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20100000035

第35章 李世民的功臣良将(4)

十二月,吕崇茂军在那么多人的打击下,最终抵抗不住了,只好向宋金刚求援。尉迟敬德和寻相随即被派往夏县援助吕崇茂,并与吕崇茂内外夹击,大败唐军,这次唐军可真是损失惨重,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全让尉迟敬德逮到。李渊认为既然硬的不行就来软的,随即派人前往招降吕崇茂,谁知姓吕的早有降意,还表示要除去尉迟敬德作为礼物来求取信任。要说尉迟敬德消息也灵通,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听到风声,来了个先下手为强杀掉了吕崇茂。

在尉迟敬德的钢鞭之下大唐军队节节败退,李世民怎么看得过去?就在尉迟敬德、寻相击败唐军准备回浍州的途中,李世民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在美良川(今山西夏县北)截击尉迟敬德军。因为事出突然,尉迟敬德也没有什么心理准备,被唐军杀了个措手不及,大败而归。不久,尉迟敬德、寻相率精骑秘密前往蒲坂(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求援事前投奔刘武周的原隋问东守将王行本。真是冤家路窄,李世民又盯上了他,亲自率步骑3000连夜从小路赶到安邑(今山西运城东北安邑),截击尉迟敬德、寻相军。尉迟敬德这次败得更惨,除自己与寻相只身脱逃,手下人全部被唐军掳获。唐将独孤怀恩也乘机逃走,因为当时独孤怀恩就打算反唐自立,在狱中曾将此事告诉了唐俭。独孤怀恩逃回后,又奉命攻蒲坂。唐俭听说后,唯恐独孤怀恩叛唐,便跟尉迟敬德说要写信告诉李渊这件事,没想到尉迟敬德竟然很爽快地答应了。李渊看到信之后核查此事,很快就除去了独孤怀恩。由此可以看出尉迟敬德当时就有归顺唐朝的心思了。

武德三年即公元620年四月,跟大唐军队僵持半年的宋金刚眼看就要吃不上饭了,不得已向北撤兵。李世民一看机会来了,随即率军跟踪并且打败了宋金刚军,饥肠辘辘的宋金刚军战败,宋金刚无奈只好率余部2万精兵退守介休(今山西介休)。后来,冲破包围,狼狈逃脱了。这之后,刘武周损失惨重,在中原再也混不下去了,于是放弃并州(今山西太原)逃亡突厥,后来,很“荣幸”地被突厥杀了。剩下尉迟敬德收拢残余部队,坚守介休。李世民慧眼识英雄,知道他勇武出众,于是派遣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前往招降。尉迟敬德通过这场战争,更加清楚地看清了李世民的为人,而且,自己原先就有归顺唐朝的心思,于是就和寻相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县)二城降唐。

李世民多次与尉迟敬德交手,从尉迟敬德连连击败唐军的事实来看,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员猛将。李世民惜才心切,更是爱才心切,所以见到尉迟敬德来降,高兴得是忘乎所以,好酒好菜地款待他。不仅如此,李世民还给了尉迟敬德不低的官职,封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八千人(就是一同在介休投降的那些)。不光如此,对这些降兵降将也不做任何防范。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的过分信任引起了唐军众将的不满。

后来,寻相跟一些原来的将士趁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的时候逃走了。于是就有人开始怀疑尉迟敬德也会逃跑。行台左仆射屈突通与尚书殷开山还建议李世民干掉尉迟敬德。李世民没有答应,后来,单独找了尉迟敬德谈话,还拿出一些银子给他。说如果他要谋反,这些银子可以作盘缠。当时尉迟敬德没有表态,但是却在第二天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对李世民的忠诚。

不善言辞的回报

九月二十一日,李世民带着五百骑兵巡视战场。结果,无巧不成书,在魏宣武陵遇见了带领着大部队的王世充。此时正在给王世充打工的单雄信很想在自己主子面前露露脸,就挥舞着槊直奔李世民而来。说时迟那时快,尉迟敬德大喝一声,就把单雄信从马上刺了下来。单雄信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只好退下阵来。

俗话说得好,憨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尉迟敬德如此武功高强而且不要命,谁敢跟他玩命?王世充的将士直吓得往后退。尉迟敬德正好趁机护卫着李世民杀出重围。后来,二人意犹未尽,又回去杀了个痛快,两个人如入无人之境。后来,屈突通带着大队人马赶到,收拾了这拨人。尉迟敬德活捉其大将军陈智略,杀敌无数,只有王世充一人侥幸逃跑。自此,李世民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而尉迟敬德也渐渐被唐军接纳。

尉迟敬德向来以善于避槊而闻名,经常单骑闯进敌阵之中,敌军很多槊一起刺都伤不了他,而且还能夺取别人的槊返刺别人。这就不是一般的厉害了。

当时李元吉也在李世民的军中,他对自己骑马舞槊的本事也不是一般的自信。听说尉迟敬德这么厉害,李元吉非常不服气,强烈要求跟尉迟敬德切磋武艺。这是人民内部比试,李元吉认为应该去掉槊刃,不能真刀真枪地干。尉迟敬德艺高人胆大,自己把槊刃去掉了,却不让李元吉去掉。

李元吉一看尉迟敬德这么嚣张,更加不服气。但是上场之后,却怎么都刺不到尉迟敬德的身上。观战的李世民问尉迟敬德:避槊和夺槊哪个更难?地球人都知道夺比避要难啊。尉迟敬德也说是“夺槊难”。李世民问完这个看似弱智的问题后,就让尉迟敬德去夺李元吉的槊。

李元吉也是舞槊的行家,看到尉迟敬德要夺自己的槊,也很不服气,于是舞槊跃马,使出了看家本领要刺尉迟敬德。可尉迟敬德实在是太有才了,转眼工夫连续三次从李元吉手里夺走了槊。李元吉表面上非常赞叹,至于心里怎么想,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李世民为什么要问那个有点弱智的问题,又为什么让尉迟敬德去夺李元吉的槊,难道是想让自己亲爱的弟弟李元吉懂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也许吧!

李世民知人善任,对尉迟敬德更是无比信任。尉迟敬德降唐后,李世民让他与秦叔宝、程知节、翟长孙共同统领玄甲队,专门负责保护李世民。武德四年即621年,唐军围困驻守洛阳的王世充。三月夏王窦建德率领10余万大军来援救洛阳的王世充,水陆并进。李世民率领500精骑从虎牢出发,一面侦查窦建德的军营,一面令李世勣、程知节、秦叔宝分别率一路兵马沿途设伏。而李世民与尉迟敬德则仅带着4名轻骑继续前进,此时的李世民还镇定自若地对尉迟敬德说,他拿着弓箭,尉迟敬德拿着槊,就是敌军有百万之众,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快到窦建德军营的时候,突然遇到了敌军的游骑,李世民不慌不忙,向着敌军大呼“我是秦王!”并且一边呼喊一边引箭射杀敌军,这时候窦建德的兵马好像炸开了锅,匆忙派出五六千人前来追杀李世民。那四名跟着秦王的骑兵吓坏了,心想你李世民的胆子也忒大了,五六个人对五六千人,这不找死呢。李世民面无惧色回头对这四个人说:“你们先走,我跟尉迟敬德殿后。”说是这么说,哪一个士兵敢先走啊。有尉迟敬德的保护,李世民可以说是相当镇定,他似乎对这个降将信任得很,一边撤退一边射杀敌军,直至最后窦建德的军队被引入伏击的地方,唐军出动打败了窦建德军。

当年五月初二,窦建德的军队倾巢而出,擂响战鼓向唐军挑战。战场之上王世充的侄子王琬骑着隋炀帝的骢马招摇过市,炫耀于众。李世民向来喜欢马,看到之后感叹:“这真是一匹好马啊!”尉迟敬德听到后,请求出战表示要把马夺过来。李世民当然不会为一匹马而让心腹大将冒险,但是尉迟敬德决心已下,于是直入窦军,抓到了王琬,抢回了宝马。到中午的时候李世民见窦军饥疲思归,心想时机来了,下令出击,全歼窦军。随后挥师攻打洛阳,王世充见大势已去,被迫投降。

七月,窦建德的老部下刘黑闼起兵反唐,很快占领了河北大部和河南部分地区。十二月,李世民奉命征讨刘黑闼。武德五年即622年三月,刘黑闼率军袭击李世勣军,李世民和李道宗袭击刘黑闼的侧后方来援救李世勣,结果反而被刘黑闼围困了。尉迟敬德知道后,奋勇杀入敌阵,将李世民和李道宗救出。二十六日,唐军大败刘黑闼,刘黑闼逃入突厥。随后,尉迟敬德又随军平定了响应刘黑闼的徐圆朗。这次唐军的大胜,再次证明了李世民的过人眼光,而尉迟敬德也因此次战斗被授予秦王府左二副护军。

唐朝的统一大业基本完成后,北方的突厥恶习不改,仍旧不断南侵,趁着唐朝脚步不稳想要推翻唐朝。尉迟敬德在与突厥的作战中也屡立战功。早在武德四年九月,尉迟敬德便曾击退过突厥军。武德六年(623年)七月初九,突厥侵犯原州。十一日,进攻朔州,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被击败,尉迟敬德奉命带兵救援。武德七年(624年)七月十二日,突厥袭扰陇州(治汧源,今陕西陇县),尉迟敬德(时任护军)再次奉命进击突厥。

玄武门之变立大功

天下既定,主要矛盾从国外转到了国内。李世民在唐统一大业中屡建奇功,威望日益飙升,逐渐形成了以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严重威胁到太子李建成。因此,李建成多次用计想除掉李世民,但偏偏李世民福大命大,每次都转危为安。

李渊看出了端倪,也考虑消灭秦王党羽,却找不到合适的借口,又觉得李世民留在身边也方便处置。这时候李建成和李元吉就开始动手,他们将目标锁定在李世民身边的大将身上。尉迟敬德是他们的首选。李建成这次拉拢也算是下了血本,居然送了一车的金银到尉迟家,比当年李世民笼络敬德时给的那几块金子多多了。没料到尉迟敬德却不吃这套,人家认准了李世民,金子再多也比不上情意重,把东西统统退了回去。不仅如此,后来尉迟敬德还把这事告诉了李世民,也算是表表忠心吧。李世民反倒责怪他说,面对糖衣炮弹,要把糖衣留下,炮弹还回去。现在你这么折他们的面子,估计他们要对付你了。

李世民真是有先见之明。尉迟的举动可把李建成哥俩气坏了,心想你个打铁的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接着他们就派人去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不慌不忙,大门敞开地欢迎刺客,最终刺客被吓跑了。后来,李建成哥俩就诬陷尉迟敬德要谋反,李世民在李渊面前把道理一讲,李渊自知理亏,也就免了尉迟敬德一场无妄之灾。

李建成和李元吉越来越放肆,显示出了要杀李世民的苗头。尉迟敬德为此力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后来,突厥来袭,李建成和李元吉就想趁机削弱李世民的军队,想要把尉迟敬德等大将抽调过来。这下,李世民终于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在跟李建成喝了一次酒后,李世民差点中毒而死,于是痛下决心,要先下手为强。他先向李渊揭露李建成和李元吉趁李渊不备玩了他的女人,挑起了李渊的怒火,再说他们想要谋害自己的动机。李渊一听,就传二人第二天来宫中对质。

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李建成、李元吉入宫必经之地玄武门大设埋伏。二人哪知道会有这样的埋伏,或许他们一直都认为李世民做不出这样的事来,于是老老实实地按时入宫,谁知一到玄武门感觉气氛不对,随即转身就跑。李世民的伏击一下子变成了追击,这恐怕也把李世民吓出一身冷汗。幸亏李建成慌乱之下动作迟缓,被李世民一箭射中。李元吉也算身经百战,跑的快,一转眼就跑进了树林。李世民哪肯放过,顺着声音就追过去了,要说李世民也倒霉,一不小心就让树枝扫下了马。李世民还在数着金星的时候,李元吉就赶了过来,夺了李世民的弓,想用弓弦勒死他。说时迟那时快,尉迟敬德在千钧一发之际又成了李世民的大救星。李元吉见是尉迟敬德转身逃跑,但终究跑不过尉迟,可能是马的缘故,也可能是太过慌乱,最终被尉迟敬德追上射杀了。如果不是尉迟敬德及时赶到,李世民死得可就冤咯。

但是太子党还是很有实力的,李建成、李元吉二人也不是没有准备,他们手下的两千余精兵就等候在宫外,得知玄武门内有变就拼了命地攻打,妄图救出他二人。两千人不是小数目,秦王所带的人员又不足。关键时候还是尉迟敬德脑筋好使,砍了李建成、李元吉的脑袋去见那些攻打者,并告诉他们大势已去。这些人见太子都被宰了,自然四散逃离。

事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去保护李渊,实际上就是想逼宫。老皇帝正在悠哉地泛舟游玩,等候三个儿子前来对质,突然见尉迟敬德一身戎装,还携带武器来到面前,这可吓傻了李渊,忙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尉迟敬德就说了,太子和齐王作乱,现在被秦王正法了,秦王怕陛下受惊扰,就派我来护驾。李渊心里明白得很,知道大势已去,于是当尉迟敬德要求下旨命令太子齐王部停止反抗的时候,李渊立刻应允。至此,李世民获得了全面胜利,而尉迟敬德居功至伟。

初七,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尉迟敬德因功被授予太子左卫率。还把李元吉的全部家产赐给了尉迟敬德。

性子憨直得罪人

国内刚刚安定,突厥就趁机打了过来。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率领十余万大军直扑长安。当时唐朝的兵力分散,突厥行军速度迅猛,各地援军又来不及赶到。情急之下,李世民派尉迟敬德率精锐骑兵主动出击,来个硬碰硬。两军在长安北七十里的泾阳血战,尉迟敬德勇猛异常,奋不顾身杀入敌阵,攻破突厥的攻势最终得胜而归。损失千余骑兵的突厥在心理上受到重重的打击,原本以为玄武门之变后唐朝时局动荡,可以乘机捡个便宜,谁知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接下来李世民又来了一招更绝的——空城计,前辈留下的妙招怎能不用。李世民只带六名骑兵亲自到渭水桥与颉利谈判,还派人给突利可汗做思想工作。结果最终没有发生流血事件,而是定下了便桥之盟。

由于尉迟敬德性情憨直,又自以为功劳大,所以每次见到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这些人的时候总是讽刺他们,说他们只是耍嘴皮子,而自己的功劳却是真刀真枪杀出来的,有时候甚至争论到面红耳赤。这样一来,尉迟敬德就同时得罪了相当一部分幕僚,在天下安定的文臣时代,这样的行为实在是不明智的。后来他果然被排挤出京师,先后在襄州(今湖北襄樊)、同州做地方官。

同类推荐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 品康熙

    品康熙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全面、翔实地品评康熙帝的文治武功与雄才大略。康熙帝在文化上,他多次举办博学鸿儒科,创建了南书房制度,并亲临曲阜拜谒孔庙,他还组织编辑与出版了《康熙字典》等图书、历法和地图;在治理国家中,他建立会盟制度和避暑山庄外藩朝觐制,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他废止了残酷的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淮河运等水利工程,取消新增人口的人头税,施行“摊丁入亩”制度清王朝在康熙的治理下,由大乱走向大治,很快就成为了一个幅员辽阔、政治统一、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的世界强国。可以说,也正是他的文治武功,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坚实基础。
  • 不一样的胡雪岩

    不一样的胡雪岩

    胡雪岩身上存在着传统式商人常有的巴结权贵、骄矜浮躁、奢靡享乐等致命弱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将他打入冷宫。相反,鉴其兴衰沉浮,察其长短优劣,正可使当代商家引以为戒。
  • 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

    本书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斯大林、毛泽东的生平事迹。具体内容包括:发表鼓舞人心的宣战演说、从随军记者到贸易大臣、参加一战获得骑士勋章等。
  •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

    《杨仁山传》记述了晚清著名佛学家杨仁山的一生。杨仁山生长在一个进士家庭,在战争中度过青春岁月,战后跟随曾国藩参与南京城的修复建设,壮年随曾纪泽、刘芝田两度出使英法,回国后辞官不受而投身中国佛教复兴事业,一生融刻经、弘法、取经、教学、研究于一体,培养了谭嗣同、桂伯华、梅光羲、李证罡、欧阳渐等一大批门下弟子。该书揭示了杨仁山投身佛学的心路历程,阐述了杨仁山为佛教复兴所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贡献,同时也展现了杨仁山从出生到去世75年中晚清风云变幻历史的一个侧面,提供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场景和细节。
热门推荐
  • 自是年少郎韶华倾负歌

    自是年少郎韶华倾负歌

    她是顾家掌上明珠,他是风华正茂的陈宣王。终究是他负了她。她是难以捉摸的绣女娘,他是桀骜不驯的太子爷。终究是他念了她。
  •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歇后语(上)

    学生语言文字写作学习手册—教你学歇后语(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DNF魔战士之天下无双

    DNF魔战士之天下无双

    魔战士的成长历程,南征北战,天下无双……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抛弃萌动的大烦恼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迷茫少女:霸道少爷心相向

    迷茫少女:霸道少爷心相向

    他意外地与她见面,他意外的夺了她的初吻,他意外的爱上了她······多次意外虐心故事,结局如何?
  • 大小姐的贴身兵王

    大小姐的贴身兵王

    他,曾是雇佣兵中的皇者!他,曾是一个让敌人闻风丧胆,让美女欲罢不能的嗜血修罗!如今,却只因一个诺言回归繁华都市,原本只想平静的生活,但乱世佳人、各方势力却如飞蛾扑火,纷纷涌现在他的身边……他不得不再次化身魔神,劈荆斩刺,掀起血雨腥风!从头开始,逆流而上!纵横都市,书写属于他的无双传奇!
  • 如何攻略高冷学霸

    如何攻略高冷学霸

    推荐新书《当红流量鲜肉的地下恋情》,求收藏求推荐。 — 小剧场一:贾宝宝盯着屏幕中烛之武依旧帅气的面庞,却无心欣赏,因为她听到烛之武对着一只猫温柔的叫了一句“小漂亮”。 小漂亮本人贾宝宝双手掐腰说:“呸!谁是你的小漂亮!” 小剧场二:贾宝宝万万没想到谈了恋爱后,人前严肃的烛之武竟然是个恋爱脑,一言不合就要公开恋情,她太难了,好想哭… — 韩朵朵是五一高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女高中生,原本她生活每天只有三件事,吃饭,睡觉,看小说……但那个转校生江晋东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她像二百五一样喜欢上人家了……从那天后,她每天的生活多了许多事,一边努力学习追上人家的脚步,一边还要绞尽脑计和他多相处只是意外总是很多,比如真心实意想和江晋东一起接水的朵朵,却撒了人家一身热水又比如发誓要叫江晋东起床的朵朵,最后心安理得的吃着江晋东早起给她买的早餐……可是江晋东的脚步还是迈的太快了,有时候她会觉的很累……
  • 改不了的宿命

    改不了的宿命

    宿命女神为了宇宙的万千生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一个安稳平和的时代。然而随着少女凌晨的出现,这个安稳平和的时代即将结束。拥有三个人格的凌晨,她走的修仙路会是怎么样的呢?
  • 我说参同契(下册)

    我说参同契(下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