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2900001801

第1801章 借窝下蛋

苏联方面同意在就近的阿穆尔共青城飞机制造厂,为抗联培训几批技术工人。但是这几批技术工人,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苏德战争结束之前,必须要留在苏联境内工作。以补充苏德战争巨大伤亡,带来的人力不足问题。

但这些工人在苏联工作和学习期间,所需的物资保障,由抗联自己负担。但苏联方面,并不限制抗联提供工人的人数。不过这批工人,只能在阿穆尔共青城的工厂区活动。如果擅自进入苏联指定区域之外,那么苏联人有根据苏联法律逮捕并审批他们的权利。

不过在谈判之中,苏联人并未接受抗联的“好意”,将继续按照原来的协议,而是继续坚持将原来签订协议中,作为被扣美制坦克补偿的英制坦克转交给抗联。只是在其提出提高美制坦克转交给抗联的比例之后。

苏联方面将答应,将所有的德制坦克战利品,在进行维修之后转交给抗联方面,以保证抗联在坦克数量的上需要。如果德制坦克数量无法满足抗联的需要,那么苏联方面将从英制坦克份额之中,给予抗联一定的补充。

至于杨震苏联人提供技术协助,抗联为其生产更新式战斗机的协议,苏联人没有给予任何的答复。但是答应了抗联的要求,将苏联专家对美制轰炸机的研究工作放在中国境内进行,抗联可以抽调工程技术人员随同学习。

苏联方面也同意,加大对抗联留学生的接收力度。所有理工科项目,包括原来限制中国方面选派人数的高能物理等专业,将全面对中国党方面开放。只要能通过苏联的入学考试,苏联方面将会全盘接受这些留学生学习。

但所有的学费和物资需要,都由中国党自己负责。同时苏联方面也同意,在抗联承担薪金的情况之下,选派一批专家到抗联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一系列专科学校,担任教学工作。以弥补中国同志创办的这几所学校,师资力量现在还很不充足的现状。

不过对于苏联方面提出,在国内物资匮乏局面越来越严重,甚至基本供应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的情况之下。希望中国同志能够加大对苏联谷物以及农产品的供应量,以改变苏联目前遭遇的粮食困境的要求。

在这一点上,杨震在与作为赴代表团长的东北人民政府主席,经过协商之后。提出将东迁的几个大学,暂时迁移到东北境内,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暂时合并,以保证几所大学的供应,并减轻苏联方面的粮食压力。

只要苏联人同意这几座苏联大学在东北期间,理工科将对中国学生全面招生。所有迁移到中国东北苏联大学师生的供应问题,全部由中国方面解决。同时抗联保证这些大学师生的安全,在战争结束之后,所有的师生要全部返回苏联。

在几经协商之后,苏联人最终同意了这个交换的要求。但提出在这些大学返回苏联境内的时候,抗联方面不得以任何的借口,扣留任何教职人员和学生。一旦战争形势稳定下来,苏联方面将会在第一时间将这些大学迁移回苏联。

不过这几所大学在中国境内期间的中国学生,可以随同迁移回苏联继续就读。而且抗联要为所有进入中国境内苏联大学的学生,支付与在苏联境内留学生一样的学费。不过考虑到中国同志的经济承受能力,苏联人同意部分学费,可以用农产品和煤炭折价支付,不再要求中国同志全部支付现金。

这份协议在谈判的时候,过程根本就没有杨震后来说的那么温和,那些话只是一些形容词而已。整个谈判过程,可谓是剑拔弩张。经过整整一个月的谈判,才最终完成所有的谈判。不过谈判过程虽说艰辛了一些,但是苏联方面落实的却很快。

在协议还未最后签署的时候,在杨震的坚决要求并作出一定让步的情况之下,苏联人转交的第一批七十架拉格三战斗机,已经运到东北境内。在协议签字的头三天,所有的拉格战斗机,已经全部转交完毕。

而第一批东迁的几所大学,在协议刚进入落实的步骤,甚至东北局还未来得及准备校舍,这批基本上以苏联沦陷区迁出来的大学为主,所有师生连同教职员工中并未征兵的人,就已经抵达佳木斯。

这批大学有被包围之前,紧急被从列宁格勒出来疏散的加里宁工学院、列宁格勒医学院、列宁格勒交通大学等位于列宁格勒地区的大学。以及丢失之前紧急撤离的基辅大学、白俄罗斯大学,白俄罗斯铁路与交通学院,白俄罗斯医学院、第聂伯河大学等沦陷区大学。

苏联人重视高等教育的程度,远不是中国人可以相比的。在国内物资供应匮乏,东迁的各个大学学生,虽说作为重点保障部门,但也一样遭受物资匮乏的困扰。煤炭、粮食、糖类配给数量严重不足,肉类更是难以一见。

战争爆发一年多来,虽说沦陷区的大学基本都抢救了出来。有的迁移到了中亚,有的迁移到更安全的西伯利亚。但在国内整体供应局面恶劣的情况之下,这些大学师生与所有苏联国民一样,普遍都严重的营养不良,甚至已经打乱了原有的教学次序。

为了保证这些大学教育能够不被战争打乱,为了保证这些教授和大学生的身体和营养。苏联人最终同意了将东迁大学的一部分,迁移到物资供应保障相对稳定的中国东北继续开课。作为交换,这些大学将增加在中国招生的数量。

随着四三年苏联国内出现灾荒,供应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在紧急与延安商议之后,按照东北的承受能力,苏联人除了四二年下半年迁移的部分大学之外,又紧急迁移了十六所大学进入东北作为临时的教学点。

甚至在莫斯科保卫战结束之后,因为战线并未远离莫斯科,而留在乌拉尔地区的莫斯科动力学院、莫斯科财经学院、莫斯科钢铁学院也迁移到了东北。新成立的石油学院,则压根就转到哈尔滨成立。

不过尽管苏联方面接受了中国同志的好意,将一部分大学转到中国东北。但是这些大学的所有研究所,无一例外的都被留在了国内,一个也没有迁移到中国。即便是农业研究所,也都留在了国内。而且迁移到东北的大学,很多都是师范类的大学。

尽管大批的苏联师生进入东北境内,极大的加重了东北的负担。但杨震依旧认为这个协议,相比抗联向苏联方面选派留学生还是划算的。中国人的确需要航空工程等专家,但一样需要铁路和交通,电力与水利方面的专家。

对医生的需要,也一样的有着大量的需求。农业专家,也是一样缺乏的。只要苏联人答应将这些大学对中国人招生,那就是一件好事情。中国人有了借鸡下蛋的地方,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专业人才。

管他什么大学,只要能招收中国学生就好。不过杨震经过与东北局和东北人民政府再三商议之后,还是将选派学生的重点放在几所工学院和医学院上。至于原来的一批原定于回国担任教授和讲师的原留学生,如果考上硕士以上的学业则让他们继续攻读。

而在此协议签署完毕后,中央也在秘密协调各个沦陷区党组织,让他们协助抗联做好在沦陷区招生的工作。保证能有足够的生源,以尽可能的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进入苏联的大学深造,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

事实上苏联人虽说要求在战争结束之后,这些大学立即迁移回苏联境内。但是有几所德国占领区内的大学,直到四八年之后,那些位于苏德主战场的城市彻底完成重建,才陆续的搬迁回国内。

这个补充协议中关于教育方面的部分,在整个战争之中一直在执行。苏联人也的确加大了对中国留学生的接收数量,并且将一部分以前并不对中国人开放的大学和学科,也对中国人进行了开放。

直到整个二战结束之后,一直到新中国建立也没有中断。以抗联选派留学生为起点,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中国工业化进程以及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培养了大批最急需理工科人才,尤其是国内奇缺的工科人才。

没办法直到建国之前,国内大学全部都加在一起,培养的学生有七成是学文的。剩下的三成搞基础研究的理科,又占据了大部分。学习工业建设最急需的工科的学生,数量最多也就占据一成的比例。

别说现在国内的工科毕业生,能来到东北的不足三分之一。就算国内所有的工科大学生都来东北,甚至连眼下的工业建设所需人才都无法满足。没有人才所有关于工业方面的设想,都只能是一堆永远无法实现的幻影。

国内大学所谓的大师的确数量众多,但是这些大师即搞不了科学研究,又无法真正的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知识。苏联模式虽说有弊端,学科的划分过于精细,很难培养出西方那样的全科人才。但是最起码解决了供与需之间矛盾,保证了建设所需的最基本人才需要。

至于所谓的人文自然、历史、哲学、社会学一类的科学,还是等解决了工业化最急需的人才之后再说。后世有人指责建国后,中国的教育体系无法培养出大师。原来杨震还很是深以为然,以为的确是中国建国后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

但真正回到这个时代之后,杨震却发现当年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除了特定的历史原因之外,更多的是国家为了改变工科人才奇缺的情况,而采取的必要手段。人才缺口过大,才是调整真正的原因。

苏联模式的弊端,当初的领导人也许不明白。但是苏联那种批量式的培养模式,却是成为解决当务之急的最便利手段。在所谓的质和量之间,尽可能的找到一种平衡,以解决国民经济建设的燃眉之急。

同类推荐
  • 咬主之人

    咬主之人

    壮士弯弓兮,难驱贪狼;袍泽永暮兮,独悲吾怆;封侯万户兮,寡妻无子;满衣血泪兮,故人来悼;黄泉路深兮,七关徘徊;钟鼓喧天兮,歌咏为汝;秋风寒襟兮,灵驾再降;煮酒共斟兮,英魂不无。
  • 雷炮科技知识

    雷炮科技知识

    本书介绍了雷炮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水雷、鱼雷、尾流跟踪鱼雷、中国反舰鱼雷、美国新MK54鱼雷、俄罗斯MTT轻型鱼雷、英国“矛鱼”鱼雷、德国G7e鱼雷等。
  • 天门岭禁区

    天门岭禁区

    主角连横天13岁时在兄弟连笑天帮助下,将灭门大仇人一家十八口屠宰干净。之后两人落草为寇做了小土匪。两年后被国军抓壮丁,索性离了匪窝混迹粤军,又学得一身杀敌本领。在围剿土匪战斗中英勇善战,积功升官为连长。因不愤国军高官子弟仗势欺人,滥杀无辜,怒杀朱公子,随即避祸中央军参加长城抗战。后又遇国军强抢民女作恶,复杀人泄愤。他重操旧业,抢占天门岭为王,到处搜罗武器弹药网罗手下,带领精锐小队逍遥民国大地,快意恩仇。煮汉奸,役日寇,创下日寇眼里的“阎罗鬼使”滔天恶名。鬼子七犯天门岭,七战七溃,自此视为日军禁区。后接受八路军收编,从此正式加入轰轰烈烈的抗日大洪流之中。
  • 求死觅活

    求死觅活

    前抗联神枪手孟青云负伤后被军统所救,军统头目李春百般利诱不为所动,却因为一双美眸加入了军统编制。孟青云需要这双看上去有点傻的大眼睛,因为唯有她的帮助,他才可能在日军狙击神话"枪魔”柳生静云面前,有些许的胜算。、、、、、、几经周折,屡遭重创的孟青云才发现,事情远没有他开始时想象得那么简单。狙击、国术、探险、潜伏,一切尽在抗战烽火,求死觅活。
  • 最后的一个军礼

    最后的一个军礼

    你要战我便战!动我兄弟者,虽远必诛!生命只有一次,兄弟这一辈子不抛弃不放弃!
热门推荐
  • 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前列腺疾病居家疗法

    本书从前列腺的位置、作用讲起,阐释了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临床表现、检查、中医治疗、西医治疗、饮食及生活调养等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在科学治疗的同时,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最终战胜前列腺疾病。可供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增生患者及家属阅读参考。
  • 達朹行部志

    達朹行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生命三分之一的我行我素

    生命三分之一的我行我素

    作品记录了三个女孩的成长故事,她们都遵从内心,我行我素地生活。记录了她们对自己心里那份真情的执著,经过了时间的累积,变的千疮百孔,面目全非。然后,她们重新上路,重新认识生命和人生。这其中交织的爱恨情仇,都是成长。
  • 腹黑总裁的富豪娇妻

    腹黑总裁的富豪娇妻

    第一次见她,他就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她却完全不知,他的妹妹是她的闺蜜,她也完全不知,他如同一个腹黑大灰狼,让她一步步地陷入他的温柔陷阱里。本以为会一直这样幸福下去,可他的前未婚妻突然归来,她的外婆也因为一个噩耗而去世,在这之际她却意外遇见他和他的未婚妻同躺在一张床上,才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他未婚妻的一个替身。她伤心欲裂,她却意外遇见他和他的前未婚妻同躺在一张床上,她伤心欲裂,带着刚怀孕的身子离开了这所城市。四年后,她凯旋归来,可她已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弱女子了,她已是世界首富家族的继承人。他和她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浮生如梦缘

    浮生如梦缘

    她,本应享尽荣华富贵,无忧一生,却从小背上了血海深仇。"爹,娘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女儿定会为你们报仇!"他,作为将军之子,却屈辱潜伏,只为救出父亲,找到她的踪迹。"林安,你这次无论做什么都必须听本王的。否则,从此以后你将失去她的任何消息。""微臣遵命!"逃离之际,他为她引走追兵,最终身亡天涯。"熙玥,你知道吗?我这一生最对不起的人有两个,一个遍是你。""杨焕明!你混蛋!胡说什么!"最终的真想却与她所知的一切截然不同。"这些年我所做的一切究竟是什么?""林安,别离开我…拜托…""我从不相信命运,从不相信天意,就算上天要把你带走,我也一定会把你夺回来!"
  • 初恋的那颗星辰

    初恋的那颗星辰

    一场宴会上,从未露面的韩家小公主闪亮登场,可她一直赖着苏家小少爷是个什么意思?
  • 命不改

    命不改

    遭遇险情能力觉醒,因此走入了不一样的路。命运早已将一切都安排好了,这是你的路,不管你会经历什么,你改不了。为什么是我?有时候,我们仿佛就像故事里面的人一样,一切都决定好了,甚至决定了你会怎么思考,没准此刻,故事外的那个人就正在想我现在应该说什么呢。
  • 世界纹印

    世界纹印

    我只是个懦弱的人,只是个只会用言语来掩饰自己懦弱的人——雪无白
  • 我在人界掉马甲

    我在人界掉马甲

    她天界最最神秘的神尊!也是天界四战将里排名第一的暴力输出!一朝被害,法身破碎,她失了神仙的身份。为了生存,清宁不得不装疯卖傻,套着小马甲,骗取功德。“小姐姐~你家的狗狗好可怜~不如我们把它放生吧。”千年狐妖,沦为无家可归的野生狐狸。“小姐姐~你家的钱钱好可怜~不如我们把它放生吧。”霸道总裁,险些流落街头。“小姐姐~你好可怜~不如我们…”某男忍无可忍,终于出手!那一夜,清宁买不到站票,连夜扛着火车跑的!马甲掉了怎么办?她不想面对那么多迷妹迷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