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30500000004

第4章 “邓幺妹失踪”案(3)

几十年后,我的孙子问我当年为什么远离家乡,选择“南下”。我笑着回答,我想要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一个人高贵的灵魂必须拥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年轻时,我读过法国着名思想家帕斯卡的名着《思想录》,他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我想,人的生命犹如芦苇一样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折断。但在芸芸众生之中,人有比其他生物更高贵的东西,那就是我们拥有一颗能思想的灵魂。

在侦破邓幺妹失踪一案中,我领悟到世间没有什么能与人的灵魂媲美的东西。我钦佩那些具有高尚灵魂的人,鄙视那些麻木不仁甚至丧失人性的“异类”,同时也为自己的灵魂醒着倍感庆幸。

初冬的康城地区常被灰色的厚云蒙住,从早到晚,老是一个样子。郊区的冷风比城里更刺骨。层层有序的梯田蓄着水,远远望去,像一块块明亮亮的镜子。虽然没有下雪,但路上、枝头间都打了一层厚厚的霜。

第二天,我们驾车前往邓招娣家中。刘正穿得很奇怪,上身套件黑色的皮夹克,脚下蹬着一双锃亮的马靴,嘴里却叼着一根老长的旱烟杆,一副“中不中西不西,土不土洋不洋”的怪模样。更有意思的是,我的公开身份是专案组的领导,刘正是我的助手。实际上,整个专案组的刑侦工作都由老刘负责,我充当他的助手。

我知道,这样做是鉴于刘正的历史问题没有解决,暂时不能担任领导职务。我尽量地适应老刘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后来这种刑侦风格影响了我的一生,我继承了老刘的衣钵。

红旗林场附近有几个小村寨,都散落在群山环绕的坝子上。这种坝子中部低平,土层厚,水源好,适合耕作和居住。邓招娣家就是坝子上一处坐南向北的四合小院。

韩福祥是一名优秀的基层民警,他对歇马镇方圆几十里的人文地理了如指掌,说起来如数家珍,让我佩服不已。

韩福祥指着邓家小院说:“这以前是当地土豪与情人私会和冬季圈猎的宅院,宅院里是人间乐园,有的是吃不尽的大米白面,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宅院外是人间地狱,穷苦善良的佃农们一年忙到头,仍旧吃不饱,穿不暖。解放后,土豪被政府依法镇压了,这处宅院也充了公,一直搁置无人使用,直到林场成立后,这才分给护林员邓泽松。”

与城镇不同,在这样严寒的日子里,村民们没有待在热被窝里,而是老早就扛着锄头,领着一家老小到地里忙碌去了。土改后,只要有农村互助组的地方,就会听见欢快的笑声,只要有笑声的地方,就会看见忙碌劳作的人群。虽然寒气逼人,但每一个农民身上都冒着热气,他们毫无怨言地种田、修渠、打坝,庄稼人难以相信,自己梦中想过的、整日向神灵祈求的幸福生活,现在竟然变成了现实。苦日子终于结束了,土地的仆役成了土地的主人,光景一年比一年好,生活有了奔头。

整个坝子寂静无声,隐约地听见很远的地方传来一声公鸡啼鸣,给灰蒙蒙的天地间平添了一丝睡梦般的阴郁。远远的,我看见院子门前站着一对老人,他们就是邓泽松夫妇。

红旗林场场长袁刚是复员军人,他拉着邓泽松的手说:“邓大爷,这位是省城公安厅的谭同志,他专门来替您找出幺妹的下落。”

邓泽松老两口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不停地磕着响头,嘴里说着:“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啊!您老一定要为我们做主啊!”

我浑身的血一下子涌上了脑门,眼睛湿润起来,低声说:“老人家,使不得!使不得!您这不折杀我吗?快起来!”我心里一阵发酸,慌忙搀扶起两位老人。可邓泽松死活也不起来,他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老泪纵横地说:“谭同志啊!您一定要帮忙找到幺妹啊……我那苦命的娃……”没等我回话,邓泽松长叹一声,昏厥过去。

大家急忙将邓泽松抬进屋内,手忙脚乱一番之后,老人家这才缓过一口气,他睁开双眼,拉住刘正和袁刚的手,浑身颤抖地哀求道:“首长,我家幺妹……才十六啊……十六岁的女娃儿,多乖啊!不经人说,就会挑水做饭,不经人教,就会读书识字……前些天,我还和她妈商量着,准备送她去学校读点书,做个文化人,莫像我一样,老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呜呜呜!是哪个挨千刀的,短命的!把她藏起来了嘛……呜呜呜!我的幺妹……我的女哟!”

刘正劝慰道:“老人家,您放宽心!只要幺妹活着,我一定将她找回来。”

他并没有将下文吐出:若真的出了事儿,一定将凶手绳之以法。我知道老刘体谅邓泽松的心情,他不想让这位饱经岁月磨难的老人再次流泪。

刘正示意袁刚安抚一下邓泽松,领着我和杨瑾开始在屋内巡视,韩福祥和李东海等人则在附近的河流、沟渠边查找线索。

邓家堂屋不大,除了供奉观音菩萨的神龛外,就只摆得下一张吃饭用的方桌。

邓大娘跪在神龛前,半闭着眼睛,念念有词:“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求您老人家显显灵,救救我那可怜的娃儿吧!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求求您老人家了……”

我望着这位虔诚求佛的老人,她满头的银丝,历经沧桑的皱纹布满了脸颊,眼角间饱含着两颗亮晶晶的热泪,却久久没有坠下。我想,那是邓大娘留给幺妹的,只有等女儿平安归来,老人才能安心地滴下这泪珠。因为,泪珠与女儿一样珍贵,她的泪早已流干了。

堂屋旁的两间卧室都敞开着门,一间是老两口的,一间是邓招娣的。我走进邓招娣的卧室,里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四壁角落没有一点灰尘蛛网。地面用拖布清洗得亮灿灿的,让满脚泥泞的我有些不好意思下脚。雕花的桌椅板凳用手绣的花布罩着,窗户的白纸上还贴着几张红色的窗花,床头挂着一串雕刻的葫芦,可见邓招娣是一个极爱干净又心灵手巧的人。

“哎呀!她还看书!”

杨瑾拿起床头搁置的一本小说,发出了惊讶之声:“天啊!她竟然能读懂这样的书。”

这是苏联作家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所着的《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的中文译本。书里有很多字邓招娣是不认识的,旁边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些同音字,且错别字居多,可以体会她阅读时的艰辛和对知识的渴望。邓招娣写的那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字,让我感受到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农村女孩子的痛苦,这种痛苦不是来自物质而是精神,是由于知识的贫乏而给邓招娣所带来的伤害。

是啊!她十六岁了,胸腔里跳动着一颗羞涩而敏感的心,她渴望与同龄人一样,体面地坐在教室里读书识字,她希望自己同林场里的工人一样,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每月领到一份薪水,然后在工资单上漂漂亮亮地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不仅是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要证明她邓招娣不比别人差,她想生活得更有意义。

扉页上一行字写得整齐漂亮,刚劲有力,没有一个错字: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人来说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我默念着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陷入沉思:邓招娣是一个苦命的女孩。解放前,她在地主家当丫鬟,受尽折磨和屈辱。天没亮就爬起来干活,地主老财稍不如意,就用鸡毛掸子和烟签子没头没脑地毒打招娣。寒冬腊月,邓招娣睡在柴房里,连一床遮体驱寒的被褥也没有,一双脚长满了冻疮,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好不容易盼到了解放,邓招娣翻身做了主人,本该好好地享受幸福生活,人却不见了踪影,她到底在哪儿?她是否还活着?倘若遇到不幸,是谁如此心狠手辣?我不愿往坏处想,只希望邓招娣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她去游玩了,或是迷了路……但,作为一名侦查员,理性必须战胜感性。可我是人,有情有义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瞬间,我带着矛盾的心情,瘫坐在椅子上,拿着那本小说发呆。

“他们是?”刘正拿起一个相框,指着里面的人问袁刚。

“邓招娣的姐姐邓来娣,姐夫罗更生。小两口在镇上开了一家小铺子,卖点日用品、白酒什么的。”

“妹妹出事了,怎么不见他俩的身影?”

“嗨!来过,又走了,说妹妹成仙了,叫父母大可放心。”袁刚将刘正拉到屋外,低声说,“要说都是一个娘肚子里,6Tf11.04咋跑出这么天悬地隔两个人出来?

幺妹招娣勤快上进,凡是乡下姑娘应该做的事,砍柴割草,喂猪放羊,纺纱织布,生火做饭,洗衣缝补,她都是一把好手。前不久,参加完扫盲班学习的幺妹,还主动向团组织靠拢,想加入共青团。再看看大妹来娣,全然一个猪八戒投胎下凡,好吃懒做,别说粗活路做不来,连细活路都是个半路出家的‘现世宝’。现今是新社会了,这女子倒好,大字不识一个,整天和镇上村里的神婆仙姑打成一堆,信鬼神拜菩萨,活回去了!只因为她脸蛋子长得漂亮,嘴巴会说,嫁了个好男人,不然,真不知谁会娶她。”

“你说的是那个叫罗更生的男人?”

“对!罗更生是一个外来户,解放前来到歇马镇,听说是重庆人,家里本是做小本生意的,不料碰上一群溃败的散兵游勇,爹娘被匪兵打死了,房子被一把火烧了。罗更生好不容易捡了条命,跟着马帮跑货为生。有一次,罗更生随马帮跑到咱们这儿,病倒了,老板扔下他走了。幸亏邓泽松一家悉心照顾,才得以复原。病好了后,罗更生便用积蓄在镇上开了家小铺子,娶了邓来娣为妻,在这里安了家。小伙子是个老实人,来娣平日对他凶巴巴的,三脚都踹不出个屁来。可人孝顺!懂得知恩图报,待邓家老人如亲生父母。”

正说着,院里走进一个三十来岁的矮个男子,他头上缠着白头帕,身上的棉袍到处是补丁,手中拎着一包糕点和两瓶曲酒,一看就是忠厚老实的山里人。

“场长,您也在啊!我爹我娘呢?”这男子毕恭毕敬地对袁刚说。

“更生来了,他们在屋里,刚才还惦记你呢!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袁刚笑着答道。

邓泽松起身拉着女婿的手说:“更生啊,你看……你看……幺妹不在了……”

罗更生安慰道:“爹,别说这些丧气话。幺妹是大富大贵的人,不会有事的。她要是回来了,我一定好好照顾她,要上学咱出钱让她读书,要学手艺,咱找最好的师傅,改年寻个好婆家,来年给您二老添个孙子哩。”

邓泽松抹了抹眼泪:“更生,有你这句话,爹就放心了。哎!苍天有眼啊,来娣对你那样凶,你还像过去一样对我好。本想有个儿子,老天爷让我生了俩闺女,现在菩萨显灵了,送了个儿子给我。更生啊!”

罗更生低头答道:“爹,都是一家人,不说这些生分的话。您老人家对我有救命之恩,不报答您,那我罗更生算什么?再说,幺妹真如杨神婆和朱瞎子说的那样,成了仙,那是咱邓家的福分,她莫非还会忘了您们二老的养育之恩?放心,放心!好日子在后头哩。”

“更生,来……来……”袁刚将罗更生招呼到跟前。

罗更生笼着袖子习惯性地蹲在地上,从口袋里摸出一张小纸片,又从烟布袋里捏了一撮烟叶,熟练地卷了两根烟棒,一支奉给袁刚,一支塞进自己嘴里。袁刚对我们说:“这小子烟瘾大,用旱烟杆抽,他觉得烟锅太小,抽两口就完了,麻烦!还是用纸卷着抽解恨!”

罗更生冲着我们傻傻一笑,他替袁刚点烟时低声问:“场长,有事您老人家发话就是。”

“谁告诉你幺妹成仙了?你咋乱说这些封建迷信的东西呢?前几天才批评了你,今天又搞这些旧社会的东西。”袁刚狠狠地瞪着罗更生,轻声责备道。

“村寨里的人都这么说,我……我……”罗更生像霜打了似的,低着头,声音越变越小,不时用袖口在额头抹汗。我感觉他是个胆小怕事的人。

“你!”

“更生,你是亲眼看见邓幺妹成仙的?”刘正止住正要发火的袁刚,笑吟吟地问。

“是我老婆看见成仙的幺妹,也在梦中见过。这是邓来娣亲口给我讲的!”

“哦?邓来娣见过成仙的幺妹?说来听听,袁场长不会责怪你的,就当咱聊天胡吹。不碍事!不碍事!”

“幺妹真是玉皇大帝的八仙女?那你攀了个天庭亲戚,算得上半个神仙喽!”我笑着插话道。

“幺妹不是八仙女,她老人家是九尾狐仙!”罗更生面带神秘,压低声音说,他眼睛骨碌骨碌地四处张望,仿佛天机不可泄露,生怕招来杀身之祸。

“九尾狐仙?《聊斋》中的狐狸精?”刘正问。

“首长,可不敢乱说,可不敢乱说!九尾狐仙是神仙,不是什么妖怪。这话倘若被狐仙听见,那会惹来血光之灾的。邓招娣是九尾狐仙,这可是我老婆亲眼所见,人家杨神婆问了太上老君的。”

“当真?”

“那还有假?前天,我家来娣同杨二姑,就是村子里有名的神婆一路去后山庙子拜佛许愿,希望幺妹早日归家,平安无事。归家途中,她们在竹林中歇息,气还没有喘匀,就听见林子里有人说话。这时,一阵冷风吹过,来娣看见不远处飘过一个身穿古装的女子,再细细一看,竟然是妹妹邓幺妹。还没等来娣开口,幺妹就说,凡人邓来娣,见了九尾狐仙,还不下跪叩拜。来娣听了慌忙下跪叩拜,耳边一直回荡着幺妹的声音,姐姐,姐姐的喊着。过了一会儿,又是一阵狂风四起,林子里升起一片仙气,狐仙起驾走了,来娣同杨二姑这才醒悟过来,追到前面一看,真是又惊又喜。”

“看见狐仙了?”我急切地问。

“不是。惊的是刚才狐仙出现的地方,原来是一座坟园,矗立着十几座前人的坟墓,坟头的招魂幡不停晃动,枝头的乌鸦一阵乱叫。荒郊野岭的,你说吓人不吓人?喜的是在地上看见一个银镯子,原本是幺妹佩戴的东西,你们说奇怪不奇怪?幺妹随身戴的手镯子,为什么会到了荒郊野外的坟园呢?当天夜里,杨神婆请了太上老君附体,问了个究竟。老君说,幺妹是狐仙转世,现今人缘已尽,要离开凡间去仙界修行了。”

“杨二姑真有你说的那么神?”刘正问。

罗更生眼睛一鼓:“首长,那是自然!人家叫她活菩萨!不是我说二姑像菩萨,她的法力确实很高。她会请神,会画符。前几年,村里一个猎户从几丈高的悬崖上滚落下来,把脑壳都撞破了,连脑髓都流了出来,人们把他抬到杨二姑跟前,哪个还敢信这人能救活?哪里晓得,杨二姑不慌不忙地端出一碗清水,画了一道神符,含水一喷,请太上老君下了凡。就一顿饭的工夫,那受伤的猎户就好了,跳起来,一趟子跑到山里杀了只獐子,用来谢杨二姑的救命之恩。您老人家说,这法力该多大?不是老君关门弟子还会是谁?”

忽然,一阵寒风掠过,附近的鸟群惊得四处乱飞。哗啦一声,屋顶上几块悬吊的瓦片被吹落在地,摔得粉碎。罗更生连忙下跪,念着我们听不懂的咒语。一时间,整个邓家院落的气氛冰凉而窒息。

“看来是狐仙来过啊!幺妹这丫头当了神仙,架子就大了,也不下来打个招呼!”刘正调侃道,我们听了不由得笑了起来。大家固然不会相信这种说法,但都想为什么邓来娣会遇到这种事儿,她这么刻意地制造妹妹成仙的气氛,到底居心何在,莫非招娣的失踪与她有扯不断的牵连?

这时,林场保卫科长蔡志刚领着几个民兵大汗淋淋地跑过来,对袁刚说:“场长,不好了!不好了!邓来娣和杨二姑又在搞封建迷信活动了,她要成仙,闹自杀!”

“什么?你说什么?”袁刚一脸怒气地问。

同类推荐
  •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

    《一里一里的阳光》是作者出版的第二本小小说集子。这本集子由亲情、言情、都市、荒诞、百姓、校园、市井、官场八个部分组成。该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创作、发表的70多篇作品。该书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这里面有哭也有笑,在哭与笑之中,读者可以理解作者的用心良苦。
  • 我是猫

    我是猫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的代表作,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作者继承了日本俳谐文学和西欧讽刺文学的传统,运用风趣幽默、辛辣讽刺的手法,对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进行揭露和批判。这部作品是以一位穷教师家的猫为主人公,以猫的视角观察人类的心理。以猫的视觉为座轴,结构上,由插话式的细节片断构成全篇,有种小说的散文化特征;语言上刚柔兼用、雅俗并举、声色俱艳。这是一只善于思索、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又具有文人气质,但至死也没有学会捕捉老鼠的猫。
  • 跟孤独的人说说话

    跟孤独的人说说话

    十年之前,刚成年的魏家孪生兄弟在街头解救被醉鬼家暴的女人,不意突变为无力回天的命案。弟弟身陷囹圄,哥哥愧疚之余,大学毕业后远避日本留学,两个家庭就此崩溃。十年之后,弟弟出狱,哥哥新婚在即,指向真凶的警告却相继离奇出现。告发者、复仇者悄然而至,魏家上下陷入日日夜夜的煎熬,隔阂渐渐变成鸿沟……魏家人该如何面对罪与罚的拷问?如何面对人伦的撕裂?如何才能得到救赎?
  • 战狼花

    战狼花

    这是一部写给男人看的铁血传奇,却写了一个不可复制的野性女人的“凶残”故事。和狼一起长大的狂野新娘,洞房夜只带了两样东西,猎枪和红肚兜上绣着的温柔小狼。日寇血洗村镇,没了爷们的“狼女”扯下红嫁衣上绣着的“小狼”图案,缝于义旗上拉起民间义勇队,在血火年代悲壮演义“狼性”女人和八个彪悍男人的战争故事。她手起枪落,冷酷精准,让武士道狙击手触之崩溃;她刀光一闪,出手迅捷,让对手闻风丧胆;她血洒战场,枪炮声中爱情之花悄然绽放。解放后,一位曾南征北战的“小狼”倾慕者追忆:其实她不是遭受了国破家亡的“母兽”,而是孤独守望爱情的战狼之花。
  • 警世通言·肆

    警世通言·肆

    《警世通言》描写了宋、元、明三代的市民生活,表现了他们在封建黑暗势力统治下所遭受的迫害以及他们的反抗斗争。爱情描写在《警世通言》作品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一般都能反映当时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妇女的不幸遭遇。其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最高成就。《警世通言》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作品,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强调临财不苟得,《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另如《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道德观念。但《警世通言》中有不少作品如《老门生三世报恩》、《陈可常端阳坐化》等,是鼓吹封建道德和宣扬宗教迷信的。这表明,即使是一些优秀作品之中,也往往夹杂某些落后的思想成份,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
热门推荐
  • 邪王追妻:梦里相思太妖娆

    邪王追妻:梦里相思太妖娆

    她是世界顶尖的杀手,一朝穿越,却沦为被人嫌弃的废材。被人虐待致死,还被嫌弃晦气!好,我会让你们知道,到底谁才是废材,到底到底什么才叫晦气!某腹黑男笑得一脸得意:“本王的丫头可解气了?是不是该...嗯?”“你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某女装傻。某男欺身而上:“丫头不懂,来,本王教你。”“唔..."
  • 折花录

    折花录

    因为兄弟,因为女人,他误入江湖这情与错的纠葛……六扇门、锦衣卫、东瀛伊贺忍者、江湖散侠……究竟谁的刀更快?柔情似水的江南女子,遇见了,究竟是不是一个美丽的错误?谁人千杯不醉,可举杯邀明月,煮酒论英雄?谁人宝刀出鞘,无与争锋?江湖,既然已退不出,就莫再回头……
  • 叶荨短篇集1

    叶荨短篇集1

    在抉择之间,选择了永爱;在永爱之间,选择了来世。只是,还有来世么?当然,没有了。她们,做了永远的传说。在这里没有来世,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这只是一个开篇而已,我会另外开坑的!
  • 邪圣重生

    邪圣重生

    经历了一世痛苦与磨难的任逍遥,获得了再活一次的机会,重新回到少年时代的他,又拥有了无上的功法,将会开启怎样的神奇?拯救亲人,留住爱人,痛踩仇人,让前世的一切不幸与不爽,全都烟消云散。而我,要成为星空下的最强者!
  • 升龙座

    升龙座

    别人靠速度制胜时;他已领悟七星步法。别人拿着上品名器时;他已手握神器冰魄。练体通脉,武技剑法;精气真气,印章神奇。寒冰宝座,升龙座,千奇百怪寻觅中。剑师,刀客;天赋武者,体术武师;还有神兽幻化,也有暗袭强人,包罗万象亘古中。前一世的嚣张狂妄,让他落得身死魂灭。可神奇灵珠又使他重生少年之时。带着消失的记忆,踏上寻找记忆的练武途,他会再次循着前世的痕迹落得身死魂灭?还是逆天改命,书写一段不朽传奇!
  • 北宋佞难当

    北宋佞难当

    这是一个发生在北宋赵祯年间的故事,路小娄作为一个21世纪的‘三好’青年却意外穿越到了这里,为了完成原本“吃好、喝好、玩好”的三好愿望,路小娄开始了新的‘平凡’之路。做唐宋九大家?太累、不干;跟包青天唱“智斗”?算了,怕死;跟回鹘、大理、辽、西夏、吐蕃搞贸易?那个……骆驼和马怎么骑?总之,伟人说的好:困难是有的,就是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不过路小娄的心思还是挺灵光。人生迷茫了?就去人多的地方转转,哪里人多就去哪儿,准没错。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永生者的歌

    永生者的歌

    一桩凶杀案,带出一串惊天秘密,却也成就一对佳偶,这一生,我不负你。。
  • 薛仁贵征东

    薛仁贵征东

    本书内容大致以薛仁贵的生平为经线,以他征东的事迹为纬线。薛仁贵本来是一介平民,应募投军,被埋没在火头军中,虽屡立奇功,但是他所有的功劳,却被奸臣张士贵的女婿何宗宪冒领去了。后来经元帅尉迟恭侦查了很多次,才水落石出。因此,张士贵被治罪,他被封为平辽王,征东的故事就告一段落。
  • 陈家沟

    陈家沟

    历史与现实,爱情与家庭,传奇与故事,土匪与官场,无不道出本书的独特之处,这就是全本《乱世民清陈家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