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7600000001

第1章 序言:改革时代的回音

漫长的走廊——你从未听过如此深沉的声音,

石上青苔,以及岁月。

你转过头——那就是寂静的含义:

你不是孤身一人。

整个辽阔的世界一倾而下。

——威廉·斯塔福德 《信心》

历史无往不在,任何人无时无刻不在历史之中,既见证历史,又装饰历史,最终化身为历史的一部分,随烟尘远逝,莫可分辨。

在伟大时代做一个安静的小人物,或许是件幸福的事情,但这幸福未免狭隘。与大多数人相比,有那么一些人总是满怀激情而又不失理性,在他们还是少年的时候,就显现出特立独行的品格,历经无数次考验、磨难和抉择,最终进入学术殿堂,扛起经世治国这面古老的旗帜。

是的,他们的名字叫做经济学者——一个看似艰深、孤寂清冷,却必不可少的群体。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杆,而社会分工则创造了文明的繁杂与精彩。每一份职业背后都潜藏着责任、操守、信仰之类的词汇,身处理想的顶峰,面对逼仄的社会现实,经济学者或许更能感受两者的距离。

社会形态趋于复杂,阶层分化日盛——底层民众生存之多艰,中产阶级为自由、产权而呐喊,高处不胜寒,金字塔顶端亦非想象中风光无限,当利益诉求成为社会常态,各种力量交织碰撞,各种声音喋喋不休、嘈杂无比时,世界开始意乱神迷,甚至让人分不清真伪、主次。

从本质上讲,经济学者充当着一种社会观察家的角色,但又不是职责之全部。与其说他们是书斋里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柔弱书生,不如说他们更像是现实社会的卫道士和清道夫。

可以肯定,任何一位经济学者的灵魂深处都燃烧着信仰的火焰。他们的所作所为看似不同,其实都是在极力拉近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这样说来,他们的存在使得社会流动充盈丰沛。

经济大潮风生水起的时代,经济学人注定难以置身事外,他们探索、呐喊、奔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替往盛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他们的使命,难以摆脱,亦无可回避。

任何美好梦想的践行,都根植于时代土壤。中国改革曲曲折折的历程,呈献活生生的标本,恰为经济学人提供了思考基石,另一方面,他们的言论又影响着经济改革的轨迹。

现今经济学界活跃的这批学者大多数都是伴随改革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成名与争议也是源于对现实问题的考察与发言。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视角,进而反馈到改革层面。

建国之初,国民经济一度出现暂时性的倒退。由于决策上的偏差,经济政策失当,在“超英赶美”口号下,重工业发展盛行一时,农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不期而至。

这一期间,荒谬现实屡见不鲜,时人生存艰难,令人感叹现实之吊诡。这段历史对知识分子内心造成的巨大冲击不言而喻。周其仁、茅于轼、陈锡文、张培刚等人日后秉持的重要观点就是要重视农业经济。

众多理论当中,张培刚的理论无疑最具穿透性和前瞻性。早在1946年,张培刚就写出了《农业与工业化》哈佛博士论文,为其赢得了巨大声誉,该论文被视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投射到现实社会,此文不仅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世界范围内工业化浪潮兴起呈送中国样本。

然而,在一个混沌初开、政治为纲的年代,过于超前、理性的思维注定遭受现实打击。于是,我们看到,张培刚学术研究出现30年断档。这期间,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运动此起彼伏,人们无心从事生产,农业凋敝、工业破败,商业摧折、社会秩序濒临崩溃,国家岌岌可危。

建国之后到1978年,近30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并未有根本改观。反观世界,美、日等发达国家出现大批优秀企业,拉动经济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工农业齐头并进,第三产业日益兴盛;拉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谋求经济增长,而作为基础的农业得到极大重视。

此间,发生了一件令人心酸的事情。智利学者来中国请教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却发现这个哈佛博士住在临时招待所,几本书似乎只是为了装点门面。他不知道张培刚已然脱离研究多年。

站在历史高度审视过往,前30年中国如此不振,发生如此之多的悲剧,在于意识形态牢笼束缚。

大多数时候,现实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释徒增苍白,但种种迹象表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低迷的本因。计划经济时代,一切按需分配,凭借指标、票证控制,无论农业还是工业,抑或始终处于地下状态的商业,都是残缺、扭曲的。在这样的形势下,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意义之一,在于打破思想禁锢,计划色彩逐渐消退,市场经济逐渐由商品经济过渡而来。于是,价格改革、国企改革成为重头戏,并衍生出倒爷、资产流失等诸多新问题。

顾准之后,吴敬琏或许是倡导市场经济最不遗余力的旗手。他继承并延续了顾准、孙冶方等老一辈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成为市场经济扛鼎者,一切现实问题的出发点正是基于此。

关于改革路线,吴敬琏与厉以宁曾展开论战;围绕价格体系改革,吴敬琏又与张维迎等人意见不合;至于发展模式,在究竟是否应该回避重工业上,厉以宁、林毅夫和樊纲等人又站在了吴敬琏的对立面;面对权力寻租、权贵资本等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问题,吴敬琏率先提出用法治手段建立“好的市场经济”。

放大到宏观层面,上述行为恰恰体现了市场经济在中国推行时面临的本土化障碍,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两个模式的结合。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厉以宁、林毅夫、吴敬琏等人论争才有意义。

单单从经济制度的视角考察,改革开放30年,其实就是一部市场经济推行史。政府官员、经济学者、底层民众上下求索,经济由冷转热,社会问题频发,到如今,农业问题再次凸显,这并非因为改革不够彻底,而是缘于人们心理上对农业的轻视。这期间,茅于轼、陈锡文、周其仁等频频发言,呼吁维护农民权益,甚至不惜亲身示范,以知识分子绵薄之力贡献建设性意见。

于是,中国经济在经历甲子轮回之后,回归农业底线,意味着土地重新被重视。而土地背后,正是产权这个经济原点的归位。撇开纷乱杂陈的事态,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所有权区分和取舍。

任何时代,改革说到底都是一件冒险的事情。打破旧格局,建立新秩序,新旧制度摩擦碰撞,以整易乱,势必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改革遭遇挫折、反复在所难免。

作为意见提供者、改革智囊,经济学者处于政府与民间夹层地带,不仅面临公众舆论和官方压力,同时也需要面对内心良知的拷问。在这个群情激昂、欲望膨胀的时代,能否保持学术操守,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巨大障碍。这不仅是对经济学者的考验,更是对民族精神的质问。

中国改革史上,曾有三次波澜壮阔的大争议。第一次发生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对接的更替期,争议对象是经济制度、所有权之类当时敏感的事情,判断的基准并非一己私利,而是社会制度能否承接、契合。换言之,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体系内可否并行不悖,且不引起社会制度变色?

整个20世纪80年代在这种不存私心、不带偏见的论争中度过,那真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单纯岁月。日后的一切纷争,都或多或少披上私利色彩,进而引发更大范围的争论、质疑。

1992年之后,“邓小平南方视察”搁置了姓“资”姓“社”的争论,经济建设成为共识,“一切向钱看”,争论焦点回归至发展路线、改革模式、轻重优劣等微观领域。然而,20世纪90年代的知识界并不安静,下海成风,暗流涌动,原本纯真的学术频频遭受蛊惑。各种基调背后,总能找到冠冕堂皇的理论支持,但人们恍然发现诸多怪现象——学者常常在上市公司任职,亲属担任独立董事,或者干脆创办企业实体,学术操守在一点点地消磨殆尽,于是才有了“经济学家为谁代言”的质疑。

及至新世纪,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社会公众以及大众媒体开始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一方面将学界劣迹揭穿,另一方面也直接或间接造成吴敬琏“间谍门”等诸多冤假错案,令人感慨万千、无可奈何。

争议之下,意志脆弱者容易两边摇摆,于是人们常会看到前后矛盾的论调;而那些不改初衷的发言又往往过于直接,被公众、媒体断章取义,被愤怒的气焰灼烧,进一步激发社会情绪。

无论事实如何变迁,也许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譬如周其仁对产权的执著,吴敬琏对市场经济的呐喊,陈锡文对农业的热衷,陈元对金融业的遥望,而樊纲更为彻底,声称寻找普适经济学。

在中国这个国情复杂的特殊环境中,任何政策都很难让各个阶层满意,普适注定是一面理想主义的旗帜,可望而不可即。不过,正在是追寻理想的过程中,这群文人学者才发散出应有的光热,或可告慰身后的历史。

改革没有捷径可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有时候,甚至连“石头”都不知道在哪里。时代激流汹涌,作为瞭望者,经济学者任重于山,他们的只言片语或许难以撼动时代巨轮,却常常给社会引来喧嚣。

历史往往由一系列偶然事件堆积而成,这正是其可怕之处。人们身处其中,不知不觉成为宏大时代的叙事背景。时间冷酷无情,不以人力为转移,一切美好想象流于形式,愈行愈远中积重难返。蓦然回首,真理隔岸观火,嘲笑着人类世界的无知与渺小。

然而,无论往事多么不堪,现实怎样迷乱,争议质疑不绝于耳,总有一群人在密闭的时光隧道中踟蹰前行,寻找那不足道的微光。时间疾驰,他们化为尊尊雕塑,在风声起落中兀自回音。

同类推荐
  • 躲过骗子(经济篇)

    躲过骗子(经济篇)

    每每夜幕降临,繁华的都市里,各大舞厅、酒吧、酒店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几乎每天都能见到这样一些大款们的身影,身着名牌服装、花钱阔气,一掷千金。他们不是成功的企业家,不是精明的商人,也不是继承海外巨额财产的“小开”。他们没有什么正经的职业,他们从事的“行业”,用民间语言表述叫做:做“跳楼”生意。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利用假合同和其他手段骗买骗卖。这里仅浮光掠影地举几个例子,看看他们是如何扰乱市场秩序,给正常的经济活动带来破坏的。
  • 老板性格之谜

    老板性格之谜

    作者按星座区分了各种老板的性格,使读者可以一窥西方老板和雇员关系之一斑的同时,还可以把中西方社会的微观方面和人际关系进行异同比较。
  • 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本书运用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构成要素、评估体系、发展模式、利益机制、资本经营和经营管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政府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开展经营活动提供参考。
  • 中国企事业单位工商税务优惠政策指导全书

    中国企事业单位工商税务优惠政策指导全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制也不断建立健全,各企事业单位面对的工商管理情况将日益复杂,这就需要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对工商和税收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具有深入了解。
  • 新常态下上海民营经济研究

    新常态下上海民营经济研究

    近年来,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在上海市工商联和上海市社联的领导下,深入研究在新常态下上海民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先后举办了“上海民营经济论坛”、“中国特色商会论坛”、“上海民营企业党建论坛”和“上海民营企业青年论坛”,并组织了十多项课题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上海市民营经济研究会精选了40余篇研究成果,分为新常态下民营经济研究、中国特色商会研究、民营企业党建研究、民营企业文化研究和民营企业传承研究五个篇章。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感动·感谢·感恩

    感动·感谢·感恩

    我们把受助学生的感动、感谢和感恩心情表达出来,也让全社会关心爱护在校学生健康成长的爱心人士看到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感恩之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同学们说得好:我们获得了资助,我们应该感到幸福。我们在享受这份幸福时,应时时不要忘记,包含在这里面的期待与厚望。我们要对这份资助负责,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履行好我们的义务;我们也学会了感恩,也理所当然地承担起社会的一份责任。
  • 银河龙魂传说

    银河龙魂传说

    “万般悉如梦幻,一切皆有可能”——人生有着无限的可能,心若在,梦就在。愿望的力量引生出了无数个平行世界。在无数交错而互相联系的梦想世界之中,究竟哪一个才是心之所向?
  • 穿越:情归何处

    穿越:情归何处

    温月:人家是灵魂穿越,我是身体穿越!人家只穿了一次,过完古代一生,我却在古代和现代穿来穿去!人家穿到古代都能嫁个高富帅,我却遇了个高富丑!还好还好,还有高和富,丑也罢了……可是,我真心咬不下去啊~~~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上)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时间最早、作战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东方反法西斯侵略与奴役的主战场。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中华民族为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担了最大的义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八年抗战,中国战场共消耗日本军事力量达455万人,占日军损失总数的70%。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敌后战场,牵制、打击和消灭了大量的日伪军,在抗日战争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对此,我们应当永志不忘!这部书是经过数年努力而编成的,它是一部集体劳动的成果。
  • 恋恋欣动

    恋恋欣动

    当就要举行婚礼时,记忆中那个人恰到好处的出现,搅乱了她对婚姻的美好憧憬。当如愿以偿的可以和爱的人长相厮守时,却意外得知竟然是兄妹。当误会解除,又可以重新在一起时,却又被告知他父亲是她的杀父仇人。是命运的捉弄?还是有缘无分?他们的爱又该何去何从?
  • 神狐修仙记

    神狐修仙记

    既为神狐,又为何修仙?既是神狐又为何轮回转世为妖?她,魅雪,一只修行了上千年的狐妖,本是千灵峰上最有希望成仙的一只妖,却不想在渡劫关头遇到了瓶颈,修为无法更进一步,然不知怎的一次修炼她却莫名的入了梦,而梦中出现一个老者的声音……再次睁眼魅雪决定入凡历练,当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她遇到了他,放荡不羁却百般纠缠宠溺着她;而他惊才卓绝、颜倾天下,却默默守护着她,为她而生为她而死……她本无情一心修仙却为何最终动了情、失了心、泣了泪,随着身世的步步揭露,原来她与他们之间都并非如此的简单,她又该何去何从?情归何处?
  • 何处惹面瘫

    何处惹面瘫

    这是措不及防的意外?不,这是蓄谋已久的爱情。……祁宁:震惊,买这种包包居然让女朋友感动哭了!男朋友赶快行动起来!甄彦舟:……祁宁:如何拐走女神?这种办法最管用!甄彦舟:祁宁,见过红色感叹号吗?……甄彦舟:我为什么要跟你在一起?祁宁:我可以养你啊。甄彦舟:希望这个学期我的爱情和学业能双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尼采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几乎包括了尼采的全部思想。全书以汪洋恣肆的诗体写成,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通过“超人”查拉图斯特拉之口宣讲未来世界的启示,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独特的不朽的地位。这本以散文诗体写就的杰作,以振聋发聩的奇异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智慧宣讲“超人哲学”和“权力意志”,横扫了基督教教条造成的精神奴性的方方面面,谱写了一曲自由主义的人性壮歌。在本书中,“上帝死了”,“超人”诞生了,于是近代人类思想的天空有了一道光耀千年的奇异彩虹。令尼采饱受非难道言论“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便是出自此书。只有深入理解了尼采的精神实质,才能真正理解这样的怪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