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9300000005

第5章 在波恩的爱情和友情

1791年的11月,贝多芬与宫廷的其他三位音乐家兰兹、朗博、辛姆洛克一起去阿雪芬堡拜访当时非常著名的钢琴家艾比·斯图加。艾比·斯图加为他们表演了自己所特有的、愉快而明朗的曲子。贝多芬听得入了迷。在艾比·斯图加表演完以后,贝多芬请求他让自己试着弹奏一会儿。艾比·斯图加发现,贝多芬所弹的变奏曲是自己喜欢和熟悉的、并且是他认为最难演奏的曲子。贝多芬还弹奏了许多其他的变奏曲,并即兴加入了一些新的内容。

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温情和良知开始表现出来。他喜欢沉思。尽管环境对他的思想有所影响,但是他理想化的意念却一定要获得一些确切的、认同的回应。他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地成长。他需要有人来拓展他的认识空间,而不是在一个小圈子中打转。

贝多芬开始扩大自己的交友范围,并将交友的时间延长,朋友们所具有的特点都极大地丰富了贝多芬的心灵,他汲取了更多的精神营养。友情的滋养,使贝多芬渐渐改变了害羞的性格,并极大地扩展和充实了他的才能和智慧。我们曾经说到,由于弗朗兹皇帝热爱艺术的原因,波恩已经变成了音乐的海洋。当地的居民经常举办一些有特色的艺术活动:音乐演奏会、诗歌朗诵会、哲学讨论会……贝多芬积极热情地参加了这类集会,并结交了许多的新朋友。他和蔼的态度、得体的衣着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好感。贝多芬很快就发现自己已经被波恩那些有修养的音乐家、艺术家所看重。

贝多芬在出席这类活动的时候,常会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兴奋:他自己在激情四溢地演奏,而将陪奏者置于一边,并以个人演奏的特征而即兴发挥成一首极为美妙的旋律……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地喝彩和掌声。

在贝多芬的生命中,有两个家庭对他的影响很大。其中一个就是冯·勃朗宁夫人家。这个家庭中有四个孩子,这四个孩子中需要一提的是艾兰诺拉。因为从十五岁时开始,贝多芬就开始教艾兰诺拉学习弹钢琴。

贝多芬在家中尽职尽责,他尽力保护年幼的弟弟妹妹,让他们尽可能地在无忧无虑中度过。

贝多芬家庭生活的许多转变都是他们的房东——冯·勃朗宁对他们悉心照料的结果。

冯·勃朗宁在二十七岁的时候,即1777年失去了丈夫——伊迈纽·冯·勃朗宁——他是在一次宫廷失火中丢掉性命的。由于那时的消防设施还很落后,所以大火一直没有被扑灭。烧到第二天夜里,伊迈纽眼看就要烧到宫廷机要文件室了,就和一群市民志愿者去救火。但在救火中,一堵烧红的墙坍塌了,砸在他们的身上,无一幸免。年轻的冯·勃朗宁夫人带着四个年幼的孩子生活着。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并没有感到孤独。她的哥哥亚伯拉罕·冯·凯利舒是波恩的一个牧师,他常去她家;她将丈夫的兄弟洛朗士(也是一位牧师)介绍给了凯利舒。他们很快就变成了朋友,而他们两人的品德都十分的高尚。

贝多芬十分愿意和他们相处。韦格勒写道:“贝多芬很快就变成了冯·勃朗宁夫人家中的一员了。不仅白天常和他们在一起,有时在晚上也会和他们愉快交谈。他在这里觉得自由、轻松和快乐。洛朗士牧师以最浅显的句子来读荷马和柏露泰舒的诗给孩子们听,贝多芬这时也会交叉着手、静静地听着,似乎想从中学习到什么……”

这一段时间,贝多芬的生活格外地愉快和充实,他还汲取了许多知识营养。他对文学的认识逐步加深,知道并了解许多的散文和诗歌,他开始尝试创作一些短歌剧,还能用德文讲述席勒、莱辛、莎士比亚或谢立丹的戏剧。

当时,贝多芬还担任管风琴师聂费的助手,并跟随他学习音乐。聂费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他足以成为贝多芬在品德上崇拜和学习的楷模;他也是一位拥有多方面天赋的音乐家。他扩大了贝多芬的艺术视野,使贝多芬熟悉了德国古典艺术的一系列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并巩固了贝多芬对崇高目的的理解,坚定了他的信念。他又是一个言辞风趣的人,经常引导贝多芬以游历的方式来结交朋友,增长见闻和积累知识。

贝多芬在波恩的十年中(1782—1792年),他的创作还处于一种尝试期,其作品大都是些小型的钢琴曲、重奏曲、歌曲等。这一时期,可以说他正经历着学习音乐知识、积累生活感受与心理准备的过程。在这一时期,贝多芬广泛接触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作家、音乐家,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受到了“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而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意识又给了他更多的启发,使他的世界观获得了一种可贵的、阶段性的进步,让他有了这样的意识:深信人类平等,追求正义与个性自由,憎恨封建制度的压迫。

在这段时间中,贝多芬并不是特意营造“浪漫”这一种意境。他的音乐创作风格和作品演奏技巧是趋向于诗一般的热情,旁人很难用语言进行描绘。正是有着这种浪漫的情感,他的作品才异常闪亮。他有着让人不可思议、强大的内在力量。看到一个题目,贝多芬能够立刻领悟。他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就懂得了荷马的光荣业绩,了解了莎士比亚辉煌人生的奥秘,看到了歌德善于为自己辩护的个性,把握了他们伟大的人格特征并将其融会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中。

冯·勃朗宁夫人十分爱护贝多芬,把他看成了自己的孩子,让他在自己的家里感到极大地自由和愉快。受到这种影响和感化,贝多芬有时也会对女性表现出兴趣。冯·勃朗宁夫人只比贝多芬的母亲小四岁,由于注重健康和保养,所以冯·勃朗宁夫人看上去依然十分年轻。

冯·勃朗宁夫人会尽可能提供贝多芬所需要的一切。这对于生活一直艰苦的贝多芬来说无疑是非常幸福和幸运的。因为在十七岁的时候,贝多芬还时常地将自己关在想象中,而当他得不到某种适当的解释时,他就会发很大的脾气。对于父亲轻贱母亲的行为,贝多芬是不能原谅的。母亲去世给他的心灵留下了创伤和阴影,如同浓雾一般。他总是对别人说起自己的伤感和忧郁,即使是对他深爱的人也不例外。

当贝多芬从对音乐的陶醉转入沉静的思索时,冯·勃朗宁夫人就会温柔地说上一句:“看,老脾气又上来了。”这个简单的、被重复了很多次的动作让贝多芬终生难忘。冯·勃朗宁夫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使贝多芬终生受益。辛德勒在贝多芬回忆录中写道:“到后来,他仍称冯·勃朗宁夫人家的每一个成员为保护神;同时还记得冯·勃朗宁夫人无数次劝导他的愉快情形。”

随着年纪的增长,贝多芬的爱情也如期而至。由于冯·勃朗宁夫人家经常有贵客来访,贝多芬也就有机会和年轻的女士见面。他常被她们美丽的容貌所吸引,于是他改变了少言和怕羞的习惯,经常主动、风趣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在韦格勒的记述中,贝多芬恋爱以后的热情十分地高涨:“他热爱蒂洪娜丝小姐和韦思特·荷尔特小姐的程度,从年轻时一直延续到成年。贝多芬总是在渴望着爱情的到来,并愿想尽一切办法得到它,但往往事与愿违。”

蒂洪娜丝是艾兰诺拉的好朋友,她从科隆来到波恩,准备在冯·勃朗宁夫人家住一星期。韦格勒说:“她极为美丽、活泼,肤色很柔和,受过良好的教育。她非常喜爱音乐,且声音十分的悦耳。”贝多芬经常陪着她。蒂洪娜丝在回科隆前,曾经为贝多芬唱了一首悲哀的小曲,以表示他俩分离的苦楚:“远远超过她内心所能忍受的程度。”蒂洪娜丝的离开给贝多芬带来许多惆怅,但是后来蒂洪娜丝却和一位科隆的军官恋爱了。

而韦思特·荷尔特小姐是贝多芬的钢琴学生,一位宫廷退休参事的掌上明珠,她有一头长而黑的卷发。兰兹说,贝多芬对于韦思特·荷尔特的爱是“疯狂”的,但在1790年,她却和一位男爵结婚了。

后来,贝多芬又追求一个地主的女儿科舒,但同样是无果而终。而贝多芬和艾兰诺拉看起来十分的自然:师生之谊、年龄只相差两岁,足可以使双方都有进一步地表示,但是这段爱情依然以失败告终。

在移居维也纳时,贝多芬和艾兰诺拉发生了争执,甚至使得他与冯·勃朗宁夫人家的关系不得不宣告破裂。而其中的原因却是今人仍无法弄明白的。后来,在冯·勃朗宁夫人的调解下,艾兰诺拉和贝多芬的关系曾经和好,艾兰诺拉还送了一条丝围巾作为和好的礼物给贝多芬。贝多芬也深感懊悔,写了一首变奏曲给她,并写道:“当这条由你亲手织成的围巾送到我手上时,这让我感到极大的惊异。它使我从悲哀的情绪中惊醒了。它让我感到极度的欢乐,它使我回忆起往事。而你宽大、仁慈的态度使我感到羞愧。我没有想到你能再次记起我。噢,假若你能够看见我昨天为了这件事而受到的打击的话,你一定会责备我是夸张了。我坦白地告诉你,我能够出现在你的记忆中使我感到十分的难过。我的朋友!我已忍受太多了,现在仍在忍受着这难忍的苦楚——失去你们的友谊。我将不会忘记你及你的母亲,你是如此的忠诚;我知道我的过错和你对我的感情!”

但是这一次两人的感情却没有维持多久。在某一天,当贝多芬在维也纳再次见到冯·勃朗宁夫人和艾兰诺拉时,双方的情绪十分紧张。后来,人们才知道,贝多芬对此十分悲伤。他突然觉得自己不应当受到她家的恩惠,便说了一些比较失礼的话,但等到他察觉到这些时,已经晚了。他的某些言语在真诚的友谊面前是难以得到宽恕的。尽管他在初到维也纳的第一年里是如此骄傲。此刻,他才真正地发觉了自己的错处:对性情优良的人缺乏忠实的情感,尤其是对艾兰诺拉这样的女性。为此,贝多芬曾经向艾兰诺拉表示了忏悔和内疚。他给她写了一封信。信是这样开头的:“我最美好的朋友艾兰诺拉:维也纳,1793年11月2日。我在维也纳住了一年了,但只收到过一封信。然而,我是时常想念着你的。我常常跟你谈话,涉及你的家庭,但大部分的时间中,我的头脑无法安静,而我正需要安静。之后,就发生了那场可怕的争吵,我不应该将那种生硬态度表现出来。我怎样才能改变以前的那种不良态度?它与我的性格是矛盾的。环境上的许多隔阻,使我们之间有了很大距离。我想,这完全是因为我们谈话时过于客套,所以才不能真正地修好。你和我都相信自己是被对方所说的真理而征服了。虽带有一些怒意,但我们被骗了过去。你那温驯而自信的性格对我而言的确是一个保证,而你则是一定能宽恕我的。”

在波恩时,贝多芬有很多身份显耀的朋友。弗朗兹皇帝对他的天赋也特别地赞赏。当宫廷钢琴师告诉大家将有贝多芬的音乐会时,便立刻就会听到众人的喝彩。有着奥地利血统的华尔特斯坦公爵也十分喜爱这个青年。1788年6月17日,弗朗兹皇帝在他的办公室工作完毕后,让人送了一架钢琴到温萨尔加沙的一间小屋里去,他想经常听听贝多芬的演奏。华尔特斯坦也经常送钱给他花,因此贝多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1792年,贝多芬去维也纳时,华尔特斯坦公爵又请求皇帝允许贝多芬不因离开职位而停领薪金,这样才使得贝多芬在举目无亲的维也纳避免了受冻挨饿的威胁。

1790年,海顿应邀前往英国访问,返回途中路过波恩,便小作盘旋。海顿被邀请到歌德斯堡参加了皇家音乐会。贝多芬在这时将他所写的一首圣歌拿给海顿看,海顿颇为震惊。经过短暂的思考,海顿决定收贝多芬为学生。这正是年轻的贝多芬求之不得的。他希望从海顿的身上学到更多的音乐艺术的精髓,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华尔特斯坦公爵看出了贝多芬今后的发展方向,他在离开波恩时,曾让一位朋友向贝多芬转交了一张留言,叮嘱他以后应做的那些事情:“亲爱的贝多芬:你应当到维也纳去实现你的抱负了……经过海顿的教诲,你再找一个适当的合作者,有了这些人的热心帮助,你将从海顿的手中接过莫扎特的精神。你的忠实朋友华尔特斯坦于波恩。”

贝多芬是在1792年11月离开波恩前往维也纳。贝多芬当时的想法是,在维也纳学成之后,再返回波恩,在波恩的音乐界担任一个领导地位,但是,他始终都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1790年的贝多芬已经心怀远大的目标,他将开始灿烂而曲折的音乐人生。

同类推荐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 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国

    慈禧:一个外国记者眼中的大清帝国

    慈禧太后,大清晚期的实际掌权者。她从“辛酉政变”到逝世,总揽同治、光绪两朝军政大权长达47年,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女人。其一生,接楔着中国近代最具风云的时代动荡。站在新旧交替的转折点上,历史将慈禧太后推上了前台,在深刻而无奈的现实面前,她别无选择。本书以外国人的视角细致剖析了慈禧太后主导的全部重大政治事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清末风雨飘摇、江河日下的哀情时代,真实又生动地刻画出慈禧矛盾的性格和坎坷的一生。
  • 曹操

    曹操

    本书对曹操一生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与重要战役给出了一个历史学家的解释与剖析,澄清了诸多坊间的误判;清晰地刻画了曹操一生的几大阶段,厘清了三国历史发展的脉络,使读者豁然开朗;展现了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生存的历史时空以及活动于此时空中的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对三国时代割据混战的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有精当的分析。
  • 王蒙自传—九命七羊

    王蒙自传—九命七羊

    王蒙是八九十年代中国作家最具魅力的人物之一。他不像平民作家那么单一,也不似先锋派艺术家那么孤独、超然。他身上折射着太复杂的因素:政治的、文化的、艺术的……从五十年代的“右派”作家,到自我放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从新时期文学的精神突起,到上任文化部长的要职;从自动退居到逍遥地以写作为生,四十年的岁月沧桑,使他成为共和国文化变迁史的一个标本。《王蒙自传》记述了王蒙的传奇人生。本书为第三部,回忆了1989年至今王蒙的一些经历,其中包括推荐诺贝尔文学奖人选和推荐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等争议性的事件。
  • 一代名相狄仁杰

    一代名相狄仁杰

    狄仁杰倾自己的毕生之力苍生、社稷效命,呕心沥血。而也正是在狄仁杰这类栋梁人物的鼎力支持下,武周一朝得以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当然,一代名相狄仁杰最为后世所称道的,是他不竭的努力和奔走,终于使曾被武则天篡夺了的李唐王朝能够顺利复国。可以说,狄仁杰的许许多多的功业和行为都足以昭彰后世。那么,就让我们进走本书,领略他的风采、破解他的为官为政之道,从中汲取和借鉴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御兽狂妃:王爷求扑倒

    御兽狂妃:王爷求扑倒

    (穿越、异能、玄幻,女强男强1V1)一个21世纪身赋异能,高冷腹黑的金牌特工;一个将军府胆小如鼠,由嫡被降的庶女大小姐;当她穿越成她。自以为是的太子,嫌她,弃她;转身一变,群倒石榴裙下。同父异母的妹妹,骂她,打她;一颗毒药,送你半身不遂。强者之魂,毅然崛起。一挥手,秒杀无数;一跺脚,万兽臣服!世人说她太疯狂,她笑世人看不穿……。
  • 魔渡世人

    魔渡世人

    魔有如何,佛又如何,我若心正,魔道又何妨?
  • 我在超神学院做教官

    我在超神学院做教官

    讲述一个劫失败的人,机缘巧合下进入超神学院宇宙的幸福生活。不种马
  • 噬魂武演

    噬魂武演

    公园2793年地球发现其他星球未知生物在因谈判破裂发动全面战争
  • 撞到校草王俊凯

    撞到校草王俊凯

    早起撞到人;到班级发现竟然是同一个班级;晚上下楼接闺蜜,上楼时得知是邻居。看唐若淅怎样和王俊凯玩转校园……(PS:六岁只有星期六、日能更哦,别催,么么哒)
  • 异界玩家宗门

    异界玩家宗门

    穿越八荒世界,征战四面八荒。上古神器九州鼎,联通末法地球,引地球玩家开发、征服八荒之地。………………开局都是弟弟,人手一个修仙系统。
  • 忽如一夜竹马来

    忽如一夜竹马来

    龙家三少爷6岁时候从外面捡回来一只小包子,从此那只黏人的小包子便赖在龙家不走了,一住便是十年。谁都知道三少爷对那黏人精疼爱入骨,怕是当成了童养媳养着,但是就在小包子16岁那一年她突然离开龙家,从此了无音讯。传闻龙家三少爷为此心痛欲绝,从此不再近女色。三少表面:”既然当初决定离开就不要再见了。“三少内心:“当初离开明明是你的错,为什么不来哄我,为什么?”傲然:离开一时爽,追夫火葬场……作者默默吐槽:“傲然宝贝,你什么时候追过你家竹马了,明明是他一直在默默保护你。”
  • 再见已经不再想念

    再见已经不再想念

    年幼时光,我们都曾认为以后要为自己活着,但岁月却教会了我们,生活常常在甩我们耳光,无奈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奈后我们不知道往哪走。
  • 商人言灵

    商人言灵

    “有人花了大价钱的,我是生意人,有钱拿的事情,我怎么会不做呢?”每一次,言灵都会说这句话,但信或不信,怕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吧,完成生意,再接下一个生意,如此反复,没人知道她这样过了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