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43800000003

第3章 武氏有奇女(2)

李渊还要找借口招兵。恰好在这个时候,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起兵。好嘛!这正给需要掩人耳目的李渊一个招兵买马的好机会。李渊以征讨刘武周为名,四处招揽将士。隋将王威、高君雅对李渊的行为也没有办法。李渊想削夺王威、高君雅的兵权,便调任王威为太原郡丞,让高君雅担任高阳的守备,管理巡逻和器械。反正你们两个就是别带兵了,我愿意用谁就用谁,我爱攻打谁就攻打谁,我要培植我自己的势力,军队就是我李家的军队。

这样一来王威、高君雅便起了怀疑。尤其是李渊伪造的敕书,没有经过我们参阅就迅速发布出去,这事关系重大,怎会如此轻率?李渊削我们的权,又大规模征兵加紧训练,却迟迟不见进攻刘武周。这事儿颇有些蹊跷啊!接替自己位置的除了李渊的亲人就是李渊的友人、部下,李渊这是要反啊!

王威、高君雅没有了兵权,不敢质问李渊。王威见武士彟是一个司铠小军官,又长了一副挨欺负的相,以为很好接近,便直接跑到了司铠大帐中,向武士彟诱问,你看啊!李渊到处招揽士兵,用的全都是刘弘基、长孙顺德等人,我和你都靠边站,这是什么道理啊!王威哪里知道武士彟已经与李渊有深厚的友谊了,武士彟就是奉了李渊的命令来盯着王威等人的。王威这么一问,武士彟知道是他是来套话的。便回答说,我原是一介莽生,才疏学浅,哪里是带兵打仗的料子啊!更没有想过能统领新军啊!王威一看,好嘛,果然是没有什么大才能,也只能做个小军官。这是件好事,可以利用他的迟钝来为自己办事。王威进一步探道,现在突厥军猖獗,各地荡寇频繁滋事,李渊的举动让人摸不着头脑,这可不是朝廷的福分啊!你我都是拿着大隋俸禄的人,为大隋尽忠是我们本分,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你认为怎么办才好啊?武士彟装作不明就里的样子,对王威说,招兵买马不是为了攻打突厥,平息匪类么?李渊是皇亲国戚,接受皇帝的命令训练将士正是尽职尽责啊!此时的王威还以为武士彟是没有智慧的小军官,为他的不开窍而轻视他。人很多时候都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而往往自认为聪明的人,却经常被别人掌握而不自知。此时的王威已经陷入“聪明人”的行列无法自拔了。

王威对武士彟采取启发式教育。他说,对呀!训练军队是正经事,但是李渊为什么偏偏选中刘弘基和长孙顺德呢?他们可是皇帝的逃犯啊!我想把他们抓起来问罪,他们犯的是死罪。武士彟可不是傻子,他假装害怕,憋了半天后,小声地对王威说,这件事可不一般啊!将军你考虑清楚了,现在李渊可是手握重兵的。你要是抓了他的大将治罪,一定会导致你们反目成仇的!刘弘基和长孙顺德是皇帝身边的侍卫,现在是用人之计,李渊才启用他们为皇上效力,这也还说得过去吧?

王威这下傻眼了,原来是自己太傻了,眼前这个武士彟也不是想象中的莽夫啊!李渊若是真翻了脸,自己的脑袋恐怕就不保了,王威装作听从了武士彟的劝告不再提及此事。后来,太原留守司马田德也找到武士彟,打算查一查李渊招兵的事。武士彟向司马耳语说,李渊现在大权在握,王威和高君雅也没了兵权,我们无兵、无权又有什么办法啊?司马先生也不是什么守节忠义之士,要的也不过是荣华富贵,听武士彟这样一说也就算了。大隋尽是这样的官不灭才是怪事。

武士彟把这些事告诉了李渊,让李渊及早准备,寻找时机铲除他们,以防坏了起兵的好事。李渊也觉得留着他们始终是个祸害,于是便找机会下手。

大业十三年五月,太原周围久旱无雨,李渊决定在晋王祠祈雨之时起兵反隋。祈雨这一天,李世民带着五千士兵在晋阳宫城巷之中埋伏,而刘弘基与长孙顺德则埋伏在晋王祠后。准备就绪后,李渊与王威、高君雅等人高阁闲聊,不一会儿,晋阳令刘文静带着人马闯了进来,说有密诏告发谋反的事。而这一密诏只能给李渊一个人看。李渊接过密诏之后,假装惊讶地看着王、高二人。“怎会有这样的事儿?王威、高君雅与突厥人私通,准备与突厥人里应外合进攻大隋?”好个恶人先告状,王威、高君雅二人被反咬一口,登时傻了眼。没想到想打燕,反被燕子啄了眼,王威、高君雅百口莫辩,刘弘基等人迅速逮捕了王、高二人。第三天,天助李渊,突厥人果然就进攻了太原,李渊说,这是王威等人的奸计,于是就命人把王、高二人给杀了,宣布被逼起兵。起兵有了由头,接下来的事儿就只剩下南征北战了。

李渊太原起兵后,武士彟一直追随着他,全力为李渊效命。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下诏敕封包括武士彟在内的14名开国元勋。武士彟被封为光禄大夫,加封太原郡公,还封他为长安城的城防将军——并越将军等职务。但始终没有晋升到中央的核心部门。

武士彟的际遇,不仅使他出人头地,也使后来的武则天得以进入李氏宫廷,与大唐帝国的帝王将相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与李氏江山的渊源,武则天在十四岁就被送入宫中,得封才人,这不能说没有武士彟的关系。

武家有女初长成

则天问世

武士彟在近卫军中工作的时候,留在太原的原配夫人相里氏和一个儿子先后死去,武士彟忠于职守,没有回家奔丧。李渊知道后,大为感动,下令对武士彟进行嘉奖。李渊一想,这位老伙计追随我多年,虽然没有立下惊天动地的功劳,但是也帮了不少忙。现在,他妻子死了,要是能帮他续个弦不也是功德一件?于是,李渊命令自己的女儿桂阳公主为武士彟张罗个媳妇。当然,这个媳妇不能太寒酸,要有些来头才行。不然怎么能显出我李渊对他武士彟的关心呢?

桂阳公主倒还真是办事的人,给武士彟寻到了前朝大将杨达的女儿。桂阳公主是杨达的侄子杨师道的媳妇,也就是杨达的侄媳妇。因此在隋朝灭亡后,杨达还是皇亲国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能就是这个道理,即使改朝换代了,原来千丝万缕的关系也能在危难之中发挥作用。武士彟这个并不显贵的将军,能得到与贵族联姻的机会,怎会不感激李渊的一番美意呢?

事实上,杨达的女儿也有四十多岁了,和武士彟的年龄相仿。但是,此女笃信佛学,不想嫁人。所以,直到四十多还是个老姑娘呢!当今皇上提亲,公主做媒,怎能不答应?于是,一咬牙便嫁了武士彟。婚后的杨氏女是幸福的,两人的性情、脾气较为契合,感情很好。

公元620年,李渊封武士彟为工部尚书,赏赐他八百户。武士彟一再推辞,他认为自己没有这么高的功劳可以领受这么多的封赏,但是李渊就是不肯收回成命。武士彟没有办法只好接受了这个安排。不久,李渊封武士彟为应国公。武士彟双喜临门,杨氏又为他添了一女,就是后来的韩国夫人。因为相里氏生的是儿子,所以,对于这个女儿的降生,武士彟还是满心欢喜的。又过了两年,杨氏再有身孕,杨氏希望自己生个男孩,将来也有个依靠。武士彟也希望有个男孩,可以继承自己的爵位。夫妻两个人都诚心诚意地为添个男丁而祈祷。

谁知,盼什么就不来什么。杨氏在经历了剧烈的疼痛之后,听到了一阵连自己都感到诧异的咯咯的笑声。杨氏细寻声源,竟是自己所生下的女婴发出的。杨氏失望之余,不免有些疑惑:人家的孩子生下来都是哭的,这孩子怎么是笑的呢?武士彟也是大为惊奇的,这个女儿必然是与众不同的。不管是福是祸总归投在了我武家门下,这是上天给的缘分,不能不遵从的。当然,关于武则天出生时笑着来到世上的传闻人们是有疑问的。武则天是历史的另类,她是女儿身,却做了皇帝,这在封建社会是难以接受的,男人们更会为此感到羞耻。不管是武则天本人为了给自己登上帝位一个合理的说法,还是男人们为了掩饰所谓的尊严,都可能杜撰出这个故事来。这个故事说明武则天不是一般的女人,她必定会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情来,这是上天的安排。这样,天下就太平了。男人安心地去服从武则天的管制,武则天也安心地统治这个男权社会。又是那一套,以天象为借口愚民。古代人乐此不疲地制造天象之说后,也乐此不疲地相信自己制造的谎言,这也难为他们了。

丫鬟们忙着给武士彟道喜,说夫人生了个喜气的女儿,很漂亮呢!武士彟虽然有过几次迎接自己亲生孩子的经历,但不知为什么,这次的感觉特别奇怪,说不上来是兴奋还是难过。他接过这个我们权当是笑着的女孩,心里不禁感叹,这孩子生得可不一般呐!是个美人胚子,宽额头、长眼睛、高鼻梁,不知道将来她的命数怎样。武士彟做梦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这个丫头会成为一代女皇,在朝堂之上指点江山。武士彟看出杨夫人的失望,便宽慰杨夫人说,这是上天给我们的厚礼。她多漂亮啊!将来一定是大富大贵之人。杨夫人也明白这是老爷子的好言相劝,如果再这样拉个脸就是自己不知趣了。杨夫人是个知书达理的明白人,她对武士彟说,我是没什么的。老爷是希望将来有可以继承衣钵的人吧?武士彟也没多说,只是说这个女儿我很喜欢。因为他知道,这个时候如果说,我还有两个儿子呢!一定会刺激到杨夫人的。看来,武士彟还真是个不错的丈夫。

第二天,人们就知道了武尚书家又添了一个女儿的事,大家都前来恭贺。当然也都只是做做表面文章,给点儿敷衍。毕竟不是第一胎,何况还是个女孩儿,谁也没闲工夫在乎你家生了个啥,如果是只狸猫倒是很有可能被人盯着问。此时的官员们正为归属于朝中的哪一派而烦心呢!李渊也老了,儿子们长大成人了,这些成了人的皇子们都开始谋划自己的未来。他们这一谋划不要紧,可急坏了当朝的大臣们。如果大家知道武家二女儿将来的命运,怎会做出如此敷衍的反应呢?看人情冷暖,最清楚的莫过于帝王之家。

孩子不管是男是女,总该有个名字的,夫妻两人一时间也没想出什么好的名字给她,就先叫了个小名“二囡”!至于武则天的真实名字,史书上没有记载。有人根据他同父异母的哥哥武元爽、武元庆推出她的名字就叫武元华,但是人们也说这个名字不可能是武则天的名字。武则天的爷爷叫武华,古代人是避讳和自己祖先叫同一个名字的,所以不可能是叫武元华。也有人说,武则天的真名叫“媚娘”。这一说法也是不正确的,“媚娘”是武则天被选为才人后,李世民赐给她的名字。至于后来的“武瞾”,也是在她登基之前,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武则天真实的名字还要等待机缘,由哪一个人在故纸堆中发现,我们现在就只能叫她的小名了。

至于这个小名,人们还是不愿意接受的,原因是“二囡”不是北方人习惯取的小名。不管武则天有没有真名,小名是一定会有的。至于小名是什么并不重要,我们就权当叫“二囡”吧!

二囡出生几个月后,武士彟就调到了扬州去做官。孩子还小行动起来不方便,武士彟没有带着家眷赴任,而是将杨氏母女留在了长安,住在平康坊府邸。四年后,武士彟才将武则天母女接到四川利州自己的身边。就在武士彟刚刚上任扬州之时,长安城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个事件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让位于他,改号贞观。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即位后当然希望自己的政权得到人们的支持。他尤其重视前朝元老的态度,前朝老臣多是掌握着中央、地方实权的重臣,如果他们反对自己,自己的地位就会岌岌可危。为了探明前朝旧臣的态度,李世民将李渊派到外地的旧臣全部召回,武士彟就在召回之列。

其实,对于在地方的老臣而言,你们家谁当皇帝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保住官位。武士彟对李家谁掌勺也并不感兴趣,反正都是李家江山,没落他人之手。他也乐于拥护新立的主子,尽管这个主子不是正牌的太子,但是多年来一直南征北战,也看得出他有治世之才。自己又不在朝中为官,没必要趟这个浑水。武士彟有着看起来像傻子一样的智慧,他知道什么人是能交往的,什么人是可以依靠的,什么事是应该计较的,什么事是不该计较的。但武则天继承了武士彟的务实,却没继承武士彟的敦厚。

这样大智若愚的武士彟当然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李世民将他派往四川广元做都督,还兼职处理广元的军政要务。这可是个既有权又有名的高等职位,武士彟对李氏王朝更加感恩戴德。武士彟确实是个较为敦厚的人,当年李渊起兵,他资助过粮草,又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算得上忠心耿耿了。但是李渊在位时也不过给他一些没有大权力的官职,武士彟却并不计较,仍然安安心心、勤勤恳恳地做官。可能也正是这一点得了李世民的信任,让他握实权,担重任。

唐朝初年,都督实行封疆制,地方机构分为两级,第一级为道,全国分为十个道,第二级是州,州设刺史来管理州中事务。道管理州,但道并非行政区划,只是上级派下来巡视州的。所以,道没有实权,真正掌握实权的是州。唐朝在重要的州设立了都督一职,管理军政要事。可以说,此时的武士彟是名副其实的官员了。

武士彟在利州(也就是四川广元)待了四年,四年里,他勤政爱民,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武则天在这四年里度过了人生最为幸福的童年时光,父慈母爱,家境殷实,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武士彟平日里处理政务,武则天总是在一旁玩耍,偶尔还会问一些奇怪的政务问题。武士彟对此颇为惊奇:小小年纪的女孩子怎会对政治有这般浓厚的兴趣?但是女孩嘛,终究是要嫁人的,不会在政治上有什么作为,多知道些也没什么不好,武士彟便一一地解释给她听。

当时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利州境内有一座大山名叫黑龙山,山下有个黑龙潭。山内云雾缭绕,层峦叠嶂;潭水幽深、浩淼。这里面住着一条神龙,神龙时隐时现,经常在武则天居住的房屋附近徘徊。人们说,这是因为武则天是龙女的缘故。显然这是人们为迎合武则天称帝杜撰出来的。利州的人也因为广元是武则天的第二故乡而自豪,不仅没有追究这个问题,相反地,更大肆渲染了一番。

利州人说,武则天是在利州出生的。这是可以理解的,多数人都会因为自己同哪一个名人沾亲带故而庆幸、自豪。利州人说武则天在利州出生,是为了说明利州人杰地灵,能生出皇帝来。另外,不管东西方,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到处充斥着迷信色彩。人们没有几个不信天命符谶的。这是出于“君权神授“的需要。自秦始皇开始,这种奉天承运的势头越加凶猛。皇家不厌其烦地倡导这种论调,为的就是给自己找一个接续和传承的说法。安抚民心的同时,又自欺欺人地问心无愧下去。

同类推荐
  • 千古一相:管仲传

    千古一相:管仲传

    这是一部有思想、有智慧、有现实启迪意义的佳作。全书故事情节完整连贯,场景细节生动丰富,人物对话和独白口吻传神,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文史专家陶文鹏作者对传主有着特别的喜爱与深入的了解,因而能以翔实的史料、舒朗的叙述、畅达的文笔,描述了一代名相管仲虽出身低下,却依靠自身努力成就不朽功业的辉煌经历:助齐称霸、诸侯结盟、晚年荐才,以及整饬吏治、推行法治、重视商业、发展经济、民本思想等,凸显了管仲作为一个改革家兼思想家遗泽后世的风范,还原出一个生动真实的名相形象。
  • 爱迪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爱迪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
  •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名人传记丛书——肯尼迪

    肯尼迪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位列“美国十大文化偶像”之首。他颠覆了一百多年来的美国政治传统,开创了现代竞选活动,使总统制适应了现代化的需要。从宏观角度讲述了约翰·肯尼迪从学生到士兵,从众议员到参议员以及最后成为美国总统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 往事回眸

    往事回眸

    在敲打计算机键盘的时光里,许多前辈、学者、战友、老师和朋友,包括作者的亲人,都针对许多有趣的故事及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人、做事的道理进行了交流,且议论最多的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攸关的事。社会风气中的是是非非,时事事件的发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中一些值得切磋的关节,许多有识之士的人生感悟以及为人之道上的磕磕碰碰等,都是作者写作的题材和素材。
  • 特拉克尔

    特拉克尔

    本书是研究者奥托·巴西尔为奥地利有名诗人特拉克尔所著的传记,作者试图从他的成长环境,家族构成,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学习、生活乃至社交状况分析其中对诗人创作与思想造成影响的因素;对了解特拉克尔的生平及作品大有裨益。本书曾获维也纳出版奖;是德国有名的“罗沃尔特伟人传记”系列丛书之一。
热门推荐
  • 稳健的我拒绝当主角

    稳健的我拒绝当主角

    刘阳原本只想过平静而普通的生活。但当他看着跪倒在他面前的十万人杰,揉了揉散发神光的双瞳,又挥了挥手中四十米长剑……他惆怅望天——“我只想过平凡的生活啊!”
  • 四维虫子

    四维虫子

    一只来历不明的虫子,带来的是纪元的曙光还是灭亡?
  • 仙途道旅

    仙途道旅

    红尘都市,一年轻道士携着一少年女童,现身茫茫人流。“少爷,我们为什么到这个地方来。”那女童背着一个帆布做的大包,看着和她的身高着实不太相符,轻声问道。“随遇而安罢了,我们要行的路本就毫无定数,何处开始又有什么关系。”那少年道士摸摸了怀里有些破旧的书,缓声说道。...“这世上真的有仙吗,为何师傅如此笃信,又便便要我来行着寻仙路,真是无奈啊!!”嘴上回到着少女的问题,心里确在想着这漫无边际的话语。脚步不停,二人伴随着周围诧异的目光向前行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佞臣良妻

    佞臣良妻

    有人居庙堂之上,可掌天下沉浮。有人养深闺之中,只入帷幄之上。一场精心策划的相遇,一场蓄谋已久的爱情,人人都道大楚奸相当道,朝堂萎靡,老皇帝病重,为保东宫之位,赐婚宁顾二府,整个上京人都在等着看这场盛世冠婚。她,受封县主,一方主宰,三岁熟读诗书,七岁战大儒,才女之名冠绝京华,一代温婉,蕙质兰心。他,大楚左相,深受皇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堂诡谲,风波暗涌,两个本不该有交集的人,却被命运狠狠的捉弄了一把----注:本文是一篇披着言情外衣写破案的剧,鬼市密云,换脸,杀鬼王,姈娘子等等案件让你深入其中,不可自拔,1V1高洁,男女主身心干净。完结作品:毒医宠妃权倾九州西夏公主记三娶毒女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秘密花园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秘密花园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随风而叹

    随风而叹

    有些故事,想倾诉,却不知与何人谈及。有些感情,怕忘记,执笔诉往事之迷惘。
  • 天都传——绝代雷帝

    天都传——绝代雷帝

    在玄域三岁小童都知道越天者是玄域第一强者、天都是玄域最强的力量。天都黄金一代九人,每一人都是至尊,世人传言天都九子有三子便可不败长存世间,九子齐聚便天下无敌。
  •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离殇

    我们的少年时代之离殇

    蓝色妖姬的花语就如同那个跟鸢尾花一样的女孩一样,清纯,善良。而洛丽玛丝玫瑰则是另一个如同彼岸花一样的女孩喜欢的花,但洛丽玛丝玫瑰的花语却是,死的怀念。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全书以时代为经、作者为纬,精选从西周至明代的千古传世美文,不但兼顾各个时期、众多作者,而且内容绚丽多彩。虽然只是百余篇历代美文,却涵盖了中国古典散文的简明发展历程、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精髓、历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与思想状态、文章写作的方法与技巧等诸多方面。既有外交家的唇枪舌战,纵横家的巧舌如簧;又有帝王求贤问策的记述,臣子献计进忠的疏表;还有欢适惬意的宴饮,硝烟弥漫的战场与奢靡宏伟的宫室,落英缤纷的桃源;涵盖了中国古典散文和传统文化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