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800000068

第68章 66 写作

这样的写作是我所仰望的写作,也是我所追求的一种写作状态。

这样的生活是我所崇敬的生活,也是我所期望的一种生活状态。

虽远远不能达到,但心向往之。

最近一年多来,我开始吸取全新的精神资源,开始调整固有的文化结构。

我一点点地减少自己在生活和写作之中的傲慢、独断、怨恨、轻蔑这样一些情绪和姿态,而以爱、谦卑、同情和怜悯这样一些内在的质素来替换它们。

每一点点的进步都是艰难的——我要像关公刮骨疗伤一样,刮出自己身上的文化毒素。

我还得直面刮毒的整个过程,而不能通过诸如与旁人下棋之内的办法来转移注意力。

在刮去毒素的同时,我让自己站在阳光下,沐浴着阳光,沐浴着爱。

阳光和爱是最好的药物。

爱、谦卑、同情和悲悯,是我自身精神结构中匮乏,也是这个时代、这个国度的文明状态中的匮乏。

我像一个沙漠中的饥渴者一样渴求它们,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和同胞能够感知和获得它们。

这几年来,我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一些漩涡和纷争之中。

羞辱和误会、嘲弄和冷眼,都成了家常便饭。

我一度苦恼,一度怨恨,一度心力交瘁,也一度心灰意冷。

但是,最后我终于站稳了,而没有像围观的看客们所盼望的那样倒下去。

我变得越来越快乐、越来越开朗、越来越幸福。

我不再害怕敌人的明枪和同伴的暗箭,有了“爱”的盔甲,我刀枪不入。

同时,我的创作能力也飞速增长——仿佛在冥冥之中,有神灵指挥着我写作。

我不知道疲惫,也不感到匮乏。

在这一“大换血”的过程中,我的文字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我指的不仅仅是文章的语言风格,更是文字骨子里的东西。

回顾几年来的人生道路和写作道路,我清晰地看到了一条脉络:《火与冰》和《铁屋中的呐喊》是第一个阶段——那是青春的激情和孩子般的单纯,那是一种天然的对邪恶的直觉和对真理的渴求;《说,还是不说》和《想飞的翅膀》是第二阶段——那是沉默之后言说的欲望,那是沉潜之后飞翔的梦想,那是对常识的捍卫和对启蒙的坚守;《老鼠爱大米》和《爱与痛的边缘》是第三个阶段——两本书的书名各异其趣,却都有一个“爱”字,说明了我对“爱”的发现与觉醒;长篇小说《香草山》与随笔集《压伤的芦苇》则是第四个阶段——我将爱提升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将它作为生命与写作的核心及本质。

我试图通过自己的文字,感受爱,接近爱,传达爱,分享爱——爱既蕴含在温柔与宽容之中,也隐藏在尖锐与锋利背后。

我对罪恶和暴力的厌恶依旧,我对平庸与愚昧的挑战依旧。

我不妥协、不退守。

今天的我从昨天的我之中脱胎出来,这不是改弦易帜,而是柳暗花明。

我穿越了一个长长的隧道,终于看见了一片明亮的洁净的天空。

我找到了生活和写作的理由。

《圣经》中说:但愿我的头为水,我的眼为泪的泉源,我好为我百姓中被杀的人昼夜哭泣。

(《耶利米书》第九章第一节)我的眼泪,是不是这泉源中的一小滴?

我的文字,是不是这哭泣声中的一声?

清晨,阳光照射到我的书桌上。

我沐浴着阳光在写作,我沐浴着爱在写作。

我沐浴着阳光在生活,我沐浴着爱在生活。

8.读友——《铁磨铁》序

我把每一个读者看作一位好朋友,简称“读友”。

我觉得,“读友”这个我自己发明的词语,比“读者”更加亲切和温馨。

这些年来,一直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选择写作这种许多人认为“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呢?

你为什么愿意承担因为写作给个人带来的痛苦和压力呢?

我回答说,原因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就是:通过写作,我能不断地认识许许多多的“读友”。

在我写作的时候,我真切地知道,在千万里之外同样的一片星空下面,会有一颗颗的心灵与我的文字一起微笑或者哭泣。

对于我来说,他们曾经是陌生人,但文字却能够让我们之间不再陌生,让我们成为具有某种神秘联系的“读友”。

为此,我感谢文学、感谢写作,并无怨无悔地接受由此带给我的一切忧伤、不安和愁苦——与此同时,我也体验到了从事其他工作很难获得的幸福、快乐和宁静。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拥有多少位“读友”,但我确信在千山万水之外,至少有那么三五位“读友”会为我的某一篇文章、某一段话乃至某一个词而感动,并为之流下晶莹透剔的泪水。

这就是我最大的安慰,这就是我写作的内在动力。

在我的“读友”中,最大的一部分是大学生。

我经常去大学与他们面对面地交流,也经常收到他们的来信。

不久前,我收到了一封人民大学的大学生“读友”的来信。

这位大学一年级的同学在信中说,他是在高三的时候读到我的处女作《火与冰》的。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离高考还有几个月,他偶然来到县城里的一家小书店,忽然看到一本名叫《火与冰》的书,这个奇怪的名字立刻吸引住了他。

于是,他拿起来随便翻翻,没有想到一翻就放不下了。

“那家小书店里没有暖气,我就站在书架间的角落里一篇文章接一篇文章地读,简直就忘记了时间和空间。”由于囊中羞涩,他没有买下这本书,而是站在书店里花了几个小时从头到尾把所有文章都读完了。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外边天已经黑了,我的脚也几乎冻得失去了知觉。”这次特殊的阅读经历,使这位“读友”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他被冻成了重感冒,发烧整整一个多星期。

他在信中写道:“我虽然不完全同意你书中的观点,但你的书让我有豁然开朗之感,读完你的书我就像《桃花源记》里那个走出了曲曲折折的隧道的渔夫。

从此,我开始思考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民主、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尊严……”他一心要考上北大,却阴差阳错地上了人大。

虽然有些遗憾,但他告诉我,学校的图书馆让他欣喜若狂,他天天都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书和思考。

我能够想象出这位学弟的样子,因为十年以前,我也跟他一样匆匆地奔波在从宿舍去图书馆的路上,扑向书本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我感到欣慰的是,我还没有失去昔日最宝贵的青春的热情,我还能够与大学生“读友”们息息相通。

同时,我愿意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苦与甜、所观察到的一切善与恶统统告诉更年轻的“读友”们,他们都是我的弟弟和妹妹。

有一天,我接到了一个长途电话,是我不熟悉的声音,却亲切地称呼我“大哥”。

对方告诉我,他是在内蒙边境哨所服役的一名陆军军官,也是我的一个忠实读者。

这位军官兴奋地对我说:“我们还是半个校友呢。”我困惑了片刻,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当年,作为北大的新生,我在这所号称“中国西点”的军校里接受过长达一年的军政训练。

那是一段极其难忘的岁月。

提起我们共同拥有过的长着眼睛的白桦树、棋盘般的营房和嘹亮的军号来,我们顿时成了好像是认识好多年的老朋友。

这位上尉军官告诉我说,当年即使是在野营拉练的时候,他也把我的书包在沉沉的背包里,一有闲暇就拿出来读。

现在,到了遥远的边关,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连报纸也要好几天之后才能送到,就更不知道我是否有新作问世了。

“营房外面就是无边无际的雪原,积雪差不多有膝盖那么深。

休息的时候,我把你的书都翻破了,然后再用旧画报仔细地包起来。

虽然有点舍不得,但我还是把它推荐给士兵们读。”他还告诉我说,他不喜欢军队里森严的等级制度,却爱和士兵们打成一片。

按照部队里的惯例,勤务兵要给军官挤牙膏、端洗脚水,但他不要勤务兵替自己做这些事情。

他不仅自己不打骂士兵,还在连队里教育老兵不要欺负新兵。

最后,这位军官“读友”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你的文章中曾经写到那些喜欢读普希金和托尔斯泰的俄罗斯军人,让我彻夜难眠。

我知道了真、善、美,这一切都要谢谢你的书。”这名“读友”的电话也让我彻夜难眠。

我想,文学家固然不必去充当堵枪眼的黄继光,但文学家有责任在士兵的枪口放上一束美丽的百合花。

作曲家王西麟是我的一位忘年交“读友”。

这位身材高大、脸庞像岩石般嶙峋而刚硬的老人,凝重得像一尊罗丹的雕塑。

第一次见面,他就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在“文革”时所遭受的残酷迫害中,他的听力丧失了一大半——贝多芬也几乎听不见声音,上帝为什么要让音乐家失去听力呢?

这是一个冷峻的问题。

正因为听不见,所以王西麟说话的时候声如洪钟。

他谈起老钱、摩罗和我的作品来简直了如指掌,谈起俄罗斯文学来更是滔滔不绝,他说:“我们殊途同归。”我听过王西麟创作于一九八九年冬天的杰作《第三交响曲》,那是对一百年中国苦难历程的史诗般的概括,“跋涉”、“苦涩”和“忧伤”三个乐章环环相扣,惊心动魄。

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肖斯塔科维奇的好友瓦•尼•赫洛波娃,听了这首悲壮的交响曲后激动地说:“这位中国作曲家继承了不屈不挠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传统。

如此辉煌的音乐,我想,肖斯塔科维奇会因之而欣喜不已。”一九六四年,因为批评官方极左的文艺政策,二十七岁的王西麟被开除公职下放山西十四年。

他以一个“贱民”的身份,接触到了中国最底层的民众。

只有大苦难才有大真实,只有大苦难才有大音乐,王西麟的命运和音乐,都与肖斯塔科维奇惊人的相似。

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从睡梦中惊醒。

话筒中,王西麟的嗓音还是那样的浑厚:“你要听肖斯塔科维奇,你要听肖斯塔科维奇!

你的文字要像肖斯塔科维奇的《见证》那样!”他甚至在电话中哼起肖斯塔科维奇的乐章来。

他喝醉了酒,我知道他心里很难受。

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国度,谁的心里会好受呢?

我不知道有多少作家、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能够成为历史的“见证”,但我愿意与王西麟这样的大艺术家一起挑战我们面前沙漠一般的沉默。

我的“读友”还有很多很多。

隐居阴山的学者徐无鬼送给我索尔仁尼琴在劳改营中的照片,老画家赵文量送给我他画的一幅挣脱囚笼的鸽子,老右派和美食家李树人老人带我遍尝成都的美食……

当然,更多的还是那些不知名的、甚至没有见过面的“读友”。

我相信,我从“读友”那里所获得的礼物、支持、鼓励和友情,是那些权势熏天的官员和富可敌国的商人所得不到的。

其实,我并不孤独,我就生活在我的“读友”们中间。

在每一扇窗口里面,在每一棵大树下面,都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我们彼此是那样的熟悉,通过写作和阅读,我们学会了相爱,我们互相牵手和拥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没有力量的文学却最有力量。

当然,我对我所生活的时代并不抱乐观的估计,正像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所说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们不热爱和不探索真理的时代。”每天都有人沦陷于黑暗王国。

但是,我依然相信:还是有那么多朋友会一起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在这条安徒生所说的“光荣荆棘路”上,一个火把连着一个火把。

布莱希特说过:“为了使人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人,就需要有人呼唤他一下。”我听到了那绵延不绝的呼喊的声音,那从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呼喊开始的声音。

我愿意与我的“读友”们一起加入其中。

同类推荐
  •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元曲(第十卷)

    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史上流芳百世的不朽丰碑,将我国的诗词艺术推向了最高峰。警句名篇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吟咏,以至名人评说“唐后无诗,宋后无词。”为了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本着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兼顾,信达雅并重的原则,重新校订注释编纂了这部《唐诗宋词》,并配以清晰线描图,以飨读者。可谓“吟一首如遍品天下之敬醴,诵一句若尽阅华夏之圣观”!本书采取最为脍炙人口的经典选本,融合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作品,生动形象地阐发文学的主旨和意境,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完美境界。
  •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是刘亮程文学世界的原点。从这部诗集开始,诗人刘亮程完成了向散文家刘亮程的转变。可以说,没有《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就没有《一个人的村庄》。翻开这部心灵的田园诗集,久违了的宁静会扑面而来。刘亮程亲自修订后,为精装珍藏版《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写道——诗歌是教人飞翔的艺术。在我心灵有可能生出翅膀的年龄,我学会写诗。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有翅膀,从沉重大地的一两件小事上,瞬间获得飞升的力量。我用这些会飞的文字,承载起大地的灵,朝天上翱翔。
  •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下)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下)

    本书拟分上下两册,上册是有关中国现代小说的精选,下册是有关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戏剧戏曲和电影脚本的精选。书中有一些作品是在类似作品选中初次选录,比如近代言情小说,现代戏曲,现代电影剧本等,这些作品的选录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新进程,增强了本书的时代感,另一方面也在细微处透露了编选者的学术追求。
  • 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佩索阿诗选

    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佩索阿诗选

    费尔南多·佩索阿是二十世纪伟大的葡萄牙语诗人,他用一百余个异名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文学世界。在这些异名当中,“冈波斯”可能最接近佩索阿本人的真相:张扬恣肆的精神世界,只是他用诗歌和文字织就的一个梦;现实生活中,他是一个出门时连旅行箱都永远收拾不好的平凡小职员。本书主要收录“冈波斯”的短诗,也收录了著名的长诗《烟草店》、《鸦片吸食者》等。这是“冈波斯”的第一个汉语译本,希望能为中文读者呈现出一个较为清晰的“冈波斯”形象,为领略佩索阿庞大的写作世界提供一个入口。本书另收录《回忆我的导师卡埃罗》、《无政府主义银行家》。
  • 残霜天(兰月川作品集)

    残霜天(兰月川作品集)

    我热情似火,冷漠如冰。内心敏感,外表强大,有点外表大老虎内心小老鼠的感觉。喜欢折腾,越蒙越折腾,不折腾出三五六九不罢休。说白了,骨子里不认输,灵魂里却温柔。不怎么好,也不怎么坏。纯属芸芸众生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女人。以前的五十年,无论怎样,都成曾经。感恩五十年来所有的经历,所有发生的,都是该来的,不再想“为什么”。追梦的过程总是惊奇而壮丽的,让自己活得更接近心中的那个自己。别了,我的前半生,既有惭愧,也有自豪。你好,我的后半生,我会努力,尽管仍有缺陷,请宽恕我的平凡。
热门推荐
  • 以剑清歌

    以剑清歌

    世间没有恒久的道,世间也未有永生之人。神也好,魔也罢,不过是我清歌之时的剑下亡骨。地孕之子周道生,得先天太素太极抚养,得先天五太相助。先天之完美合地孕之极致,又有六尘不浸,白愁不染的清者道心。从十里清庐启航,走出独一无二的人生,定南域,震五域,跟随前贤的脚步探索世界的秘密。走出这帷幕下的世界,踏无垠虚空,问鼎万界。剑歌声起万域清平,浩淼人生岁月,我有清剑一把、清酒一壶、清歌一曲、清榻一席。你,要来吗?1090313920欢迎加入以剑清歌书友群。
  • 梦,青春

    梦,青春

    青春就像是一场美梦,因为它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可是梦终究有醒的一天。当它和现实产生交集的时候我们便会充满困惑……
  • 独占甜心宝贝

    独占甜心宝贝

    只是在逛街的时候撑了伞,她怎么知道会挡了他狙击枪的瞄准镜——那个变态男人把她抓起来虐待也就算了,他家里居然还把她当成“生孩子的工具”!她只是普通女孩,根本没想惹上黑帮大佬,更不可能是什么间谍!“黑泽凯你放过我好不好!”“除非我爱上你,才会放了你。”
  • 网游之乱世为王

    网游之乱世为王

    新书首发,每日一更三千字。求关照、求推荐、求鲜花。各种求。
  • 逻各斯奇妙物语

    逻各斯奇妙物语

    我的名字叫狄卡,19岁。住在英国康桥大学一带,独身。我在康桥大学上学。每天都要学习到晚上8点才回家。我不抽烟,酒仅止于浅尝。每天要睡足8个小时。睡前,我一定喝一杯温牛奶,然后打开电脑玩到困倦。一觉到天亮,决不把疲劳和压力,留到第二天。医生都说我很正常。作为一个普通死宅学生的我,为什么会遇到这些事情啊!!PS:尝试写JOJO风结果被朋友吐槽说是二世事件簿的我不知道该如何介绍了
  • Life of John Sterling

    Life of John Sterl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大巴

    鬼大巴

    第1—22章《棺妖》约3万字旅游大巴在寂静的高速公路上突然抛锚,而另一辆神秘的大巴却是恰在此时出现,它将会把乘客们带向何方……第23——65章《于家祖师》约19万字于家祖师爷的一些奇闻异事,分为怨水,鬼腹子,无忧岛三部分。第65——114章《魔树》约18万字在奇异的地下空间,倒悬着一株巨大无比的大魔树,不断吸收着来自人类以外生物的怨气,它的目标,正是灭绝人类……第115章——253章《现世人魔》约45万字一次革命为名的打砸古墓,引出了人魔现世……第254章——273章《猫妖》约5万路边的野花,不要轻易采。新故事《天道之轮》274——更新中
  • 我绝不当皇帝

    我绝不当皇帝

    我,余志乾就算穷死,饿死,被贬为庶民,我也绝不当皇帝!艾玛,真香啊!
  • 琅清天下

    琅清天下

    她怕火,只因眸中曾映下一场火生生焚尽了她卫氏全族。于是对那仅次日头的火,畏却不得不靠近...她恨,恨极了阿玛不懂为官之道,整日里吟诗作对赏花弄琴...害了全家命...她怨,怨死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她悔,“出头椽儿先朽烂。”金兰易折人心变...该睡,该睡...三载瞌睡偏被儿逼退。且看良人路上,小宫女擒鳌拜;破三藩;定宝岛;掠沙俄;获君心...
  • 庶子帝出

    庶子帝出

    天流十九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席卷东临郡青石镇,青石镇叶家之中一间老屋倾倒,青砖破碎,半片玉帛显形,刹那间,天地失色,万物颤秫。得到玉帛的叶家弃子叶落阳,无意间开启一段尘封万年的往事,因此,身陷绝境,命不由己,为了活命,他不断挣扎在死亡边缘,却因此开启了一段一个弃子逆天改命的征途。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