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2700000007

第7章 邓小平与“文化大革命”(3)

在常委发言时,万里不时插话,给予实事求是的肯定或批评。会议结束时,他又作了重要发言,强调指出:中央九号文件给你们指明了方向,上级领导给你们承担了责任,现在要求你们挺起腰杆,批判派性,加强党性,带领各级干部和全体职工,在3月底以前扭转形势,改变面貌。他希望徐州分局迅速变后进为先进,在全国铁路系统中带好头。

在全市形成围剿派性的气候下,煽动派性、搞打砸抢、威吓群众的造反派头头顾炳华被抓了起来。此举震动了徐州,大快人心。

乘着形势好转的时机,万里要求徐州分局党委抓紧时间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使一大批受冤的、批错了的干部和群众得到了昭雪和改正。人们从心底里拥护中央九号文件,焕发出巨大的生产热情。

批判派性,抓坏头头,平反冤案,仅仅10天,昏天黑地的徐州初见晴日。

阻塞严重的津浦、陇海两大干线在徐州枢纽实现了畅通,长期欠产的运输计划4月份提前了3天完成。“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安全正点,当好先行”不再仅仅是口号,更成为实践与行动。据万里后来说,徐州问题解决之快,是他始料不及的。

3月22日,万里回到北京。25日,国务院召开全体会议,由万里汇报传达贯彻中央九号文件解决徐州问题的情况。

会议的最后,邓小平作了总结。他说:中央九号文件下发之后,铁路运输迅速好转,对各行各业都有很大影响和推动。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只要放手发动群众,同派性进行坚决斗争,生产就能搞上去。铁道部门这方面做得很突出,徐州的经验比较典型。这些经验值得大家很好学习。铁道部门也要开个会,检查一下九号文件贯彻落实的情况,总结一下经验。对那些闹派性的单位,不能再等待下去,要采取坚决果断措施,限期解决。

4月份之后,万里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郑州铁路局。在中央的支持下,他三下郑州,先撤掉了新乡分局造反派头头邢介江的一切职务,后又免去郑州铁路局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的一切领导职务,力图从根本上解决郑州铁路局的问题。

在郑州局进行艰难整顿的同时,铁道部对几个问题严重的路局也相继进行了整顿。他们在有关省、市委的配合下,在大力宣传和发动群众的基础上,调整班子,逮捕一小撮坏人,调离一批坏头头,平反冤案,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使全国铁路运输的形势迅速好转。全国铁路平均日装车数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列车安全正点率也大大提高。

铁路的整顿立竿见影,对全国工交战线产生了重要影响。首战告捷,邓小平的整顿工作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拥护。

邓小平主持的两次政治局会议,对江青等人进行严肃批评。

铁路运输连接东西,贯通南北,铁路的整顿立即对全国发生了重要影响,它使一切推诿与塞责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过去一谈问题,就是铁路运输的影响,似乎一切问题都由于铁路运输造成的,一切罪过都是铁路的。”邓小平在3月下旬的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对各部门的负责人说,“现在铁路上去了,你们怎么办?”

3月下旬的国务院会议,专门检查研究中央九号文件的贯彻情况。在听取了铁道部长万里的情况介绍后,会议明确指出:中央九号文件的精神,除体制问题外,也适用于一切工业部门。

这样,在铁路整顿的带动下,整顿工作迅速在整个工交战线开展起来。随着整顿的开展,全国工业生产开始打破停滞不前的局面,原油、原煤、化肥、水泥、发电量、内燃机、铁路货运量都呈迅速增长的趋势。1-4月份,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74年同期增长19.4%。

在交通、能源状况得到改善后,邓小平认为解决钢铁工业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5月8日,中央召开钢铁工业座谈会,实际上是总结推广铁路部门和徐州的经验,以“铁”促“钢”,对冶金部门进行全面整顿,特别是要着手大力解决严重欠产的钢铁工业问题。因为,1-4月,钢产量与计划要求相比,累计欠产195万吨。相较之下,钢铁工业问题愈来愈突出。会上,鞍钢、武钢、包钢、太钢四家大型钢厂受到严厉批评。这四家钢厂由于领导班子不团结,少数人闹派性,严重挫伤了工人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四厂欠产约占全国欠产量的一半。

5月21日,邓小平在国务院会议上就整顿钢铁工业发表了重要意见。5月29日,他又到钢铁工业座谈会上作了《当前钢铁工业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的讲话。在会议的讲话中,他首次提出了著名的“三项指示为纲”。同时,他还初步总结了整顿工作的经验,明确提出了整顿钢铁工业的四条方针:

一、必须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

二、必须坚决同派性作斗争。

三、必须认真落实政策。

四、必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

在会议召开期间的5月22日,中共冶金工业部核心小组向中央提交了《关于迅速把钢铁工业搞上去的报告》,指出了钢铁工业上不去的现状,分析了钢铁工业上得慢的原因,提出了把钢铁工业迅速搞上去的六点意见。

6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努力完成今年钢铁生产计划的批示》,即中发1975年13号文件,批转了冶金部这一报告。针对当时钢铁生产计划完成情况欠佳的事实,指示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必须加强对钢铁工业的领导,指出,只要领导认真抓了,欠产多的几个大型钢铁企业,也会迅速改变面貌。

这次会议以后,工交部门的整顿迅速向前深入发展,并推进到其他领域,全面整顿的浪潮形成。6月底,经过近一个月的整顿,钢铁生产的形势有了好转。全国钢的平均日产量超过了全年计划平均日产水平,开始补还欠账。7月,中央转发国务院关于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3月以来,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一个月比一个月好,5月和6月,原油、原煤、发电量、化肥、水泥、内燃机、纸及纸板、铁路货运量等,创造了历史上月产的最高水平,军工生产的情况也比较好。”“全国工业总产值,上半年完成全年计划的47.4%。”“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全年计划的43%,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在此期间,伴随着整顿工作的初步开展,在政治局内围绕着所谓反经验主义的问题,邓小平与“四人帮”进行了一场新的政治较量。

1975年,根据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指示,全国开始了所谓“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运动。姚文元、张春桥以学习理论为名相继发表了《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和《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两篇文章,鼓吹资产阶级法权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经济基础和“全面专政”的谬论。并别有用心地提出“经验主义是当前主要危险”的口号,大肆进行宣传,再次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特别是邓小平。

对“四人帮”的挑衅和干扰,邓小平进行了坚决而又富于策略的斗争。他就张春桥、江青提出“反经验主义为纲”的问题向毛泽东请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随后在新华社关于报道学习理论问题的请示报告上批示:“提法似应提反对修正主义,包括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二者都是修正马列主义。”“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为懂了,其实不大懂,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训人,这也是不懂马列的一种表现。”接着,毛泽东又召集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谈话,对江青等人搞“四人帮”和搞“反经验主义”的活动提出了严厉批评,反复强调安定团结的方针和“三要三不要“的原则。

根据毛泽东的批示和指示,4月27日、5月27日、6月3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江青等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邓小平主持了后两次会议。邓小平、叶剑英和李先念在发言中批评“四人帮”自1973年底以来多次违背主席指示另搞一套,批评他们闹宗派、搞小圈子、突击发展党员,对江青等人所谓会议是对他们“突然袭击”和“围攻”的说法给予了有力的驳斥,明确指出:你们的问题40%也没有讲到,有没有20%都难讲。当时其他一些政治局委员也发言对“四人帮”提出批评。像政治局这样连续开会,对江青一伙严肃批评,在“文化大革命”以来还是第一次,这对长期以来骄横跋扈的“四人帮”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此后,他们的活动不得不有所收敛。

邓小平等在政治局内与江青一伙进行的这场政治较量,挫败了“四人帮”

借学习理论煽动反经验主义的阴谋,保证了整顿工作的初步开展,“为全面整顿打开了通路”。

在此期间,邓小平还采取有力措施,在落实政策、解放干部方面采取了重大步骤。

根据毛泽东早些时候关于尽快结束审查,把人放出来的意见,在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主持推动中共中央于4月作出决定,除与林彪集团有关的审查对象和其他少数人外,对绝大多数关押的受审者予以释放。其中属于敌我问题的,有劳动能力的分配工作或劳动,丧失劳动能力的养起来,有病的安排医院治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妥善安置,补发工资,分配适当工作,是党员的恢复组织生活,搞错了的进行平反;对于尚不能作结论的,问题先在内部挂起来,以后分别由中组部和总政会同有关机关再作结论。待释放、交接、作结论工作结束后,中央专案组即自行撤销。根据中央的决定和毛泽东的指示,长期被关押的高级干部三百多人被释放出来,其中一些还陆续分配了工作。这是在“文化大革命”条件下落实干部政策、解放干部的一次重大举动,是周恩来长期斗争和邓小平直接推动的结果,对于促进安定团结和使形势朝着较为有利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半年工业生产情况的好转,说明邓小平主持国务院工作以来,对工业战线实行的整顿方针是卓有成效的,是完全正确的。对此甚感欣慰的邓小平,并不满足于此。他说:前一段解决铁路问题、钢铁问题,都是一个一个地解决,光这样不行,还要通盘地研究。经他提议,从6月16日起到8月11日止,国务院召开了计划工作务虚会,研究今后经济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为编制第五个五年计划和十年长远规划做准备。

在讨论了如何加快经济发展问题后,从7月2日起,会议转入第二阶段,分为理论、体制、钢铁、工业和企业管理、基本建设、机械工业规划、改进计划工作、轻工农林商业、文教、科技十个小组,进行专题研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整个工业的问题,给整个工业战线的全面整顿提供一个基本指导思想,务虚会决定制定一个全面整顿工业的文件,这就是7月中旬国家计委开始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起草工作先由主管工业和计划的副总理余秋里主持,接下来又由常务副总理纪登奎抓。初稿于8月初写成,共十四条。

8月10日,国务院开会讨论工业条例。邓小平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首先肯定了20世纪60年代国民经济调整时制定的《工业七十条》。这个文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批判,很多人不敢提它。邓小平认为,过去的《工业七十条》,基本上是好的,是修改的问题,不是要废除。他还提出了七条具体意见:

一、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

二、要把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作为一个大政策。

三、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这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整顿企业管理秩序。

五、抓好产品质量。

六、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关键是建立责任制。

七、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他明确指出,“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都是四五十块钱”,“这怎么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会后,这个文件的修改即在胡乔木的主持下进行。修改后的文件全文从原稿的十四条增加到十八条。修改稿完成后,9月交给在北京召开的二十个企业座谈会讨论;10月又拿到出席农村工作座谈会的十二个省、市委书记中去征求意见,得到普遍赞同,认为这是一个十分适时的文件,符合实际情况,有了这样一个“意识”,进行整顿有所遵循,加快发展工业就有指望了。大家都希望尽快使它成为正式文件下发执行。

在听取文件意见的基础上,胡乔木等人又对文件作了一个较大的调整和修改,于10月25日完成。全文共二十条,简称《工业二十条》。

《工业二十条》对工作总纲、党的领导、依靠工人阶级、整顿企业管理、两个积极性、统一计划、以农业为基础、大打矿山之仗、挖潜革新改造、基本建设要打歼灭战、采用先进技术、增加工矿产品出口、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关心职工生活、又红又专、纪律、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思想方法十八个问题作了规定。

《工业二十条》可以说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1961年邓小平主持定稿的《工业七十条》的继承和发展。它集中体现了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以来一系列讲话的精神,概括了国务院务虚会讨论的成果和工业战线初步整顿的经验,批判了“四人帮”散布的一些谬论,提出整顿企业、加快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措施,是一个力图在经济战线上治理“文化大革命”之乱的纲领性文件。

本来,这个文件准备交给正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讨论后下发,但这时形势突变,开始“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了。这个文件也就压了下来,既未能交付全国计划会议讨论,也终于未能形成正式文件下发。但是,它的主要精神已经在整顿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贯彻,对当时工业的整顿产生了直接的积极影响。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为指导工交战线的拨乱反正,于1978年4月20日作出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工业三十条》,则是同1975年的那个条例一脉相承的。

邓小平告诫“四人帮”在上海的党羽马天水:批“唯生产力论”,谁还敢抓生产

“文化大革命”一场浩劫,把中国的一切都搞乱了。社会主义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人们的思想上以前就不甚清楚,“文化大革命”中就更乱了。虽然毛泽东也曾发觉“革命”把生产搞乱了,提出要“抓革命,促生产”,但是在当时情况下,谁敢抓生产?因为谁要去抓生产,就会被冠以“唯生产力论”的帽子,遭到批判,甚至会被打倒。在那些是非颠倒的日子里,“唯生产力论”帽子满天飞,使得人心惶惶,国民经济已濒崩溃,人民生活水平更趋低下。

邓小平临危受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持了全面整顿,首先是经济生产领域整顿的工作。他以毛泽东提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为契机,力图从理论上冲破“唯生产力论”对人们思想的禁锢。

同类推荐
  •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咏叹中国历代帝王

    本书以诗的形式咏叹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两宋、辽、金、元、明、清80个王朝,530个帝王的所作所为。
  •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 萧劲光回忆录

    萧劲光回忆录

    本书是萧劲光生前的回忆录,内容涵盖萧劲光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作者在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不少翔实记述,许多史料是过去党史军史上少见的,是研究党史军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 孟子传

    孟子传

    特立独行的“亚圣”,笑到最后的理想者!深刻解读一代智者光辉的仁政思想,生动描绘一个圣贤的平民生活。孟子是继孔子后重要的儒家思想家、理论家,被称为“亚圣”。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再现了孟子生活的时代以及孟子一生不平凡的经历,通过艺术形象阐发了孟子的“性善论”理论和“仁爱”思想,既具有可读性也具有研究价值。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热门推荐
  •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为了谁 依靠谁 我是谁: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精神是党员、干部的一面镜子。为了让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以焦裕禄为标杆进行对照学习,本书对以下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阐述: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焦裕禄“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关键在做。
  • 武帝

    武帝

    神源大陆边缘有个迦特古国。这一天清晨,源田郡乌玛家族的巨大门楼前,停下来一辆四轮马车。马车普普通通,车上下来一老一小,穿着也是很渣……看看辽阔的神源大地,上演怎样的强者之路!看看BS的下场!
  • 绝代惊华:腹黑世子妃

    绝代惊华:腹黑世子妃

    《绝代惊华:腹黑世子妃》作者:云玖颜?一朝穿越,绝世杀手借尸还魂,成为相府痴呆嫡女。再次睁眼,早以不是以前的懦弱小姐。一次出游。邂逅了一只外表温润如玉,宛如嫡仙,实则腹黑难缠的妖孽世子,然后的然后,就被吃的一干二净,一点渣渣都不剩。在对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那是人生中最温馨的幸福。在对的时间里,遇见错的人,那是生命里最凄婉的经历。在错的时间里,遇见对的人,那是生命中最悲怆的遗憾。在错的时间里,遇见错的人,那是人生中最悲惨的回忆。本文绝宠,不喜轻喷。
  • 美人劫:桃花皇后

    美人劫:桃花皇后

    她,本是真西国大臣端木尔之女。其父被指证谋反,满门抄斩。只有她及一男仆侥幸逃脱。六年后,化身文府千金,入选皇门。慢慢地靠近,原来都是他的巧意安排。她是他的索情贵人,他却是她的不共戴天的仇家。从贵人到皇后,真正想要的不过是个血色的答案。层层迷雾之下,到底谁是真正的元凶?
  • 正新

    正新

    (新书于2020.12.28发布)醒来后,他穿越成了当朝皇帝之子,然而,他的父皇,乃是王莽……而且,他刚穿越过来,就有人要秘密毒杀自己……王安心想:绝不能再如这具身体原主一般浑浑噩噩,既然上天让我来到这乱世,我就要这四海八荒,以我为尊!只因唯我,才能拯救苍生!
  • 星海传说

    星海传说

    成立已经近万年的星际共和国拖着他疲惫的身体终于在叛乱者的打击下分崩离析。星际战争结束,宇宙各个势力重新洗牌。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老英雄们纷纷陨落的时候,新英雄各个摩拳擦掌,只为了能够剑指苍穹。
  • 前世今生录

    前世今生录

    人死身毁魂不灭,举头三尺有冤魂,今生血仇来世还。
  • 邪恶宝典

    邪恶宝典

    风流倜傥的人体训练师周强,擅长给美女做整体美容,遭遇不测来到现代,附身在一名大二的软蛋学生身上,面对周围人的羞辱,强势的周强开始反击,利用自身所学闯入滚滚红尘,开始为自己正名,同时踏上寻找完美女人之旅……
  • 恶灵寝室

    恶灵寝室

    我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源于它本身还是因为我们对它的无能为力?
  • 完美重生

    完美重生

    一个半神之人,行走在繁华世间。闲极无聊,上上学,做点小生意,写写歌,作作诗,扶老太太过过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