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600000007

第7章 吴敬琏:“经济学家的良心” (6)

面对公众质疑,吴敬琏坚持己见。他一再强调,媒体曲解了自己的意思。他的本意是要维护农民工的利益。政府从车票上涨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发放给农民工等弱势群体。这样一来,既可打击黄牛党,规范春运市场,农民工又能得到切实的好处,多方受益。但因为媒体断章取义,忽略了后几层意思,才导致公众误解[ 2007年3月4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经济界小组讨论会上,身为政协委员的吴敬琏提出春运涨价观点:“春运”票价不上浮,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理,是价格扭曲。价格扭曲的结果使得资源配置造成了低效,而且并没有使得我们意图上希望得到好处的人得到好处,因为造成了人为的稀缺。针对政府角色定位,他还说,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公正价格”完全是一种几百年前的概念。政府的一切工作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一切利益以人民为重,这个不能动摇,但是必须注意人民的利益有长远的、短期的,片面地强调眼前的、直接的利益,有时候会损害长远的、间接的利益。对于进城打工者,一年要回家一次,可以采取别的措施,比如说给全体打工者补贴,这是可以做到的,这个可能更加实际。

]。

从吴敬琏的观点可以清晰地分析出他的思路。一方面,坚持市场经济,以价值规律办事。另一方面,政府发挥公共职能,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政府和市场各行其是,互相配合。如果政府过多干预市场,不仅催生黄牛党、内部交易等灰色空间,也不利于底层民众分享改革成果。归根结底,要推行市场经济法治化,建立稳定健康的经济秩序。此外,这也与他一贯秉持的社会保障观点相一致。

中国独特的环境常常令事物丧失本来面目,衍生出诸多变相。众所周知,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当中,价格会随供给关系上下波动。但中国铁路属于国营,本不存在竞争,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要满足低收入者的需求,只能动用政策调控,而不以市场手段解决,这使得中国的市场经济看起来有些似是而非。作为市场经济不遗余力的推行者,吴敬琏自然深知这其中的微妙,但正如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吴敬琏无法突破的局限性,只能留待后人解决。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性格直率的吴敬琏很快又莫名其妙地陷入“间谍门”的旋涡当中。

危机的源头是一条手机短信:吴敬琏涉嫌出卖国家情报,已经被有关部门以间谍罪隔离审查。吴敬琏涉嫌将一些机密材料泄露给为某国服务的女性友人,这则消息最先在京城媒体人士中间四处流传,引起一番热闹。随着海外媒体的介入,这一消息引发热烈讨论和丰富联想。有媒体将此事与另一起财经事件联系在一起。8月19日,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忽然对外透露,中央政府正在研究“出资2 000亿~4 000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这一消息导致第二天上证股指大涨7.7%,摩根由此获利不菲。而坊间猜测,龚方龙消息的来源是吴敬琏。

处于风暴中心的吴敬琏对流言飞语早已习以为常。实际上,在他被“带走”的传言爆发之际,他刚参加完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办公会议,从外地赶回北京,对这则无中生有的谣言不屑一顾。

8月29日下午,吴敬琏任职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官方网站的首页刊出声明称:吴敬琏教授目前工作及生活一切正常,并将于2008年8月30日如期出席相关学术会议。第二天,吴敬琏出现在北京顺义的中国改革开放30年经济论坛上,他的主题发言是:中国改革向何处去:市场经济,还是重商主义?由此,平地生起的风波才逐渐平息。

沸沸扬扬的“间谍门”令尊敬吴敬琏的人为他捏了一把汗。有人认为,吴敬琏积极倡导市场经济,引起反对者不满。也有人认为,吴敬琏近年来大声指责权贵资本,为中小股民代言,触犯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遭此报复。对此,吴敬琏夫人周南说:“他说不能违背良心,说一些奉承、迎合的话,所以可能得罪了一些人,这种可能性是有的。”因此,有人善意地提醒他避一避风头,但这个倔犟的学者很快又出现在上海的一个经济论坛上,阐述对金融危机的系统性看法。

危机往往让现实变得越发清晰。尽管中国经济在2009年曲线反弹,但沉疴犹在,恶疾难除。效率低下、污染严重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和腐败蔓延、贫富悬殊的分配格局越发凸显。吴敬琏忧心忡忡地指出,要尽量保持大部分中小企业能够继续运转,但根本问题还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吴敬琏仍在不遗余力地呼唤“法治化”,这很容易让人们想起前几年的他,以及更远时空下的那个少年……

温和的斗士

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美国诗人佛罗斯特

人的一生总是面临选择。60多年前,当少年的吴敬琏跨入经济学的课堂时,恐怕不曾意识到,他这一无奈之选,就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引发了此后一连串的选择。

很多时候,选择是沉重而残酷的。未来有多种可能,当下作出选择的同时,也就放弃了某些东西。而一旦这种选择超乎个人,上升至社会层面,更多人的生活将被牵扯进来,其重要性更甚一层。

自幼体弱多病的吴敬琏并不是思想上的弱者。他选择成为一名经济学者,与当初梦想成为一名工程师的原因一致,“这个学问和实业报国好像还有那么一点关系”。

然而,经济学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专业。关于经济学家,套用约瑟夫·普利策那句关于记者的名言,或许也可以这样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经济学家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报。”

不过,现实的情况总令人存有遗憾。实际生活中,纷繁杂芜的景象常遮蔽视线,让判断和选择不那么轻松。

由于所受教育、所处环境的制约,吴敬琏曾经对计划经济深信不疑,甚至与人联合撰文反对对此存有异议的孙冶方。吴敬琏是一个倔犟但不固执的人,随着视野的拓展和认识的加深,当他摒弃激进,开始独立思考的时候,竟然又自觉地站到了计划经济的对立面,为市场经济摇旗呐喊。

由一个阵营投身另一个阵营,人们常因行为摇摆而质疑学者的操守和品行。但吴敬琏日后从未回避这段经历。在他看来,这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背叛”,而是发现真理之后的弃暗投明。

从外貌上看,吴敬琏身材纤瘦、面目清秀、脸庞圆润,一副文弱的知识分子形象,但这并不妨碍他追求真理。实际上,他骨子里始终洋溢着报国的热情,谦和温润的外表下,思想锋芒毕露。

作家苏小和曾在一个公开场合见识过吴敬琏的棱角:有人反复提到“三年自然灾害”这样的历史表述,一旁的吴先生绷不住了,他拿过话筒说:“自从有的电视台用三年自然灾害描述当时的三年大饥荒,我就再也不看那些所谓的节目了。关于三年大饥荒,刘少奇主席早就说过,那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吴敬琏的坦率与大胆,由此可见一斑。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学家们注定面临诸多选择。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冷热”之争,到调控与反调控、整体配套和单兵突进,再到股市之争和权贵现形,每一个改革的十字路口,都有吴敬琏的身影。

学者的固执表现在一旦认定某个真理就永不回头,而吴敬琏正是这样的人。自从倡议市场经济开始,他始终没有怀疑过这个选择。绝大多数时候,他总是以中立的姿态发言,提出建设性意见,修复改革的瑕疵,却常常招致不解和非议,而捍卫真理的决心使他有勇气面对无数次非难。

然而,随着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本土化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迹象表明,瞭望者的队伍也开始分层衍化。

当今社会,已经很难再听到客观、公正,令人不怀疑动机的声音了。利益像血吸虫一般爬满社会的各个角落,每一种声音的背后,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它们被包裹扭曲,就连发声者本身也常常难以分辨真伪。而经济学家们所处的位置,拥有的名誉、声望和发言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利益集团争相拉拢的对象,而一旦拉拢不成,他们又常常陷入非常不利的窘境。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领域的每一次论争背后,都开始出现一个同样的疑问:经济学家究竟为谁代言?与此同时,社会上开始出现诸如“被豢养的经济学家”、“权贵代言人”之类的言论。看似偏激的言辞其实并非空穴来风。经济学家队伍变得良莠不齐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现实的诱惑前,很少有人能耐得住寂寞。翻看他们的简历,很多人担任上市公司董事,个别经济学家的家族掌管数十家企业,不能不令人心生怀疑。

在财经作家吴晓波眼中,吴敬琏“从外貌到灵魂干干净净”。身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要职”的他,并不是什么公司的董事,他的子女也没有人从事商业经营。

作为“整体协调改革”方案的支持者,吴敬琏对改革过程中国企改革与社会保障领域的落后状况忧心忡忡。在他看来,这是前进的短板,必定会拖慢整体改革进程。因此推出《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一书,痛陈权贵资本主义,呼吁全国上下切实推进改革,建立公正的经济制度。

随后几年,房地产热、股市泡沫、权力寻租、腐败盛行、分配不均、社保滞后等问题愈演愈烈,人们才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已经病入肌理的中国经济要走出困境,势必需要刮骨疗伤的勇气。

另一方面,既得利益者也不会放弃抵抗。而吴敬琏的锋芒,令一些人不快,常常为他招来麻烦。一生参与数十次激烈论战的吴敬琏并未替自己申辩,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异常镇静坦然,他甚至没有表态,仅有供职的单位进行文字回应。此时,人们不经意间想起不久前他在报纸上对记者说过的那番话:如果以经济学家的身份发表意见的时候是根据生意上的利益说话,不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说话,就失去了基本的职业操守。

温和与激进的性格在吴敬琏的身上如此契合。无论什么时候,秉持操守的他都是不可能为自己进行申辩的,一旦涉及自身,这个慷慨激昂的斗士就会忽然变成弱不禁风的少年,温文尔雅。

客观评价一个人是极其困难的一件事,尤其当他是一名公众人物的时候,外界的声音常常左右评价者的判断。回顾吴敬琏未竟的一生,他引起过争议,也激起攻讦,有人对他崇敬有加,也有人不以为然,肆意中伤陷害,这一切都与他的经济立场密切相关,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翻遍所有文章,不是流于赞扬的浅薄,就是沉湎于恶意的谩骂,似乎从来都没有出现统一的声音——他本来就是争议性的人物。

实际上,不光是吴敬琏,任何一名经济学家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人们之所以对其作出截然不同的评价,是因为立场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尽相同。

站在时代高度来考察吴敬琏的价值,一方面,他推动了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这是改革开放特殊背景对经济学家的要求,如果没有吴敬琏,势必还有其他经济学家出现。另一方面,在市场化进程中,面对中国特殊国情,吴敬琏提出了许多本土化解决方案,譬如难能可贵的法治化。这对于素来缺乏规则、秩序和契约精神的中国,无疑是一项极大的挑战,以吴敬琏一人之力,一定很难取得成功。它有赖于社会的长足进步,是时代给这个古老农耕民族立下的永恒命题。

吴敬琏的贡献在于,他总是先人一步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以饱受争议的方式,打开窥视秘密的天窗。正如一家媒体对他的评价:“他的话常常引起波澜,而他的话又是经济发展中不能被忽略的声音。”无论支持他,抑或质疑他,人们心中都将埋下一颗种子,在未来生根发芽。

历史不会忘记任何个体的努力。2010年1月24日,吴敬琏迎来了他80岁的生日。满头白发的他,亲历中国经济的昏暗、探索、争论、迷茫和前进,仍以耄耋之身一次次向权贵资本发起挑战。

关于吴敬琏62年前的那次选择,美国诗人佛罗斯特在诗歌《一条未走的路》中描写的那一幕恰如其分:林子里有两条路,朝着两个方向,而我——我走上一条更少人迹的路,于是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象。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古代赋税役徭役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新突破 (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系统介绍“一带一路”建设下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努力。主要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中国促进自身参与全球治理的主要突破方向以及多层次战略问题进行探讨。
  • 国际金融行业反洗钱规定及操作实践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国际金融行业反洗钱规定及操作实践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洗钱犯罪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作为现代社会资金融通的主渠道,金融系统是洗钱的易发、高危领域。本书通过对各国或区域性组织对反洗钱实践的分析,简谈中国反洗钱体系的构建和现有问题的解决路径。
  • 钱眼里的历史风云

    钱眼里的历史风云

    本书以事实为据,以事件为轴,讲述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历史色彩斑驳,频繁交换的城头王旗下,涌动着无数次不动声色的挣钱与花钱行动。
  • 我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及相关制度研究

    我国民间投资的市场准入及相关制度研究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仍处于“投资推动型”阶段,资本是制约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最稀缺资源之一。投资是获取资本,缓解经济增长中资本瓶颈的最主要方式。根据投资主体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全社会投资可分为国有投资、民间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包括港澳台投资)三类。据初步估计,中国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总投资的比重由1993年的32%增长到2004年的55%,增幅达2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己占据社会总投资的半壁江山。民间投资在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其对经济增长贡献方面的优势也日益显现。因此启动和激活民间投资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己成为一种共识。
热门推荐
  • 夏商英雄传

    夏商英雄传

    夏朝末年,帝桀履癸荒淫无道,对内宠信奸佞残害忠良,对外大肆挣炼奇珍异宝,搜刮民脂民膏。他以酷刑对待反对他的人,以至于天下民怨沸腾,怨声载道,在此时刻商国之主子履心怀天下,在伊尹与仲虺等人的帮助下公然返抗夏桀的暴政。众人齐心协力推翻了夏朝的暴政,流放帝桀履癸于南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在对夏王朝的战争中谱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辉煌史。
  • 暖暖的初恋

    暖暖的初恋

    原本两不相干的两人因为多年前的一场意外有了关联。坚信“婚姻是坟墓”的两人迅速拟定了假婚计划:闪恋闪婚,结完就离,各走各路,两不相干!谁知,总裁大人的完美计划被脱线天然呆一点点打乱……于是——婚礼上甜蜜的对视变成了仇人般的怒视。当晚的洞房花烛夜变成了所谓分房同居。婚后的美好蜜月游变成了宅家一日游。当她一点点占据自己的内心后,情商为负数的他竟然不知所措……
  • 邪王的独宠妃

    邪王的独宠妃

    一个冰冷嗜血的杀手穿越到了古代,从此天下美男为她疯狂。有人嫉妒?想下药?也不看看老娘是做什么的,老娘杀人的时候你还在准备投胎呢。
  • 美女盗贼的私人特工

    美女盗贼的私人特工

    昔日王牌特工,如今重回都市。是一个小小警校毕业生?还是潜龙在野?当生活跟过去纠葛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我不当特攻之后,左脑用来破案,右脑用来犯罪。我不当特工之后,左手用来赚钱,右手用来干嘛呢?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熬兴传

    熬兴传

    “什么叫龙。”“龙,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亦乃万兽之首。传说虎须鬣尾,身长若蛇,有鳞若鱼,有角仿鹿,有爪似龙鹰,能走,亦能飞,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隐能现,能翻江倒海,吞风吐雾,兴云降雨。熬乃龙族姓氏,代表强大的力量......”这段似乎不可能出现在历史中的对话,正在英雄联盟S10086(忽略这个数字)的世界总决赛上上演,主角正是力克某国棒子取得三连冠的华夏XXX(还是有希望的...)战队队长,此时正在和主持人解释起龙的意义。刚刚他便用熬兴这个英雄秀翻全场,带领队伍走向了胜利......
  • 玛格丽特味的青春

    玛格丽特味的青春

    那个蹲在路边摘玛格丽特花瓣来预测爱情结局的温柔少年被时光埋葬了。后来她去酒吧总是会点一杯玛格丽特,她说:"原来柠檬加盐,是眼泪的味道。"
  • 长梦言晚归

    长梦言晚归

    所谓情爱,不过是害人害己的东西!司澜乃魔神的后代,只是她的灵魂生来便有残缺,而消失的那缕残魂,经历了世间几万年轮回,竟自己衍生出了自己的灵识,成为了一个单独的灵魂。一切阴差阳错,司澜的灵魂竟融合到了另一个灵魂的肉身里。本该是同一个人的灵魂,但她们却又不是同一个人。她重新换了个身份活着,却不想,遇见了她此生的劫,这一切,她又该如何去化解呢……
  • 回忆那美好的两年

    回忆那美好的两年

    简介没什么吧,这篇小说大多数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 老婆,领证去

    老婆,领证去

    为了一场有钱人的游戏,她和别人打赌,看谁先追上他,和他销魂一吻,赌注只有一块钱。结果,她赢了。梁子结下了。多年后,她不再是有钱人家的独生女,他也不在是成绩最好的穷苦学生;她家道中落,需要与政界联姻才能挽回父亲的生意,于是,还债的日子到了,债主大人还是熟人,来,商量一下,能不能轻一点‘报复’?某只腹黑狼邪魅一笑,你猜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