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9300000044

第44章 隋唐篇(9)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蔡希德等人率叛军十多万人进攻太原(今太原西南)。当时李光弼所部的精兵都被征调到朔方军去保卫唐肃宗,李光弼手下连一万人都不到。众人眼看叛军将至,都建议加固城防,以利坚守。李光弼说服了大家:“环城有四十里,工程浩大,而敌人转眼就到。到时大家精疲力竭,如何能够抵御史思明的叛军?”但是,李光弼并不是消极等待,他为叛军准备了二百人才能挽动的巨型抛石车。叛军进攻了,巨石像冰雹一样砸向叛军,叛军伤亡惨重,一下损失了一两万的兵力。史思明冥思苦想,想出应对之法。他让士兵建造飞楼,用木幔围住,飞楼上堆土成山,以此作为攻城利器。李光弼精通兵法,焉能不知,他指挥士兵把地下挖空,土山沉重,顿时崩塌。史思明又出一招,他在城下举行宴会,让戏子上台扮演唐玄宗,意在打击唐军的士气。不料李光弼早就叫人挖了不少地道,与史思明打起了地道战。奇兵从地道出来,戏子从地道被抓走。很快,戏子的脑袋被唐军丢下了城墙,史思明吓坏了,赶紧将自己的牙帐搬走。叛军退走的时候,眼睛都紧盯着地面,生怕自己也会掉下去,脑袋被唐军搬家。

狠招一步接一步,唐军又把史思明大营的地下挖空,再用木头撑住,表面上不露痕迹。李光弼以城中粮尽为理由,派人向史思明诈降。数千人的部队出城了,领头的是一个手持白旗的唐军将领,叛军集结队伍,举行欢迎仪式。突然间,地道内的支撑木抽掉了,地面塌陷,数千叛军被埋进了土中。城上城下的唐军大声鼓噪,骑兵趁势杀出,一举俘斩上万人。史思明胆战心惊,一筹莫展,他知道遇上了平生劲敌。此时,安禄山已经为逆子安庆绪所杀,史思明受诏命去守范阳。叛军由蔡希德统领,继续与李光弼周旋。李光弼挑选了一支敢死队,个个武艺高强。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率领敢死队与叛军进行了殊死搏斗,一举歼敌七万,缴获军械辎重不计其数。至此,李光弼的名字威震天下,他被朝廷晋封为司空和郑国公,“食实户八百”。

至德二年九月,十五万唐军在郭子仪的指挥下,在长安城南香积寺北与十万叛军进行决战。唐军在四千回鹘骑兵的帮助下,将安军斩首六万人,收复长安。至德二年十月,唐军乘胜追击,在新店大破安军十五万人,收复洛阳,形势一片大好。安庆绪逃到邺城(今河南安阳),苦等史思明的援军。唐军进围邺城,史思明率叛军来援。战阵之上,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双方阵营大乱,各自溃退,唐军中唯独李光弼部和王思礼部全军而还。邺城失利,李光弼取代了郭子仪成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不久,史思明杀安庆绪,叛军攻陷汴州(今开封),再度威胁洛阳,有人建议退守潼关,有人建议坚守洛阳。李光弼认为,双方兵力相差悬殊,硬拼不是办法,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县南),“北阻泽、潞,胜则出,败则守”,阻止叛军西进,方为上策。他下令洛阳城的官吏百姓都出城避贼,空出洛阳城,唐军严阵以待,准备与叛军决一胜负。

史思明率军去偃师,李光弼率军往河阳,双方在石桥相遇。李光弼的部队盔甲鲜明,手持火炬慢慢前行。叛军害怕李光弼,没人敢挑起战端。叛军占领洛阳后,担心李光弼的部队会攻击其侧翼,就驻扎在洛阳东面的白马寺,挖掘战壕,修筑月形城,在河阳南面与唐军对峙。叛军发起了进攻,唐军凭借河阳三城坚守,较量之下,唐军斩首千余人,俘虏五千人,叛军有不少人掉入河中淹死。

唐军人数少得可怜,但李光弼胸有成竹,指挥若定。他对李抱玉说:“将军能为我守南城二日吗?”李抱玉问道:“过后怎么样?”李光弼回答:“弃之。”李抱玉一口应承。他派人给叛军送信,“我们的粮食已经吃完了,明天就向你们投降”。叛军欢呼雀跃,停止攻城。李抱玉赶紧率人修筑残破的城墙,等敌人得知上当,南城已固若金汤。叛军大怒,急攻之,李抱玉出奇兵夹击,叛军损失颇重,十分气馁。李光弼手下的另一位大将荔非元礼守卫羊马城,战事更为激烈。贼将周挚率领八道兵马全力进攻,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这时,李光弼下令荔非元礼出城迎敌。荔非元礼手下都是精锐士卒,作战勇猛,冲锋之下,叛军退却。他眼见敌众我寡,不宜硬拼,就摇旗让士兵回阵。李光弼以为荔非元礼怯敌畏战,勃然大怒,准备将他军法从事。当李光弼派人去召荔非元礼的时候,荔非元礼告诉来人:“我们正在战斗,暂时不能拜见主帅,等破敌之后,我再见他。”荔非元礼告诉手下众人:“主帅以为我怯敌,准备将我斩首,现在我们只能拼死一战。就算战死,也胜过在营中背着懦夫之名被砍头。”唐军气势如虹,雷霆出击,荔非元礼手持大刀,冲锋在前。唐军斩首数百,叛军溃不成军。毕竟是久经训练的虎狼之师,贼将周挚又将他们收拢在一起,与安太清合兵三万进攻北城。

李光弼守卫北城,他一向治军极严,唐军人数虽少却极有战斗力。李光弼告诉众人,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并派大刀督战队在后面守着,战阵之上,有后退者杀无赦。唐军背水一战,斩首万余级,俘敌八千人,缴获战马二千匹,军资器械数以亿计,抓获周挚、徐璜玉、李秦授三员敌将。史思明还在进攻南城,李光弼用大炮猛击史军,在黄河边将八千俘虏全部斩杀。史思明部看得胆战心惊,败退而走。河阳之战唐军共斩首两万,全面大捷,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范战例。每次大战前,李光弼都要把一柄短刀插在靴中。他说:“战争是你死我活的较量,我位居三公,绝不能活着被叛军俘虏。万一不捷,当自刎以谢天子。”三军感奋。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李光弼率军收复怀州(今河南沁阳)。在与史思明的较量中,唐军再度胜出。这次,李光弼的妙计又发挥了作用。

再施妙计

李光弼率唐军进驻于河阳以南的野水渡,这里是一片平地,唐军四周竖起木栅,与叛军对垒。史思明长于野战,见此情形,喜出望外。他手下有三员大将高晖、李日越、俞文景,都有万夫不当之勇。史思明当即向李日越下了死命令:“李光弼驻守在平地上,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今晚,你率领五百重甲骑兵去把他抓来,如若不成,提头来见。”而此时,李光弼也正向牙将雍希颢布置行动计划:“贼将高晖、李日越悍勇非常,今夜史思明一定会派他们来劫营。你千万不要与他们交战,敌人要是投降,你就带他们来见我。”然后,李光弼率大军回到了河阳。李日越率骑兵直扑野水渡,却没有见到李光弼。得知李光弼不在营中,李日越果然下马向唐军投降,在李光弼的表奏下,他被朝廷授予金吾大将军之职。不久,史思明帐下的悍将高晖也归降了唐军。众人不解,向李光弼询问原因。李光弼一语道破:“史思明一败再败,迫切地希望与我进行野战。现在听说我在平地上扎营,必然派悍将来偷袭,也必然下了失败必死的命令。李日越得知我不在营中,抓了雍希颢回去也不免一死,除了投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高晖的名声一直在李日越之上,听说李日越得到朝廷如此待遇,他当然动心,投降唐军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众人恍然大悟,对李光弼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唐军在怀州城下集结完毕,决开丹水倒灌入城。叛军颇为顽强,唐军一时难以攻破。李光弼又搞起了地道战,命郝廷玉从地道进入,得到叛军口令,然后潜上城楼,打开城门。唐军乘机进攻,鱼贯而入,抓获了安太清、杨希仲等几名贼将,献俘于太庙。怀州光复了,大唐的旗帜高高飘扬。

史思明屡战屡败,就想引诱唐军进行野战。他派间谍散布消息说,将士们都是燕人,久战思归,现在正是决战良机。陕州观军容使鱼朝恩信以为真,向唐肃宗多次汇报,唐肃宗就下令让李光弼收复洛阳。李光弼头脑清醒,向皇帝说明情况,“贼锋尚锐,未可轻进”。李光弼帐下大将仆固怀恩立功心切,附和鱼朝恩的提议,李光弼别无选择,只得出兵。

李光弼要求仆固怀恩依托邙山布阵,仆固怀恩善长骑兵作战,因此布阵于平原。李光弼心中不安,“据险布阵,可进可退;平原布阵,一旦失利就会全军覆没”。仆固怀恩固执己见,拒绝了他的建议。唐肃宗上元二年,史思明在洛阳北面的邙山脚下,击溃唐军。唐军死伤数千,退保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河阳、怀州相继失陷。朝廷震动,立即增兵,阻止叛军西进。唐肃宗知道不是李光弼的过错,对他优容有加,“未几,复拜太尉,兼侍中、河南副元帅”,都统五道行营节度使。临行,皇帝亲自赋诗送别。邙山之战后,史朝义杀父亲史思明。宝应元年(762年),史朝义进围宋州(今河南商丘南)。诸将建议李光弼退保扬州,李光弼说:“朝廷把安危寄托在我的身上,我当然要竭诚以报。叛军并不知道我们人数多少,如果出其不意,打败敌人是有把握的。”他抱病出征,进驻徐州,率大军进攻围住宋州的史朝义,为宋州解围。接着,收复许州,将叛军斩首千余级,抓获叛军将领二十二人。不久,浙东袁晁造反,李光弼参与镇压农民军,很快平定了浙东。他因功晋封临淮郡王,“诏增实封户二千,与一子三品阶,赐铁券,名藏太庙,图形凌烟阁”。至此,他达到了戎马生涯的顶峰。

辉煌之后是暗淡,在战场上李光弼是冲锋陷阵的勇将,但在如何逢迎拍马上他还没有入门。唐代宗李豫即位后,宠信太监程元振、鱼朝恩。太监做监军是唐王朝的惯例,为了显示自己的功劳,必然要贬低前线作战的将领。而李光弼偏偏是一位功高震主的人物,唐代宗的猜忌是不可避免的。来瑱就是因为程元振的谗言而被朝廷处死,李光弼对没有男根的太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恐惧。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凌犯上都,乘舆幸陕”。皇帝让李光弼赶去救驾,李光弼担心鱼朝恩等人趁机加害他,拖延行期,迟迟不愿动身。这时,郭子仪挺身而出,化解了这场危机,唐代宗得以返回长安。李光弼不听朝廷调遣,他手下的将士心生不满,也渐渐不听他的调遣。李光弼忧惧交集,病入膏肓,弥留之际,黯然感叹:“我为朝廷效力,无暇奉养老母,是个不孝之子,还有什么可说的?”下令把自己获赐的金帛分发给诸将。广德二年(764年),李光弼在徐州因病逝世,享年57岁。死后,赠太保,谥号武穆,唐代宗“吊恤其母”,为李光弼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一代良将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道出了中国历史上忠臣良将的共同命运。但是,无论如何,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艰苦卓绝中,李光弼功不可没。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安东)。他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才华横溢,抱负宏大。在他现存的九百多首诗歌中,有对当时社会腐朽势力的猛烈抨击,有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有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讴歌,有对处境困厄的愤激抗争,充分体现了他奔放的激情、洒脱不羁的豪侠气概和积极及世的精神;部分作品有时也流露出饮酒享乐、求仙访道的消极思想。在艺术上,李诗想象丰富,夸张奇特,绘景抒情,挥洒自如,形成了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独特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说,李白降临人世的时候,他母亲梦见太白金星入怀,故名李白。李白少年时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见一老妇人正在细心地磨着铁杵,李白好生奇怪,问磨它干什么。老妇人说,想把它磨成针。李白感悟,重回山中,继续学业。《天宝遗事》中说,李白曾梦笔生花,尔后果然文采风流,名播天下,成为永世不朽的诗人。但是,绝世的放纵与浪漫,不朽的激情与狂想,无与伦比的天才与苦难,却真实地伴随李白的整个生涯。以至,我们在隔代的相思中,已很难体谅他那漫无边际的神圣的苦痛和梦想。

身世传奇

唐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生在西域碎叶,他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代孙,属李唐宗室,有深远的贵族血统。他的先辈犯了某种“谋逆”之罪,窜居西域,绝嗣之家,难求谱牒,致使后来李白每次想表白自己的家世渊源又羞于启齿,总在半吞半吐的尴尬中。也许,所谓家世,是李白为了便于立功于当世而不得不虚荣地编造的。

李白5岁时,父亲带着他潜回蜀郡,藏身隐名,定居偏僻的剑南道昌明县青莲乡。从西域到四川,长河流日、疾风衰草、瀚海荒原,这童年的印象,永远留在了李白的脑海中,为他激越的诗情平添许多壮阔的意象。

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颇得闻矣。“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他性敏早慧,读书不辍,遍观古来的文章典籍,喜欢并且动笔模拟相如汪洋绚丽的辞赋,名动西蜀。

前礼部尚书苏颋出为益州长史,李白路中投刺,拜见苏颋。苏待以布衣之礼,对同僚说:“此子天才英丽,下笔不休。虽然风力不够,但有成大器的禀赋。”

李白的学识杂乱散漫,曾与东严子赵蕤隐于大匡山,巢居数年,不迹城市,学习经世的才略。赵博学韬晦,长于经世,节操高尚,不赴微召。著《长短经》十卷,言王霸之道,辨析时势,纵横捭阖。上至君德臣行,下至通变相术。李白一生喜读王霸之术,对于春秋纵横家们的事迹了如指掌,以管仲、苏秦、诸葛自许,显然受了赵的影响。

蜀中的履历上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游侠生活。

“十五好剑书,遍于诸侯”“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少任侠,手刃数人。”他很小就长剑随身,往来旁郡。北抵陇右,漫游三国时邓艾入蜀取道的江油,直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阁。游侠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游侠的勇气、胆略,逐渐内化为一种人格,影响、决定着李白的一生。

李白20岁,南游成都,遍历锦城风流,也见识了市井生活的种种细节。“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似乎是这一段生涯的写照。后又游峨眉,登金顶,领略了佛光的诱惑,“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去。”

豪迈的唐文化与蜀中原生纯朴的风土人物哺育出李白肆行无碍的品性。他不停地走,不停地幻想,不停地打碎和创造,为自己寻找更广阔的世界,去印证他充盈活跃的生命,印证那个如日中天的文化时代。

远离家乡

开元十二年(725年)春,24岁的李白,开始了离家万里的仗剑远行。他向蜀中山水投下深情的一瞥,轻松地吟诵充满自恃的告别诗:“莫谓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同年秋天,“发清溪”、“下渝州”,很快到达荆门,与蜀中友人吴指南同游湘楚。

吴指南因病死于洞庭之滨,李白恸哭不止,如丧骨肉。抚摸着同伴的尸体,李白第一次感到冰冷的恐怖,生死之间原来仅有一层薄薄的隔离。他哭得泪中带血,哭出了自己从未体验过的置身于广阔天地间的孤独和悲哀。然后,将吴葬于湖边,东下南京,这已经是第二年的秋天了。

游子的行踪遍及维扬越中,东涉溟海,酒馆、歌楼、河舫、舞榭、寺院、赌场,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李白的行囊慢慢变得羞涩。

“孤剑谁托?悲歌自怜。迫于栖惶,席不暇暖。寄绝国而何仰,若浮云而无依。”他没有找到迈入国门的途径,心中时时涌动着青春难耐的伤感,与无根飘萍的凄惶。

同类推荐
  • 外国名人快读

    外国名人快读

    本书用精练的文字、简洁的语言记叙了在外国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名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我们昂首阔步,努力向前!解读名人,穿越时空,遍览那一幅幅生动、精彩的人生图景!
  • 唐骏自传

    唐骏自传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重新出发。1990年的夏天,我放弃在日本苦读五年的博士学位,放弃可以预想的博士毕业后在日本的稳定职业和安定生活,决定独闯美国,追求我的美国梦。从那一刻开始,我已经知道我的一切都将重新出发。我知道放弃在日本的一切很可惜,我也知道未来的美国梦之路会很艰难。因为对我来说这将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 悠远的云

    悠远的云

    王英在潜心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理论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先后以自己从医37年人生足迹、成长之路为素材,并总结自己医疗卫生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和中医药治疗难治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成功经验,撰写出长篇传记《悠远的云》。
  •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穿过爱情的漫长旅程:萧红传

    离乱的时代,演绎着一曲人世悲歌;火热的青春,谱写着一段爱情传奇。——它的主人公,名叫萧红。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有着惊采绝艳的才华,也有着坎坷流离的爱情,无论是她的文还是她的情,都是值得后人一再品味、一再忆及的传奇。
  •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

    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

    本书考证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在此基础上加入了作者独到的见解与精辟的描写。精选了23位在中外历史上最棒的“坏”女人,介绍了她们的生平事迹和人生经历。
热门推荐
  • 打造完美男人

    打造完美男人

    一个准备离开世界的人,阴差阳错参与到了国家机密项目。通过基因融合工程,被打造成了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完美男人。他让各国情报机构为之头疼,让世间美女为之倾心,他成就了一个完美男人的传奇故事……
  • 霍格沃茨的小窝

    霍格沃茨的小窝

    本书以电影为基准(重生成为哈利.波特)海格:嗨,哈利!哈利:海格,穿这么厚热吗?邓布利多:欢迎你的到来。哈利!哈利:大爷,你有媳妇吗?斯内普:波特,你最好在学校老实点!哈利:听说你暗恋我妈?......(咳咳,简介不知道该肿么写/捂脸,另外书名是因为好多都被占了才这样写的,不要在意/捂脸,不要在意简介,进去看看呗,各位看官大爷/捂脸)〔另,本书会以电影为基准〕
  • 异人的百页账

    异人的百页账

    一个普普通通渴望安稳生活的瞎眼小姑娘,忽然有一天收到了一本金光灿灿有奇异功能的百页账,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心狠手辣、本领高强的妖精找上门来,她该如何应对...........
  • 趟过女人河的男人

    趟过女人河的男人

    一个有情有义的汉子,在风风雨雨的坎坷生命进程中,先后经历六个女人的情与爱,大喜与大悲,坚忍的品行操守,执著的幸福追求,在物欲泛滥的命运抗争中,谱写出人性的道德力量。
  • 老玩童

    老玩童

    时空村的人除了物质身外还有灵性层面,也就是地球人口中所谓的——神。你永远不知道一个物理女生脑袋里装着什么神秘的东西。
  • 蛇后卿卿

    蛇后卿卿

    灵族一向受天道宠爱,而灵族族长更是受命天道,是天道宠儿。君卿,自诞生便已是灵族族长,她受尽天道宠爱。不想在破壳之际,灵族判卷突生。他无意中从天界缝隙中落入人间。灵气一朝被断,她的生长受到抑制。不想就在这时,一个浑身充斥着龙气的男人捡到了她。这么重的龙气只有真龙历劫转世,之后便会经历雷劫,重回真身。于是她单方面决定与他达成一次交易,他为她提供龙气,而她会在他历劫之时护他性命。听说云炎国帝王,晋桓帝捡了个小东西,不但同吃同睡,还宠爱到不行,让后宫的妃嫔咬碎了好几条手帕。晋桓帝近日因为无趣的确捡了个小东西,本想养着玩儿,不想小东西太惹人怜爱最后却宠上了。宠着宠着小东西变成了大宝宝,还能怎么办继续宠呗。ps:1、1vs1,双处2、绝对甜文,甜到齁3、作者玻璃心,不喜欢请点×
  •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在上海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在上海

    记录自己最真实的体验,那些曾经憧憬的东西照进现实自己的感受
  • 我在诸天瞎搞搞

    我在诸天瞎搞搞

    这是一个宿主跪舔系统到系统跪舔宿主的故事这是一个诸天穿越搞事情的故事这是一个开局退婚不成反被草的故事我是真滴不会写简介,这是我第一本书,来,试试毒吧!提醒,别试死了!
  • 枫林晚悠悠

    枫林晚悠悠

    在枫叶飞舞的季节,五岁的林悠云第一次见到七岁的枫眠晚,她是富家小姐,活泼,可爱,而他是父亲路边捡回来的孤儿,自卑,无措。十年陪伴,朝夕相处,最后他能否守得云开见月明呢,枫眠晚的温柔能否温柔她的心呢?
  • 卡宾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卡宾枪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