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792900001361

第1361章 后续发展的影响

同时西德政府在杨震与其说请求不如说敲诈之下,还采取了以半援助,半出售的方式,以极低的价格协助中国政府在湖北新建设了一个大型的汽车制造厂,在重庆改造了一个汽车制造厂。以及分别在济南和西安各建造一个大型柴油机制造厂,在葫芦岛建设一个现代化的造船厂。

并利用德国蒂森钢铁公司的最新冶炼技术和设备,彻底改造了在原汉阳钢铁厂基础上,组建了新的武汉钢铁公司,扩建和改造了包头钢铁厂,并改造了上海的江南造船厂。使得上海与利用日本技术兴建的大连,成为中国最大的两个造船厂。

以及建立了两个发电机制造厂,并引进了三条年产量达到了八十万辆的轿车生产线。在马鞍山新建设了一个年钢铁产量超过百万吨的,超大型的现代化钢铁基地。在沈阳建设了一个大型的现代化机床厂,以及矿山机械厂。

在株洲建立了一个大型生产电力机车,以及内燃机的生产厂。在四川绵阳、江苏南京建立了两个大型的电子工厂,并出售了三套完整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两条电冰箱生产线。以及西方也刚刚开始研制的,尚未进行大规模普及的彩色电视机技术。

当然这些工厂之中的设备,全部让德国人掏腰包也是不可能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当时中国政府支付了现汇购买的。其中的电子设备及元件生产厂,以及光学设备生产厂,主要生产船用柴油机的济南柴油机厂和株洲机车制造厂,电视机和电冰箱生产线。

还有被称之为第三汽车制造厂的专门制造大型卡车的湖北十堰汽车制造厂,以及位于重庆主要生产公共汽车、轿车、越野车的第四汽车制造厂,主要生产轿车的南京汽车制造厂、上海汽车制造厂。

这些大型工厂的所有的设备,以及部分技术完全都是中国政府使用美元现汇购买的,德国人支援的只是部分技术和生产工艺标准。只不过出售的价格,并没有按照市场价格,而是相当于半卖半送。

尽管付出了当时中国经济几乎难以承受的代价,但是引进了一批西方最新的工业生产技术。特别是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技术和设备,却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格禁止向中国出口的。

通过此次交易,中国不仅仅获得相当一部分西方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最新的机械设备,尤其是中国最急需的不锈钢生产技术和现代化铝冶炼技术。同时两个大型钢铁厂的建设和改造,使得中国钢的产量已经超过英国。而且产品的质量和品种,也不是原来可以相比的。

而且形成了自己现代化的超大功率船用柴油机、超大大功率的发电设备,大吨位载重卡车制造能力,现代化的矿山设备生产能力以及现代化的电子工业生产能力。尤其是大吨位的矿山自卸载重卡车,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对大型矿产专用车的需求。

尽管为了这些工厂和技术,眼下经济还相当紧张的新中国支付了让开国总理也直心疼,让那位主管经济的,接替李延禄担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的,时任副总理兼国家计经委主任心疼的直骂娘的三点五亿美元的现汇,并背上了五亿西德马克的外债。

要知道这三点五亿美元的现汇,几乎耗光了中国当时所有的外汇存底。甚至还紧急出售了一大批原本就不多的黄金储备,才七拼八凑凑齐的。这笔钱拿出去,国家的外汇储备几乎是见底了。

但是在杨震的坚持之下,以及尽管心疼,但是却坚持支持他想法和意见的开国总理的支持之下,却引进了中国最需要的,远比二战时期引进的美国技术和建国后引进的苏联技术先进的多的工业设备和技术。

到一九六一年,这些工厂全部建设完毕投产之后,中国的工业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将近十五年。特别是秘密引进的比中国之前引进的苏制潜艇生产技术,以及还停留在二战期间水平的日本潜艇生产技术,先进的多的德国潜艇技术,使得中国潜艇部队在质上有了一个飞跃式的发展。

以及彻底的解决中国汽车发动机制造技术中的瓶颈,改变了中国当时的四大汽车厂,只能停留在你仿造技术水平还停留在四十年代美国万国卡车、道奇卡车,苏联吉斯卡车的困境。没有在出现一款老解放,使用了几十年的情况。

并形成了自己超大型的越野卡车制造能力,解决了坦克运输卡车以及军用大型拖车,只能花费高昂外汇依靠从法国、苏联进口的困境。中国的汽车工业,不再是三种老式中型卡车,一种还是二战美国老式大吨位载重卡车打天下的局面。并形成了自己远超苏联的轿车生产和制造能力,特别是发动机与整车的设计能力。

而新式船用柴油机制造能力的形成,也使得新中国有了自己现代化的船用、车辆使用柴油机生产体系。不在依赖抗战时期引进的美国柴油发动机技术,和苏联转让的落后技术。对海军建造新式军舰,以及对原有军舰的改造使得中国海军装备的苏日军舰性能,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

以及在六十年代中期通过德国人,引进了英国最新式的生产和研究技术,制造出自己的船舶以及发电用燃气轮机。以及六十年代世界上最新式的斯贝航空发动机技术,制造出自己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打破了美国组织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高性能船舶用和航空用发动机技术的封锁。

最关键的是引进德国战俘参与工业生产,以及建国后陆续引进的德国人生产工艺和技术,给中国的工业技术以及工艺标准打上了深深的德国烙印。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可靠,工艺不在是苏式的傻大黑粗,甚至可以用相当精湛来形容。

通过努力,甚至达到了德国自己制造产品的标准。到了六十年代末,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已经占据了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可供出口的物资不在是农产品和资源,以及简单的工业品。

而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之中高附加值产品,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甚至出口了完全自己制造的大型客机,大型船舶,大型山机械设备等一系列高附加值的产品。以及电视机、冰箱等家用电器。

还有杨震顶着中央相当一部分领导所谓资产阶级生活作风的指责,甚至来自最高层的压力。引进三条生产线制造的除了满足国内需要之外还能大量出口。这些中国按照德国工艺标准生产和制造的小轿车,在国外尤其是在东欧和苏联极其受欢迎,为中国赚取了大量宝贵外汇。

严格德式的生产工艺标准,大量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与原来大多停留在二战水平的工业体系相比,更加完整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这才是时任国防科工委主任的杨震,留给中国工业的无价之宝。

实际上让杨震在东北那位搭档了整整五年的老搭档骂娘的原因,并不是他掏光了中国外汇的家底,并使得中国背上了几亿马克的外债。这位党内著名的经济学家,知道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

从西方引进最新的科技水平,以及引进远优于苏联技术水平的各种工业生产设备,想要空手套白狼,不付出一定的代价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外汇花光了还可以在积攒,但是这个机会错过了,那就永远找不回来了。

让开国总理心疼和副总理骂娘的原因是他认为国家财力还很薄弱,好钢应该花在刀刃上。引进西方的最新技术和生产设备,填补国内生产空白这不是问题。其他方面的花销,让这位党内的经济专家感觉到物有所值。

但是用国家宝贵的外汇,去引进目前国内还并不急需的电视机、冰箱生产线,还有目前根本用不到轿车生产线,在他看来这就是有些得不偿失了。引进这些东西耗费的两千万西德马克的费用,完全可以在引进一批德国的技术和新式设备。

因为在他看来,国内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消费能力。小汽车、电视机和电冰箱这些高档东西,即便生产出来,销售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如果为了配备给党政机关,解决眼下公务用车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那就明显浪费了。老百姓也会指着脊梁骨骂人的。

如果全部出口,这些东西能竞争过西方国家吗?能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吗?汽车这玩意,在西方虽说已经普及,但是也还算是高消费品。自己生产的这些汽车,能够竞争过那些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吗?

对于党内上层的种种不理解,杨震并没有过多的解释。这件事情,既然交给他负责,那么他就有最终的决定权。至于效果,那么等产品出来之后就都知道。而且他不认为国内市场上,没有任何的销售能力。

此时国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建设,以及教育体系的完善,城市的工人数量已经相当的庞大。而且不用为了筹集工业发展资金,实行低收入、低消费,高积累的经济政策,以及实行城市、农村剪刀差的发展模式。

再加上低廉的,几乎是不收费的教育、医疗消费,老百姓手中的购买力,也远比后世要强的多。尤其那些大学教授、科研工作者等一些中国眼下收入比较高的高知识分子,并不是真正买不起家用轿车。

他们不使用,一个是国家每年进口的汽车数量有限,大多配备给党政机关作为公务车和接待用车。就是想买,也没有地方去买。第二点,就是担心被指责为脱离群众,放松对自己的思想改造,追求享受。

但这批收入比较高,孩子也都不多,甚至不要孩子的人,却并非没有能力去购买。还有各大城市,目前都没有出租车。老百姓在有急用,比如得了急病或是生育的时候,只能使用三轮车或是自行车。如果自己单位有车,那还好一些。如果没有,那就遭罪了。

同类推荐
  • 争皇夺位

    争皇夺位

    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年代,诸侯王国纷争不断,互相吞并,奉行原始的肉弱强食法则,为的是一统天下,坐上人皇之位。秦毅重生而来,成为坐拥两城,掌管十几万人口的弱小诸侯,如何逆行而上,争夺那人皇之位。
  • 魔域行者

    魔域行者

    哀嚎和狂笑声交杂着、彼此重叠着,此起彼伏像海潮一般,形成了难以忍受却又无法抗拒的乐章,刺穿了他的耳膜,如千万根钢针牢牢扎进了他的大脑每一条沟回中,又汇成了一段段重复的话语不停冲击着他的精神:"张知远,你失败了,你辜负了他们。"他跪倒在滚烫的街道边,不停的干呕,想要从喉管里将这令人发疯的声音尽数吐出。突然间,火焰熄灭了,热量也离他而去,世界归于静寂,紧接着一个雄浑的声音在他身边响起,“这是结束,而非开始,张知远,抬起头,睁大你的双眼,寻找你该去的地方...”扭曲的世界在强烈的震动中开始分崩离析,他努力向上抬起头,却什么也没看见。无尽的黑暗从四面八方吞没了整个城市,也吞噬了他和他最后的意识...
  • 大秦名士

    大秦名士

    历史上的秦朝天下一统,车同轨,书同文,以始皇之名威震四海,天下莫敢不从。然而主角的这个秦朝有点弱,区区蛮夷就让国中苦不堪言,固步自封更是最大的弊端..............不过既然来了就在史书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吧!本书是一个虚拟历史,出现的历史和国家请勿对号入座。
  • 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

    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

    抗日战争是整个中国近代史上,最残酷,代价最高,伤亡最大。纵观中华文明整个发展吏,也是最为光辉伟大的明珠。没有凤凰浴火重生,没有西游十万里,那来龙霄九天。在次向革命先烈敬礼。本来想写一部中国版火影抗战史诗题材小说,那知写着从三分想像七分理智,转变成七分想像三分理智。从写小说变成被小说写。故事慢慢脱离了撑控,现在的我直能随小说主人公的按排而被动写作。朱大壮这个主人公形像来源于“她看到了凌凌漆眼神里的忧郁,一个猪肉佬为什么会忧郁?猪肉佬为什会喝马蒂尼?他以为自己变成一个猪肉佬,就没人能找到他了,但是这一切都“深深地出卖了你”。他不仅仅是个猪肉佬,他是一个风度翩翩独一无二的“猪肉王子”。连习惯逢场作戏的风尘女子都对他动了感情,可见这个猪肉佬的魅力”。作者我也被猪肉佬的魅力所拆服,昔日同事达闻西,见面的接头暗号是悲剧英雄项羽的一句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马蒂尼落地,猪肉砧板被一刀劈开,“时不利兮”的英雄终于等到了再次上场的那一天,“终于该我上场了吧”!主角的台词其实就是我想说的一样,因为我也是一名刀客。时代在变,关公的品质永远不变。
  • 王国风云

    王国风云

    玩王国风云2也有一段时间了,闲着没事写的。主角吗,就是尼伯龙根家族。和标签一样,淡定。
热门推荐
  • 纨绔相少

    纨绔相少

    陈磊高考落榜后从师养父金城推荐怪老头学习技能,通晓武术和中医,在学习怪老头的半吊子相术时意外得到神秘传承,艺成下山,发生一系列围绕着陈磊的事件,神秘风水师,扑朔迷离的身世,让人眼红的女人缘,陈磊在属于自己的相术界纨绔到底!
  • 穿越之一代商娇

    穿越之一代商娇

    她坚信:商之大者,可商天下——哪怕,在这个世界上,她只是一个孤女,也能凭着自己的双手,一步一步,闯出属于自己的天地!她以一个穿越者的身份,在重农抑商的大魏王朝,从一个失怙的孤女,成为举世闻名的女商,却痛失所爱,独抚遗孤,何故?她是两位帝王毕生的牵念,两代帝妃临朝称制,也都与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最后她却只落得到大厦倾覆,流落海外的下场,何故?她是皇帝亲封的“一代商娇”,止瘟疫,平战乱,开慈堂,受无数人景仰,却被后世之人骂为祸国妖孽,何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俱文章。且看她,如何成为那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一代商娇”!角色:女/商娇(杜怀瑾)、穆颜(胡沁华)、常喜、阿史那月等;
  • 物归源主

    物归源主

    你丢过东西吗?很珍贵的那种。想把“它们”找回来吗?有一家店,名叫物归源主,只要是失去的东西都能找回来。只要,付出一点点代价……人心,光明又黑暗,深过最深的海,神魔不可测。交易一旦成立,不能反悔哦。 书友群:1610700 欢迎进群一起玩耍
  • 天价前妻

    天价前妻

    十年前,她是豪门千金,他是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十年后,她家破人亡,为生计四处奔波,他却成为一等一的精英,傲视群雄,拥有一切。再见时,他邪魅妄笑:“前妻,给你个天价,咱一起过日子吧!”
  • 校草的心尖宠

    校草的心尖宠

    “要抱抱要亲亲要摸摸”韩冷轩一脸傲娇的说安小轩偷笑真可爱
  • 穿越我成了青山派弟子

    穿越我成了青山派弟子

    前世是个孤儿,穿越而来,本想着享受天伦之乐,却不想强盗屠村,父母双亡。得到了传承,本以为开始修仙之路,却不想被一个怪梦缠绕,到底莫小宇该何去何从,能否解开怪梦的秘密,成功修得仙道。
  • 死亡罗布泊

    死亡罗布泊

    让我一起踏上罗布泊死亡之旅……
  • 黑龙首席的娇蛮妻

    黑龙首席的娇蛮妻

    她是清纯可丽娇弱无依的人间天使,为了拯救妹妹的生命,不惜用自己的幸福去交换;他是桀骜不驯风流成性的黑龙总裁,虽然娶了如此美娇娘,却仍旧处处留情,花下封神……可是,纵使他花丛遍地,流连忘返,她也不会有半句怨言,姚小蔓所关心的,永远只是妹妹的病情和身体……可是,当真相的面纱被揭开,黑龙总裁身下的女子妖媚娇笑,她姚小蔓竟然有了眩晕心痛的感觉……为了亲情,她成全他们……为何,她的离开,会让他觉得如此心痛呢?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明代卷)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明代卷)

    这套书分为明、清两卷,以传略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整理了两朝4188名进士的传略性史料,整体体现了山东明清两代各科所取进士数量、籍贯、家族、仕历、甲第名次以及重要事迹。作为可以索检明、清两代进士及考镜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工具书,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前代学者在进士传略的纂辑方面也做出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今天我们却不能完整地看到一部考证性、总录类的著作,给史学界的专家了解故实、查证人物时带来难题和遗憾。“不为生人立传,盖棺方可论定”是古代史学家为史、志编写所定立的原则,正如罗燕生先生序所说,“贤达人士作传多冠以耆旧、先贤、士林、乡宦等类名。那些登科入仕,无至高官,历迹不彰,艺术不显,著作又不见于后世的人,正史无载,往往杂入‘人物门’之中”。