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94000000246

第246章 长都统殉难乍浦城 陈提督炮毁英兵舰

且说英兵舰猛攻厦门,颜制台饬兵把守海口各炮台,击沉英国火轮船五艘。不料英兵舰反鼓勇进攻,开花弹如雨点般打来。究竟中国的军器太觉陈旧,与夷人新发明的火器比较,真有大小巫之别。纵使兵将忠勇,终究吃亏,故颜制台初尚督军守住各炮台迎敌,无如英兵并力猛扑,枪炮的射程又人为悬殊;况且颜部兵士分守各炮台,兵力薄弱,英兵集合一处进攻,以寡敌众,自然掣肘,有此几种关系,就相形见绌了。双方激战自辰至酉,各炮台火半被炮火击坏,官兵死伤无数,侥幸生存,也都无斗志。那英兵见此机会,即乘机登岸猛扑。清兵抵敌不住,同时水陆皆溃。金门镇总兵中弹落水溺死以外,副将凌志、都司王世俊等皆力战身亡。英兵夺得炮台,即将炮台上的人炮移转方向,对准度门官署轰击,炮声震天,弹如雨下,文武官员都杂在难民中逃遁,只剩个颜制台带守一队亲兵,退守同安。英兵乘势入厦门劫掠,却激怒了该地百姓的公愤,推陈姓为首,各用抬枪拒敌,打死英兵一百多名,英舰退泊鼓浪屿。那时亏得提督晋陀保、总兵那丹珠等率兵来援,击沉了一艘装曱英舰,英军司令方下令退去,福建才得转危为安。那英人受此小挫,知道福建有些将才,不敢再攻,转向浙海驶来。

这时江督裕谦当奉旨赴浙视师,他倒也是个忠君爱国的老臣,先时林公赴浙省军营效力,就是他密保的;等到林公造戍伊犁,好似断了他的右臂,又接到朝旨,着令酌量裁兵节饷,明知是穆彰阿的奸计,但表面上总得遵行,却乂亲赴各要隘,巡阅防务,裁去了些老弱残兵。等到接报厦门失陷,连忙檄调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统兵五千,会同定海镇总兵葛云飞,严守定海。这二位都是足智多谋、忠肝义胆的上将,接奉裕钦差札子之后,齐赴定海,会同巡视形势,共商分驻扼守。王锡朋率兵守晓峰岭,葛云飞扼守道头衔,郑国鸿扼守竹山门。无如晓峰岭背面负海,三千兵不敷分派,并且炮火也不够用,只好一面设法堵住间道,一面向裕谦请兵。裕谦接阅详文,便邀把守镇海的提督余步云,商议添兵增防。哪知步云是个贪生怕死的东西,便向裕谦说道:“敝部只有四千步兵,防守镇海尚嫌不敷分配,怎能顾及定海?唯有命葛、王、郑二总兵认真防守,此间却是无兵可派。”裕谦见他截铁般地说了,也只没法,便叹息道:“天不亡浙,定海保得住镇海也可无虑,本大臣唯有以死相守了,事到如今,还有何说?朝廷既将此重担托付与我,那么誓死相守,以答皇恩罢了!”话罢只叹了口气,步云辞去。马探即来禀报:英兵进攻定海、竹山门,被总兵郑国鸿奋勇迎敌,开放人炮,轰断敌舰火桅杆两根,英兵已经追去,我军火获全胜。裕谦获得此捷报,稍觉心安。哪知相隔了两日,畋报和告急文书像雪片般飞来,却乂弄得无可应付。先据探报英兵由竹山咀登岸,袭击炮台,郑镇台正在堵击。一会儿乂报到王锡朋、葛云飞两总兵告急请援文书。裕谦瞧罢来文,皱眉自语道:“定海冇五千精兵,二位总镇总还可以把守!这里只冇四千兵,并无人将,若再分兵赴援,兵力更觉单薄,哪里守得住这个镇海要口呢?”虽如此想,但终究不能放心,即带亲兵出营,上城头了望,只见余步云把守的招宝山上,高扯白旗,不觉疑惧起来,暗想:“战时惯例,扯红旗为迎战,扯白旗为投降,难道余步云已经私下献了要口,投顺了英兵不成?”正在凝神思想,警报忽又到来,晓峰岭已被英兵攻陷,总兵王锡朋中弹身亡,部下溃散。裕谦接到这报,已惊得瞪口呆。忽见总兵谢朝恩急急奔来禀报道:“大事不好,竹山门业已失守,总兵郑国鸿力战身亡。”裕谦痛惜两员大将阵亡,不觉流泪,乂是挂念余步云一边的事,便向朝恩询问道:“招宝山为何高悬内旗呢?这必是余提督私下降顺了英人!所以高悬内旗。”正说到这里,又接探报,总兵葛云飞扼守道口街,英兵像潮水般冲来,葛总兵身先士卒,死命冲杀,双方相距越近,大家奋勇巷战,葛总兵提刀直入敌阵,斩英酋安突得,英兵稍退。葛总兵乘势奋勇追杀,拟抢救竹山门,不料来了许多敌兵、敌将,从斜刺里杀山,围住激战,以致葛总兵中弹殉国。裕谦听罢,放声人哭!一面飞章山奏,一面派谢朝恩率兵防守金鸡岭。

那镇海城全靠金鸡岭、招宝山为保障,所以朝恩奉命后,急率兵赶往金鸡岭。正在和英兵激战,忽见招宝山上已换了英国旗帜,不问而知,那余步云已甘心降贼。朝恩晓得人势已去,无可挽回,只好牺牲性命,争个青史流芳。打定主意,就带了数千名亲兵,连冲带撞,杀入英兵队里,力战身亡。英兵夺得金鸡岭,乘势进攻镇海城,城内官兵早已逃避一空,英兵遂得长驱而进,如入无人之境。那裕谦闻得警信之后,没了主意,逃入学宫暂避。及至英兵入城,便跳进学宫泮池中自杀,却被家人救起,背负出城,逃至余姚,方才气绝身死。由浙江巡抚刘韵珂,差官前往收殓,并据事入奏。清廷闻警,特授奕经为扬威将军,都统特依顺、侍郎文蔚为参赞,驰赴浙江防剿。一面调河南牛鉴为两江总督、粤抚怡良为钦差火臣,移驻福建分任南北沿海的守御事宜。奕经到了浙江,调兵造将,忙个不了。令总兵段永福、知州张应云,率兵山袭中波;令总兵郑国鸿及其子鼎臣,统率水勇,规复定海;知州王用兵出驻乍浦,遥为策应;奕经移驻绍关镇,为诸路接应。计策不为不善,无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诸命出师,那郑鼎臣率水师航海东渡,偏偏遇到大风,兵船颠覆了不少,帆樯多数损坏。只好回来修理。那王用宾孤军深入,行到定海附近,兵炮击火攻,一仗打得人畋而逃。那段永福与张应云招集了许多义勇,总想可以规复宁波,不料英兵司令巴尔克早已接到汉奸密报,便与査议定将计就计。佯为退兵他去,开放城门,诱敌深入。那段永福是个一勇之夫,哪里猜得破他们的诡计,见马探报告说:“英兵已经退出,个波只剩空城,且四门人开。”他信以为真,当即驱兵入城。不料伏兵四起,火弹如雨,亏得永福己尚未入城,官兵见已中计,连忙转身退出。一个已死在炮火中了。段永福只好收拾残兵,冋转东关镇请罪。同时慈溪守将刘天保、朱贵都是素来着名骁勇善战的人将,因欲立酋功,各率兵前去规复镇海。无如英兵城上架着火炮,见官兵来攻城,即开炮轰击,招宝山上的英兵也开炮相应,凭你刘、朱两将勇冠三军,究竟是血肉身体,怎挡得住两边的炮弹,只好退守大宝山。

那时英兵见占了上风,反来攻打,前队用数十尊抬炮轰击。朱贵父子下山迎敌,奋勇冲杀,双方肉搏。短兵相接,被朱贵父子砍死英兵无数。只吓得英兵纷纷倒退,同时把枪弹集中在他们分上。朱贵虽然勇猛,到底只冇两手两,在枪林弹雨中冲杀,哪能顾得周全,不料斜刺里一弹飞来,正中要害,翻身落马,可怜盖世英雄,竟死于无情炮弹之下。长子朱昭南见父亲中弹落马,拍马冲去。想将他救回,也被火队英兵围住。战死沙场。知县颜履敬,也驰入阵中战死。刘天保奔回长溪岭,请文蔚派兵往援,文蔚不应。英兵乘胜进攻,奕经逃冋杭州,也弄得一筹莫展。浙抚刘韵珂,奏保伊里布赴浙视师,清廷密谕奕经,注意防堵,皙勿出战。英将见浙省不发兵应战,遂移兵转略长江,截断南北交通,并向个波士绅勒索军费二十万元,英船方才退去。只留兵一千、轮船四艘把守定海。火队英兵却去攻打乍浦。

乍浦地方虽小,却是浙两门户,属嘉兴府管辖,有副都统长春、同知韦逢甲率兵五千名驻守。长春也是个忠勇上将,可惜营制废弛,部下尽是贪生老弱残兵,不堪应战,及见英兵舰列阵来攻,清兵早已吓得手忙脚乱,相隔很远,就开放枪炮,无的放矢,铅弹多落在海中,敌人毫无损伤。英舰故意缓行,等到清兵弹药用尽,枪炮声逐渐稀少,英舰立刻鼓勇拢岸,枪炮齐放。清兵有了枪炮,没有弹药,怎能抵敌,只好向后奔逃。英兵趁势登陆进攻,长春、韦逢曱登城督守,炮石齐下,击伤英兵甚多。正在竭力死守之时,城中忽然四处火起,长春料必冇汉奸内应,急率亲兵下城搜捕。哪知英兵望见城内火起,急架云梯登城。副都统长春连忙冋上城头,正遇一队英兵围住厮杀,众寡不敌,致受重伤,正拟刎殉国,却被亲兵救出,次日伤重身亡。同知韦逢甲亦和英兵力战殉难。在城文武官员眷属及男女百姓,同时殉难的共有七百多人。自从英兵犯浙,要算乍浦失陷,居民遭难最惨!

此时正值伊里布到浙,得报乍浦失陷,也觉吃惊!即抱定先礼后兵主意,派人赶到英舰上,求见司令巴尔克,要求他退兵,如其不退,莫怪用强,那时后悔莫及。巴尔克本无久占之心,乂见伊里布态度强硬,便答应撤兵,只索还俘虏十二名,次日就率舰队扬帆而去,转入江苏。驶近吴淞口,正遇江南提督陈化成率兵驻守。这位陈军门,夙具将略,忠勇冠时,原任厦门提督,因为江防吃紧,调守吴淞,到任得不多几日。那位江督牛鉴迭接镇海、定海的畋讯,也就移节宝山县督防。他是个不知兵法、无谋胆小之人,叫他掉文弄字倒是内行,至于攻守战争之事,一些儿也没有把握。现在听得英舰驶近吴淞,已吓得魂魄俱消,自己毫无主张,却把战守的责任,完全交给陈化成。

且说化成得报英舰来犯,即派部将把守东炮台,自己同总兵周世荣守西炮台,布置防务方竣。次晨,英舰已来攻打吴淞口。化成手执红旗,在炮台上指挥督战,双方开炮轰击,战够多时,不分胜畋,激怒了这位陈提督,走到最大的炮门后面,亲自瞄准,燃火开放。这一炮不偏不倚,那颗炮子,好像通灵的一般,直向英舰烟肉里钻去,暴雷也似地一声响亮,炮弹炸裂,全船沉没,官兵齐声欢呼!化成亲手连开十儿炮,轰沉大号英舰两艘。英兵吓得亡魂丧胆,不敢再攻西炮台,于是避过炮线,转攻东炮台。那时牛鉴在宝山城内,迭连接报陈提督亲自开炮,打沉两艘敌舰。他的胆子顿时壮了起来,便想到军前观战,博得个亲自督师的好誉。但这种胆小如鼠的东西,如何上得战场?故而他此一去,只弄得炮台失守,累及这位忠勇无双的陈提督为国捐躯。

要知详细情形,且待下冋分解。

同类推荐
  • 诚实可靠小郎君

    诚实可靠小郎君

    80后“房奴”贾峥景,意外猝死,穿越的一个金庸小说杂糅的世界之中,又会有何种奇遇呢……
  •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第九卷)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动物、植物、矿物、巫术、宗教、历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记载了许多诡异的怪兽以及光怪陆离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全书十八卷,其中“山经”五卷,“海经”八卷,“大荒经”四卷,“海内经”一卷,共约31000字。记载了100多邦国,550山,300水道以及邦国山水的地理、风土物产等讯息。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主要是对该书进行了解读。
  • 明朝时代上卷

    明朝时代上卷

    明朝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巅峰王朝,这里有成熟完备的政治体制——内阁,这里有颠覆农业文明的商业文明,这里有空前繁华的市井文化,这里有意志决绝的士大夫,这里有激烈辩论开放式的儒学思想,这里有孤独无助的君主,这里有为了命运抗争的底层人物。
  • 重生在女权世界的我不想出山

    重生在女权世界的我不想出山

    朝看日升,暮看日落。看山林演军阵,看云雾化龙蛇。:女权,女尊,小众故事:全文清汤寡水,愿者上钩。:重生在古代女权世界的我不想出山
  • 医杀三国

    医杀三国

    一个对三国只有些许了解的外科医生阴差阳错回到了汉末,成为了医圣张仲景的儿子。他想要医治这乱世,但最后发现要医必先杀!
热门推荐
  • 许你倾城时光致青春

    许你倾城时光致青春

    “倾城,我看见你跟曾熙拥抱了。”路景逸吃醋的看着面前的女生。“哦,我是在安慰他,怎么又吃醋了?”陌倾城放下手中的书,无奈的看着面前的男生,随后伸出手揪住他的耳朵。“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曾熙的醋你吃个什么劲啊,是不是又要冷战?”路景逸心虚的笑了一下,拿下陌倾城的手握在手心里,他才不要冷战,不行他要抱回来。被路景逸抱在怀里的陌倾城一脸笑意,不知道这个醋王什么时候才能不吃醋啊。...我这样的人不值得你喜欢。喜欢你是我做过最正确的事。...我回来了,许你倾城时光我一定会兑现的。我以为你会从我的世界里消失不见,幸好你回来了。我们再也不要分开。...感谢遇见,庆幸心动。感谢遇见,庆幸你还在。【1V1,深情醋王男主VS温和爱笑女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当时间罩着我

    当时间罩着我

    当被运气所抛弃,无所依,无所靠……当时间从河水中抱起了我,他就是我的依靠……小子,听好了!你是我罩着的!现在我要你,去把属于你的一切……拿回来!
  • 透视龙婿

    透视龙婿

    【透视龙主,无敌至尊!】十年前,魔龙殿少主秦浩因一场斗争失去一身本领,失去记忆,被人收养。十年后,他是遭人厌弃的上门女婿,为了钱而入赘洛家的将死之人!有一日幸得医仙传承,他绝境逢生,获透视眼,得不死身,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女婿,对不起,都是我不好!求求你不要丢下洛家。”“老公,以前是我错了,求求你不要离开我!”交流群:790,766,852
  • 那个世界的你好吗

    那个世界的你好吗

    凌哲接受使命依然来到未来,未来已经海洋化,而且神秘而又危险,可是因为依然而打破了未来平静的生活,未来变得很可怕。后来一向冷酷无情的凌哲喜欢上依然,不顾一切违背源的使命,保护依然冲破阻隔,但在这过程中,是很可怕的。最后终于回到了过去,开始了新的生活……“飞飞什么的也再也没有了!”依然脸色苍白的说。凌哲用大一号的手握紧她那冰凉的手,笑着安慰道:“可是你还有我啊!不管怎样,我都一辈子陪着你!”此文是作者的处女作,有什么问题或者我的哪个方面写的不好可以向我提出来,我会逐一改正!谢谢!
  • 穿越之痴傻三小姐

    穿越之痴傻三小姐

    千年等待换一世陪伴他替她撑起一片蓝天、为她舍弃生命。千年换得寒阳陌,深情痴情是他的专用。他说:“三生三世我有幸遇见你。”她说:“三生三世我能够喜欢你。”
  • 篡天意:废柴逆天王爷宠

    篡天意:废柴逆天王爷宠

    她与他,似天注定的缘分,她一朝穿越,似只为遇他。他为得她,千方百计,然而,天意弄人……
  • 蒲公英不曾吹过的季节

    蒲公英不曾吹过的季节

    你知道蒲公英的花语吗?这是她留在世间的最后的一句话你相信这的世上有鬼吗?我说我能看见鬼,你信吗?有时,你会发现比鬼更可怕的是人心。一个自称是蒲公英复仇者,在校园内掀起了一场复仇的风雨,同时也把死神少女卷了进来。隐藏在黑暗中的复仇者和被称为死神的天才少女直接的较量。这个季节里,再也不会有蒲公英吹过。
  • 快穿之凡女升级

    快穿之凡女升级

    伍缘本以为自己的一生就这么平凡的过了,可是却走上了不平凡的路,顺便收获了自己的爱情。
  • 目击天安门-(四)

    目击天安门-(四)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