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78700000013

第13章 数字语言中的灵魂

音乐语言是最纯粹的语言

关于上帝之言,我们并不缺乏,只是缺乏倾听,甚至是缺乏一种预备好倾听的状态。上帝之言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是神性家园的本体之说,上帝之言把我们从物化的世界移居于意义的世界。不要忘记大地是上帝用“说”的方式创造的,因此在人与上帝之间,存在着某种非文字、非说话的语言,一种只有人可以进入神圣家园的语言。神学的语言应该是这么一种语言,它不是提供我们对上帝的认知,而是对上帝的信仰。大概没有一种语言能像音乐语言那样可以增进我们对上帝信仰,我们猜想,上帝在创世时的“说”很可能是一种美丽的旋律,我们被造的存在分享着这种语言的神秘,人与上帝之间有着某种本体的“说”与“听”之间的亲缘。

基督言道成肉身的“道”不能与老庄的“道”混为一谈,基督言道成肉身成了上帝向世人直接的“说”,神性与人性的二一性向我们昭示永恒神秘之语言,我们当静谧于倾听的状态中,在基督成了肉身中,从马槽的婴孩哭泣声到十字架的沉默受难,上帝的声音以纯粹的语言向我们直扑而来。

音乐语言是一种纯粹的语言,一种经过提纯后的语言。音乐艺术使气质和心灵都获得了提升,比一般说话要来得深刻,比文字要来得动人,有种向人直扑而来,令人无法抗拒的感觉。在音乐那里,不是任何的“说”可以表达的情绪语言,如叹息、呻吟、咆哮,都一一获得了净化。日常语言是具体的,内容是有条件、有限度的。音乐语言则是抽象的、象征的、感性的,表现无限且难以捉摸的深情感动。

音乐语言的媒介和一般的语言是很不一样,它已超越一般语言可以表达的范围和界域,宛如数学般的抽象,接近于“纯粹”的神秘。神性的语言是作为最终的救赎之物惠赐给了我们,基督之言成肉身——返回神性家园的途径。

非语言的神学家

有人如此问道:这世界上还有比被钉十字架上的耶稣更感人的场面吗?可有比《马太受难曲》这阕音乐更能代表耶稣的悲情、更能阐述耶稣的受难吗?音乐史的确存在着许多以耶稣的受难为题材的作品,巴赫自己也写了另一阕《约翰受难曲》,但是比较之下,《马太受难曲》对耶稣受难的深刻描绘,关于人性挣扎的苦楚和神性救赎的恩宠,简直就是登峰造极之作。这阕音乐向人说了关于基督的神人二一性之言。

无疑的,巴赫是彻彻底底的宗教音乐家,他把一生的创作力都献给了上主。他留下的脍炙人口的《B小调弥撒》和二百首以上的清唱剧,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再也找不到哪一位音乐家可以与他相提并论的,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提到基督教音乐,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韩德尔(1685~1759)的《弥赛亚》,无外乎就是那句反复诵唱的哈利路亚(Alleluia)。韩德尔是典型的宫廷作曲家,所以他写的神剧特别强调华丽和世俗,在他的其他的作品中都可以意外的发现像Alleluia喊叫声的特殊节奏,比如他在管风琴协奏曲第三首里面一开始就是形同 Alleluia的喊叫声,所以在他的神剧里像泛滥式的使用,Alleluia已变成了他的代名词。在我们听来,韩德尔的作品显得既粗糙又轻浮,过于俗气且缺乏宗教音乐独有的那份庄严。作为路德教派的信徒,巴赫以音乐企求信仰,以接近天国的边缘,韩德尔则以音乐表达艺术,风格优于内涵,与信仰的深浅无关。

作为一名音乐家,巴赫的伟大无人会怀疑,但如果说巴赫是一位神学家,就有待商榷了。可是,问题不在于巴赫是不是一位神学家,而应该是我们究竟如何给神学下判断,如果他不是一位神学家,就不会在《这就是神圣的十戒》的圣咏曲中,把对位声部的动机,反复十次(同时像往例,以主调、下属调与属调的调性结构,表示三位一体),借此清楚地表现出音乐和十戒的完全一致。换言之,歌颂摩西十诫的合唱旋律,在曲中出现十次。颂赞三位一体的上帝的音乐,就经常以三拍子的三声部方式写成。《为圣诞节第一天演奏的清唱剧》里,巴赫特别应用像《旧约》犹太人象徵著完全数字的“七”——七天的创造、七个丰腴之年、七个饿荒之年,《新约》的原谅人七十个七次、十字架上的七言等等。巴赫没有给我们留下神学论著,但他的音乐里却给我们看到非语言神学的可能性,他用数字向我们谈论神学,一种可以经由与它的亲缘而进入信仰的语言,相比较一般神学概念的抽象语言,他的音乐语言虽然同样的抽象,但却不难懂。

《马太受难曲》中描述耶稣死后发生地震的部分,其描绘呜动的低音部音型,在歌词的对应下,则被区分为十八、六十八、一○四等三组音符群,这在《旧约圣经》的《诗篇》中的第十八、六十八及一○四篇中都言及地震一事。又,耶稣在最后晚餐中预言十二门徒中将有一位会出卖他,就在合唱的部分中,门徒一个接续一个问道:“主啊,是我们吗?”共重复了十一次,独独缺了一次,熟悉圣经故事的人一定知道那是做贼心虚的犹大。事实上,巴赫并不是媚俗地重复玩弄数字游戏,我们认为他已经把音乐中的数字提升为某种作为对上帝认信的语言、对基督的祈祷,例如他惯常的使用四十三个音符来表示“我们相信”,或用一一二小节来象征“基督”的概念时,他所指出的是一种身为祈祷的绝对者,而是并非为外人欣赏而作的。

音乐中的数字

巴洛克风格显见的特性是,华丽、复杂、藻饰、着重于超现实和雄伟宏奇,而且这些特性也都能彼此融会贯通。巴赫属于巴洛克风格的作曲家,他的和声技巧无与伦比,其力量表达和创发性令人愕然。四声部的和声,以及加上文字指示和弦的“数字低音”(figured bass)都产生于巴洛克时代,巴赫对“数字低音”(或称作“持续低音”)的拿捏,简直就像是天上才有的美妙乐章,巴赫把数字低音说成“是音乐最完美的基础,若以双手演奏时,左手弹奏著乐谱上的音符,右手即添加上谐和音与不谐和音,用如此美妙的和声来彰显上帝的荣耀。数字低音也像所有音乐一样,其目的除彰显上帝的荣耀和调适精神外,别无他图”。巴赫对于数字低音的戏用,可谓“神机妙算”。

巴赫在器乐曲中所表现的高度创作力及扎实的曲式结构,精湛的对位技巧和深沉宏巨的乐思,令人叹为观止。揆诸乐史,巴赫的准确性、必然性、智识及音符的逻辑结构顺序,简直无人能望其项背。巴赫相信音乐是神性的表达,他的确证明了这点。无论是经文诗、清唱剧、弥撤曲或受难曲,都给人强烈的宗教感受,除非是对基督教信仰的渊源和信仰背景与巴赫相似,不然是很难一窥巴赫音乐的堂庙的。不论任何一种艺术,都需要欣赏者和作者的心灵历程相互契合,认同感越强越能品尝其中三昧,像欣赏米开琪基罗或林布兰(Rembrandt)的画也是如此,他们的作品与基督教的信仰渊源是分不开的。诚如荀伯格(Harold C. Schonberg)所言:“人人可得《基督永眠黄泉》或者《B小调弥撒曲》所欲传达的讯息,但是唯有那些能够认同于巴赫当时的信仰和精神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欣赏其所代表的精神讯息,以及真正的宗教礼拜之精巧细致处。”

什么是音乐的内容呢?是情感。巴赫的音乐,所展现的就宛如没有肉体的天使一般,使人受宠似的捕捉到灵魂的实体。巴赫的音乐洋溢着浓烈的宗教情感,皈依音乐的国度,也就是奔向信仰的国度。听巴赫的音乐就不是听到巴赫了,而应该说是从巴赫那里听到了宗教带来的喜悦和满足。《马太受难曲》中当合唱唱出“何用这样的枉费呢?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救济穷人”这段音乐,巴赫的对位(episode)以密集的进入,特殊的是巴赫在此用三声部与单声部的对比,以及单声部的个别进入对位,是为一种多声部卡农(group canon)。这种音符对音符的出神入化,和声与主题的关系,不禁令人感觉到一股接着一股的无限静谧的波浪,像把人的灵魂牵引到永恒的抚慰和安息的境界,层层转进的历程正是灵魂得以洗涤和超拔的过程,在神与人之间,发出“求主垂怜”(Kyrie eleison)的祈祷。

巴赫以“信仰求生”,音乐是他通往永恒天国的门槛。生是苦恼之源,十字架上的基督表明了死对生的威胁,透过体会基督的死,是为克服死的恐惧,迎向永恒复活救赎的喜悦。“今天,你已和我们同在乐园”的宽慰,使生灵得以藉十字架上的耶稣之死来克服死的心境。“同在”的允诺是爱之光,爱是灵魂的实体,灵魂除非托付给不可见的爱不然则注定漂泊流浪在死的思绪不安中。如果说莫扎特的音乐,清楚的使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了解到所谓透明、非物质的以及对灵魂实体的憧憬等等;至于巴赫的音乐,既有“现在”的时候,也有“这里”的场所,它把“现在”和“这里”的日常给净化,进而再告诉我们什么才是这世界(“现在”和“这里”)的本质或实体,而什么不是。巴赫的伟大就在于他的音乐企图表现出转化的能力,一种超凡入圣的宗教性能力,把我们的灵魂带离消失的瞬间,进住天国永恒家园的安息。

巴赫执意于神奇的数字,以数字来传递神学的信仰,更恰当的讲,是与路德教派的音乐理论继承自中世纪的思想有关,虽然路德教派看重的是福音的布教胜于弥撒圣礼作用,但是,仍然认为音乐本质上是一种数学的秩序、声音,音乐语言无非就是呜响的数字。唯有在音的相互关系中,存在着所谓永恒不变的数字真理,这样的音乐才会被视为是有价值的艺术。哲学家莱布尼兹(Leibiniz)把音乐定义为“灵魂在不知不觉中数数目”,说明了神秘数学语言与神学信仰之间的微妙。

不是小溪是大海

一般学钢琴的人对“巴赫”这个名字并不会陌生,但是他不仅仅是为学生编写教材、作品中充满陈旧的复音音乐、非旋律的、难于理解的作曲家,诚如贝多芬所言,巴赫不应名为BACH(德语意指“小溪”的意思),而应该称之为 MEER(即“大海”之意),意思是说巴赫的音乐如大海一般的深不可测,具有无限的可能,其丰富和旺盛的生命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泰雷曼(G.P.Telemann)在巴赫逝世的第二年写下一首悼诗:“去吧!巴赫!你的风琴音乐已永垂,赞颂大师的荣耀属于你,你笔下每一页的音乐,充满了何等欢喜,引起时代的嫉妒与敬仰。”还有一句:“你的名声与没落无关。”

没有巴赫,这世界必然是索然无味,亳无感性可言。初次造访西欧,在伦敦期间观赏了一场古典音乐会,全场演奏的都是巴洛克音乐,自然少不了巴赫的作品。我们置身在古色的17世纪教堂建筑内,圣坛上的烛光闪耀着,小提琴和风琴的声音响彻耳边,使我们想到当年那些在德国莱比锡圣多马斯教堂朝拜上主的信徒是何其有幸,在礼拜的仪式中有缘直接听到巴赫所谱写的清唱剧,巴赫就是在1723年至1750年间任此间教堂的乐长一职。受难节前夕,我们的音响反复播放着《马太受难曲》,一是追思耶稣基督蒙难的十字架苦难,一是对巴赫这位伟大的音乐巨人致敬,反覆的聆听那些神秘数字究竟向我们昭示什么信仰的神秘。

听巴赫的音乐一定得在古老教堂中进行。从一般唱机放出的声音,即便是再好的音响仍然像缺少某种象征着信仰之域的神秘——圣坛、烛光、十字架、玫瑰花窗,更重要的还是只有在教堂氛围中油然而升的专注,那种来自心灵的专注——认信的专注——灵魂在不知不觉中数数目。

偶然加上必然就是奇迹

希腊哲学家、也是数学家的毕达哥拉斯言:弦音之中有几何,天体之间有音乐。神秘数学与神学信仰之间存在着微妙关系难以说得清楚。在数学方面卓然有成的人,大半都是具有神秘气质的,如毕达哥拉斯、巴斯卡、维特根斯坦、微依都有过神秘经验,我们认为数学与神秘之间的确存在着比我们所知道的还来得多的关联性,不但如此,那些想轻易的以逻辑或数学来否定神学的,很可能是数学还未念得很通。信仰被堪称作奇迹,就是偶然加上必然的结果,数学可能是介乎偶然与必然之间的。

在音乐史上,巴赫足足沉静了将近一个世纪,他重新获得重视,归功于当时才20岁的孟德尔颂(Mendelssohn,1809~1847)。1829年,孟德尔颂在柏林指挥400位演奏家成功地演出了《马太受难曲》,获得如雷的掌声。在浪漫派的狂热中的德国,巴赫的音乐苏醒复活,不是因为它是巴洛克曲风之故,也不是巴赫本人之故,而是《马太受难曲》感人的神学、美学。第一次演奏选在3月21日,这天正好是巴赫的生日,该场音乐会的出席人中有大哲学家黑格尔、神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诗人海涅等,我们好奇的是:何以这些接近于浪漫派的思想家会对巴洛克的音乐有兴趣,莫非吸引他们的又是神奇的数字。巴赫于1729年完成此曲,正好时隔一百年,1829年该曲重现,也开启了“巴赫复兴”(Bach Revival)之潮。我们不得不惊奇神奇“数字”的作用,正是如此,巴赫音乐与数字的关系有某种神秘,他的神学美学就隐藏在数字的语言中。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舒伯特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

    《民间文化与“十七年”戏曲改编》对“十七年”时期民间文化与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关系进行了细致描述和考察,并以此为研究语境、理论视野和写作支援平台,从“民间”的维度,对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戏曲改编的发生、发展、性质、功能等做了概括性的梳理,既有宏观的全局分析,又有引人入胜的个案探讨,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民间文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重大意义。
  • 课外雅致生活-伦勃朗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伦勃朗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是傅雷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现南京艺术学院)教学所用讲稿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着重介绍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大师及其名作,深入浅出地讲解其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书中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外,还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问,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 收藏兴趣热线

    收藏兴趣热线

    本书主要有关青少年收藏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邮票、玉石、奇石、陶瓷、书法、古玩、印章、烟标、火花等内容。
热门推荐
  • 影帝他婚后总在崩人设

    影帝他婚后总在崩人设

    今日头条:震惊,著名影帝时景深收工后在别墅私会疑似女友!上午南烟雨被扒出照片时……网友:我呸!妖艳白莲!下午南烟雨被扒出事迹时……网友:优秀的小姐姐,爱了爱了!记者会上,有人提问。“时影帝,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时景深对着镜头微微一笑,“时太太,能别抢我粉丝了吗?”关上门,时景深手撑着墙角垂眸对怀里的女人似笑非笑,“南编剧,潜规则我吗?”南烟雨:“……”汝听人言否?那年烟雨朦胧,南烟雨,你我皆不是路人。【甜宠文:傲娇宠妻影帝x呆萌仙气编剧】双洁1v1本书又名《影帝他总想被我潜规则》《论影帝的似海追妻套路》
  • 寻仙东方

    寻仙东方

    重生一世,我与世皆敌又何妨!上一世我没有成为仙人,这一世,我必成仙!重回苍穹两千年,历经劫难,寻仙东方,得道成仙,只为弥补前世的遗憾,此为我夏后羿之寻仙。小桑村,我来了,我不会再让你血流成河!宁海的师兄弟们,上辈子欠你们的我会还给你们!石塘的道友,再来一世,我助你们得道成仙!冷血,无情,妹妹,阿飞,我的兄弟姐妹们,我回来了。伪君子,恶魔双煞,九曜,魔姑,我的仇人们,我回来了。我要改变太多人的命运。我的嫦娥仙子,我回来了。苍穹纪年,两千年,我还没瞎眼,我还没有成为瘸子,我还没有那令人恐惧的峥嵘面容。
  • 妖孽少女伪少年

    妖孽少女伪少年

    她因为好奇贪玩,来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星球——地球,来到这里的学院,表面上读书,实际上捣蛋,收服了一个又一个学院,老师换了一波又一波。来到了“圣诺斯帝”后,遇见了他们,与他们发生了一系列事情,玩的不亦乐乎......不过,妈呀,他怎么也来了?!要她回去?!才不要呢,人家还没有玩够呢,怎么可以这么早回去呢......
  • 我命里缺金

    我命里缺金

    冉青一个三等丫鬟,本想这辈子就平平淡淡的种个草,养些鸡,凑合凑合就成。意外遇见许荆后,决定指挥许荆种草、养鸡,与他开开心心一辈子。古言小短甜文!为求大家和自己一乐!考究党慎入!前期日更!(21-24点)收藏加更!评论上10条加更!欢迎入坑!
  • 穿书后偏执大佬得哄着

    穿书后偏执大佬得哄着

    [1V1,又A又飒又怂的女主VS偏执病娇腹黑的男主]“晚晚,是你招惹的我,那就要招惹一辈子,你只能够接受,没有拒绝的权利。”“大佬,有话好好说。”“我这不是好好的说,嗯?”“……”苏夕晚看着男人慵懒优雅的把玩着手中的银针,银针冰冷的寒光,差点就要闪瞎她的眼睛了。…………穿书后,苏夕晚只想要平平安安的活着就好,于是就要远离男主,可是却不小心招惹到了不该招惹的人。渣渣们还偏偏要凑脸来打。“她在做什么?”“夫人在做正能量的事情。”“晚晚那么弱,要帮她。”“是,总裁。”“算了,我亲自去,看看谁敢欺负我的晚晚。”苏夕晚,“想要打脸的人,一个一个来,不服一起上……”这打脸多爽,她绝对不会心软的。本文主打甜甜甜。新文《宿主求您低调点》多多支持
  • 食品分析

    食品分析

    本书重点介绍了食品工程的基本书由上、下两篇组成,上篇为理论部分,共16章,分别介绍分析化学基础知识、采样和样品制备、pH与可滴定酸度、水分测定、灰分分析、矿物质的测定、碳水化合物的测定、膳食纤维的测定、脂类的测定、蛋白质与氨基酸的测定、维生素的测定、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农兽药残留分析、热分析和流变学分析及现代仪器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下篇为实验部分,共15个实验,主要介绍了对应上篇所述成分的测定。本书可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乳品工程等相关食品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作为各类食品从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 祝铁心传奇2

    祝铁心传奇2

    天鉴宝剑重出江湖?聚贤庄一战之后究竟如何?此番的天鉴宝剑又该引起什么杀戮?还有没有一文宝刀能够将其克制?更多精彩,尽在祝铁心传奇2.
  • 镇狱魔仙

    镇狱魔仙

    岁月亘古,哪有不朽神话,任你神功通天彻地,亦敌不过岁月的侵蚀。唯有夜空中那片永远璀璨的星河依旧耀眼。
  •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成果,有很多的表现形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体现为文化的积累。本书选取了其中经典的一部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了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