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9300000031

第31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篇(2)

建安十三年(208年)秋冬之际,曹操率水陆两军从江陵出发,沿长江东下,到达赤壁(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时,与孙、刘联军相遇;曹军初战不利,退至北岸乌林(今湖北洪湖县东北,长江北岸邬林矶),双方夹江而阵。周瑜部将黄盖建议用火攻,先致书曹操,诈称投降。到约定投降之日,黄盖用大船数十艘,船中装满薪材,灌以膏油,外面盖上帷幕,使曹军不易察觉。快驶到北岸时,各船同时点火,当时正值东南风大起,船行甚速,火势冲天。曹操战船皆不及躲藏,很快就被延烧了起来。接着又延烧到岸上的营寨,曹军大乱。孙、刘联军乘势冲杀,击溃了曹操的军队。曹操留下曹仁守江陵,自己带领一部分军队狼狈地退走了。后来由于江陵长期被围,曹仁又退守到襄阳、樊城一带。

赤壁战后,刘备拥刘琦为荆州刺史。第二年刘琦病死,刘备自领荆州牧。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利用益州牧刘璋请他去平定张鲁的机会,提兵入蜀,夺取了益州。这样,三国鼎立的局面就基本上形成了。

戎马一生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命夏侯渊攻袍罕(今甘肃临夏市西南),消灭了称王三十多年的宋建,于是河西一带也并入曹操的统治范围。

刘备见曹操势力不但进入汉中,而且侵入巴郡,直接威胁到益州的安全,因此,决定以全力争汉中。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夏,刘备亲赴前线,与曹操留守汉中的夏侯渊、张郃部队作战。第二年春天,刘备进军定军山(陕西汉中市勉县城南),斩夏侯渊,曹操被迫撤出汉中。

在东线方面,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与孙权以及与奉刘备之命驻守荆州的关羽,也经常发生战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发动对樊城的进攻。曹仁派于禁、庞德等七军屯樊城以北为犄角之势。八月,大雨不止,汉水陡涨,关羽引水淹于禁等七军,擒于禁、庞德,并进围樊城、襄阳,一时声威大振。据说当时曹操曾打算把首都迁往邺城以避其锋。后来接受谋臣司马懿、蒋济的意见,利用孙权、刘备争夺荆州的矛盾,拉拢孙权,偷袭江陵,擒斩关羽,才解除了襄阳、樊城之围。曹操在樊城解围之后,于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春,从前线摩陂(今河南郏县东南)回到洛阳,不久就在洛阳病死了。

不朽诗篇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主要的贡献是使长期处于分裂割据状态的北部中国,重归于统一,并且在他统治的地区以内广泛地实施了屯田制。这对于恢复农业生产和安定人民生活,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曹操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一生虽然戎马倥偬,但每到一处,总不忘吟咏。著名的《薤露行》和《蒿里行》,不但表达了诗人对董卓等军阀混战的憎恨,也真实地记述了当时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因此被誉为“诗史”。《短歌行》和《步出夏门行》则抒发了诗人的抱负和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成为千百年来鼓舞人们斗志的著名诗句。

曹操的散文,大都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坦率地申述了自己的思想和政治见解。例如《让县自明本志令》一文中,就把自己为什么宁愿蒙受别人的诬蔑而决不交出兵权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合情合理。这是一般政治家所缺乏的坦率胸怀。

总之,曹操不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还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正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论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现在流传下来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从这些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由于前期有争为太子的一段经历,对他深怀猜忌,横加压抑与迫害。他虽然仍不失王侯的地位,却“抑郁不得志”,终于在愤懑与苦闷中死去。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中过着贵公子的生活,但颇有功名事业心。他一生所热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他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在《鰕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鰕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这些都表现了他追求理想和颖脱不群的性格。但由于诗人前后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现这方面内容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其情调、风貌也有显著的差异。前期以《白马篇》为代表,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为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后期以《杂诗》为代表,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

如《杂诗》其五:“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世说新语》载一个故事说,曹丕曾命他七步中为诗,不成则将行笞法。他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传说很能表现他当时的处境。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表现这种处境和心情。

作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是诗人后期的一篇重要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当时诗人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师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诗人与白马王回返封地时,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了这首赠诗。全诗共分七章,表现了丰富的复杂的感情。诗中如“鸱鸮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痛斥了迫使他们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表现了对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也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这首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义。这首诗的抒情艺术水平也很高。诗人把复杂的感情,通过章章蝉联的轳辘体的形式,一步步抒发出来,极有层次。另外,诗人的感情虽然十分悲愤激切,却不是一味的直接倾诉,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或通过哀悼、劝勉等方式宕开去写,这就把感情表现得沉着从容,丰富深厚。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徏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野田黄雀行》则表现了他对迫害的愤怒和反抗:“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曹丕即位就积极翦除曹植的羽翼,杀死了他的好友丁仪、丁异等,可见这样的诗是有现实背景的。

曹植前期的诗歌主要是表现他的壮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只有《送应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连带写到友人所居的洛阳的残破。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渐能体会到一些下层人民的痛苦,才写出了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如《泰山梁甫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时边海人民贫困生活的画面:“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杂诗》第二首则表现了对从戎的“客子”的同情。

曹植还写了不少情诗,如《七哀》、《美女篇》等。这些诗与表现壮志的诗风格明显不同,感情哀婉缠绵,与汉末古诗中的抒情诗极相近。《七哀》一首情调尤肖《古诗十九首》。这些诗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诗人君臣不和和怀才不遇的感情。

《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曹植一生热衷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

在建安诗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他的诗歌虽然也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了。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曹植的这种努力造就了他“词采华茂”的一面。他的诗善用比喻,不止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徒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等。他的诗又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波长阪,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他有些诗句已暗合律诗的平仄,富于音乐性。此外曹植的诗还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它们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

曹植的辞赋也都是抒情小赋。《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这篇赋受到了《神女赋》的影响。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于是洛灵感焉,徒倚仿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通过这些动作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画得十分突出。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赠珰而去,和诗人失意追恋的心情,有浓厚的悲剧气氛。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采很浓,艺术的魅力很大。

在曹植的文章中,《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后一篇直抒怀抱,讥弹时人,文笔锋利简洁,也很能表现他自视甚高的性格。另外,他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是两篇骈俪成分极重的文章。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容,而在形式上,对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间,并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错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与后来许多形式主义的骈文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前一篇,诗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里行间。

建安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个时期的文学能形成一种传统而被接受下来是不多的。钟嵘在反对晋以后的形式主义诗风时,曾慨叹“建安风力尽矣”!初唐诗人陈子昂在进行诗歌革新时,也高举“汉魏风骨”的旗帜,这说明“建安风骨”的传统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裔。东汉末随叔父避难至荆州,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人称“卧龙”。刘备因徐庶推荐,三顾茅庐相请,成为刘备的谋士。建安十三年(208年),他东结孙权,在赤壁大败曹操,乘胜占有荆州的大部地区。刘备称帝,为丞相,后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国家政务。诸葛亮通兵法,善计谋,建兴十二年(234年),与司马懿相敌,死于五丈原军中。原有文集25卷,多散佚,现存《诸葛亮集》。

躬耕南阳

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在徐州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门第不高的官僚地主家庭里,诞生下一个婴儿,他就是后来成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的诸葛亮。

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当过泰山郡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郡丞是协助郡太守掌管行政司法的官员,地位并不高,所以诸葛亮的出身并非名门望族。

诸葛亮有三个兄弟、两个姐姐,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他小的时候生母就病故了,大约在八岁的时候,父亲诸葛圭又去世了。从此诸葛亮一家子就依靠叔父诸葛玄生活了。

叔父死后,诸葛亮带着弟弟搬到离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村住下来。这里山明水秀,风景幽雅。诸葛亮盖了几间草房,与弟弟在这里一边读书,探讨学问;一边亲自参加劳动,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诸葛亮在这里一共住了十年(197年~207年),度过了他一生中非常有意义的时期。

诸葛亮在与荆州名士的交往中,他的才识很快得到了他们的器重,所以在襄阳一带的士人中颇有了点名气。沔阳名士黄承彦,家道富有。夫人去世较早,留下一个女儿阿丑,父女相依为命。阿丑从小就很聪明,跟着他父亲整日读书写字,文化修养很高;但她长得又黑又小,再加上一头的黄发,模样儿实在不好看。诸葛亮几次到黄承彦家拜访,听说他有一个女儿长得很丑,但一直没有见到过。有一次他在黄承彦的书房中见到一些诗文,诸葛亮读后赞不绝口,一打听才知道是他女儿做的,所以他很佩服这个才女。这时诸葛亮已经到了该成亲的年龄,他的姐姐和朋友们给他介绍了不少大家闺秀,都不中意。黄承彦听说诸葛亮在物色对象,觉得自己的女儿和他倒是才学相当;但论外貌诸葛亮年轻英俊,而自己的女儿长得太丑,实在配不上他。但是他从平时与诸葛亮的接触中,知道他是一个重才不重貌的人,所以就决定试探一下诸葛亮的意思。他见到诸葛亮时,开门见山地对他说:“你也到了该成亲的时候了,我有个女儿长得虽不好看,但才学倒可以与你相配,不知你愿意不愿意?”诸葛亮因为对他女儿的才学早有所了解,一听喜出望外,马上答应了这门亲事。这件事传开后,人们议论纷纷,认为诸葛亮这样仪表非凡的才子,找了那么一个有名的丑女,太不可理解了。有人还编了两句歌谣讽刺说:“莫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指黄承彦)丑女。”岂知阿丑不但有才学,而且很贤惠,对以后诸葛亮一生的事业,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庞德公的侄儿庞统这时曾游江东。他在江东割据的孙权的助手鲁肃处,见到了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回荆州的时候诸葛瑾托他给诸葛亮捎回一封家书。诸葛亮见信后,才知道哥哥早已离开山东老家,到江东避乱。现在一家人又都联系上了,知道了各自的下落,诸葛亮心里也就踏实了。

同类推荐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曾国藩家风

    曾国藩家风

    家风是什么?即一个家庭或家族从古沿袭下来的道德风尚和家教传统。中华文化的复兴离不开家风的建设,因为中国人讲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其中齐家是一个人能否成就大事业的关键所在。在家风方面,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十分重视。他有着大量与家风有关的论述和观点,对现代的我们有着深远的启发,无论是经营一个家庭,还是在工作生活中做人做事都是金玉良言和行为准则。
  • 毛泽东为什么能

    毛泽东为什么能

    这是一本所有怀揣理想、敬畏历史的人都应阅读的书。本书没有从时间线索梳理毛泽东的生平,而是独辟蹊径,从修身立志、文治武功、战略决策、用人艺术、文学情怀等十二个方面,分析毛泽东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缔造新中国,为什么能站立潮头做出一系列重大决策,为什么能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什么能成为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成功者。
  • 和珅:帝王心腹

    和珅:帝王心腹

    老帝王的心腹,就是新帝王的心腹大患!翻开本书,了解寄生于权力的人,在权力转换中瞬间覆灭的必然法则。表面上权势熏天,实际上危如累卵。不断玩弄权术最终被权力吞噬,一部写透权力运行法则的和珅全传。
  • 隐士大风流

    隐士大风流

    本书介绍了许由、伯夷和叔齐、介子推、钟子期、鬼谷子、陶渊明等十七位在中国历史上比较著名的隐士的生平事迹、归隐的理由,演绎了中国所特有的隐士文化和隐士情结。
热门推荐
  • 侧妃“避”宠

    侧妃“避”宠

    一个是窝囊废王妃,一个是跨国集团执行女总裁,穿越而来附身而上,一纸休书?凭你也配回头?姐妹陷害!不过是闺阁无聊,陪你玩玩!再嫁王府,不过是完成承诺,最毒妇人心?王爷!最好你别爱上她
  • 我是警察:兄弟哪里跑

    我是警察:兄弟哪里跑

    离开警队有些日子了,谨以此文献给那些曾经辉煌的岁月!(请允许我郑重地吹了这个牛B!)
  • 穿越之驭兽王者

    穿越之驭兽王者

    一场浩劫让少年莫名其妙的来到了蒂法星球,这个星球与地球不同,魔法与魔兽才是主色调。但那又如何?降服魔兽我喜欢,绝色美女我更爱!跨上龙王的脊背当坐骑,手执上古的法杖为身份,让我拉着你的手,带你去看看,这一片本王的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赌书消得泼墨香

    赌书消得泼墨香

    隐藏在浮华都市的人海里,有一个女孩心中住着的是一个一日插翅去,凤翱于三清的少年;游走在靡丽都市的浪潮上,有一个男人心里始终念着一个媚眼如丝,风华灼目的美人;那个钟爱洒脱自由的女孩与那个游戏权势情爱的男人,相识相知在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里;两人抛开过去与现实的一切携手渡过了日常生活中没有的美景与险情,体会了爱情的淳朴,看过了生命的脆弱。那一段日子,两人就如同庄子所说的两条相濡以沫的鱼,做着幸福美好的美梦…然而,梦,总是要醒的,梦醒时迎来的是相忘于江湖的分离……以旅程开始以旅程结束,这是女孩认为最好的结局,本不因有交集的两个人,从此红尘中再寻觅良缘…而,那个习惯掌控的男人能轻易放开原以为牵劳的手吗?
  • 异世魔帅

    异世魔帅

    紫金醉迷是我的追求,荒淫无度是我的梦想。我林战天要天下的仙女、圣女臣服与我。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
  • 重生国民男神秦爷请指教

    重生国民男神秦爷请指教

    【本文女扮男装重生虐渣,酸爽宠文+无逻辑爽文,双洁双强一对一,欢迎入坑!!】前世秦楠狗血死亡。却又意外重生,再回起点,获得灵珑空间。秦楠摸着下巴,这也真是太棒了,又可以肆意妄为了,哈哈哈!!帝都上流圈子流传一句话,秦爷招粉,一笑风华绝代,_眉眼邪肆,笑容无邪。可以靠颜值,偏偏要修炼,左手炼丹,右手炼器。撩起人来,男女通杀,眉毛一挑,邪肆一笑,撩到腿软。某男:他眯着寒眸,嘴角狠狠一勾,邪魅一笑,在乱撩打断你的腿。
  • 硬核地球系统

    硬核地球系统

    九星大世界,人人有系统,我的系统是地球。数学很难?系统:“你点的牛顿已上线。”想要作诗?系统:“诗仙李白加入了队伍。”听说你是商业巨头?系统:“先定一个小目标,哦不对,盖茨准备就绪。”这就生气了?系统:“项羽,吕布,你挑一个吧!”纵然身在异界,白辰也是最硬核的地球人。
  • 住在男神画布里

    住在男神画布里

    元气少女倒追学霸男神记。从校服到婚纱,有你,此生无忧亦无惧。分班前,陆葶仰慕着男神,不小心动了心却死不承认。既然一开始就是同桌,那以后都同桌好了。元气少女细心经营同桌情谊,“哎,你是不是喜欢秦珂?”“哪有,我们是同桌,我照顾照顾他是应该的。”分班后,“你是不是喜欢秦珂?”“是!”普通班的陆葶费尽心机制造与男神的相遇,男神次次无动于衷地走过。认识陆葶的人都说,他对你没意思,放弃吧,人家眼里只有学习。可是后来的后来,那些人纷纷被打脸了,男神深情地对陆葶说:“有你的地方,是我的全世界。”
  • 欺世盗国

    欺世盗国

    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官员陈佑穿越成乱世一将领,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国之柱石,又为何蜕变成朝臣口中的窃国大盗。算计、野心、感情、理想,陈佑该如何抉择?景瑞三年四月,外有敌,内不安,上不可依,下不可信,只能靠自己搏出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