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9300000034

第34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篇(5)

黄盖按照与周瑜制定的计策,写信给曹操表示愿意归降。曹操没有识破这是诈降计,答应接受黄盖。黄盖预先将几十艘小船内塞满薪柴,灌上鱼膏,外面用帷幕、旌旗遮掩好。然后,他选择了一个东南风猛烈的夜晚,率领着船队向江北冲去。在离曹军二里的水面上,黄盖命令各船同时点火。火猛风烈,船行如箭。由于曹军以为是投降,没有防备,结果小船点燃了他们的战舰。刹时间大火腾空而起,火舌向对岸舔去,很快延及曹军的营垒。江北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曹军将士乱作一团,被烧、淹死者难计其数。曹操猝不及防,无心迎敌,索性命人把未被点燃的战船和不便带走的军需付之一炬,带着残部向北败逃走。联军在刘备、周瑜的带领之下,水陆并进,一直追到南郡。曹操不愿在荆州久留,遂任命曹仁把守江陵,自己则撤回北方去了。赤壁一战,曹军损失严重,死亡的人数超过一半。战死之外,还有大批将士因饥饿、疫疾而命丧黄泉。战争的胜利,稳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割据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赤壁一战,周瑜的英名传扬天下。

周瑜到达南郡后,以数万大军围攻江陵城。江陵城内粮草充足,加之曹仁防守严备,周瑜一直未能取胜。周瑜为分散消耗曹仁的兵力,派甘宁西上攻取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甘宁一战得手,曹仁果然分兵,企图以五六千众夺回夷陵。周瑜采纳吕蒙建议,只留下少许人继续围困江陵,自己则亲率大军去救甘宁。周瑜行至中途,发现江陵到夷陵之间有一处险要的必经之道。他便忙派出三百余人,用砍伐的树木将险道阻塞。周瑜赶到江陵,当日即与曹仁在城下激战起来,围城的曹军被消灭一半以上。曹仁抵挡不住周瑜的攻势,又担心江陵有失,连夜撤往江陵。曹军行至险道,发觉陷入困境:前面有树木拦路,后面是周瑜穷追不舍。为了逃命,他们只好丢掉马匹,越过路障,步行遁逃。这一夜,周瑜截获曹军战马三百余匹。

不久,周瑜在长江北岸建起营垒,准备长期围攻曹仁。此后一年多的时间,两军一直在江陵相持。双方进行过多次较量,彼此各有胜负。每战,周瑜必身先士卒,跨马入阵。在一次混战之中,他不幸为流矢射中右臂,受了重伤。曹仁听说周瑜伤重行动不便,认为有机可乘,立即召集军队前来骂阵。周瑜忍着箭伤,挣扎而起,到各营鼓舞士气。曹仁讨不到便宜,只好退兵。建安十四年(209年)十二月,守江陵的曹军伤亡过重,曹仁被迫放弃南阳。把曹军赶出荆州后,周瑜以偏将军领南郡太守的职务镇守江陵。同年,孙权为表彰周瑜的功劳,特别把下隽等四县封作他的奉邑。

英年早逝

曹操的势力北退后,刘备乘势占据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他自号左将军、领荆州牧,设大营于油江口,易其名为公安。刘备为巩固同江东的联盟,冒险东去迎娶孙权的妹妹,并向孙权提出借南郡的要求。在借与不借南郡的问题上,江东政权的内部存在分歧。周瑜不但不同意鲁肃借南郡与刘备的意见,而且主张把刘备软禁在江东不放。建安十五年(210年),他上书给孙权说,刘备是个心怀大志的人,手下又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名将辅佐,绝不会久屈人下。周瑜认为,应把刘备弄到吴郡,广筑宫室,多置美女,用腐化的生活消磨他的意志;把关、张两人,瓦解分散,各置一方,然后派出与自己能力相当的人去攻打他们,事情就可以解决了。相反,割借刘备土地,再放任三个人聚在一起,这好像蛟龙得到了云雨,他们怎么会甘当池中之物!孙权考虑到曹操的威胁仍然严重存在,江东需要孙刘联盟。况且刘备也不是美女珍玩就能上钩的人,所以没有听取周瑜的建议。刘备返回公安,听说此事,心有余悸地说,我险些死在周瑜的手里。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周瑜去京口(今江苏镇江)面见孙权,提出夺取益州的计划。益州在荆州的上游,相当于今四川省地区。这里形势险塞,易守难攻,沃野千里,稻香鱼肥,素有天府之国的称号。割据益州的刘璋暗弱无能,内部矛盾重重。占据汉中一带的张鲁又屡次与刘璋发生战争。周瑜以为,曹操受到重大挫折后尚未复原,又有心腹之患,不敢轻易举兵南下。益州局势不稳,正好乘隙而攻。占据益州后进而消灭张鲁,再与反曹的马超结盟,这样就形成了反曹的包围圈。周瑜还建议镇襄阳(今湖北襄樊)对抗曹操。他乐观地说,如果这个计划能够实现,消灭曹操,统一北方是可以办到的。在征得孙权同意之后,周瑜立即启程返回江陵,作攻取益州的军事准备。但是,周瑜走到巴陵的时候,突然身染重病,不幸去世。临终前,他上书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的职务。周瑜语重情长地劝诫孙权“先虑未然,然后康乐”,除要防备北方的曹操,还要警惕占据荆州的刘备。

这一年,周瑜35岁。

王羲之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他出身士族,王导之侄。其书法博采众长,兼善隶、草、正、行各体,正体以《兰亭序》为最;行书以《奉桔帖》为最;草书以《初目帖》为最。真迹无存,传世均为临摹本。

以书换鹅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七岁那年,拜女书法家卫夫人为师学习书法。王羲之临摹卫书一直到12岁,虽已不错,但自己却总是觉得不满意。因常听老师讲历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使他对东汉“草圣”张芝的书法产生了钦羡之情,并决心以张芝的“临池”故事来激励自己。

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划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越来越有名。

为了练好书法,他每到一个地方,总是跋山涉水四下临拓历代碑刻,积累了大量的书法资料。他在书房内、院子里、大门边甚至厕所的外面,都摆着凳子,安放好笔、墨、纸、砚。每想到一个结构好的字,就马上写到纸上。他在练字时,又凝眉苦思,以至废寝忘食。

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从鹅的某些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有一天清早,王羲之和儿子王献之乘一叶扁舟游历绍兴山水风光,船到县禳村附近。只见岸边有一群白鹅,摇摇摆摆的模样,磨磨蹭蹭的形态。王羲之看得出神,不觉对这群白鹅动了爱慕之情,便想把它买回家去。王羲之询问附近的道士,希望道士能把这群鹅卖给他。道士说:“倘若右军大人想要,就请代我书写一部道家养生修炼的《黄庭经》吧!”王羲之求鹅心切,欣然答应了道士提出的条件。这就是“王羲之书换白鹅”的故事。

据说还有一次,王羲之到一个村子去。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东床择婿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做妻子?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像平常一样随便,好像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神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躺在东边的竹榻上一手吃烧饼,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郗鉴派人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轻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烧饼,样子太随便了,好像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这故事便成了“东床”的来历。

这里还顺带说一句,王羲之的夫人、郗鉴的女儿,她也是个书法家,对王羲之的帮助很大。她的儿子王献之,后来也成了有名的书法家,这里面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在王羲之身上出现的成语还不止这些。据说有一次,他把字写在木板上,拿给刻字的人照着雕刻。这人用刀削木板,却发现他的笔迹印到木板里面有三分之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

书《兰亭集序》

同类推荐
  •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罗伯特·波义耳的故事

    近代科学的奠基者罗伯特·波义耳的故事

    本书从青少年的阅读特点出发、介绍罗伯特·波义耳——这位出生于英国的、“物理学奠基者、化学之父、气体科学创始人”的生平及伟大贡献。
  •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是袁世凯最大克星,更是维护民国统一最有力的人。李烈钧首举讨袁义旗,打破世人对袁信仰。后来,又与唐继尧、蔡锷发起护国讨袁,终使袁败亡。《辛亥风云人物自述丛书:李烈钧自述》以李烈钧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李烈钧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李烈钧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李烈钧形象。
  •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德川家康(名人传记丛书)

    他是一名机智勇敢的武士,年少时身为质子,步步为营。最终脱颖而出,在日本群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南征北战;首开江户幕府,填海造陆;在航海时代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奠定了日本繁荣的根基。
  •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禁色的蝴蝶:张国荣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仙人陪练计划

    仙人陪练计划

    众叛亲离,生死相争,尔虞我诈,夹缝求生木易早已厌倦了这个修仙界经历万年苦修终于得道成仙仙界之中安定平静舒心畅快好景不长还是被罚入修仙界灵力被封还要帮助小女孩除魔成仙一起坐看木易新的修仙生涯
  • 世子他今日又病了

    世子他今日又病了

    京城有传言,荣亲王府世子,久病不愈,十足十的病秧子。又传言,容世子一缎白绫遮眸,估计是有眼疾,走个路一步三咳,命不久矣,可惜当今圣上宽厚仁慈,独宠一个病秧子,委实令人痛心疾首。而伪佛系少女遇到善良小白花的某人之后,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先是三观尽毁,再是底线被无数次刷新,然后还被病娇白莲花骗吃骗喝。她身体力行的证明,传言传言,可信,又不可全信,必要时绝对不信!!!后来京城有谣言,相府嫡女,因贪图世子美色,三次舍身相救,而后以救命之恩胁之,并有言:汝不娶,吾便自刎于湘江!世子清冷,不从,此女不堪受辱欲投湖西去,世子心善留之,而后因其胁迫娶之。某日某女闻此言,秀丽绝美的脸色微沉,纤细手指差点将手中的花枝折断,咬牙切齿道:“果真恬不知耻!”彼时有人踏雪而至,昏黄的灯光衬的他愈发身长玉立,一双墨华的眸子盛下她周身光景,显的越发夺目,他步步逼近她,修眉长睫皆落了霜雪。绯色的薄唇轻启,声色温浅:“既要娶妻,知耻做甚。”梅花初绽,雪下的更加密了,不知是谁心底发出一声纵容的喟叹容世子你长的好看,所以你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 铁柱从军那几年

    铁柱从军那几年

    我叫铁柱,战友们都叫我柱子。在当兵前,我是一名体育大学的学生,这一切还要从那场事故说起......
  • 元末飞仙

    元末飞仙

    老子向来很好很强大,飞天术,幻影术,夺魂指是老子秘密绝技!老子白天很傻很天真,随便你这女人怎么说老子,老子忍了就是!
  • 魂灵之旅

    魂灵之旅

    她因出车祸,去冥界转了转,顺手带了一个生死薄回来。什么烂学校?什么紫箫小组?我们六人才不会在这种地方待下去呢!随着谜团的解开,紫箫成员不屑在这种学校待下去,全体成员跟着她住在了紫箫别墅,他们开始正式成为修灵人,开启他们的职业生涯……
  • 某展开错误的幻想乡

    某展开错误的幻想乡

    一个少年不小心穿越了,一不小心被养成了,一不小心开后宫了的故事,以上。
  • 阴阳猎命

    阴阳猎命

    心中有座坟,葬着我的尸。我从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当一个阴阳师,或许是想从道士、和尚、方术士三者折中选一。或者是得过且过,习惯了为不学无术找合适的理由。又或者是,冥冥中命运早已做出了这么一份安排。我已经顾不得太多,也无法回头,在相对于日常的生活中抽丝剥茧,方才可以在无数令人颤抖的诡异猎奇事件中活下去。如果你有心,请你静静在午夜翻开,且听我说说我的故事。
  • 那个陪了我十七年的尤一

    那个陪了我十七年的尤一

    那个陪了我十七年的尤一,其实不是一个完全的人,而是一个人格……
  • 情两难

    情两难

    她的生命中出现了两个一样优秀并都深爱着她的男人,都承诺要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新娘,她也想去爱,也渴望被爱,但却不能爱。一个是她同父异母姐姐的未婚夫,另一个是她同母异父妹妹所深爱的男人,她该怎么办呢?面对一个自大冷酷的男人,她的心却总在疼痛无助中跳动。面对一个如守护卫士般的男人,她的心是温热的却总在无止境的愧疚。爱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君临乾坤

    君临乾坤

    小乞丐进入门派“天道门”开始他的修行之旅,包裹着丹田的五彩神光,不知会是什么!是在保护和压制着什么嘛?一路徘徊在生死线上的曲折和奇遇,凶兽,敌人,让他一步步成长。五彩神光的淡化,让他打开了一扇明亮的大门。自己并不是无人所知的乞丐,而是乾坤踩在自己脚下的无上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