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6800000011

第11章 詹森的《格拉迪沃》中的(10)

“长期以来,我已经习惯于死亡了。”(90[第21页])“对我来说,你应该送遗忘之花。”(出处同上)在这些话中,已表现出她后来在与他的谈话中所发出的责备的前兆。在后来的责备中她把他比作始祖鸟[32]“某人为了复活而去死,无疑只有考古学家才会这么做。”[37]她最后这一番话是在他的幻觉被澄清之后说出的,仿佛要对她的模棱两可的话提供一个解释。可是,在下面这个问题中,她又紧接着用了一次象征手法“我感觉我们以前似乎像这样共同用过餐,大约在两千年前,难道你不记得了?”(118[第26页])这里,佐伊用历史的过去替代童年以便唤醒汉诺德的记忆,这种用意表现得明白无误。

可是,《格拉迪沃》一书中为何对模棱两可的语言表现出如此强烈的偏好呢?我们觉得这件事绝非偶然,而是该故事所设前提的必然结果。它与妄想的双重决定异曲同工,语言本身也成了症状,产生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妥协。显然,疾病的这种双重原因在言语上比在行为上更容易被觉察。由于言语材料具有柔韧的特点,当言语所包含的两种意图都可以用同样的词汇表达出来时,我们面前便出现了所谓的“模棱两可”。

在对妄想症或类似精神错乱进行心理治疗(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的过程中,可见此模棱两可的语言出自病人之口,医生把它视为持续时间最短的新病症。有时医生发现他们自己也在使用此种语言。这样一来,医生本想传达给病人意识理解的意义,却被病人用潜意识的方式理解了。根据经验我知道,模棱两可的这种作用很容易引起反应迟钝的人的强烈反感,并造成严重的误解。可是,无论如何我们这位作者在他的创作中用一定的篇幅对发生在梦和妄想中的典型特征进行描述,是很有道理的。

(第四章)

佐伊以医生的姿态出现,这一点我已经说过,引起了我们新的兴趣。我们很想知道,她在汉诺德身上实施的那种治疗方法是否可以想象,是否甚至可能,以及作者对幻觉消失的条件所持的观点是否与他对妄想产生的条件所持的观点一样正确。

在这一点上,我们无疑会遇到一种意见,这种意见否认作者所提供的病例具有如此普遍的兴趣,并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存在提出质疑。持这种观点的人会说,在汉诺德的幻想对象:想象中的格拉迪沃,向他表明他的所有假设都是错误的,对他所有感到疑惑的事情进行了最自然的解释——例如,她是如何知道他的名字之后,汉诺德别无选择只得放弃他的幻觉。这很可能成为故事的合乎逻辑的结果。但是,姑娘既然顺便向他表示了爱,作者为了满足女性读者的愿望,让他的故事以美满婚姻结束,从而让故事增色不少。然而,相反的意见可能继续说,与故事主题更贴近也更有可能性的结局应该是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在他的错误被指出以后,友好地道一声谢,然后离开了那位小姐,并提出他拒绝她的爱情的理由是,他感兴趣的是用青铜或大理石制成的古董女人,而且最好是真品,因为他照样可以去抚摸她们,可是要他面对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中的姑娘,他却不知所措。这种意见会坚持认为,作者把一个爱情故事随意地贴到了他的考古幻想故事上。

在否定这一观点的可能性的同时,我们首先注意到汉诺德身上变化的开始,并非仅仅表现在他放弃幻想上。与此同时,或者就在他的幻想消退之前,他身体里一股对爱的明确的渴望已被唤醒。其结果自然是,他向那个他从幻想中摆脱出来的姑娘求爱。我们已经强调指出,在他被压抑的性欲导致他做了第一个梦后,他曾借用一系列的借口和伪装在幻想中想了解她的“身体本质”,对她与男情人拥抱产生忌妒,同时还涌起一股强烈的男性操纵本能。作为这一点的进一步证据,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他与格拉迪沃第二次会面后的那天晚上,一个活生生的女人第一次打动了他的恻隐之心,虽然他仍旧囿于先前对那些新婚度蜜月的情侣们的恐惧,没有认出该女子是位新婚娘子。然而,第二天早晨,他偶然目睹了那姑娘与被他当成是她兄弟的人之间的亲密行为,吓得他赶紧退了回来,仿佛打扰了某种神圣的行为。他对“爱德温与安吉琳娜”的嘲笑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对生活中色情的一面心生崇敬。

因此,作者将幻想的消除与对爱情的渴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为求爱这一必然结果做了铺垫。他比评论家们更了解幻觉的基本特征。他知道,爱欲的某种成分与抵制爱欲的某种成分相结合,形成幻想。他让那位医治汉诺德疾病的姑娘对汉诺德幻想中的东西十分敏感,并乐于接受。正是由于这一认识才使得她决定致力于对他的治疗;只因她确定了自己被他所爱,她才肯承认对他的爱。她的治疗措施包含从外部还给他从内部无法实现的被压抑的记忆。但是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没有考虑患者的感情,如果她对他的幻想的最终解释不是“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爱我”的话,那么治疗就不会有任何效果。

作者让佐伊用作治疗她童年朋友的幻想症的方法,与布洛伊尔医生和我本人于1895年介绍到医学界的治疗方法十分相似——不,是本质上的完全一致。从那以后,我一直在致力于这种疗法的完善工作。这种治疗方法,布洛伊尔首先为其取名为“宣泄法”,而我则喜欢称之为“分析法”,用于治疗患类似于汉诺德幻想性精神紊乱的病人。它包括把因某种情绪被压抑而生病的患者的潜意识东西,在某种程度上引入意识中来,正如格拉迪沃对汉诺德心中被压抑的他们童年关系的记忆所做的那样。实际上,格拉迪沃比医生更易于完成这一任务:在好几个方面,她都是做这项工作的理想人选。医生对病人的经历一无所知,对病人身上发生作用的潜意识东西缺乏清醒的认识,所以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他必须动用一种复杂的技术辅助他工作。他必须学会从与病人的有意识交往和沟通中,引导出其潜意识究竟是什么东西,学会发现隐藏在有意识的言语和行为背后的以假象出现的潜意识内容。然后,他才能像汉诺德在故事结尾时,把“格拉迪沃”重又解释为“伯特冈”一样,解开谜团。当根源被找到后,精神错乱也就消失了。“分析”,同时也就是治疗。但是,格拉迪沃的治疗程序与分析心理治疗法的相似之处并不局限于这两点上——调动被压抑的内容进入意识状态及以解释为治疗手段。它还延伸至被证明是整个变化的基础的手段——感情的唤起。类似于汉诺德妄想性错乱,在学术界我们习惯称之为“精神性神经症”。这种病每一例都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本能生活部分被压抑,或者我们稳妥一点说,是性本能部分被压抑。在每一次试图把潜意识被压抑的病因导入意识的努力中,相关的本能因素便被唤起,与压抑的力量产生新的冲突,只是在最后的结果上与他们妥协,并常伴有强烈的反抗。如果我们将众多的性本能因素都归在“爱”的名目下,那么,这一治疗过程是在爱的回归中完成的。这种回归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被治疗的症状就是“压抑”与“返压抑”的早期冲突的沉淀,它们只能在同一激情的新的潮汐的冲击下才能得到稀释和洗刷。每一次精神分析治疗都是努力解放被压抑的爱的尝试,这种被压抑的爱在患者生病时仅能从症状中找到一个狭小的发泄口。的确,这种治疗方法和《格拉迪沃》的作者所描述治疗过程的一致性,在下面这个事实上达到高潮,那就是精神分析法唤起的激情,不管是爱还是恨,总是选择医生作为它的宣泄对象。

恰恰是从这里产生了两种疗法间的区别,这一区别又使格拉迪沃这个例子成为医学技术无法达到的一个理想范例。格拉迪沃能够对患者从潜意识步入意识状态的爱情付出回报,但是医生却做不到这一点。格拉迪沃本人成为早期被压抑的爱的对象,她立刻成为被她解放的爱情的理想目标。医生曾是个陌生人,他必须努力在治疗之后再次成为陌生人。他常常感到为难,不知该怎样劝说被他治愈的患者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已恢复的爱的能力去爱一个人。对照作者给我们提供的这一以爱治病的例子来指出医生在常规行医时所采用的手段和类似的技巧——这些已非我们这里的任务范围。

现在轮到最后一个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已经不止一次地避开了。[参照第43和54页]我们对压抑、对幻想和类似的精神错乱的起因、对梦的形成和解释、对情欲生活所起的作用、对治疗精神错乱所使用的方法的观点,与普通的科学观点相去甚远,更不用说与那些自信的受过教育的人的观点有什么相同了。如果使得作者构建了这个我们将其当作一个真实的病史进行分析的“幻想”的洞察力也属于知识的范畴的话,我们就应该好奇地去了解一下这一知识的来源是什么。我们的行业里有一个人——我在文章开始时提到过,他对《格拉迪沃》中的梦以及它们的诠释很感兴趣[参照第9页注脚]——他向作者提出了这样一个直接的问题,即他本人是否懂得他书中所包括的这些科学的理论。作者的回答,正如人们所预料的,是否定的,并且有些粗暴。他说,他的想象孕育了《格拉迪沃》,他很喜爱它。如果有人不喜欢它,可以不去读它。他很自信,他的作品实际上多么地受读者喜爱。

作者的否认很可能还不是这一点。他可能全盘否认了我们指出的他所遵循的有关规则,他还可能否认我们在他的作品中觉察到的所有创作的目的。我并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只剩下两种可能的解释了。或许,我们自编了一套可笑的解释,赋予一部单纯的艺术作品作者本人尚且不知的目的。这样也就再次揭示了:找到一个人正在寻找的东西、洞察一个人头脑里的想法是多么的容易——在文学史上再奇特的例子都有可能找到。现在,请每一位读者都来决定他是否能够接受这一解释。当然,我们自己持另外一种观点,另一种可能性。我们的观点是,作者可能对这些规则和目的一无所知,所以他才那么坚决地否认。然而我们发现他的作品中所需的科学知识应有尽有。或许,我们各自用不同的方法,从相同的渠道获得知识,研究同一课题。我们俩的结果的一致性,似乎表明我们俩的研究都是正确的。我们的研究程序包括对别人的异常心理过程作有意识的观察,以便能够引导出并确定它们的规律。显然,作者的操作程序与我们不同。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头脑中的潜意识上,他倾听它的可能性发展趋势并给予它们以艺术的表达,而不是用有意识的批评来压制它们。因此,他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了我们从别人身上获得的认识——潜意识活动遵循的规律。但他无须陈述这些规律,甚至也不必清晰地意识到。由于他的智力宽容,它们被融入他的创作之中。我们是通过分析他的作品发现这些规律的,正如我们通过真实的病例发现这些规律一样。可是,我们似乎必须面对如下结论:或许作家和医生两者都以同样的方式错误地理解了潜意识,或许双方都理解正确了。这一结论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大的价值,因为这个结论,我们很有必要运用医学精神分析的方法来研究詹森在《格拉迪沃》中描述的妄想和梦的形成与治疗。

我们似乎可以到此结束了。但是,有心的读者会提醒我们,在文章开始的时候,我们曾断言梦代表着欲实现的愿望,但我们未曾为此提供证据。我们的回答是,我们在上述篇幅中所描述的可以说明用“梦是愿望的实现”这一简单模式来涵盖我们对所有梦的解释,是多么牵强附会。不过,这一断言是成立的,就《格拉迪沃》中的梦而言又是容易证明的。潜隐的梦念——我们现在知道它们的意思了,其类型可能是最多的、最杂的。在《格拉迪沃》中,这些梦中的想法是“日间的残迹,是清醒生命中心理活动中未被注意和未加处理而遗留下来的思想。但是,若要把它们发展成为梦,还需要得到愿望(一般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合作。这是形成梦的动力,而“日间”的残迹则是梦的材料。在诺伯特·汉诺德的第一个梦中,两个愿望互相竞争,争当这个梦的动力。其中一个愿望其实是可以进入意识状态的,而另一个则属于潜意识,是从压抑中逃出来的。第一个愿望是希望自己在公元79年那场大灾难中作为目击者而亲临现场,这在任何一位考古学家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这一愿望不是作为一个梦而是真正实现的话,那么作为一个考古学家还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另一个愿望,梦的另一个制造者,带有情欲的色彩:这个愿望可以粗鲁、不十分完整地表述为当他所热爱的姑娘躺下睡觉时,他希望在她身边。正是对这种愿望的排斥使其变成了一个焦虑梦。构成第二个梦的动力的愿望可能不太明显,但是,如果我们还记得它的变形的话,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们描述为带有情欲色彩的。这种愿望是,被他所热爱的姑娘俘虏,接受她的愿望、屈从于她——因为这样一来,我们才能把它称为潜藏于捕捉蜥蜴背景之后的愿望——事实上,这是一种被动的、受虐的愿望。第三天,做梦者打了那姑娘,好像他是受相反的情欲意念所驱使……但是我们必须在这里打住,否则,我们就会真的忘记汉诺德和格拉迪沃仅仅是作者想象的产物了。

同类推荐
  • 爱情纪

    爱情纪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个永恒的话题。宋人经先就曾云:“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本书是著名情感专家苏芩情感诊室以接收到千万情感“患者”真实案例整理而成,书中梳理出了当代都市男女常常会遇到的99种情感难题,并有针对性的开出99张必备的情爱秘方。每一个案例都真实记录了一段灵魂相交的心灵战栗和绝望爱情,每一张秘方都能引发读者的深层情感共鸣和心灵复苏,被网友誉为“当今都市男女情感成长必备的枕边书”!如果你正遭遇情感的困扰不可自拔,本书应该对你有所启迪。
  •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

    《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团结协作精神》针对青少年朋友当中存在的厌学、耐挫力低、不适应集体生活、处事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帮助青少年朋友走出困惑,身心得到良好发展。
  • 心理健康九年级(下)

    心理健康九年级(下)

    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是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 实用心理学(Ⅱ)

    实用心理学(Ⅱ)

    本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从形形色色的心理效应、两性心理、婚姻家庭心理、职场心理、电影·心理学、心理测试入手,从几十个常用心理效应的积极面与消极面出发,介绍了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 舌尖上的心理学

    舌尖上的心理学

    洞悉中国式饭局社交智慧,在觥筹交错间读懂人心。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选择什么食物、饮品意味着不同的性格;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说什么话,可以显现出其心理特点;一个人在吃饭时候的身体语言,可能有独特的暗示……通过这些“密码”,你可以读懂一个人。
热门推荐
  • 冥婚:真实惊悚

    冥婚:真实惊悚

    关于所谓的冥婚,也就是给死人娶亲我们称之为冥婚或者阴婚。冥婚的说法在民间更是广为流传,至于冥婚是否存在现在依然成了一个谜。本故事为你讲述一个有关冥婚和乡村土葬的轶闻。放暑假陪女朋友回老家的大学生卓然,一次偶然却碰到了流失已久的冥婚,更揭开了这古老的阴婚的神秘面纱之谜?原来阴婚的背后都是一场......
  • 珠玉词

    珠玉词

    《珠玉词》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的传世词作,其词承南唐冯延已词风之“俊”,又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语言明净清丽,融思于情,抒情含蓄柔婉而富有诗意,流露出词人对人生的眷恋和相伴而生的惆怅之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便是第一境界,而“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 混在地球的魔法师

    混在地球的魔法师

    爷爷去世之前,把祖上传下的传家宝给了刘闲让刘闲没想到的是,传家宝居然是神器,而他的祖上,是一名牛逼哄哄、登顶法神的穿越者他继承祖业,成了一名混在地球的魔法师,于是炼制药剂、铭文附魔、占星看命……无所不能"是的,我无所不能,因为我是魔法师,站在老祖宗的肩膀上!”
  • 恋exo的精灵公主

    恋exo的精灵公主

    写给所有想和自己本命恋爱的行星饭,主角随时都可能换,只要在书评区评论自己本命就有可能让自己的本命做男主展开虐恋(作者本命吴亦凡)
  • 蛟凤

    蛟凤

    她是魂穿镇国大将军孙女的现代人,上一世她是孤苦伶仃,身患心脏疾病,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病美人。这一世她要活的逍遥自在,跟随祖父征战沙场,鲜衣怒马,本以为她可以如此过一辈子,谁料想世事无常,祖父诡异战死,君王急招她入京,赶尽杀绝,她为自保圣殿上请婚嫁与身体残废最不受宠的九王爷。婚后,两个骄傲的人从质疑,冷漠,权谋到拼死相救,后来才知道他们本就是一类人,为保护这万千子民愿不折手段堕落成魔。官场奉维,皇位诡斗,江湖纷争,这尘世间万千纷扰在他眼中都抵不过她鲜衣怒马回眸一笑。沙场权谋,宫闱诡秘,后院争斗,这尘世间心魔腌臜太多在她眼中唯有那少年温润的笑容。
  • 重塑之光明

    重塑之光明

    地球逐渐停止运行,人类重新团结在一起共同寻找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 忍受是生活的一半

    忍受是生活的一半

    媳妇被气死后,他也想一死了之,正当他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时,忽听见了敲门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初中有梦梦璃传奇

    初中有梦梦璃传奇

    初中,是新生活的开始。他,为一代巅峰。没有什么武力值爆表,他只不过广为涉猎。在路上一步步留下脚印,去结识一位位真心朋友,演绎着一腔腔少年热血,书写出一个个光辉奇迹。就从这里起步吧。
  • 弈天者也

    弈天者也

    世间有儒道、佛道、武道...大道三千偏缺剑道,修士万千,有儒修、佛修、武修...偏不许有剑修,可我莫从谦是一名剑客,傲然剑骨安能折腰,若天不许剑出鞘,那我便剑指苍穹与天狂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