队伍。这使得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很轻易地就打败了郭子兴的儿子,取得了对这支队伍的控制权。朱元璋并不满足已得的地盘,他要大展宏图就要有稳定的根据地,这样南京(集庆)就进入了他的视线。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并改名应天府,自称吴国公。同时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大力发展生产,为今后争夺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他在南京外围大败陈友亮,鄱阳湖血战彻底击溃比自己强大的陈友谅军团;消灭浙江的张士诚;灭杀韩林儿;派徐达、常遇春北伐,逐个消灭了各个势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大明。同年将元顺帝赶出北京。

建国后,他采取与民休养的政策,减免赋税,颁布《大明律》,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他废除丞相,实行六部制;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实行卫所制;使武将与兵权分离,设立锦衣卫,对朝臣和百姓进行监督。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使皇权得到极大的加强。

论起来,朱元璋恐怕是中国所有皇帝中最俭朴最勤政的一位。据记载,在修建南京明皇宫时,他下令取消所有的华丽装饰,宫室墙壁上仅有少许彩绘,而且内容都非常正统:后妃宫室绘耕织图;太子宫室绘朱元璋开国事迹图;而他本人起居的宫室墙上更是连彩绘都没有,全是历代治国箴言。除此之外,他还是唯一一个把御花园改成“御菜园”的皇帝。洪武朝的明皇宫内连假山花木都没有,更别提造什么庭园。所有的院落空地里都栽上了菜,宫中菜蔬自给自足,朱元璋本人更是以蔬食为主,酒肉甚少。理政倦怠时他便在菜地里休息,欣赏众人热火朝天的种菜景象。这风光似乎比小桥流水更能使他恢复精力。作为雇农加绿林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也按自己心目中的田园风光为农村制订了细致的规律并要求百姓们严格遵守。在他的打造下,所有的乡村都要选派有声望的老人每月宣讲道德规范。每到农忙季节,人们还必须在乡中老人的监督下黎明即起忙碌农活。若有偷懒生事的,不但自己要遭殃,就连乡老都不能避免责任。不好好干活的青年,甚至会被流放边疆。朱元璋同情百姓,厌恶凌虐百姓及偷懒不劳而获者,这在下面的诏书中一览无遗。诏曰:“天下大定,礼仪风俗不可不正。诸遭乱为人奴隶者复为民。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乡党论齿,相见揖拜,毋违礼。婚姻毋论财。丧事称家有无,毋惑阴阳拘忌,停柩暴露。流民复业者各就丁力耕种,毋以旧田为限。僧道斋醮杂男女,恣饮食,有司严治之。闽、粤豪家毋阉人子为火者,犯者抵罪。”

早在登基之前,朱元璋还亲自带着长子朱标在农家住了好几天,要求自己的继承人体味民生疾苦,稼穑艰难。洪武三年天下大旱,朱元璋不但第一时间下旨免了灾区税赋,还带着所有的皇子在六月南京的烈日下暴晒,用这种中国民间最朴实也最自虐的方式求雨。这一晒就是五天,当大雨倾盆而落时,举国上下都认为是皇帝的诚心感动了上天。朱元璋并不仅仅是要求百姓勤于耕织,他自己对工作也兢兢业业。自登基以后他事必躬亲,而且还严格遵守着自己制订的“百姓黎明即起”的时间表。除非病得不能起来,否则他都在每天凌晨四点就开始早朝,无论寒暑秋冬都雷打不动。这一坚持,就是三十多年。面对这样一个“以身作则”的皇帝,臣民们也只得将制度遵循不渝。

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讨生活时,无论受到怎样的待遇,都坚持要把自己接到的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也正是这样的性格特点,不但促成了他成就大业,也清清楚楚地表现在了他的治国方面:水必要至清,人必须克己。他自己是这么办的,也要求别人这么办,而且不许违反。然而如大家所知,一样米养百样人。世界上的事情一旦到了极端的地步,即使出于好意,麻烦也就要大了。

朱元璋出身赤寒,因此对底层小民百姓感情很深,对官吏士绅文人却似乎有一种本能的厌恶。做贫农和造反的经历,更使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官吏欺压百姓是倾覆王朝的直接导火线。因此,为了避免百姓遭殃更为了巩固政权,他对官吏采取了严格的管治,对农民却颇为慈和。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他大力支持“民告官”,官吏若到乡间骚扰被百姓抓住控告并有据可查的话,他绝对是一面倒地支持,非但重处被抓官吏,还要重奖告官的乡民。他还编制了《明大诰》,专用酷刑重处官吏。只是此法实在残酷,动辄为几十两银子就将官吏剥皮楦草,或者并未贪污虐民也照样连坐,甚至砍头凌迟。因此《明大诰》及相关法令在朱元璋死后就被立即废止了。事实上,百姓们虽然痛恨官吏欺压,恐怕也没有几个人真愿意为几句闲话几两银子就把他们处死;何况吏员们多是百姓邻舍出身,祖辈相交,就更没有谁愿意造成如此后果。

诛杀功臣

朱元璋的人生经历不但使他厌恶官绅文人,也使他不信任异姓功勋。对于这些引起他疑心的人,他也像严治贪官那样用最极端的手段去对付。对于明王朝开国元勋们的死,史料和传说都找出了若干理由。但在事实上,猜忌并计划杀戮功臣的事情,恐怕早在登基称帝之前,在带着儿子朱标过那几天农家生活的时候,就已经在朱元璋的脑子里成形了。

同类推荐
  • 前朝旧事:晚清风云人物

    前朝旧事:晚清风云人物

    前世的喧攘,而今都凝结成了历史和文字,阅读它们,会有一种地老天荒、渗入心底的寂寞。虽说所写人物,多是晚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所写事件,也多是晚清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但总归从小处落笔,才能还原历史的细节和生命的温度。
  •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遇见,海明威:“迷惘一代”的永恒绝唱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最富盛名的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在写作之前,海明威已是战场上归来的英雄。战争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237块弹片,更多的是战后的思考。1961年,海明威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大诗人弗罗斯特这样说道:“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他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也许,是他担心自己被打败,而毁灭了自己.
  •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大清第一廉吏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康熙年间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清廉官吏。人到中年,他才踏上仕途。从县令、知州、知府,到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他一直清廉之风不改,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第一廉吏”。书中穿插了大量饶有趣味的廉洁小故事,如带一筐萝卜去福建上任;回乡葬母住最低等客栈,结果被当作歹人等等。细节描写逼真风趣,极具艺术魅力。
  •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她是诗人、作家、建筑师,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及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她一生就像一个传奇。她的才情,她的美貌,曾经照亮一个时代。她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白落梅用清丽宛转的文字,诗一般的意境,为读者讲述了一代才女林徽因的传奇人生。
  •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浴血功臣录: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秘事追叙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乱世中的“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为统治者开辟了新的王朝。开国功臣的人生在被封侯拜相后到达了鼎盛。皇帝赋予了功臣权力,同样也是皇帝,终结了功臣的性命。开国功臣大都经历了“两重天”的人生考验。建国前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左膀右臂,珍爱有加,建国后他们被统治者视为心头大患,欲除之而后快。“可与他同患难,难与他共欢乐”这句话道出了两千多年来开国皇帝的共同心态。开国功臣在功高震主的忧患下,或者如韩信般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或者如李靖般高风亮节,功成身退。他们都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只求苟全性命,安敢复望富贵?当我们回眸历史时,应当知道和记住这一群叱咤风云的开国功臣的真实命运与结局。
热门推荐
  • 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蔚蓝旖旎的海洋(科普知识大博览)

    在浩瀚无边的蓝色海洋和陆地湖泊中,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岛屿,形成了最适合寻幽探胜的海上迷宫,给人类的诺亚方舟——地球,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带有神话色彩神秘失踪的岛屿,引人遐思,也有很多岛屿充满奇情异趣,风情独特,给人启迪。
  • 借仙传

    借仙传

    下一盘宏宇乾坤,共以天作棋盘星为子;画一幅江山曙色,同用水充浓墨地做帛。四州大地,生有凡人,其道或烈酒如歌白马轻裘求一世人间快意;或铁钺金戈横刀立马成一番霸业雄图;又或者,有应势而生,天命不凡者偶获天道机遇,便能就此投入仙门,多年后可成就一方大能。而其中又有大气运大毅力者,常引天劫不息,亟待势至,便能突破人间桎梏成就不坏仙身,与天地同寿。若你问我什么是求仙?“勤学不缀日日苦攻,受天道指引考验脱离世间苦厄,却也受制于天道,不过尔尔。”若你问我为何求仙?“一愿有朝一日可以突破天道桎梏,指天指地指点天地。二愿不受前事种种所累,诛仙诛魔诛灭仙魔。求仙于我,不过借力,唯此而已。”
  •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

    职场上,一个有感召力的领导,是团队的核心,是团队成员的效仿对象;生活中,一个有感召力的人,是圈子中的焦点,是周围人眼中的榜样。感召力是一种领袖气质,只有不断追求超越的人才能驾驭它,用好它。《榜样的力量》共十二章节,内容包括超越自我,追逐成功、理想是船,信念是帆、精神凝聚力量、魅力即是引力、形象营造气场、做最好的自己等。
  • 游戏工厂

    游戏工厂

    2019最新硬核游戏制作文羽由于合伙人卷款潜逃,被迫承担部分债务。在意外获得了游戏工厂系统后,决定重新杀入了游戏界。能做一款游戏没什么稀罕。我现在能造一座游戏工厂。不断开拓最新的游戏制作技术。打破西方的技术垄断。从根源上让国人的游戏制作技术崛起。EA,育碧,动视,SONY,任天堂,CAPCOM。。。。。终将进入历史。他们终将诚服于你的脚下。一场游戏工业的革命正在酝酿。这势必要开创一片游戏新天地。实现游戏娱乐的终极梦想。
  • 宫廷政变

    宫廷政变

    本书讲述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的宫廷变化,内容包括:大唐的丧门星朱全忠陈桥兵变刘聪弑兄篡位等。
  • 扁鹊难经

    扁鹊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云日记15:缘满人间

    星云日记15:缘满人间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十五册。收录星云大师1992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随缘随份”、“缘满人间”、“真淡真空”、“虚怀若谷”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天臧奇经

    天臧奇经

    夜封是异世界的落难太子,机缘巧合下穿越到了地球,在地球上他与伙伴一起经历爱恨情仇,阴谋陷阱,一起为了地球与家人的安宁而努力。
  • 化作妖卿觅愿图

    化作妖卿觅愿图

    他第一次面世,她恰逢成妖之时。一人一妖初相见,是命运的垂青还是造化弄人,这一切不得而知。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与你本就不同一路,为何要跟你走?而且你还是神棍术士,我还是妖,术士和妖互看不对眼!”“我一没骗,二没混,三我正经抓妖,我哪里神棍!你最好说清楚!”“问归问,还靠那么近,小心我吃了你!”
  • 时空流犯

    时空流犯

    历史从来不会出错,既是你不出现,总会有人会。“很荣幸,撒克先生!这是您第十次企图谋杀我。”说话的是个名叫杜恩的年轻小伙儿,长相中庸,完全看不出任何的闪光点的那种。他一脸平静。“呸!叛徒!”撒克凶神般的眼神,愤怒不止。“很好!从住所的爆炸到监狱门口的暗杀。我真是太受你们欢迎了。”“东方小子!甘愿被异族奴役,早晚要你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