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86700000012

第12章 实施中的世界新秩序(1)

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机遇,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这个统领世界的法则,却不是丛林法则,将承担起领导我们国家的重任。

当我们达到和我们将要达到之时,我们将拥有在这个世界新秩序中的庞大机会,在这个所有联邦州都能够恪守维护和平职责的秩序中,我们将实现建国者们的所有誓言和宏愿。

乔治.布什

(1990年9月11日,于美国国会)

它太机密了,我们不能谈论它。

乔治.W.布什

(2004年2月8日,与蒂姆.胡塞尔特Tim Russert的谈话)

世界新秩序(NOM),一个和摧毁苏联联系在一起的“关于世界的某种构想”,何等计划!

1990年9月11日,布什总统面对国会所阐述的国家构思是美国先前理念的又一个化身,而且变得更为激进:新政(1932年:罗斯福)、雅尔塔、“新雅尔塔”,“新战线”(1960年:肯尼迪),世界新秩序(1973年)……别忘了还有1944年7月22日通过的,旨在为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提供宏大设想的布雷顿森林(Bretton Woods)经济协议。来自英联邦的代表约翰.凯恩斯(John Keynes)坚持创立一个既可以发行一种叫“银行币(bancor)”的国际货币,也可以资助一个超国家管理机构的国际结算银行。然而这是一个由哈里.迪克特.怀特(Harry Dexter White)倡导的美国货币计划,美国才是真正的主导者,和它一起的还有美金。

今天的世界新秩序打着自由民主胜利的印记,有着以人权为名的国际干涉主义的强烈特征,做着历史上第一次围绕单极强权建立未来世界政府的设想。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FR)顾问、总统智囊、曾在卡特政府中担任多项要职的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认为,美国要保持全球霸权地位必须与欧洲建立联盟,控制中亚及其资源,同时要特别警惕中国。

根据位于华盛顿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大西洋彼岸颇具影响力的美国学者佛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生于1952年)备受争议的理论,世界新秩序标志着“历史的终结”。此理论是俄罗斯哲学家、政治学家亚历山大.科杰夫(Alexandre Kojève : 1902—1968)来自黑格尔理论的再次延展。黑格尔认为,通过法国革命理念和欧洲大陆理性与人权的传播,拿破伦耶纳之战的胜利(1806年)标志着历史的终结。

从2007年起,世界新秩序就开始作为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案。朱瑟.马努艾尔.巴罗佐(José Manuel Barroso)认为,危机的持续正是一个可以抓住的机会,因为它激发了对于改变的渴望。这正是加拿大记者纳奥米.克兰(Naomi Klein)在2008年发表的著作《休克的战略》中所揭露和反对的观点。作者在书中破译了周期性出现的,在最混乱的情况下却得以兴旺发展的“灾难资本主义”的反常现象。资本家们通过实行超级自由化的改革获利,却远离正是由他们引发的混乱场面。

“世界新秩序”,光明会的印记?

对于阴谋论的支持者而言,建立全球王国的世界新秩序是个早已开始实施的计划,只不过被掩人耳目的安抚性言论遮盖了而已。两个半世纪以来的所有重大突发事件,一直都是由躲在暗处的阴谋集团及少数精英操控而成。否则如何解释这个唯利是图和自私自利的世界的飞跃?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控制世界的计划,阴谋论者想象出了一个金字塔型结构(就像出现在一美金钞票上的金字塔)。位于最顶端的是一个看不见的统治阶层:依据可能是共济会却不一定是光明会,但如果是光明会一定是共济会的原则,光明会“大脑”和共济会“精英”共十三人,就像不祥的德洛伊教祭司向撒旦之光发出召唤,他们以强大的能量控制着整个世界经济。其后被接纳的还有三十三个人,按照入会等级排列次序。最后,位于金字塔下方的还有五百个“大阴谋家”:政客、跨国集团总裁、银行家、巨富以及那些“彼得伯格人”和“三边委员会成员”。如此各就各位,“遵守”等级制度。通过逐级指令原则,位于低等级的人并不知道高等级如何运作。

在如此运行中的世界秩序的背后存在几个不同的集团:骷髅会(Skull and Bones),波西米亚俱乐部(Bohemian Club),朝圣山学社(la société de Mont-Pélerin),彼得伯格集团(le groupe Bilderberg),对外关系理事会(l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三边委员会(la commission Trilatérale),英国迪特利基金会(la fondation anglaise Ditchley)以及由威廉.克里斯托尔(William Kristol)和罗伯特.卡根(Robert Kagan)创立于1997年的新美国世纪计划(PNAC)。作为推行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的新保守派智囊团,该组织一直运行到2006年。

谁领导世界?

2008年3月4日,法国电视五台“时事话题”节目即触及到这个问题。四位知名人士被邀请来阐明他们的观点:热拉尔.沙利昂(Gérard Chaliand :地缘政治和策略问题专家),尼古拉.巴莎罕(Nicole Bacharan:美国历史与政治学家),让.佛朗索瓦.卡恩(Jean Fran觭ois Kahn :历史学家,知名记者,“星期四事件”和“玛利亚纳”周刊创始人)和雅克.胡泊尼克(Jacques Rupnik :法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节目的最后环节由观众通过短信提出问题,其中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出现在荧光屏上:“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彼得伯格国际组织的事情?他们每年都召集影响世界的精英人物开一次大会。”

主持人伊夫.卡里维把问题念给嘉宾们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彼得伯格国际组织……什么……应该是彼得伯格,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每年都召集影响世界的精英人物开一次大会。你们听说过吗?

嘉宾们:没有。

伊夫.卡里维:这样的话,可是个直播的失败,彼得伯格。

让.佛朗索瓦.卡恩:我知道三边委员会,达沃斯,可这个……

尼古拉.巴莎罕:我完全不知道有这么个组织,所以我无可奉告。

伊夫.卡里维:也许是个电视观众的小发明,来测试一下我们?

尼古拉.巴莎罕:也许他想证实一下……

热拉尔.沙利昂:我十分怀疑这样的组织,他们躲在暗处分配着角色,瓜分着世界利益。这是一个历史阴谋论的看法。

伊夫.卡里维:你也许正在非常巧妙的回答着一个不同凡响,充满机智的假问题……

彼得伯格的无可奉告

然而,从1954年开始,这个会议像仪式一样每年举行一次。国际投资大厦,从星期四到星期天,第一警戒,对外服务一概停止,摄影师和摄像师被禁止入内,只能远远地保持着好奇,彼得伯格会议期间实施的”灯火管制“的确令人大开眼界。与会者凝聚了众多高端人士:国家元首、女王、部长、外交官、大财团总裁、工业界领袖、经济学权威、科学家、经济媒体、专家学者……所有有影响力的人物。

这些“彼得伯格人”关起门来对世界命运高谈阔论,最后能公布点儿什么吗?什么也没有。磋商决议是秘密的,没有什么可提交的,没有什么需要公众知晓的,也没有什么媒体必须知道的。作为对于当今重大的经济、社会、军事、安全、宗教……交换意见的论坛,一年一度的彼得伯格私人会议从准备到延长,所有工作只限于委员会的成员之间私下沟通。与会者可以自由发表各自的观点,而不必顾及他们惯常的身份和地位,一切都在极端机密的情况下进行,散会后更要遵守“沉默的法则。”

2003年,一百三十位“彼得伯格人”参加的会议于5月15—18日在法国举行,地点选择在靠近凡尔赛的特里亚农宫豪华酒店。雅克.希拉克前来表示欢迎之意,并祝大家“工作愉快”,随后便先行离开。

《泰晤士报》的发难

2009年5月14日,《泰晤士报》 网页上写到:“彼得伯格影子会议在希腊举行,地址如下:伍里亚格蒙蒂城,阿波罗大道40号,纳福西卡阿斯缇尔宫酒店,位于雅典以南二十公里。” 会议于5月14—17日举行。《卫报》驻希腊记者查里.斯克尔顿在众目睽睽下被希腊警察粗暴对待,他控告警方的野蛮行为,同时对这样一个会议在民主社会的合法性提出质疑。他在博客中呼吁民众“不惜一切代价杯葛彼得伯格集团。”

一位荷兰议会议员对其首相、欧洲事务部长和贝阿特丽丝女王都是彼得伯格核心成员提出质疑。同时,该议会要求,如果《里斯本协议》的批准是彼得伯格会议讨论的议题,那么所有相关的议程,包括时间表都必须向外公布。

此外,法国《伏尔泰 》网站复制了一份彼得伯格发给所有与会者的传真,并列出了那些将要与会者的名单。

根据此传真,第五十七届会议的与会者包括:彼得.苏德兰地(Peter Sutherland:英国石油总裁及梵蒂冈金融顾问),朱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德意志银行总CEO),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美国财政部长),罗伯特.佐力克(Robert Zoellick:世界银行行长),美国密使里查德.霍布鲁克(Richard Holbrooke),卡尔.比尔德(Carl Bildt:瑞典外交部长),乔治.A.大卫(George A.David:希腊可口可乐公司老板),亨利.德.卡斯特里(Henri de Castries:安盛集团主席兼CEO),帕斯卡.拉米(Pascal Lamy:世界贸易组织主席),克丽丝汀.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法国财政部长),多梅尼克.西尼斯卡蔻(Domenico Siniscalco:摩根斯坦利副总裁),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美国打通银行前总裁),西班牙索非亚皇后,荷兰贝阿特丽丝女王,达尼艾尔.瓦塞拉(Daniel Vasella:瑞士诺华医药集团总裁),保罗.沃尔夫威茨和里查德.柏尔勒(Paul Wolfowitz,Richard Perle:乔治.W.布什前顾问),马蒂.旺哈南(Matti Vanhanen:芬兰总理),让.克洛德.特里榭(Jean Claude Trichet:欧洲中央银行行长),蒂艾里.德.蒙布里亚尔(Thierry de Montbrial:法国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亚历山大.布巴尔(Alexandre Bompard:欧洲一台台长),丹尼.奥里宛纳(Denis Olivennes:来自《新观察家》),还有一个《经济学人》的记者,等等。

曾参加过十几次彼得伯格会议的西班牙索非亚皇后的确令人放心,她表示自己从不发言,并宣称,这样一个运作“相当机密的圈子”并没有所谓阴谋的企图,而只是一个严格规定不许外人介入的私人聚会。

无论它是什么,其教会式权利组织结构,其做出的重大决定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游离于民主体制监控之外的事实,不能不令人感到不安。

冷战仍在继续

彼得伯格第一次会议于1954年5月在荷兰奥斯德贝克的彼得伯格酒店(会议由此得名)举行,以荷兰女王王夫伯恩哈德.祖尔.利博(Bernhard zur Lippe)的名义,邀请了上百位银行家、政治家、工业家、国际金融家:丹尼.荷雷(Denis Healey)、朱瑟夫.瑞丁格(Joseph Retinger)、大卫.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朱瑟夫.朗斯(Joseph Luns: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前主席)和保罗.冯.兹兰德(Paul Van Zeeland:比利时前首相)。

在冷战的背景下,会议试图通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施大西洋主义者的影响力,以巩固美国与西欧的合作关系,同时建立一个面对苏联入侵的西方联盟。直到1976年,彼得伯格主席一直由荷兰女王朱丽安娜的丈夫担任。购买洛克西德飞机受贿丑闻迫使他离开主席一职,当年会议被取消,大卫.洛克菲勒接替他的职务。

第二年,1977年4月21—23日,会议在英国的托基举行,由英国前首相、苏格兰人阿莱克.道格拉斯.侯姆爵士(Sir Alec Douglas Home)担任主席。4月4日,《每日镜报》曝光与会者名单:大卫.洛克菲勒、亨利.基辛格、还有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他最后放弃出席。根据4月13日出版的《绑鸭报》的报道,其他受邀者还包括:赫尔穆.史密特(Helmut Schmidt)、斯塔夫罗斯.尼阿乔斯(Stavros Niarchos:希腊船业大亨)、吉奥瓦尼.阿内利(Giovanni Agnelli:菲亚特老板)、詹姆斯.卡拉汉(James Callaghan:英国首相)、罗伯特.迈克钠马拉(Robert MacNamara)、巨富艾德蒙德.德罗斯西尔(Edmond de Rothschild)、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 简称“Zbig”:“兹大佬”)……

“兹大佬”布热津斯基

只要说到地缘策略或者全球政治,就不得不提及一个名字: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生于1928年):为原籍波兰的美国政治学家,新自由主义学说理论家、彼得伯格成员、三边委员会委员、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委员,并于1977—1981年担任吉米.卡特政府国家安全顾问。

在其2004年发表的著作《真正的选择: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中,“兹大佬”阐述了他的“世界改良观”,即维护美国领导权以达成世界之稳定,所有与美国存在竞争关系的强权都对稳定世界构成威胁。然而,与乔治.W.布什所鼓吹的单边主义相反,他认为,这一美国领导下的维护世界稳定的计划只有和欧洲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缺少欧洲的参与,美国还是有裁决权的,但是却不是绝对全权的;而一个排除美国的欧洲可以是富有的,却是虚弱无力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乳头乐”:针对民众的新鸦片

布热津斯基发明这个新词,是1995年于旧金山举行的世界现状论坛上的事了。当时参加论坛的包括: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老布什、玛格丽特.撒切尔、瓦茨拉夫.哈维尔、比尔.盖茨和泰德.透纳……

论坛的目的旨在分析世界局势,定义全球政治经济概念,制定行动目标,以及确定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方式。与会者最后达成共识,即一个建立在帕雷托法则基础上的“80/20”的社会必将到来,也就是说,一个社会中,20%的人口所创造的生产力足以支撑世界经济大机器的运转。那么如何安慰那些没有工作、没有事业、却反抗情绪日增的、剩余的80%的人口?

同类推荐
  • 像铁人一样工作

    像铁人一样工作

    铁人追求完美、苛求细节。用最高、最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拥有最优秀的品质和素质,他热情、踏实、自律;他精业、乐业、敬业:他忠诚、知恩图报,是当代员工的典范。铁人精神。是大庆精神典型化的体现和人格化的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具有不朽的价值和永恒的魅力。铁人精神推动了石油大会战走向胜利。推动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同样。伟大的企业必然要有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精神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人员活力的集中体现,是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通过它,在企业内部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使每个人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起高昂的士气,提高工作激情。
  •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断向纵深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变迁的加剧,已经显现和将要显现、可以预知和不能预知的大大小小的矛盾和问题也会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寻求应对之方、解决之道。进一步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新局面;进一步研究和认识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的战略和策略,以早日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进一步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可以后来居上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探索和倡导新思想、新观念,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 上海国企党建实践与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上海国企党建实践与探索(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主要从国有企业党委书记的视角,结合具体工作案例,介绍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来,上海国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在建立中国特色国有企业制度,把党的领导融入公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嵌入公治理结构,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 走进怀仁堂(下卷)

    走进怀仁堂(下卷)

    记述了近30位极富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共和国开国将帅的故事。作者通过亲身采访获取的一手资料,辅以收集的上百幅珍贵私人照片,以生动的笔触和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讲述了这些开国将帅在建立及建设共和国过程中的卓著功勋,及其在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中的特殊作用,生动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情景,也展示了传主的独特个性,让读者认识一个又一个蜚声中外的军事和政治人物……
  • 定位中国

    定位中国

    这是一个浮躁、迷茫的年代,房子、就业、物价、养老等不仅成为生活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一批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认知。我们四处奔波,竟不知不觉中,在这个时代迷失了自己。本书以时事热点切入,宏观的视角加之接地气的论述,不仅使读者认清了我们所处的时代,更具深刻意义的是,它建立了一个清晰的坐标系和原点,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所应处于的合适位置。
热门推荐
  • 冥幽奇缘

    冥幽奇缘

    她从小失去双亲,只剩下一个可爱的妹妹,庆幸的是她们有人收留了她们,然而,这仅仅是阴谋的开始……
  • 如果可以,幸福

    如果可以,幸福

    讲述一对双胞胎姐妹,在出生的那一刻,就与亲生父母失去联络。成长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在一个不小心的对话中,她终于知道了真相。陈琪的任性,陈红的善解人意。真的可以幸福吗?
  • 血创

    血创

    潘文君此时太艰难了。像他这样快到不惑之年的人,本应该是某个公司某个部门的负责人,可是他却面临着人生的又一次抉择,特别又是在这样的年龄段上。如果他仍然是二十几岁,他会毫不在乎危机的存在,现在却不一样了,一切都完全不同。
  • 历经千辛的爱

    历经千辛的爱

    他和她,经历了许多困难,都想在一起,可是上天却给她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让她们在一起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 这个外挂很凶猛

    这个外挂很凶猛

    超级外挂,拥有了它,不仅炼丹比赛能躺赢在第一名,武技、挖矿、秘境采药等等俱都能躺赢。什么丹王,武圣统统在超级外挂之下,沦为渣渣……
  • 重生之独爱

    重生之独爱

    人生没有后悔,活出自己最好。重回过去,改变最初的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是猎鬼人

    我是猎鬼人

    (强推2016年度最精彩的鬼故事)收藏有惊喜和美女一起抓鬼
  • 所屠

    所屠

    他……风华绝代,千古第一人他……从出生到现在从未败过他……是条深渊的狂龙,没人能压制住他他……邪气凛然,傲绝千古呐………帮我杀了他好不好他……只有你能杀掉,非你莫属他……是谁!!
  • 惊世废物小姐:逆天神画师

    惊世废物小姐:逆天神画师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的金牌杀手,却被队友出卖,惨死在枪口之下。一朝穿越,她成了风逐国内人人皆知的废物小姐杀惊鸿。什么废物?什么草包?小心她打断你的双腿!什么天家皇子、宗族天才,统统滚一边去!神器灵兽皆在她手,更有异界强者相助,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惹了她就务必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