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29000000035

第35章 温母陆氏家训(2)

[6]念之:记住这个。

【译文】

你的曾祖母曾经告诫你的祖父和你的父亲说:一个人即使穷得没有饭吃,也切不可轻易抛弃祖宗基业。因为祖宗基业一丢失,便会有落叶不得归根的苦楚。我宁愿每天少吃一顿,以守护这一点点祖宗留给我们的土地。……现在,各家族分支所得到的祖宗基业都有变卖转移的情况,唯独我家分到的祖宗基业完好无损。难道是容易的吗?你要记住这个啊!你要记住这个啊!

【评析】

“人虽穷饥,切不可轻弃祖基”,古人对这点大多是看得很重的,宁愿饿着肚皮也不轻易抛弃祖宗基业。具有远见卓识的温母陆氏,更是以这点谆谆告诫和勉励自己的儿子。对于当今的青年人,这篇家训有它的现实意义。

为人一定要忠厚守信

【原文】

汝大父赤贫[1],曾借朱姓者二十金[2],卖米以口[3]。逾年[4],朱姓者病且笃[5]。朱为两槐公纪纲[6],不敢以私债使闻主人[7],旁人私幸以为可负也[8]。时大父正客姑熟[9],偶得朱信,星夜趱归[10],不抵家[11],竟持前欠本利,至朱姓处,朱已不能言,大父徐徐出所持银,告之曰:前欠一一具奉[12],乞看过收明。朱姓蹶起颂言曰[13]:“世上有如君忠信人哉!吾口眼闭矣,愿君世世生贤子孙。”言已气绝[14],大父遂哭别而归。家人询知其还欠[15],或

之[16]。大父曰:“吾故[17],所以不到家者,恐为汝辈所惑也[18]。”如此盛德,汝曹[19]可不书绅[20]?

【注释】

[1]大父:即祖父。赤贫:极贫;家空物尽。

[2]朱姓者:姓朱的。二十金:二十两银。

[3]

口:,同“糊”。谋生。

[4]逾:越过。

[5]笃:指病势沉重。

[6]两槐公:人名。纪纲:仆人。

[7]私债:私人所放的债,或私人所负的债。

[8]私幸:私下庆幸。

[9]姑熟:即姑孰,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境内。

[10]趱(z伲n):赶行;快走。

[11]抵:到达。

[12]具奉:备办奉上。

[13]蹶:急遽貌。颂:颂扬;赞美。

[14]已:完毕;停止。

[15]询:询问。

[16]

(s佻):愚;呆。

[17]故:副词。原来;本来。[18]惑:蛊惑,使之迷乱。[19]汝曹:你们这些人。[20]书绅:古意是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来因称记住别人的话为书绅。

【译文】

你的祖父过去十分贫困,曾经借了姓朱的二十两银子,做米生意以维持生活。到了第二年,姓朱的病倒了,而且病势很严重。这个姓朱的本是两槐公的仆人,不敢让私人放债的事让主人知道,旁边的人竟私自庆幸认为可以不必偿还了。这个时候你祖父正客居在姑熟这个地方,偶然得到姓朱的病重的音信,星夜兼程,并不回家,而是带着以前欠的本利赶到姓朱的住处,这时候姓朱的已经不能说话了,你祖父慢慢地拿出带来的银两,告诉他说:一年前所欠的本金和利息现在一一备办奉上,请你看过查收明白。姓朱的急忙坐起,赞美着说:“世上竟有像你这样忠厚守信的人呀!我的口和眼都会闭上的!愿你世世代代有贤子贤孙。”话刚说完就断气了。你祖父哭别后回到家里。家里的人询问之后知道你祖父去姓朱的家里还债,有的就说你祖父太愚蠢了。你祖父说:“我本来愚蠢,之所以不先回家来,就是怕受你们所蛊惑而迷了心窍。”你祖父这样的美德,你们这些人可以不牢牢记住么?

【评析】

在此篇中,温母陆氏以温璜的祖父向朱姓借债一事中所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忠厚守信的美德,来启迪儿子,勉励儿子。这种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至今仍发人深省,而人寻味。

求世间最快乐的事不容易

【原文】

问世间何者最乐?

不放债、不欠债的人家,不大丰、不大歉的年时[1],不奢华、不盗贼的地方,此最难得!

免饥寒的贫士,学孝弟的秀才[2],通文义的商贾[3],知稼穑的公子[4],旧面目的宰官[5],此尤难得也!

【注释】

[1]年时:年景。

[2]孝弟:即孝悌。孝顺父母,友爱兄长。

[3]文义:文章的内容和涵义。

[4]稼穑:种植曰稼,收获曰穑。泛指农业劳动。公子:豪门贵族的子弟。

[5]宰官:泛指官吏。

【译文】

你问什么是世间最快乐的事?

我可以告诉你:不放债、不欠债的人家,不太丰、不太歉的年景,不奢侈豪华、不出盗贼的地方,这是最难得的!

我还可以告诉你:能够避免饥寒的贫苦之士,能够学习孝顺父母、友爱兄长的秀才,能够通晓文章的内容和涵义的商人,能够懂得农业劳动的豪门贵族子弟,能够保持着没有做官以前的本色的官吏,这些是尤其难得的!

【评析】

温母陆氏在此篇中告诫儿子,世间最快乐的事,世间最难得之事,不是金玉满堂,也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上述种种。这种看法跳出了传统的窠臼。几百年前的女性能有如此之看法殊属不易,使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寡妇犹须恪守妇道

【原文】

凡寡妇不禁子弟出入房阁,无故得谤[1];妇人盛饰容仪[2],无故得谤;妇人屡出烧香看戏,无故得谤;严刻仆隶[3],菲薄乡党[4],无故得谤。

【注释】

[1]无故得谤:是说没有其他缘故就可受到指责。

[2]盛饰:过于修饰。容仪:容貌与仪表。

[3]严刻:严厉刻薄。

[4]菲薄:小看;轻视。乡党:泛指乡里、邻人。

【译文】

大凡寡妇不禁子弟出入房阁,不一定要有其他缘故就可能受到指责;妇人过于修饰自己的容貌与仪表,不一定要有其他缘故就可能受到指责;妇人经常外出烧香看戏,不一定要有其他缘故就可能受到指责;严厉刻薄仆人,轻视乡里邻人,不一定要有其他缘故就可能受到指责。

【评析】

温母陆氏在此篇中向儿子指出有四个方面的情况,如不注意,不一定要别的原因就可能受到指责,让儿子理解她这个做寡妇的母亲恪守妇道的良苦用心。当然,她所指出的这四个方面,既带有封建性的落后的东西,同时又拥有不要“严刻仆隶”、不要“菲薄乡党”等积极的因素,阅读时可加以区别开来。

“治家”与“齐家”

【原文】

妇人不谙中馈[1],不入厨堂,不可以治家[2]。

使妇人得以结伴联社,呈身露面[3],不可以齐家[4]。

【注释】

[1]谙(佟n):熟悉;知道。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主持饮食之事。

[2]治家:治理家庭。

[3]呈身:露身。

[4]齐家:整齐家庭;整治家庭。

【译文】

妇人不熟悉在家主持饮食的事,不下厨房、不进堂屋的,不可以治理家庭。

如果让妇人结伴联社,抛头露面,不可以整治家庭。

【评析】

在此篇中,温母陆氏向儿子提出“治家”、“齐家”两大重要课题。要“治家”,其妇女必须熟悉主持饮食之事,必须下厨房;要“齐家”,妇人不得结伴联社,不得呈身露面。前者时至今日仍可提倡,后者则已成了历史的陈迹。

教子应不为外界所扰

【原文】

闭门课子[1],非独前程远大。不见匪人[2],是最得力[3]。

【注释】

[1]闭门,指不为外界所扰。课子:指对儿子进行考查、考核、督促和教育。

[2]匪人:本意是指不是亲近的人,后引申为行为不正的人。

[3]得力:指措施有力。

【译文】

不为外界所扰,对自己的儿子进行考查、考核、督促和教育,其意义不只是前程远大。不与外界行为不正的人交往,才是最得力的措施。

【评析】

从上述观点可看出,温母对儿子的教诲,一是抓得紧,二是方法对头。温璜之所以能为抗清斗争英勇献身,决非偶然。

辩解问题必须掌握分寸

【原文】

受谤之事,有必要辩者[1],有必不可辩者。如系田产钱财的,迟则难解,此必要辩者也。如系闺阃的[2],静则自销[3],此必不可辩者也。如系口舌是非的,久当自明,此不必辩者也。

【注释】

[1]辩:辩解。

[2]闺阃(k俪n):妇女的居室。

[3]自销:自销自灭。

【译文】

对于受人诽谤之事,有一些是有必要辩解的,有一些是不必辩解的。如果是属于田产钱财方面的,时间久了,难以说清,这就有必要作辩解了。如果是属于女性闱房内的什么秘密之类,平静下来了自然就会消失,这一定不能辩解。如果是属于口舌是非方面的,时间一长了自然就明白,这也就没有必要作辩解了。

【评析】

在此篇中,温母陆氏谆谆告诫儿子一些关于待人接物、处世为人的道理,所言极有分寸,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气势盛时要特别注意冷静

【原文】

凡人气盛时[1],切莫说道[2]:“我性子定要这样的[3],我今日定要这样的。”蓦直做去[4],毕竟有搕撞[5]。

【注释】

[1]气盛:气势很盛。

[2]切莫:千万不要。

[3]性子:性情;脾气。

[4]蓦(m侔)直:一径;直捷。

[5]搕(侉):打;击。

【译文】

大凡人们气势很盛时,千万别说什么“我的性情、脾气定要这样的,我今日定要这样的”。如果一味做去,最终只会遭受挫折的。

【评析】

温母陆氏在此篇中告诫儿子一些关于修身养性的道理,即:气势很盛时,要特别注意冷静。否则会惹出麻烦的。这些话的确颇有道理。

切勿大怒大忿

【原文】

人当大怒大忿之后[1],睡了一晚,还要思量。

【注释】

[1]怒:发怒,动气。忿:愤怒,怨恨。

【译文】

一个人在极度愤怒、产生大的怨恨之后,即使睡了一晚,还应该好好思量。

【评析】

在此篇中,温母陆氏告诉儿子:一个人贵在“制怒”。如果已经动气了、怨恨了,也应在大怒大忿之后好好思量。

不要忘记祖宗和亲友

【原文】

贫人不肯祭祀[1],不通庆吊[2],斯贫而不可返者矣[3]。祭祀绝,是与祖宗不相往来;庆吊绝,是与亲友不相往来。名曰“独夫”[4],天人不祐[5]。

【注释】

[1]祭祀:追念祖先恩德的仪式。

[2]庆吊:贺喜叫庆,唁丧叫吊。

[3]斯:此;这个。

[4]独夫:众叛亲离的人。

[5]天人:天与人。祐:同“佑”,指神明的佑助。

【译文】

贫穷的人家如果不肯祭祀,亲友之间该贺喜的不去贺喜,该吊丧的不去吊丧,那么这户贫穷人家永远不会回到富裕的路上来了。不祭祀,是与自己的祖宗不相往来;不庆吊,是与自己的亲友不相往来。这就叫做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其结果自然是得不到神明的佑助与别人的帮助。

【评析】

“贫人不肯祭祀,不通庆吊,斯贫而不可返者矣。”这话当然不对,这正是温母陆氏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表现。然而她认为:常祭祀,可以不忘记祖宗;通庆吊,可以不忘记亲友。这是颇有道理的。

年少寡妇应做到晏眠早起而不偷闲

【原文】

少寡不必劝之守[1],不必强之改[2],自有直捷相法[3]。只看晏眠早起[4],恶逸好劳,忙忙地无一刻丢空者,此必守志人。身勤则念专[5],贫也不知愁,富也不知乐,便是铁石手段[6]。若有半晌偷闲[7],老守终无结果。吾有相法要诀,曰寡妇勤,一字经。

【注释】

[1]少寡:年少丧夫的寡妇。守:守节不嫁。

[2]强:强制;强迫。改:改嫁。

[3]相:观察。

[4]晏眠:睡得晚。

[5]念:思念;考虑;念头;想法。

[6]铁石:喻坚定不移。手段:办事的方法和本领。

[7]半晌:半刻;一会儿。

【译文】

年少丧夫的寡妇,不必劝她守节不嫁,也不必强迫她改嫁他人,自有最直接最快当的观察之法。只要看她如果是睡得晚起得早,讨厌安逸而喜爱劳动,忙忙碌碌地一刻也不空闲的,这一定是有守节之志的人。如果身体能勤劳,那么守节念头必定专一,贫穷也不会忧愁,富裕也不会快乐,这便是最过硬的观察办法。如果有片刻工夫都偷闲的话,那么,老是强调守节最终也不会有结果的。我有观察之法的要诀,叫做:寡妇勤,一字经。

【评析】

对年少丧夫的寡妇,应该主张她们改嫁,不存在什么守节不守节的问题。几百年前的温母陆氏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但是,她主张晏眠早起,恶逸好劳,反对偷闲。这一点是可取的。

交友宜取其长

【原文】

汝与朋友相与[1],只取其长[2],弗计其短[3]。如遇刚鲠人[4],须耐他戾气[5];遇骏逸人[6],须耐他罔气[7];遇朴厚人[8],须耐他滞气[9];遇佻达人[10],须耐他浮气[11]。不徒取益无方[12],亦是全交之法[13]。

【注释】

[1]与:交往。

[2]取:选择。长:长处。

[3]弗:不;不要。计:计较。

[4]鲠(g侑ng):正直。

[5]耐:忍受;忍耐。戾(l佻):乖张;暴戾。

[6]骏逸:出众;不同凡俗。同“俊逸”。

[7]罔:迷惑;失意;蒙蔽;欺罔。

[8]朴厚:朴实厚道。

[9]滞:凝滞;迟滞;滞积。

[10]佻达:戏谑。

[11]浮:轻浮;浮躁。

[12]徒:只。取:获取。益:增;进;加。方:规矩。

[13]亦:也。全:保全。

【译文】

你同朋友交往,只择取他的长处,而不要计较他的短处。如果遇到刚正耿直的人,要忍受他的乖张之气;如果到不同凡俗的人,要忍受他的欺罔之气;如果遇到朴实厚道的人,要忍受他的凝滞之气;如果遇到喜欢戏谑的人,要忍受他的轻浮之气。这不只是获取进益而可以不拘常规,也是保全友谊和交际的方法。

【评析】

“与朋友相与,只取其长,弗计其短”,这不仅是交友应该遵循的原则,也是我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法。多看人家的长处,多找自己的短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温母陆氏这篇训示很有教育意义。

同类推荐
  • 教子口才

    教子口才

    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教子口才》提醒,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乐趣。
  • 孩子学礼仪的第一本书

    孩子学礼仪的第一本书

    “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社会中,很多时候礼仪的重要性高过学问,高过能力。一个不懂礼仪的人,就会因为处处失礼而遭人耻笑。不仅如此,还会四处树敌,招致各种危机和损失。相反,只有懂得礼仪并能遵守礼仪的人,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赢得他人的欣赏和信任,从而更易获取机遇,成就自己,因此,让我们的孩子掌握一些礼仪知识,是他们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也是畅行社会的基本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礼仪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和处世交际能力,对一个人的整个人生是否顺利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以“礼仪之邦”著称的国家里,礼仪已经如血液一般渗透在……
  • 成才:我为你支招

    成才:我为你支招

    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介绍培育子女成才的科学知识,旨在为家长提供一些科学培育下一代的方法和技巧,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家庭的幸福美满作点贡献。本书力求突出“三性”,为争做到“三个结合”。“三性”即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
  •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家庭健康生活)

    《育儿宝典》从现代学科中的诸多方面,如婚恋、生理、心理、教育、营养、卫生等方面入手,为新世纪的每一对夫妻提供优生优育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使每一对夫妻都能拥有自己最满意的宝宝。《育儿宝典》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某些问题您只要看一眼,读一下,用几分钟时间就可以掌握。它全面、科学地介绍了从结婚、受孕、育儿到宝宝上幼儿园为止的这一期间所有育儿内容,内容丰富,是帮助每一位妈妈、爸爸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必备读物。
  • 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

    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

    《青少年心理健康护照》是一本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校园读物。心理健康问题足以反映一代人的整体素质。一代人的整体素质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其影响之广大,容不得我们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心理健康问题足以反映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方面出了问题,人的生命质量就打了折扣。和谐的社会需要幸福的人生来支撑,而幸福的人生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靠心理健康来保障的。本书由冯世杰、张新晖编著。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失忆男友请入怀

    快穿之失忆男友请入怀

    我们都生活在一部话本中,每天都按照不同的世界线在生活,希望重新来过你还能够记得我。本书是一枚萌新所写,写的不好还请见谅
  • 那一年,我们不懂爱

    那一年,我们不懂爱

    谁说表白这事儿一定要男生做?苏蕾拉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井然发起了“追求宣言”。这个骄傲、任性的市长千金,怎么也没想到就因为这一则宣言,激起了班上另一个全优女生对她的所有怨恨和嫉妒,一场专属于女生间的输赢角逐就此展开。友情、别离、背叛、伤痛、原谅、成长,有时候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得到,也许放手才是一种美,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
  • 高堂明镜

    高堂明镜

    该书以学生的角度去描绘现实生活。详细描述了各种人的生活背景差异,每个人之间的矛盾、性格的特点
  • 将军令娘子不要逃

    将军令娘子不要逃

    她是花家堡从小女扮男装的小公子他是少年将军,生性薄凉,不喜女色一朝算计,两人成了夫妻,从此她过上了逃离的生活“将军,夫人不见了。”婢女急匆匆的跑进书房某将军放下手中的兵书,咬牙道:“该死的女人,就这么想离开本将军?”薄唇轻启:“传军令,把夫人给本将军捉回来。”都已经成为他的女人了,还时常的想要逃离,不但招惹桃花朵朵,还四处惹事生非,等回来看他怎么收拾这个女人。一个逃,一个追一个誓死逃到天涯海角,一个拼命也要追到天荒地老传军令,娘子不要逃
  • 每天一堂业绩课

    每天一堂业绩课

    如果你还在为每日的业绩发愁;为不得好客户而苦闷;为同行的竞争而憔悴,那么这说明你还不够强大,你需要对你的职业补课。每天一堂业绩课,每天一条销售秘籍,恶补你的职业素养,让下单更轻松。
  • 该死的温柔

    该死的温柔

    她拒绝他,只因他太美太年轻,他纠缠她,只因她太笨太温柔,她只想给他更多的好,却无法回应他最深的渴望,他不仅仅想要她的好,更希望她能真正只属于他。
  • 凤凰长歌

    凤凰长歌

    她是天琢的美玉,却被命运枷锁,不惜借药毁身,红妆做蓝颜。他是天生的王者,却被流放北关,幸而上天惜才,生死出神将。他们是注定的凤凰,生与死,荣与共,不离不弃……
  • 萌妻来袭之教授暖婚

    萌妻来袭之教授暖婚

    高架桥上,苏橙在大雨中浑身湿透,绝望无助时,叶慕笙坐在一辆劳斯莱斯里对她说:“三年,你跟我,我给你余生的自由。”“三年之后,你想去想留,随你。”那个时候,叶慕笙对她来说,是这世上罪大恶极的魔鬼,却又是让她能活下去的唯一靠山。在外界眼光里,他是整个佘城最有钱的商人,是名牌大学最年轻的教授,是只手遮天的权贵。实际上,他也曾是被母亲憎恶的无情私生子,是被叶家夫人屡下暗手的天才继承人,是在孤儿院照顾盲女的温柔少年……苏橙,住在孤儿院,幼时一场大火,夺了她的视力,被初恋的一次彻头彻底的抛弃,让她的心长满藤蔓,密不透光。他编造一个谎言,给了她一场复明手术,又赔了自己的一生,去温暖她,宠她,爱她。有一种爱,叫做,你年幼失明,我当你的眼睛,为你递水,清障;你年少好学,我教你读书,育你成才,学成;你长发及腰,亭亭玉立,我备下红妆,娶你为妻,许你一世情深。
  • 小茜草成仙记

    小茜草成仙记

    什么?她不过是买了盆花,哦不,准确的说是一盆药草,可是为嘛她就穿越成了药草呢?为什么人家女主穿越过去就有无数小丫鬟含嘘问暖,在不济也有一个丫头生死护主,可是为什么轮到她就这么特殊化?!哦,原来药草还挺值钱的,她还是有人要滴!九尾狐狸滚远远,冰山师兄她喜欢,她的幸福生活来了。魔界少主反扑倒,她的幸福生活惨了。哦,混沌界天漏了,关她什么事!她又不是女娲!什么?!她有女娲血统!她怎么不知道。什么!!!!!!让她去补天,当她是女娲石啊,说补就补!
  • 老兵传奇之保镖回忆录

    老兵传奇之保镖回忆录

    十一月下旬的风,比往年都要寒冷。一阵阵寒风吹在人身上,无不刺骨难当。一位别逼退伍的老兵,站在火车站的出口处,左手拎着行李,右手摸着里怀仅有一点点的退伍费,面对暗流涌动的都市,他该何去何从!他该怎样完成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